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研究生复习提纲答案
仪器分析考前复习题答案
1、指示电极和工作电极有何区别?如何定义?(5分)用来指示电极表面待测离子的活度,用于测定过程中溶液本体浓度不发生变化的体系的电极,称为指示电极。
用来发生所需要的电化学反应或响应激发信号,用于测定过程中本体浓度会发生变化的体系的电极,称为工作电极。
主要区别是:测定过程中溶液本体浓度是否发生变化。
因此,在电位分析法中的离子选择电极、极谱分析法中的滴汞电极都称为指示电极。
在电解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的铂电极上,因电极反应改变了本体溶液的浓度,故称为工作电极。
2、比较化学滴定、电位滴定、库仑滴定之间的异同。
(5分)普通的化学滴定法是依靠指示剂颜色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
如果待测溶液有颜色或浑浊时,终点的指示就比较困难,或者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
而电位滴定法是在滴定过程中,通过测量电位变化以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和直接电位法相比,电位滴定法不需要准确的测量电极电位值,因此,温度、液体接界电位的影响并不重要,其准确度优于直接电拉法。
但是在滴定到达终点前后,滴液中的待测离子浓度往往连续变化n 个数量级,引起电位的突跃,被测成分的含量仍然通过消耗滴定剂的量来计算。
库仑滴定是指在特定的电解液中,以电极反应的产物作为滴定剂(电生滴定剂,相当于化学滴定中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物质定量作用,借助于电位法或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
与其他的滴定相比,库仑滴定并不需要化学滴定和其它仪器滴定分析中的标准溶液和体积计量,简化了操作过程;库仑滴定中的电量较为容易控制和准确测量;沉定剂来自于电解时的电极产物,可实现容量分析中不易实现的沉定过程;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较高;易于实现自动滴定等特点。
3、极谱定性、定量的依据是什么。
(5分)极谱定性分析的依据是:在一定条件下,每种物质的半波电位是个固定值,不因该物质在电解液中所含的浓度不同而不变化。
定量分析根据极谱扩散电流方程和极谱波方程式 极谱扩散电流方程⎰==ττ0613221607)(1)(c t m nD dt i i t d d 平均 当温度、底液及毛细管特性不变时,极限扩散电流与浓度成正比,这既是极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仪器分析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它们的大小顺序为 [ ]A.无线电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B.无线电波>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X射线C.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D.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2.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中,定量测定时不能有效消除干扰组分的影响是 [ ]A.采用双光束分光光度计B.采用双波长法C.采用三波长法D.采用导数光谱法3.在光度分析中,参比溶液的选择原则是 [ ]A.通常选用蒸馏水B.通常选用试剂溶液C.根据加入试剂和被测试液的颜色、性质来选择D.通常选用褪色溶液4.吸光度读数在( )范围内,测量较准确。
[ ]A.0~1B.0.15~0.7C.0~0.8D.0.15~1.55.用邻二氮杂菲测铁时所用的波长属于 [ ]A.紫外光B.可见光C.紫外-可见光D.红外光6.用邻二氮杂菲测铁时,为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从400nm~600nm,每隔10nm进行连续测定,现已测完480nm处的吸光度,欲测定490nm处吸光度,调节波长时不慎调过490nm,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反向调节波长至490nm处B.反向调节波长过490nm少许,再正向调至490nm处C.从400nm开始重新测定D.调过490nm处继续测定,最后在补测490nm处的吸光度值7.物质发射磷光对应的能级跃迁是 [ ]A.分子从较高能级的激发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B.分子从单线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C.分子从单线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各振动能级D.分子从三线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8.荧光波长固定后,荧光强度与激发光波波长的关系曲线称为 [ ]A.荧光光谱B.激发光谱C.发射光谱D.吸收光谱9.原子吸收谱线的宽度主要决定于 [ ]A.自然变宽B.多普勒变宽和自然变宽C.多普勒变宽和压力变宽D.场致变宽10.原子吸收光谱测铜的步骤是 [ ]A.开机预热-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燃气-点火-进样-读数B.开机预热-开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进样-读数C.开机预热-进样-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燃气-点火-读数D.开机预热-进样-开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读数11.储备液浓度为1mg/mL,配制浓度为100,200,300,400,500μg/L的工作系列(100mL容量瓶),最适合的工作液浓度为 [ ]A.20μg/mLB.200μg/mLC.20mg/mLD.200mg/mL12.硫酸奎宁在0.05mol/L H2SO4中,分别用320nm和350nm波长的光激发,所制荧光光度计中第一滤光片的作用是 [ ]A.消除杂志荧光B.得到合适的单色激发光C.消除激发光产生的反射光D.消除瑞利散射、拉曼散射13.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 ]A.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B.产生紫外光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D.产生具有足够浓度的散射光1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 [ ]A.氢灯B.氘灯C.钨灯D.空心阴极灯15.在火焰AAS分析中,富燃火焰的性质是什么?它适用于何种元素的测定? [ ]A.还原性火焰,适用于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元素的测定B.还原性火焰,适用于易形成难离解还原性物质的测定C.氧化性火焰,适用于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元素的测定D.氧化性火焰,适用于易形成难离解还原性物质的测定16.与原子吸收法相比,原子荧光法使用的光源是 [ ]A.必须与原子吸收法的光源相同B.一定需要锐线光源C.一定需要连续光源D.不一定需要锐线光源17.下列原子荧光中属于反斯托克斯荧光的是 [ ]A.铬原子吸收359.35nm,发射357.87nmB.铅原子吸收283.31nm,发射283.31nmC.铟原子吸收377.55nm,发射535.05nmD.钠原子吸收330.30nm,发射589.00nm18.纸色谱中,若被分离各组分的极性强弱不同,当选用弱极性溶剂展开时,比移值Rf最大的是 [ ]A.弱极性组分B.中等极性组分C.强极性组分D.无法确定19.在气-液色谱分析中,当两组分的保留值很接近,且峰很窄,但只能部分分离,其原因是 [ ]A.柱效能太低B.容量因子太大C.柱子太长D.固定相选择性不好20.在液相色谱中,范氏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 ]A.涡流扩散项B.分子扩散项C.固定相传质阻力项D.流动相中的传质阻力21.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具有 n~π*、α~α*、π~π* 跃迁的化合物为 [ ]A.一氯甲烷B.丙酮C.丁二烯D.一氯代甲苯22.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溶液用1.0cm吸收池,b溶液用3.0cm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 ]A.a是b的1/3B.a等于bC.b是a的3倍D.b是a的1/323.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光源的种类B.检测器的个数C.吸收池的个数D.使用单色器的个数24.分光光度计产生单色光的元件是 [ ]A.光栅+狭缝B.光栅C.狭缝D.棱镜25.分光光度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时 [ ]A.200nm~400nmB.400nm~800nmC.500nm~1000nmD.800nm~1000nm26.得的荧光光谱 [ ]A.形状和荧光强度都相同B.形状和荧光强度都不同C.形状相同,荧光强度不同D.荧光强度相同,形状不同27.根据IUPAC规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为 [ ]A.产生1%吸收所需被测元素的浓度B.产生1%吸收所需被测元素的质量C.一定条件下,被测物含量或浓度改变一个单位所引起测量信号的变化D.在给定置信水平内,可以从试样中定性检出被测物质的量小浓度或最小值28.原子吸收法测定NaCl中微量K时,用纯KCl配制标准系列制作工作曲线,分析结果偏高,原因是[ ]A.电离干扰B.物理干扰C.化学干扰D.背景干扰29.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哪种?