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感恩父母的小故事

合集下载

古代感恩父母的小故事_古代感恩父母的经典小故事

古代感恩父母的小故事_古代感恩父母的经典小故事

古代感恩父母的小故事_古代感恩父母的经典小故事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的经典小故事,包括感恩父母的小故事,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古代感恩父母的小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古代感恩父母的小故事: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古代感恩父母的小故事:怀橘遗亲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古代感恩父母的小故事:埋儿奉母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古代感恩父母的小故事:扇枕温衾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古代感恩的故事

古代感恩的故事

古代感恩的故事在古代,感恩是一种美德,人们相互之间常常表达感激之情。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几个古代感恩的故事。

故事一,《孟子》中的感恩故事。

孟子曾经讲述了一个感恩的故事。

有一个人叫做顾武,他的母亲生病了,他每天都在家里照顾她。

有一天,他听说孟子来到了附近,于是他就去拜访孟子,希望能得到一些医治母亲的方法。

孟子见他如此孝顺,便教他一些药方,并告诉他如何照顾母亲。

顾武非常感激孟子的帮助,回去后,母亲的病情得到了缓解。

从此以后,顾武更加孝顺,感恩之心更加深厚。

故事二,《三国演义》中的感恩故事。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则感恩的故事。

曹操的父亲曹嵩曾经在野外行走时迷路了,幸好有一位老者帮助他找到了回家的路。

曹嵩感激不尽,便请老者到家中做客,并赠送了许多礼物。

后来,曹操成为了一方霸主,老者的子孙也因此得到了许多好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感恩之心能够换来更多的友谊和帮助。

故事三,《史记》中的感恩故事。

在《史记》中,有一则感恩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叫做孟尝君的人,他曾经在齐国为官,深受国君的信任。

后来,国君犯了一个大错,被囚禁起来。

孟尝君得知此事后,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拯救国君。

他不仅成功救出了国君,还帮助国君重新夺回了失去的领土。

国君对孟尝君的感恩之情,也是无以言表的。

这些古代感恩的故事告诉我们,感恩是一种美德,能够换来更多的友谊和帮助。

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感恩之心,尊重他人,感激他人的帮助,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别人的恩情。

只有懂得感恩,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愿我们都能铭记古人的感恩之道,传承美德,让感恩之心在世间永存。

感恩父母的名人故事9篇

感恩父母的名人故事9篇

感恩父母的名人故事9篇感恩父母的名人故事篇1孔融四岁那年,正在院中玩耍的孔融兄弟几个,面对父亲刚买来的梨子,哥哥让孔融先拿,而孔融却拣了个最小的。

父亲问孔融为为什么这样做,孔融回答说:“哥哥比我大,应该吃大的;我年纪小,就该吃小的。

”父亲不禁为儿子的谦让懂事高兴,却又故意问道:“可你还有个小弟弟,为何不把最小的梨留给他呢?”孔融则答:“我比弟弟大,哥哥应该让弟弟,所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你能不为孔融这种谦让精神所感动吗?感恩父母的名人故事篇2100多年前的某天下午,在英国一个乡村的田野里,一位贫困的农民正在劳作。

忽然,他听到远处传来了呼救的声音,原来,一名少年不幸落水了。

农民不假思索,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救人。

孩子得救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获救的孩子是一个贵族公子。

几天后,老贵族亲自带着礼物登门感谢,农民却拒绝了这份厚礼。

在他看来,当时救人只是出于自己的良心,自己并不能因为对方出身高贵就贪恋别人的财物。

故事到这儿并没有结束。

老贵族因为敬佩农民的善良与高尚,感念他的恩德,于是,决定资助农民的儿子到伦敦去接受高等教育。

农民接受了这份馈赠,能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他多年来的梦想。

农民很快乐,因为他的儿子终于有了走进外面世界、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老贵族也很快乐,因为他终于为自己的恩人完成了梦想。

多年后,农民的儿子从伦敦圣玛丽医学院毕业了,他品学兼优,后来被英国皇家授勋封爵,并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青霉素的发明者。

