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测试试题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测试试题

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属于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的是①局部认同②国家制定③个人主张④国家认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下列有关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社会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有了法律B.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C.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D.关于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只需享受权利就行,可以不限行义务3.未满()岁的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自行车。
A.10 B.11 C.12 D.164.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文部署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将重点排查小超市和“五毛食品”。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C.学校保护D.司法保护5.为了给校园周边创造一个安静有序的环境,2018年合肥交警部门在多所学校周边启用违法鸣笛声呐自动抓拍系统。
交警部门的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6.2019年9月5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
这是首份国家层面规范教育APP的监管文件。
该意见要求提高供给质量,规范应用管理,健全监管体系,2019年年底完成教育APP备案工作。
教育部的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7.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败力度空前加强,有各级官员甚至包括四川省政协主席李春城在内的多位高官落马,被依法判处刑罚。
这表明:()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B.法律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C.法律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D.对于高官违法,国家会加重处罚8.小希是个文静的女孩,经常受到同桌男生的欺负。
小希爸爸知道后,非常气愤,到教室里把同桌男生教训了一顿,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以下是同学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同桌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小希爸爸做的太过分了B.小希在学校经常受到欺负,与学校保护没有尽到责任有关C.同桌男生经常欺负小希是一种校园欺凌,应该承担相应责任D.小希的爸爸是对小希进行家庭保护,但殴打学生的行为触犯了法律9.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卷姓名班级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2018年5月1日,《快递暂行条例》正式施行。
该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保障快递安全,保护快递用户合法权益,加强对快递业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这表明()A.法律只是与社会生活有关B.法律能解决社会一切问题C.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D. 法律是保障快递业发展的唯一行为规范2、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实施。
纵观民法总则的206条,关系到每个人从“摇篮”到“坟慕”全方位的保护。
它明文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自然人享有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由权等权利。
看到这些内容,你的感受是()①法律只保护自然人的权益②法律是用来规范成年人的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④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③④3、某校在深化校园创建活动中,要求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维护法律权威。
下列同学们的行为符合上述要求的()①按照交通标志骑自行车②打听同学的秘密并到处传播③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④破坏路灯和座椅等公共设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
这说明法律()A.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要靠全国人大保证实施A.制定程序异于其他规则 D.有维护公民权利的功能5、2018年1月1日,我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
该法颁布的最大意义在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税务部门依据法律条款严格执法,多排放多缴税成为企业生产刚性的制约因素。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法律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唯一行为规范B.只要有了法律,就能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C.法律的作用只是严厉惩处污染环境的行为D.法律能为我们创造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6、“醉驾入刑”施行6年间,青岛市交警部门查获喝酒司机54675人,其中4919人因醉酒驾驶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②杜绝了家庭暴力,很好地保护了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
③这是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④有利于维护家庭成员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的和谐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2.广东省湛江农垦南华中学一名七年级学生,因课间休息时间到对面大楼的八年级教室指责一名学生用镜子反射太阳光影响上课,遭到该校青年教师欧海洋在大庭广众之下拳打脚踢。下列对欧海洋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1)法院对李某某的审理说明了法律的哪些特征和作用?
(2)“(村支书)在参加检察机关组织的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后,先后走进杭锦旗人民检察院投案自首,表示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接受法律制裁”,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作用?
