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能和电负性-归纳与整理(最新课件)
合集下载
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关系
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关系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关系一、什么是电离能电离能是指原子或分子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
当原子和分子中的电子脱离其原有的原子结构时,两个部分之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就形成了电离能。
超微型电离能是由电子与它们在原子内所围绕的原子核电子势能之间的化学键所形成的,它因此也称为电化学键能。
二、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关系电离能和电负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于电离能规则中蕴含着充分的负性能量,电子脱离其原有的原子结构时,它们会释放大量的负性能量,其中有些负性能量会直接驱动原子中的电子或非电子粒子的运动。
这些负电性能量又被再次释放出来,形成了一种电负性。
所以可以说,电离能和电负性是相互作用的,可以推动负电性航行。
三、具体形式电离能释放出来的负性能量,主要是形成极性分子(含有负电荷的分子)和离子分子(对称的分子,在分子中的负电荷)。
它们的形成需要足够的电离能,以及能量位和电荷位。
极性分子和离子分子的形成,构成了电离能与电负性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电离能的影响电离能释放出来的负电性,会驱动电子和原子间的电子云,形成电磁波。
这些电磁波又能影响许多分子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分子和原子发生相互作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化学过程以及与物理过程的相关性。
电离能释放出来的负电性,也可能影响温度、压力、液体的沸点等性质,从而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
五、总结电离能和电负性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电离能释放出来的负性能量会影响电子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其中极性分子和离子分子的形成会影响分子和原子之间的联系,而负电性能量释放出来也可能影响温度、压力等物理过程,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
电离能电负性剖析PPT课件
因为首先失去的电子是能量最高的电子,故第 一电离能较小,以后再失去电子都是能级较低 的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多;同时失去电子后, 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对电子的引力更强,从而 电离能越来越大。
方法 :看逐级电离能的突变。
第9页/共26页
(3)影响电离能大小的因素
▪ 原子核电荷数:(同一周期)即电子层数相 同,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核对外层电 子引力越大、越不易失去电子,电离能越大。
第19页/共26页
(5)电负性的应用
a.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 的尺度。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最大 的元素是位于右上方的F,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位于 左下方的Fr(Fr是放射性元素)。
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 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 (如 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 又有非金属性。但电负性小于或大于1.8并不是区分 金属和非金属的严格界限。
第2页/共26页
②第一电离能的意义:
衡量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 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一个 电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因为从原子中取走电子均需提供能量,所 以电离能均为正值。
第3页/共26页
思考与探究:观察下图,总结第一电 离能的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 由左至右大致增大 同一主族: 由上至下大致减小
对比:Xe = Xe+ + e- △H = +1170kJ/mol
推测: Xe与PtF6能否发生反应?产物如何? 理由?
第1页/共26页
二、电离能
(1)第一电离能: ①概念: 气态 电中性 基态 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 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用符号I1 表示,单位:kJ/mol。
方法 :看逐级电离能的突变。
第9页/共26页
(3)影响电离能大小的因素
▪ 原子核电荷数:(同一周期)即电子层数相 同,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核对外层电 子引力越大、越不易失去电子,电离能越大。
第19页/共26页
(5)电负性的应用
a.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 的尺度。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最大 的元素是位于右上方的F,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位于 左下方的Fr(Fr是放射性元素)。
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 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 (如 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 又有非金属性。但电负性小于或大于1.8并不是区分 金属和非金属的严格界限。
第2页/共26页
②第一电离能的意义:
衡量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 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一个 电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因为从原子中取走电子均需提供能量,所 以电离能均为正值。
第3页/共26页
思考与探究:观察下图,总结第一电 离能的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 由左至右大致增大 同一主族: 由上至下大致减小
对比:Xe = Xe+ + e- △H = +1170kJ/mol
推测: Xe与PtF6能否发生反应?产物如何? 理由?
