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合集下载

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义

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义

第一节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复习目的: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分类2、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应用、病毒、操作系统3、要求对知识能熟练掌握之处,对重点内容能达到理解应用复习重点:1、计算机的工作原理2、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应用3、计算机的病毒4、操作系统复习难点: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的理解和应用高考指南:这部分主要题型是用于单选题,多选主要在病毒和操作系统。

计算机专业词汇测试也在这一章节复习过程及内容:一、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也称冯.诺会依曼原理(称存储程序原理)[典型题型分析]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年,由美国科学家()发明的,其代号为ENIAC。

A、1945B、1946C、1947D、1948E、图灵F、福雷斯特G、莫奇里H、冯.诺依曼2.简述冯诺依曼原理的基本思想?(2004年高考题)二、计算机的发展按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元器件将其划分为四代(具体见P2页表1-1),从第四代的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进入微机时代(具体见P2页表1-2)[典型题型分析]1、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器件是()A、电子管B、晶体管C、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集成电路相对应的第一代、第三代、第四代的电子元件必须记下。

2、微型计算机的分代是根据()划分的。

A、体积B、速度C、微处理器D、内存三、计算机的特点○1处理速度快:用MIPS(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来衡量○2计算精度高:用二进制码数来决定○3记忆能力强○4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典型题型分析]1、下列数据都表示为计算机处理数据的位数,()的精度最高A、16位B、32位C、64位D、128位2、下列哪些是属于计算机的特点的是()(多选)A、处理速度快B、可靠性高,通用性强C、连续性D、计算精度高F、信息管理四、计算机的性能指标○1主频: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单位为MHZ。

计算机

计算机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发展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根据表示计算机信息逻辑元件的不同,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4代。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于美国宾州大学诞生,取名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简称ENIAC。

这台机器使用了近18000个电子管、10000只电容和7000个电阻,总重30吨,功率150千瓦,占地170平方米,是花了近3年才完成的一项庞大工程。

它的原设计目的是为美国陆军弹道实验室计算弹道特性表。

虽然当时达到的速度仅有每秒5000次加、减运算,但它把计算一条发射弹道的时间从台式计算器所需的7~10小时缩短到30秒以下,使弹道实验室的近200名工程师从此摆脱了繁重的计算劳动。

ENIAC虽然只使用了九年多就停止使用,并且在我们今天看来它有诸多不够理想的方面,但是它的问世,表明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6年)它的主要特征如下:①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体积大、耗电量大、成本高,每秒运算速度仅为几千次。

②程序设计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还没有操作系统。

③ 存储容量小,初期用水银延迟线或静电存储器,容量仅有数千字节(KB),后期采用磁鼓与磁心,容量有较大提高。

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庞大,造价很高,仅限于军事和科学研究工作。

(二)第二代计算机(1955~1964年)①采用半导体晶体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能耗降低、速度加快,每秒运算速度达几十万次。

②程序采用汇编、高级语言设计,出现FORTRAN、COBOL、ALGOL等语言。

③存储容量增加,使用磁心作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采用磁盘和磁带。

第二代计算机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可靠性大大提高。

除了科学计算外,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

(三)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0年)① 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开关元件,从而使体积、重量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和可靠性有了进一步提高,每秒运算速度达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概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概论

电子管计算机
早期使用大规模及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的微型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当代的超级计算机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走进计算机世界--计算机的特点
• 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 计算精度高 • 存储容量大 • 可靠性 • 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 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
每秒上万亿次 小数点后200万位的π值 海量、可靠、速度快 连续无故障可达到几十万小时以上
设想:若现在世界上所有计算机有一个月不能正常运行,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走进计算机世界
计算机发展历程: 第一台计算机名叫 ENIAC,于1946年2月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名字:ENIAC(埃尼阿克) 研制目的:军事上的需要 诞生时间:1946年 运算速度:5000次加法/秒 采用元器件:电子管(18,800个) 1500个继电器;30吨重;占地170平方米 意义:宣布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13.6875 = (1101.1011)2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2 数制与编码--字符的二进制编码
• 目前计算机中字符编码普遍采用的是ASCII码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 一个ASCII码由 7位 二进制数组成,共能表示 128个 字符数据。 • 为了方便计算机处理,人们一般将ASCII码的最高位前增加一位0,凑成一个字节,便于
编语言 高级语言
操作系统
数据库、网络
巨型化、微型 化、网络、智 能、多媒体
应用范围
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 工业控制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 工业控制、文字处理、
图片处理
各个领域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初中计算机基础知识

初中计算机基础知识

初中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计算机的基本常识1.1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的产生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大事件之一。

