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学发展史
言简意赅的易学发展
言简意赅的易学发展史——浅评《四库全书总目∙易部小叙》在《四库全书总目∙易部小叙》(以下简称《小叙》)中,纪昀仅 用 280 个字的篇幅就概述了从易学产生到宋代几千年的易学发展史, 实际上它勾勒出了我国易学发展的轨迹,对易学发展中的流派、研究 方法等作了中肯的评价。
《四库全书总目∙总叙》的核心内容为“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 儒者沿彼,学凡六变”,通过论述“六变”,阐明经学发展的六个阶段。
同样,在《小叙》中,以“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为中心来论述 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
一.关于易学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小叙》曰: “而《易》则寓于卜筮······盖犹太卜 之遗法” 。
在生产力落后、科学不发达的年代,面对自然界和人本身, 人们软弱无力,故“ 《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 。
通过占卜, 人们趋利避害、祈求赐福。
《尚书·洪范篇》载: “汝则有大疑,谋及 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
可见,占卜在人们生产生 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周易》一般为史官所垄断, 发展水平不高,直到秦始皇焚书坑儒还因《周易》为卜筮之书而免于 火灾。
到了秦代,《周易》掌握在统治者手中,统治者利用政权,使 《周易》一步一步走向神学化。
第二阶段, 《小叙》曰: “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 禨焦,入于 祥” 。
西汉初年“天下但有《易》卜,未有它书” (见《汉书·刘歆传》),这个时期,易学得到了充分发展。
据《汉书∙ 儒林传》, 汉成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家之《易》皆祖田何,大 谊略同,惟京氏为异。
京房受《易》于梁人焦延寿,在著作《孟氏京 《灾异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京氏段嘉》十二篇中都体 房》十一篇、现出以纳甲、八宫、世应、飞伏、五星四气等妄言灾异内容。
故《周 易》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 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的摹仿自然,发展到了预测自然, 甚至进一步被统治者所利用,成为了统治思想的一个工具。
易经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易经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被誉为“中国古代三绝”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先秦时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古代文化及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易经的起源易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左右的商朝末年,其基础是古代卜筮术。
在商朝时期,人们通过占卜来预测天时地利和吉凶祸福,这些卜筮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易经原始文本。
据传,商朝时期的有关卜辞和卜筮方法的记载被汇编整理为《爻辞》和《文言》两部分,这些记录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后世的《易经》。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易经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发展。
孔子是易经的重要传承者和解释者之一,他认为易经是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天地变化规律、从而达到和谐与安宁的重要工具。
孔子的弟子们根据他的教诲,对易经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和阐释,形成了《十翼》。
同时,这一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兼军事家孙子也对易经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在《孙子兵法》中深入探讨了易经中的兵法思想,并运用易经原理,提出了众多战略战术的理论。
三、汉代的发展与繁荣汉代是易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尤其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刘安进一步完善了易经的体系。
他根据《春秋》和《十翼》进行整理,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周易》体例。
刘安在整理易经的同时,还编纂了《易传》和《易例》,将易经与其他学问相互关联,进一步扩大了易经的影响力。
四、唐宋明清时期的传承与发扬唐宋时期,易经形成了独特的研究体系,尤其是唐代的杨氏家族成员,对易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杨氏易学的特色。
他们在易经的研究中注重实践和应用,将易经与日常生活、政治军事、医药卜疮等方面相联系,使易经的研究更加全方位、多角度。
明清时期,易经研究再度达到高潮,尤其是明代朱熹和清代王夫之对易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后世所称的“朱熹学派”和“王夫之学派”。
朱熹提出了“理气一元”和“心学”的理论,将易经和道家思想相结合,对后世影响深远。
五、现代时期的研究与传承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易经在学术界的地位逐渐被质疑,但仍然有许多学者对易经的研究进行探索和发扬。
易经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易经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易经,又称《易经》或《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根基"。
它不仅具有深厚的哲学思想,还是一部极富启迪性的预测和指导人生方向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围绕易经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展开探讨,以揭示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易经的起源易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神话时代。
相传,伏羲氏是古代中国的第一位君主,他利用龟甲和蓍草在事物的变化中寻找规律,并将这些规律记录下来,形成了最初的六十四卦。
随着时代的演进,易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复杂而深奥的体系。
二、易经的演变1. 易经的早期发展早期的易经以六十四卦为基础,展示了世界万物的变化规律。
这些卦象代表了天、地、人、神等不同层面的现象和力量。
其中最早的八卦是乾、坤、震、巽、离、坎、艮、兑,分别代表天、地、雷、风、火、水、山、泽八个方面。
2. 易经的完善与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易经逐渐由卜筮的工具演变为一门哲学体系。
孔子及其弟子对易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注解,其中最著名的是《十翼》的注释,对易经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完善。
这些注释包括了对卦象的解释、爻辞的诠释以及整个易经的哲学思想。
3. 易经的化用与应用易经的理论体系不仅仅停留在哲学层面,还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医学、建筑等各个领域。