29.视频监控设施在校园重点场所、公共区域24小时无空缺,建立校园安全网上巡查机制;设置并公布学生欺凌治理举报电话;构建专业研究与评估机制,逐步建立学生欺凌数据监测、评估体系。日前,合肥市出台了《合肥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教育局、公安局、检察院等11个部门将分工合作,为校园安全护航。
3.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以下属于法律基本特征是
A.法律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B.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随着共享单车走进人们的生活,各种破坏、损毁的现象层出不穷。让共享单车真正发挥作用仅靠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程来抓。这是因为( )
司法保护
③
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
社会保护
④
我市各学校开展“抵制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普法宣传活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测试题

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在学校上学不用交学费、杂费,这是依据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的父母是社会的劳动者,有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这说明()A.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B. 法律指导着我们未来的生活C. 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D. 法律只和中学生相依相伴2.某校在深化校园创建活动中,要求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维护法律权威。
下列同学们的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①按照交通标识骑行自行车②打听同学的秘密并到处传播③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④破坏路灯和座椅等公共设施。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上发布了针对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的研究成果。
其中,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群体的研究表明,法制意识薄弱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64.7%的未成年人在犯罪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
这警示我们()①应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②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③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④远离社会,不进行社会交往,避免违法犯罪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4.因发生交通事故,陈某在就伤者的医药费、护理费等相关费用与伤者亲属进行协商时发生口角,并将其打伤。
法院判决陈某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拘役五个月。
这体现了()①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民事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③我国法律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④违法行为一定会受到刑罚处罚A. ①③B. ①④C. ②④D. ③④5.无良厂商缺乏道德底线是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有专家认为单纯依靠法律很难解决这一问题,要借助道德将外在的法律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自我约束,这一观点强调()A. 道德和法律能够相互替代B. 道德比法律的作用更大C. 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D. 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6.2020年2月,济南铁路公安处打掉一个销售伪劣疫情防控物资的犯罪团伙,累计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现场缴获劣质口罩13000余只,捣毁储存、销售假冒伪劣医用口罩窝点15处,追缴赃款15万余元。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果社会是一列急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
”这句话告诉我们A.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B.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C.要自觉学法、守法,成为执法者D.法律仅是用来打击犯罪的2.“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鲁炜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这也是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公布中管干部纪律审查消息。
此信息公布后,立即引发社会舆论强烈震动。
一网友表示,十九大后的“打虎第一枪”平地惊雷,这就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启示我们()①法律规范我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②依法治国就是依法治党③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④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1年2月12日,河北省某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特殊”案件:朱某追赶交通肇事逃逸者张某,致其被火车撞击身亡,随后遭其家属索赔60余万元。
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张某家属的所有诉求,认定朱某的追赶行为与死者撞火车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朱某的行为不具有违法性,而是属于见义勇为行为。
对此,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 A.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相互促进B.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C.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D.法律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是法律的保障4.2021年11月6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除了经营者对自己产品的虚假宣传,帮助他人进行刷单、炒信、删除差评、虚构交易等行为,也将受到严厉查处。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①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②法律县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国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出台,可以杜绝网上虚假行为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燃放烟花爆竹是新春佳节的传统习俗。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题(四)(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该法成为外商投资领域的基础性法律。
这说明法律的特征是()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范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 具有维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功能2. 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作用,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B. 法律保护全体社会成员的权益C.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D. 犯罪分子就不会受法律的保护3. “如果没有一个人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A.法律必须依靠社会舆论来保证实施B.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通约束力C.法律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D.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4 •漫画体现了法律的作用有(),从《反家庭暴力法》到《慈善法》和《网络5 .从“两孩政策”落地,到最严《环境保护法》)安全法》……以上举措(②彰显了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①说明依法治国就是制定完备的法律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③消除了社会生活中违法现象的发生②④ C. ①④ D.A. ①② B. ③④月巧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在京举行。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完32019年6 •院工作报成工作包括: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
