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测试与解析-教师用卷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 气候测试与解析-教师用卷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 气候测试与解析-教师用卷](https://img.taocdn.com/s3/m/ab5e081e69eae009581beca9.png)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 气候测试与解析-教师用卷2.2 气候测试与解析一、单选题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A. 夏季风的强弱关系B. 冬季分的强弱关系C. 距海远近的不同D. 热力性质差异的大小【答案】C【解析】解: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受距海远近的不同的影响,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或由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水源条件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故选:C.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广大的西北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本题考查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2.东北地区中学生的寒假时间很长,主要原因是A. 学生喜欢放长假B. 为了充分休息,有利健康C. 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D. 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的特点。
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东北地区在我国的北方,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所以东北地区的学生寒假时间很长。
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山东的苹果,江西的柑橘,海南的芒果,新疆的葡萄等.这说明我国()A. 季风气候显著B. 夏季普遍高温C. 全国降水丰富D. 气候复杂多样,适宜多种植生长【答案】D【解析】解: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所以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山东的苹果,江西的柑橘,海南的芒果,新疆的葡萄等.故选:D.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1 / 8考查我国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要理解记忆.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A. 西北风B. 东北风C. 夏季风D. 冬季风【答案】C【解析】解: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广大的西北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故“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故选:C.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5.读图,导致秦岭南、北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因素B. 海陆因素C. 地形因素D. 人类因素【答案】C【解析】解: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会产生差异.冬季风受秦岭山脉的阻挡,山脉南北气温差异显著.故选:C.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要理解记忆.6.我国旱涝灾害多的主要原因是A. 每年冬季风强弱不同B.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降水量变化大C.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D. 北方冷空气势力大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 气候测试与解析-教师用卷【答案】B【解析】略7.某中学初二(4)班的黑板报上新增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以下为本期的“是真是假”内容,其中真的是()A. 菲菲全家在暑假乘坐火车去西藏旅游,他们在西藏看到了广阔的黄土地貌B. 春节期间广东顺德举办花卉展览会C. 国庆节期间的南京呈现“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象D. 哈尔滨学校的寒假时间比东莞学校的寒假时间短【答案】B【解析】解:菲菲全家在暑假乘坐火车去西藏旅游,他们在西藏不可能看到广阔的黄土地貌.因为黄土地貌出现在黄土高原上,故A错误;广东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温较高,春节期间举办花卉展览是正确的,故B正确;“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象应该发生在6月份,不是在国庆期间,故C叙述错误;哈尔滨冬季气温比东莞气温要低得多,所以其寒假时间比东莞要长,故D错误.故选:B.我们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理解解答即可.8.春节期间,小明在家乡的迎春花市上发现:数不清的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观赏采购鲜花的人们喜气洋洋。
2018_2019学年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测试与解析_教师用卷
![2018_2019学年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测试与解析_教师用卷](https://img.taocdn.com/s3/m/bbc10bcd312b3169a451a4ac.png)
2.4 自然灾害测试一、单选题1.岛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主要原因是()A. 地势较高,冷空气难以到达B. 纬度较低,远离冬季风源地C. 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D. 森林覆盖率高,降低风速【答案】B【解析】解:我国冬季风的发源地是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势力较强,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但个别地区例外,如岛纬度低,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较远,再加上山岭的重重阻挡,几乎不受冬季风的影响.故选:B.在我国季风区,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受寒潮影响小的原因.2.2017年6月2号前后,我国和发生特大暴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①洪涝②地震③泥石流④滑坡⑤台风.A. ①③④B. ②③⑤C. ①④⑤D. ②④⑤【答案】A【解析】解:特大暴雨可能诱发洪涝灾害,我国和地形多山地丘陵,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故选:A.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多样性.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3.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羌笛何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了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的影响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高原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C.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的特点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答案】D【解析】解:“羌笛何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夏季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是西北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的特点;“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 自然灾害测试与解析-教师用卷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 自然灾害测试与解析-教师用卷](https://img.taocdn.com/s3/m/d393e5a9d4d8d15abe234ebf.png)
