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一学期《周期问题》教案
(完整)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谭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解决策略,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2、让学生掌握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上课之前,老师带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几张美丽的图片.(ppt播放图片,让学生们说出图片中的内容)师:日出日落、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奥数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师出示蝴蝶和蜜蜂的问题: 学生通过规律发现处是蜜蜂;再出示学生发现下一个数字是3,再让同学们找出哪些部分是依次重复不断的出现的,我们把这些部分的重复出现叫做循环。
二、新课授受(一)通过引入,博士爷爷带领同学们学习周期现象以及周期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而重复出现的一节的个数叫做周期。
例子8.375375……,找出循环节、周期。
1、根据周期找位置.师:谭老师家里今天来了很多的客人,那么老师就要招待他们了,老师拿出来了一篮一篮的水果,第一篮第二篮依次类推,老师就要老师拿出来的第四篮水果是怎么排的?生:(一起大声)葡萄、苹果、苹果、苹果、苹果;师:很好,那么第四篮的第一个是什么水果?生:葡萄;师:不错,葡萄又是老师拿出来的所有水果中间的第几个呢?列出计算式子;生:3×5+1=16(个)第16个;师:这样好像都比较简单,那么老师就反过来问大家了,第16个水果是什么?那么这个式子又怎么列呢?请一位同学列出来;某生:16÷5=3(组)……1(个)师:那么你是怎么得到这个式子的?引导生回答:周期是5,每一组有5个水果,16个中间有3个完整的组,后面余下的那个就是第四组中的第一个;师:很好,看来大家都理解了,那么老师把数字变大,看你们会不会求,第100个水果是什么?快速计算,列出式子;生:100÷5=20(组),第20组的最后一个水果是苹果;师:很好!大家都答对了,给自己鼓鼓掌!那么博士爷爷为我们归纳了一下做这种题目的步骤,一起来看一下吧!要想准确判断某一水果的位置和种类,首先要弄清这一排列的周期是几,然后通过计算,知道它在第几周期第几位置后,再确定它的种类。
小学三年级《周期问题》奥数教案
(三年级)备课教员:第四讲周期问题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许多事物变化的周期性,掌握事物变化的周期;2.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3. 知道使用除法,利用余数进行推理方法的便捷,掌握利用余数进行推理的方法;4. 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三、教学难点: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谈话引入:师: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秋季。
师:秋季过了,接下去是什么季节呢?生:冬季。
师:再接着是什么季节呢?生:春季、夏季。
师:过完夏季我们又该到什么季节了?生:……师:我想过完秋季直接过春季行吗?生:不行。
师:那能不能再继续过秋季?为什么不行?生:……师:又如我们每个星期的学习生活是从那天开始的?(周一)接着是周几?生:……小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星期都是按照规律依次重复出现,周而复始。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周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期问题。
【板书课题:周期问题】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3分)黑珠、白珠共74个,穿成一串(如下图所示),在这串珠子中,最后一个珠子是什么颜色的?○○●○○●○○●○○……师:大家一起来把题目读一下。
生: ……师:这里面有几种颜色的珠子呢?生:黑、白两种。
师:大家在一起观察一下图,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生:2白1黑。
师:看来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图形里是按2白1黑进行排列的,所以我们把2 白1黑看作一个周期。
师:我们把2白1黑看作一个周期,总共有多少个珠子,所以怎么求呢?生:2+1=3个。
师:很好,我们知道了一个周期是3个珠子,那74个珠子有多少个周期,怎么求?生:也就是求74里面有多少个这样的一周期。
三年级奥数第09讲-周期问题(教)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三年级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奥数学科教师:授课主题第09讲-周期问题授课类型T同步课堂P实战演练S归纳总结教学目标①学会对一个周期问题进行分析、推理;②利用我们的规律来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③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
授课日期及时段T(Textbook-Based)——同步课堂一、周期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的现象,如:人的十二生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星期七天等等。
像这样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有一定周期的问题,我们称为简单周期问题。
这类问题一般要利用余数的知识来解答。
二、解题策略在研究这些简单周期问题时,我们首先要仔细审题,判断其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也就是找出循环的固定数,然后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最后根据余数得出正确的结果。
考点一:一般周期问题例1、小丁把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子按先2个红的、后1个白的、再3个黑的的规律排列(如下图),请你算一算,第32个珠子是什么颜色?【解析】从上图可以看出,珠子是按“两红一白三黑”的规律重复排列,即6个珠子为一周期。
32÷6=5典例分析知识梳理P(Practice-Oriented)——实战演练实战演练➢课堂狙击1、“数学趣味题数学趣味题……”依次重复排列,第2010个字是什么?【解析】2010÷5=402所以第2010个字是第402循环周期的最后一个字,是“题”。
2、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第2001个字是什么字?【解析】2001÷8=250 (1)所以第2001个字是“盼”。
3、2001年8月1日是星期三,8月28日是星期几?【解析】28-1等于27天,27除以7等于3个星期余六天那么往后退六天正好是星期二,所以是星期二。
4、100个2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解析】5个2相乘等于32,那么5个32相乘个位数也是2因此25个2相乘个位数是2。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期问题,并培养他们解决周期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周期问题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标志笔;2. 教材:周期问题相关的教材和习题。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利用一些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周期问题的概念,并解释周期问题的定义;2.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以前学过的周期问题知识。
步骤二:讲解1. 介绍周期问题的求解方法,如画图法、列式法等;2. 结合具体例子,详细讲解每种解题方法的步骤和实施过程;3. 强调解题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步骤和常见错误。