对此,下列观点材料没有体现的是告的决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A.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B.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12年.杨某用掌嘴、针刺、铁衣架殴打等方式“管教”亲生女儿,以纠正其不良习惯。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检测试题

《走近法治天地》检测题一、单选题1.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并强化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等各方责任,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
这()①有利于减轻青少年过重的学业负担②有利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③表明我国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④要求学校降低课程难度,让学生轻松学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18年1月,张某因儿子早逝、女儿不尽赡养义务,与女儿发生纠纷。
在法律顾问的帮助下,经人民法院判决,张某的女儿依法向张某支付赡养费。
这表明①法律是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②法律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准绳③人们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④法律深深地嵌人人们的生活之中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3.《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该规定明确,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4.2019年11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通过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有效阻断青少年吸烟,切实减少新增的吸烟人口,实现既定控烟目标…此举主要体现了对青少年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5.在“净网2018”“护苗2018”“秋风2018”专项行动中,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做出专门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围绕打击非法有害出版活动、淫淫秽色情低俗信息、新闻“三假”和侵权盗版等重点任务,精准发力,重拳出击。
此举有利于()①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②切实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③净化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④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构建和谐社会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6.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发生森林火灾,30名扑火队员在转场途中,突遇山火爆燃,英勇牺牲。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一、本卷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在每小題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这句古语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不同场所有不同的规则B. “规矩”与“方圆”是对立的C.有了“规矩”就一定能“成方圆”D. 社会生活需要道德、法律等行为规则2.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下列对法律和法治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法律是用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C.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D.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治理国家只要有健全的法律即可3.法律不同于道德、纪律等,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下列属于法律的有( )A.《中国共产党党章》B.《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D.《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4.“如果社会是一条船,法律就是让船得以一路向前的舵;如果社会是一列急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
”这告诉我们( ) A.社会生活需要法律的规范与保障 B.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主要准则C.要自觉学法、用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D.除了法律规定的事,其他的一律不能做5.父母随意打骂儿女,在法律上讲这是家庭暴力;父母不可以随便看儿女的日记,这是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学生犯错误了,教师不可以变相体罚、侮辱学生;买到假冒商品,可以拨打投诉电话12315……这一切都说明( ) ①法律约束我们的行为 ②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③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④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6.生活中,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有多种,下图《让座》体现的是 ( )A. 纪律B. 道德C. 法律D. 友情7.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力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 .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B .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C .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8.以下思维导图中①和②应填的内容是( )A.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的特权 惩罚B.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规范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规范D.法律指导、教育人们向善发展 惩罚9.下列做法中,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 )A. 小明网购了一本复习参考书B. 小明和同学一起去参观博物馆C. 居委会组织文艺晚会迎接国庆节D.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10.漫画《特权》违背了( )A.权力至上的原则B.权大于法的原则C.法律的强制性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11.成语“行己有耻”出自《论语子路篇》,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也就是当今提倡的每个人都要树立底线意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检测题

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综合卷一、选择题1.“如果社会是一条船,法律就是让船得以一路向前的舵;如果社会是一列疾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
”这表明()A.法律是解决社会纠纷的唯一准则B.只要不违法就可以不受法律约束C.社会生活需要由法律保障和规范D.法律一直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下面漫画《法律——妙手解千结》说明了()A.法律是万能的B.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C.法律能够调解人们之间的纠纷D.法律的作用突出表现为打击犯罪3.法律约束着每个公民的思想和行为,上至宪法下至各种条文历律规章制度都是如此,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国家安宁、百姓安居。
这表明()①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②在我国,法律最为重要②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②生活只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这表明()A.法律就在我们身边B.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C.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D.法律保障我们的权利5.法律由统治阶级制定,必然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秩序,其制定、颁布、施行经国家机器来完成,本质上为统治阶级服务。
