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光子学
微纳光子学从基础到应用
内容摘要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我们将介绍微纳光子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将讨论微纳光子学技术的未来 发展方向,包括更高的精度和更小的尺寸。然后,我们将探讨微纳光子学在未来科技领域的应用 前景,包括、量子计算和生物技术等。我们还将介绍微纳光子学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如纳米 材料、纳米生物和纳米医学等。 《微纳光子学从基础到应用》这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微纳光子学的著作,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 微纳光子学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它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获得 对微纳光子学的深入了解,并能够更好地应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阅读感受
《微纳光子学从基础到应用》:深入浅出的光子学之旅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它会如此吸引我。作为一个对科学和物 理学有着深厚兴趣的读者,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是一本深入且技术性的读物, 然而,我惊喜地发现它以一种非常生动和易于理解的方式介绍了微纳光子学的 各个方面。
《微纳光子学从基础到应用》的内容丰富,覆盖了微纳光子学的各个主要领域。 从微纳光子学的起源和发展,到其在新材料、生物医学、信息科学、能源等各 个领域的应用,这本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 在阐述理论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实践和应用,这对于理解微纳光子学的实际应 用非常有帮助。
“未来的微纳光子学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微 纳光子学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前景,也让我们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充 满期待。
“未来的微纳光子器件将更加智能化和多功能化。”这句话预示着微纳光子器 件未来的发展趋势,也让我们对未来的科技产品充满期待。
《微纳光子学从基础到应用》这本书的精彩摘录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微纳光 子学的内涵和价值,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通过这 本书的阅读,我们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也可以激发我们对科技的热爱和 追求。
微纳光学资料
• 提高生物组织的成像质量和分辨率
• 实现生物组织和化学物质的检测和分析
微纳光学在量子信息领域的应用
量子计算
• 微纳量子光子器件:量子比特、量子逻辑门等
• 实现量子信息的处理和计算
量子通信
• 微纳量子光子器件:量子纠缠、量子密钥分发等
• 实现量子信息的传输和保密
05
微纳光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微纳光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 投影式电子束曝光技术
电子束曝光技术在微纳光学元件制备中的应用
• 制作高分辨率的微纳光学元件图形结构
• 控制微纳光学元件的尺寸和形状
纳米压印技术在微纳光学元件制备中的应用
纳米压印技术在微纳光学元件制备中的应用
• 制作微纳光学元件的图形结构
• 控制微纳光学元件的尺寸和形状
纳米压印技术简介
• 利用模具在聚合物材料上进行压印的过程
• 摩擦磨损法
04
微纳光学的应用实例
微纳光学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光纤通信
• 微纳光纤元件:光纤透镜、光纤滤波器等
• 提高光纤通信的传输速率和容量
量子通信
• 微纳量子光子器件:量子点、量子阱等
• 实现量子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微纳光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光学成像
光学传感
• 微纳光学透镜、光纤探针等
• 微纳光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
• 微纳光学元件的制备技术:提高精度、降低成本等
• 微纳光学元件的性能表征:发展新的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度等
• 微纳光学的应用领域: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提高应用水平等
技术挑战的解决方案
• 发展新的制备技术:电子束曝光技术、纳米压印技术等
• 发展新的性能表征方法:光谱仪法、原子力显微镜法等
微纳光电子学 教学大纲
微纳光电子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40510Z10课程名称:微纳光电子学/ Micro- and Nano- Optoelectronics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固体物理、信息光学、光电子技术适用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原荣,邱琪编著.光子学与光电子学.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2. 傅竹西编著.固体光电子学.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第2版).2012年;3. 周治平著.硅基光电子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4. 刘旭等编著.光电子学.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光子学、光电子学、和光电子技术是目前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产生了大量的光与电相结合的新型器件如手机、电脑、激光雷达、导航设备、光电探测器、太阳能电池等等,不一而足,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光子与电子的结合与相互调制是今后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由于半导体技术和微纳制作技术的兴起,光电子器件朝功能更强、尺寸更小的方向发展。
本课程重点讲述特征尺寸在微米或纳米级别的光与电相结合的新型光电子器件及其原理,结构、和应用等,使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有关微纳光电子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和知识,为更好地适应以后相关的学习深造和研发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本课程从光学原理如光的传播、干涉、衍射、偏振、双折射、光电效应、电光效应、非线性效应等出发,重点讲述所涉及到的当前微纳光电子学领域基本的、主要的、常用的器件,如波导、半导体激光器、滤波器、调制器、探测器、CCD、探测器等的原理、结构、及应用等。
能力:要求学生学习这些器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主要特性及应用等知识时,不仅需了解微纳光电子器件的基本知识,还要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具备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及设计微纳光电子器件的能力,并能将器件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微纳光子学技术的新进展
微纳光子学技术的新进展近年来,微纳光子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
微纳光子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主要涉及到微型和纳米级别下的光学现象,通过对微型和纳米级别的结构进行设计和制备来实现对光学性能的调控。
该技术已经在通信、能源、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广泛应用,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
一、微纳光子学技术的现状微纳光子学技术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学科,相对于传统的微电子技术和光学技术来说,仍然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
