第四章价值观与态度(2)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组织行为学案例精选精析:《组织行为学案例精选精析》是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瑜弘。

目录: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案例1-1 霍桑工厂的实验案例1-2 油漆厂工人为什么闹事案例1-3 王安电脑公司的启示案例1-4 王厂长的会议案例1-5 无效的激励不如不激励案例1-6 哪种领导类型最有效第二章知觉与行为案例2-1 碧浪冲击吉尼斯案例2-2 姜村的秘密案例2-3 尤尼帕特公司的约翰.尼尔案例2-4 电车公司的服务小姐案例2-5 “救火式”的反复培训缘何失效案例2-6 国强电器有限公司中山店第三章个性行为案例3-1 美晨集团销售员的选拔案例3-2 金春电子电器工业公司谁当经理案例3-3 东方广告公司案例3-4 飞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案例3-5 研究所里来了个魏清案例3-6 性格与工作发展第四章价值观与态度案例4-1 惠普的价值观案例4-2 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案例4-3 中年人的失落案例4-4 海洋公司案例4-5 三联软件公司第五章激励理论案例5-1 林肯电气公司案例5-2 微软的员工案例5-3 我们愿意加班案例5-4 揭榜的积极性有多高案例5-5 世界航空公司案例5-6 海尔的崛起第六章群体行为案例6-1 志成化学有限公司案例6-2 索娅公司的生产管理部案例6-3 宁顿公司案例6-4 办公室里来的年轻人案例6-5 转变团队领导的管理方式案例6-6 斯德恩斯公司的虚拟团队第七章人际关系案例7-1 通用电气的“情感管理”案例7-2 严伟为何要跳槽案例7-3 胜利公司无奈的株连政策案例7-4 民营企业如何处理好员工关系案例7-5 凯茜·布福德与乔·杰克逊的交流案例7-6 吉星保险公司第八章信息沟通案例8-1 项目经理季亮该怎么做案例8-2 小道消息传播带来的问题案例8-3 杨瑞该怎么办案例8-4 和平航空售票中心女售票员案例8-5 联合制造公司总经理奥斯特曼的会议案例8-6 “川气出川”工程不了了之第九章冲突管理案例9-1 女秘书PK老板“邮件门”事件案例9-2 爱通公司案例9-3 亚通网络公司案例9-4 混凝土预制件公司案例9-5 借沟通解决劳资纠纷第十章压力管理案例10-1 “9·11”事件余震的反应案例10-2 王永庆用人的两大法宝案例10-3 捷通科技有限公司的程序员案例10-4 百事可乐公司案例10-5 春天测控仪表厂青年女工的变化案例10-6 王宏亮主管经常出现暂时性失忆第十一章领导行为案例11-1 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案例11-2 他为什么打不开工作局面案例11-3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案例11-4 副总家失火以后案例11-5 欧阳健的领导风格案例11-6 机加工车间主任的领导方式第十二章组织行为案例12-1 巴恩斯医院案例12-2 美国商用计算机和设备公司案例12-3 三九企业的组织设计案例12-4 通用电气公司的组织变革案例12-5 王安实验室与惠普公司案例12-6 乐百氏组织的结构第十三章组织文化案例13-1 米其林有什么“文化”案例13-2 迪斯尼的成功案例13-3 华为公司的企业文化案例13-4 西安杨森案例13-5 锦江集团宾馆文化的标志案例13-6 快乐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参考文献。

