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合集下载

关于节约粮食的诗句古诗

关于节约粮食的诗句古诗

关于节约粮食的诗句古诗1、《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13、《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短文阅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短文阅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附参考答案

四年级短文阅读真题60篇第 1 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那读四年级的女儿倩倩早就能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

然而,她总“纸上谈兵”。

可不是,常常吃完饭,她扔下筷子,饭碗里总或多或少地剩下一些饭粒。

我不知跟她讲过多少次“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她全都当作耳旁风。

上个星期六,一位家在郊区的农民朋友打来电话,说他家的稻子要收割了,请我去帮忙。

挂断电话,我想:女儿星期天不上学,何不带她去体验体验“粒粒皆辛苦”呢?周日早上,父女俩乘车到了朋友家。

朋友笑着问我怎么舍得让掌上明珠出来折腾,我在他耳边轻语了几句,他便心领神会了。

开工了,他递来两把镰刀,女儿学着我的样子,撸起衣袖,弯下腰,紧挨着我在稻田里跃跃欲试起来。

不一会儿,她便能独自操镰了,并且越割越欢。

可是,好景不长,割了个把小时,女儿割刀效率渐渐下降,小嘴也慢慢噘了起来,嘟哝着手酸腰酸脖子酸,一看手,她的手掌上已经泛起三个血泡。

趁这个时候,我对她讲每天吃饭的米是怎样经过艰苦的劳动才得来的。

讲了播种、育苗、插秧、施肥、收割、脱粒......这回倩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听得认真,小脸蛋上显露出惊奇的神色。

在吃午饭时,她慢慢地把碗里的米粒吃得干干净。

如今,女儿每次吃罢最后一口饭,便会把空空如也的饭碗递到我面前,要我检查。

嘿,“小公主”的陋习改掉了!1、“不一会儿,她便能独自操镰了,并且越割越欢”句子中“欢”的意思是()A.快乐,高兴。

B.活跃,起劲。

C.喜爱。

2、为什么说倩倩总“纸上谈兵”? ( )A.因为她早就能把诗背得滚瓜烂熟了。

B.因为她早就能把诗背得滚瓜烂熟了,可是饭碗里总是或多或少地剩下一些饭粒。

C.因为“我”不知跟她讲过多少次“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她全都当作耳旁风。

3、“这回倩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听得认真,小脸蛋上显露出惊奇的神色。

”句中倩倩的小脸蛋上显露出惊奇的神色,是因为()。

4、“嘿,‘小公主'的陋习改掉了!”句中“陋习”的意思是(),“小公主”改掉了()的陋习。

《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这首诗描写

《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这首诗描写

《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这首诗描写
这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辛勤耕种的景象,他们的汗水滴入泥土中。

通过对农民耕种的场景的描绘,诗人强调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农民的辛勤劳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粮食的珍惜之情,同时也呼吁人们要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珍惜每一粒粮食。

这首诗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的艰辛,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剥削现象。

锄禾日当午全诗解析

锄禾日当午全诗解析

锄禾日当午全诗解析锄禾日当午全诗解析出自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注释⑴悯: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诗一作《古风二首》。

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收:一作“秋成”。

子:指粮食颗粒。

⑷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犹:仍然。

⑹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⑺餐:一作“飧”。

熟食的通称。

赏析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李绅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

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

李绅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

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

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

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
这句话描述的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即在盘中餐中,每一粒食物都是由辛苦劳动而来的。

这句话暗示了一个道理,即任何成果都是由辛勤劳动而来的。

从古至今,辛勤劳动一直是人类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动力。

古人们把辛勤劳动视为一种责任,他们认为只有勤劳才能换取成果。

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孔子曾说过:“勤能补拙”,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辛勤劳动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辛勤劳动仍然是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动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辛勤劳动,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取得成功。

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证明了辛勤劳动的重要性,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取得成功。

因此,“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提醒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取得成功。

只有勤奋刻苦,才能换取成果,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实现梦想。

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全诗

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全诗

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全诗
《古风二首/ 悯农二首》是唐朝李绅的诗作。

全文如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古诗作品《悯农》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ū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后才改为餐了。

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翻译】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

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赏析】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

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

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

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

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

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

谈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文.doc

谈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文.doc

谈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文[谈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文]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谈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文。

出自唐朝大诗人李绅的《悯农》。

全诗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是:有谁能知道盘里的饭食,每一粒都饱含着农民的辛苦和劳累。

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颗颗饭粒都饱含着农民的艰辛之苦,也教育人们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成为人们爱惜每一粒粮食的座右铭,小学三年级作文《谈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文》(..)。