目前,微纳光子学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光在微纳级别下的行为,以及通过设计和制备微型和纳米结构来对光进行调控。
近年来,该领域取得的许多成果得到了广泛关注。
比如,在信息通信领域,微纳结构的制备和集成可以在光纤通信中实现高速传输和稳定传输。
在能源领域,利用微纳结构的光吸收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和光电催化器的效率。
在生物医学领域,微纳结构的光学成像和光治疗应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当前,微纳光子学技术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如何制备出可控性高、复杂度大、成本低的微纳结构。
同时,微纳结构的设计和制备也需要继续改进和创新,以实现更精准、高效的光学性能调控。
这些挑战需要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共同努力解决。
二、微纳光子学技术的新进展1. 基于拓扑纳米光学的研究拓扑纳米光学是近年来微纳光子学领域的一个热点。
通过设计和制备具有拓扑性的微纳结构,可以实现光学模式的跨越、传输的无损耗、以及光学信息的高度保护等功能。
近期,该领域取得了不少进展。
比如,研究人员利用微球状腔共振器和空间光调制技术,成功实现了拓扑梯度折射率微系统的实现。
该系统能够实现奇异拓扑现象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控制,为拓扑纳米光学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利用频率差值合成的拓扑干涉,实现了具有约定模式的高精度应变传感器,可以在生物医学和制造业等领域中得到应用。
2. 基于超表面的研究超表面是另一个近期快速发展的领域。
超表面的基本结构是由大量微型元器件构成的,它能够实现光学极化、偏振反射、透射等调控,并且具有可重构性和可扩展性等优势。
光学专业070207培养方案
光学专业(070207)培养方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Optics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培养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将物理理论与实际问题关联起来的、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研究与应用性专业人才。
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 硕士研究生应达到的要求:(1)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时跟踪学科发展动态;能广泛获取各类相关知识,对科技发展具有敏感性。
(2)具有项目组织综合能力和团队工作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3)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能流利阅读专业文献,有较好的听说写译综合技能。
(4)获得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结果。
5. 本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有:光学原理,高等量子力学,激光物理,量子光学,光子晶体学,非线性光学,信息光学,专业英语等课程,另外还要参加教学实习,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撰写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
硕士生毕业可以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或在相关企事业任职。
二、学习年限1. 培养方式采用课堂教授、讨论、专题发言与课后自学、写读书笔记;社会调研与教学实习;参与科研与学术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生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2. 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培养年限总长不超过5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与导师(一)研究方向1.强光光学,导师主要有沈百飞研究员、张敬涛研究员等。
2.量子光学,导师主要有冯勋立研究员、闫爱民副教授、胡志娟副教授等。
3.微纳光子学,导师主要有刘锋教授、赵振宇副教授、何晓勇副教授等。
(二)导师简介(每位导师介绍不得超过400字)沈百飞,男,理学博士,博士导师,研究员。
主要从事超短超强激光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特别是其中的相对论效应、量子电动力学效应和相对论涡旋激光角动量效应等。
微纳光学结构及应用
1引言微纳光学主要指微纳米尺度的光学效应,以及利用微纳米尺度的光学效应开发出的光学器件、系统及装置。
微纳光学不仅是光电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目前光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
微纳光学的发展是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水平的进步所推动的。
早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著名教授A.W.Lohmann [1]就考虑到利用光栅的整体相移技术对光场相位编码,以实现对光波的人工控制。
1964年夏季,A.W.Lohmann 教授指导大学生Byron ,利用IBM 当时先进的制版设备演示了世界上第一张计算机全息图。
随后的衍射光学进展都可以看作是人为地控制或改变光的波前,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工作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进步,微米尺度的任意线宽都可以加工出来。
由此,达曼提出一种新型的微光学分束器件,后人叫做达曼光栅[2]。
达曼光栅通过任意线宽的二值相位调制,将一束激光分成多束等强度的激光。
其制作充分利用了微电子工艺技术,是一个典型的微光学器件[3]。
达曼光栅一般能产生一维或者二维矩阵的光强分布。
周常河等[4]提出了圆环达曼光栅,也就是不同半径的圆孔相位调制,实现多级等光强的圆环分布。
我们知道,圆孔的傅里叶变换是贝塞尔函数,而矩形的傅里叶变换是SINC 函数,因此,虽然达曼光栅和圆环达曼光栅的物理本质一样,但是其数学处理却不相同[5]。
随着制造技术水平的进步,出现了一些纳米光学领域的新概念: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 )[6]、表面微纳光学结构及应用Micro-&Nano-Optical Structures and Applications摘要简短回顾微纳光学的几个重要研究方向,包括光子晶体、表面等离子体光学、奇异材料、负折射、隐身以及亚波长光栅等。
微纳光学不仅成为当前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微纳光学是新型光电子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光通信、光存储、激光核聚变工程、激光武器、太阳能利用、半导体激光、光学防伪技术等诸多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微纳光电子练习题
一、简答题:1. 套准精度的定义,套准容差的定义。
大约关键尺寸的多少是套准容差.套准精度是测量对准系统把版图套准到硅片上图形的能力。
套准容差描述要形成图形层和前层的最大相对位移。
一般,套准容差大约是关键尺寸的三分之一。
2. 亚波长结构的光学特性。
亚波长结构的光学特性:-- 光波通过亚波长结构时,光的衍射消失,仅产生零级反射和透射,等效为薄膜,可用于抗反射元件和双折射元件;-- 采用空间连续变化的亚波长结构可获得偏振面的衍射,形成新型偏振器件;-- 表面等离子波亚波长光学利用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原理:波导,小孔增强,局域增强等4. 微电子的发展的摩尔定律是什么?何谓后摩尔定律?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每三年提高4倍,而加工特征尺寸缩小倍,这就是摩尔定律5. 单晶、多晶和非晶的特点各是什么?单晶:几乎所有的原子都占据着安排良好的规则的位置,即晶格位置;——有源器件的衬底非晶:如SiO2, 原子不具有长程有序,其中的化学键,键长和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多晶:是彼此间随机取向的小单晶的聚集体,在工艺过程中,小单晶的晶胞大小和取向会时常发生变化,有时在电路工作期间也发生变化。
6. 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___导体_____和___绝缘体_____之间的物质;当受外界光和热作用时,半导体的导电能力___明显变化______; _______往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某些杂质_______可以使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发生数量级的变化。