那名贵族公子也长大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但幸运的是,依靠青霉素,他很快就痊愈了。

这名贵族公子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农民与贵族,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却为他们自己的后代甚至国家播下了善种。

人的一生往往会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帮助别人或感恩别人,却可能冥冥之中有轮回。

感恩父母的名人故事篇3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感恩父母小故事20个 关于感恩的小故事

感恩父母小故事20个 关于感恩的小故事

感恩父母小故事20个关于感恩的小故事感恩,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影响源远流长,其中流传着许多感恩的故事;下面是有关于感恩的小故事,欢迎参阅。

关于感恩的小故事范文1:感恩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

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

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

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

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

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

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

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

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

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

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关于感恩的小故事范文2:感恩的心有一个城市发生了地震。

救援工作在紧张地进行。

三天后,救援工作人员依稀听得一处有"救命啊!快来救我的孩子啊!"顺着声音搜索,发现是从一片废墟中传出来的。

拔开废墟,发现一位年轻母亲四肢撑地,腰背拱起,顶着残砖碎瓦废梁,而在挡住的空间下,有一个婴儿,躲在他身下,熟睡着。

这位母亲不住地叨念着:"快救我的孩子!快救我的孩子!"当救援工作人员把她们救上来后,她第一句话就问:"我的孩子怎么样?我的孩子怎么样?"医护人员告诉她:"你的孩子很好,没有危险。

感恩故事(15个)

感恩故事(15个)

感恩故事感恩故事(1):子路借米孝敬父母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明白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仅要孝敬自我的父母,还就应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职责。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但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样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能够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感恩故事(2):孝心无价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

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

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光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

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我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能够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光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

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情绪。

中国古代孝道故事

中国古代孝道故事

中国古代孝道故事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孝道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传承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激励着人们传承和弘扬孝道美德。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感人至深的中国古代孝道故事吧。

1. 《孝感动天》。

相传,在南宋时期,有一位孝顺的少年叫孟光。

他的父亲生病卧床,孟光每天早晚都要亲自给父亲端茶送药,悉心照料。

有一天,孟光听说父亲病情加重,便匆匆赶回家中。

走到半路,突然下起了暴雨,但孟光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而是继续奔跑。

最终,他浑身湿透地赶回家中,却发现父亲已经去世了。

孟光悲痛欲绝,他跪在父亲的床前,放声痛哭。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响,随后乌云渐渐散去,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

人们都说这是孟光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于是这个故事就流传了下来。

2. 《千里送母》。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孝顺的儿子叫孝子文。

他的母亲住在千里之外的地方,孝子文每年都要骑马千里送母。

有一年,孝子文的母亲生病了,孝子文听说后,便立刻上马赶往母亲家。

途中,他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告诉他,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孝子文悲痛欲绝,他便将母亲的遗体背在马上,一路慢慢地走回家乡。

在回家的路上,孝子文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都毫不退缩,最终成功地将母亲的遗体安葬在家乡。

人们都说,孝子文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的孝行被后人传颂不朽。

3. 《悬壶济世》。

东汉时期,有一位孝子叫董仲舒。

他的母亲生病卧床,董仲舒每天都要亲自给母亲端茶送药,悉心照料。

有一天,董仲舒听说家乡的百姓因为干旱而饥荒,他便决定去帮助他们。

于是,他悬壶济世,四处奔走,给百姓分发粮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董仲舒的孝心和善举感动了上天,最终天降甘霖,百姓们都得以安居乐业。

董仲舒的孝行和善举被后人传颂不衰。

这些感人至深的中国古代孝道故事,都展现了孝子孝女们对父母的深情厚谊,他们以自己的孝心感动了天地,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这些故事不仅激励着我们传承和弘扬孝道美德,也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孝道的真谛,让我们铭记在心,永远怀念。