步骤三:练习1. 在白板上出示一些周期问题的例题,由学生利用所学方法解答;2. 引导学生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并对答案进行比较和讨论;3. 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步骤四:拓展1.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周期问题习题,让他们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2. 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一些更复杂的周期问题;3. 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周期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步骤五:总结1. 回顾教学内容,再次强调周期问题的定义和解决方法;2. 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3. 鼓励学生对周期问题的学习进行思考和总结。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在引导下,了解周期问题的概念和解决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定难度的周期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拓展为了加深学生对周期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数学竞赛或解题比赛,提高他们解决周期问题的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年级数学找周期问题教案
三年级数学找周期问题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三年级数学中的“找周期”问题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周期”概念,并能够在数学问题中应用。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找出数学问题中的周期规律。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找周期”问题。
4.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组具有周期性的数学问题,例如:1, 2, 3, 4, 5, 1, 2, 3, 4, 5...2. 教师准备一组与周期性问题相关的实际生活例子,例如:四季交替、钟表走动、音乐律动等。
3. 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5分钟):- 教师通过实际生活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周期性的概念,例如:四季交替、钟表走动等。
- 教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例如:1, 2, 3, 4, 5, 1, 2, 3, 4, 5...,并询问学生是否能够找到其中的规律。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尝试找出规律,并向全班汇报。
2. 探究活动(15分钟):- 教师将周期性问题呈现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
-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找出数学问题中的周期规律,并记录下来。
- 学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并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探究。
3. 知识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周期性问题的规律,并提供相关的数学术语,例如:周期、循环等。
- 教师与学生一起整理归纳出解决“找周期”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 拓展练习(15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类似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策略解决。
- 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练习,并相互交流、讨论解题思路和答案。
5. 温故知新(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并与教师一起解决。
6. 课堂延伸(5分钟):- 教师提供更多的周期性问题,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解决。
- 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思考和讨论,或者与家长一起探索相关问题。
周期问题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周期问题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周期问题教案周期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许多事物变化的周期性,掌握事物变化的周期;2、使学生能掌握周期问题中的基本概念,对于较复杂的周期问题,可以通过画图,计算等方法分析,找出周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理解周期问题意义,掌握正确需寻找周期数的方法与解决周期问题的公式,如何使用总量除以周期,并区分是否有余数。
情景导入:由几个简单的故事导入:如:《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而揭示周期问题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有一些现象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规律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一:简单的口述游戏抢答:问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像?提示:如一周有七天,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的十二生肖,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每转一圈都会重复继续等等,都是周期问题。
设置悬念:刚才同学们举的这些现象中,一年当中的12个月的12,12生肖中的12,一个星期7天中的7在我们的周期问题当中是什么意思呢?归纳定义: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而重复出现一次的个数叫做周期。
通过归纳的定义让同学们找出刚刚举例的周期。
如:一周七天:***234······ 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再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 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判断是否属于周期现象后怎样快速寻找周期?说明:周期问题中我们首先去找重复体,重复体中有几个数,那说明周期就是几。
三年级上数学说课稿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教学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周期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周期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优化课堂互动环节,关注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合理调整教学节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学生和同伴的评价,获取多角度的教学反馈。