第1页/共26页
二、电离能
(1)第一电离能: ①概念: 气态 电中性 基态 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 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用符号I1 表示,单位:kJ/mol。
1.2.2 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 课件 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对点训练 试比较下列粒子的半径:
1.r(Na+) > r(Mg2+) > r(Al3+) 2.r(Li+) < r(Na+) < r(K+) 3.r(H-) > r(Li+) > r(Be2+) 4.r(S2-)> r(Cl-) > r(K+) > r(Ca2+) 5.r(Fe) > r(Fe2+) > r(Fe3+) 6.r(Al3+) < r(O2-) < r(S2-)
正离
子所需要的 最低能量 叫做第一电离能。 符 号 :I1 单位:kJ/mol M(g) = M+ (g) + e- I1(第一电离能) 逐级电离能:气态基态一价正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气态基态二价正离子
所需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第三电离能和第四、第五电离能依此
类推。由于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后,若再失去电子会更加 困难 ,因此
界,实际上无法精确测量原子半径,原子半径只有相对的近似意义。 原子半径可分为共价半径、金属半径和范德华半径。稀有气体的原
子半径是范德华半径
三.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左大下大
原
同主 子
能层
半 径
占主导 增
大
同周期:左大 同主族:下大
同周期 核电荷数 占主导
原子半径增大
【思考与讨论】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的原因: 同周期主族元素电子的能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核电荷数的增加
Image ④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
⑤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
⑤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 ⑥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的强弱
⑥原电池的正负极
⑦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⑦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电负性和电离能
电离能的定义元素的原子电离能越说明它越失去电子其金属性越同一主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减弱增强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的趋势碱金属的第一电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相邻两元素都大1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2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3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比相邻两元素都大arnaal通常情况下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p14结构时原子的能量较低该元素具有较大的第一电离能
为了比较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大小, 为了比较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大小, 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提出电负性的概念 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提出电负性的概念 电负性: 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电负性: 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吸引
氟的电负性为4.0, 氟的电负性为4.0,以此为标准确定其他元素的电负性 4.0
4、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比相邻两元素都小 的是 Al S
电离能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核电荷数、 电离能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 原子半径以及原子的外围电子构型。 原子半径以及原子的外围电子构型。 元素电离能的突跃
M ( g) − e → M ( g)
− +
M ( g) − e → M ( g)
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数 表示, 越大, 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值x表示,若x越大,其原子 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在所 形成的分子中为带负电荷的一方, 形成的分子中为带负电荷的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 元素的x 元素的x值:
• • • • • • • • • Li Be B C N O F 元素符号 x值 0.98 1.57 2.04 2.55 3.44 3.98 值 Na Mg Al Si P S Cl 元素符号 x值 0.93 1.61 1.90 2.19 2.58 3.16 值 值变化规律, 元素和Mg元素的 值范围: (1)通过分析 值变化规律,确定 元素和 元素的 值范围: )通过分析x值变化规律 确定N元素和 元素的x值范围 0.93 1.57 ______________<x(mg)<_______________; ; 2.55 ______________<x(N)<_______________。 。 3.44 值与原子半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 值与原子半径关系是 )推测x值与原子半径关系是 半径越大,x 。 ,x值越小 半径越大,x值越小 差值△ (3)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 差值△x>1.7时, )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x差值 时 一般为离子键; 一般为共价键。 一般为离子键;△x<一1.7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 一 一般为共价键 试推断AlBr3中化学键类型是 共价键 ________。 。 • (4)预测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的位置:_________ 值最小的元素的位置: )预测元素周期表中, 值最小的元素的位置 第六周期 _______________(放射性元素除外)。 第ⅠA族 (放射性元素除外)。
为了比较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大小, 为了比较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大小, 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提出电负性的概念 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提出电负性的概念 电负性: 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电负性: 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吸引