《易经》中的"变"的概念,被用来指导领导者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八卦的排列和卦象的应用,被运用于预测天气、地震等自然现象。
三、易经的影响与价值易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和人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价值。
下面列举了一些易经的影响和价值:1. 生活指导:易经中的卦象和爻辞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和把握,提供了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指导。
人们可以通过对卦象的研究了解自己的处境,并根据爻辞的提示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理性思维:易经强调思维方式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和借鉴他人的经验。
中国易学源流简表——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宋元 明清
(原载《易图新辩》;校订后载《启世箴言—我说周易》)先秦易学:约前26世纪初——前206年┌───────────→图谶(亡)│ ↑ ┌→天文 │ │ ├→历谱 ┌卦占───→术数────-─┬─────-┼-术数易-┼→五行 │ ↑ ↑ ↑ │ ↑ ├→筮龟 │ │ │ │ 《谶纬》 │ ├→杂占 │ │ │ ┌─┴─┐ ↑ │ ├→形法 │ 易术─┼-→ 姑布子卿 鬼谷子 │ └┐└→(略) │ ↑↑ │ (春秋战国) │ │前易 ││ │ ↑ 《易纬》(佚)││ ││ └学术(略) │ ↑ ││ │└──┬──┐┌┼─────-─┼───┼→象数易 │ │ │ │││ ┌──┘ │ ││ ┌-数卦-┐ 易图→↓││ │ ┌─-┘ ↓└本易┼-爻卦-┼-┼-→《易经》-→《易传》-┬-┼→象义易(综合) │└-色卦-┘ ↑ (西周) (东周) │ └─-┐ ↑│ ┌─┘ ↑ ↑↑ │ └→义理易 │ │┌────┘ ││ │ ┌───-┘│ ││┌────────┘│ ↓ │ 李京房 │ │││ 老子-→庄子 │ 邹衍 │ ↑│ │││ │┌────┘(战国) │孟喜→焦延寿 │ ↓↓│ ↓↓ │施仇 贺丘梁 └───→易学──-→孔子─┐ │ ↑│ ┌─┴─┐ │ 田王孙└→《内经》↓ ↓ │ ↑商瞿 卜商→轩臂→田何→丁宽 杨何(子夏) (汉初)两汉易学:前206——公元220年┌谶纬学 汉章帝鼎盛,汉末走衰,魏晋屡禁,隋炀帝焚禁。
│数术易 司马季主 汉文帝时 京城设摊卜筮,宋忠贾谊造访├象数易┬孟 喜 宣帝时博士 卦气说 《周易章句》│ ├焦延寿 汉宣帝时 灾变卦气说 《易林》│ ├李京房 前77-前37 元帝博士 《京氏易传》《周易京氏章句》│ ├荀 爽 128-190 升降说等 《周易注》《九家易解》│ └陆 绩 187-219 星历算数易 《太玄经注》《陆氏易解》 │├综合易┬马 融 79-166 传古文经学 《周易马氏传》│ └郑 玄 127-200 遍注群经 《易论》《周易郑注》《易纬注》││辑 说─刘 安 179-前122 《淮南子》《淮南九师道训》┤├义理易┬田 何 汉高祖时 今文易始祖,授易丁宽、杨何等│ ├韩 婴 文帝博士 传子夏易 《韩诗外传》│ ├丁 宽 汉景帝时 古义易学 《周易丁氏传》│ ├费 直 汉景帝时 古文易学 《费氏易》《周易分野》│ ├杨 何 汉武帝时 官易之始 《易传杨氏》│ ├董仲舒 前179-前104 天人感应说 《春秋繁露》│ ├施 仇 宣帝时博士 《周易施氏章句》│ └梁丘贺 宣帝时博士 《周易梁丘氏章句》│├玄 学┬杨 雄 前53-18 仿周易另辟体系 哲学创说《太玄》│ └魏伯阳 东汉后期 丹家易 《周易参同契》│└目录学─刘 向 前77-前6 目录学之祖 《洪范五行传》三国晋隋唐易学:公元220-907年┌术数易┬管 辂 208-256三国 精阴阳占算 管氏易传│ ├郭 璞 276-324 精历算五行卜筮 《易洞林》│ ├干 宝 286-336 精阴阳术数 《周易注》│ ├葛 洪 晋朝 炼丹家 《周易杂占》│ ├李淳风 602-670 精历算 《乙巳占》《周易玄义》│ └袁天罡 唐初 《六壬课》《五行相书》│├象数易┬虞 翻 164-233 象数解易 纳甲旁通说 《易注》│ ├荀 粲 三国魏 荀氏家族 承荀爽说│ ├崔 憬 武曌前后 以卦象解易 《周易探玄》│ └张 遂(一行) 683-727 精天文历法 揉和佛学 《易篡》┤├综合易─欧阳建 269-300(晋) 名物言易说 《言尽意论》│├辑 说┬孔颖达 574-648 奉唐太宗命编《周易正义》│ └李鼎祚 唐肃宗时 欲纠孔疏 756年《周易集解》│└义理易┬何 晏 190-249三国 玄学之始 援老解易《周易何氏解》 ├王 肃 195-256三国 集古文经学大成 《周易注》├阮 籍 210-263三国 折衷儒道 《周易通论》├嵇 康 223-262三国 《周易言不尽易论》├王 弼 226-249三国 开义理易 得意忘形说《周易兼义》├韩康伯 332-380晋 与王弼注周易而为传世通行本├卫元嵩 北朝北周 归藏中天易 《元包经传》├萧 衍 464-549 糅合易佛 玄学易 《周易大义》└陆德明 约550-630唐 音义注易 《经典释文》《易疏》宋元易学:公元960-1368┌术数易-邵伯温 1057-1134 承父邵雍之说 《易学辨惑》│图书易┬陈 抟 约871-989 开宋图书说 《龙图序》《易道真传》 │ ├刘 牧 1011-1064 河洛图说 《易数勾隐图》│ ├邵 雍 1011-1077 先天学 先数后象说 《皇极经世》│ ├周敦颐 1017-1073 哲理论说《太极图说》《通书》《易说》│ ├张 理 元延祐年为官 象数解图书 《大易象数钩深图》│ └钱义方 元末 考证图书说 1346年著《周易图说》├象数易┬李之才 ?-1045 卦变说 《变卦反对图》│ ├保 巴 ?-1311 图解宇宙本原 《易体用》(三种)│ ├朱 震 1072-1138 先象后数说 《汉上易传》┤ └吴 澄 1249-1333 究心于理 象数解经 《易篡言》├综合易┬李 觏 1009-1059 气说 《删定易图序论》《易论》│ ├朱 熹 1130-1200易本卜筮说 《周易本义》《太极图说解》│ ├蔡元定 1135-1198 河洛为源说 《易学启蒙》│ └叶 适 1150-1223 功利学代表 《习学记言》└义理易┬范仲淹 989-1052 参证史事 以易立世 《易义》├胡 瑗 993-1059 理学先声 阴阳说易 《周易口义》├欧阳修 1007-1072 人事说 《易童子问》├司马光 1019-1086 人事说 《温公易说》├王安石 1021-1086 倡义理 《易解》《临川集》├张 载 1020-1077 创理学之一 气本源说 《横渠易说》├程 颢 1032-1085 天理说易 与弟奠基理学 《二程集》├程 颐 1033-1107 理本论 《周易传义》《伊川易传》├苏 轼 1037-1101 儒佛道治易 《东坡易传》├杨 时 1053-1135 程门立雪 闽学之祖 《易说》├李 光 1078-1159 以史证易 《读易详说》├杨万里 1127-1206 讲通变 《诚斋易传》├陆九渊 1139-1193 心通宇宙说 《象山先生全集》├杨 简 1141-1226 以心为学 《杨氏易传》└俞 琰 1258-1314 精道教玄说 《周易集说》《易图篡要》明清易学:1368-1911年┌象数易┬赵撝谦 1351-1395 《六书本义》《周易提纲》│ ├黄道周 1585-1646 通天文历数 万物一体说 《易象正》│ ├方以智 1611-1671 哲学解易《周易时论几象图表》《学易纲宗》│ ├焦 循 1763-1820 博览见长 数理解易 《雕箛楼易学三书》│ └俞 樾 1821-1907 精训诂学《易贯》《易旁通变化论》├综合易┬来知德 1525-1604 致知治易 错综说《周易集注》│ ├唐鹤征 1538-1619 引老庄说易 乾元三才说 《周易象义》 │ ├王心敬 1656-1738 切近人事 《丰川易说》│ ├惠 栋 1697-1758 训诂治易 集汉儒说 《易汉学》《周易述》│ └张惠言 1761-1802 崇扬虞氏易 《周易虞氏义》《易图条辨》┼辑 说┬胡 广 1370-1418 奉敕撰《周易大全》│ ├李光地 1642-1718 为康熙御篡编修《周易折中》│ ├傅 恒 1722-1770 奉敕撰《周易述义》│ ├马国翰 1794-1857 佚书集成 《玉房山辑佚书》│ └纪 昀 1724-180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义理易┬王守仁1472-1528 良知即易 《传习录》├韩邦奇1479-1555 宗张载气说 《易学启蒙意见》├李 贽 1527-1602 禅学入易 《九正易因》├黄宗羲 1610-1695 博学之儒 究心说易 《易学象数论》├顾炎武 1613-1682 开朴学之风 《音学五书》《日知录》├王夫之 1619-1692 以象明理 《周易内外传》《周易稗疏》├毛奇龄 1623-1716 考据说易 《仲氏易》《推易始末》├朱彝尊 1629-1709 考证治易 《经义考》├胡 渭 1633-1714 集清初易图辨伪大成 《易图明辨》├姚际恒 1647-1715 疑古辨伪 《九经通论》《古今伪学考》├陈梦雷 1650-1741 明象说人事 《周易浅述》├江 永 1681-1762 长于音韵 融众家说《河洛精蕴》└程廷祚 1691-1767 疑古探源 阴阳动静说 《程氏易通》医易学《内经》 托名黄帝 成书于战国前后孙一奎 1522-1619 不知易不言医 《医易绪余》张介宾 1563-1640 医易相通 《类经》近 代杭辛斋 1869-1924(近代) 易如明镜说《学易笔谈》《易楔》尚秉和 1870-1950(近代) 象外无易 《周易尚氏学》李镜池 1902-1975 《周易探源》《周易通义》高 亨 1900-1986 《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古经通说》《周易大传今注》。