其主要操作参数是什么? [ ]A.氙弧灯,内充气体的压力B.氙弧灯,灯电流C.空心阴极灯,内充气体的压力D.空心阴极灯,灯电流30.在原子荧光法中,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 [ ]A.阶跃荧光B.直跃荧光C.敏化荧光D.共振荧光31.待测水样中铁含量估计为1mg/L ,已有一条浓度分别为100,200,300,400,500μg/L 标准曲线,若选用10cm 的比色皿,水样应该如何处理?(a =190 L /g ·cm) [ ]A.取5mL 至50mL 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B.取10mL 至50mL 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C.取50mL 蒸发浓缩到少于50mL ,转至50mL 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D.取100mL 蒸发浓缩到少于50mL ,转至50mL 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32.测铁工作曲线时,要使工作曲线通过原点,参比溶液应选 [ ]A.试剂空白B.纯水C.溶剂D.水样33.可以提高荧光法测定灵敏度的新技术有 [ ]A.激发荧光法B.荧光猝灭法C.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D.荧光寿命34.多普勒变宽产生的原因是 [ ]A.被测元素的激发态原子与基态原子相互碰撞B.原子的无规则热运动C 被测元素的原子与其他粒子的碰撞D.外部电场的影响35.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中,采用标准加入法可消除 [ ]A.电离干扰B.物理干扰C.化学干扰D.光谱干扰36.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 [ ]A.空心阴极灯之后B.原子化器之后C.原子化器之前D.空心阴极灯之前37.在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理论中,以谱线峰值吸收测量替代积分吸收测量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 ]A.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与原子吸收谱线比较,中心频率一样,而半峰宽要小得多B.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与原子吸收谱线比较,中心频率和半峰宽均为一样C.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与原子吸收谱线比较,中心频率一样,而半峰宽要较大D.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与原子吸收谱线比较,只要中心频率一样,半峰宽大小都没影响38.在原子荧光分析中,可以使用几种类型的激发光源,指出下列哪种光源可能使方法的检出限最低? [ ]A.氙灯B.金属蒸气灯C.空心阴极灯D.激光光源39.用于测量荧光辐射的检测器是 [ ]A.光电池B.热导池C.热电偶D.光电倍增管40.某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 A ,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C B ,则此组分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 K 为 [ ] A.B A c c B.A B c c C.B A A c c c + D.B A B c c c +41.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有色物质的浓度时,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2/3高度处C.光度计调零D.将比色皿透光面置于光路中42.下列波长范围属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范围的是 [ ]A.0.76-1000μmB.10-760nmC.10-3-10nmD.200-800nm43.在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 [ ]A.入射光的强度B.透过溶液后的强度C.透过溶液后的吸收光的强度D.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44.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铁实验的显色过程中,按先后次序依次加入 [ ]A.邻二氮杂菲、NaAc 、盐酸羟胺B.盐酸羟胺、NaAc 、邻二氮杂菲C.盐酸羟胺、邻二氮杂菲、NaAcD.NaAc 、盐酸羟胺、邻二氮杂菲45.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的元件是 [ ]A.棱镜B.光电管C.钨灯D.比色皿46.已知邻二氮杂菲亚铁络合物的吸光系数a =190 L ·g -1·cm -1 ,已有一组浓度分别为100,200,300,400,500ppb 工作溶液,测定吸光度时应选用( )比色皿。
仪器分析复习题(答案版)
仪器分析复习题一、思考题01、现代仪器分析法有何特点?它的测定对象与化学分析方法有何不同?特点:(1)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2)分析速度快、效率高;(3)选择性较好;(4)能够满足特殊要求;(5)与化学分析相比准确度较低,低5%;(6)一般仪器价格较贵,维修使用成本较高。
仪器分析测定的含量很低的微、痕量组分,化学分析主要用于测定含量大于1%的常量组分。
02、光谱分析法是如何分类的?按照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和固体光谱;按照产生的光谱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散射光谱;按照光谱的性质和形状又可分为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
03、什么是光的吸收定律?其数学表达式是怎样的?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是描述物质对某一波长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其液层厚度间的关系。
A=lg(1/K)=KcL I=I0e-KcL{当一束强度为I0的单色光通过厚度为L、浓度为c的均匀介质(试样)后,设其强度减弱为I,则透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透射率,用T表示。
A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K为比例常数}04、名词解释(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共振线:在原子发射的所有谱线中,凡是有高能态跃迁回基态时所发射的谱线,叫共振(发射)线。
灵敏线:每种元素的原子光谱线中,凡是具有一定强度、能标记某元素存在的特征谱线,称为该元素的灵敏线。
最后线:最后线是每一种元素的原子光谱中特别灵敏的谱线。
分析线:这些用来定性或定量分析的特征谱线被称为分析线。
05、常用的激发源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简述ICP的形成原理及特点。
(1)目前常用的激发源是直流电弧(DCA)、交流电弧(ACA)、高压火花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等。
(2)ICP的形成原理:这是利用等离子体放电产生高温的激发光源。
当在感应线圏上施加高频电场时,由于某种原因(如电火花等)在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部分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高频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做高速运动,碰撞气体原子,使之迅速、大量电离,形成雪崩式放电,电离的气体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载面上形成闭合环形的涡流,在感应线圈内形成相当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同相当于初级线圈的感应线圈耦合,这种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并在管口形成一个火炬状的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矩。
仪器分析复习提纲(lastversion)
