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科学性”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

《最强大脑》“科学性”探析

杨传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摘 要:2014年1月3日,江苏卫视推出了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根据CSM48收视率调查显示,《最强大脑》第一季播出的十二期节目中,其收视率始终排在同时段第一位,且在节目最后三期中外对抗赛时,收视率均破二。作为国内科学类真人秀节目的开创者,《最强大脑》节目热播背后的“科学性”值得我们探析。本文从节目类型定位、节目内容、节目理念、节目营销等四个方面探析其热播的科学性。

关键词: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科学性;真人秀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090-02

收稿日期:2014-06-19

作者简介:杨传首,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广播电影电视宣传教育研究。

一、节目类型定位的科学性

1.题材的差异性

据统计,2014年新开播的综艺节目多达 106 档,主要集中在亲子、唱歌和喜剧类[1]。江苏卫视没有跟风盲从,而是独具慧眼,另辟新径,走差异化竞争道路,推出国内首档科学类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最强大脑》题材的差异性是江苏卫视坚持创新的展现,也是江苏卫视坚持创新的结晶,它对观众口味恰如其分的把握,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听体验,更好的满足观众求新求异的电视节目需求。

2.积极的社会性

《最强大脑》将科学与娱乐完美融合,身先士卒践行综艺节目“科教兴国”的社会责任,开创了我国综艺节目“科学性”的先河。纵观我国电视节目,综艺节目多以“娱乐”、“搞笑”为核心,其中一些益智类节目也有一定的知识含量,展现出益智类节目的知识倾向,但节目尚未提高到科学的高度。江苏卫视审时度势、开脱创新,为娱乐注入科学的内涵,它突破了当下电视节目娱乐和科教互不相容的难题,第一次将科学寓于娱乐之中,在娱乐中普及科学知识。《最强大脑》开启了综艺节目新的方向,拓展了综艺节目新的内涵,为科学的普及提供了新的渠道,其积极的社会意义、社会价值不容忽视。

3.选题的前瞻性

目前的真人秀节目主要分为:娱乐类真人秀、生活服务类真人秀、公益类真人秀、情感类真人秀四大类,在《最强大脑》开播之前尚且没有科学类真人秀分类。然而,人类总是对自身充满无限好奇,对自身的潜能、极限更是充满探索的欲望。《最强大脑》创作团队意识并抓住了观众对人类自身的窥视心理,集结各类脑力界精英,为观众呈现一场空前的“脑力秀”、“智慧秀”。《最强大脑》选题类型的前瞻性,定性了观众对科学真人秀节目的标准,为节目开创了广阔的市场,使节目占尽先机。

二、节目展示内容的科学性

1.挑战内容的科学性

很多观众被《最强大脑》参赛选手的挑战内容所折服。在《最强大脑》的晋级赛中有能从45000个魔方墙中找出差异的“超级找茬王”,有能在一分钟时间里水下盲拧还原2个魔方的“魔方狂人”,有赛过超市收银机的“心算神童”,有虽被诊断为“中度脑残”却拥有超常心算能力的“计算天才”,有瞬时多信息匹配能力的“闪电速配王”,有智破百部手机锁的“密码终结者”,此外还有“人脸扫描仪”、“指纹达人”、“数独魔法师”、“雷达少年”等等。挑战选手呈现出的超能力,让节目内容科学性十足,使《最强大脑》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真人秀节目。说到节目的挑战内容不得不提的是参赛选手。《最强大脑》节目组为了保障节目挑战内容的震撼性,进行了地毯式的搜寻,网罗全国各类脑力人才。进入挑战赛的选手几乎都是脑力界的精英,很多参赛选手拥有“世界记忆大师”的头衔,他们中的一些人曾在世界级的脑力锦标赛中夺冠。《最强大脑》严格甚至苛刻的选手挑选方式,是节目挑战内容高质量的基石。

2.道具的震撼性

电视是一门视觉艺术,舞台呈现很关键,尤其是选手在 《最强大脑》上展现的是“脑部运动”,必须通过道具和挑战项目将刺激的比拼外化地展现出来[2]。因而道具成为科学展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具的选择,是科学水平的一个标准。《最强大脑》不负众望,其道具的震撼性,更加客观生动的反衬节目的科学性。节目中有7000个魔方组成的魔方墙,有从全国各地召集来的101只经过培训的斑点狗,有来自五湖四海的32对同卵双胞胎,有长23米高3米的3D 版《清明上河图》,100位赤裸上身的型男,有被切割成2331块的6幅油画等等。《最强大脑》所呈现出来的史上最强道具,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视觉神经。

3.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作为一档科学类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自然需要有对选手能力科学的评价体系。为保障节目的科学性,节目组成立了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30余名专家组成的科学顾问团。科学顾问团通过建构的评价体系,对选手的能力进行专业测试,对选手挑战项目难度进行科学评估,以此确保挑选出真正的“最强大脑”。在中外对抗赛中,为了进一步优化节目的科学性,以及保证节目的公平性,特邀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的专家客座节目科学嘉宾。