这说明()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②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②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②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唯一标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6.卡尔·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关于对卡尔·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①国王的话就是法律②所有法律都是由国王制定的②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②在实行专制的国家,国王的意志可以上升为法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了绵延千年的人治。
下列对法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法治要求遵守法律,依法办事B.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C.法治要求国家的所有问题都必须靠法律来解决D.法治就是要确立法律的权威,形成人人守法护法的风尚8.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有()①《刑法》②《教育法》③《未成年人保护法》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2.柏拉图说:“法律的一部分是为善良的人制定的,以指导他们友好相处;一部分则是为拒不接受指导的人而制定的,因为他们造孽作恶。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法律只对善良的人们有约束力B.法律只对作恶的人们有约束力C.法律有指引教育和制裁作用D.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3.2021年4月6日,沈丘县公安局原局长顾家德因犯贪污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人民法院一审判处顾家德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这体现了法律()①规范我们的所有行为②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能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④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4.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此次修订的一大亮点是增加了“网络保护”专章。
设置“网络保护”专章的重要意义在于()①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避免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②构筑起对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的保护防线③有利于发挥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④互联网内容良莠不齐,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普遍偏低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
据此,请你回答下列小题。
5.该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该法属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哪道防线()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6.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该法体现了法律的特征是()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7.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测试卷

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一、单项选择题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可以说,传媒普法功不可没。
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重庆电视台的《拍案说法》栏目,还有《法制日报》、《南方周末》等传媒都是法制宣传的排头兵。
下列对生活与法律关系认识错误的是()A.现实生活中我们只靠法律来维护我们的生活B.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法律的保护C.法律对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D.法律规定我们既享受权利,也要履行义务2.2017年7月14日,一名长期无故拨打119报警电话的男子周某被警方成功抓获。
过去半年来,因无聊寂寞,52岁的广安男子周某先后5 000余次无故拨打119等报警电话,长期占用紧急报警电话线路,严重扰乱正常接出警工作。
周某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处10日行政拘留。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①公民要学法尊法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②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③生活中公民不能开玩笑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违法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其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
下列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法律起源于古巴比伦王国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③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④法律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4.当经济发展向“互联网+”时代迈进时,“+”后面就少不了法治。
如果说,互联网技术与平台提供了“风口”,那么,必须让法治成为“翅膀”,为经济发展助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网络生活也离不开法律②只要有了法律,网络上的违法犯罪现象就会消失③法律调整并规范网络中的经济行为④只要互联网与法治联手,就能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5.“一个具有拾金不昧高尚品德的人,一般不会为贪图钱财而贪污、盗窃、抢劫等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测试题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单选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相应的方框内。
共34小题)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2018•云南)法律是我们的“守护者”,下列有关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法律只保障少数公民的合法权益②人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③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④法律推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A.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③④3.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下列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 中共中央批准每年12 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B. 环保部门倡导不要随意丢弃废电池C. 王某因抢动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D. 国务院决定建立全国统一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4.2019年2月22日广西教育厅召开了全省学校安全工作视频会。
会议要求各地各校狠抓校园欺凌防范,让青少年远离校园欺凌。
远离校园欺凌,我们青少年要()①减少欺凌弱小的行为②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③自觉学法守法用法④打击报复欺凌者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5.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说①人与人之间,虽然家境有好坏,天分有差异,地位有不同,但在做人资格上是平等的②任何人的人格尊严都不容侵犯,谁都不能侵犯别人的人格尊严③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④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2019年1月12日,北京市5名实施校园欺凌的中学生被判处有期徒刑。