周易的产生和发展变化及蕴含哲学
周易的产生和发展变化和蕴含的哲学思想一、产生和发展变化混沌初开,乾坤始见。
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
那时节是无极世界,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四仪,四仪出八卦。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这里边有乾、坤、震、艮、离、坎、兑、巽。
分别对应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以之推衍,乾又可以作为君、宗、门、首、德等;坤又可以作为臣、城邑、田、宅、陆等;震又可为主、坦道、蕃、左;巽又可为女、风俗、床;坎为江河、大川、渊、井、寒泉;离为户、牢狱、灶;艮为石、庙、宫室、穴;兑为妹、右、西等。
三皇治世、五帝为君,才有夏传子,家天下。
夏桀王,暴虐昏庸,才引出来汤武伐夏,建立了商。
商纣王这个人实在是荒淫无道,一不该将妲己封入宫院,二不该修露台放花民前,三不该造柴盆文武遭难,四不该杀姜后太子鸣怨,五不该将杨任剜去双眼,六不该比干丞相挖去心肝,七不该摘星楼上摆妖宴,八不该炮烙梅伯化灰烟,九成王黄飞虎被逼造了反,姜子牙奉师命下了昆仑山,渭水河边垂钩钓,周文王郊外去访贤,连拉了八百单八步,到后来扶保大周江山八百单八年。
侃着侃着怎么感觉有种说《封神榜》的感觉一样。
其实还真跟有些牵连。
说道《周易》首先想到的是文王八卦,或者是街头巷尾算命的地摊,其实那不是《周易》也不是真正的文王八卦,只是一些哄人的把戏,要是真的算的准,为什么城管过来掀摊子的时候,怎么没有算出来呢。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既然讲到《周易》就要说说这事怎么一本书。
《周易》:并非《易经》,由《易经》和《易传》组成。
周易一书,并非仅仅为占卜之书,乃是借占卜学修身。
而《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易学发展史
易学发展史易学及其传承有关《周易》的记录最早见于《左传》,鲁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672年。
近3000年,研究《周易》的不乏其人,留下的易学著作,不下3000种,形成了独立发展的易学史。
所谓“易学”就是历代学者对《周易》的种种解释,这些千差万别的解释,形成了一套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理论体系。
《周易》产生之源,旧说“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其创作的时代背景至为古远,先秦时代,《易》用多见于占筮,其说颇具“象数”、“义理”色彩。
而《易》学流派的明确创立,并不断地发展演变,则是发端于秦汉。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嬴政并吞六国,统一天下。
不久,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他发令焚毁一切旧传经籍,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有幸的是,《周易》作为卜筮之书,不属焚烧之列,遂独得完好保存。
所以,西汉初年复兴经学,《周易》的传授较其它诸经最为无阙。
而且,由于《易传》十篇的流传日益广泛,并为学者所高度重视,以至被合入“经”中传习,乃使历代对《周易》的研究,均以经传两者为主要对象。
从西汉到今天的两千多年之间,沿着历史时代的推进,《周易》学说的流传大致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先秦易学、汉魏晋南北朝《易》学,唐代《易》学,宋代《易》学,元明清《易》学,现当代《易》学。
各个阶段的《易》学,又有不同的特色,出现不同的流派。
下面,依照这几个阶段,分别简述各种主要《易》学派别的基本特点及其代表人物,庶可略见两千余年《易》学“门庭”之大端。
先秦易学先秦时期是易学萌生和奠基时代。
传统认为《连山》、《归藏》、《周易》“三易”先后于夏、商、周三代问世。
春秋战国时期易学已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势,一是继续沿着宗教巫术的占筮道路发展,以《左传》、《国语》为代表;一是摆脱宗教巫术束缚而向哲学发展,以《易传》为代表。
《易传》是先秦易学集大成之作。
先秦诸子尤其是儒家、阴阳家、道家的思想反映在易学上,丰富了易学;同时,《周易》思想又渗透到各家学说之中,成为社会的普遍价值观。
试论道教易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试论道教易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导读:一顾名思义,所谓道教易学,或谓道教中的易学,或谓易学在道教中。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道教中的易学,范围比一顾名思义,所谓道教易学,或谓道教中的易学,或谓易学在道教中。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道教中的易学,范围比较广泛,它既涉及《周易》经、传及易学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概念、哲学命题在道教教义思想中的运用,也包括《周易》的卦爻符号系统作为信仰的象征符号在道教中的运用等。
易学在道教中,指的是作为经学的《周易》在道教中的应用、发展的情况。
从道教的经籍总集《道藏》来看,尽管如元代高道李道纯作《三天易髓》,曾以《周易》中《乾》、《坤》两卦的爻辞释道教内丹修炼,且这种情况在《道藏》的其它经文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存在;《道藏》中也收有明李贽的《易因》,但此书《四库提要》谓每卦先列经文,次以己意总论卦象,又附录诸儒之说于每卦之后,书止六十四卦。
(转引自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第1164页,中国社科出版社1991年版)可以说《道藏》中基本没有完整的、专门通过对《周易》经、传的直接解释来阐发道教教义思想的经文。
因此,我们所说的道教易学,主要指的是道教中的易学,即以《周易》的卦爻象、卦数及历代易学中围绕着《周易》经、传本身及对其阐释中出现的种种概念、命题来对道教的信仰尤其是教义思想进行解说的一种学术形式。
道教易学主要指的是一种易外别传,而不是指通过对《周易》经、传的直接解释来阐发道教的教义、信仰,不是指的易学在道教中,不是说在道教中存在一种纯经学的易学表现形式,且这种经学的易学表现形式被用来阐释道教的信仰和教义。
为什么能从道教中发展出道教易学的思想体系?道教易学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如何?本文拟对这些问题来作考察。
二一般地说,易学文化和道教文化是在中国远古文化的传统上产生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文化。
这两种文化既有不同的特色,又有其内在的关联。
易学文化主要是以一套符号系统,加上神秘的卜筮之辞,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
魏氏易经研究(4)——易学的分期
魏氏易经研究(4)——易学的分期上节讲到:“易学”指汉朝以来,经师、学者对《周易》经、传所作的种种解释,流派主要有“两派六宗”。
根据各派各宗在各个朝代研究易学侧重点的不同和产生的影响程度,易学大致可分为汉代易学、晋唐易学、宋明易学、清代易学、当代易学五个时期。
一、汉代易学汉代被称为经学时代,“经学”高于一切学术。
西汉时期,汉武帝倡明经学,“独尊儒术”,《周易》被列为“经”书之一,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世人始称《易经》。