2.4 自然灾害测试一、单选题1.海南岛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主要原因是()A. 地势较高,冷空气难以到达B. 纬度较低,远离冬季风源地C. 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D. 森林覆盖率高,降低风速【答案】B【解析】解:我国冬季风的发源地是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势力较强,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但个别地区例外,如海南岛纬度低,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较远,再加上山岭的重重阻挡,几乎不受冬季风的影响.故选:B.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该题主要考查我国海南受寒潮影响小的原因.2.2017年6月2号前后,我国台湾和福建发生特大暴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①洪涝②地震③泥石流④滑坡⑤台风.A. ①③④B. ②③⑤C. ①④⑤D. ②④⑤【答案】A【解析】解:特大暴雨可能诱发洪涝灾害,我国台湾和福建地形多山地丘陵,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故选:A.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多样性.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3.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了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的影响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内蒙古高原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C.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的特点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答案】D【解析】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夏季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是西北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的特点;“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地理试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4 自然灾害
![地理试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4 自然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4c6c02936f1aff00bed51ec3.png)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2.4 自然灾害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 种类多,分布广B. 最为频繁C. 最为严重D. 财产损失低2.能够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A. 旱灾B. 台风C. 寒潮D. 涝灾3.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的是()A. 洪涝B. 泥石流C. 台风D. 寒潮4.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A. 台风B. 寒潮C. 干旱D. 梅雨5.台湾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A. 寒潮B. 沙尘暴C. 干旱D. 台风6.读超强台风“天兔”登陆后移动路径图(如图),完成以下问题。
(1)有关“天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中台风中心位于汕尾与惠州的交界处B. 受本次台风影响最大的是汕尾市C. 深圳、东莞不受本次台风的影响D. 台风运行方向大致由东南向西北(2)台风可能带来的危害有()①洪涝灾害②地质灾害③财产损失④缓解旱情。
A. ①②③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7.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除频繁出现雾霾外,最近的沙尘暴越来越烈,这种沙尘天气与人们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有关,能够有效减轻这种灾害性天气的人类活动是()A. 在农业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B. 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C. 适当增加草场载畜量,提高草场利用率D. 不断开垦草场,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8.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是()A. 台风B. 寒潮C. 干旱D. 洪涝9.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B. 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C. 云南地区的地震D. 华北地区的春旱10.如图是我国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示意图,下列地区中,最容易发生该类自然灾害的是()A. 四川西部B. 柴达木盆地中部C. 东北平原D. 长江三角洲11.我国水旱灾害频繁,主要原因是()A. 地势落差大B. 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C. 地形复杂多样D. 受西南季风影响面积广大12.天气预报中说今天有寒潮到来,你将做的准备应该是()A. 防旱B. 少穿衣服C. 多穿衣服D. 防干13.下列城市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A. 武汉B. 香港C. 乌鲁木齐D. 昆明14.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对于其主要原因,解释错误的是()A. 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B. 地形崎岖陡峭C. 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D. 降水多,强度大二、填空题15.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常见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我国是世界多自然灾害的国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 2.4自然灾害 同步测试( 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 2.4自然灾害 同步测试( 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c1962bde80d4d8d15a4fbf.png)