对这一案例理解正确的是()①违法犯罪要受到刑法制裁②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有期徒刑属于附加刑④5名实施校园欺凌的中学生的行为是犯罪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7.“法律用处大,处需要它,国家兴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学校: 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 .单选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相应的方框内。
共34小题)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 (2018?云南)法律是我们的“守护者”,下列有关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法律只保障少数公民的合法权益②人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③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④法律推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A.②③B. ①②C. ①③ D .③④3.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下列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 中共中央批准每年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B. 环保部门倡导不要随意丢弃废电池C. 王某因抢动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D. 国务院决定建立全国统一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4.2019年2月22日广西教育厅召开了全省学校安全工作视频会。
会议要求各地各校狠抓校园欺凌防范,让青少年远离校园欺凌。
远离校园欺凌,我们青少年要()①减少欺凌弱小的行为②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③自觉学法守法用法④打击报复欺凌者A.②③B. ①②C.①③D. ③④5.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说①人与人之间,虽然家境有好坏,天分有差异,地位有不同,但在做人资格上是平等的②任何人的人格尊严都不容侵犯,谁都不能侵犯别人的人格尊严③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④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A、①②B、②③ C ②④D、③④6.2019年1月12日北京市5名实施校园欺凌的中学生被判处有期徒刑。
对这一案例理解正确的是()①违法犯罪要受到刑法制裁②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有期徒刑属于附加刑④5名实施校园欺凌的中学生的行为是犯罪A.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②7•“法律用处大,处需要它,国家兴法治。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检测题

《走近法治天地》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图所示现象反映了在现实生活中对未成年人的_____保护方面还存在问题。
( )A.学校 B.社会 C.司法 D.家庭2.有人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
”这句话说明了()①家庭的重要作用②未成年人都生活在一定家庭中③家庭保护能为来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④家庭保护对保护未成年人非常重要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进入新时代,网络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许多学生对网络“一网情深”。
因此,一些学校出台“不准把手机带入学校”的规定,结果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对此,你的认识是()①国有国法,校有校规②学校规定,阻碍发展③一分为二,正确对待④与时俱进,坚持上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专门法律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①③B.①④C.③④D.①②5.2018年12月22日,一段内容为“一名身穿深圳校服的女孩,在家中遭到疑似其父母殴打虐待”的监控视频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警方经过调查并发布通告:已查明中年男女为女童父母,已依法对两人刑事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随后,深圳市宝安区妇联向法院申请了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免女童再次受到伤害。
这说明①少年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②要彻底杜绝家庭暴力,必须对其进行刑事处罚③法院对女孩采取人身安全保护令属于社会保护④法院对女孩采取人身安全保护令属于司法保护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小希是个文静的女孩,经常受到同桌男生的欺负。
小希爸爸知道后,非常气愤,到教室里把同桌男生教训了一顿,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以下是同学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同桌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小希爸爸做的太过分了B.小希在学校经常受到欺负,与学校保护没有尽到责任有关C.同桌男生经常欺负小希是一种校园欺凌,应该承担相应责任D.小希的爸爸是对小希进行家庭保护,但殴打学生的行为触犯了法律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B.任何违法行为都应该受到刑罚处罚C.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D.未成年人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吸食、注射、贩卖毒品等行为均属严重不良行为8.2018年6月,恩施州禁毒工作会议在恩施市召开,会议要求加强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检测题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检测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父母非要你辍学,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没有足够的证据乱污蔑别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正当防卫过当等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惩罚,这说明()A.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B.法律惩罚犯错误的行为C.只要不违法,法律就离我们很远D.法律离不开生活2.权利一般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它与义务相对应。
下列内容中属于我们享有的权利的是A.我是未成年人,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B.我要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C.年满十八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D.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3.法律规范集中体现着统治阶级的道德精神,反映着统治阶级的道德要求。
这表明( )①有了人类就有了法律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③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④法律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
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
下列对于法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法治就是依据法律治理国家,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②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依法办事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④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漫画《特权》违背了( )A.权力至上的原则B.权大于法的原则C.法律的强制性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6.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5部法律,修改37部法律和出台1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这体现出我国法律是(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D.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制定的7.与道德、纪律等行为规范相比较,法律具有的最重要特征是()A.依靠社会舆论保障实施B.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C.只对部分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D.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8.漫画《穷追不舍》体现出A.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B.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C.法律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D.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具有保护作用9.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家长有保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一、单项选择题1.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下列规则中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 )A.道德B.习俗C.纪律D.法律2.“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