现在在学校里,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常常看见同学们拿了饭,吃了几口就倒了。

你们知道吗?这一颗一粒的饭粒都是农民伯伯一点一滴的汗水落在农田里,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都不辞辛劳的劳动。

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惜身边的粮食。

谈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文2第2篇谈谈你对读书的感悟〖预览〗无意间看的这样的一个题目《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读书的看法》,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在我看来,读书,可以让人感悟古人的思虑情思。

虽然生命如流水,随即而逝,但我们可以通过读书穿越时光,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感悟国盛人兴的辉煌。

古人们将情寄予笔下,用笔墨为我们留下了壮丽景色,我们只需要用心去把他们复原,呈现在眼前。

读书,不仅仅是享受景物的婀娜多姿。

其实,也是在扣问一扇扇古人的心扉,屈原的精忠报国、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唐太宗的阔达心胸、岳飞的铁胆忠心……读书,让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兴亡盛衰,让我们感受到了西方爱情的伟大凄美。

总之,在书中即使你没去过庐山,依然可以从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感受到庐山瀑布倾泻而下的壮阔;没有去过泰山,可以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中感受到泰山的雄浑高大……书是灯,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

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加精彩。

粒粒皆辛苦的意思

粒粒皆辛苦的意思

粒粒皆辛苦的意思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之一.
粒粒皆辛苦是指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

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有粒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

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锄禾锄到炎热的中午,汗珠滴进禾下的土地。

谁知道碗中的米饭,粒粒都来自辛勤和劳苦。

[出典] 李绅《悯农诗》注:1、《悯农诗》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注释]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译文:锄禾锄到炎热的中午,汗珠滴进禾下的土地。

谁知道碗中的米饭,粒粒都来自辛勤和劳苦。

4、李绅,字公垂,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祖籍安徽毫州。

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无锡县东亭长大厦村)。

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

15岁时读书于惠山。

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

5、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

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

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告诉人们应该节约事物,不浪费。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6、《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1.悯:怜悯。

2.粟:(sù)小米,谷子。

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3. 犹:还要。

4:四海:到处,天下。

[简析]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锄禾日当午的顺口溜

锄禾日当午的顺口溜

锄禾日当午的顺口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一首很经典的顺口溜,描述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艰辛和辛勤。


面我们就来用中文详细解析一下这首顺口溜的含义和背景。

锄禾日当午
锄禾指的是耕田的工作,是农民们在春天里进行的重要活动。

日当午
则表示这个工作一直持续到中午,说明农民们非常勤劳认真,一整个
上午都在田间劳作。

汗滴禾下土
这句话则形象地描述了农民们的辛苦,他们在田间用力劳作,汗水不
断地滴落在禾苗下方的土地上。

这里的“禾”指的是庄稼,包括稻谷、
小麦等农作物。

谁知盘中餐
这一句表达的含义是,人们在享用美食时往往忽略了粮食背后的艰辛。

这也是提醒人们要关注农民们的劳动和生活,珍惜每一粒粮食,不浪费食物资源。

粒粒皆辛苦
最后一句话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说明了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每一粒都是农民们辛苦劳作的结果。

这也是激励人们珍惜粮食,爱惜粮食资源的重要原因。

以上是对“锄禾日当午”这首经典顺口溜的中文解释,它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能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劳动和珍惜粮食。

李白的《悯农》古诗

李白的《悯农》古诗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注释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赏析相关内容
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诗的后两句是说,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土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第三句推而广之,描述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

这和前两句联系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丰收的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

前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巨大的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修辞手法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修辞手法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
皆辛苦的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下面是具体分析:
1.对偶:“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诗中,“锄禾”与“汗滴”相对,“日当午”与“禾下土”相对,形成了工整的对偶句。

这种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加简洁明了,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2.拟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中将每一粒粮食都拟人化,说它们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晶。

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粮食。

3.对比:全诗通过“锄禾日当午”与“粒粒皆辛苦”的鲜明对比,展现了农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场景,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

这种对比手法使读者对农民的艰辛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总之,这首诗运用了对偶、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劳作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粮食的珍惜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郑中心小学姜华
案例背景:
自从学校有了食堂,班级大部分学生中午都在学校吃饭。

由于中午学生就餐人多,为了防止就餐拥挤,保护学生安全,午饭就在各班班级进行,由班主任承担各班学生盛饭分饭事宜。

案例描述:
一天中午吃完饭,我组织学生往食堂抬餐具,发现好多学生餐盘剩余米饭,基本上吃了不多就倒掉了。

开始我以为是当日食堂阿姨做的菜不和学生的口味。

等到第二天,我看昨天浪费的这些学生米饭还是吃的不多,我接连观察了几天,最后发现,并不是这些学生挑食,也不是学生身体不舒服,而是学生们压根没有节俭意识,就是不爱吃就不吃了或者吃不完就直接倒掉了。