氟的电负性为4.0, 氟的电负性为4.0,以此为标准确定其他元素的电负性 4.0
4、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比相邻两元素都小 的是 Al S
电离能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核电荷数、 电离能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 原子半径以及原子的外围电子构型。 原子半径以及原子的外围电子构型。 元素电离能的突跃
M ( g) − e → M ( g)
− +
M ( g) − e → M ( g)
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数 表示, 越大, 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值x表示,若x越大,其原子 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在所 形成的分子中为带负电荷的一方, 形成的分子中为带负电荷的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 元素的x 元素的x值:
• • • • • • • • • Li Be B C N O F 元素符号 x值 0.98 1.57 2.04 2.55 3.44 3.98 值 Na Mg Al Si P S Cl 元素符号 x值 0.93 1.61 1.90 2.19 2.58 3.16 值 值变化规律, 元素和Mg元素的 值范围: (1)通过分析 值变化规律,确定 元素和 元素的 值范围: )通过分析x值变化规律 确定N元素和 元素的x值范围 0.93 1.57 ______________<x(mg)<_______________; ; 2.55 ______________<x(N)<_______________。 。 3.44 值与原子半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 值与原子半径关系是 )推测x值与原子半径关系是 半径越大,x 。 ,x值越小 半径越大,x值越小 差值△ (3)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 差值△x>1.7时, )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x差值 时 一般为离子键; 一般为共价键。 一般为离子键;△x<一1.7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 一 一般为共价键 试推断AlBr3中化学键类型是 共价键 ________。 。 • (4)预测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的位置:_________ 值最小的元素的位置: )预测元素周期表中, 值最小的元素的位置 第六周期 _______________(放射性元素除外)。 第ⅠA族 (放射性元素除外)。
第61讲-电离能与电负性(课件)
解析:核外电子排布式,Cu:[Ar]3d104s1 Zn:[Ar]3d104s2 Zn的4s2 电子处于全满状态,较稳定,因此I1 Cu<Zn ; 核外电子排布式,Cu+:[Ar]3d10 Zn+:[Ar]3d104s1 ,
此时,Cu的第二电离能失去的是3d10的电子,3d10电子处于全充满状态,较稳定, 且处于第3能层,失去该电子所需能量更高,因此 I2 Cu>Zn ,
一般 与 特殊
落实基础、稳固根基
秒判正误
4.某短周期元素气态基态原子X的逐级电离能分别为738、1 451、7 733、10 540、
× 13 630、17 995、21 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3+。( )
答案:× 解析:由数据可知,该元素的第三电离能与第二电离能的差值明显变大,故最外层 有两个电子,最高正价为+2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可能为Be或Mg元素。 分析方法: 同一原子逐级电离能出现突跃时为能层变化时,也可据此判断最外层电子数及常见 化合价。
一般的解释为: B和AI的第一电离能失去的电子是np能级的, 该能级的能量比左边的位于ns能级的能量高, 容易失去,因此对应电离能减小。
Be 1s22s2 B 1s22s22p1
落实基础、稳固根基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
对于O和S这两个锯齿状变化,有两种解释: 其一是N和P的电子排布是半充满的,比较稳定,电离 能较高;N 1s22s22p3 O 1s22s22p4 其二是O和S失去的是已经配对的电子,配对电子相 互排斥,因而电离能较低。
题,如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第一电离能的特殊性等,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
出自己的见解。
定义 应用
落实基础、稳固根基
精选 《电子排布、电离能和电负性》完整版教学课件PPT
11 578
①写出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1_2_2_2_2_6_3_1_{_或__[N__e_]3_1_}___。 ②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的原因是____M__g_原__子__的__3_轨__道__全__空__,__结__构__稳__定_。
1234
3 古代四大创造之一——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响为2NO3+3C+ 2+N2↑+=引=3=燃C==O2↑, 除外,上述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 O>N>C>
微粒 CO2、SCN-、NO+ 2 、N- 3
CO23-、NO3-、SO3 SO2、O3、NO- 2 SO24-、PO34 -
PO33-、SO23-、ClO- 3 CO、N2
CH4、NH+ 4
通式 AX2 AX3 AX2 AX4 AX3 AX AX4
价电子总数 16e- 24e- 18e- 32e- 26e- 10e- 8e-
H2O(V形)
2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①根本观点: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作用, 尽可能趋向彼此远离。 ②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
价层电子对数=成键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每个配位原子提供的电子数×m±电荷数 2
③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在判断分子构型中的应用。
增大趋势(注意第ⅡA族、第 ⅤA族的特殊性)
依次减小
1特例 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g>A;N>O;>。
2应用 ①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电离能越小,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 ②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如果某元素的In+1≫In,那么该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n,如钠元素I2≫I1,所以钠 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电离能与电负性PPT课件
ⅠA
0
ⅡA
ⅢA …ⅦA
ⅢB…ⅦB Ⅷ ⅠB ⅡB
s区
d区
ds区
p区
ns1 ns2 (n-1)d1-8ns2
镧 (有例外) 锕
(n-1)d10 ns1-2
ns2np1-6
f 区镧系、锕系 (n-2)f1-14ns2(有例外)
第28页/共85页
3.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 划分为5个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 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符 号)仔细观察周期表,你能划分开吗? 这些区分别有几个纵列?
第29页/共85页
为什么s区、d 区和ds区都是金属?