仪器分析复习提纲Chapter 1仪器分析定义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测定时常常需要使用比较复杂的仪器,它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分类 :1、光学分析法(紫外 -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磷光)光谱法、原子吸 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 ;2、电化学分析(极谱与伏安分析法、库仑分析法、电解分析 法、电位分析法) ;3、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 4、其他方法(质谱法、流 动注射分析法、热分析法)特点 : 1、选择性好; 2、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容易实现自动化; 3、灵敏度高; 4、相对 误差大(不宜用于大量分析)分析仪器的组成:Chapter 2 光分析的三个基本过程 :激发信号、信号转换、输出信号 (能源提供能量;能量与被测物之间的互相作用;产生信号) 光谱分析分类 :原子光谱(线状光谱) 、分子光谱(带状光谱) 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波粒二象性) 电磁辐射的频率、波长、波数、速率的基本概念以及运算关系 λ=1/ 波数 E=hc/ λ=hν 波速 =νλ( 1eV=1.602J h=6.626 J s ) 光谱法仪器五个基本单元: 光源、单色器、样品、检测器、显示与数据处理 棱镜与光栅的分辨率与色散率的计算 1、 棱镜色散率 =偏向角对波长求导(角色散率) =谱线距离对波长求导(线色散率) 线色散率=角色散率×焦距 /sin 光轴夹角分辨率 =平均波长 /波长差 =棱镜总底边长×色散率2、 光栅色散率 =光谱级次 / (光栅常数× cos 衍射角)(角色散率) =角色散率×会聚透镜焦距分辨率 =光谱级次×光栅总刻痕数 各种光谱中样品池的选择 发射光谱——激发源 紫外光区——石英比色皿 可见光区——玻璃比色皿 红外光区—— NaCl 、KBr 、KRS-5、固体试样与 KBr 做成的盐窗(混合压片) 荧光分析——低荧光物质做成的比色皿常用检测器的检测原理1、 硒光电池(光敏半导体) ;2、光电管(光电效应) ;3、光电倍增管(光电效应) 光源: 原子发射——原子化器原子吸收——空心阴极灯(紫外 -可见区锐线光源) 紫外吸收——氢灯、氘灯(紫外区连续光源) 可见吸收——钨灯(可见区连续光源) 红外吸收—— Nernst 灯、硅碳棒(中红外区连续光源) 分子荧光(磷光)——高压汞灯(紫外 -可见区线光源)Chapter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子吸收光谱形成原因: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跃迁,并伴随有振动和 转动能级间的跃迁 Δ E=hν 电子跃迁类型 与有机化合物有关的价电子有σ、π和 n 电子,主要跃迁有: 1.N -V 跃迁:由基态跃迁至反键轨道:σ -σ *、π -π* 2.N -Q 跃迁:非键电子跃迁到反键轨道: n-σ* 、n-π* 3.N -R 跃迁:σ电子激发到更高能级或电离 能量大小顺序:σ -σ*<n -σ*<π-π*<n - π* 测量到的是π - π*和 n-π*两种跃迁 π -π*跃迁一般在 200nm 附近; n-π*跃迁一般在近紫外区,吸收强度弱。
仪器分析复习题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复习题参考答案《仪器分析》复习题第⼀章绪论⼀、仪器分析⽅法的分类(四⼤类)(⼀)光学分析法(spectroscopic analysis)以物质的光学性质(吸收,发射,散射,衍射)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法。
包括原⼦吸收光谱法、原⼦发射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
(⼆)电分析(electrical analysis):电流分析,电位分析,电导分析,电重量分析,库仑法,伏安法。
(三)⾊谱分析(chromatography analysis) :⽓相⾊谱法,液相⾊谱法(四)其它仪器分析⽅法(other analysis):1. 质谱法2. 热分析法包括热重法、差热分析法、⽰差扫描量热法等。
3. 电⼦显微镜,超速离⼼机,放射性技术等。
⼆、定量分析⽅法的评价指标灵敏度: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法的灵敏度,⽤S表⽰。
精密度:是指使⽤同⼀⽅法,对同⼀试样进⾏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致程度。
精密度⽤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 s或相对标准偏差(s r )量度。
准确度: 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检出限:某⼀分析⽅法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浓度或最⼩质量,称为该⽅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以浓度表⽰的称为相对检出限,以质量表⽰的称为绝对检出限。
第⼆章光谱分析导论⼀、光谱区中紫外、可见、红外对应的波长范围?紫外:200-380nm 可见:380-780nm 近红外:780-2500nm 中红外:2.5-50µm 远红外:50-300µm ⼆、原⼦光谱和分⼦光谱的⽐较。
原⼦光谱的特征:电⼦能级间的跃迁,属电⼦光谱,线状光谱。
分⼦形成带状光谱的原因能量离散,导致谱线宽度扩展测不准原理、相对论效应导致谱线宽度扩展。
再加上能级之间的能量间距⾮常⼩,导致跃迁所产⽣的谱线⾮常多,间距⾮常⼩,易于重叠。
原⼦光谱:原⼦基态与激发态能量差△E=1-20eV,与紫外-可见光的光⼦能量相适应,特征是线状光谱相邻电⼦能级间的能量差△Ee=1-20eV,与紫外-可见光的光⼦能量相适应,特征是线状光谱分⼦光谱:相邻振动能级间的能量差△Ev=0.05-1eV,与中红外区的光⼦能量相适应,特征是带状光谱相邻转动能级间的能量差△Er<0.05eV, 与远红外区的光⼦能量相适应,特征是带状光谱三、 1. 物质吸收光的过程⽆辐射退激共振发射荧光磷光2. 物质散射光的过程瑞利散射斯托克斯散射反斯托克斯散射四、荧光与磷光产⽣的量⼦解释及其区别?荧光:激发分⼦与其它分⼦相碰,⼀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后,下降到第⼀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再回到基态的其它振动能级并发射光⼦的发射光称荧光。
现代仪器分析复习题(答案版)
现代仪器分析复习题(答案版) 现代仪器分析复题选择题(20道)第一章:绪论1.仪器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试样用量少,选择性高。
2.同一人员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
3.不同人员在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再现性。
4.分析测量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量度是准确度。
第二章5.受激物质从高能态回到低能态时,如果以光辐射形式释放多余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发射。
6.光谱分析法与其他仪器分析法的不同点在于光谱分析法研究涉及的是光辐射与试样间的相互作用与能级跃迁。
7.根据试样的光谱,可以研究试样的组成和结构。
8.按照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不用,光谱可以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散射光谱。
9.频率、波长、波数及能量的关系是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波数越高,能量越高。
10.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与光相互作用的信息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仪器分析方法。
第四章11.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标准加入法消除。
12.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有以下特点:灵敏度高且重现性好,基体效应的影响重现性好,试样量大但检出限低,原子化效率高,因而绝对检出限低。
13.在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1%的钾盐溶液的作用是减小背景。
14.塞曼效应法是用来消除背景干扰。
15.通常空心阴极灯是用钨棒做阳极,待测元素做阴极,并在灯内充低压惰性气体。
16.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背景吸收产生的干扰主要表现为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及固体微粒的光散射。
17.在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镁的干扰。
18.单色器放在原子化器之前,并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
19.在原子吸收测定中,正确的做法是选择待测元素中的共振线作分析线,并在维持稳定和适宜的光强度条件下,尽量选用较低的灯电流。
对于碱金属元素,应选用富燃火焰进行测定,并消除物理干扰时可选用高温火焰。
20.有人用一个试样,分别配制成四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得的吸光度分别为0.022、0.097、0.434和0.809.测量误差较小的是0.022.21.不需要选择的吸光度测量条件是测定温度。
仪器分析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复习题一.选择题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前的字母写在答题纸上。