7. 在光滑的金属和空气界面,为什么不能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波?对于光滑的金属表面,因为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波矢大于光波的波矢,所以不能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波。
8. 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中,加磁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将电子约束在靶材料表面附近,延长其在等离子体中运动的轨迹,提高与气体分子碰撞和电离的几率9. 谐衍射光学元件的优点是什么?高衍射效率、优良的色散功能、减小微细加工的难度、独特的光学功能10.描述曝光波长与图像分辨率的关系,提高图像分辨率,有哪些方法?K1 is the system constant 工艺因子:0.6~0.8NA = 2 ro/D, 数值孔径改进分辨率的方法增加NA 减小波长减小K111. 什么是等离子体去胶,去胶机的目的是什么?氧气在强电场作用下电离产生的活性氧,使光刻胶氧化而成为可挥发的CO2、H2O及其他气体而被带走;目的是去除光刻后残留的聚合物12. 硅槽干法刻蚀过程中侧壁是如何被保护而不被横向刻蚀的?通过控制F/C的比例,形成聚合物,在侧壁上生成抗腐蚀膜13. 折衍混合光学的特点是什么?折衍混杂的光学系统能突破传统光学系统的许多局限,在改善系统成像质量减小系统体积和质量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传统光学不可比拟的优势14. 刻蚀工艺有哪两种类型?简单描述各类刻蚀工艺。
微纳光学元件
微纳光学元件微纳光学元件是指在微纳米尺度下制备的光学元件,其物理尺寸与波长相当或小于波长。
由于微纳米尺度下的光学元件具有精细的结构和独特的光学性能,因此它们在纳米光学、纳米电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和量子信息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微纳光学元件的种类、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1.微型透镜微型透镜是一种具有微观尺度的透镜。
在微型透镜中,光线沿着一个由两个球形凸面镜构成的小光学系统进行聚焦。
微型透镜可以用于大规模的太阳能电池板、荧光探针和微小的成像器件中。
2.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元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元件(SPR)是由金属和介电质组成的结构,在金属表面激发出介电质与金属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等离子体振荡。
SPR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和化学传感器,便携式光谱仪和科学研究中。
3.纳米图案化二维材料纳米图案化二维材料是通过纳米图案化技术在二维材料表面形成的纳米图案阵列。
这些阵列可以用于各种应用,如有机太阳能电池、晶体管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等。
4.纳米光阀门纳米光阀门可以在纳米尺度下控制光的传输。
这种阀门利用有机材料在受激电荷转移时的光响应和半导体的光学和电学特性制成。
纳米光阀门可以用于光开关和光电子学器件中。
5.量子点量子点是一种极小的材料,其长度为纳米级别。
由于量子点的尺寸非常小,因此它们的行为在经典物理学和量子力学之间。
量子点已被证明在计算机处理、太阳能电池板、生物传感和医学成像等领域中具有应用潜力。
1.电子束光刻电子束光刻是一种制备微纳米结构的先进技术,利用电子束在光刻胶层和光学材料表面刻蚀微纳米结构。
该技术相对于其他光刻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控制能力。
2.激光直写3.纳米压印纳米压印技术是一种将微纳米尺度的结构转移至各种材料表面的方法。
该技术利用硅基底上制作的微纳米结构进行压印,从而制造出具有高分辨率和复杂形状的微纳米结构。
4.分子束外延分子束外延是一种利用分子束在晶体表面上生长高质量微纳米结构的方法。
通过控制分子束的数量和速度,可以精确地控制微纳米结构的形成和生长过程。
浙江大学微纳光子学研究组招生介绍-NanophotonicsResearchGroup
(B)
(A)与微流控芯片集成的微纳光纤;(B)聚合物包埋的微纳光纤。
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及器件
Surface plasmonics and nanophotonic devices 随着未来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子器件及其互联光路的特征尺寸将逐步由
亚波长向深亚波长及纳米尺度迈进,表面等离激元因其具有强光场约束、表面场增强等特性, 成为突破衍射极限、实现深亚波长尺度约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已经在高性能传感、超快光
近年来,随着金属卤化物(有机-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迅速兴起,剑桥卡文迪许实 验室的研究人员展示了最初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经过 3 年多的高速发 展,PeLED 已经达到了与高效 OLED 类似的发光效率,成为了光电子学的一个重要新兴领 域。课题组成员与国内外合作者(剑桥大学 RH Friend 院士团队、牛津大学 HJ Snaith 院士 团队、南京工业大学王建浦教授/黄维院士团队、浙江大学金一政教授/彭笑刚教授团队等) 的近期工作有效推动了领域的前沿。然而,由于此领域仍然非常年轻,尚有许多科学问题 亟待解决。课题组与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牛津大学物理系等国际著名机构合作,围
(A)
(B)
(C)
(A)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特性;(B)表面等离激元激光器;(C)表面等离激元传感器。
光量子信息与器件
Quantum photonics and devices 量子信息科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研究领域,它的发展不仅给经典信息科学带来了新
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又极大丰富了量子理论本身的内容。类似于激光器在光学研究中的重要 地位,在以光子为媒介的光量子信息研究中,单光子、纠缠光子对是最为基本的量子光源。 本方向主要采用两种技术手段,在凝聚态领域研究量子光源的制备及应用:1. 利用微纳光纤、 非线性晶体微腔(与上海光机所程亚研究员合作)等微纳结构的光学非线性效应来制备量子 光源;2. 利用胶体量子点(与浙江大学化学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开展具有特色的研究工作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微纳光子学设计分析软件FDTD Solutions专题资料集锦(三)
菱形金属纳米粒子光学性质的研究.rar
金属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与金属纳米粒子的组成、形状、尺寸及周围的介电 常数有关。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菱形纳米粒子的尺寸与其消光特性关系, 发现粒子尺寸的大小对其消光谱共振峰有较大影响, 随着粒子尺寸的增大, 消光谱共振峰可分裂成两个或多个共振峰。
磁光光纤光栅滤波器的全光时钟提取性能研究.rar
微纳光子学设计分析软件 FDTD Solutions专题
资料集锦(三)
更新时间:2015-1-6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有关微纳光子学设计分析软件FDTD Solutions专题 资料(三),其中包括了有关软件FDTD Solutions相关文档下载。有关文档的 下载,可以到研发埠网站的专题模块,输入相应的专题名,搜索到相应的专 题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散射特性.rar
采用热蒸发的方法在玻璃衬底上蒸镀厚度为 32 nm 的银薄膜,在氮气中退火 形成银纳米颗粒)利用 X 射线衍射仪(XRD)L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 力显微镜(AFM)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银纳米颗粒的结晶特性和形貌的影响 ,并用光散射仪研究了其光散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银薄 膜从连续状逐渐变为分离状)在退火温度为 400 -时形成完全分离的半球颗粒 ,颗粒大小集中在 360 nm 左右,平均高度约为 250 nm,在散射角大于 252 时,银纳米颗粒对光的散射较强.