管理心理学第4章-态度

管理心理学第4章-态度

四、态度的改变
2.个体人格因素 (1)智慧能力:对于较复杂的问题,智慧高者较易了解 各种赞成的或反对的论点,进而根据此论点,形成或改 变自己的态度,其改变是主动的。智慧低者由于缺乏判 断力,容易被说服,也容易接受团体的态度,其改变是 被动的。
(2)自我防卫:自我防卫强大的人,会尽力维护自己已有的态度以保持自尊。因此,这种人的 态度很难改变。心理学家Rosenberg指出,在政治上极端保守者,都有不安与自卫的倾向。
海德的平衡理论,原则上与认知失调 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P)对 某一对象(X)的态度常受他人(O)对该 对象之态度的影响。即海德重视人际关系 对态度的影响力。
四、态度的改变
3.参与改变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依 赖于他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个体在群体中的活 动方式,既能决定他的态度,也会改变他的态度。
勒温在他的群体动力研究中,发现参与群体活动的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型 的人,这种人主动参与群体活动,自觉地遵守群体的规范;另一种是被动型的人,他们只是 被动地参与群体活动,服从权威和已制定的政策,遵守群体的规范。
勒温提出了他的“参与改变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在群体中参与活动的方 式。后来,这个理论在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技术一:利用传播或沟通灌输新知识 态度的形成有赖于知识,而往往接触的新知识又可能改变已形成的态度。提供新
知识时,有下列几种技术性的问题。 (1)知识的来源。 (2)媒体。 (3)单面说明或双面说明。 (4)诉诸情感。 (5)明示结论与否。 (6)传播者(宣传者)的企图。 (7)反复提示。
四、态度的改变
二、态度的功能
(三)价值表现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

价值观ppt课件

价值观ppt课件
一、概述 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自己工作喜欢或不喜
欢的感情和情绪。 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多维度指标。管理者不
能用员工在一个要素上的高度满意抵消在 另一个要素上的高度不满意,不能简单地 将两种感情混合在一起,用算术的方式得 到一个平均满意度。
15
二、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绩效 (一)工作满意度与生产率 二者有无因果关系?如果有,谁为因谁为
8
5、态度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6、态度的核心成分是价值观。 三、改变态度的方法
说服者 (信息源)
说服 信息
被说服者 周
(受众)
围 情

9
(一)说服者(信息源) 1、说服者的威信 2、说服者的可信赖性 3、说服者的吸引力 4、说服者的社会角色 (二)信息 1、信息内容 2、信息内容的组织
第四章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第一节 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含义 所谓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
物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 果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价值观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环境中,所形 成的比较稳定的、持久的社会信念和价值 系统。包括内容和强度两个维度(如追求 平等、自尊、刺激、享乐、舒适、友谊 等)。
2、情感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 (如喜欢、讨厌、羡慕、追求、支持、回 避等)它是态度形成的核心。
7
3、意向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 它是态度的重要外部表现。
二、态度的特性 1、态度是后天学习获得的(社会历史性)。
态度具有社会性和能动性特征。 2、态度必须指向特定的对象(针对性)。 3、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内隐性)。 4、态度的协调性或不一致性。
A科长愤愤不平,认为自己无论工作能力还是工作 经验都比B同志强,凭什么受他领导?然而A科长没有 想到的是,上级要求深入贯彻干部年轻化的精神,企 业各科室的负责人似乎也要年轻化。他甚至还听到谣 言,说他这个科长肯定要被别人取代了。A科长有些 坐不住了,连夜去找厂长,没想到厂长也是含含糊糊12,

自考警察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整理

自考警察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整理

自考警察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警察组织行为学概述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协作组成的社会单元。

警察组织行为学:应用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只是和原理,从个体群体组织系统的角度来研究警察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

组织理解:1典型的组织是有不同全体组成的,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2组织是由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3组织具有共同的目标。

警察组织的特殊性: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组织,公安机关具有独特的性质1公安机关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2公安机关是行政执法机关3公安机关具有服务性4公安机关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行为: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行为是指受心理支配的具有内在动机的有意义的行动,是人们欲望情感和意志的活动。

行为的特性:1目的性2习得性3社会性4情理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公式中B即behavious行为,F(function)表示函数;P 指个体因素,E指环境因素。

警察职业行为的特殊性:1执法性2协作性3服从性4服务性5危险性6动态性警察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警察心理和行为的特征和规律性。

警察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具有层次性,分别从个体群体组织体系统三个层次来分析警察的行为组织。

警察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意义:1有助于提高公安管理水平2有助于警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3有助于警察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行为的规范化。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与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产生过程:萌芽阶段1工业革命后期的管理2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工业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的兴起创立阶段1人际关系理论———组织行为学的先驱2躯体动力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的出现3组织行为学的正式诞生。

组织行为学研究和发展趋势:1组织行为学关于组织系统的研究在不断扩大。

2对组织行为学中有关概念的研究更加很深入和细化。

3组织行为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将进一步加强。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鲜明的学科特点主要表现在1跨学科性;2理论性;3应用性;4层次性和5交叉性。

