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精选教学内容
二年级语文教案:唐诗宋词欣赏
![二年级语文教案:唐诗宋词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dd3dd7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7.png)
二年级语文教案:唐诗宋词欣赏唐诗宋词欣赏引入:在我们的中华文化中,诗词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年级学生已经开始了解地道文化,通过欣赏唐诗宋词,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并且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中文阅读能力以及文学素养。
一、目标1、学生能够欣赏唐诗宋词,并且理解其中的意义。
2、学生能够逐渐学会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方法1、整体呈现法2、比较法3、体验法三、教学重点1、理解唐诗宋词的主题及情感。
2、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口语表现力。
四.教学过程1、整体欣赏唐诗宋词,老师在课堂上用PPT的形式或是教材的形式,让学生整体欣赏几首唐诗宋词,并且给学生讲解诗词内涵。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大课文的整体感知和对唐诗宋词的情感体验。
2、选择性的比较法,老师可以选择不同作者的诗歌来进行比较,比较之间的异同,来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辨别。
比较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唐诗宋词的体会和感受。
例如:杜甫和白居易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阿房宫殿锁烟尘,铁马金戈,乱相杀。
北风如刀,马蹄声碎。
大漠穷秋何处归。
逮虾蟆,上白菜,人人俱会做。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两个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对着同一件事物进行了描写,其中《登高》表现的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而《长恨歌》则是在表达民族和国家的同时,更多是表达他的个人情感。
在欣赏两首不同的诗歌后,让学生自己来选择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并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己的时间,创作自己的唐诗宋词。
3、个体化体验法让学生沉浸在自己的创作和欣赏中,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让学生逐渐领会诗词的韵律感和美感,让他们呈现出自己的口语表现力。
五.结语在语文教育中,学习唐诗宋词欣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口语表现力,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和力量。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设计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691b2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1.png)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设计: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份《唐诗宋词选读的教案设计。
这份教案是为了帮助中小学教师更好地教授中国古典文学而设计的,需要注意的是,教案中的内容是经过几位中文教育专家反复审阅和修改后得出的。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国文化和历史背景;2.理解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感受和心情,并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3.学会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诗词鉴赏,开阔审美视野。
二、教学内容:1.唐诗宋词的文学特点概述;2.几首代表性唐诗宋词的欣赏和鉴别;3.课堂小组阅读和诠释;4.自由创作、朗读和讨论等活动。
三、教学过程:1.主题课堂概述:要听一段音乐欣赏来铺垫氛围,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古代诗人和现代人的生活区别,引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习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写作方法:介绍唐诗宋词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代表人物,了解其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紧密联系;了解唐诗的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宋词的格律和韵律;学习唐诗宋词的写作方法。
3.品读代表性诗词:在教学课堂中由教师选择几首经典代表性唐诗宋词作为阅读素材,带领学生朗读,理解其内涵以及与时空背景的联系。
4.进行小组阅读和诠释: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阅读或欣赏诗歌,然后讨论自己的收获和理解,促使学生充分交流和学习。
5.自由创作,朗读和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尝试写一首自己的唐诗宋词,若有条件可组织进行作品展示和讨论,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1.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功能;2.代表性诗词的欣赏和解读;3.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诗词创作。
五、教学方法:1.情境式教学2.合作式学习3.讨论式教学4.创新式教学6.教学参考资料:1.《文学理论与批评》孙猛摘编2.《中国文学史》段保中撰写3.《唐宋诗词鉴赏辞典》中国文化出版社4.《唐诗宋词精选500例》沈令书等编总结: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设计的内容,希望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有所帮助。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学教案 唐诗宋词教学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学教案 唐诗宋词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aba287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f.png)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学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1.1 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文化教育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对唐诗宋词的教学。
唐诗宋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在幼儿园开展唐诗宋词教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文学审美情感和我国文化传统意识。
1.2 学生分析幼儿园学生处于3-6岁的成长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
在开展唐诗宋词教学时,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
1.3 教材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作为幼儿园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对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唐诗宋词作为其中的文学教育内容,应该是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和学习发展的。
二、教学目的设置2.1 知识目标使幼儿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定义,感受其中的美和情感,掌握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宋词。
2.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使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唐诗宋词的理解,并通过朗诵和表演等形式表达情感。
2.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喜爱和欣赏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1)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定义,包括其概念、特点和作用。