三角结构三芯光子晶体光纤中的模式耦合特性分析.rar
基于耦合模理论,得出了三角结构三芯光子晶体光纤( TTC-PCF) 的耦合模方 程. 数值模拟研究了该结构中纤芯间的定向耦合特性,分析了光纤结构及入 射波长对耦合系数的影响以及入射光振幅比对纤芯间能量耦合特性的 影响. 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入射光振幅比实现对纤芯间耦合强度的连续调节. 对比了耦合模理论与束传播法得到的结果,两者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 结合 TTC-PC展现的独特耦合传输性能,讨论了其在耦合强度连续可调光纤定向耦 合器和大模场光纤激光器的研究.rar
微纳光子学
微纳光子学微纳光子学指的是使用和调控比传统的微纳光子结构(如金属孔径、晶体环和光纤)尺寸小(纳米尺度)的光学元件和系统的研究。
这些结构的特殊性在于它们受到比传统的毫米和微米光子结构更为严格的量子物理限制。
微纳光子学的发展首先从金属微孔,滤波器和晶体环开始,他们受到量子物理理论的制约,展示出对光传输有重大意义的奇异行为。
这些后来被普遍称之为量子光学元件。
随着技术的进步,微纳光子学不仅探索新的特性、新的应用、全新设计和算法,还阐明了许多更宏观的量子光学原理,如光子衍射、超衍射和非线性光学等。
另一方面,微纳光子学的发展使得光子技术(如光纤传输和光通信)更容易掌握,并创造出许多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半导体器件。
通过将原始光子信号转换成电子、电流或其他能量携带介质,从而实现信号转传、存储和传输功能,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技术性能、增加功能特性,以及增加生产控制水平。
微纳光子学的研究主要根源于几个领域:量子物理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
它的应用涉及技术和领域的跨越性,比如工艺开发、信号处理、传感器技术、激光新应用、生物医学等。
在工程上,它可以用于设计新型微纳光子元件和系统,以及在大规模集成水平上构建复杂的量子技术应用。
微纳光学学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可以产生性能更优异的光子半导体器件,并实现全新的光电、光动力、光计算等技术,比如调制、解调、编解码、滤波器等。
此外,也可以将微纳光子学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例如光子显微镜成像和激光手术。
市场开发上,微纳光子学可以带来新兴应用,在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大潮中勇夺佼佼者,开创新的市场前瞻。
微纳光子学的新突破与应用
微纳光子学的新突破与应用微纳光子学是指应用微纳米技术和光子学原理进行研究和开发的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纳光子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微纳光子学的新突破与应用方向。
一、突破1:新型微纳结构的研制微纳光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微纳结构的设计、制备和应用。
近年来,随着微纳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微纳结构被研制出来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多孔硅技术获得了一种新型微纳光学结构——多孔硅光子晶体。
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和微纳结构可控性使得多孔硅光子晶体在光子学、传感器、光电子、光化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另外,利用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制备出的微纳光学器件也备受关注。
这些器件体积小、功耗低、响应快,可应用于微光探测、控制、定位等领域。
二、突破2:光学器件的集成化和多功能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是微纳光子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将多个光电器件、光学器件集成起来,可以实现更加灵活、高效、便捷的控制和处理。
例如,多层次微纳结构的研究为光功能器件的集成化提供了新思路。
采用多层次结构可以将不同功能器件分层叠加,达到更加精细的功能划分与实现。
同时,光学器件的多功能化也成为了微纳光子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出新型多功能光纤、集成光学器件等,以将微纳光子学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三、应用1:光电子光电子是微纳光子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在光电子中,光子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处理和控制。
随着微纳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已经可以研制出大量的微纳光电器件。
例如,微纳光电计仪可用于光电检测、信号放大和滤波等;微纳谐振腔可用于单光子发射、量子通信等。
此外,研究人员还研制出了基于微纳光学的光电子芯片。
这种芯片将光电子技术和微纳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实现更高效、更精密的光电控制和处理。
四、应用2:光子晶体传感器随着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微纳光子学研究生就业
微纳光子学研究生就业
对于微纳光子学研究生来说,他们在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就业方向:
1. 光电子产业:随着光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纳光子学研究生可以在光电子器件、光通信、光存储等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从事光电子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测试等工作。
2. 生物医学领域:微纳光子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生物传感器、药物输送、医学成像等。
研究生可以在生物医学公司、研究机构或医院从事相关的研发、实验和应用工作。
3. 材料科学领域:微纳光子学涉及到各种光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研究生可以在材料科学领域从事光学材料的合成、改性、表征等工作。
4. 科研机构和高校:微纳光子学研究生可以选择在科研机构或高校从事研究工作,参与前沿的科学研究项目,推动微纳光子学领域的发展。
5. 其他相关领域:除了以上几个领域,微纳光子学研究生还可以在其他相关领域找到就业机会,如光学仪器制造、光电子封装、光通信网络等。
总之,微纳光子学研究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适合的岗位。
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积极参与行业活动和学术交流,将有助于他们在就业市场中获得更好的机会。
光子学技术在微纳光子学中的前沿研究概述