第30页/共85页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S 区元素:最外层构型是ns1和ns2。IA和 IIA族元 素。除H外,其余为活泼金属。
p区元素:最外层电子构型从ns2np1~ns2np6 的元素。即IIIA~VIIA族、零族元素。除H 外,所有非金属元素都在p区。
第26页/共85页
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d区元素:包含第IIIB族到VIII族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皆为1~2个,均为金属元素, 性质相似。
ds区元素:包括IB族和IIB族元素,最外 层电子数皆为1~2个,均为金属元素。
f区元素: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最外 层电子数基本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第27页/共85页
科学探究1 (p 15)
(1)元素周期表共有几个周期? (2)每个周期各有多少种元素? (3)写出每个周期开头第一个元素和结 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的通式。 (4)为什么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
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第9页/共85页
1.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
专题2 第2单元 第2课时 电离能和电负性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电离能的应用 (1)根据电离能数据,确定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 如Li:I1≪I2<I3,表明Li原子核外的三个电子排布在两个能层上(K、L能层), 且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2)根据电离能数据,确定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如K:I1≪I2<I3,表明K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阳离子。 (3)判断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 一般地,除稀有气体外,I1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I1越小,元素的金属 性越强。
【提示】 镁的大。因为当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处于半满、全满或全空时, 原子的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较大。镁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铝的外围电子排布 为3s23p1,镁的3p轨道全空,3s轨道全满,故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为什么钠易形成Na+,而不易形成Na2+,镁易形成Mg2+,而不易形成 Mg3+?
________。
(2)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2周期元素有________种。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解析】 (1)应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用途”作理论指导,分析、解 决相关问题。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元素的逐级电离能中,I1、I2、I3与I4相差较大,说 明该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显然该元素为Al。
【提示】 Na失去一个电子后已达到稳定结构,第二电离能远大于第一电离 能,所以钠易形成Na+,而不易形成Na2+;Mg失去2个电子后已达到稳定结构, 第三电离能远大于第二电离能,所以镁易形成Mg2+,而不易形成Mg3+。
上一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合作·探究] 1.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的递变规律探究(根据教材P20~21图2-12和图2-13)。 (1)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变化趋势如何? 【提示】 从左到右,呈现增大的趋势,零族元素最大,ⅠA族元素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题组一 1
2
3
4
5 题组二 6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
外电子数
B.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
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元素的原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
9
题组一 1
2
3
4
5 题组二 6
5.A、B、C、D 都是短周期元素。A 的原子核外有两个 电子层,最外层已达到饱和。B 位于 A 元素的下一周 期,最外层的电子数是 A 最外层电子数的 1/2。C 的 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 A 元 素原子相同。D 与 C 属同一周期,D 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比 A 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1。 (1)根据上述事实判断:A 是___N_e____,B 是____S_i ___, C 是___M_g____,D 是___C_l____。
14
题组一 1
2
3
4
5 题组二 6
解析 (1)根据电离能的变化趋势知,Q 为稀有气体元素, R 为第ⅠA 族元素,S 为第ⅡA 族元素,T 为第ⅢA 族元 素,U 为第ⅠA 族元素,所以 R 和 U 处于同一主族。 (2)由于 U+为第ⅠA 族元素且比 R 电离能小,所以 U+的氧 化性最弱。 (3)由于 Q 是稀有气体元素,所以氦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与此最像。
4
3.为什么 Na 容易形成+1 价离子,而 Mg、Al 易形成 +2 价、+3 价离子? 答案 Na 的 I1 比 I2 小很多,电离能差值很大,说明 失去第一个电子比失去第二个电子容易得多,所以 Na 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 价离子;Mg 的 I1 和 I2 相差不多,而 I2 比 I3 小很多,所以 Mg 容易失去两个 电子形成+2 价离子;Al 的 I1、I2、I3 相差不多,而 I3 比 I4 小很多,所以 Al 容易失去三个电子形成+3 价离子。而电离能的突跃变化,说明核外电子是分能 层排布的。
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 吸引键合电子 能力的标 度。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 吸 引键合电子 的能力越 强 。 2.标准 以最活泼的非金属氟的电负性为 4.0 作为相对标 准,计算得出其他元素的电负性(稀有气体未计)。
18
知识梳理
3.变化规律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 小于1.8 ,非金属元素的电 负性一般 大于1.8 ,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 “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 1.8 左右。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 渐 增大 ,同主族从上至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 减小 。