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到目前为止,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代: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CPU为中心,使用计算机语言,速度慢,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语言,应用范围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始于1964年,结构上仍以存储器为中心,增加了多种外部设备,软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文字图象处理功能加强;④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始于1971年,应用更广泛,很多核心部件可集成在一个或多个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我国从1956年开始电子计算机的科研和教学工作,1983年研制成功1亿/秒运算速度的“银河”巨型计算机,1992年11月研制成功10亿/秒运算速度的“银河II”巨型计算机,1997年研制了每秒130亿运算速度的“银河III”巨型计算机。

目前计算机的发展向微型化和巨型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计算机的通信产业已经成为新型的高科技产业。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1.2 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1.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即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元器件;软件即程序和有关文档资料。

(1)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中央处理器(CPU):包括控制器和运算器运算器,可以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系统,它的操作过程是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的物理器件,用于存储信息。

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①内存是半导体存储器(主存):它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ROM:只能读,不能用普通方法写入,通常由厂家生产时写入,写入后数据不容易丢失,也可以用特殊方法(如紫外线擦除(EPROM)或电擦除(EEPROM_)存储器);RAM:可读可写,断电后内容全部丢失;Cache:因为CPU读写RAM的时间需要等待,为了减少等待时间,在RAM和CPU间需要设置高速缓存Cache,断电后其内容丢失。

计算机应用基础全套电子课件教案完整版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全套电子课件教案完整版页

结果。

5
鼠标
用以进行光标定位和某些 ⑤ 光驱
打开该处托盘放入光盘。
特定输入。
6
键盘
向计算机输入信息,用于
人机对话。
第二十三页,共204页。
二、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1. 主板的结构
外部设备 接口
外部设备接 口
CPU插槽
电源接口
第二十四页,共204页。
内存条插槽
第二十五页,共204页。
认 识 主 板 系 统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side Semiconductor)
常指保存计算机基本启动信息(如日期、时间、启动 设置)的芯片。
CMOS是微机主板上一块可以读写的RAM芯片,用来 保存系统在BIOS中设定的硬件配置和操作人员对 某些参数的设定,它可由主板的电池供电,即系
第三十八页,共204页。
1970年)
电路
完 善 的 操 作 系 理及过程控制

第四代(1971年至 大规模、超大规 数 据 库 管 理 系 人工智能、数据通
今)
模集成电路

信及社会的各领域
网络操作系统
第六页,共204页。
三: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运算精度高 存储容量大 进行逻辑运算 可靠性高能 支持人机交互
第三十九页,共204页。
❖磁盘的每个盘片的两个表面都涂附了一层磁性材料,作为 存储信息的介质。读写磁盘时,磁头直接接触盘面。
❖为便于寻址,每个盘面划分出许多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称 为磁道,每条磁道上又划分出等分的区段,称为扇区。磁 道和扇区都分别编号,便于管理。
磁道
硬盘的磁道、 0 1 2… i
扇区示意图 1 2 3

计算机基础及使用

计算机基础及使用
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一十页。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包括DOS,Windows和UNIX。 其中DOS属于(shǔyú)单用户单任务磁盘操作系统,曾是世界上最流
行的操作系统;Windows属于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它的窗口 式工作方式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界面,从而使用户更加简单、 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第十六页,共一百一十页。
(6)信息高速公路。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为了便于大
量信息快速交流,各国都在建设高速传递信息的通信骨干网络,并 且组成互联网,国际互联网(Internet)就是其中之一。任何人都 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通过计算机网络在家里听著名(zhùmíng) 教授讲课,也可以查阅世界各国部分图书馆的电子音像资料,以 及和其他人进行各种学术交流、传递信件和网上聊天等。
第二页,共一百一十页。
一、计算机的发展史 1946年2月,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电子数字计算机”在 美国加州研制成功。这台计算机的诞生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 (shídài)的到来,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shídài)的意义。
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一十页。
1.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简称为CPU,它是整个计算机的核心部分,由
运算器和控制(kòngzhì)器两个部件组成。运算器负责对数据进行算 术和逻辑运算;控制(kòngzhì)器负责对程序所规定的指令进行分析, 控制(kòngzhì)并协调输入、输出操作或对内存的访问。
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一十页。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除了系统软件以外的其他所有软件,它是用户利用计算 机及其提供的系统软件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编制的计算机程序。由于 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因此,应用软件的种类也是各种各样(ɡè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通用能力课程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通用能力课程
从而一步一步地自动算完题目。
计算机工作原理
3.计算机由五大部件组成
原始数据 命令/程序
I/O设备
结果