组织行为学重点内容

组织行为学重点内容

组织行为学重点内容管理者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指挥协调)控制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传递者角色决策角色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1、从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角度,如何理解组织行为学这一概念答:管理者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者的角色分为人际角色、信息传递者角色以及决策角色;管理者的技能有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其中对人的管理是管理者的职能、角色、技能中的一条共同的主线,不管它被称为管理者的“领导技能”、“人际交往的角色”,还是“人际技能”,显而易见,管理者要想在工作中有效,就必须开发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

对于“人际技能”这一概念,普遍用的学科术语就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OB)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涉及到以下领域:①对领导行为的研究,即对领导人个性、行为方式及领导效能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领导理论,有利于实现管理者的领导职能;②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包括对人性的认识、对个体心理因素的认识,对人的需要的认识及有关激励理论的研究;对群体行为的研究,主要对群体的功能、分类、压力、规范、冲突、竞争、交流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都有利于实现管理者的人际交往角色和人际技能。

概言之,组织行为学就是把研究个体、群体和结构对行为的影响所获的知识加以运用,使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更为有实践意义。

2、识别并对比三种基本的管理角色。

答:明茨伯格的企业管理者的角色理论表明,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1)人际角色。

人际角色直接产生自管理者的正式权力基础,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人际角色。

管理者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分别是代表个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2)信息角色。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总结本章内容,进行复习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学情分析
在进入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复习课前,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学习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细菌和真菌的初步概念、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繁殖方式有了基本的了解。然而,由于微生物世界的抽象性和微观性,学生在理解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不够深刻。
(3)在复习课结束时,进行总结性评价,检验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4.教学活动设计:
(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教学:按照教学重难点,逐个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思考题:讨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的意义。
5.实践活动:分组进行以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a.制作酸奶,观察乳酸菌的发酵过程;
b.观察青霉菌在面包上的生长情况,了解其防腐作用;
c.调查生活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6.拓展阅读:阅读与细菌和真菌相关的科普文章,了解微生物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宽知识视野。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难点:细菌和真菌的微观结构和繁殖过程的理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深入认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MBA课程组织行为学第四章能力人格价值观

MBA课程组织行为学第四章能力人格价值观



EC
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个体 对环境独特的调节方式。 ——高登•奥尔波特 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 是个体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与他人交往方式的总和, (它常常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可以测量的人格特质 进行描述)。 个体待人处世的基本倾向。 性格决定命运。
NU
NU
经济价值:象征形式依靠在市场上通过交换而 取得的价值。
MB A
2.价值观:
3.价值观的分类(罗克奇的两种价值类型):



EC
终极价值观: 舒适、和平、安全、自由、幸福、和谐、快 乐、救世、自尊等 。 工具价值观: 能干、欢乐、勇敢、宽容、正直、独立、智 慧、博爱、礼貌、负责、自我控制等。


四、人格的文化差异
Personality显然包含了下列意涵:面具、 书写符号、戏剧里的虚构人物、私有财产、明显 的特质……但是, Personality或character,过 去指的是外部的符号特征,现在无疑已被内化为 个人的所有物,也就是某个可以显示或诠释的特 质。就某个层面而言,这是一个强烈的、占有性 的个人主义,但它更应该被看成是一种意识的纪 录;纪录了日益增强的意识(对于“独立的”、 有价值的生活的认知),且赋予我们“个别的” (individual)自我。 ——雷蒙•威廉斯
EC
NU
1、能力 2、学习及相关理论

MB A
主要内容
一、能力
1,能力:
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 这是对个体能做什么的一种现时的评估。 2,三个要素: 工作背景、主观性、时间性。 3,两种能力 心理(智)能力: 算术、言语理解、知觉速度、归纳推理、演绎推 理、空间视知觉、记忆力。 体质能力: 力量因素、灵活性因素、其他因素。

第四章 个性倾向性与管理

第四章  个性倾向性与管理

第四章个性倾向性与管理处在社会环境中的人,其行为既要受到生活环境、经验、个人生理素质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更要受到其价值观与态度的影响。