一、选择题第四节自然灾害测试时间:20 分钟1.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 )A.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B.干旱、洪涝、地震、水污染等 C.滑坡、台风、寒潮、干旱等 D.寒潮、洪涝、大气污染等2.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有 ( )A.寒潮、地震、滑坡等B.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 C.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D.滑坡、台风、泥石流等3.(2015 湖南湘潭中考)江南丘陵多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原因是()①地势起伏大②地震频繁③降水集中,雨量大④植被良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4.(2017 广东东莞期末)2016 年10 月21 日中午12 点40 分前后台风“海马”给广东东部、中部地区带来大范围的风雨天气,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A.华北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北方地区D.西北地区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 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读图,回答5—6 题。
5.(2017 福建长泰期中)该区域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2017 福建长泰期中)该区域地质灾害的诱发原因主要是()A.连续性降水B.森林火灾C.大型工程施工D.持续高温7.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A.陡坡修筑梯田B.围湖造田C.过度抽取地下水D.内蒙古高原上垦殖草场、发展粮食生产8.我国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南部沿海地区 B.华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D.青藏地区寒潮是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读2015 年1 月的某次寒潮路径图,回答9—10 题。
9. (2016 山东潍坊中考)本次寒潮依次穿过我国的省(市、区)有( )A.内蒙古、宁、陕、鄂、湘、桂B.内蒙古、陇、川、黔、湘、粤C.内蒙古、陕、冀、豫、赣、闽D.内蒙古、陇、渝、黔、桂、云10. (2016 山东潍坊中考)海南岛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冷空气难以到达B.纬度较低,远离冬季风源地C.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D.森林覆盖率高,降低风速11.漫画所反映的天气现象出现的时间和地区是()A.6 月下旬到7 月中旬,南部沿海地区B.7 月中旬到8 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C.7 月上旬到8 月上旬,华北、东北地区D.5 月下旬到7 月上旬,长江中上游地区12.广东省时有雷击伤亡事故发生。
人教版初二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初二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测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ced4169e314332386893a5.png)
人教版初二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测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我国旱涝灾祸频繁发作的主要缘由是〔〕A. 地形复杂多样B. 寒潮影响频繁C. 夏季风进退规律规律失常D. 夏季风进退规律失常【答案】C【解析】【剖析】季习尚候清楚对我国的经济开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妥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临时内,可以失掉充足的热量和水分,但夏季降水多,易发作洪涝,而其他时节降水少,易形成干旱;在冬、夏季风强弱失常时,会招致降水动摇大和热量条件的不动摇,从而带来旱涝灾祸和夏季高温、冬春季寒潮,常使工农业消费乃至人们的生活遭受损害。
2.关于我国自然灾祸地域散布对应点不正确的选项是()A. 西南平原--水灾多发B. 台湾省--地震多发C. 西南地域--泥石流多发D. 黄淮海平原--高温冷害严重。
【答案】D【解析】【剖析】西南平原—寒潮多发;台湾省--地震多发;西南地域--泥石流多发;黄淮海平原--水灾严重。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我国主要自然灾祸的散布。
掌握主要自然灾祸的散布地域不难做出解答。
3.三明市主要的气候灾祸和地质灾祸区分是〔〕A. 寒潮、地震B. 洪涝、崩塌C. 干旱、火山D. 沙尘暴、泥石流【答案】B【解析】【剖析】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自太平洋,多发作于夏春季.台风给我国沿海地域人民的生命财富形成庞大损失,但是台风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如可以缓解旱情.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寒潮带来的天气现象有急剧大幅度降温、微风等.【解答】福建省三明市主要的气候灾祸和地质灾祸区分是洪涝、崩塌.依据题意.4.我国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祸多发地域主要散布在〔〕A. 华北平原B. 内蒙古高原C. 西南地域D. 塔里木盆地【答案】C【解析】【剖析】我国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祸主要散布在我国的中西部,以西南地域最为集中,主要的地形区有云贵高原等.应选:C.【点评】我国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祸多发区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平原地域少.5. 如图为我国西南地域某公路的景观图,读图回答以下效果。
2018地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4自然灾害同步检测及答案
![2018地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4自然灾害同步检测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bb40ec03d8ce2f01662325.png)
2018地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4自然灾害同步检测及答案自然灾害一、基础达标1.(2019•滨城区模拟)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了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的影响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内蒙古高原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的特点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A.旱涝灾害B.寒潮C.台风D.冰雹6.用地理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我们的生活品味,增强我们的生存能力。
当灾害发生时,图中行为正确的是()A.地震了,快从楼上跳下去B.海啸来了,快去看呀,太壮观了C.台风来了,广告牌下避风观景,一举两得D.泥石流来了,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向的山坡上跑7.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A.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C.地震是指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二、综合提升1.(2019秋•铁西区期末)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A地区平原,是我国灾多发地区之一。
(2)C地区平原,洪涝灾害频繁,其原因有(双选)。
A.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B.围湖造田,湖泊蓄水调洪能力降低C.落差大,水流急D.人工裁弯取直河道(3)为减轻C地区的洪涝灾害,在河流①处建设了工程。
(4)②气象灾害是。
(5)③气象灾害是,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地区。