4.点评的科学性

每当科学评委“Dr.魏”打出难度系数分后,都会对其打的分值做一番详细的解释。选手挑战项目,用到的是大脑的哪些组织,展现出的是大脑的哪一部分功能,都做出权威的解读。在这里我们听到大脑前额叶、视觉空间智力、空间记忆等专业名词频繁从“Dr.魏”口中说出,选手主要展示的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感知能力等哪一种能力,“Dr.魏”也会一一指出。可以说“Dr.魏”不仅担当者科学评审的角色,对观众而言更是科学老师。而其坚持的“科学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以及其幕后顾问团和他本人科学素养,保证了其对选手点评的科学性。

三、节目价值理念的科学性

1.节目口号的科学性

节目口号是节目理念的外延,“让科学流行起来”是《最强大脑》的节目口号,它很好地诠释了节目的宗旨,对节目品质提升和人气凝聚发挥着积极作用。“让科学流行起来”原本应是科学、教育、探索等节目应当承担的使命,然而相对纯粹的说教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有限,节目影响力较弱。另一方面,人的素质的提升对科学性的节目提出了更多需求。《最强大脑》节目研发组,看透了当下社会的这种电视需求与矛盾,不失时机的推出高品质科学真人秀节目,并提出“让科学流行起来”的响亮口号,它调动了潜伏在观众内心已久的科学欲、求知欲、探索欲,推动了节目的流行。

2.节目内涵的科学性

《最强大脑》不仅为观众呈现科学盛宴,其对选手故事的深度挖掘以及节目嘉宾引人深思的感悟,为节目赋予了更多的科学内涵。在节目中,参赛选手周玮第一次挑战时,是含着怯懦的眼神被姐姐搀扶着走向舞台的。然而,在中德对抗赛时,他神采奕奕步伐坚定地独立走向挑战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周玮发生可人的改变,江苏卫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评审通过对周玮鼓励和关怀,折射出江苏卫视的人文关怀,尤其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包容和温暖,对“最强大脑”的全新诠释和解读,展现出对不同人的价值肯定和尊重。此外,在中意对抗赛时,李云龙超强的能力和脆弱的心理强烈的反差,嘉宾精彩的点评所引申出来的关于当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探讨值得人们深思。

四、节目品牌营销的科学性

1.悬念性十足的节目流程

在《最强大脑》节目中挑战者要挑战的项目是一个悬念,固定观察员对选手挑战项目给出多少预判分是一个悬念,选手能否顺利完成挑战项目又是一大悬念,如若选手挑战成功,科学评审“Dr.魏”打出多少难度系数分,选手能否成功晋级成为节目最终悬念。这一系列的悬念牢牢把握着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的心不到节目最后不能落地,悬念性贯穿着整个节目流程,成为节目最大看点。说到节目的悬念性,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摄影师的现场捕捉能力、节目的后期制作和音乐背景的完美相衬。每当主持人公布挑战者答案是否正确的时候,每当“Dr.魏”打出难度系数分,决定选手能否成功晋级的时候,摄影机总是恰到好处的捕捉到现场观众紧张而又期待的表情,节目也总是恰到好处的通过慢镜头重复播放,将悬念性推向高潮。而每当选手挑战成功或失败,相应的音乐总是可以烘托着此刻整个舞台的氛围。

2.空前强大的明星阵容

我国综艺节目已步入“消费明星时代”。各大卫视都注重利用“明星效应”推广节目。明星加盟综艺节目,有助于节目知名度的提升,有助于节目迅速吸引观众注意力,增加观众对节目的认可度。一档节目邀请到的明星级别通常与节目热播程度成正相关,《最强大脑》节目组深谙其道,积极利用“明星效应”实施节目营销。《最强大脑》除了梁冬、李永波、陶晶莹、魏坤琳四位比较固定的嘉宾外,还邀请到周杰伦、李彦宏、章子怡、林丹、张柏芝、孟飞、宁财神作为嘉宾。此外,还邀请到当红韩国明星金秀贤参加节目。这些明星嘉宾都有庞大且深厚的观众基础,而他们对节目的深度参与,凝聚了《最强大脑》的人气,增加了观众对节目的认同,使节目锦上添花。一些观众坦言,收看《最强大脑》的初衷,就会为了观看自己的偶像。

3.全媒体整合营销

在媒介融合时代,新旧媒介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全媒体的营销模式更加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受众碎片化的现实。江苏卫视采用电视宣传为龙头+微博营销造话题+台网联动助传播+多媒硬广全覆盖的推广模式进行宣传和营销[3]。一方面,利用传统媒体进行强劲推广。尤其是利用电视媒体进行各种宣传片、预告片的推广;利用平面媒体弥补电视媒体不足,实现异体同步全天候传播。另一方面,积极利用新媒体为节目宣传造势。利用微博引导话题营销,《最强大脑》新浪微博官网,在节目进行后马上直播和深度剖析节目内容,制造话题,突出节目卖点,注重与受众互动;与PPTV合作打造“台网联动”,最大限度的覆盖受众群体,占领网络电视的收视高地,实现了电视媒体和网络电视的优势互补;另外,针对手机用户,推出微视频、《最强大脑》同名手机游戏,可以让观众边看边玩,增强观众对节目的收视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培杰.《最强大脑》:让科学流行起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

学学报),2014(3).

[2]李响.《最强大脑》:“创新的内容”为王与“差异化”品牌策略[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

[3]本刊编辑部.《最强大脑》:电视真人秀的一场革命[J].广告大观(综

合版),2013(12).

[责任编辑:东方绪]

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