光子学技术在微纳光子学中的前沿研究概述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纳技术已成为各个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与传统微纳技术相比,微纳光子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信息处理、能源转换、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光子学技术作为微纳光子学的核心,为其提供了研究和应用的基础。
本文将概述光子学技术在微纳光子学中的前沿研究进展和应用。
一、光子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光子学技术是研究光的物理性质和应用的学科,其基本原理包括光的辐射、传输和探测等方面。
在微纳光子学中,光子学技术通过光传输、操控和检测实现对微纳结构的研究和应用。
1. 光传输技术:光信号的传输是微纳光子学中的基础,常用的技术包括纤维光学通信、光导波器件和光子晶体等。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拓宽了微纳光子学的应用范围。
2. 光操控技术:光的操控是微纳光子学中的关键环节,常用的技术包括波导调制器、光共振器和非线性光学器件等。
通过对光的干涉、调制和放大等控制手段,可以实现对光的强度、频率和相位的精确控制。
3. 光检测技术:光的检测是微纳光子学中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技术包括光电探测器、光谱仪和成像系统等。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检测,为微纳光子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
二、光子学技术在微纳光子学中的研究进展1. 光子晶体:光子晶体是一种具有周期性折射率分布的光学材料,其特点是可以控制光的传播和辐射。
光子晶体在微纳光子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用于微纳激光器、光学传感器和光子芯片等。
通过调节光子晶体的结构和材料,可以实现光的导向、聚焦和调控,为微纳尺度的光学器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衍射光学:衍射光学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衍射和波前调制的技术,可以实现对光波的精确操控。
在微纳光子学中,衍射光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光学成像、光学存储和光学显示等领域。
通过设计和优化衍射光学元件的结构和参数,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和多功能的光学成像。
3. 基于光的能量转换:微纳光子学在能源转换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光子学技术在微纳光子学与光子芯片领域的应用原理与器件设计
光子学技术在微纳光子学与光子芯片领域的应用原理与器件设计近几十年来,光子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微纳光子学与光子芯片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光子学技术以光子作为信息传输媒介,通过光的特性来实现高速、大容量、低能耗的信息处理和传输,成为解决当前电子技术瓶颈的重要选择。
在微纳光子学与光子芯片领域,光子学技术的应用原理与器件设计起到了关键作用。
光子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波粒二象性来实现信息处理和传输。
在微纳光子学领域,光子会与微纳尺度的光学结构(如光波导器件和微腔)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光的控制与调制。
这种控制与调制的基本机理涉及到材料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光波导的模式耦合、微腔的共振效应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机理的理解,研究人员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微纳光子学器件。
光波导器件是微纳光子学与光子芯片领域中最重要的器件之一。
光波导器件是利用光的全反射效应,在光学材料中制作出特定的光导道结构,实现光的传输和转换。
光波导器件主要包括波导、耦合器、分束器等。
波导是将光引导在光学材料中的光导道,可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耦合器用于将光的能量从一个波导传输到另一个波导。
分束器用于将一个入射光信号分成两个或多个出射光信号。
这些器件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波导结构的材料特性、波导的传输特性、光的模式耦合效应等多个因素,以实现高效率、低损耗的光的传输和转换。
微腔是另一个微纳光子学与光子芯片领域中重要的光学器件。
微腔是利用光在特定尺寸的圆形或者方形腔体中的共振效应来实现光的定向传输和调制的器件。
微腔可以根据腔体的尺寸和材料的选择来调整光的共振频率,实现对特定波长光的选择性传输。
微腔还可以通过适当的结构设计,实现光的耦合和分离,从而实现光信号的调制和控制。
微腔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腔体的材料特性、腔的尺寸和形状、腔的耦合效率等方面的因素。
在微纳光子学与光子芯片领域,光子学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光波导器件和微腔,还包括其他一系列器件和技术。
例如,光子晶体可以通过周期性的介质折射率分布,实现对光的频谱选择和调制。
光子学技术在微纳制造中的应用技巧
微纳加工技术在光子学中的应用研究光子学是研究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控制和应用的学科,而微纳加工技术则是一种用于制备微小器件的技术。
微纳加工技术与光子学结合起来,可以制备出各种光子学器件,如光子晶体、微纳结构、光纤等。
这些器件在通讯、计算、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围绕微纳加工技术在光子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微纳加工技术简介微纳加工技术是制备微观或纳米尺度结构的一种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和材料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制备小型化、高度集成化的微小器件。
微纳加工技术主要有光刻、薄膜沉积、离子注入、干刻蚀等方法。
其中,光刻是制备微小结构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光刻技术中,利用光子学原理对表面涂覆的光刻胶进行光曝光和化学反应,将光学图案或图形作用到光刻胶表面上,最终形成所需要的微小结构。
光刻技术可以制备出大量各种形态的结构,如图案、衬底、光栅和微透镜等结构。
除此之外,在微纳加工技术中还常用多层掩模技术、背隙掩模技术、等离子体刻蚀技术等方法,制备出更复杂的结构和器件。
二、微纳加工技术在光子晶体中的应用光子晶体具有光子带隙的特性,其能够对特定波长的光进行高效反射、传输和控制。
因此,在通讯、计算和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微纳加工技术则可以在光子晶体中制备大量微小结构,从而提高光子晶体器件的效率和性能。
一种常见的光子晶体器件是微小腔。
微小腔被广泛应用于石墨烯表面等自然材料中。
光子晶体中微小腔的制备需要严格的精度和控制,而微纳加工技术的高精度和高度集成化的特点使得微小腔的制备变得更加简便。