2.(一)读“汶川地震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地震属于哪种灾害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能由地震引起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至少写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列举:面对地震灾害,人类在防灾、救灾方面可以开展哪些工作?(至少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灾害》答案一、基础达标1.D【解答】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夏季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是西北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的特点;“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 2.4 自然灾害(作业)(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 2.4 自然灾害(作业)(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5eaf7771fe910ef02df82e.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2.4 自然灾害一、选择题1.台湾省的气象灾害是()A.台风B.寒潮C.沙尘暴D.梅雨【答案】A【解析】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2.寒潮在我国多发生在()A.初秋夏末B.秋末、冬季、初春C.秋末、夏末D.初秋、冬季、初春【答案】B【解析】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寒潮在我国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
3.寒潮所带来的强冷空气主要来自于()A.青藏高原B.新疆C.蒙古、西伯利亚地区D.北冰洋【答案】C【解析】我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地球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亚洲大陆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成为冷空气的聚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成为我国冬季风的发源地。
4.我国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A.寒潮B.台风C.洪涝和干旱D.龙卷风【答案】C【解析】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和干旱。
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象灾害。
在我国,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常出现旱灾。
5.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施工时,楼上石板滑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俩汽车上B.化工厂排泄污水,农田被污染C.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的西瓜全砸烂D.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答案】C【解析】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也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冰雹、沙尘暴等。
6.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下列自然灾害中,最有可能发生在乌鲁木齐市的气象灾害是()A.台风B.地震C.滑坡、泥石流D.寒潮【答案】D【解析】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乌鲁木齐纬度较高,冬季受寒潮天气影响频繁。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03c083c976a20029bd642d59.png)
第四节自然灾害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3.了解如何防灾减灾。
教学重难点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我国大型自然灾害的课件:2008年年初的雪灾,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
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比较强烈,发言也比较积极)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
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二、新课教学(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展示图片,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图片。
学生观察讨论,区分自然灾害的两个种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1)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狂风有很大的摧毁力,使海轮、建筑物、通讯设施遭受损失;特大暴雨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风暴潮更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但台风带来的降水能缓解旱情。
(2)干旱,长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
(3)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4)寒潮,是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现象的过程。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
但是寒潮对我国青藏高原、云南南部以及海南和台湾地区影响较小。
原因是地势高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
地质灾害:(1)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地面震动,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破坏性强,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
(2)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3)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包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对森林、农田、道路、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自然灾害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自然灾害同步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a6a4cdb8f67c1cfad6b876.png)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24分)1.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A.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B. 洪涝多发生在北方地区C. 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分布广D. 我国的西南地区多地震【答案】B【考点】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解析】【分析】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A正确;洪涝多发生在南方地区,B错误;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分布广,C正确;由于我国西南地区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点,理解答题即可。
2.下列地区最易受到寒潮影响的地区是()A. 内蒙古高原B. 四川盆地C. 青藏高原D. 云贵高原【答案】A【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分析】北方靠近寒潮的发源地,寒冷的寒潮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所以,受寒潮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应该是位置最北的地区。
四个选项中,内蒙古自治区是最北的地区。