严格意义上讲,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6年),立五经博士,才算是易学真正产生了。
西汉孟喜、京房是象数派创始人。
京房著有《京氏易传》,对筮法进行了彻底变革,创立纳甲筮法,对易学传承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孟喜、京房代表的是官方易学,其解易的主要方法:一是以奇偶之数和八卦所象征的物象解说《周易》的经文、传文;二是以卦气说(即以八卦或六十四卦配一年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解释《周易》的原理;三是利用《周易》讲阴阳灾变。
至西汉末年,受神秘主义思潮的影响,易学出现了《易纬》之类的著作,将卦气说和象数说进一步理论化、神学化,提出“易一名而含三义”之说(即简易、变易、不易)、太极元气说、九宫说等。
此外还有杨雄的《太玄经》,将易学与历法结合得更为自然。
东汉时期,孟京易学势力衰弱,以费直为代表的民间易学派--费氏易学与孟京易学走向合流,形成以五行的生数和成数解释《周易》中的象和数的五行生成说。
至东汉末年,道家黄老学派逐渐演变为道教,其易学也逐渐与炼丹学说结合起来,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始以《周易》原理解说炼丹的理论和方法,是为道教易学的先驱。
总之,在汉代,易学成为有明晰师承脉络的专门之学,《周易》的二重性更加明显。
一方面,民间术士不断更新、完善筮法体系,使其卜筮功能更加完备;另一方面,得到了汉代统治者的青睐,其思想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官方安邦治国和个人修身养性的哲学之书,其理论指导作用日益显露和光大。
当代易学四十年(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易学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易学研究综述
文:翟金录(上海)责任编辑:乔汉
内容摘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四十年,中华民族发生了一次大的历史性飞跃。易经是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峰,“易”是中华民族最高哲学范畴。易学引领和助推了这场伟大的历史变 革,同时也丰富、发展、变革了自身。
II 代 II 总第350期 2019/10
以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为原点, 前后大约各二十年,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 光辉灿烂的四十年。这40年,中国完成了四 次工业革命的补课、逆袭、反超和引领的历 史进程,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 到信息文明的社会飞跃,成为与美国并驾齐 驱的最大经济体,成为世界当今百年未有之 大变局的实际助推力量。真是历史上的奇 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跨世纪的这四十 年,其富足,安祥,平和的程度远远超过了
会上,冯友兰先生写来《祝词》,第一次正式提 岀《周易》是“宇宙代数学”这一概念;唐明邦对汉 代《周易》象数学的思维模式进行了剖析;朱伯 对 开展易学哲学史研究讲了意见;萧菱父就《周易》与 阴阳家的源流关系,讲了自己的观点;张立文把朱熹 与李的易学思想做了比较研究;张岱年分析了《易 传》与中国文化密切的优良传统关系;罗炽分析了 《周易古经》的形象思维;萧汉明剖析了王船山的易 学体系;赵定理论述了《周易》与现代科学的联系; 张政就考古新发现对周易研究进行了综述。
与会者有全国哲学、史学、文学、宗教、考古、 天文、物理、数学、医学等方面的《周易》研究专 家、学者和爱好者。收到专著五部、译文两篇、论文 130多篇。这次大会,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 讨:一、《周易》的哲学思想;二、易卦的起源; 三、易学的发展史;四、《周易》同古今自然科学的 关系。这次会议,由武大哲学系、湖北社科院哲学 所、湖北哲学史学会主办,名称为冲国《周易》学 术讨论会”,日期是1984年5月30日至6月5日,地点 是武汉东湖之滨。
易学源流表
易学源流表先秦约前26世纪初——前206年┌───────→图谶(亡)┌→占算│↑├→术数┌易占──→术数────────┼→术数易─────┼→阴阳│↑│↑├→历算││││└→略│││└────────┐│易术─┤《谶纬》│前易↑↑││││││└学术(略)││││└─────┐┌─→《易纬》(佚)┐│││││↑(秦汉)├→象数易←┘│┌数卦─┐↓││┌─┘↓└本易┼爻卦─┼┬→《周易》→《易传》─┤综合易│└色卦─┘│(西周)↑↑└─┐↑│┌─┘↑│││││││││└→义理易││┌───┘││↑│││┌───────┘││││││老子───┼→庄子││└┼┘↑┌───┘││↓│││└───→易学──→孔子───┐│││┌─┴─┐│↓↓│商卜轩田瞿商─→臂─→何(西汉初)易学源流简表:两汉两汉:前206——公元220年:┌谶纬学纬书谶书合称,东汉文是多研此术。
│├象数易─┬孟喜西汉中期(宣帝时)卦气说《周易灾异》│├焦赣西汉中期(宣帝时)灾变卦气说《易林》│├京房前77-前37(武帝时)《京房易》│├荀爽公元128-190(东汉)升降说等│├虞翻公元164-233(东汉)逸象旁通说│└陆绩公元187-219(东汉)象数易集成│├综合易─┬马融公元79-166(东汉)彖象经文易│└郑玄公元127-200(东汉)爻辰五行说││(辑说)─刘安前179-前122著《淮南子》汉易─┤├义理易─┬田何?(高祖时)授易周王孙、丁宽、齐服生│├丁宽西汉前期受学田何、古义易学│├韩婴西汉前期(文、景帝时)韩氏易传子夏易│├费直西汉前期(景帝时)古文易学开派│├杨何西汉前期(武帝时)官易之始易博士│├司马谈?-前110(武帝时)受易于田何│├京房西汉前期(武帝时)│├施仇西汉中期(宣帝时)施氏易│└梁丘贺西汉中期(宣帝时)今文易学开派│├玄学─┬杨雄前53-18(成帝时)著《太玄》│└魏伯阳东汉后期《周易参同契》│└目录学──刘向前77-前6(宣帝时)目录学之祖易学源流简表:三国隋唐晋三国晋隋唐:公元200-907年┌术数易┬管辂208-255(三国)精阴阳占算│├郭璞276-324(晋)精算历奇术《洞林》│├干宝318-?(东晋)通阴阳术数《周易注》│├葛洪?(晋)炼丹家《周易杂占》│├李淳风602-670精历算《推背图》《乙巳占》│└袁天罡?(唐初)《推背图》《六壬课》│├象数易┬荀氏家族荀俣荀粲(三国魏时)承荀爽说晋易─┤├崔憬(唐武后前后)崇扬卦象《周易探玄》│└张遂(一行)673-727和佛学、天文历法│├综合易─欧阳建?-300(晋)名物言易说│├(辑说)┬孔颖达574-648(唐)642《周易正义》│└李鼎祚?(中唐)756年《周易集解》│└义理易┬何晏190-249(三国)《玄学解易》├王肃195-256(三国)集古文经学大成├阮籍210-263(三国)杂以道家、无为说├嵇康223-262(三国)《周易言不尽易论》├王弼226-249(三国)老庄解易玄学易之始├韩康伯332-380(晋)托象明义说├卫元嵩?(北魏或后周)《元包经》└陆德明556-627(唐)采集汉魏易说易学源流简表:宋元宋元:公元960-1368┌术数易┬陈抟?-989(宋初)宋易图说之始│├李之才?-1045(北宋)卦变说│├刘牧1011-1064(北宋)《易数勾隐图》│├邵雍1011-1077(北宋)《皇极经世》│├周敦颐1017-1073(北宋)《太极图书解》│└钱义方?(元末)1346年著《周易图说》│├象数易┬朱震1072-1138(两宋间)《汉上易传》宋易─┤├蔡元定1135-1198(南宋)河洛为源说│└吴澄1243-1313(元)考证治易│├综合易┬李觏1009-1059(北宋)删定易图序论│├朱熹1130-1200(南宋)纳诸家易说│├蔡元定1135-1198(南宋)河洛为源说│└叶适1150-1223(南宋)义出于象说│└义理易┬范仲淹989-1052(北宋)世变说├胡瑗993-1059(北宋)《周易口义》├欧阳修1007-1072(北宋)《易童子问》├张载1020-1077(北宋)气本源说├程颢1032-1085(北宋)心学先驱├程颐1033-1107(北宋)理一元说├杨时1053-1135(北宋)道学《易说》├李光1078-1159(南宋)以史解易├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诚斋易传├陆九渊1139-1193(南宋)心学├杨简1141-1226(南宋)心学以心解易└俞琰1258-1314(元)隐士《周易集说》易学源流简表:明清公元:1368-1911年┌术数易┬黄道周1585-1646万物一体说实测治易│├方以智1611-1671以数解易│└焦循1763-1820推变说│├象数易┬来知德1525-1604错综说《周易集注》│├唐鹤征1697-1758杂老庄说《周易象说》│├惠栋1697-1758天人说《易汉学》│└张惠言1761-1802崇扬虞氏易清易─┤├(辑说)┬胡广1370-1418《周易大全》│├李光地1642-1718《周易折中》│├傅恒1722-1770《周易述义》│├马国翰清末道光年《玉房山辑佚书》│└纪昀1722-180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义理易┬李贽1527-1602哲理说《九正易因》├黄宗羲1610-1695《易学象数论》├顾炎武1613-1682朴学考据治易《易音》├王夫之1619-1692《周易稗疏》├毛奇龄1623-1716《河图洛书原舛编》├朱彝尊1629-1709《易经考》├胡渭1633-1714集清初易图辨伪大成├程廷祚1691-1767阴阳动静说├姚际恒清末疑古说└尚秉和1870-1950《周易尚氏学》。
