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邱关源 罗先觉 著) 第九章 电路 第五版 (邱关源 罗先觉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上页 下页
并联电容也可以用功率三角形确定:
QC
QL
1 2
Q
从功率角度看 :
P
并联电容后,电源向负载输送的有功UIL
cos1=UI cos2不变,但是电源向负载输送的无功
UIsin2<UILsin1减少了,减少的这部分无功由电
容“产生”来补偿,使感性负载吸收的无功不变,
而功率因数得到改善。
PC=UIcos =UIcos(-90)=0
u -
C QC =UIsin =UIsin (-90)= -UI= I2XC
返回 上页 下页
6. 任意阻抗的功率计算
i
PZ =UIcos =I2|Z|cos
+ u
Z Q=ZI2=RUIsin =I2|Z|sin =I2X
-
=I2(XL+XC)=QL+QC
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本章内容
9.1 阻抗和导纳 9.3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9.5 复功率 9.6 最大功率传输
首页
重点: 1. 阻抗和导纳; 2.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3.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分析;
返回
9.1 阻抗和导纳
1. 阻抗 正弦稳态情况下
+
无源
线性
分析
+R C
_L
1 2
特点:
并联电容后,原负载的电压和电流不变, 吸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不变,即:负载的 工作状态不变。但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了。
返回 上页 下页
并联电容的确定:
1 2
C
P
U
2
(tg1
tg2
)
补偿 欠
容量 全——不要求(电容设备投资增加,经济效
不同
果不明显)
过——功率因数又由高变低(性质不同)
(发出无功)
S
Q
P
相似三角形
|Z|
X
R
返回 上页 下页
电压、电流的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
以感性负载为例
+_
+ R+
_
_X
+
_G B
返回 上页 下页
S
Q
P
|Z|
X
U
UX
R
UR
相似三角形
I
IB
IG
返回 上页 下页
例1 三表法测线圈参数。 已 知 : f = 5 0 H z , 且 测 得
返回 上页 下页
例1 已知:
i2 R1
i1 + i3
C R2
u
_
L
解 画出电路的相量模型
求:各支路电流。 R1
+
R2
Z1
Z2
_
返回 上页 下页
R1
+
R2
Z1
Z2
_
返回 上页 下页
R1
+
R2
Z1
Z2
_
返回 上页 下页
例2 列写电路的回路电流方程和结点电压方程
_
+ R2
_
+ R2
L R1 R4
C R3
把 P、Q、S 联系在一起,它的实部是平均功
率,虚部是无功功率,模是视在功率; 复功率满足守恒定理:在正弦稳态下,任一电
路的所有支路吸收的复功率之和为零。即
b
b
(Pk jQk ) Sk 0
k 1
k 1
注意
返回 上页 下页
5 -j15 10∠0o A
(1)Z=R+j(L-1/C)=|Z|∠z 为复数,称复阻抗 (2)L > 1/C ,X>0, z>0,电路为感性,
电压超前电流。
相量图:一般选电流为参考向量, i 0
电压 三角
形
z
U
U2 R
U2 X
U2 R
(UL
UC
)2
+-
UX
等效电路 +
R
+
j Leq
-
-
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9.3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电阻电路与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比较:
返回 上页 下页
结论
1.引入相量法,电阻电路和正弦电流电路依据 的电路定律是相似的。
2.引入电路的相量模型,把列写时域微分方 程转为直接列写相量形式的代数方程。
3.引入阻抗以后,可将电阻电路中讨论的所有 网络定理和分析方法都推广应用于正弦稳态 的相量分析中。
返回 上页 下页
例 已知:f=50Hz, U=220V, P=10kW, cos1=0.6,要
使功率因数提高到0.9 , 求并联电容C,并联前后
电路的总电流各为多大?