除了制备微小腔,微纳加工技术还可以在光子晶体中制备出各种微结构,如缺陷、变截面算子和反射性能等。
这些结构可以有效地改善和调节光子晶体的性能和特性,从而实现更高效和更复杂的光子晶体器件。
三、微纳加工技术在光纤中的应用光纤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光子学器件,在通讯、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微纳加工技术对光纤制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纳加工技术在光子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纳加工技术在光子学中的应用研究光子学是研究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控制和应用的学科,而微纳加工技术则是一种用于制备微小器件的技术。
微纳加工技术与光子学结合起来,可以制备出各种光子学器件,如光子晶体、微纳结构、光纤等。
这些器件在通讯、计算、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围绕微纳加工技术在光子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微纳加工技术简介微纳加工技术是制备微观或纳米尺度结构的一种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和材料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制备小型化、高度集成化的微小器件。
微纳加工技术主要有光刻、薄膜沉积、离子注入、干刻蚀等方法。
其中,光刻是制备微小结构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光刻技术中,利用光子学原理对表面涂覆的光刻胶进行光曝光和化学反应,将光学图案或图形作用到光刻胶表面上,最终形成所需要的微小结构。
光刻技术可以制备出大量各种形态的结构,如图案、衬底、光栅和微透镜等结构。
除此之外,在微纳加工技术中还常用多层掩模技术、背隙掩模技术、等离子体刻蚀技术等方法,制备出更复杂的结构和器件。
二、微纳加工技术在光子晶体中的应用光子晶体具有光子带隙的特性,其能够对特定波长的光进行高效反射、传输和控制。
因此,在通讯、计算和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微纳加工技术则可以在光子晶体中制备大量微小结构,从而提高光子晶体器件的效率和性能。
一种常见的光子晶体器件是微小腔。
微小腔被广泛应用于石墨烯表面等自然材料中。
光子晶体中微小腔的制备需要严格的精度和控制,而微纳加工技术的高精度和高度集成化的特点使得微小腔的制备变得更加简便。
除了制备微小腔,微纳加工技术还可以在光子晶体中制备出各种微结构,如缺陷、变截面算子和反射性能等。
这些结构可以有效地改善和调节光子晶体的性能和特性,从而实现更高效和更复杂的光子晶体器件。
三、微纳加工技术在光纤中的应用光纤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光子学器件,在通讯、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微纳加工技术对光纤制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纳米技术与光子学的联姻——纳米光子学
纳米技术与光子学的联姻——纳米光子学鲍森有科学家预言,“光子技术将引起一场超过电子技术的产业革命”,并“将给工业和社会带来比电子技术更为巨大的冲击”,光子学已成为改变世界技术力量的重要杠杆之一,在今后世界各国经济实力与国防实力的较量中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以光信息为代表的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光子学的进步和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一门新兴的热门学科——纳米光子学,该学科的发展以及技术的应用必将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一、光子的概念及光子学的产生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的观点》的学术论文,有力的支持了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
按照麦克斯韦理论,对于一切纯电磁现象因而也对于光来说,应当把能量看成是一个连续的空间函数,但这个理论会导致与实验相矛盾。
如果用光的能量在空间不是连续分布的,而是由能量子组成的这种假说来解释,似乎更好理解。
按照此假说,从点光源发出的光束能量,在传播中不是连续分布在越来越大的空间中,而是由个数有限的、局限在空间各点的能量子所组成,这些能量子能够运动但不可分割,而只能整个地被吸收或发射出来。
爱因斯坦在这里明确提出的“能量子”又被称为“光量子”,后来人们简称为“光子(photon)”。
汤姆孙1897年发现的电子和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作为信息和能量的载体,受到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但限于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类认知等方面原因的限制,使人们对光子的认识不足,导致光子学的理论和应用技术发展缓慢,而电子学的理论及其应用技术却得到了长足发展。
1917年,爱因斯坦又提出原子系统中光子的发射不仅有自发辐射,还有受激辐射,而受激辐射则是激光的理论基础。
直到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的诞生,才使光子概念得到足够的重视。
激光作为一种新颖的、高相干度光源,为古老的光学增添了革命性动力,使光学派生出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如:非线性光学、信息光学、集成光学、光化学等等,而光学技术的应用在科学研究、精密测量、信息传输甚至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
第二章 微纳光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微纳光电子理论基础参考:微光学与系统,杨国光编著,浙大出版社2.1 微纳结构光学理论概述理论涉及领域-微纳光学主要设计尺寸在微米或纳米量级的器件以及尺寸在亚微米量级或纳米量级的表面微纳结构。
-当器件或微结构的尺寸接近入射波长或小于入射波长时,光进入共振区(衍射区)。
常规光学的标量理论已无法设计这类微光学器件,必须采用光共振区的矢量理论进行设计。
-涉及三个理论领域:►标量理论领域——适用于设计结构周期尺寸d>=10λ的微光学器件;►矢量理论领域——适用于设计结构周期尺寸d~λ的微光学器件;►等效折射领域——适用于计算结构周期尺寸d<=λ/10的微光学器件;三个理论领域的光物性变化设计模型●标量模型:二维模型,是复振幅的强度模型。
当微结构尺寸d>>λ时有效,当d~λ时计算精度不够,且不能计算偏振状态。
●矢量模型:三维模型,是严格模型。
计算光栅微结构已较成熟,但计算任意曲面算法上还有困难。
●光线追踪模型:从光的偏折来描述微光学,且只做±1级计算,是实用模型。
●等效折射模型:适用于d<=λ/10,作微结构计算。
微光学分类●从原理上分: 衍射型和折射型●从功能上分:- 非成像微光学阵列——以聚能为主要目的,起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作用。
- 成像微光学——以多重成像为目的,实现光学系统微型化。
- 光束变换器——利用衍射原理实现传统光学取法实现的功能如光束整形、光束变换、光互连等。