古代孝心故事

古代孝心故事

古代孝心故事
故事一,孟子的三绝孝。

孟子的母亲丧夫后,为了抚养孟子,她辛勤劳作,日夜操劳。

有一天,孟子听到母亲在睡梦中说,“我死后,一定要把我葬在路旁,这样我就可以听到路人的脚步声。

”孟子听后,便在母亲死后
将她葬在路旁,以实现母亲的愿望。

后来,孟子因此被誉为“三绝孝”。

故事二,董永的孝心。

董永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他的母亲生病卧床,他日夜操劳,照
顾母亲。

有一天,母亲说想吃螃蟹,董永便跋山涉水,不顾危险,
去寻找螃蟹。

最终,他找到了螃蟹,母亲吃后,病情有所好转。


永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他得到了神仙的帮助,最终成为了一个有名
的官员。

故事三,孝顺的张灵。

张灵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他的母亲生病卧床,他每天早早起床,
煮好粥送到母亲床前,然后去田间劳作。

有一天,他听说有一种药可以治好母亲的病,便到处奔波,最终找到了这种药。

他将药送到母亲手中,母亲吃后病情有所好转。

张灵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他得到了神仙的保佑,最终成为了一个有名的医生。

这些古代孝心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孝道的伟大和力量。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传承这种美德,尊敬父母,关爱家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孝心的真谛。

愿我们都能成为孝顺的好孩子,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顺长辈名人故事大全

孝顺长辈名人故事大全

孝顺长辈名人故事大全孝顺长辈名人故事01、孝感动天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让继承王位。

舜登天子位后,对其父仍毕恭毕敬,封其弟象为诸侯。

02、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03、啮指痛心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日家中来客,母亲不见曾子,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急忙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缘由。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子释然。

04、百里负米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仍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却也不可复得。

”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孔子家语·致思》)05、芦衣顺母闵损,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感恩的古代例子

感恩的古代例子

感恩的古代例子
1. 舜帝对父母的感恩,那可真是令人敬佩啊!舜的父亲瞽叟和继母以及弟弟象多次想谋害他,可舜从不记恨,反而在当上天子后还去看望他们,这是多么深厚的感恩之心呀!那像我们,面对一些小矛盾是不是应该做得更好呢?
2. 蔡顺为母亲拾葚的故事你们知道吗?当时他为了给母亲找甜的桑葚,自己吃不好的,这是多大的付出呀!这就像我们对父母的爱,点点滴滴都是感恩呀!
3. 黄香温席,多贴心呀!小黄香那么小就知道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父亲的被窝,这感恩之情简直太真挚了!我们现在长大了,能为父母做的是不是应该更多呢?
4. 子路百里负米,那得多累呀,但他心里是甜的,因为能让父母吃到好的,这真的好感人啊!我们享受着父母的爱,又回报了多少呢?
5. 包拯辞官照顾父母,多难得呀!公务那么繁忙,还能为了感恩父母放弃那么多,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呀!我们能为父母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吗?
6. 海瑞为母亲过生日,那场面得多温馨呀!一个堂堂的官员,对母亲如此孝顺,感恩之情溢于言表,真的好棒啊!我们是不是也该多关心关心父母的生日呢?
7. 杨香扼虎救父,多勇敢呀!面对危险,首先想到的是父亲的安全,这感恩的力量真强大!我们在危险时刻能这么义无反顾地保护父母吗?
8. 丁兰刻木事亲,把对父母的思念都寄托在木像上,这是多么深沉的感恩呀!我们有没有时刻把父母放在心中重要的位置呢?
总之,这些古代的例子都告诉我们感恩的重要性,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感恩之情。

古代人物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代人物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代人物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代人物孝敬父母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黄香温席:东汉时期,有个叫黄香的人,九岁时已懂得了孝敬
父母的道理。