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寒潮最容易影响到的地区,理解解答即可。
3.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A. 泥石流B. 洪涝C. 寒潮D. 酸雨【答案】B【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分析】长江中下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长江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泄洪能力减弱,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为集中,最为严重,最为频繁的地区。
故选:B;长江流域的主要灾害是洪涝,三峡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点评】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4.造成狂风和特大暴雨的自然灾害是()A. 寒潮B. 台风C. 地震D. 冰雹【答案】B【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分析】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台风一般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福建、海南等省区。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00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00](https://img.taocdn.com/s3/m/afd6984b14791711cd791724.png)
自然灾害一、单选题.容易给我国沿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的气象灾害的是(). 沙尘暴. 台风. 洪涝. 泥石流.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发生在(). 东南沿海地区. 西南地区、中部内陆地区. 东北地区、西南地区. 华北地区.下列自然灾害在临洮县很少见到的是(). 沙尘暴. 台风. 暴雨洪涝. 干旱.我国的下列自然灾害中,最易在冬季发生的是(). 寒潮. 台风. 洪涝灾害. 泥石流.地震时,我们应(). 初震时,稳定情绪迅速跳出窗. 强震时用书包保护头部,蹲到课桌的侧面. 剧烈震动时不要管其他人,迅速跑到空旷的操场. 震后,迅速回到房间取回财物。
.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是(). 洪涝. 台风. 寒潮. 干旱. 月日台风“海马”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省份,距离台风“莎莉嘉”登陆仅隔天,历史罕见,据报道两次台风给多个省份带来了狂风暴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台风是一种地质灾害.台风易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形成灾害.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源自印度洋. 台风有百害而无一利.近年来我国地震不断,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和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请完成小题。
()当地震发生时,教室里学生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立刻跑向室外. 坐在教室里,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结束后迅速有秩序撤离. 立即跳窗逃生()人们常说“祸不单行”,伴随着地震的发生,往往产生的次生地质灾害有可能是(). 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 洪涝灾害. 滑坡.影响我国的两种灾害性天气是(). 梅雨、冰雹. 寒潮、台风. 台风、梅雨. 降雨、降雪.台风在我国登陆时,常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但有时也对农业生产产生有利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带来狂风. 形成大量降水. 形成闷热天气. 沿海地区形成巨浪月以米,中国中东部地区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的雾霾天气,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其雾霾天气属于().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下列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地震. 滑坡. 寒潮. 泥石流.在开发利用山区时,应预防和避免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 崩塌、地震、泥石流.台风、滑坡、泥石流. 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滑坡、泥石流.影响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沙尘暴. 台风. 地震. 寒潮二、填空题.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是..地质灾害主要有、、等灾害..读图,回答问题。
2018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
![2018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59b7416bd97f192279e9ae.png)
第四节自然灾害一、选择题1.下图为我国2012年各类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汇总统计图,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 洪涝B. 干旱C. 低温寒潮D. 台风2.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位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上B. 位于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C. 多高大的高原与山地D. 多大型工程建设3.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A. 洪涝B. 寒潮C. 地震D. 干旱4.寒潮所带来的强冷空气主要来自于A. 青藏高原B. 新疆C. 蒙古、西伯利亚地区D. 北冰洋5.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A. 台风、海啸B. 寒潮、洪涝C. 旱涝灾害D. 泥石流、滑坡6.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A. 径流量大B. 航运价值大C. 水力资源丰富D. 矿产资源丰富7.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 车内的游客有序离开车厢B. 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C. 躲在巨石下面,坐等救援D. 迅速向空旷的地方撤离8.对印度人民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 地震与泥石流B. 水旱灾害C. 台风与海啸D. 火山喷发9.下列对长江洪灾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减少流域内的降水量B. 在中上游增加耕地面积C. 退田还湖D. 增加河道的弯曲10.夏秋季节,汕头市经常见到的自然灾害是A. 泥石流B. 台风C. 沙尘暴D. 雾霾11.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及其主要分布地区,其中搭配正确的是A. 台风——东北平原B. 滑坡——内蒙古高原C. 洪涝——大兴安岭D. 干旱——华北地区12.如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 横断山和秦岭B. 太行山和雪峰山C. 武夷山和巫山D. 祁连山和唐古拉山13.“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近几年,北京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与此同时,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例相应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下列措施能从根本上减轻雾霾天气的是①减少煤的使用②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③加强监测与预报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使用清洁能源.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4.在四川汶川(30.6°N,103.3°E)发生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周边地质灾害。