先秦易学流变析略
先秦易学流变析略
先秦易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门重要的学问。
其流变始于商周时期,历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等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在先秦易学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学派和经派。
其中,代表先秦时期的易学流派主要有周易、洛书和爻学。
周易是杂卦和易卦的集大成之作,以阴阳五行为基础,描绘了宇宙“一体两面”的结构形态。
洛书是天文地理与易卦的结合体,强调符号的象征意义,以此推测吉凶、吉祥之事。
爻学则强调易卦内部结构的变化,认为爻有生克相合、转伏沉浮的表现形式。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易学学派,如汉代的春秋帝王派、魏晋南北朝的天人合一派、唐末宋初的陶渊明派、明代的周宗正派和金陵学派等。
这些学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理论依据,形成了各自的思想体系和学术传统。
总之,先秦易学作为中国文化中一门独具特色的学问,自商周起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其流变历经多个时期和众多学者的不断发展,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兴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周易的起源与发展
周易的起源与发展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被誉为“易学之祖”。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周易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其起源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研究心得。
一、周易的起源周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代和西周时期。
《易经》最早的版本是《周易传》,据说是周文王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所编纂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易传》逐渐发展为《易经》。
《易经》以六十四卦为基础,通过卦象和爻辞的解读,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二、周易的发展周易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这一时期,许多学者对《易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解释方法。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学派有“象数学派”、“彖象学派”和“文言学派”。
这些学派对《易经》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使其更加丰富和深入。
三、周易的哲学思想周易不仅是一部卜筮的工具书,更是一部哲学经典。
《易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合一等。
其中,阴阳学说是《易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它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对立统一规律。
五行学说则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天人合一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周易的应用领域周易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卜筮和预测。
在古代,周易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医学、风水等领域。
《周易》中的“易经卦辞”和“爻辞”被用来解释天文、地理、人事等现象,并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至今,《易经》仍然是许多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五、周易的影响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也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易经》的思想和理念被广泛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并在当地的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起源与发展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通过对周易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无论是其起源的商周时期,还是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周易都承载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易学春秋追溯从天文到人文的易学发展之路(36)
易学春秋追溯从天文到人文的易学发展之路(36)三十六、承前启后——六爻纳甲“黄老之学”作为西汉早中期的主流思想的地位,到了汉武帝时代被终结;随之而来的是儒学的独领风骚、即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流治国思想变崇尚“无为而治”为提倡“积极有为”。
并且在汉武帝时代,一大批原本社会地位卑微的人被启用、得到高官厚禄,如卫青、霍去病、公孙弘、金日碑、朱买臣等人都是从社会底层一跃而起执掌大权。
在社会上,由于汉武帝的大力开边拓土,一大批原本在内陆处于社会底层的穷苦人,到边疆戍边屯田后也富裕了起来。
这些财富效应刺激着时人不再安于“无为而治”坐等机会,更愿意通过主动出击来寻觅改变人生的机会——所以为了紧跟时代潮流,以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为宗旨的奇门遁甲已经难以满足当时人们的需求,需要更积极进取的占卜方式才能满足日益亢奋的社会大众需求。
于是在此历史大背景下,“六爻纳甲”登上了历史舞台。
一般认为六爻纳甲是西汉易学大师京房所做,其占卜方式被留存于《火珠林》中。
对于京房所用占卜的易术的来历,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是个谜团了,《汉书·儒林传》中就记载道:“京房受《易》梁人焦延寿。
延寿云尝从孟喜问《易》。
会喜死,房以为延寿《易》即孟氏学,翟牧、白生不肯,皆曰非也,至成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易》家说皆祖田何、扬叔元、丁将军,大义略同,唯京氏为异,党(倘)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
房以明灾异得幸,为石显所谮诛,自有传。
房授东海殷嘉、河东姚平、河南乘弘,皆为郎、博士。
繇(由)是《易》有京氏之学。