●从设计与加工原理上分:- 折射型微透镜: 可获得大的数值孔径和短焦距 - 二元型微透镜: 平面型- 混合型微透镜 : 具有消色差高像质功能 2.2 标量衍射理论基础●标量衍射模型)()()(0P A P U P U i ∙=问题: 已知使用要求U0(P),如何确定微结构的P点的复振幅A(P)? 设微结构的轮廓高度为h(P), 基底S 的折射率为n(λ),则此微结构引入的光程差OPD 为:[])(1)()(P h n P OPD -=λλ故有: )(2)()(P O PD j P j e e P A λλπϕλ==光程差或相位分布一般可用多项式来拟合: ∑∑==-=n i ij jji j i n y x A y x 10,),(ϕ标量衍射系统空间模型●典型衍射系统:- I 为光波入射空间:平面或球面简谐波均匀波;- 衍射光学元件II 为光透射空间:入射光波振幅或相位受到微结构调制,波前改变;- III 为衍射空间: 透射光波传播形成光强起伏的衍射图样,非均匀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纳光子学主要研究在微纳尺度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光的产生、传输、调控、探测和传感等方面的应用。
微纳光子学亚波长器件能有效提高光子集成度,有望像电子芯片一样把光子器件集成到尺寸很小的单一光芯片上。
纳米表面等离子体学是一新兴微纳光子学领域,主要研究金属纳米结构中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它具有尺寸小,速度快和克服传统衍射极限等特点,有望实现电子学和光子学在纳米尺度上的完美联姻,将为新一代的光电技术开创新的平台。
金属-介质-金属F-P腔是最基本的纳米等离子体波导结构,具有良好的局域场增强和共振滤波特性,是制作纳米滤波器、波分复用器、光开关、激光器等微纳光器件的基础。
但由于纳米等离子体结构中金属腔的固有损耗和能量反射,F-P腔在波分复用器应用中透射效率往往较低,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不利。
最近,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提高表面等离子体F-P腔波分复用器透射效率的双腔逆向干涉相消法。
该方法能有效避免腔的能量反射,使入射光能完全从通道端口出射,极大增强了透射效率。
此设计方法还能有效的抑制噪声光的反馈。
同时,科研人员利用耦合模方法验证了这种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这种波分复用器相比目前报道的基于F-P单腔共振滤波的波分复用器的透射效率提高了50%以上。
相关的成果于2011年6月20日发表在Optics Express上,论文题目为:Enhancement of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nanoplasmonic wavelength demultiplexer based on channel drop filters and reflection nanocavities。
“新兴光器件及集成技术专题报告会”上发布《纳米光子学对光子技术更新换代的重要作用》精彩演讲。
报告摘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光子学进入微光子学阶段,经过40年的研究,现在已经比较成熟。
以半导体激光器为重点的研究已经逐渐转向对激光控制问题的研究和激光应用的研究。
同时,光子技术已经进入光电子技术阶段,其特点是研究开发以电控光、光电混合的器件和系统。
光电子技术已经逐步占领了电子技术原有的阵地。
它的应用领域已经扩大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如光通信与光网,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光盘存储、数码相机等。
光电子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在经济发达国家,光电子产业的总产值已经可以与电子产业相比,甚至超过电子产业。
近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开始大力发展纳光子学及其技术,使光电子技术与纳米技术相结合,对现有光电子技术进行升级改造。
与国际上科技发达的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微纳光子学的研究还不算落后,这从我国在微纳光子学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和投稿的杂志级别就可看出。
但是我国的光子学研究论文大部分是理论方面的,大多数是跟踪国外的。
由于国内缺乏先进的科学实验平台,特别是缺乏制备微纳光子学材料和器件的工艺条件,实验方面的论文比较少(除了少数与国外合作研究的论文),创新的思想无法得到实验验证。
微光子学方面的情况尚且如此,在纳光子学方面,由于对仪器、设备、工艺和技术的要求更高,与国外的差距正在加大。
在光电子技术方面,由于国际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的改革开放形势,吸引跨国公司将制造、加工基地向我国转移。
21世纪初光电子企业的大公司纷纷落户我国。
而且大量资金投向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上海和京津地区),建立起一大批中外合资或独资企业。
但是这些外国企业或技术人员,控制着产业的高端技术,对我国实行技术垄断,使我国的光电子技术至今还处于“下游”,成为外向加工企业。
大多数光电子企业采用这样的生产模式:购买国外的芯片进行器件封装,或者购买国外的器件进行系统组装。
目前我国光电子企业严重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无法抵御国际经济危机,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为了加快我国的微纳光子学与相关光子技术的发展,我国应该集中投入一部分资金,凝聚一批高水平研究人才,在某些光电子企业集中的地区,依托光子学研究有实力的单位,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建设我国的先进的微米、纳米加工制造中心和微米、纳米光子学实验研究平台,开放为广大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的研究人员服务。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光子学、光子技术以及光电子产业实现飞越式的发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摘要】:现代社会已进入光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
在目前使用的光纤通信系统中,由于在信号转换方面存在着较多的光—电、电—光转换器件,大大影响了信息的快速传输,造成了通信系统中的“信息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具有超快响应速度的全光开关构建全光网络成为必然。
全光开关通常都基于非线性光学原理工作,其中非线性折射型全光开关,主要利用了材料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特性,即通过一束控制光引起材料折射率的变化,使得信号光在其中通过时产生相位的变化,从而实现光开关的开关动作。
评定材料是否适用于全光开关有两个品质因子:W=n_2I/α_0λ和T=βλ/n_2,其中n_2为非线性光学折射率,I 为测试光强,α_0为线性吸收系数,λ为测试波长,β为非线性吸收系数,材料必须满足|W|1且|T|1才能用于全光开关。