地理试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4 自然灾害
![地理试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4 自然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56ac4c66cf84b9d528ea7ae7.png)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4自然灾害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我国的下列自然灾害中,最易在冬季发生的是()A. 寒潮B. 台风C. 洪涝灾害D. 泥石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寒潮是发生在我国冬半年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的东南沿海地区,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东部地区,泥石流主要在山区。
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2.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①台风②滑坡③泥石流④地震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台风属于气象灾害, ②滑坡、③泥石流、④地震属于地质灾害,故答案选C。
3.下列地形中,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少的是A. 山地B. 丘陵C. 平原D. 高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在有坡度的山区地形,故地形平坦的平原不会有,选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4.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发生在( )A. 东南沿海B. 西南地区C. 西北地区D. 东北地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气象学界规定,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平均风力小于8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风速为26~32.6米/秒)为强热带风暴,≥12级为台风.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5.下列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B. 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C.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干旱的多发区D.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风不稳定【答案】A【解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由于我国山区面积广,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自然灾害测试一、单选题1.海南岛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主要原因是()A. 地势较高,冷空气难以到达B. 纬度较低,远离冬季风源地C. 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D. 森林覆盖率高,降低风速【答案】B【解析】解:我国冬季风的发源地是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势力较强,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但个别地区例外,如海南岛纬度低,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较远,再加上山岭的重重阻挡,几乎不受冬季风的影响.故选:B.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该题主要考查我国海南受寒潮影响小的原因.2.2017年6月2号前后,我国台湾和福建发生特大暴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①洪涝②地震③泥石流④滑坡⑤台风.A. ①③④B. ②③⑤C. ①④⑤D. ②④⑤【答案】A【解析】解:特大暴雨可能诱发洪涝灾害,我国台湾和福建地形多山地丘陵,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故选:A.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多样性.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3.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了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的影响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内蒙古高原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C.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的特点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答案】D【解析】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夏季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是西北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的特点;“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根据题意。
故选:D。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属于基础题目.4.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 吸烟导致森林火灾B. 工业废水污染C. 开矿导致山体滑坡D. 台风【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灾害现象,理解答题即可。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分析选项可知,台风属于自然灾害;ABC属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故选项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我国水旱灾害比较频繁的原因是()A. 夏季风不稳定B. 地势高低悬殊C. 海陆位置不同D. 国土面积广大【答案】A【解析】解: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故选:A.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考查我国多旱涝灾害的原因,要与季风相结合.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图中河流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 流量小B. 含沙量大C. 枯水期长D. 无结冰期7.该区域最不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 台风B. 寒潮C. 泥石流D. 春旱【答案】【小题1】D【小题2】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河流。
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从图中信息可知其纬度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无结冰期,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我国的灾害。