1.紫外光谱的电磁波谱范围是(A)400~760nm (B) 0.75~2.5μm (C)200~400nm (D) 2.5~25μm(E) 50~1000μm2.下列化合物中,羟基作为助色团的化合物是(A) -CH2OH(B) -OH (C) -OH(D) CH2-CH-CH2 (E)CH3-CH-CH=CH2| | | |OH OH OH OH3.H2O在红外光谱中出现的吸收峰数目为(A) 3 (B) 4 (C) 5 (D) 2 (E) 14.能在近紫外光区产生吸收峰的电子跃迁为(A)n—σ* (B)σ—σ* (C) π—π* (D)σ—π* (E)π—σ*5.在红外光谱中,>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出现的波数(cm_1)范围是(A) 1900~1650 (B) 2400~2100 (C) 1600~1500 (D) 1000~650(E) 3750~30006.下列分子中,紫外吸收最大吸收波长(λmax)最长的是(A) (B) (C) -CH=CH2(D) CH2=CH2(E) CH2=CH-CH=CH27.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时,加入Na2S2O4是为了还原(A) HbO2与HbCO (B) HbCO (C) Hb (D) MetHb与HbO2(E) MetHb与HbCO8.下列分子中,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是(A) CO (B) H2O (C) SO2(D) H2(E) CO29.在气相色谱图中,相邻两组分完全分离时,其分离度R应大于或等于(A) 0 (B) 0.5 (C) 1.5 (D) 1.0 (E) 2.010.当气相色谱的色谱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物质的tR 相同 (B) 同一物质的tR不同 (C)同一物质的VR不同(D) 不同物质的峰面积相同,则含量相等(E)不同物质的死时间不同11.某GC谱图中两色谱峰的tR分别为2.4分和3.2分,峰底宽均为4mm,纸速为10mm/分,则两峰的分离度为(A) 0.2 (B) 2.0 (C) 1.5 (D) 1.2 (E) 1.012.表示原子吸收线轮廓的特征值是(A) 积分吸收 (B) 峰值吸收 (C) 中心频率与半宽度 (D) 主共振线(E)基态原子数13.在AAS法中,石墨炉原子化法与火焰原子化法相比,其优点是(A) 背景干扰小 (B) 灵敏度高 (C) 基体效应小(D) 操作简便(E)重现性好14.对于气相色谱内标物的选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与被测组分的分离度越大越好 (B) 加入量应接近于被测组分(C) 应选样品中不存在的物质 (D) 应与被测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接近(E)不与待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15.原子吸收谱线变宽的最重要原因是(A) 自然变宽 (B) 压力变宽 (C) 多普勒变宽 (D) 发射线的宽度(E)以上都不是16.在气相色谱法中,TCD是指(A) 毛细管色谱柱 (B) 色谱固定相 (C) 电子捕获检测器(D) 热导检测器(E)火焰离子化检测器17.下列化学键的伸缩振动所产生的吸收峰波数最大的是(A) C=O (B) C-H (C) C-O (D) O-H (E)C=C18.两种物质的溶液,在紫外区均有吸收,如测定时使用的样品池相同、入射光波长相同、样品的浓度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溶液吸光度相同(B)两溶液的透射率相同(C)摩尔吸光系数相同(D)比吸收系数相同(E)以上都不对19.表示红外分光光度法通常用(A)HPLC (B)GC (C) IR (D)TLC (E)AAS2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采用的光源是(A)碘钨灯(B) 氘灯(C) 钨灯(D) 空心阴极灯(E)以上都不是21.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乙醇测定的固定相为R-C-R R-C-Cl R-C-F F-C-F O O O O O >>>R-C-H > (A )角鲨烷 (B )SE-30 (C )PEG9000 (D )OV-17 (E )OV-122.用气相色谱法定性是依据(A) 色谱峰面积 (B) 色谱峰高 (C) 色谱峰宽度 (D) 保留时间(E )色谱峰的半宽度23.气相色谱最常用的流动相是(A )空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气 (D )乙炔气 (E )氮气24.用气相色谱法定量通常根据(A )色谱峰面积 (B )保留时间 (C )保留体积 (D )相对保留值(E )分配系数25.红外光可引起物质的能级跃迁是(A)分子的电子能级的跃迁,振动能级的跃迁,转动能级的跃迁(B)分子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C)分子振动能级及转动能级的跃迁(D)分子转动能级的跃迁 (E )以上都不是26.下列各答案中,>C=O 伸缩振动频率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 ( B).(C). (D).(E).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ν>C=O 的顺序为 (B)ν>C=O 的顺序为(C)ν>C=O 的顺序为 (D). ν>C=O 的顺序为(E).ν>C=O 的顺序为O O O >>O O O <<O O O =>O O O==R-C-R R-C-Cl R-C-F F-C-F O O O O O R-C-H <<<<R-C-R R-C-Cl R-C-F F-C-F O OO O O =R-C-H ====R-C-R R-C-Cl R-C-F F-C-F O OO O O R-C-H <=<<<R-C-R R-C-Cl R-C-F F-C-F O OO O O >R-C-H =>>>OO O<<28.在下列跃迁中,吸收光波长最大的是(A)σ→σ*(B)n→σ* (C) n→π* (D) π→π*29.两色谱峰的峰底宽相等,且它们t R之差等于峰底宽的1.5倍,则两峰的分离度R为(A)0.3 (B)2.0 (C)1.8 (D)1.5 (E)3.030.在AAS法中,下列干扰对分析结果产生正误差的是(A)化学干扰 (B)电离干扰 (C)背景干扰 (D)物理干扰 (E)光谱通带内存在着非吸收线二.解释下列名词1.摩尔吸光系数2.发色团3.非红外活性振动4.保留时间5.死体积6.共振线7.激发电位和离子电位8.原子线和离子线9.半波电位10.支持电解质 11.极谱波 12.极限扩散电流 13.谱线的自吸 14.黑度15.光谱通带三.回答下列问题(15分)1.为什么紫外光谱都是带状光谱?2.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有哪些?的振动类型有哪些?3.>CH24.AAS与UV-VIS的主要区别有哪些?5.气相色谱定量的方法有几种?各有哪些优缺点?6.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是透光度?什么是吸光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7.什么是吸收光谱曲线?什么是标准曲线?它们有何实际意义?利用标准曲线定量分析时可否使用透光度T和浓度c为坐标?8.摩尔吸光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在吸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有何意义?9.什么是色谱图?10.何谓积分吸收?何谓峰值吸收?为什么AAS法中常采用峰值吸收测量而不应用积分吸收测量?11.什么是吸收带?紫外光谱的吸收带有哪些类型?各种吸收带有哪些特点?并指出各种吸收带在有机化合物中的哪些基团、化学键、和分子中存在?12.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干扰有哪些?简述抑制各种干扰的方法。
仪器分析复习提纲(2).doc
《仪器分析》复习要点第二章气相色谱分析P4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
P5气相色谱仪器的丄作流程及各部分功能。
P6基木概念:基线;保留值;和对保留值。
P8色谱流出Illi线可以解决的问题。
P9分配系数概念及含义。
P15根据速率理论,式中各项的含义。
P17分离度的概念及分离标志。
P18根据色谱分离基木方程讨论各项的影响因素。
P21色谱分离操作条件该如何选择。
P27气相色谱中对单体的要求。
P27红色单体和白色单体各冇什么特点及适用范围。
P27硅藻土型单体可如何改性。
P28单体的选择原则。
P36热导池检测器的检测原理。
P38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检测原理。
P40电子俘获检测器的检测原理。
P42基本概念:灵敏度;检出限;最小检出量。
P50定量校正因了的含义。
P52会利用归一化法进行计算。
P53会利用内标法进行计算。
笫三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P66高效液相色谱法特点。
P69影响色谱峰扩展和色谱分离的因素。
P71正相、反相液液色谱。
P73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原理。
P74离了色谱法分离原理。
P78化学键合固定相及特点。
P81对流动相要求。
第四章点位分析法P110电分析化学分类。
PU1会根据测定某离子,导岀原电池电动势与离子活度的关系式。
P112导出测定pH值的关系式,并说明该如何测定。
P118离子选择性系数的含义。
P118会根据离了选择性系数公式计算测定误差。
P119说明离子选择性电极具有选择性的原因。
P119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
P131测定离子浓度的方法(标准加入法)。
P132离了强度调节剂的含义。
P133会用标准加入法进行计算。
P135影响测定因素有哪些。
笫八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P228共振线;吸收线。
P231谱线变宽冇哪儿种,什么原因引起。
P234峰值吸收测定含义,导出的公式是什么。
P235原子吸收测定的是基态原子;在测定条件下所占比例。
P238灯电流该如何选择。
P240原子化方法有哪几种。
P24I三种空气■乙烘火焰特点是什么,各适合测什么元索。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重点讲义资料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重点讲义资料第⼀章绪论问答题1. 简述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第⼆章⾊谱分析法1.塔板理论的要点与不⾜是什么?2.速率理论的要点是什么?3.利⽤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什么?4.利⽤相对保留值定性有什么优点?5.⾊谱图上的⾊谱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6.什么叫死时间?⽤什么样的样品测定? .7.在⾊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率?为什么?8.某⼀⾊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塔板⾼度H很⼩,但实际上柱效并不⾼,试分析原因。