”刘向是西汉晚期汇编整理古籍的大家,他对古籍和古文化的鉴别能力毋庸置疑;因此,他对京房易学的质疑不可能是空穴来风的无中生有,必有所指!京房易学不同之处在哪里?首先,相对简洁易懂的先天64卦排序(其原理与先天八卦一样是二进制的累进),如下图所示:京房易学所排64卦序就显得与众不同、看似迥异于其他易家,如下图所示:前一图通常被称为“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其排序原理也显而易见,与先天八卦一样遵循二进制累进的原理。
论易学思想在轴心期的突破
论易学思想在轴心期的突破易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学思想。
在轴心期,易学思想经历了一次重要的突破,掀起了一股文化思想的革新潮流。
轴心期是指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的这个重要历史时期,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转型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中国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演变,尤其是易学思想在这个时期中掀起了一波革新的风潮。
易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之一,它主要关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符号学习进行探索和阐述。
易学思想在轴心期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发展变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概念内涵的深化易学思想在轴心期中,概念内涵的深化是很显著的。
首先,在易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天人合一不仅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表明了一个人必须通过和自然的融合而完善自己内心。
这种观念的深化,使得易学思想在轴心期中更加接近于人性哲学,深入探讨了人类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其次,易学思想中的道德伦理思想得到了更为深刻的阐述。
在轴心期中,易学思想引入了“天命”这一概念,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基于自己的命运而成的,而在遵守天命的同时,人们也要注重道德和伦理的规范。
二、符号学习的创新符号学习一直是易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它通过解释符号来揭示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在轴心期中,易学思想在符号学习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使其更为丰满和系统。
例如,易学思想对于八卦的解释得到了更为深入和完善的发展。
在八卦中,每个符号代表了不同的属性和本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代表了不同的元素。
在轴心期中,易学思想对于八卦的研究更为深入,不仅从元素方面进行解释,还从道德伦理以及人类社会方面进行了探讨,良心调和了得到了发展和创新,使得易学思想更为贴近人们的生活和实际需求。
三、易学思想和其他思想的融合在轴心期中,历史上出现了很多重要的文化思想,包括道家、儒家、墨家等等。
周易的演变过程简述概括100字
周易的演变过程简述概括100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周易的演变过程简述》周易,又称《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典之一。
它最初起源于周代,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之一。
周易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周易最初形成于西周时期,是一部关于卦象变化和哲学思想的文化遗产。
随着历代文人士大夫的传承和演绎,周易的内容逐渐丰富和深化,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易被进一步加工和发展,形成了《周易》现有的体例。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易经》的编撰与整形。
随着《周易》在这个时期的完善,它的象征和象数之间的关系也逐渐被确立,形成了易学的基本原则。
随着秦汉以及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进程,周易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愈发凸显。
易学家们对《周易》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发展出了易学的重要派别如象数学、象说学、象传学等,这些学派的形成使得《周易》的学问更加丰富多彩。
在宋明清时期,周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经学和儒学的复兴,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周易》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被当代学者们所重视和研究。
周易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历经沧桑、传承与发展的过程。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其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智慧财富。
【100字】在整个演变过程中,周易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为中国理论、哲学思想和文化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过深入研究《周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智慧和文化底蕴,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为今天的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交流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100字】《周易》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展现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部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在于其对社会、伦理、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为我们的生活和思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支撑。
保持对《周易》的研究和传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对待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下去。
易经的历史
易经的历史易经的历史《易经》最初用于占卜和预报天气,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等各方面,是一部无所不包的巨著。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易经的历史,欢迎阅读!传统的说法周易的成书时间历来颇多争论。
传说远古的伏羲创八卦、夏禹将其扩充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记载在《连山》一书,《连山》以“艮”为第一卦。
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记载在《归藏》一书,以“坤”为第一卦。
依据司马迁《史记》的记“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后人因此认为《易经》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时候确立,是周文王奠定了《易经》以“乾”为第一卦,并为每一卦写下“卦辞”(卦象的解释)。