同时,每个人的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改变,还受到他人及整个社会环境的作用。

因此,研究价值观与态度的构成、作用及其变化的规律性,有助于管理人员了解每个职工的价值观与态度,有的放矢地提高管理的绩效。

第一节态度与价值观的概述一、态度1、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评价与行为的心理倾向。

这里所指的评价是指人对态度对象认识的肯定或否定的看法。

行为倾向则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这种心理准备状态决定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喜恶情感和要采取的行为。

所以,不同的态度便具有不同的认识和情感,而且还会影响其行为表现。

2.态度的构成作为一种心理倾向的态度,其组成有三个部分,即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认知成分,也叫认识成分,它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理解、评论、赞成和反对。

例如,“我认为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这句话,便表明了主体对心理学的理解与评价及赞赏观点。

情感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表现的好恶情感的体验。

如“我热爱劳动”、“我讨厌虚伪”这两句话,便分别反映了主体对劳动和虚伪的不同的爱憎情感。

行为成分指的是主体行为的思想倾向,它不是行为本身。

它在态度中具有指导作用和动力作用,指导着人对事物的行为方向并制约人的行为反应,决定人们采取哪些行为。

如“我要向公司提一项合理化建议”。

上面的三种态度成分应是协调一致的,肯定的评价,定会产生友善的情感反应,并带来亲近性的行为倾向。

并且一经协调形成之后,这种态度将持续一段的时间,而不会轻易改变。

在行为反应模式上也表现出规则性,从而使个体适应社会。

3.态度的作用态度的作用表现在各个方面,我们主要探讨其对工作行为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1)态度影响对事物的评价和体验。

由于我们的偏见可能对同一事物的本质作出不同的解释,提出不同的假设,那些与我们的态度相冲突的事实,也会被合理化地加以取舍而使之适应我们的态度。

大学思政第四章教案模板

大学思政第四章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意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意义?2. 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1. 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1. 讲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案例分析:分别从四个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讲解: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小组讨论: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3. 案例分享:分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事迹,激发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10分钟)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20分钟)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30分钟)第二课时: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0分钟)2.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表现。

2. 案例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

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思政》2. 教学课件3. 案例资料教学反思:本教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通过导入、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组织行为学第四版陈国海第四章PPT

组织行为学第四版陈国海第四章PPT
果报告 4追踪阶段:调查者组织员工分析数据和调查结果并做
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5庆祝阶段:调查者报告调查工作的情况和根据建议所
做的相应改革的结果
24
问卷法之1:坐标法
25
问卷法之2:句子完成法
LOGO
❖工作意味着…… ❖如果工厂倒闭;我…… ❖我一个人工作时;…… ❖大家认为我…… ❖我在厂里感到…… ❖领导待我…… ❖我们厂的产品…… ❖我的工作环境…… ❖家庭对我来说…… ❖工厂对我来说……
社交中 心型
依赖性,服从于传统习惯和权势
信仰冷酷的个人主义,爱挑衅,比较自私,主要服从于权利
对模棱两可的意见不能容忍,难于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希望 别人介绍他们的价值观 通过戏弄别人,篡改事实,以达到个人目的,积极争取地位 和社会影响 把被人喜爱和与人善处看作重于自己的发展,接受现实主 义、权力主义和坚持几见者的排斥
忠诚、爱国、热情、服从、崇拜、勤劳刻苦、 诚实、节省 猜疑、知识系统性不够、明哲保身、压抑、稳 重、谨慎、踏实
文化精英主义 20 世纪 80 年代
物质主义
20 世纪 90 年代
30~45 岁 小于 30 岁
好学、忠诚、诚实、传统、成功、负责、健康 灵活、对组织忠诚度减弱、享受、竞争、思考、 好学、成就、独立
二 价值观类型
LOGO
一奥尔波特的价值观分类
表 4--1:奥尔波特的六种价值观
类型
价值观特点
理论型
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

经济型
强调有效和实用
审美型
重视外形与和谐均称的价值
社会型
强调对人的热爱
政治型
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宗教型
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第4章-价值观与态度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第4章-价值观与态度