每当夏季炎热时,他就先用扇子扇凉枕席,然后才让父亲躺下。

冬天则先用自己的身体为父亲热被窝,再让父亲就寝。

2.鹿乳奉亲:周朝时,有个叫郯子的,从小就很孝顺。

他的父母
年老后,眼睛都患上了疾病,想吃鹿乳。

郯子就装扮成鹿,在鹿群中奔跑,挤取鹿乳来供养双亲。

猎人看到郯子,以为是真鹿,就想射杀他。

郯子连忙解释,并将挤取的鹿乳献给猎人,猎人受感动,将鹿乳送给他。

3.卧冰求鲤: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母亲去世后,父亲再
娶朱氏为妻。

朱氏并不贤惠,常在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

因此王祥失爱于父,起先王父叫他去捕鱼,久不拿鱼回来。

王父叫儿子去找他,见到他光着身子躺在冰上。

王父感动了,把船中的鲜鱼拿给他吃。

4.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
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这些故事都表现了古代人物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对现代人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在古代,孝敬父母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被奉为行为准则。

许多古代故事都讲述了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父母的孝心都是永恒不变的。

一、孔子与母亲的故事孔子,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孝道的典范。

在孔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陆终始终关心他的教育,深深影响了他的一生。

有一次,孔子在山林中玩耍时,一只大鸟飞过,吓坏了孔子,他本能地朝着妈妈的怀里奔去。

孔子的母亲笑着对他说:“儿啊,你怕鸟,可是你小时候,我抱你走过了那么多山川。

” 孔子默默地听着,脑中浮现出母亲的呵护,他当即泣不成声,决心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报答母亲对他的无私关爱。

二、儿女守葬的故事古代的孝子、孝女不仅表现在他们对生活中的小事上,更体现在对亡父母的礼敬上。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叫薛仁贵的孝子,他非常虔诚地侍奉已经去世多年的父亲。

每当父亲的忌日或清明节等重要日子,薛仁贵总是亲自扶灵护柩,陪同父亲前往墓地祭扫。

不管风雨大小、天寒地冻,他都坚持守护着父亲的后代,体现了孝敬父母的精神。

三、赵孝文王敬父的故事赵孝文王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贤明君主,同样也是个孝顺的儿子。

据史书记载,赵孝文王每天早上起床后,总是先向母亲请安,以示对母亲的敬重。

即使在吃饭时,他也都会先用筷子夹几口菜放入母亲的碗中,然后才开始自己的餐点。

有一次,赵孝文王在宴会上吃到一碗品质不佳的菜肴,但他并没有怨恨,而是飞快地起身,将母亲碗中的菜肴换成了自己的。

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母亲感到无比温暖和幸福,他们这对母子的孝顺和感情之深令人感动。

四、毛毛的支持在明清时期,有位叫毛毛的年轻孝女,其母亲因病卧床不起,毛毛始终紧守在母亲身边,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她每天清晨第一次醒来后,总是先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亲口喂给母亲喝。

在母亲生病期间,毛毛还主动承担家务,完成了所有的家庭琐事。

她以孝心为动力,坚守在母亲身边,用爱心照亮了母亲的晚年。

关于古人感恩的小故事大全

关于古人感恩的小故事大全

【导语】感恩是每个⼈⾝上都应该具备的美德,哪怕是在古代,有出现了许许多多古⼈感恩的⼩故事。

那你都知道哪些呢?下⾯是为你整理的关于古⼈感恩的⼩故事⼤全,希望对你有帮助!【衔环结草,以报恩德】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传说,出⾃《左传》。

前者讲⼀个⼠⼤夫将其⽗爱妾另⾏嫁⼈,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亲为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敌⼿;后者讲有个⼉童挽救了⼀只受困黄雀性命,黄雀衔来⽩环四枚,声⾔此环可保恩⼈世代⼦⼦洁⽩,⾝居⾼位。

后将⼆典故合成⼀句,⽐喻受⼈恩惠,定当厚报,⽣死不渝。

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中写道:⼤恩未报,刻刻于怀。

衔环结草,⽣死不负。

【漂母⼀饭之恩】 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母双亡。

他虽然⽤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以为⽣,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家吃“⽩⾷”,为此常遭别⼈冷眼。

韩信咽不下这⼝⽓,就来到淮⽔边垂钓,⽤鱼换饭吃,经常饥⼀顿饱⼀顿。

淮⽔边上有个为⼈家漂洗纱絮⽼妇⼈,⼈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饭菜分给他吃。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韩信深受感动。