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遵循清晰、简洁、结构化的原则。板书布局分为三个部分:左侧为标题和知识点,中间为示例和解题步骤,右侧为总结和提示。主要内容将包括周期现象的定义、周期性特征、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等。风格上采用图示结合文字的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生活实例引入:向学生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图片,如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昼夜更替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
2.提问互动:针对展示的周期现象,向学生提问:“你们发现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吗?”“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周期性地出现?”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分析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反思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定期进行教学总结,不断调整和改进,以提升教学质量。
周期问题教案设计
周期问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知道周期与循环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周期与循环的概念介绍。
2. 周期问题的基本形式及解法。
3. 周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周期概念的理解,周期问题的解法。
2. 教学难点:周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
2.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周期问题。
3. 采用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准备小组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引入周期与循环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2. 讲解周期问题的基本形式,如周期数列、周期函数等。
3. 教授周期问题的解法,如观察法、公式法等。
4. 运用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周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
七、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周期问题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八、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周期问题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音乐、数学艺术等。
九、教学反思:十、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周期问题相关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周期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疑问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七、周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 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周期问题案例,如季节变化、潮汐现象等。
2. 分析案例中的周期规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周期问题案例,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八、周期问题的拓展研究:1. 引导学生进行周期问题的拓展研究,如周期函数的性质、周期序列的规律等。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简单的周期问题(二)
9 简单的周期问题(二)教学目标1. 进一步掌握周期问题的特点,准确的找到周期,并能灵活运用周期规律确定某个位置上的事物。
2. 能熟练运用解决周期问题的策略,求某一类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点1、进一步掌握周期问题的特点,能准确的找到周期。
2、能熟练运用解决周期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解决周期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问题1: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周期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下什么是周期现象?什么是周期?(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而重复出现的一节的个数叫做周期。
)问题2:解决周期问题常用什么样的方法呢?1、确定周期,找到总量2、总量÷周期=组数……余数求第几个物体是什么3、看余数:余几就是周期里的第几个没有余数:周期里的最后一个求某一类物体个数4、先看组数:组数×每组个数再看余数里有几个就加几二、思维探索(建立知识模型)例1:根据下图,你能算出第53个图形是什么颜色的三角形吗?师:这些图形的排列有规律呢?生:有,2个黑三角形、2个白三角形、1个黑三角形、1个白三角形,共6个三角形为一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师:对,也就是说周期是6;总量是多少呢?生:53个师:知道了总量和周期,接下来怎么解答呢?(学生自主完成,请同学说说自己的思路)生:53÷6=8(组)……5(个),余数是5,就是周期里的第5个,所以第53个图形是黑色的三角形。
三、思维拓展例2:2006年2月5日是星期日,那么2006年2月27日是星期几?师:此题是周期问题吗?生:是师:那这道题中有怎样的周期现象呢?周期是几呢?生:周期是7,一星期有7天,从星期一到星期天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师:题目中告诉我们2月6号是星期日,那这个周期可以从星期日开始吗?按什么样的顺序依次排列呢?生:可以。
按照: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的顺序依次排列。
周期问题说课稿
《周期问题》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周期问题”,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周期问题是数列中数字循环周期出现的数学问题,它广泛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余数除法这个知识点的拓展延伸。
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学过“找规律”一课,“找规律”是“周期问题”的雏形,学生对周期问题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具有一定的基础。
解答周期问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找出排列规律,弄清一个周期内有几个固定的数,然后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找到正确结果。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明确周期问题的特点,掌握周期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扶贫帮困、富有爱心的思想感情,并学会合理使用零花钱。
在实施知识目标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在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发现规律,从而明确周期问题的特点,掌握解答方法。
二、教法与学法1、自主探索,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发现周期的特点和规律,寻求周期问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整堂课的设计,时时考虑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个领路人。