▪ 菲斯汀格认为,失调的任何形式都是令人不舒服的,个体 将会试图减少这种不一致和不舒服,因此,个体将寻求最 小失调的稳定状态。
▪ 你知道偷漏所得税是错误的,但是也许每年你都少交一点, 并且希望不被审查出来。或者,你告诉你的孩子饭后要刷 牙,尽管你自己可能都做不到。
▪ 减少失调的愿望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的:造成失调的原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价值观问卷
曾国军
▪ P101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态度及其改变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什么是态度
曾国军
▪ 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 心理和行为倾向。态度有指向性,必须有态度主体和态度 客体。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案例问题和提示
▪ 问题:

1.衫本辰夫的管理方法表现了那些组织发展的基本价
值观?

提示:尊重人,信任和支持,创新

2.这些价值观对组织发展有什么帮助?

提示: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的自我实现,
有利于团队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2020/6/16
曾国军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格雷夫斯:价值观的七个等级
▪ 反应型、部落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己见型、玩弄权术型、 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
▪ 有调查表明,员工的价值观位于2-7层,而管理者的价值 观主要落在4、5两层。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_百度文库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_百度文库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_百度文库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考试题型:一、选择题10×2′二、名词解析5×5′三、简答题5×5′四、论述题2×15′复习重点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P8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2、组织行为学的作用 P10(1 有助于强化人性化管理意识,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2 有助于合理选拔和使用人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3 有助于改善管理沟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4 有助于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5 有助于促进组织变革和发展(6 有助于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开发和有效管理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1、社会知觉 P28—32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他人以及团体特性的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

社会知觉不仅取决于被感知的人、群体本身,也取决于感知者的目的、态度、价值观和过去的经验。

P28社会知觉的存在的各种偏见:P29-32(1)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3)近因效应(4)定型效应(5)投射2、归因理论P32-35归因就是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者动机的过程。

P32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 P32(1)因果关系归属,即对人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的原因进行归属;(2)社会推论问题,即对行为者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作出推论;(3)未来行为预测,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预测在今后有关情境中比较有可能表现出来的行为。

归因的类别:P33海德:内因和外因凯利:(1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2)归因于行为者的对手;(3)归因于行为产生的情境。

归因的参照点:(1)一致性;(2)一贯性;(3)特殊性 P33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P34 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第三章个性与心理测验一、个性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思想道德与法制》课件+第四章

《思想道德与法制》课件+第四章

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在人们的观念体系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与世界观、人生观相辅 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价值观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
价值观的特征
2 价值观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3 价值观蕴含着特定的阶级立场
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真实可信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以往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其真 实性。
三、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真实可信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验证 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和 可信性,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可以而且能够成为真切、具体、广 泛的现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基础
精髓
社会主义核心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 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一、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
(一)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 晰地展现了社会主义的 基本特征和根本追求, 渗透于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生态文明建 设的各个方面,是我国 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 神之魂。
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实践
同当今中国最鲜明的 时代主题相适应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质规定的价值表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四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四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主题:第四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1-3节)学习时间:2015年10月19日-10月25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四章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1.掌握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二、主要内容(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世界观与人生观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端正的人生态度: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4.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是能够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时代需要的人生观。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能够指导个人处理好“立身”、“处事”这两个重大问题。

(1)反对拜金主义的人生观(2)反对享乐主义的人生观(3)反对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评判根据和标准。

2.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即要看是否有创造性的劳动以及是否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了贡献。

评价人生价值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要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2)实现人生价值要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3)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程复习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练习题1、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ABCDEF)。

A多学科交叉性B情景性C系统性D多层次性E实用性F科学性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ABCE)。

A个体B群体C组织D集体E环境3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ABCDE)。

A心理学B社会学C人类学D政治学E生物学1.第二章社会认知与行为练习题1、归因是指的是(C)A.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B.一个观察者根据内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外部状态的推论过程C.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D.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2、在观察一个人时,对方先出现的特点,将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并影响对此人看法。

这属于(B)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3、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是三度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的三种信息。

4、社会认知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的外显行为形成判断他人内在动机的一种心理活动。

5、社会认知的特征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显著性、防御性。

6、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认知者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