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则被认为是“爻辞”(每一爻的解释)的创立者。
卦辞和爻辞的内容不单影响周朝的历史,也影响到“诗经”的文学风格。
易傳主条目:十翼根据《史记》,春秋时期孔子对《周易》有所阐述与解释,参与了〈彖传〉(上下两篇)、〈象传〉(上下两篇)、〈系辞传〉(上下两篇)、〈文言传〉、〈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等篇章的编辑[5]。
共有十篇,称为“十翼”。
到了汉武帝以后,“十翼”被称为《易传》,并被列为《易经》的一部分。
《易传》为孔子所作,但也有学者认为是集体创作。
宋代欧阳修提出《易传》不是同一人所作。
清初学者惠栋说:“栋四世咸通汉学,以汉犹近古,去圣未远故也。
《诗》、《礼》毛、郑,《公羊》何休,传注具存;《尚书》、《左传》,伪孔氏全采马、王,杜元凯根本贾、服;唯《周易》一经,汉学全非。
”[9]。
当代的学者认为《易传》里面的篇章最早出现于中国战国时期,但亦有部分篇章是西汉年代所著。
近代研究在近五十年,出现了新的《易经》历史研究,西方和中国的学者根据商、周朝的占卜用的兽骨和龟甲上的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钟鼎文以及其他史料研究。
1973年,湖南长沙的西汉马王堆出土了将近完整的、公元前二世纪的《易经》、《道德经》和其他书籍,是现存《易经》的最早版本,并包含了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孔子所著的〈系辞传〉上、下,但并不包括《十翼》其他的部分。
周易发展史讲义
周易发展史讲义周易发展史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八卦到六十四卦,《周易》经与传得形成。
第二部分:讲汉代以来各家学说对《周易》经与传得解释。
所谓“易学”即时指研究《周易》经与传流传与演变得学问。
就是探求宇宙万物变易规律得学术,就是理、气、象、数得统一体,就是通过对《周易》占筮体例,卦爻象得变化,卦爻辞得解释,以及对这些解释得再解释而展开得。
《周易》被儒家尊为“六经之首”,道家奉为“三玄之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得宝贵经典。
第一部分:一、易意,释“易”即“易”得本义,“易”学者对“易”得解释有以下四种:(1)《说文解字》云:“易”蜥蜴(易)、象形字,易古称“易”,俗称四脚蛇,其身外表可随十二时辰变色,就是为“易”变。
(2)会意字,日月为“易”,其义为阴阳变化,日月合体义“易“明”二字,说明古人对天文得认识,日月行天,一来一往,一升一落,就是为易变。
(3)在甲骨文、金文中“易”得象形字:“”简:“”像就是一盛水器倾入另一器中之状,倒、分、亦含易变之义。
(4)今人黄振华经过考证,提出“日出为易”,甲骨文(殷代)有“”日出地平线,光芒下射,象征阴阳变化。
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中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
二、“易”在“易学”就是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此说由西汉末年学者提出。
(现发展变化、亦有四义,五义之说)(1)“简易”就是方法观,讲同一性,规律性。
简易也就是最高原则,任何事物得发展、变化,只要我们了解了它,掌握了它,一切就变得简单了。
(2)“变易”就是运动观,讲万物永恒运动而有生化,也就是讲宇宙间万事万物,没有一样就是不变得。
(3)“不易”就是相对观。
讲万物相对稳定(不变)才具定性。
另一概念讲永远不变得就是一个上帝、神、佛、本体、功能等。
三、“易学”早期经典:《连山》、《归藏》、《周易》等,一般说法,都认为《连山》、《归藏》古易已失,故以研究《周易》为对象。
(1)《连山》以“艮”卦为六十四卦之首,艮为山,故称《连山》,象山之出云,连绵不断。
漫谈易经的来龙去脉
漫谈易经的来龙去脉漫谈易经的来龙去脉易,又称之为金乌,日中金乌。
它象征宙心大日以及从那里飘流下来的生命天河。
易有其局限性,在于当初仅是流传给东土之后人,而东土之祖即是九天玄女,九天玄女也号称金乌,在商代,称其为玄乌,在黄帝时代,称之为玄凤,后世人称之为凤凰圣母。
易就是这位女神传于玄龙的转世伏羲大帝的。
其本意是密传回归宙心的功法。
玄女的古道场在辽南一带的海边,她的道场范围很大,北至辽宁铁岭,西至辽西的连山,东至朝鲜半岛。
相传,殷商为周灭后,殷商的旧臣箕子率旧部东移辽南、朝鲜,并在朝鲜建国,如今的朝鲜即是殷商的后代,也即是凤凰的后代。
玄女传易、八卦于后代,故今韩国的国旗仍以八卦图为图腾。
夏以前的易本为连山古易,修改后的易本传到商汤为归藏易,传至周文王的易本是第三易,即如今的周易。
易很简单,就是八卦及衍生卦共六十四卦象,史前在文字出现之前,是用图象传递信息,既快又省事,一目了然。
但以图象当语言、文字,流传下来,后人难以悟解,故又创文字符号。
古汉字,字字为符号,如果说,古梵文是咒,古汉文就是符。
实际上,另一空间与这一空间是重合的,现在叫平行宇宙。
比如,你坐在一把椅子上,另一空间的生灵同样同时也可坐在这把椅子上,而双方并无干扰。
如何理解这一现象呢?这是因为虽是空间相同,但时间维度不同。
周易是以天地为开篇,即乾、坤两卦。
此两卦是易之门,易之根,它告诉后人,世上万物均是天地所生。
易的显意是,告诉人们如何顺天地而造业生存,密意是,如何逆天地而求得回升。
周易也可称之为“天地易”,周得之易。
表示“周”是替天行道,天命取代殷商。
殷商得“归藏易”而得天下称王,其仍属氏族社会(奴隶制社会),氏族社会仍以母系为重,王位相传是以母系之间相传。
因为归藏易是坤卦为首,乾卦为次,表示地生万物而辅之,地为体而天为用。
故殷商之前的部族社会,均视母为先祖,其庙宇供俸的都是女神庙,即九天玄女庙。
周以替天行道为名灭了殷商,周易以乾为首卦,以坤为次卦,视万物为天之时,地之利相合和而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易学发展史
谈到人类思想的源头,人类始终找不到理由去规避卜文化,在科学占统治地位的当代,大多数人都想尽可能拉近与科学的关系,而关于上古时期人类与卜文化之间的关系却逐渐被人淡忘,但是在上古时期卜文化几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人类生活最神秘、最神圣的一个环节。
在那个时期的人类面对的不仅是周遭不稳定的环境,还有对未知的恐慌,这种恐慌在当今的科学时代里早已潜伏在人类麻木的神经里,可是这种恐慌在上古时期却一直绷紧着人类的神经。
就是在这种文化环境里,人类的智慧慢慢地发酵着,卜文化由神秘的仪式与咒语逐渐向清晰的文字符号化过渡,这期间的东方人灵受过什么自然界的特殊图案启示已经无所考证,但是由伏羲创造的八卦却被完整的记录下来。
传说八卦流传到夏代时被演绎为《连山》,传到商代时被演绎为《归藏》,传到周朝时则被演绎为《周易》,即《易》。
《连山》、《归藏》已经亡佚,最后仅留下《易》。
《易》乃周文王拘于羑里时思考的结晶,最初的《易》仅含《易经》,《易经》包括:《上经》30卦,《下经》34卦,共64卦。
随着西周进入春秋战国,许多文字的含义也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易经》越来越难以理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弟子于是创作了《十翼》,即《易传》,来解读《易经》,此时的《易传》与《易经》是两部独立的书籍。
《十翼》实际上就是解说《易经》的十篇文章,具体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
《易经》与《易传》合为一体,成为一本书,即现代《易》是由魏晋时期的易学大师王弼完成的,后面会介绍。
《易》可以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根,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易》的思想就开始渗透到古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而关于易学的发展当从西周说起。
《周易》在西周刚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由天子的卜筮官看守,他对国家的影响是间接性的,此时的《易》是一般人无法接触的,这种情况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易》流入民间才有所改观,春秋末期《易传》的《彖》、《象》、《文言》、《系辞》已经完成。
秦之前《周易》在学术的地位一直不高,但是可以推测它对当时上等智力的人的形而上学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周易》也因为被看做卜筮之书而躲过了焚书坑儒的秦火,这种巧合却为中国原汁原味的保存了一笔最珍贵的思想财富,实在叫人感叹!