”这句话强调了( )A.法律和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B.法律和道德的实现方式不同C.法律促进道德发展,道德支持法律实施D.法律和道德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3.2020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该法典不仅对小区物业管理问题作出了回应,也对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带来的一些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予以了回应。
这说明法律作为的调节器,不仅服务于人们当前的生活,而且指导人们未来的生活。
( )A.国家关系B.社会关系C.阶级关系D.人际关系4.某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哄抬口罩等防疫物品价格的药店,处以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
这说明( )A.法律维护消费者一切权利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来实施C.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D.违法行为都承担刑事责任5.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将依法治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起来,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要求,这就是依法治国的新定位。
之所以对依法治国进行新定位,是因为 ( )①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②法治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兴亡③我国还未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2020年5月28日,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
这体现了(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7.下列属于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的是( )①局部认同②国家制定③个人主张④国家认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本学期开学以来,杭州市许多学校实行错时错峰上下学,划定学生进校通道,定时对校园进行全面消毒。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检测题

②宣示了鲜明价值导向,维护国家与民族的尊严
③彻底解决“精日分子”的肮脏言行
④对“精日”行为划定“法律红线”体现了人民意志和利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2.给于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的专门法律主要是( )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③宪法 ④义务教育法
26.(法治时代 学法守法)
2017年5月,据了解,山东刘某某等人以处理废盐酸为幌子赚取厂家补贴,非法排放除锈后的废盐酸1400余吨,对当地土壤和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经过公检法机关将近一年多的调查取证,2018年4月刘某某污染环境案近日一审宣判,法院对刘某某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5万元。结合此案例,我国生态监察室呼吁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9.“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古训揭示了的道理是
A.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
B.画圆要有规,无规就而不成圆
C.人的活动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D.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
25.明明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虽然能满足他吃饭穿衣,但从不过问明明其他的事情,这样,明明结交了几个坏朋友,做母亲的不知道。由此可见,这位母亲对明明没有做好( )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二、简答题
D.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题(四)(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该法成为外商投资领域的基础性法律。
这说明法律的特征是()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范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具有维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功能2.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作用,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B.法律保护全体社会成员的权益C.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D.犯罪分子就不会受法律的保护3.“如果没有一个人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法律必须依靠社会舆论来保证实施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通约束力C.法律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D.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4.漫画体现了法律的作用有( )①法律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②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③解决公民的民事纠纷④法律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B.③④A.①② D.①②④C.①③④,从《反家庭暴力法》到《慈善法》和《网络5.从“两孩政策”落地,到最严《环境保护法》)安全法》……以上举措(②彰显了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①说明依法治国就是制定完备的法律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③消除了社会生活中违法现象的发生②④ C.①④ D.A.①② B.③④月巧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在京举行。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完32019年6.院工作报成工作包括: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
对此,下列观点材料没有体现的是告的决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A.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B.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12年.杨某用掌嘴、针刺、铁衣架殴打等方式“管教”亲生女儿,以纠正其不良习惯。
72018 )年。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个月、缓刑月26日,杨某一审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91 ①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②杨某的行为违背了家庭保护的要求③违法必须追究,要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④法律只对违法人员具有约束力②③④ C.①③④ D. B.A.①②③①②④日起施行的《中1月.近日,陈某因在种植中药材过程中使用有毒农药,违反了自82017年7 )日的行政拘留。
这说明(15元罚款和2000,被处以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国家通过严格执法来制裁违法犯罪行为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具有强制性,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④在种植中药材的过程中使用有毒农药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学设施中活动。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①学校保护②心理健康的保护③生命健康权的保护④社会保护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中提出,“被执行人为未成年人的,人民法院不得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这一规定()①增强了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②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③体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④体现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寒假期间,某社区邀请陈警官为辖区内中小学生做《认识毒品,远离危害》的讲座。