取数
内存储器

存数
指令
存取命令
运算器
数据线: 控制线:
控制器
输入/输出命令
运算命令
1.5 微型计算机及硬件系统
微型机的硬件结构亦遵循冯·诺依曼型计算 机的基本思想。由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等集成电路组成, 各部分之间通过总线连接而实现信息交换。
1.2 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及分类
计算机的特点:
高速运算能力 计算精度高和可靠的判断能力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通用性,适合各界人士使)
如:天文、地质、气象、航天等涉及的大量计算
信息管理(数据处理)
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展示、分析和传送 等操作
外部设备
CPU
运算器 控制器
硬件系统
内存(ROM / RAM /Cache)
总线
I/O接口
外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1.4计算机工作原理
1.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形式来表示数据和指令 数据:以器件的两种物理状态,如晶体管的“通” 和“断”等来表示,这种器件只能表示二进制代 码。因此,计算机处理的所有数据都要转换成二 进制代码。 指令:计算机中另一种重要信息, 计算机的所有动作都按一条条指令的规定来进行。 指令也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操作码 操作数 操作码:指出操作的性质
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 先存储的程序,自动、 高速进行大量数值计算 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 化智能电子装置。
1.1 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讲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讲

1.1 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系统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2)硬件系统:又称硬件或硬设备,指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装置。 (3)软件系统:又称软件或软设备,指使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 工作的各种程序、数据和文档资料的集合。 (4)两者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 裸机 缺少软件系统的计算机
14
第15页/共76页
天河1号A型
15
第16页/共76页
1.1 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的特点及主要应用领域
1.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工作全自动、计算精度和 可靠性高、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等特点。
16
第17页/共76页
1.1 计算机概述
2.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工程 (5)人工智能
27
第28页/共76页
1.1 计算机概述
(2)应用软件 为解决用户的具体问题,面向某个领域而设计的软件。如:财
务管理软件、学习软件、游戏软件、Office、WPS等
28
第29页/共76页
1.1 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工作原理
指令 指示计算机如何工作的命令,是计算机能实现的基本操作, 每一个计算机系统都有它的指令集。指令是由一串二进制代码表示, 通常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个部分组成。
7.BIOS
38
第39页/共76页
1.2 微型计算机硬件构成
39
第40页/共76页
1.2 微型计算机硬件构成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中央处理单元,是微机系统 的核心,也是整个系统最高的执行单位。它负责整个系统指令的执行, 数学与逻辑的运算,数据的存储与传送,以及对内对外输入与输出的控 制。

第1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1-4小节)

第1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1-4小节)

第七章 热菜的配菜
《烹调技术》
第 7 页,共 15 页
授课主要内容和课堂教学过程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学生学习活动 二次备课 教师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
(二)熟悉菜肴名称及制作特点 (三)既要精通刀工又要了解烹调的全过程 (四)要掌握菜肴的质量标准及净料标准 1、熟悉和掌握原料的出成率 2、确定菜肴的主配料质量、数量和成本 3、根据毛利幅度,来确定菜肴毛利率和售价 4、制定菜肴规格质量成本单——标准化菜谱 5、主配料分别放置 6、必须注意营养组成 7、必须有一定的审美感 8、必须推陈出新,研发新的菜肴品种 三、排菜 排菜是根据消费习惯,按照上菜顺序将配好的原料,排于厨 台之上,并将合乎菜肴的器皿放在适当位置的一项工作。帮助厨 师迅速而顺利地进行工作,以防出菜顺序颠倒,发生混乱。这个 岗位粤厨亦称之为“打荷”。 排菜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区别酒肴与饭肴 一般就餐情况大多先喝酒后吃饭,故应先出酒菜,接着排饭 看,最后端出汤类,不能颠倒顺序。 2、区别菜肴烹调时间的长短 为使出菜连贯,应先将烹调上需时较长的菜肴备妥,让厨师 先入锅烹调。而烹调时间较短的菜肴可稍为延后。 3、区别普通菜与紧急菜 普通菜是指平常提供的菜肴,紧急菜是因客人有急事,而须 赶时间所作的菜肴。为配合宾客赶时间,排菜者应优先照顾紧急 菜先上。如遇添菜或漏菜,也必须及早出菜。 4、区别调味的浓淡 味浓指顾客要求辣、酸、甜、咸等偏重,味淡指口味要求偏 淡。或者是顾客因本身病理原因而要求限制动物性油脂、盐或糖 等调味料的菜肴。排菜时应严加区分,以符合顾客的要求。 5、区别小吃、团体菜与桌菜 琐碎的小吃应考虑顾客的要求、饮食的习惯、烹调的快慢, 而妥善安排上菜的时间。 团体菜或单桌菜, 应照菜单, 依序出菜。 在决定烹调的顺序时,注意避免于同一时间出菜。要始终让客人