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饭之恩,派⼈四处寻找,最后以千⾦相赠。

【知遇之恩】 春秋时期,俞伯⽛擅长弹奏琴弦,钟⼦期擅长听⾳辨意。

有次,伯⽛来到泰⼭(今武汉市汉阳龟⼭)北⾯游览时,突遇暴⾬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

也正在附近躲⾬樵夫钟⼦期听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每奏⼀⽀琴曲,⼦期都能听出它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惊喜异常。

⼆⼈因此结为知⾳,并约好来年再相会论琴。

可第⼆年伯⽛来会⼦期时,得知⼦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

伯⽛痛惜伤感,摔破了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难得知⾳。

【⼠为知⼰者死】 这是春秋末期晋国着名刺客豫让说,强调感恩报恩。

因为对⾃⼰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赵襄⼦所杀,豫让认为“⼠为知⼰者死,⼥为悦⼰者容”,决⼼刺杀赵襄⼦为智伯报仇。

第⼀次攻击失败以后,他⽤漆疮烂⾝体,吞炭弄哑声⾳,残⾝苦形,使妻⼦不识,然后寻找接近赵襄⼦时机。

古代关于感恩父母故事古代感恩父母的故事

古代关于感恩父母故事古代感恩父母的故事

古代关于感恩父母故事古代感恩父母的故事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

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

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

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

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

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

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

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

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

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

孝敬父母的故事典故10篇

孝敬父母的故事典故10篇

孝敬父母的故事典故10篇1.孝敬父母的故事典故鹿乳奉亲——郯子郯子,春秋时期人,春秋时期郯国国君。

郯子的仁孝之德,历来为海内外称道。

在我国历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鹿乳奉亲”的美德一直被视为楷模。

郯子的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2.孝敬父母的故事典故涌泉跃鲤蒋氏,东汉四川广汉人,嫁给庞氏。

夫妻孝顺,家离长江六七里。

庞氏经常去河边取婆婆喜欢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经常给她做鱼吃。

婆婆不想一个人吃饭,就邀请她的邻居一起吃。

有一次,因为大风,庞兹很晚才回家打水。

江怀疑她忽视了她的母亲,把她赶出了家门。

庞兹住在邻居家,没日没夜地努力纺纱织布,把积蓄寄给邻居孝敬岳母。

后来婆婆得知庞氏被开除的消息,让蒋氏把他请回来。

庞氏回国途中,庭院里突然涌出泉水,味道和长江水一样,每天都有两条鲤鱼跳出来。

从此,庞氏用这些来祭拜他的岳母,这样他就不用去很远的河边了。

3.孝敬父母的故事典故卧冰求鲤王翔最孝顺。

初丧,后母朱不慈,数之。

所以我失去了对父亲的爱。

每次扫牛,项更是恭敬有加。

父母生病,不能脱衣服。

妈妈经常想吃生鱼,天冷结冰的时候会脱衣服给它削冰。

冰突然自溶,双鲤跃出归。

母亲又想到了黄雀烤,几十只黄雀为母亲来到她的窗帘里。

全村惊叹不已,认为是孝感造成的。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

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

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

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但是黄雀很难抓,在王祥担心之时,忽然有数十只黄雀飞进他捕鸟的网中,他大喜,旋即又用来供奉继母。

古代 感恩父母 故事

古代 感恩父母 故事

24则古人孝顺父母的经典例子一、涌泉跃鲤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二、闻雷泣墓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

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

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三、乳姑不怠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

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四、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五、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古代感恩父母的经典故事

古代感恩父母的经典故事

古代感恩父母的经典故事古人云:“生我者父母,养我者恩师。

”尊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有许多感恩父母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生动、感人,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道德指导。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就是《孟母三迁》。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孟母周仪是一位聪明睿智的母亲。

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他的母亲三次迁居,才终于找到了一位杰出的老师给孟子授课。