并注重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发展练习,再到拓展练习,层层递进。
4、利用课件,直观教学。
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复习旧知1.找规律,下一个是什么图形?第18个是什么图形?2.今天是10月22日,星期三,那么10月29号是星期几?再过8天是星期几?这两道复习题是简单的周期问题,是为学习新课做铺垫的,第一题,学生凭直观可以得出答案,第二题则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结果。
(二)导入新课提问:你每天的零花钱有多少?你是怎样使用这些零花钱的?(指名回答)引入课题:我们来看看小红是怎样使用她的零花钱的。
《简单的周期》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周期现象,明白其循环规律。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循环计数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
1.导入: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周期现象,如日夜更替、四
季轮回等。
(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
2.学习新课:
(1)定义周期现象:在一定时间内,一种现象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出
现。
(2)讲解周期循环计数方法:如一周有7天,一个季度有3个月等。
(3)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计算一个周期内的天数,如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等。
(4)引导学生通过表格、图形等方式表达周期现象,并发现其中的规
律。
3.巩固练习:
(1)让学生通过实例,自己绘制表格或图形表示周期现象。
(2)让学生通过计算,找出一个周期内的天数。
(3)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小结:
(1)回顾周期现象的定义及循环计数方法。
(2)强调观察、分析、推理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
(3)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困惑。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
1.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
学策略。
3.在课后,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小学数学《周期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周期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解决策略,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解决策略,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集体小游戏(看谁反应快)1、规则:学生从1开始报数,有人数到报到“7”的倍数时,不许报数,要拍一下手掌,下一个人继续从1开始报数。
老师:从这个游戏中我们学到了什么?(报数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从1-7重复报数。
)二、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引出周期现象定义: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排列的现象,在我们数学王国里被称为“周期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数学的眼光来找一找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2、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周期现象观察下面的图:1、观察可知:昼夜现象是以白天、黑夜为一个周期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2、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季节现象是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一个周期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
3、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星期数是以7天为一个周期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
三、自主探究(一):1、出示例1:数列中的周期问题【例1】有一列数:6,5,4,2,6,5,4,2,….(1)第200个数是多少?(2)这200个数的的和是多少?2、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3、学生自主探究。
4、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思路点拨】通过对这一列数据的分析不难发现,这组数据是按6,5,4,2一个循环不断依次重复排列,我们把一个循环的6,5,4,2称为一个周期。
因为这个周期里有4个数,我们要求第n个数是几,就要用这个n去除一个周期的数目4.然后分析余下的数,余下的数是1,就是6;如果余下的数是2,就是5;余下的数是3,就是4;余数为0,就是2.要求这200个数的和,我们可先求出一个周期的和,6+5+4+2=17.然后看看200个数中有多少个周期,如果有余数,最后再加上余数即可求和.解: (1)200÷4=50,所以第200个数是2.(2) 6+5+4+2=17,50×17=850.答:第200个数是2;这200个数的和是850.四、巩固练习:【变式题1】黑珠、白珠共102颗,穿成一串,排列如下图:…………这串珠子中,最后一颗珠子应该是_____色的,这种颜色的珠子在这串中共有_____颗.五、自主探究(二):1、出示例2:循环小数中的周期问题9化成小数后,小数点后面第1993位上的数字是_____. 【例2】分数132、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3、学生自主探究。
------“周期问题”课堂实录与反思
------“周期问题”课堂实录与反思《周期问题》这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去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
众所周知,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寻找和发现周围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变化的规律构成了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同时,发现关系和规律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探索能力的过程。
因此,“探索规律”作为数学与运算独立的内容,其目的是加强这方面教学的力度,把这种“探索规律”的活动,结合其它方面内容的学习,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开阔学生的思路。
因此在设计时,我根据本课探究性和活动性比较强的特点,为学生设置了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的能力。
【课堂实录】一、提出问题——激欲1、出示“我、爱、数、学”四个字。
师:同学们喜欢数学吗?这节课让我们带着“我、爱、数、学”这四个字展开学习,要求:将“我、爱、数、学”这四个字填入方框里,使每一横行、每一竖列都要有这四个字。
(质疑)生1:“我爱数学”填入方框,竖下来第一列不都是“我”字了吗?生2:“我爱数学”只四个字,而方格有16格,字不是不够吗?怎么做呢?生3:斜着也要不同的四个字吗?生4:没关系的,题目要求只要横行、竖列不同的四个字就可以了,这样要填四个“我”字、四个“爱”字、四个“数”字、四个“学”字。
(全班同学明白了)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释疑,明确了题目的意思,那么解决这道题目有什么窍门,怎样填又对又快呢?有没有规律存在呢?2、揭题:找规律并板书课题。
二、运用策略——探究出示拼图,绿蓝红黄蓝红黄绿红黄绿蓝黄绿蓝1、初步感知师:猜一猜,最后一块填什么颜色?(用举牌表示)生:相互说一说填红色的想法。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横着看,每一横行都有红、黄、蓝、绿,而第四行差一块红的。