9.某⼈制备了⼀根填充柱,⽤组分A和B为测试样品,测得该柱理论塔板数为4500,因⽽推断A和B在该柱上⼀定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推断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10.⾊谱分析中常⽤的定量分析⽅法有哪⼏种?当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组分中只需要定量其中⼏个组分时可选⽤哪种⽅法?11.⽓相⾊谱仪⼀般由哪⼏部分组成?各部件的主要作⽤是什么?12.⽓相⾊谱仪的⽓路结构分为⼏种?双柱双⽓路有何作⽤?13.为什么载⽓需要净化?如何净化?14.简述热导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15.简述氢⽕焰离⼦化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和⼯作原理。
16.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17.为什么常⽤⽓固⾊谱分离永久性⽓体?18.对⽓相⾊谱的载体有哪些要求?19.试⽐较红⾊载体和⽩⾊载体的特点。
20.对⽓相⾊谱的固定液有哪些要求?21.固定液按极性⼤⼩如何分类?22.如何选择固定液?23.什么叫聚合物固定相?有何优点?24.柱温对分离有何影响?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5.根据样品的沸点如何选择柱温、固定液⽤量和载体的种类?26.⽑细管⾊谱柱与填充柱相⽐有何特点?27.为什么⽑细管⾊谱系统要采⽤分流进样和尾吹装置?28.在下列情况下⾊谱峰形将会怎样变化?(1)进样速度慢;(2)由于汽化室温度低,样品不能瞬间汽化;(3)增加柱温;(4)增⼤载⽓流速;(5)增加柱长;(6)固定相颗粒变粗。
仪分实验期末考试复习(答案)
仪器分析实验复习提纲1、紫外可见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分别使用的比色皿是什么?紫外光谱分析使用的比色皿是石英比色皿紫外可见光波长范围是多少?200~400nm物质浓度对吸光度和摩尔吸光度的影响2、红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分析的区域划分范围;答: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的区域划分范围:基频区(4000~1350cm-1)和指纹区(1350~650cm-1)红外光谱分析的主要作用;用于分子振动偶极矩变化不为零的所有化合物的官能团定性和结构分析。
红外光谱测定固体和液体样品时,制备样品的方法分别是什么;液体:①液膜法——难挥发液体(BP》80 C)②溶液法——液体池固体:①研糊法(液体石腊法)②KBr压片法③薄膜法试样干燥及测定时作背景扫描的目的水有红外吸收,与羟基峰干扰,而且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
测定时作背景扫描的目的:扣除背景干扰,避免给光谱的解析带来困难。
3、荧光分析法:荧光分析法测定奎宁时,影响奎宁荧光产生的因素有哪些;答:荧光分析法测定奎宁时,对奎宁荧光产生影响的因素:①溶剂:溶剂能影响荧光效率,改变荧光强度,因此,在测定时必须用同一溶剂。
②浓度:在较浓的溶液中,荧光强度并不随溶液浓度呈正比增长。
因此,必须找出与荧光强度呈线性的浓度范围。
③酸度:荧光光谱和荧光效率常与溶液的酸度有关,因此,须通过条件试验,确定最适宜的pH值范围。
④温度:荧光强度一般随温度降低而提高,因此,有些荧光仪的液槽配有低温装置,使荧光强度增大,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Rohs检测仪⑤时间:有些荧光化合物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形成;有些荧光物质在激发光较长时间照射下会发生光分解。
因此,过早或过晚测定荧光强度均会带来误差。
必须通过条件试验确定最适宜的测定时间,使荧光强度达到量大且稳定。
⑥共存干扰物质:有些干扰物质能与荧光分子作用使荧光强度显著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的猝灭(quenching);有些共存物质能产生荧光或产生散射光,也会影响荧光的正确测量。
仪器分析复习提纲
仪器分析复习提纲仪器分析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了解仪器分析的作用、特点,2.了解仪器分析的分类,3.了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法1.了解电化学分析法基础,2.掌握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3.了解膜电位、离子选择性电极工作原理,4.掌握离子选择性电极定量测试方法及其影响因素,5.掌握电位滴定原理及计算方法,6.熟练掌握酸度计的使用方法,7.了解自动电位滴定。
重点和难点:能斯特公式,膜电位、离子选择性电极工作原理,离子选择性电极定量测试方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测试法的影响因素及其克服方法,滴定终点指示方法,酸度计的使用方法2-1 绪论能斯特公式——电极电位与被测离子活度的关系对于电极反应Ox + ne→Red,其电极电位符合公式Nernst公式,即:Ψ = Ψ0Ox/Red + RT/nFln(αOx/αRed),式中:各项意义电极的种类(1)指示电极(2)参比电极(3)工作电极(4)辅助电极2-2 电位分析法1.直接电位法(电位测定法):通过对电动势的测量直接定量被测物浓度(活度)。
2.电位滴定法:利用电极电位的突变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的测试方法,称电位滴定法。
1 膜电位与离子选择性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某种特定离子产生选择性响应的一种化学敏感器。
膜电位、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定原理ΔΨM = K+2.303RT/F ·lgαH+,试ΔΨM = K-2.303RT/F· pH试由上式可看出,若温度一定,玻璃电极的膜电位与试液的PH成线性关系。
与玻璃电极类似,各种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膜电位也遵循能斯特公式ΔΨM=K±2.303RT/nF· lnα由此可知,在一定条件下(T、P恒定),离子选择性电极膜电位和待测离子的活度的对数是线性关系。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设i为某待测离子,j为共存干扰离子,n i,n j分别为i离子和j 离子的电荷转移数,则ΨM = K±RT/n i Fln[αi +k i,j (αj)ni/nj]k i,j为j离子对i离子的选择系数,k i,j越小,则电极对i离子的选择性越高,即j离子干扰小,通过选择系数可估算某种干扰离子对测定造成误差。
《仪器分析》考前复习提纲
《仪器分析》考前复习提纲第一篇:《仪器分析》考前复习提纲—1—仪器分析5.原子发射光谱特点优点:1.多元素同时检测能力强;2.分析速度快;3.选择性好;4.检测限比较低;5.耗品少;缺点:1.影响谱线强度因素多,参比样品要求高;2.浓度C误差大,不能做高浓度分析;3.只能用于元素分析,不能测结构;4.不适于有机物和大部分非金属元素:第八章原子吸收光谱法1.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原理:首先,测量前将样品用原子化器原子化,原子化温度在200K-300K,此时大多数化合物可解离为原子状态,其中包括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和激发态原子,在一定温度下,体系处于热力学平衡时,满足Nigi-Ei/kT,在300K一下,认为基态原子数等于吸收辐射的原子总数。
=eN0g02.理论上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谱线是很尖锐的,但实际有一定的宽度,其影响谱线宽度因素:①多普勒展宽(热展宽):原子在空间中做无规则热运动;被测元素的原子量越小,温度越高,谱线的波长越长,多普勒展宽越大;②压力展宽(碰撞展宽):由于产生吸收的原子与蒸汽中原子或分子相互碰撞而引起的。
③自吸展宽:灯的电流越大,自吸展宽越严重。
3.光源(空心阴极灯)的作用:辐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供测量使用。
4.原子化器的作用:使样品溶液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蒸汽,并辐射光程产生共振吸收的装置。
5.原子吸收光谱的特点:优点:①灵敏度高;②检测限低;③选择性好;④重现性好:⑤速度快;缺点:①不能同时测几种元素;②难熔金属,易形成稳定化合物元素,原子化效率低;③非火焰原子化器,重现性差。
6.原子吸收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的异同点:相同点:①均为原子光谱,对应原子外层的电子跃迁;②均为线性光谱,共振辐射,且灵敏度高;Made by ZhangLun —2—不同点:①AAS:基态→激发态;AES:激发态→基态;AFS:核外电子受光能激发。
②AAS:测吸收强度;AES:测吸收光度;AFS:测荧光强度;③分析公式。
最新仪器分析复习提纲(last version)