孟母不仅潜心教育孩子,还亲手担当起家务劳动,为孟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孟子凭借母亲的德育和教育,成长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母亲为了孩子的教育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至高无尚的母爱的体现。

另一则感恩父母的经典故事是《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

这是一个发生在军队营寨的故事,当时秦国的将领廉颇因指挥不利,被军法处以鞭刑,他的儿子廉尉逢将要接受相同的惩罚,但是相如却主动来到军营,挺身而出替父亲承受惩罚。

在相如面对危险的父亲时,将服毒自杀的想法化为风撞在逆境中坚持,最终感动了国王,并加以了赦免。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儿子对父亲的无私奉献和对家庭责任的担当,让人感叹孝道的伟大。

还有一则经典故事是《卧薪尝胆》,也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故事中的主人公焦瑶,他年幼失去了父亲,母亲尚未再婚就过世。

为了报效国家,焦瑶决定单枪匹马闯入敌军中,完成了任务后还一直不为自己设想美好未来,不曾放肆浪费,尽忍舍生。

他的坚韧和自我牺牲精神展示了对父母的深深感恩之心。

使得我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和儿子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与尊敬。

这些经典故事不仅具有感人肺腑的情感渲染,更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启示和思考。

在现代社会,尊敬父母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时刻提醒自己要感恩父母,不忘亲情。

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和陪伴父母,用真诚和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包括尽孝道,勤俭节约,遵守道德规范以及培养良好的品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心和感恩的精神。

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集锦

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集锦

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集锦父母在我们的人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不仅仅给予我们生命,还让我们在温暖中成长!但是在我们成长的同时,父母也在老去,因此,在我们享受了那么多父母给予的爱以后,我们也需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事例一: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包拯辞官侍母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

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

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

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

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

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

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

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

古人感恩的故事

古人感恩的故事

古人感恩的故事1、鲁宣公二年,宣子在首阳山(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打猎,住在翳桑。

他看见一人非常饥饿,就去询问他的病情。

那人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宣子就将食物送给他吃,可他却留下一半。

宣子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离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还活着。

现在离家很近,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

”宣子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

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

一次,灵公想杀宣子,灵辄在搏杀中反过来抵挡晋灵公的手下,使宣子得以脱险。

宣子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那个饿汉。

”宣子再问他的姓名和家居时,他不告而退。

这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后来成为典故,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就引用了它: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2、《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潦倒时,在城下钓鱼,漂洗丝絮的老妇中有一位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一连几十天如此。

韩信感激,说将来一定会报答她。

她却凛然说:“男子汉连自己都不能养活,我伶悯公子才会送饭,哪里图什么报答!”韩信以后作楚王时,找到那位漂母,赠她千金。

3、《世说新语》:顾荣应邀赴宴,见烤肉者垂涎,便将自己的那份让给他吃。

同席者耻笑顾荣,他说:“一个人整天在烤肉,怎能让他连烤肉的滋味都尝不到呢?”后来战乱四起,他逃难南迁。

每到危难之际,总有一个人随身保护他,顾荣问起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的“受炙人”。

4、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从“木桃”到“琼瑶”,仅仅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

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

或许,木桃对他来说,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

5、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原文是“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原为民间俗语,后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用。

6、慈母之恩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古人感恩父母的小故事牛老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古人感恩父母的小故事牛老师

古代感恩父母的小故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樱落学校曾泽平(一)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二)怀橘遗亲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三)扇枕温衾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时任魏郡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四)拾葚异器蔡顺,汉代汝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素材积累】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了。

”有选择旧会有错误,有错误旧会有遗恨,但即使第一步错了,只要及时地发现并纠正,未必步步都错下去。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路断尘埃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双翅膀;厄运突降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个微笑;雨雪连绵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份责任和梦想。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古人感恩父母的小故事教案与反思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古人感恩父母的小故事教案与反思

古代感恩父母的小故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一)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二)怀橘遗亲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三)扇枕温衾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时任魏郡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四)拾葚异器蔡顺,汉代汝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素材积累】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感恩父母的小故事
(一)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二)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三)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时任魏郡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四)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