生2:我是斜着看。
…………2、探究规律师:通过直观观察,从颜色的角度,横着看、竖着看,那具体有什么规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发现的规律。
三年级寒假班教案第2次课------周期问题
经典例题 周期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的现象,如:人的十二生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星期七天等等。
像这样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有一定周期的问题,我们称为简单周期问题。
这类问题一般要利用余数的知识来解答。
在研究这些简单周期问题时,我们首先要仔细审题,判断其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也就是找出循环的固定数,然后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最后根据余数得出正确的结果。
【例1】□○△□○△……按照这样的规律排列,第12个应该是什么?【练习1】1、按规律填:西瓜、菠萝、菠萝、桃、西瓜、菠萝、菠萝、桃……第56个是什么水果?知识要点2、☆●△□●○☆●△□●○……按照这样的规律排列,第20个应该是什么呢?3、正月元宵闹花灯,一座大楼按照红、黄、蓝、紫、绿的顺序依次装饰花灯,一共有37只花灯。
想一想:第20只花灯是什么颜色?最后一只花灯是什么颜色?4、田老师把1~40号单词卡片依次发给甲、乙、丙、丁四位同学,那么第29张卡片应发给谁?把40张卡片发完,最后一张发给谁?【例2】2008年7月1日是星期二,问7月28日是星期几?【练习2】1、2004年国庆节是星期五,问2004年12月1日是星期几?2、如果今天是星期三,从今天起,第23天是星期几?【例3】50个3相乘,积的个位上的数字是几?【练习3】1、”个“42544444⨯⨯⨯⨯⨯,积的个位数字是几?2、27个2相乘,积的末尾上的数字是几?【例4】下表中每一列两个符号为一组,如第一组为“a奥”,第二组为“b运”,……问第25组是什么?【练习4】1、李华练习写书法。
在纸上依次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一共写了45个字,则他一共写了多少个“好”字、多少个“学”字、多少个“天”字、多少个“向”字?好:学:天:向:2、校门口共摆了98盆花,按“1盆菊花、2盆月季花、3盆杜鹃花……”的顺序排列,那么共摆了多少盆月季花?第72盆是什么花?【例5】有一列数按“135791357913579……”排列,那么前48个数字之和是多少?【练习5】1、有一列数,按照“817524817524……”排列,那么前35个数字之和是多少?2、一列数,按“1928374619283746……”排列,那么前56个数字之和是多少?【例6】静静有一本科幻书,每两页文字之间有3页插图,也就是说3页插图前后各有1页文字。
(完整版)三年级历史-周期问题
(完整版)三年级历史-周期问题三年级历史-周期问题(完整版)周期问题是三年级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持续性。
本文档将探讨周期问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教学方法。
基本概念周期问题指的是历史上一系列事件或现象的重复出现。
这些事件或现象可以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发生,但它们有着相似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通过研究周期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重要性周期问题对于学生理解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系列孤立的事件。
通过研究周期问题,学生可以发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本质。
周期问题的研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
学生不仅需要学会分析和判断周期问题,还需要研究如何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提出假设并进行研究。
这些能力将在学生今后的研究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研究周期问题:1. 图表法: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历史事件的时间序列图表,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图表中周期性的规律。
学生可以尝试回答一些关于图表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某个事件在某个时间点出现,是否有其他类似事件等。
2.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周期问题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案例,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3. 小组合作: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研究一个周期问题。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周期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向全班呈现他们的发现和结论。
总结学习周期问题是三年级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周期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持续性,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图表法、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周期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周期问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周期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的现象与数学的联系。
2、通过研究简单的周期问题,找出规律,培养学生养成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准备:投影片、红、白、黑三色珠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现象都与我们的数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白天、黑夜的更替,每个星期的周而复始,一年天数的规律等等。
今天,请同学们猜猜看,我会给你们带来什么问题?(投影出示例子)二、新授1、出示例1:小丁把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子按先2个红的,后1个白的,再3个黑的的规律排列(如下图),请你算一算,第32个珠子是什么颜色?(图略)2、学生讨论、猜测,气氛热烈,有的说是红色,有的说是白色,有的说是黑色。
老师及时提问:到底是什么颜色才是正确的呢?有什么办法吗?生一:把32个珠子拿来按这个红、白、黑的规律摆一摆就知道了。
生二:我不同意,我们不可能做每一道题都用题里的东西来摆一摆,要是数字很大呢?三千、两千也去摆吗?肯定这样的题有规律,可是?可是?师:说得对,两位同学都说得对,对于这类的题我们应该找出规律。
师引导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珠子是按“两红、一白、三黑“的规律重复排列,即6个珠子为一周期,32÷6=5(组)……2(个),32个珠子中含有5个周期多2个,所以第32个珠子就是重复5个周期后的第2个珠子,应为红色。
列式也可以:32÷(2+1+3)=5(组)……2(个)答:第32个珠子应为红色。
三、即兴训练:你们能根据例1的规律做下面的题吗?看谁最棒。