看到白花花,香喷喷的米饭倒进垃圾桶,真是又浪费又可惜。

措施:
针对此事,我在班级开展勤俭节约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勤俭节约的意义,从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班会伊始,我先做了一个小调查,大致问一下平时在家早晚加上周末同学们在家都吃多少东西呢,譬如咱们班级的餐盘的米饭都吃多少?也是像中午在班级剩的这么多吗?开始学生们不好意思举手,我说没关系,老师只是在做一个小调查,不予责备。

同学们慢慢稀稀拉拉的举起了自己的小手。

我数了一下,几乎有二分之一的学生在家都有剩饭。

我语重心长跟学生说,同学们,咱们算一笔账,(1)如果每名同学每天节约一角钱,全班50名同学每天节约多少钱?全班每月节约多少钱?全班每年节约多少钱?
(2)这样推算,我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小学毕业能节约多少钱?(上万元)继续算,全校12个班级大约多少钱?(十二万多)学生感到很惊讶。

(3、)再算算没人一天节约一张纸,一月节约多少张?全校500多名学生,每年节约多少张纸?看看你的垃圾袋里每人撕了几张纸?
通过计算,学生明白了节约的重要性。

然后我又让学生畅谈对勤俭节约的认识,说说自己在勤俭节约方面是怎么做的?通过学生对自我打分,剖析自我,认识自我。

然后“评”:进行“勤俭节约标兵”评选,要求学生说出评选原因,进行学生互评。

最后“选”:在班级学生畅所欲言,谈出自己的看法后,我让学生们填表格,做出选择:
我全面掌握学生的选择情况后,分类诱导,并重点关注了上面那些学生,他们也做了坦诚交流,认识错误,并做了正确选择。

随后我就在班级绘制出“勤俭节约标兵榜”。

每一周吃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奖励,一周一评比,期末总结时,红花榜的前三
名给予物质的奖励,一个奖状和一个笔记本,奖品不是丰富的,但这种精神鼓励却是满满地浇注于学生的心中。

除了红花榜外还举行学生“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演讲比赛,要求学生们认识到,农民伯伯种水稻到收割水稻再到制作出米粒的不容易。

班级有的同学家就是自产水稻的,用真事讲,讲真实感受,体会到爸爸妈妈种地的辛苦,真正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背后的真正意义。

我又给学生讲伟人勤俭节约的故事:毛泽东的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同时我也利用微信群及时和家长沟通,不要让孩子在家有剩饭的习惯,生活上提倡节约,适时监督,把学生在家的表现反馈给我,一起列入班级勤俭节约考核。

结果:在开完班会的第二天,效果就很显著,之前浪费米饭的那些学生都把餐盘吃的干干净净。

甚至有的学生还主动说,老师今天给我少盛点米饭吧,我吃的少。

而且不少家长也反映说孩子在家吃饭表现特别棒,饭菜吃得流干净,饭碗里一粒大米饭也没有。

原来学生的椅背上都挂个垃圾袋,现在也没有了,随便撕纸的现象不见了。

作为一名小学生能有勤俭节约的反省的意识,而且表现的这么棒,我由衷意识到勤俭节约的美德已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作为老师我真是无比的欣慰。

案例分析:
这一案例中,让我收获到:
1、身行为令,“矮化”引导
我在做正面引导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放下师者的身份,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身份看待这一道德行为,并且用学生最贴心的朋友的身份,采用学生毫不抵触的办法开展工作。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该如何节约,做到在引导时不伤害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班会跟进,促进养成
冷冉先生的“阶段连续德育体系说”指出“学校德育必须一步步打基础,一步步加以巩固,也就是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


班会结束,但是节约教育还在继续。

随后我又与家长密切配合,小事着手,严格要求,逐步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共同做好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好习惯的工作,
这种无时不在的后续跟进,多场景锤炼,并且从提升学生节约意识入手,逐步落实到节约应当,然后在节约行为中深化节约意识,进一步巩固节约道德行为的德育工作方法,让学生们的勤俭节约道德行为逐步养成习惯,受用一生。

3、打造集体,形成习惯
班级活动是每个学生个体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情境。

这种教育情境比家庭、团伙、教师的说教都更有效,是最有力的“优势诱导”。

班级里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决定了班集体的发展水平,而班集体的发展水平又反过来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德育也是如此,学生的道德
水准决定了班集体整体的道德优劣,而班级整体的道德优劣直接影响学生个体道德水平的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