仪器分析复习提纲梁颖2012Chapter 1仪器分析定义: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测定时常常需要使用比较复杂的仪器,它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分类:1、光学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磷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2、电化学分析(极谱与伏安分析法、库仑分析法、电解分析法、电位分析法);3、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4、其他方法(质谱法、流动注射分析法、热分析法)特点:1、选择性好;2、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3、灵敏度高;4、相对误差大(不宜用于大量分析)分析仪器的组成:光分析的三个基本过程:激发信号、信号转换、输出信号(能源提供能量;能量与被测物之间的互相作用;产生信号)光谱分析分类:原子光谱(线状光谱)、分子光谱(带状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波粒二象性)电磁辐射的频率、波长、波数、速率的基本概念以及运算关系λ=1/波数 E=hc/λ=hν波速=νλ(1eV=1.602J h=6.626J s)光谱法仪器五个基本单元:光源、单色器、样品、检测器、显示与数据处理棱镜与光栅的分辨率与色散率的计算1、棱镜色散率=偏向角对波长求导(角色散率)=谱线距离对波长求导(线色散率)线色散率=角色散率×焦距/sin光轴夹角分辨率=平均波长/波长差=棱镜总底边长×色散率2、光栅色散率=光谱级次/(光栅常数×cos衍射角)(角色散率)=角色散率×会聚透镜焦距分辨率=光谱级次×光栅总刻痕数各种光谱中样品池的选择发射光谱——激发源紫外光区——石英比色皿可见光区——玻璃比色皿红外光区——NaCl、KBr、KRS-5、固体试样与KBr做成的盐窗(混合压片)荧光分析——低荧光物质做成的比色皿常用检测器的检测原理1、硒光电池(光敏半导体);2、光电管(光电效应);3、光电倍增管(光电效应)光源:原子发射——原子化器原子吸收——空心阴极灯(紫外-可见区锐线光源)紫外吸收——氢灯、氘灯(紫外区连续光源)可见吸收——钨灯(可见区连续光源)红外吸收——Nernst灯、硅碳棒(中红外区连续光源)分子荧光(磷光)——高压汞灯(紫外-可见区线光源)Chapter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子吸收光谱形成原因: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跃迁,并伴随有振动和转动能级间的跃迁ΔE=hν电子跃迁类型与有机化合物有关的价电子有σ、π和n电子,主要跃迁有:1.N-V跃迁:由基态跃迁至反键轨道:σ-σ*、π-π*2.N-Q跃迁:非键电子跃迁到反键轨道:n-σ*、n-π*3.N-R跃迁:σ电子激发到更高能级或电离能量大小顺序:σ-σ*<n-σ*<π-π*<n-π*测量到的是π-π*和n-π*两种跃迁π-π*跃迁一般在200nm附近;n-π*跃迁一般在近紫外区,吸收强度弱。
《仪器分析》复习提纲.doc
基于测量待测元索 的基态原子对其特征谱线的 吸收程度而建立起来的分析 方法。
2.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电 子基态・> 激发态
3.谱线变宽
1.组成:光源、原子化器、分 光系统,检测系统四部分
2.光源:锐线光源、空心阴极 灯(结构);
3.原子化器:将试样待测元素 转化为基态原子。火焰原子化器, 石墨炉原子化器
3.操作条件的选择:载气、 流速;柱温(程序升温); 载体和固定液的选择;进 样条件;
4.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前分 流,柱后尾吹
仪器结构:气路系统.进样系统、 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系统、 温控系统;
气相色谱检测器:热导检测器、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屯子捕获检 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
1.HPLC的特点及其适用范 围;
传质阻力项C, Cm颗粒细度小且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流动相来提高柱效;Cs减小固定相液膜厚度,增大柱温)
分离度R:相邻两色谱峰的保留值之差与两峰宽度平均值之比。
方法名称
理论
仪器
分析
方法
定性
定量
光谱
原了发射光谱
AES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受激 后所发射的特征光谱来研究 物质化学组成及含量的方法。
2.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电 子激发态・> 基态
3.常见化合物的特征基团 频率
变换型;
2•压片法IR样品制备
谱进行比对
团的特征性的 红外吸收峰的 位置、强度和形 状
定律
分子发光法
1.定义:
2.分子荧光、磷光的产生原 理;
3.荧光激发光谱,荧光发射 光谱
4.荧光强度与荧光量了产率
5.荧光与分了结构的关系
6.化学发光,生物发光
仪器分析复习题含答案仅供
12仪器分析一、概念: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
光学分析法::建立在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基础上的一类分析方法。
包含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红外吸收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荧光光谱法。
灵敏线:最易激发能级所产生的谱线,每种元素都有一条或几条谱线最强的线,即灵敏线。
最后线也是最灵敏线。
共振线:从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所产生的谱线。
由最低能级的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称为第一共振线。
一般也是最灵敏线。
最后线:或称持久线。
当待测物含量逐渐减小时,谱线数目亦相应减少,当c接近0时所观察到的谱线,是理论上的灵敏线或第一共振线。
分析线:复杂元素的谱线多至数千条,只选择其中几条特征谱线检验,称其为分析线。
自吸线:当辐射能通过发光层周围的蒸汽原子时,将为其自身原子所吸收,而使谱线强度中心强度减弱的现象的图线。
自蚀线:自吸最强的谱线称为自蚀线。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基于测量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特征谱线的吸收程度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受到热或电、光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约经10-8 s,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依据特征光谱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通过测量物质的激发态原子发射光谱线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叫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荧光:物质吸收电磁辐射后受到激发,受激原子或分子以辐射去活化,再发射波长与激发辐射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
当激发光源停止辐照试样之后,原子(分子)再发射光的过程立即停止,这种再发射的光称为原子(分子)荧光。
磷光:若激发光源停止辐照试样之后,原子(分子)再发射过程还延续一段时间,这种再发射的光称为原子(分子)磷光。
仪器分析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气相色谱分析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气相色谱柱的老化温度要高于分析时最高柱温℃,并低于的最高使用温度,老化时,色谱柱要与断开。
答:5—10 固定液检测器2、气相色谱法分析非极性组分时应首先选用固定液,组分基本按顺序出峰,如为烃和非烃混合物,同沸点的组分中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答:非极性沸点极性3、气相色谱分析中等极性组分首先选用固定液,组分基本按顺序流出色谱柱。
答:中极性沸点4、一般说,沸点差别越小、极性越相近的组分其保留值的差别就,而保留值差别最小的一对组分就是物质对。
答:越小难分离【5、气相色谱法所测组分和固定液分子间的氢键力实际上也是一种力,氢键力在气液色谱中占有地位。
答:定向重要6、分配系数也叫,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气液两相间达到时,组分分配在气相中的与其分配在液相中的的比值。
答:平衡常数平衡平均浓度平均浓度7、分配系数只随、变化,与柱中两相无关。
答:柱温柱压体积8、分配比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间达到平衡时,分配在液相中的与分配在气相中的之比值。
答:气液重量重量9、气相色谱分析中,把纯载气通过检测器时,给出信号的不稳定程度称为。
答:噪音.10、顶空气体分析法依据原理,通过分析气体样来测定中组分的方法。
答:相平衡平衡液相11、气相色谱分析用归一化法定量的条件是都要流出色谱柱,且在所用检测器上都能。
答:样品中所有组分产生信号12、气相色谱分析内标法定量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并要与其它组分。
答:内标物完全分离13、气相色谱分析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峰与要靠近,内标物的量也要接近的含量。
答:被测峰被测组分14、气相色谱法分析误差产生原因主要有|等方面。
答:取样进样技术、样品吸附分解、检测器性能、仪器的稳定性、数据处理与记录。
15、666、DDT气相色谱分析通常用净化萃取液,测定时一般用检测器。
答:硫酸电子捕获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填入)16、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样品组分时,分离度至少为:(1)(2)(3)(4)(5)>17、表示色谱柱的柱效率,可以用:(1)分配比(2)分配系数(3)保留值(4)有效塔板高度(5)载气流速答:(4)(18、在色谱分析中,有下列五种检测器,测定以下样品,你要选用哪一种检测器(写出检测器与被测样品序号即可)。
仪器分析课后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第四章红外吸收光谱法第五章分子发光分析法第六章原子发射光谱法第七章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第八章电化学分析导论第九章电位分析法第十章极谱分析法第十一章电解及库仑分析法第十二章色谱分析法第一章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答:(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2. 对试样中某一成分进行5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单位gmL 1)分别为 0.36,0.38,0.35,0.37,0.39。