7、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认知者、认知对象、认知情境。

8、认知者的因素包括兴趣、动机和任务;过去的经验;情绪的影响;个性特征。

9、常见的认知偏见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刻板印象。

10、认知对象因素包括魅力;知名度和印象整饰。

认知情境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11、案例分析:一个经常见面但从未与之交谈过的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他衣着极为整洁,裤子笔挺,没有一丝绉折,凭此印象你认为他一定是个做事细心周到,非常认真的人。

试分析:①这种推断是否一定正确?②这种推断属于认知中的什么现象?③这种现象对认知有什么影响?答案要点:不一定;属于认知偏见中的晕轮效应;以点盖面,以偏盖全,造成对人的认知不全面,影响对人的正确判断。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汇总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汇总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汇总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书P8):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书P8—9):①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②组织中的激励问题。

判断快乐的员工的生产效率高否即使有迹象表明决策无效,但决策层仍会继续支持该决策的实施是能够防止员工冲突的组织比较有效否个人谈判比小组谈判更好否、有很强文化的公司是最有效的否未经受压力的员工的绩效更佳否和男性领导相比,女性领导在作出决策时更喜欢其他员工的参与是大多是高层领导是A型行为类型者(即态度强硬、缺乏耐心、爱竞争、好发脾气、有很强的时间紧迫感、说话很快) 否当获得与自己干活差不多的其他员工更多报酬时,员工通常会感觉占了便宜,感到内疚是第二章、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的特点(4个,P19—21):1、理解性2、相对性3、整体性4、恒常性影响知觉的因素(3个,P21-22):1、知觉者2、知觉对象3、情景社会知觉的常见错误(即偏见,5个,P24-26):1、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3、近因效应4、定型效应5、投射效应选择军事上的伪装是利用知觉的 AA整体性 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社会知觉中,对人认知的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倾向属于 B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C知觉防卫 D刻板印象第三章、个性与心理测试个性的基本概念(P34):个性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遗传、环境、情景)四种气质类型(P35):1、多血质2、胆汁质3、粘液质4、抑郁质注:气质无好坏优劣,难改变;性格有好坏,可改变.A型性格和B型性格(P36—37)判断性格类型不能做好坏评价是智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否第四章、价值观与态度什么是价值观(P53):价值观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综合态度,能够直接影响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与工作相联系的态度(3个,P56):①工作满意度②工作参与③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的内容及其影响因素(5+6,P66-68):1、工作本身1、年龄2、报酬 2、职业阶层3、升职机会3、教育年限4、上司4、组织规模5、同事5、领导风格6、工作的丰富程度选择在宣传过程中采用恐惧性诉求时,何种程度的恐惧性唤起可以起到最佳效果 BA高B中C低成就感属于罗克奇价值观中的 AA目的价值观B工具价值观C其他价值观第五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内容性激励理论及其应用(定义+4步骤,P85,89-90):围绕如何满足员工的需要,进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展开研究,也称需要理论.主要包括: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②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③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第一步了解和调查员工的需要第二步分析整理员工的需要第三步对员工进行解释和说服教育第四步逐步满足员工的合理、可行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论(5层,P86):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需要过程型激励理论(P90):着重对行为目标的选择,即动机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

2013年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2013年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概念)2、雨果·芒斯特伯格的思想3、霍桑实验的发现4、传统取向的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5、组织行为学一般模型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1、影响知觉的因素2、社会知觉(包括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和定型效应)3、归因的概念、对失败和成功的归因4、洞察力(概念)、人际洞察力的过程(包括选择性编码、选择性合并和选择性比较)5、影响个人决策的因素6、纯理性人、有限理性人第三章个性与心理测验1、四种气质类型以及A型性格与B型性格2、霍兰德职业人格类型、5种典型的性格类型及特点(Y—G性格测量表)3、“大五”个性因素模型第四章价值观与态度1、三种经营价值观2、如何转变员工的态度3、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4、工作满意度的内容5、如何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第五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1、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2、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3、如何运用内容激励型理论4、期望理论5、心理契约(概念)6、激励理论的应用第六章群体心理与行为1、非正式群体的作用2、群体行为(从众、顺从、暗示、模仿与感染)3、人性假设与团队建设4、团队建设的策略第七章管理沟通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优缺点2、群体决策的优缺点3、人际冲突的原因4、组织有效沟通和改善沟通的策略和工具第八章权力与政治1、权力的来源和类型2、印象管理3、引发政治行为的因素4、如何防止性骚扰第九章领导理论1、西方现代领导理论的发展2、管理方格理论3、PM理论和CPM理论4、费德勒权变理论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6、如何选择领导方式第十章组织文化1、什么是组织文化2、组织文化的结构2、组织文化的构成要素3、如何塑造完善的组织文化第十一章组织变革与发展1、组织变革的诊断2、组织变革的勒温模式3、组织变革的压力和动力4、组织变革的莱维特模式第十二章健康与安全1、心理健康的标准2、如何进行情绪管理3、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4、如何提升工作生活品质5、什么是员工帮助计划,以及EAP的内容与实施。