2)学习并掌握《静夜思》、《将进酒》、《水调歌头》等优秀唐诗宋词。
3)通过故事、图画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唐诗宋词的背景故事,深入理解其内涵和情感。
3.2 教学方法1)运用故事、图画等形式进行情景教学,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幼儿理解唐诗宋词的意义和情感。
3)利用朗诵、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安排4.1 热身活动利用音乐、游戏等形式,调动幼儿的情感,为学习唐诗宋词做好铺垫。
4.2 主体教学按照教学内容和方法安排,逐步进行唐诗宋词的讲解、学习和体验活动。
4.3 温故活动通过复习、小结等方式,巩固幼儿对唐诗宋词的学习成果,让其对唐诗宋词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ffb39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c.png)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教案标题:唐诗宋词选读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选读唐诗宋词,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 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选读经典的唐诗宋词作品,包括但不限于《静夜思》、《登鹳雀楼》、《水调歌头》等。
2. 学习诗词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
3. 学习诗词的韵律、格律和修辞手法。
4. 分析诗词的意境和主题,并进行诗词鉴赏。
教学步骤:第一课:《静夜思》的诵读和理解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夜晚的画作,引起学生对夜晚的思考。
2. 学习诗词:诵读《静夜思》,解释生词和短语,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
3. 分析诗词:讨论诗词的意境和主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 诗词鉴赏: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分析作者运用的手法和效果。
第二课:《登鹳雀楼》的诵读和理解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高楼的画作,引起学生对高楼的思考。
2. 学习诗词:诵读《登鹳雀楼》,解释生词和短语,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
3. 分析诗词:讨论诗词的意境和主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 诗词鉴赏: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分析作者运用的手法和效果。
第三课:《水调歌头》的诵读和理解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江河的画作,引起学生对江河的思考。
2. 学习诗词:诵读《水调歌头》,解释生词和短语,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
3. 分析诗词:讨论诗词的意境和主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 诗词鉴赏: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分析作者运用的手法和效果。
第四课:诗词创作1. 导入: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 创作诗词: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自行创作一首唐诗宋词。
3. 分享和讨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进行诗词鉴赏和讨论。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发表意见等。
《唐诗宋词》教案
![《唐诗宋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91a78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2.png)
《唐诗宋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掌握唐诗宋词的特点。
2. 通过学习唐诗宋词,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使学生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唐诗宋词,并能运用其中的诗句进行创作。
二、教学内容1. 唐诗宋词的定义及历史背景2. 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3. 选取代表性的唐诗宋词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4. 诗歌创作方法的指导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2. 示例法:选取经典唐诗宋词作品进行示范性解读。
3.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背诵和创作活动。
4.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唐诗宋词的定义及历史背景。
2. 讲解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3. 选取代表性的唐诗宋词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
4.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背诵活动。
5. 讲解诗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选取的唐诗宋词作品的欣赏能力。
3. 学生的诗歌背诵数量及准确性。
4. 学生诗歌创作的质量和创新性。
教学资源:唐诗宋词选集、诗歌创作指导书籍、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背景。
2. 掌握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3. 欣赏和分析代表性唐诗宋词作品。
难点:1. 理解唐诗宋词的深层含义及其时代背景。
2. 诗歌创作方法的运用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导入新课,讲解唐诗宋词的定义及历史背景。
第2周:讲解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第3-4周:选取代表性的唐诗宋词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
第5-6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背诵活动。
第7-8周:讲解诗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八、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包括学生的发言、讨论、朗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诗歌背诵、创作等。
唐诗宋词鉴赏教案
![唐诗宋词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b51cb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f.png)
唐诗宋词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背景。
2. 学会分析和理解唐诗宋词的内涵与艺术表达。
3. 掌握几首经典唐诗宋词,培养欣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唐诗宋词的发展背景和特点介绍。
2. 唐诗的代表作品欣赏与分析。
3. 宋词的代表作品欣赏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铺垫:老师可以通过介绍唐代和宋代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时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和画作,让学生感受唐宋时代的氛围。
2. 了解唐诗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可以通过课件或手册向学生介绍唐诗的特点,如言简意赅、意境深远、经典唱和等。
然后选择几首经典的唐诗,如杜甫的《登高》、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带领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3. 了解宋词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同样可以通过课件或手册向学生介绍宋词的特点,如咏史抒怀、咏物咏景等。
然后选择几首经典的宋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带领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4. 学生演唱与表演: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唐诗或宋词,进行演唱或表演。