自考计算机基础应用 0018

自考计算机基础应用 0018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认识计算机1.计算机的起源及发展【010101】人类从记数、计数到计算,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即从手工阶段、机械阶段,一直发展到现在的电子阶段。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元器件的进步决定着计算机向前发展的程度。

1.1手工计算阶段人类计算工具的开发是从记数开始的。

从石块、结绳、刻痕、十指、算筹,到算盘和计算尺,都停留在手工计算的阶段,计算的能力、速度、准确度等方面都很有限,在面对大型复杂计算问题时都无能为力。

1.2机械计算阶段人类在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中,逐渐研制出比绳索、算盘更高级,可以借助各种机械的计算工具。

1822 年英国人巴贝奇首先提出来整个计算过程自动化的概念,设计出了第一台通用自动时序控制机械式计算机,称为“巴贝奇差分机”。

巴贝奇研制的差分机为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3电子计算阶段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于1946 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它的全称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的问世成为现代数学计算机的始祖。

ENIAC 的主要缺点是:采用十进制而非二进制表示和计算数据,而且只能通过手工设置开关和插头来编程。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冯·诺依曼提出了程序存储的概念,其基本思想是把预先编制好的用于控制计算机工作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存储起来,计算机自动从中读取指令来控制各部分的工作。

之后的计算机都是基于冯·诺依曼程序存储的结构体系的。

冯·诺依曼是美籍匈牙利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他首先提出了“程序存储”的思想以及采用二进制作为数字计算机的数制基础,使计算机按照预先编制的程序进行工作。

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计算机在发展过程中,根据所使用的关键器件又分为了四个时代:(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操控。

第一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第一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第一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第一节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一)产生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诞生于 1946年 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特点: 5000次加减法 / 秒、占地 170平方米、重 30吨、电子管 18800、继电器 1500、耗资 40万美元。

2、 1946年 6月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 诺依曼提出“存储程序”原理,其设计思想有以下3点:⑴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⑵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⑶将指令和数据都存储起来,由程序控制计算机自动执行,即“存储程序、程序控制”原理。

(二)发展根据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器件不同而划分为四代。

阶段时间逻辑器件应用范围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时代(出现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科学计算、军事研究第二代1959-1964晶体管时代(出现系统软件、高级语言,数据处理、事物处理提出操作系统,磁芯作为主存)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出现分时操作系统、包括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主存采用半导体)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主存采用半导体、第四代1971年至今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计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算机网络)(三)计算机分类1、按计算机工作原理分类: 数字式计算机、模拟式电子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式计算机2、按计算机用途分类: 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3、按计算机性能分类: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巨型机:①运算速度在亿次以上的计算机,由多个CPU组成。

②应用领域:高科技领域。

如:航天航空、天气预报、医药等尖端科学研空和战略武器研制中的复杂计算机。

小巨型机:①允许相当多的用户同时使用,也有很高的运算速度和大的存储容量,价格相对于巨型机便宜。

②应用领域:同巨型机大型机:①一般用作网络服务器,可连几百到上千个终端。

②应用领域:大型商业、银行、科研、高校的计算中心。

小型机:①运算速度在几百万次左右,一般用作主机,可连几十个终端。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是提供方便友好的用户界面.通过友好的工作环境, 可以改善用户与计算机的交互界面,如果没有操作系统这 个接口软件,用户将面对的是一台只能识别0和一组成的机 器代码的“裸机”,有了操作系统,用户就可以采用识别的 方法同计算机打交道.
三是提供软件开发的运行环境.在开发软件时,还要考 虑在哪种操作系统环境下开发,当要使用某种保存在磁盘中 的软件时,需要使用操作系统管理下的计算机系统调用有关 的工具软件及其他软件资源.
一、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Operation System,缩写为OS]是一种高级管 理程序,属于系统软件.它是直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 基本资源,可以方便用户充分而有效地使用这些资源的程 序集合.
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有三个:一是提高系统资源的利 用.操作系统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进行合理的调 度与分配,改善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状况,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 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即提高计算机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 理任务的能力.
图一.二.三 Celeron D与Athlon 六四 CPU
三.内存条 计算机的内存条实际上是指主机上的随机存储器 [RAM].内存条一般用来存储计算机运行所需要的程序、 数据以及支持用户程序的系统程序等,应用程序一般都 先要调入内存才能被CPU访问执行,因此内存容量的大 小决定了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复杂程度和整体运行速度. 内存条的外观如图一.二.四所示.
图一.二.二 Intel Q九六三芯片组主 板
二.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它的性能 大致上反映了整个计算机配置的性能,也是区分计算机档次 的标准. 计算机常用的CPU有Intel公司的Pentium系列、Celeron 系列和AMD公司的Athlon 六四系列、Sempron系列等,如图 一.二.三所示.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1、定义: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程序指令自动进行数据运算和逻辑判断的电子设备,简称计算机,俗称电脑,英文名称是computer。