从图中信息可知其纬度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而春旱出现在北方和华南、西南地区,尤其是华北严重;东部沿海山区易发生台风、泥石流,偶尔也有寒潮发生。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下列不是山区常见自然灾害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地质灾害。
我国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沙尘暴属于气象灾害,多起源于我国西北内陆的戈壁沙漠地区,平原地区容易受到其影响, C符合题意。
故选C。
中央气象台 2017 年 11 月 16 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三天我国中东部地区将自北向南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
读图,完成下列题。
9.寒潮来袭期间,我国北方地区A. 刮起强劲的西北风B. 吹来湿润的东南风C. 出现大范围的雾霾D. 农田开始播种10.“不穿秋裤则die”的城市有A. 哈尔滨B. 北京C. 上海D. 拉萨11.与图中秋裤分割线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①1 月0℃等温线②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③人口地理界线④南方和北方分界线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④12.“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A. 冬季南北温差大B. 气温从北向南递减C. 夏季东西温差大D. 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减13.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却“不带走一条秋裤”,主要是因为其A. 身居内陆B. 海拔低C. 四周环山D. 多大风【答案】【小题1】A【小题2】A【小题3】D【小题4】A【小题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由题意可知,寒潮来临的时间是在11月16日(在北半球,3月、4月、5月为春季,6月、7月、8月为夏季,9月、10月、11月为秋季,12月、1月、2月为冬季),此时正值北半球的深秋初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盛行强劲的西北风,A对;湿润的东南风主要在夏季影响我国北方地区,B错;寒潮的大风会吹走雾霾,C错;冬季不是我国北方农田播种的季节,D错。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城市的位置。
由秋裤预警地图可知,“不穿秋裤则die”指的是最低气温在﹣10℃以下的地区,在题目中的城市中,哈尔滨最低气温低于﹣10℃,A 对,北京和拉萨最低气温低于﹣5℃,BD错;上海最低气温低于10℃,C错。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由“秋裤预警地图”可知,秋裤分割线大致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吻合,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吻合,秦岭—淮河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①④对;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②错;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云南省腾冲到黑龙江省黑河一线,③错。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
由“秋裤预警地图”可知,我国南部最低气温在10℃以上,向北气温逐渐降低,到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在﹣10℃以下,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从南向北逐渐减低,南北温差大(最低气温相差20℃),A对,BCD错。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四川盆地气温比同纬度高的原因。
由“秋裤预警地图”可知,我国四川盆地属于盆地地形,四周环山,尤其是北部高大的秦岭阻挡了冬季风南下,从而使得四川盆地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高,C对,ABD错。
故选C。
14.穿数是指为了使人的体温度保持恒定或使人体保持舒适状态所需的衣服的厚度,是振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当着装,如图是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读图。
这一天,下列地区适合穿大衣的是()A. 四川盆地B. 云贵高原C. 华北平原D. 珠江三角洲【答案】C【解析】解:读图可知,这一天,适合穿大衣的是华北平原。
故选:C。
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考查影响学生的读图能力,要理解记忆。
二、综合题15.材料一:当地时间2017年5月9日10时54分许,日本宫古岛近海发生里氏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亚洲的中国与尼泊尔之间,分布于青藏高原南缘,全长2400公里。
主峰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43米。
材料三: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________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________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的________着。
(2)图中A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B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洲,在图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写字母)。
(3)日本地处E________板块与F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4)火山和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世界上每年都会发生千百次。
下列地区多火山、地震的是()A.南极大陆内部B.亚欧大陆内部C.大洋洲内部D.北美洲西部沿海(5)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①迅速跑到开阔的地带②乘车逃命③立即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的下面,就地避震④应站着不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6)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结合上图说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
【答案】(1)魏格纳六运动(2)南美北美(两个位置可互换)南极 F(3)亚欧太平洋(4)D(5)C(6)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
【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学说的内容、避险知识等,熟悉板块运动学说的内容是关键。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该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2)读图可知,图中A板块是美洲板块,该块陆地主要属于南美洲和北美洲,B板块是南极洲板块,该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南极洲。
图中的板块F是太平洋板块,该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
(3)读图可知,图中E是亚欧板块,F是太平洋板块。
由于日本地处这两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多火山和地震。
(4)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和地震。
由此可知,南极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内部、大洋洲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故ABC不符合题意;北美洲西部沿海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故D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