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芙巧克力广告心理学角度的认识和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德芙巧克力广告心理学角度的认识和评价摘要:本文就德芙巧克力广告的概貌和特点进行了阐述,以及运用心理学的角度对德芙巧克力广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广告特点、意识形态、评价

当低沉、感性的旁白,配合优美的吟唱音乐,渐渐引出缓缓旋转的巧克力旋涡,它有丝般润泽的质感,如清泉般流畅的律动;这个地地道道的巧克力旋涡不停地旋转,加上纯美牛奶的加入,巧克力加牛奶的美妙结合,有如跳着一首慢版爵士舞一般的悠扬动人,它渲染出的美妙感受吸引你进入一个纯粹牛奶巧克力的世界。之后成型的巧克力块从香浓诱人的漩涡中飞出,想先尝为快的冲动再也按捺不住。这场完美的演出,将视觉与味觉的诱惑带来最高点,宛如经验一场美好的巧克力飨宴,这就是德芙想呈现给观众的巧克力体验与全新的感觉。

一、广告的特点

1.广告诉求以感性诉求为主。牛奶香浓,丝般感觉。主要是利用广告中情节的体现展现出德芙巧克力带给人的一种感受,一种美好的享受。

2.广告中选取的主角都是清新、可爱的年轻女性,这点贴合目标受众的年龄特点。他们有独特的个性,随心随意,渴望美好的幸福,勇敢的展现自我,喜欢享受生活,喜爱纯真,喜欢体验生活的乐趣。

3.广告中的音乐动感,动听,给人一种别样的体会,恰似一个悠闲地午后,一盒德芙巧克力,一片温暖的阳光,一种洒脱的心态。

4.广告生活场景的选择,或是出门前的换衣时的随心随意;或是找到自己想要的时候的幸福甜蜜;或是街上橱窗前可爱的试戴方式。都是如此的惬意,充满浓厚的生活情趣。并且在场景中德芙如丝般的飘动,浪漫的表现了一种优雅美妙的丝般感受。

二、运用心理学角度分析

(一)引言

“意识形态广告”一词最先由台湾意识形态广告公司所倡导提出,并此自称其系列广告代表作。其中最初闻名于世的是该公司为台湾中兴百货公司所作的系列广告,这则广告中的文案“手为了袖子而存在,脚为了鞋子而存在,空间为了家具而存在,身体为了衣服而存在,三日不购衣便觉面目可憎,三日不购物便觉灵魂可憎”至今常被人们作为“另类文案”而提起。不停创新,多种并存的广告诸形态发展到今天,早已经是“见怪不怪”,具体来说,所谓“意识形态广告”只是在广告创意表现手法上具有分类意义,常指不是诉诸广告主体商品的物理属性,而是诉诸某种特殊的氛围、意境、情节或价值观的广告。但是也不同于泛泛的感性诉求,意识形态广告没有商品的功能表达,脱离商品的本身价值,“不传播完整的产品信息,而诉诸于模糊性、间断性、多元开放性、散漫、变形或反叛等其他因素”,其中的“意识形态”概念可以应用阿尔都塞的观点解释:“个体与他和她的现实存在条件的想象性关系再现,由个人完成的意识组织与实践的再现。它使人们心甘情愿地参与到其中,认同这一权力关系中的某种角色。”

因此,意识形态广告常以情境营造与隐性的价值观出现,不提供硬性推销说辞的同时,使目标受众结合自身的朦胧想象就广告商品形成建构性、虚拟性的认知,并常常令受众将商品与某种生活方式、个性特质相连,青

年受众群往往最难以抗拒此类广告的说服。

2007年至今,在中央电视台及部分省级卫视台等重要电视媒体、以及部分高端杂志媒体上,先后出现两则“德芙”巧克力系列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片中唯美的意境营造与动听的背景音乐打动了无数年轻女性消费者。从广告主角度分析,“德芙”巧克力是世界最大的休闲食品制造商美国玛氏公司于1989年在中国推出的品牌。作为在中国生产与销售的巧克力,德芙巧克力比其他同类巧克力品牌的价格要高出数倍,比起国产老字号品牌如金丝猴、百缘的同规格产品,其价格更是高出十倍之多。但是从1995年开始,“德芙”就一直是中国巧克力市场的领导品牌,[3]可以说德芙产品的独特广告表现思路在品牌树立与拉动销售上起到了极大作用。而观察德芙巧克力最近播出的两则系列广告,则可以说是“意识形态广告”这种广告创意表现形式的代表作。

(二)作为“小资”话语的巧克力

2007年下半年开始播出的德芙巧克力30秒广告片是以上海外滩作为背景的。在黄浦江边,面临外滩的露天咖啡茶座上,女主人公以精致、知性气质的形象出现。花边阳伞下,纯白餐桌前,俊逸、彬彬有礼的男侍者微笑立侍一边。主人公放下手中的小说,从手提袋中拿出一块德芙巧克力,伴随着婉转轻柔的吟唱音乐,她咬下一口巧克力,在平常的同时,从巧克力中滑出的一条巧克力色丝绸质地缎带轻轻将她环绕、流动,伴随着巧克力的口感产生的是丝绸环绕、滑动的感觉——“愉悦一刻,更享德芙丝滑”的广告语出现。

2007年底,德芙开始播出另一则广告。在欧洲建筑风格,整洁别致的白色主调街景中,响起的是法语香颂的背景音乐。打扮时尚可人,发型活泼的女主人公站在一间装潢高档的时装橱窗前,凝视着橱窗内一顶纯白精美的帽子。根据帽子在橱窗玻璃上反射的倒影,主人公微微倾斜自己的头,摆弄姿势使自己的影子与玻璃上帽子的倒影重合起来,产生自己戴着那顶帽子的重影。随后她转到另一个珠宝店的橱窗前,用憧憬的眼神看着陈列的闪烁的钻石项链。她调整比划着姿势,在玻璃上又产生了自己戴着这串稀有珍贵的钻石项链的重影。满意的女主人公露出微笑,从提包中拿出一块德芙巧克力,轻轻咬下一块,在白色街景、欧式路灯的背景前,品尝巧克力的同时,精致细腻的巧克力色缎带环绕住了沉迷于口中美味的主人公,“此刻尽丝滑”的广告语出现。

这两则广告均不是以巧克力的物理属性为诉求点,即便在片尾出现的核心广告语中,所谓“丝滑”也只是一种暧昧模糊的口感暗示。上海、外滩、咖啡、欧洲、法语…这一系列频频在其他媒体上作为“小资”符号的注解而出现的元素堆砌起了一个时尚、唯美的意象空间,没有任何语言劝服——这正是意识形态广告的特点。

(三)“意识形态”如何说话

1、能指与所指的随意指定

能指与所指是符号学的核心概念。在日常语境中,只有能指与所指严格对应的语境才能确保交流双方准确地了解对方的意思。能指与所指只能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但是随着符号系统的扩大,视觉符号的膨胀,能指与所指已不再是严格对应的关系,能指开始了“漂移”,所指开始了“滑动”,经过一定的过程,能指与所指甚至可以随意制定对应关系——广告更是随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