此项活动的开展()A.拓宽了学校保护的途径B.反映出中小学生法律意识淡薄C.保障了学生的人身自由D.体现社区对学生的社会保护12. 2019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未成年人节目禁止含有“渲染暴力、血腥、恐怖,教唆犯罪或者传授犯罪方法”等16条内容。
这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13.某校制定了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了演练,开设了营养与健康课,加强了校车安全管理~一这些措施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自我保护B.家庭保护C.学校保护D.教师保护14.国家网信办消息,2019年6月,全国主要网络短视频平台将全面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这是首次在网络短视频领域尝试开展青少年防沉迷工作,这一举措()A.是为了保护青少年生命健康B.说明青少年保护意识增强C.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D.不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15.中学生小强,最近经常逃课到学校附近的网吧玩游戏。
一天,为争一个游戏座位被他人敲诈30元。
第二天他找了几个无业人员把敲诈者暴打一顿。
你对小强行为的看法是( )①青少年认识能力低,有点过激行为可以谅解②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用不恰当的手段③没有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④没有通过正确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6.2019年3月至n月,国家大力开展“护苗2019”专项行动,着重强化网上网下两项整治,坚决查办涉未成年人的“黄非”案件;强化中小学周边文化环境整治,重点查处无证销售出版物和销售非法出版物的违法行为。
以上做法()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②能从根本上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③有利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④有利于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下)列做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①中纪委发布红色通缉令震慑外逃贪官②开展法治进校园和法治进社区活动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④坚持宪法至上,依宪治国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8.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公共图书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于2018年l月1日起相继施行。
这些充分体现对普通人权利关注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①有利于保阵和维护公民的权利②强化了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是全体公民的贵任③体现了法律的制定和修改与时俱进④促进了法治中国的建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9.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这说明要()A.强化责任追究B.学会依法办事C.制定更多法律D.树立法律信仰20.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如果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对法律没有信任感,认为靠法律解决不了问题,还要靠找门路、托关系甚至是暴力方式,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
法律的权威源自()A.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B.中国现代法律体系的完善C.人民法院公正司法严格执法D.国家的强制执行严惩不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八年级(3)班的于晴同学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度,爸爸妈妈非常爱她。
为了能给于晴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魔,于晴的妈妈把打麻将的瘾也戒掉了,于晴的爸爸也戒了酒,父母的呵护让于晴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去上学。
本学期于晴的学校多次组织火灾现场逃生、地震灾害应急避险等安全演练活动,于睛每天过得可开心了。
材料二:2016年4月巧日早晨,17岁的小李在上学途中,遇到两名歹徒对其实施抢劫,勇敢的小李与两名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搏斗中被歹徒用刀刺成重伤。
(l)请你说说材料一中涉及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两种特殊保护?(4分)(2)材料二中小李的行为启示我们面对侵害应该怎么做?(6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其中综合评价,分.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某中学开展了以“法律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下面是从一些同学的征文中截取的片段,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法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保护,但对于我们未成年人来说更是一种特殊的保护。
我们未成年人就像一裸裸嫩绿的小草,不给我们浇水,我们就会枯姜。
(l)法律具有怎样的特征?(5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法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是神圣的,如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分辫来者是妖魔还是鬼怪。
在法律的殿堂上,伤害别人的人会得到相应的惩罚。
(2)“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法律的作用是什么?(6分)(3)“法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是神圣的。
”法律的权威来自什么?(2分)23.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16分,其中综合评价1分,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材料一:近年来,中小学校园,践路李件和暴力伤害学生事件时有发生,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材料二:教育部取消了原《中小学守则》中“敢于斗争,“见义勇为,等要求。
材料三:襄阳市公安局启动了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整治,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了一道防线。
【探究一】(l)材料三中的”一道防线“是指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几道防线?(4分)【探究二】(2)我国制定了哪些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4分)【探究三】(3)党和国家为什么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4分)【探究四】(4)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为此我们应该如何做?(3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C4.D5.D6.A7.A8.A9.A 10.D11.D 12.C 13.C 14.C 15.C 16.C 17.D 18.C 19.D 20.A二、非选择题21. (l)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2)①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隋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②可以“采用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设法脱身;③设法稳住歹徒;④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的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
22. (l)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3)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23. (l)a、社会保护b、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2)《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仔)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