到了西汉《周易》被推崇到极高的地位,凌驾于《诗》、《书》、《礼》、《乐》、《春秋》之上,成为“六经之首”,这主要得益于孔子对《易》的重视,此时的儒家获得独尊的地位,《易》便也跟着孔夫子地位的飙升一起腾达了。
易学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派系:象数派与易(义)理派。
汉朝是易学研究的第一个高峰期,也是象数派的开创期与繁荣期。
秦火过后,直到汉孝惠帝时期才允许民间藏书,在这种情况下,田何为汉初传易第一人;后来汉《易》逐渐发展为三家,除田何以外,另有焦延寿与费直两家;到班固作《汉书》时,汉《易》发展为十三家,田何一系的《易》学由丁宽传至田王孙,田王孙再将其传至施仇、孟喜、梁丘贺,为了标新立异此时对《易》的理解在汉初就开始被曲解,这种被曲解当然是相对古人对《易》的理解而言的,就《易》派生新思想方面而言,说这些曲解是一种创造也未尝不可;施仇、孟喜、梁丘贺三家《易》学在西汉十三家中是最具影响力的,可惜他们的研究成果大都亡佚,只有只言片语零落在汉、唐、宋的文章内;在官方流行的易学除了上述三家外,还有京房易学,京房的易学源于焦延寿,在民间最具影响力的则为费直与高相的易学;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关于《周易》经文与传文注释最早的资料是西汉人的,而孟喜的易学因被看为古《易》的正宗,因此一直流传至唐,京房易学则在卜筮的道路上继续影响深远。
到了东汉,相比较而言,施、孟、梁、京四家的易学衰落了,那一时期,首屈一指的是费直一派的易学,费氏易学经历了由马融作传、后由大易学家郑玄作注、大易学家荀爽再作传的过程,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东汉时期的易学大家除了郑玄与荀爽外,另一人就是本于西
汉孟喜的虞樊;东汉时期易学发展不如西汉辉煌,但是今天所能接触到的较为系统的汉易都是东汉人的,其中虞樊的易学保存最为完备,成为历代易学家研究《易》的主要资料,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汉代的主要易学创作有郑玄注的《易纬》系列珍籍,京房的《京氏易传》、孟喜的《周易章句》、焦赣的《焦氏易林》、虞翻的《周易注》、苟爽的《周易注》、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等著作,其影响都很大。
然而到了东汉末年,由于象数派的研究分支越来越多,这就使《易》学研究的雪球越来越大,象数越演越烦,最后崩溃,势在必然。
正是在这种情势之下,三国时代本于费直的易学大家王弼重视易理的易学脱颖而出,使王弼成为易学易理派的开山鼻祖,这在易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周易注》一反汉人的琐碎,以简易的语言为《周易》作注,给易学研究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著作;王弼最重要的贡献是开辟了研究易学的新方向,将象数的研究作为辅助手段,将得“意”定位研究易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否定研究象数的价值,王弼这种对《易》“象”认识的升华为后来宋人以“理”说易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同时也为世人对《周易》的附会打开了方便之门;正如王弼的盛名一样,也有大量世人对他进行了贬斥,但是不管怎么否定,在易学领域他对后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唐代至宋代,王弼对《周易》的注本成为官方的标准注本。
到了南北朝时期,易学有“南学”、“北学”之分,“南学”治易取王弼,“北学”治易取郑玄;至隋朝后,“南学”兴起“北学”衰亡。
唐朝时,受命于唐太宗,孔颖达采用三国王弼、晋朝韩康伯的注本,自己作疏,创作了《周易正义》,这是一部对唐宋儒生影响深远的著作,对于研究魏晋时期的易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唐朝由于大部分读书人归于佛教,易学的发明创作不多,除了《周易正义》外,上的了档次的仅有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史微的《周易口诀义》,郭京的《周易举正》;由于汉人《易》至唐衰微,幸亏陆德明、李鼎祚对当时汉人易的摘录,为后人保留了珍贵的一手原始汉易资料,尤其是《周易集解》,今天之所以能够对汉《易》做出研究,绝大部分赖于此书。
进入宋朝后,易学研究迎来了它的第二次高峰。
宋人治《易》不仅著作丰富,而且特别注意“图”、“书”的发明,这是宋《易》的突出特点,其中河书洛图就是宋人附会古人易注中的“图”、“书”创造出来的;在由宋至清的数百年时间里,《易》图据说达到上千种,形成宋元明清时代讲易的一支新学派,即“图”“书”之学;据邱汉生考证,宋代几乎所有理学家,如程颐、陆象山、朱熹都对周易做过注,由此不难想象宋人对《易》理的阐述与发挥给统治中国长达700多年的宋明理学所带来的影响!宋人中对易学贡献较大者是朱熹,他的主要创作是《周易本义》;宋代易学创作另有张载的《易说》、陈瓘的《子翁易说》、朱振的《汉上易传》、郑刚中的《周易窥余》、杨万里的《诚斋易传》、吕祖谦的《古易音训》、魏子翁的《周易要义》,赵儒楳的《周易辑闻》,俞琬的《读易举要》及《周易解说》等等。
元代时,易学创建不多,大多数人在宋《易》的基础上,要么继续发挥“图”“书”要么继续谈论“性”“理”。
明代时,官方标准本为胡广的《周易大全》,此书的注本采用程颐的《易传》与朱熹的《本义》,如元人一样,明人在易学领域也多无建树,主要创作有来知德的《周易集注》、黄道周的《易象正》、何楷的《古周易订诂》、张次仲的《周易玩辞困学记》;明代200余年间,易学主要是跟在宋人的屁股后面,特别是万历之后又将心学、佛家禅学掺入易学,是《周易》研究的衰微期。
进入清朝后,易学研究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三次高峰。
清初,宋《易》仍占统治地位,但是汉《易》的再次出现立即带来了两者之争,此时的康熙没有采取一边倒的措施,而是采取了折中调和的方针,于是在清朝便出现了汉、宋《易》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将汉、宋《易》糅合掺杂在一起的做法使汉《易》复萌之后,最终站稳了脚跟,也使清朝成为历代易学研究的集大成者。
清朝二百年间,易学人才辈出,著作极丰,但是真正构成清人易学特色的还是清儒对两汉魏晋南北朝著名易学家谈易之文的辑录、整理与考证,特别是对汉《易》的辑录与校勘是清人在易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如果说中国两千余年的易学研究中确有汉、宋两大家,那么清儒便以其敢于争鸣的学风与务实态度成为我国汉、宋及诸家易学的荟萃者与总结者。
时至今日,易学研究似乎又进入了一个衰落期,易学常常被附会于科学的研究成果,但这往往是没有说服力的;易学在今日的突破口也许更应是摆脱神秘主义,尽快将其调整到如何在新时代激发人类产生原创新思维的轨道上,这种新思维不仅能够指导实实在在的科学创造也能进一步满足人类形而上的精神需求,对于此我们应该对易学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而对于易学卜筮方面的预测能力也不应被人类忽视,因为关于未来任何东西都是不确定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在人类的意识里给预知未来的渴望注入一丝希望呢?
记于2014.2.8凌晨1:36(根据刘大均《周易概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