相邻元素要高,因为其最外层电子呈全充满或半充满结构。 答案 (1)E (2)D (3)C
(4)电子分层排布,各能层能量不同 10
(5)R<S<T S S 元素的最外层电子处于 s 能级全充满状态,
能量较低,比较稳定,失去第一个电子吸收的能量较多
16
题组一 1
2
3
4
5 题组二 6
思维模型
17
电负性 1.含义
21
题组一
1
2
题组二
3
题组一 元素电负性的判断与比较
1.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
A.Li、Na、K
B.N、P、As
C.O、S、Cl
D.Si、P、Cl
( D)
22
题组一
1
2
题组二
3
2.下列关于元素电负性大小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
A.O<S<Se<Te
B.C<N<O<F
C.P<S<O<F
2. X、Y、Z 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
为 ns1、3s23p1 和 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的化学式可能是
(A )
A.XYZ2 C.X2YZ2
B.X2YZ3 D.XYZ3
7
题组一 1
2
3
4
5 题组二 6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 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A)
A.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易形成-1 价离子 C.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元素
符号 Li Be B C O F Na Al Si P S Cl
电负
性值 1.0 1.5 2.0 2.5 3.5 4.0 0.9 1.5 1.8 2.1 2.5 3.0
25
题组一
1
2
题组二
3
(1)认真分析信息 A 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 规律,推断第三周期 Na~Ar 这几种元素中,Al 的第一 电离能的大小范围为________<Al<________(填元素 符号)。 (2)从信息 A 图中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 电离能 I1 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3)信息 A 图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 置是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11
题组一 1
2
3
4
5 题组二 6
题组二 元素推断与元素逐级电离能
6.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
kJ·mol-1),回答下列各题:
元素代号 I1
I2
I3
I4
Q 2 080 4 000 6 100 9 400
R
500 4 600 6 900 9 500
S
740 1 500 7 700 10 500
28
题组一
1
2
题组二
3
(4)根据对角线规则,Al(OH)3 与 Be(OH)2 的性质相似, Be(OH)2 应具有两性,根据 Al(OH)3+NaOH=== Na[Al(OH)4],Al(OH)3+3HCl===AlCl3+3H2O 可以类似 地写出 Be(OH)2 与酸、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根据电负性的递变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 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可 知,在同周期中电负性 Na<Mg<Al,Be>Mg>Ca, 最小范围应为 0.9~1.5。
答案 随着电子的逐个失去,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 越来越大,再要失去一个电子需克服的电性吸力也越 来越大,消耗的能量越来越多。 2.为什么镁的第一电离能比铝的大,磷的第一电离能比 硫的大? 答案 Mg:1s22s22p63s2 P:1s22s22p63s23p3。镁原子、 磷原子最外层能级中,电子处于全满或半满状态,相 对比较稳定,失电子较难。如此相同观点可以解释 N 的第一电离能大于 O,Zn 的第一电离能大于 Ga。
10
题组一 1
2
3
4
5 题组二 6
(2)C 的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1_s2_2_s_2_2_p_6_____;D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1_s_22_s_2_2_p_6_3_s2_3_p_5_。 (3)B 位于第____3____周期__Ⅳ___A___族,它的最高价氧化 物的化学式是___S_i_O_2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 种___弱_____酸。
27
题组一
1
2
题组二
3
解析 (1)由信息所给的图可以看出,同周期的ⅠA 族元 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而第ⅢA 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 于ⅡA 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 Na<Al<Mg。 (2)从图中可看出同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上到下逐 渐减小。 (3)根据第一电离能的递变规律可以看出,图中所给元素 中 Rb 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 5 周期第ⅠA 族。
D.K<Na<Mg<Al
解析 A 选项元素属于同一主族,电负性从上到下依
次减小; B 选项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电负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大;
C、D 两个选项元素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
在周期表中,右上角元素(惰性元素除外)的电负性最 大,左下角元素电负性最小。
23
题组一
1
2
题组二
3
题组二 电离能、电负性的综合应用
T
580 1 800 2 700 11 600
U
420 3 100 4 400 5 900
12
题组一 1
2
3
4
5 题组二 6
(1)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________。
A.Q 和 R
B.S 和 T
C.T 和 U
D.R 和 T
E.R 和 U
(2)下列离子的氧化性最弱的是________。
电离能和电负性
[考纲要求] 1.了解电离能的含义,了解同一周期、同一主族中
元素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 2.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
关系。
1
2
电离能
1.第一电离能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 子所需要的 最低能量 ,符号: I1 ,单位: kJ·mol-1 。
2.规律 (1)同周期:第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最小 ,最后一种元 素的第一电离能 最大 ,总体呈现 从左至右逐渐增大 的 变化趋势。 (2)同族元素:从上至下第一电离能 逐渐减小 。 (3)同种原子:逐级电离能越来越 大 (即 I1 < I2 < I3…)。
3
深度思考 1.为什么一个原子的逐级电离能是逐渐增大的?
19
深度思考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电负性大于 1.8 的一定为非金属,小于 1.8 的一定
为金属
(×)
(2)电负性差值大于 1.7 时,一般形成离子键,小于
1.7 时,一般形成共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