可以鼓励学生自创曲调或舞蹈动作,以展示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
5. 总结与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讨论和展示,对唐诗宋词进行总结和评价。
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心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表现情况。
2. 学生对唐诗宋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学生的演唱与表演水平和创造力。
五、教学拓展:1. 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词,进行创作和表达。
2. 组织学生进行唐诗词朗诵比赛或演出,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导入中国古代文学的其他领域,如古文、散文等,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唐诗宋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他们通过课堂的欣赏、分析和表演,进一步培养了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2024唐诗说课稿范文
![2024唐诗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06ec4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4.png)
2024唐诗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唐诗》。
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唐诗》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是中学语文课程中的经典。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古代文学并掌握了一些古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中学语文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唐诗的特点和韵律,掌握常识和重要的唐诗诗句。
②能力目标:能够欣赏和背诵唐诗,能够运用唐诗知识进行文学解读。
③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唐诗,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感和审美情趣。
二、说教法学法有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学习唐诗这个内容时,让学生亲身感受唐诗的魅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情景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学法是:阅读理解法,朗读演绎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一些经典的唐诗歌曲,以音乐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唐诗的韵律和美感。
我还准备了一些唐诗的课文和解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诗的意境。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原则。
本着这个原则,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让学生听一首著名的唐诗歌曲《静夜思》,并让学生展开讨论,表达对这首诗的感受和理解。
然后,我会逐渐引导学生进入唐诗这个主题,并介绍一些唐诗的背景和特点。
环节二、学习古诗,欣赏文化。
在这个环节,我会选择一些经典的唐诗,让学生阅读,并引导学生分析诗的韵律和意境。
我会通过给学生讲解一些核心词语和典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唐诗的内涵。
环节三、背诵唐诗,演绎情感。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并进行朗读和演绎。
通过背诵和演绎唐诗,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和情感。
环节四、文学解读,抒发情感。
唐诗宋词教案
![唐诗宋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72861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c.png)
唐诗宋词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唐诗宋词的背景与特点;2. 学习常见的唐诗宋词作品,并能背诵其中的经典之作;3. 掌握部分唐诗宋词的表达技巧与修辞手法;4. 能够欣赏和赏析唐诗宋词的优美之处。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唐诗宋词的背景与特点;2. 名句赏析与背诵;3. 课堂活动设计与互动;4. 作品创作与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唐诗宋词的背景与特点1.1 唐代文化背景介绍唐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期,文人墨客众多,其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与文化人物。
1.2 唐诗的特点唐诗以短小精悍、含蓄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为主要特点,以描绘山水田园、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社会思潮为主要题材。
1.3 宋词的特点宋词注重音乐感与韵味,形式上多为四行五言或七言绝句,内容上涉及爱情、友情、自然等广泛领域,以婉约清丽的风格著称。
二、名句赏析与背诵2.1 唐诗经典名句2.1.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黄鹤楼》)——作者:杜甫2.1.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静夜思》)——作者:李白2.2 宋词经典名句2.2.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作者:杨慎2.2.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三、课堂活动设计与互动3.1 经典诗词接龙游戏在课堂上进行唐诗宋词接龙游戏,提高学生对唐诗宋词的熟悉度与记忆力。
3.2 诗意画卡片制作学生们根据自己喜欢的唐诗宋词创作诗意画卡片,展示并交流自己的作品。
四、作品创作与表达4.1 创作一首唐诗或宋词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感受,以唐诗或宋词的形式创作一首作品,并与同学分享。
4.2 唐诗宋词音乐朗诵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唐诗或宋词,进行朗诵,并配以适当的音乐,展示作品的效果。
唐诗宋词鉴赏课教案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
![唐诗宋词鉴赏课教案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4a286e0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6.png)
唐诗宋词鉴赏课教案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唐诗宋词鉴赏课教案: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第一部分:引言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其深奥的意境、优美的词藻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然而,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要领略其中的深意并不容易。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欣赏和鉴赏唐诗宋词,本教案特别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所抒发的情感和思想。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宋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学习鉴赏唐诗宋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分析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意图,理解其作品的内涵;4. 培养学生对于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Ⅰ. 唐诗宋词的历史背景介绍1. 唐代文化的辉煌成就;2. 唐诗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3. 不同朝代文学风格的变化。
Ⅱ. 鉴赏唐诗宋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 词句的解读与理解;2. 判断诗词的情感和主题;3. 欣赏诗词的音韵与节奏。
Ⅲ. 分析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意图1. 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2. 探究诗人创作的原因和动机;3. 分析诗人作品所展现的思想与情感。