1、如图,算出第20个图形是什么?(图略)2、“数学趣味题数学趣味题……“依次重复排列,第2001个字是什么?3、把38面小三角旗按下图排列,其中有多少面小白旗?(图略)四、新授例2:2004年10月1日是星期1,问10月25日是星期几?师引导解析:我们知道,每个星期有7天,也就是说以7天为一个周期不断地重复。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教案:周期问题(500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 理解周期问题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掌握求解周期问题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运用周期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周期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小组合作和整合资源,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动学习的态度;(3)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发展形成推理、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3)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周期问题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学会求解周期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2.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周期性现象,如季节变化、月份、星期、天数、月亮的圆缺、植物的生长等,引出“周期问题”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学习与合作探究:(1)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周期性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通过分析和总结,找出解决周期问题的关键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展示并讨论各自小组的成果,共同总结出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并将其归纳为“周期解题法”。
3. 整合资源,提升解题能力:(1) 教师提供一些周期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解答,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合作和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对周期问题的理解。
(2)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周期问题,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解决。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 学生通过小组汇报和讨论,总结出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一、初步感知规律话说齐大大圣孙悟空成功护送唐僧取经后,又回到了花果山。
这天他心血来潮,想在花果山开运动会,要求小猴们布置会场,长臂猴猴和长尾猴将设计的草图送给大圣过目,(出示两幅设计图),大圣看完后,对着其中一张露出满意的笑容,哪幅设计图会让大圣满意呢?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长尾猴的作品有序美观。
长尾猴的作品为什么看起来会比较有序呢?预设:他按照一定的规律去排列。
大圣和大家的想法不谋而合,当物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时,会让人感觉有序美观,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很有“规律”。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观察长尾猴的设计图,哪些物品的排列有规律?(花和彩旗)我们先来看花,知道接下去会摆什么颜色的花吗?再接着呢?然后呢?这些花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你能表示出来吗?预设1:直接写字,没有分组预设2:用色笔表示花,没有分组预设3:写字,有意识的分组预设4:用色笔表示花,同时有意识的分组(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自己发现的规律,再去比较。
)他们都表示出规律了吗?对比1、2,有什么感觉?再出示3,有什么不同?(如果没有学生有分组意识,那老师可以追问:如何让大家很快看出你说的规律?)照这样分,图中的花分成了几组?第4组的三盆花会怎么布置?第4组的布置和第几组是一样的?如此下去,第9组的第一盆花是什么颜色?第20组的最后一盆花是什么颜色?再来看彩旗,彩旗的布置有什么规律?第3组会怎么布置彩旗?仔细观察花和彩旗的设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预设:都是几个一组,每组都是完全相同的,而且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
像这样同样的事物依次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叫它周期现象。
板书课题。
(课件演示盆花、彩旗后面几组消失,只留下一组)只有这样的一组,我们还可以找到规律吗?要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至少要观察几组?三、根据规律,解决问题照样子,摆到第16盆时会是什么颜色的花呢?独立思考,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展示学生作品。
预设1:红黄蓝红黄蓝红黄蓝红黄蓝红黄蓝红预设2:色笔画圈分组解决问题了吗?挺好,根据发现的规律,画图找到了答案。
周期问题优秀教案(教师版)
课题:周期问题班级姓名一、本讲知识点和能力目标1、知识点:周期。
2、知识目标:(1)让学生知道许多事物的变化都具有周期性,掌握其中变化的周期,并能灵活运用周期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互动式的学习,提高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3)初步渗透物质世界是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善于自主发现规律,并生成认真研究规律的好习惯。
3、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周期问题.二、教案方法自主、启发与导学三、本讲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周期的意义和初级类型。
第二课时较复杂的周期问题。
(代表性问题)第三课时周期问题的拓展和探索。
第四课时独立练习四、课外延伸、知识拓展周期与余数问题的结合五、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了那么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儿歌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常见的简算形式有关时间的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与十一三十天要牢记。
二月只有二十八。
平年三百六十五,闰年再把一日加。
第一课时【经典例题】例1.根据周期找位置:(1)卡片出示:△○○△○○△○○△○○……3个一组——一个△两个○(2)学生同桌说一说排列规律,说出它的变化周期是几?答:变化周期是3(3)提问:第13个图形是什么?第60个呢?13÷3=4(组)………1(个)60÷3=20(组)答:第13个图形是△。
第60个是○。
例2.在3.4507507……中的第50位小数是几?50÷3=18(组)……2(个)答:第50位小数是0。
例 3.2007年六·一是星期五,明年的六、一儿童节将会是星期几?(365+1)÷7=366÷7=52(周)……2(天)答:明年的六、一儿童节将会是星期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期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沪教版三年级上《周期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知道使用除法,利用余数进行推理方法的便捷,掌握利用余数进行推理的方法。
方法与过程:
1、体会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
1、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
秋季过了,接下去是什么季节呢?(冬季)
再接着是什么季节呢?(春季、夏季)
过完夏季我们又该到什么季节了?