(1) 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2) 如果试样中该成分的真实含量是0.38gmL 1,试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
解:(1)测定结果的平均值37.0539.037.035.038.036.0=++++=x gmL 1标准偏差122222120158.015)37.039.0()37.037.0()37.035.0()37.038.0()37.036.0(1)(-=⋅=--+-+-+-+-=--=∑mL g n x x s ni iμ相对标准偏差 %27.4%10037.00158.0%100=⨯=⨯=xs s r(2)相对误差 %63.2%10038.038.037.0%100-=⨯-=⨯-=μμx E r。
仪器分析研究生复习提纲答案
研究生复习提纲1.色谱法定性和定量的依据是什么?答.色谱定性的依据是保留值,定量的依据是m=fA色谱定性分析方法:1、用保留时间定性2、用峰高增加法定性3、与其他仪器连用定性(如:GC-MS)定量分析方法:1、归一化法2、外标法3、内标法用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当固定相和操作条件严格固定不变时,任何一种物质都有确定不变的保留值,通过比较已知物和未知物的保留值,就可以确定色谱图中某一色谱峰代表什么物质。
2.什么叫程序升温?它有什么作用?答.程序升温色谱法,是指色谱柱的温度按照组分沸程设置的程序连续地随时间线性或非线性逐渐升高,使柱温与组分的沸点相互对应,以使低沸点组分和高沸点组分在色谱柱中都有适宜的保留、色谱峰分布均匀且峰形对称。
程序升温具有改进分离、使峰变窄、检测限下降及省时等优点。
对于沸点范围很宽的混合物,往往采用程序升温法进行分析。
在气相色谱中多采用程序升温技术解决洗脱色谱的一般问题,而在液相色谱中多采用梯度洗脱技术解决这一问题。
3.什么叫梯度洗脱?它有什么优点?答:梯度洗脱就是在分离过程中,让流动相的组成、极性、pH等按照一定程序连续变化,使样品中各组分能在最佳的分配比下出峰,使保留时间短、拥挤不堪、甚至重叠的组分,或保留时间过长而峰形扁平的组分获得很好的分离,特别适合样品中组分的分配比值范围很宽的复杂样品的分析。
梯度洗脱十分类似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两者的目的相同。
不同的是程序升温是通过程序改变柱温,当流动相和固定相不变时,分配比的变化是通过温度变化引起的。
而液相色谱是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极性、PH来达到改变分配比的目的,一般柱温保持恒定。
4.为什么用分离度R作为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答: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都难以描述难分离物质对的实际分离程度,即柱效为多大时,相邻两组分能够被完全分离。
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大小受色谱分离过程中两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保留值之差——色谱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区域宽度——色谱分离过程中的动力学因素。
仪器分析复习题及答案(1)
1.谈谈科学仪器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
科学仪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仪器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倍增器科学仪器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指路标科学仪器是打破贸易壁垒的强有力工具科学仪器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利剑科学仪器是打击犯罪的有力手段科学仪器是开展生命科学研究的支撑2.什么是标准曲线?如何制作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
标准曲线是依据标准系列(或含量)和其相应的响应信号测量值来绘制的。
一元线性回归法 y = a + bx3.什么是相关系数?如何计算?相关系数大小具有什么意义?在分析化学上,相关系数是用来表征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x 与其响应信号值y 之间线性关系好坏程度的一个统计参数。
当|r|=1时,y 与x 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线形关系。
|r|越接近1,则y 与x 之间的线形关系就越好。
4.什么是灵敏度?灵敏度的意义?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用 S 表示灵敏度也就是标准曲线的斜率,斜率越大,方法的灵敏度就越高。
5.什么是精密度?精密度的意义?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
精密度常用测定结果得标准偏差 s 或相对标准偏差(sr )量度。
6.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仪器的检出限?如何计算?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准确度常用相对误差量度。
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以浓度表示的称为相对检出限,以质量表示的称为绝对检出限。
Σn i =1()x y x y i i )(Σn i =1(x i x )Σn i =1(y i y )12/2[]+r =S dx dc dm 或S ==dx S )i x x (i =1n Σ2n 1=r S =S x ×%100X L b X D S s 3==b S1.什么是超净工作台?其工作原理是什么?超净工作台能否用于生物安全二级以上的病原微生物操作?在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实验材料时,为避免实验材料受到环境中未经过滤的空气中污染而设计的一种为实验室工作提供无菌操作环境的洁净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复习提纲1.色谱法定性和定量的依据是什么?答.色谱定性的依据是保留值,定量的依据是m=fA色谱定性分析方法:1、用保留时间定性2、用峰高增加法定性3、与其他仪器连用定性(如:GC-MS)定量分析方法:1、归一化法2、外标法3、内标法用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当固定相和操作条件严格固定不变时,任何一种物质都有确定不变的保留值,通过比较已知物和未知物的保留值,就可以确定色谱图中某一色谱峰代表什么物质。
2.什么叫程序升温?它有什么作用?答.程序升温色谱法,是指色谱柱的温度按照组分沸程设置的程序连续地随时间线性或非线性逐渐升高,使柱温与组分的沸点相互对应,以使低沸点组分和高沸点组分在色谱柱中都有适宜的保留、色谱峰分布均匀且峰形对称。
程序升温具有改进分离、使峰变窄、检测限下降及省时等优点。
对于沸点范围很宽的混合物,往往采用程序升温法进行分析。
在气相色谱中多采用程序升温技术解决洗脱色谱的一般问题,而在液相色谱中多采用梯度洗脱技术解决这一问题。
3.什么叫梯度洗脱?它有什么优点?答:梯度洗脱就是在分离过程中,让流动相的组成、极性、pH 等按照一定程序连续变化,使样品中各组分能在最佳的分配比下出峰,使保留时间短、拥挤不堪、甚至重叠的组分,或保留时间过长而峰形扁平的组分获得很好的分离,特别适合样品中组分的分配比值范围很宽的复杂样品的分析。
梯度洗脱十分类似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两者的目的相同。
不同的是程序升温是通过程序改变柱温,当流动相和固定相不变时,分配比的变化是通过温度变化引起的。
而液相色谱是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极性、PH 来达到改变分配比的目的,一般柱温保持恒定。
4.为什么用分离度R作为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答: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都难以描述难分离物质对的实际分离程度,即柱效为多大时,相邻两组分能够被完全分离。
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大小受色谱分离过程中两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保留值之差——色谱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区域宽度——色谱分离过程中的动力学因素。
考虑色谱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引入分离度(R)来定量描述混合物中相邻两组分的实际分离程度。
分离度R 由三项的乘积决定。
第一项为动力学因素项,表现在色谱峰的宽度,由色谱柱性能决定。
第二项为热力学因素项,决定于色谱峰问的距离。
第三项为分配比项,影响组分的保留时间。
5.根据速率理论,色谱柱的板高H由哪些因素决定?试给出最佳流动相流速U最和最小板佳高H最的计算公式。
小答:H 首先取决柱子填充均匀程度和固定相颗粒大小。
气相载气流速、柱温和载气分子质量影响纵向扩散。
液相固定相性质,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扩散系数影响传质阻力。
因液相中纵向扩散很小,塔板高度H 主要由传质阻力项决定,即流速越大,H 越大。
气相中纵向扩散明显,低流速时增大流速H 降低,流速继续增大,传质阻力增大,H 增大。
计算公式:6. 以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及组分出峰顺序说明什么是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