第四章 创业价值观与态度

第四章 创业价值观与态度
代表女性的品质如谦虚、关爱他人更多,以及对男性和女性职能的界定; ➢ (5)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维度:指某一文化中的成员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
足所能接受的程度。
二、创业价值观的涵义及其体现
(一)创业价值观
创业价值观:创业者在创业目标的认识、创业手段选择以及创业评价上 所反映的价值倾向。
(二)创业价值观的体现
➢ 经济的价值:强调有效和实用; ➢ 社会的价值:强调对人的热爱; ➢ 审美的价值:重视外形和谐均称的价值; ➢ 理论的价值: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 ➢ 政治的价值: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 宗教的价值: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
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有一家大公司,该公司的员工来自23
➢ 创业者做一个企业要赚钱,要自身能够生存和发展; ➢ 创业者除了要赚钱,还要为社会提供好的服务,为他人发光供热; ➢ 在对创业项目进行投资的时候,要重点考察创业者及其创业团队的价值观
是否一致和积极。
第一节 创业价值观
4
一、价值观及其类型
(一)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一系列基本信念和看法:从个体或社会的角度来看,
“我观们等要千差回万到别群,众员工身平边时,的要沟通通很过不各顺种畅,慈误善解组抱织怨和为纠世纷界不贡断。献于自是己,的人力力资量源。部“的 培训经理对这些员工进行了—集中—培C训h。uck Gordon,SpareFoot 创始人
SpareFoot ➢ 帮助儿童福利院的孩子种植作物,美化周边环境;
2.罗克奇的工具与目的价值观 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语言、风俗习惯、价值工平时的沟通很不
顺畅,误解抱怨和纠纷不断。于是,人力资源部的培训经理对这些员工进行了集中培训。
目的价值观
表4-2 罗克奇价值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调查表明,员工的价值观位于2-7层, 而管理者的价值观主要落在4、5两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中国当今劳动力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
(一)中国当今劳动力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

(二)企业管理者职业价值观
管理人员职业价值观是管理人员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 式或存在的终级状态所抱有的持久的信念。
在职业价值观中10个内容上的价值取向依次为自主、 进修、升迁、学以致用、环境、待遇、同事、福利、 工作时间、休闲(刘广珠,2001)
企业管理人员注重职业价值观中与自身有关的内容, 而不注重与外部有关的内容。职业价值观中与自身有 关的4个内容包括:自主、进修、升迁、学以致用。

四、三种经营价值观

五、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
个人主义者相信个人的目标与需求最重要,每 个人都被视为独一无二的,人们对自己的评价 主要依据自己的成就、地位以及其他特征。
•组织承诺:员工对于特定的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 •,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

(一)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你是否曾经陷入过这样一个处境,你不得不做一
些或说一些与你态度或个人观点相悖的事?很有可能
你确实经历过。每个人在某些时候都会经历。当你那
样做的时候,你的真实态度或观点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什么也没有吗?好吧,也许真的没有。然而,研究
失调意味着任何的不和谐,费斯汀格认为任何形式的 不一致都是令人不舒服的,个体将试图去减少这种不 协调和不舒服。
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强度越大,则人们想要减轻或 消除不协调关系的动机也越强烈。人们消除认知失调 的愿望的强烈程度取决于三个因素:⑴造成失调的重 要性。
⑵当事人认为自己影响、应付失调的能力有多大。 ⑶因失调而可能得到的报偿又多大。