师:我想过完秋季直接过春季行吗?
那能不能再继续过秋季?为什么不行?
师:又如我们每个星期的学习生活是从那天开始的?(周一)接着是周几?
小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星期都是按照规律依次重复出现,周而复始。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周期”
出示课题:周期问题
二、动手操作,感知周期(有序排列)
1、出示:下列图形发现什么规律?你能接着画吗?
①○□○□○□
②△□○△□○△□○
③◇○○□□◇○○□□
反馈交流
师:哪几个在重复出现的?
①每两个一组,按照○□重复出现;②每三个一组,按照△□○重复出现;③每五个一组,按照◇○○□□重复出现;
小结板书:“每几个一组”、“依次重复出现”
三、自主探究,体会规律
1、出示:
想一想:这串图形中,第31个是什么图形?(在练习纸上试一试)(1)○△□○△□○△□……()……
反馈:
⑴:画图:
⑵:计算:
31÷3=10(组)……1(个)(板书)○
讨论:算式中的“31”、“3”、“10”、“1”分别表示什么?
师:那么这1个它是在第几组第几个?
小结:
第31个是在第11组的第1个,每一组的第1个都是○,所以第31个是○。
(2)△△△○△△△○……()……
计算:
31÷4=7(组)……3(个)(板书)△
2、试一试:
(1)盆花的问题
问:照这样排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
计算: 15÷2=7(组)……1(盆),蓝(板书算式)
讨论:算式中的“15”、“2”、“7”、“1”分别表示什么?(师出示“第15盆、圈出2个为一组、圈出7组、最后1盆闪烁)
提问:“1盆”表示什么?(第15盆花)
它是第几组的第几个?(第8组第1个)
为什么第15盆花的蓝色的?
小结:
15盆花是在第8组的第1盆,每一组的第一盆都是蓝花,所以第15盆是蓝花。
(2)彩灯问题
⑴彩灯问题:
①问:观察图中的彩灯,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
②指名汇报,板书。
计算:17÷3=5(组)……2(盏),紫(板书算式)
师: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是紫色呢?
③小结:余数是2,可以观察每组中的第二个物体的颜色。
练一练:第18盏彩灯是什么颜色?(能不能用算式表示)
18÷3=6(组)
师:没有余数说明什么?(正好一组结束,也就是一组最后一个颜色)
3、小结:用除法解决周期问题应注意什么?
出示:①找准除数,看几个物体为一组;
②再看余数是几,就是看每一组的第几个。
4、练一练:
彩旗问题:
①从左起第21面、23面彩旗是什么颜色?
③计算:21÷4=5(组)……1(面),(红)
23÷4=5(组)……3(面),(黄)
四、综合练习,运用规律
1、出示情境图:
照这样的摆法,第21颗棋子是白子还是黑子呢?你是怎么想的?
21÷3=7(组)(黑)
2、小红正在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一串珠,第18颗是什么颜色?第24颗呢?
18÷4=4(组)……2(颗)(黄)
24÷4=6(组)(红)
小结:①找准除数;②再看余数是几;
五、全课小结,拓展规律
1、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周期问题
每几个为一组依次重复出现
画图计算
31÷3=10(组)……1(个)○
31÷4=7(组)……3(个)△
15÷2=7(组)……1(盆)蓝
17÷3=5(组)……2(盏)紫
找准除数看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