2、产生:1946年2月,美国,ENIAC ,用于计算子弹道轨迹计算,主要组成元器件是电子管。

ENIAC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运算,其功能远远比不上现在的一台普通计算机。

3、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不断更新换代,其体积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时代。

二、计算机的特点(多选)1、运算速度快2、精确度高3、具有存储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判断)计算机不仅能够进行判断,还可以把数据、程序等信息储备起来,以供调用。

4、具有智能化特点5、具有高度的可靠性、通用性和广泛的兼容性。

计算机种类比较多,不同厂家、型号的计算机可以通用,软件的兼容性也逐步提高。

三、计算机的应用(多选)1、科学计算: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应用的领域例如“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天气预报2、数据处理: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记录、整理、统计、加工、利用、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多选)企业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管理、人事工资管理、仓储管理、销售管理等管理信息系统;银行的通存通兑3、办公自动化4、自动控制5、计算机辅助设计6、人工智能四、计算机的分类(流程)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又称微机或PC,是我们目前所常用的)、便携机、手持机第二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原理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构成计算机的所有实体。

(多选)计算机软件是指挥计算机进行工作的各种程序的集合,包括程序、数据和有关的文档资料。

二者的关系(判断):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

硬件配置再好,没有软件难以发挥作用,而软件也必须在硬件的支持下才能发挥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了解计算机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了解计算机》。

我将从以下五方面来谈谈对这节课的设计:即说教材、学情分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本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规划的新教材,也是我们学校三校生高考的必考科目。

全书共七章,第一章共5节,今天要说的第一章中的第一节《了解计算机》,它由____个任务组成,为打好基础功应由______课时完成,《了解计算机》是本教材的第一节,也是本书的第一节,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如何开好这个头对学生今后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本节课着重要从如何培养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入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计算机的发展史,发展趋势、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

2、能力目标:掌握消息与信息的关系;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信息技术的概念。

3、情感目标:培训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①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②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发展趋势。

○3计算机的特点。

2、难点:
PC,CAD,CAM,CAT,CAI,ENIAC,消息与信息的关系。

(四)重难点突破方法:
针对本节重难点,我通常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在课件中以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来归纳总结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发展史、发展趋势、特点等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学情分析
我们职校学生中考成绩大多是二三百的学生,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学习兴趣不高,但相对来说其动手能力强,恰好计算机这门新课程操作多,记忆的多,理解的较少,故讲解内容应尽量形象生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鼓励学生上课多听,多记,多动手。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1.在教学的过程中,概念性(如PC,CAD,CAM,CAT,CAI,ENIAC,消息与信息的关系等)知识通过讲解,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

2.任务驱动法: 该课程全部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如在本节课开始就要求学生通讨论思考来完成“表1—1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的填写,对填写不够准确规范的老师应随堂解决,并要求学生课后记住计算机的这七个应用领域,三校生考试中经常在这里出简答题,填空题及名词解释。

(二)说学法
在学生的学法方面,由于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所以对知识点和新术语我采
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对易理解易掌握的知识如计算机的应用、发展史和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本,并完成“表1—1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的填写”;上课前自己制作比较精美的课件。

课堂教学部分主要分为导入、新授课、小结、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和这五个部分。

(一)导入(约5分钟)
先提出问题“计算机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哪此应用?”,让学生来回答,再通过课件来展示其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回答不够全面或准确的做以补充,并让学生了解到在现在信息技术时代学习计算机有着非常重的作用,以促使其今后认真学习。

(二)授新课(约30分钟)
1.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学生自学,教师归纳。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发展趋势,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并作出回答。

3.信息与计算机的关系,老师讲解并说明。

【设计意图】
在老师的详细解说下,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发展的阶段,信息与消息的关系,计算机的特点,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结(约4分钟)
以问答的方式检验学生这节课的听课效果。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

(四)课堂练习(约5分钟)
设计上些具体题
(五)课后作业(1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够想起这节课的内容,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开学第一课教学,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上课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差,如课前就没有按要求预习,上课就没有准备笔记,有些有笔记的也不去记,这要在今天后的课学中不断提醒,不断去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