认知失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 (1)逻辑的违背; (2)文化价值的冲突; (3)观念层次的冲突; (4)新旧经验的矛盾。

(二)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
这是海德于1958年提出的平衡理论。他认为人们的认 知体系中存在某些使情感或评价之间趋向一致的压力 。他认为,我们认知的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事 物或概念)有的各自分离,有的相互联系,组合成一 个整体被我们所认知。
集体主义者则相信成为群体成员是一项主要的 考虑,群体的需要至关重要,主要依据人们所 属的群体加以评价,家庭、社会阶层、组织和 团队等社会群体皆优先于个人。

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架构
•权力距离
•长期和短期 •取向
•个人主义和 •集体主义
•生活数量和 •生活质量
•不确定性规避

垂直集体主义是指个人将自己看作是群体的一 部分,但群体成员各不相同,大家相互依赖又 各不相同。
一种期望存在的最终目的,它是一个人 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 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指 的是偏爱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 的手段,主要表现在道德和能力两个方 面。

(二)罗克奇价值观调查
• 终极价值观
舒适、顺利的生活 振奋、刺激、积极的生活 成就感、不断的贡献 和平的世界(无冲突与战争) 美好的世界 平等(手足之情、机会均等) 家庭安全(照顾家人) 自由(独立、选择自由) 幸福(满足) 内心的和谐(无内在冲突)
态度具有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
举例: 认知:老板很有魄力、比较随和 情感:我喜欢老板 意向:我愿意和老板一起讨论问题,他能教我许多东
西

•态 度 的 类 型
•工作满意度:个体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
•工作参与:个体在心理上对他的工作的认同程度,认为 •他的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当你的行为与你的态度相反时
,态度会有所改变以和行为保持一致。举例来说,如
果一个人出于实验要求被迫发表一篇演说,而所要求
的观点或立场恰与他(她)自己的意见相左,那么演
说者的观点会转向被迫接受的立场。

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这一理论试 图解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
) 自尊(自敬)
) 社会承认(尊重、赞赏) 真挚的友谊(亲密关系) 睿智(对生活有成熟的理解)

工具价值观 独立(自立、自足) 富有知识(善思考) 合乎逻辑(理性) 博爱(充满感情 温柔
顺从(责任感、可敬
礼貌(有修养的) 负责(值得信赖的) 自控(自律 自我约束

(三)格雷夫斯价值观7个等级类型
反应型、部落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己 见型、玩弄权术型、社交中心型、存在 主义型
工具价值观
雄心勃勃、辛勤工作 心胸开阔,头脑开发 能干(有效率) 欢乐(轻松、愉快)
清洁(卫生、整洁) 使人鼓舞(坚持信念) 宽容(谅解他人) 乐于助人(替人着想)
正直(真挚、诚实) 富于想象(勇于创造)

(二)罗克奇价值观调查
• 终极价值观
成熟的爱(性与精神上亲密) 国家的安全(免受攻击) 快乐(享受的、闲暇的生活) 救世(得救的、永恒的生活)

价值观类型
(一)奥尔波特的价值观分类
类型 经济型 理论型 审美型 社会型 政治型 宗教型
价值观特点 强调有效和实用 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 重视外形与和谐均称的价值 强调对人的热爱 重视拥有权和影响力 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

(二)罗克奇价值观调查 终极价值观(Terminal Values)指的是
水平集体主义是指个人将自己看作是群体的一 部分,所有成员彼此相似,平等是至关重要的 。
垂直个人主义是指自我是自主的,但每个人是 不同的,不平等被接受和认可。
水平个人主义是指自我是自主的,但个体与他 人的地位或多或少的是平等的,自我独立并与 他人的自我相同。

第二节 态度及其改变
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 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第四章价值观与态度(2)
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
第一节 价值观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价值观和态度决定着他/她是否 愿意:
在多大程度上向顾客介绍企业和推荐企业产品 融入企业文化,为企业多付出一些 留下来和企业一起成长和发展
员工的价值观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切

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一系列基本信念 :从个体或社会的角度来看, 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 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 在状态更可取。 价值观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 综合态度,能够直接影响个体 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 价值观如同一个总指挥,支 配着个体的需要、动机和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