解
+R
C
_L
未并电容时: 并联电容后:
返回 上页 下页
若要使功率因数从0.9再提高到0.95 , 试问还应增
加多少并联电容,此时电路的总电流是多大?
i
直接进入稳定状态
o
t
返回 上页 下页
i
o
t
出现瞬时电流大 于稳态电流现象
返回 上页 下页
9.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1. 瞬时功率
i
+
u
_
无源 网络
第一种分解方法; 第二种分解方法。
返回 上页 下页
第一种分解方法: p
UIcos 恒定分量。
u
i
o
t
UIcos (2 t -)
为正弦分量。
导纳三角形
|Y| B
y
G
返回 上页 下页
分析 R、L、C 并联电路得出:
(1)Y=G+j(C-1/L)=|Y|∠y为复数,称复导纳; (2)C >1/L,B>0,y>0,电路为容性,
电流超前电压。
相量图:选电压为参考向量, u 0
I
I2 G
I2 B
I2 G
(IC
IL )2
• p 有时为正, 有时为负; • p>0, 电路吸收功率; • p<0,电路发出功率;
返回 上页 下页
第二种分解方法:
UIcos (1-cos2 t)
为不可逆分量。
t
o
UIsin sin2 t为
可逆分量。
• 部分能量在电源和一端口之间来回交换。
返回 上页 下页
2.平均功率 P
P UI cosφ
电流与电压同相。
等效电路 + -
+ R
-
返回 上页 下页
5. 复阻抗和复导纳的等效互换
R
Z
jX
Y G jB
注意 一般情况G1/R ,B1/X。若Z为感
性,X>0,则 B<0,即仍为感性。
返回 上页 下页
同样,若由Y变为Z,则有:
Y G jB
R
Z
jX
返回 上页 下页
例 RL串联电路如图,求在=106rad/s时的等效并
P 的单位:W(瓦)
=u-i:功率因数角。对无源网络,为
其等效阻抗的阻抗角。
cos :功率因数。
返回 上页 下页
cos
1, 纯电阻 0, 纯电抗
一般地 , 有: 0cos1 X>0, >0 , 感性, X<0, <0 , 容性,
结论
平均功率实际上是电阻消耗的功率,亦称为有 功功率。表示电路实际消耗的功率,它不仅与电
k 1
两个阻抗Z1、Z2的并联等效阻抗为:
Ii
Yi Y
I
返回 上页 下页
例1 求图示电路的等效阻抗, =105rad/s 。
解 感抗和容抗为:
R1
30
R2
1mH
100 0.1F
返回 上页 下页
例2 图示电路对外呈现感性还是容性?
解 等效阻抗为:
-j6
3
j4
5 3
电路对外呈现容性
解
注意cos 提高后,线路上总电流减少,但继续
提高cos 所需电容很大,增加成本,总电流减小 却不明显。因此一般将cos 提高到0.9即可。
返回 上页 下页
9.5 复功率
1. 复功率
+
定义: S UI* 单位 VA
负
_
载
也可表示为:
返回 上页 下页
结论
① 是复数,而不是相量,它不对应任意正弦量;
是由储能元件L、C的性质决定的
4. 视在功率S
电气设备的容量
def
S UI 单位: VA (伏安)
返回 上页 下页
有功,无功,视在功率的关系:
有功功率: P=UIcos 无功功率: Q=UIsin
视在功率: S=UI
单位:W 单位:var 单位:VA
S P2 Q2
S
Q
P
功率三角形
R1
R4
R3
解 回路方程
返回 上页 下页
结点方程
_
+ R2
wk.baidu.comR1
R4
R3
返回 上页 下页
例3
Z2 Z1 Z3 Z 解 方法1:电源变换
Z1Z3 Z2
+
Z
-
返回 上页 下页
方法2:戴维宁等效变换
+ Z2
Zeq +
Z1 Z3
Z
-
-
求开路电压:
求等效电阻:
返回 上页 下页
例4 求图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返回 上页 下页
4. RLC并联电路
i
+
iR iL iC
uR L C
-
由KCL:
+
R jL
-
Y
UI
G
jC
j1
L
G
jB
Y
y
返回 上页 下页
Y—复导纳;|Y| —复导纳的模;y—导纳角;
G —电导(导纳的实部);B —电纳(导纳的虚部);
转换关系:
或 G=|Y|cos y B=|Y|sin y
联电路。 解 RL串联电路的阻抗为:
50
0.06mH
R’ L’
返回 上页 下页
注意
①一端口N0的阻抗或导纳是由其内部的参数、结 构和正弦电源的频率决定的;
②一端口N0中如不含受控源,则有 或
但有受控源时,可能会出现 或
③一端口N0的两种参数Z和Y具有同等效用,彼 此可以等效互换,其极坐标形式表示的互换 条件为:
y
IB
注意