因此这类全光开关对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是:1、在工作波段有大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率,从而可使用光功率密度较低的控制光,降低对器件造成的损伤;2、在工作波段具有小的线性和非线性吸收,进而降低信息传输损耗,减小热效应的影响,提高开关速度,增强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3、具有超快的非线性光学响应速度,实现与全光网络的匹配;4、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易于与基质材料复合并可进行波导器件的制备。
国际上关于全光开关器件的研究,既包括技术和结构方面的创新与改进,也包括新的作用机理和材料方面的寻找和探索。
由于目前还没有找到性能全面优异理想的适用于全光开关器件研制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因而,全光开关仍未进入实用化,探索新型的具有优良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高品质因子的非线性光学材料还是目前国际上最主要的任务。
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寻找适用于全光开关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通过对大量材料设计与实验研究发现,过渡金属的DMIT类材料具有大的平面共轭结构,易发生极化和电荷转移,金属和有机体系之间的电荷转移可以进一步增强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同时还注意到该类材料分子中的阴离子是富含硫的离子基团,硫原子通过S…S相互作用,可在分子间形成有效的轨道重叠,使得材料的介电常数小,电子迁移率高,响应速度快,在全光开关的应用上有潜在价值。
由于全光开关要求材料具有大的非线性折射和小的非线性吸收,如何从影响材料非线性光学性质的众多因素中寻找规律,进一步提高材料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率,降低线性及非线性吸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集中选择了具有较小非线性吸收的Cu(dmit)_2和Au(dmit)_2系列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Z 扫描方法分别对材料在溶液和薄膜中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较系统的性能研究,从内部机理探讨了影响材料非线性折射和非线性吸收的各项因素,其目的是为了寻找到提高材料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率,降低非线性吸收的方法,为材料的器件化提供理论依据。
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了Cu和Au的一系列DMIT类配合物材料中,中心金属离子及外部阳离子对材料非线性折射率和非线性吸收的影响,发现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与中心金属离子及结构密切相关。
我们发现Cu(dmit)_2和Au(dmit)_2在全光通信波段(1.3~1.6μm)具有较小的线性及非线性吸收,因此,本论文选择了Cu(dmit)_2及Au(dmit)_2作为全光开关研究的候选对象,其中,TPPPADTA、TPEPADT、TPPPADT等为国际上首次报道的新型光学材料。
采用Z扫描方法分别对Cu和Au的DMIT类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得到了材料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非线性折射率、非线性吸收系数、双光子吸收截面和激发态吸收截面等性能参数,并结合测试样品的浓度计算得到了材料的分子二阶超极化率。
通过对材料性质的深入研究发现,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 A.DMIT配合物材料的非线性折射性质,与中心金属离子有密切关系。
具有相同金属离子的材料表现出相同的非线性折射性质,在1064 nm处,浓度为1×10~(-3)mol/L的Cu(dmit)_2/乙腈材料均表现出自散焦效应。
B.中心金属离子对材料的非线性吸收也有很大影响。
具有相同外部阳离子和浓度的TMACDT与TMAADT材料,在1064 nm处,TMACDT表现出双光子吸收,而TMAADT的非线性吸收很弱,基本没有测到。
C.在同一中心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中,体积较小的阳离子对材料的三阶非线性折射或非线性吸收有增强的趋势。
在Cu(dmit)_2和Au(dmit)_2材料中,均是具有最小阳离子的材料TMACDT和TMAADT的非线性折射率最大。
这些结果说明金属形成的配位阴离子是导致材料具有非线性光学性质的主要原因,选择具有较小阳离子的非线性光学材料有可能获得更好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第二,研究了各项外部因素(激光的脉宽、波长、样品浓度等)对DMIT配合物的三阶非线性折射和非线性吸收的影响,发现在材料共振及近共振区测得的非线性吸收较大;使用较长脉宽光源测得的材料的非线性光学系数更大;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效应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采用Z扫描方法分别在1064 nm和532 nm的脉冲照射条件下对Cu和Au的DMIT类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比较,我们发现: A.同种材料在测试波长位于材料共振及近共振区时,测得的非线性吸收比较强,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也更强。
在532 nm处,1×10~(-3)mol/L的Cu(dmit)_2/乙腈溶液的非线性吸收系数为10~(-12) m/W,而在1064 nm处,相同材料的非线性吸收系数为10~(-13) m/W,比532 nm 处小一个数量级,这是由于532 nm位于Cu(dmit)_2材料的共振区,其线性吸收较大,也更易于发生非线性吸收。
B.同种材料在不同脉宽条件下测得的非线性光学性质也不尽相同,TMACDT在皮秒脉宽激光作用下是双光子吸收,而在纳秒脉宽激光作用下则表现为反饱和吸收,运用五能级模型对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表明材料在皮秒脉冲作用下的非线性产生机制归因于单重态激发态的态态跃迁,而在纳秒条件下则主要是由于三重态激发态的态态跃迁导致的。
由于材料非线性光学效应的产生机制不同,导致采用脉宽较长的光源时,得到的计算结果要相对大一些。
C.通过对1064 nm,20 ps条件下,1×10~(-3)mol/L的Cu(dmit)_2/乙腈溶液及同浓度的Au(dmit)_2/乙腈溶液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发现Cu(dmit)_2/乙腈溶液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率一般为10_(-13)~10~(-12)esu,但是其非线性吸收比较大,而相同浓度的Au(dmit)_2配合物表现出了高的非共振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其中TMAADT的非线性折射率为-4.11×10~(-12)esu,未测到非线性吸收,进一步计算得到TMAADT的品质因子|W|值为 2.87,|T|值约为0,基本满足全光开关对材料品质因子W=n_2I/α_0λ,和T=βλ/n_2(且|W|1,|T|1)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