答:在液一液分配色谱中,对于亲水性固定液,采用疏水性流动相,即流动相的极性小 于固定液的极性,称为正相分配色谱(色谱柱称为正相柱),适合极性化合物的分离,极性小 的组分先流出,极性大的组分后流出。
反之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液的极性时,称为反相分 配色谱(色谱柱称为反相柱),适用于非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出峰顺序与正相分配色谱相反。
7. 试 HPLC GC流动相1.流动相可为离子型、极性、弱极性、非极性溶液,可与被分析样品产生相互作用,并能改善分离的选择性;2.液体流动相动力黏度为10-3 Pa ·S ,输送流动相压力高达 2~20Mpa1.气体流动相为惰性气体, 不与被分析的样品发生相互作 用; 2.气体流动相动力黏度为 lO-5 Pa ·s ,输送流动相压力 仅为 0.1~0.5MPa 固定相 1.分离机理:依据吸附、分配、筛 析、离子交换、亲和等多种原理进行 样品分离,可供选用 的固定相种类 繁多;2.色谱柱:固定相粒度小,为5~ 10 微米;填充柱内径为3~6 mm ,柱 长 10~25 cm ,柱 效为 10 ~10 ;毛细管柱内径为0.Ol ~0.03 mm ,柱长 5~10 m ,柱效为 10 ~10 ;柱温为常温1.分离机理:依据吸附、分 配两种原理进行样品分离,可 供选用的固定相种类较多; 2.色谱柱:固定相粒度大, 为 0.1~0.5 mm ;填充柱 内径为 1~4 mm ,柱长 l ~4 m ,柱效为 10 ~10 ;毛细 管柱内径为 0.1~0.3 mm ,柱长 10~100 m ,柱效 为 10 ~10 ;柱温为常 温~300℃检测器 选择性检测器:UVD , PDAD ,FD,ECD 通用型:ELSD 、RID选择性检测器: NPD ,FPD ,ECD 通用型: TCD 、FID (有机物) 进样方式 样品制成溶液样品学加热气化或裂解 应用范围 可分析低相对分子质量低沸点样品;高沸点、中分子、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非极性、极性);离子型无机化合物;热不稳定,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分子可分析低相对分子质量、低沸 点有机化合物;永久性气体; 配合程序升温可分析高沸点有 机化合物;配合裂解技术可分 柝高聚物 仪器组成 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和检测系统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 统、温控系统、检测记录系统 8. 什么是质谱?质谱图给出物质的哪些信息?答:以离子的质荷比(m /z)大小依次排列的图或表称为质谱(MS )。
根据质谱图中的分子离2 3 3 4 4 5 3 4子峰(Mt)可以获得样品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信息;根据各离子峰(分子离子峰、同位素离子峰、碎片离子峰、亚稳离子峰、重排离子峰等)及其相对强度和氮数规则,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根据各离子峰及物质化学键的断裂规律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和结构分析;根据组分质谱峰的峰高与浓度间的线性关系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9.质谱仪的基本构造及基本原理。
答: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质谱法是利用电磁学原理,将待测样品分子解离成具有不同质量的离子,然后按其质荷比(m/z)的大小依次排列收集成质谱。
根据质谱中的分子离子峰(Mt)可以获得样品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信息;根据各离子峰(分子离子峰、同位素离子峰、碎片离子峰、亚稳离子峰、重排离子峰等)及其相对强度和氮数规则,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根据各离子峰及物质化学键的断裂规律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和结构分析;根据组分质谱峰的峰高与浓度间的线性关系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质谱仪的主要组成部件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离子检测器、真空系统。
10.简述MS中离子源和质量分析器的类型。
答:质谱仪的离子源主要类型:(1)化学电离源(CI)适用范围:容易挥发、受热不易分解的样品。
例如,较长直链的醇类、酯类、胺类、氨基酸及缩酮类等。
(2)电子轰击电离源(EI) 适用范围:适用于容易挥发、对热稳定的样品。
反之,不适用于热不稳定和难挥发化合物。
’(3)快原子轰击源(FAB)适用范围:挥发性极低、极性强的有机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遇热不稳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极性化合物。
例如,氨基酸、多肽、糖、低聚糖、金属配合物及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热不稳定的难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4)电喷雾电离源(ESI)适用范围:多肽、蛋白质、糖蛋白、核酸、配合物及其他多聚物的分析。
(5)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适用范围:主要应用于小分子分析,用选择性离子分子反应及单离子检测可提高定量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例如,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药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的动力学研究等。
质谱仪质量分析器类型主要有:磁偏转、四极杆、离子阱、飞行时间、离子回旋共振等。
11.质谱分析的主要特点和主要的应用。
答:质谱仪具有以下特点和应用:(1)高灵敏度;(2)快速,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测定;(3)能同时提供样品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信息;(4)可用于定性、定量分析;(5)能有效地与各种色谱、光谱联用,如GC/MS,HPLC/MS,TLC/MS,CE/MS,ICP/MS,HPLC/ICP/MS,ZE/MS 等,可用于复杂体系及痕量组分的分析研究。
以上特点是其他分析方法难以达到的。
12.光谱分析法是如何分类的?答:光谱的分类:按照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固体光谱;按照产生的光谱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散射光谱;按光谱的性质和形状,又可分为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
光谱法的分类:主要有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
原子光谱法有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及X 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分子光谱法有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及分子磷光光谱。
13.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有什么不同?答:原子光谱是一条条彼此分立的线光谱。
产生原子光谱的是处于稀薄气体状态的原子(相互之间作用力小),由于原子没有振动和转动能级,因此原子光谱的产生主要是电子能级跃迁所致。
分子光谱是一定频率范围的电磁辐射组成的带状光谱。
产生分子光谱的是处于气态或溶液中的分子,分子光谱分三个层次:转动光谱、振动光谱、电子光谱。
当物质受到光辐射作用时,物质中的分子或原子以及强磁场中的原子核吸收了特定的光子之后,由低能态(一般为基态)被激发跃迁到高能态(激发态),此时如将吸收的光辐射记录下来,得到的就是吸收光谱。
按其产生的本质可分为:分子吸收光谱(包括紫外与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等。
吸收了光能处于高能态的分子或原子,其寿命很短,当它们回到基态或较低能态时,有时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所吸收的能量,由于这种热量很小,一般不易觉察出来;有时重新以光辐射形式释放出来,由此获得的光谱就是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按其产生的本质,通常分为:原子(离子)发射光谱、分子发射光谱和X 射线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的特征是在暗背景上有明亮的谱线或谱区,吸收光谱的特征则是在连续的亮背景上有暗线或暗区。
14.与火焰原子化相比,石墨炉原子化有哪些优缺点?答:与火焰原子化器相比,石墨炉原子化器的原子化效率高,气相中基态原子浓度比火焰原子化器高数百倍,且基态原子在光路中的停留时间更长,因而灵敏度高得多,特别适用于低含量样品分析,取样量少,能直接分析液体和固体样品。
但石墨炉原子化器操作条件不易控制,背景吸收较大,重现性、准确性均不如火焰原子化器,且设备复杂,费用较高。
15.原子吸收光谱为什么必须用锐线光源?最常使用的锐线光源是哪种?答:原子吸收分析中,必须以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即要求产生的谱线为锐线。
锐线光源的电流较小,阴极温度不高,所以多普勒变宽小,自吸现象少;灯内充人低压惰性气体,洛伦兹变宽可以忽略,因而锐线光源能产生半宽度很窄的特征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