RLC并联电路会出现分电流大于总电流的现象
返回 上页 下页
等效电路
+
R -
(3)C<1/L,B<0,y<0,电路为感性,
电流落后电压;
y
I
I2 G
I2 B
I2 G
(IL
IC )2
返回 上页 下页
等效电路
+
R -
j Leg
(4)C=1/L,B=0, y =0,电路为电阻性,
++ -+ - +
-
-
Z
UI
R
jL
j1
C
R
jX
Z
z
返回 上页 下页
Z — 复阻抗;|Z| —复阻抗的模;z —阻抗角; R —
电阻(阻抗的实部);X—电抗(阻抗的虚部)。
转换关系:
或 R=|Z|cosz X=|Z|sinz
阻抗三角形
|Z| X
z
R
返回 上页 下页
分析 R、L、C 串联电路得出:
-
网络
+
Z
-
Z
def
UI|
Z
| φz
欧姆定律的相 量形式
阻抗模
阻抗角
返回 上页 下页
当无源网络内为单个元件时有:
+
+
R
-
-
+
j L
-
表明 Z 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
返回 上页 下页
2. RLC串联电路
R
L
+ + uR - + uL - +
u -
i
C uC -
KVL:
R j L
50
50
+
+ j300
+
_
100
+
+ j300
_
_
_
_
解 求开路电压:
返回 上页 下页
+
_
100
+
+ j300
_
_
求短路电流:
100 + _
返回 上页 下页
例5 求RL串联电路在正弦输入下的零状态响应。
解 应用三要素法: 用相量法求正弦稳态解
+ R+ L
_
_
返回 上页 下页
注意 过渡过程与接入时刻有关
(3)L<1/C, X<0, z <0,电路为容性,
电压落后电流。 U
U2 R
U
2 X
U2 R
(UC
U L )2
z
UX
I+ UR -
等效电路
+
.
U
-
R
+
1 UX
jCeq -
(4)L=1/C ,X=0, z=0,电路为电阻性,
电压与电流同相。
等效电路
+ -
+ R
返回 上页 下页
6. 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
①阻抗的串联
Z1 Z2 +
Zn -
+
Z
-
n
n
Z Zk (Rk jXk )
分压公式
k 1
k 1
Ui
Zi Z
U
返回 上页 下页
②导纳的并联
+
Y1 Y2
Yn
-
+
Y
-
n
n
Y Yk (Gk jBk )
分流公式
k 1
U=50V,I=1A,P=30W。
A +
V
* *W
Z
解法 1 R
_
L
返回 上页 下页
解法 2 又
解法 3
返回 上页 下页
例2
+ _
解
DC
已知:电动机 PD=1000W, U=220,f =50Hz,C =30F
cosD=0.8,求:负载电路 的功率因数。
返回 上页 下页
7. 功率因数的提高(并联电容)
-
返回 上页 下页
例 已知:R=15, L=0.3mH, C=0.2F,
求 i, uR , uL , uC . 解 画出相量模型
RR jLL
++ Uu--
++UuRR
-i.
I
++ UuLL -1C jC
--U++u. CC
返回 上页 下页
则
返回 上页 下页
相量图
UL
-3.4°
压电流有效值有关,而且与 cos 有关,这是交流
和直流的很大区别, 主要由于电压、电流存在相位 差。
返回 上页 下页
3. 无功功率 Q
def
Q UI sin φ
单位:var (乏)。
Q>0,表示网络吸收无功功率; Q<0,表示网络发出无功功率。 Q 的大小反映网络与外电路交换功率的速率。
注意 UL=8.42>U=5,分电压大于总电压。
返回 上页 下页
3.导纳
+ -
正弦稳态情况下
无源 线性 网络
I
+
U
Y
-
定义导纳 Y UI| Y | φy S
导纳模
导纳角
返回 上页 下页
对同一二端网络:
Z 1 ,Y 1
Y
Z
当无源网络内为单个元件时有:
+
+
R
-
-
+
j L
-
表明 Y 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
返回 上页 下页
5. R、L、C元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i
+ u
R PR =UIcos =UIcos0 =UI=I2R=U2/R
-
QR =UIsin =UIsin0 =0
i
+ u
L PL=UIcos =UIcos90 =0
-
QL =UIsin =UIsin90 =UI=I2XL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