Ⅳ.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1. 阅读和鉴赏经典唐诗宋词;2. 学习诗词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组织学生进行唐诗宋词创作与分享。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唐诗宋词的名句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讲授法:以讲解和分析唐诗宋词为主,阐述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或整体讨论,分享对唐诗宋词的理解和感悟;4. 模仿法:帮助学生模仿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表达方式,培养其写作能力。
第五部分:教学资源1.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选粹;2. 名家名篇的阅读材料;3. 录制的音频和视频素材,便于学生理解和欣赏。
第六部分: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课堂参与度: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价;2. 作业与考试:布置鉴赏和创作作业,并进行评分;3. 反馈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通用10篇)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1ee04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8.png)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通用10篇)《宋词选读》篇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2.能够通过对各专题中意象的梳理、总结,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作用。
3.能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言词者必言宋词,宋词成于北宋,精于南宋,到了南宋,宋词的风格就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力图突破北宋的框架而“极其工”、“极其变”了。
二.鉴赏《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1.学生简介李清照2.教师补充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
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
《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
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
《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
元霄佳节,词人远离那些香车宝马之邀,独自品尝战火后的凄清,这首词中,她已从自怜漂零之苦进而担忧现实的隐患了。
到了《渔家傲》一词,虽然还有无所归处的痛苦感慨,但激昂的格调已表达了词人欲摆脱苦闷、追求自由的愿望。
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⑴善于抒情造境。
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
⑵造语浅显新奇。
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
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
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唐诗宋词精选教案
![唐诗宋词精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a026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c.png)
唐诗宋词精选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唐诗宋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宋词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学习并领悟唐诗宋词中的优美表达和艺术魅力;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写作水平;4. 培养学生欣赏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重难点1. 理解和欣赏唐诗宋词中的意境和美感;2. 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和鉴赏古代诗词;3. 创作题为《怀古》的作文,运用唐诗宋词的表达手法。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1) 了解唐诗宋词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学习和欣赏唐诗宋词的经典作品;(3)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唐诗宋词的表达技巧;(4) 创作题为《怀古》的作文。
2.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古代诗词的音频,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并与学生讨论田园诗和咏史诗的特点;(2) 传授知识:介绍唐诗宋词的历史背景、创作特点和流派,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动机;(3) 欣赏赏析:选取几首优秀唐诗宋词,结合课堂讲解和学生互动,深入分析其意境和艺术特点;(4) 课外拓展:布置学生自主学习乐府民歌和七言绝句,鼓励他们在课后欣赏相关作品,增加对唐诗宋词的了解;(5) 批判性思维训练: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唐诗宋词的表达技巧、传递的意境和思想;(6) 作文创作:要求学生运用唐诗宋词的表达手法,创作题为《怀古》的作文;(7) 展示和评价: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文,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五、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1. 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唐诗宋词的选本;(2) 音频:播放古代诗词的音频;(3)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频和展示相关图片。
2. 评价方式(1) 口头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互动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2) 书面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阅和评分。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唐诗宋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幼儿园唐诗宋词主题活动教案
![幼儿园唐诗宋词主题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dcfe1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0.png)
幼儿园唐诗宋词主题活动教案幼儿园唐诗宋词主题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知识,能够背诵几首简单的唐诗宋词。
2.培养幼儿对唐诗宋词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发展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通过观察、感受、模仿和创新等方式,培养幼儿的美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知识2.学习唐诗宋词并背诵3.绘画创作活动4.游戏活动三、教学过程1.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知识(1)通过幼儿喜欢的唐诗宋词形象故事,让幼儿认识唐诗宋词的作用和价值,了解其文化内涵。
(2)教师出示唐诗宋词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联想来认识其中的意象,欣赏其情感和美感。
(3)通过问答、游戏、听说等活动,引导幼儿探索与歌咏唐诗宋词的方式,提高其对唐诗宋词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唐诗宋词并背诵(1)教师挑选一些简单易懂的唐诗宋词,将其韵律、意境和特点进行讲解,并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其含义和故事情节。
(2)让幼儿跟随教师朗诵唐诗宋词,并逐字逐句解释其意义,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3)引导幼儿进行唐诗宋词的朗诵比赛,根据情感表达和朗诵效果进行评分,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3.绘画创作活动(1)教师通过故事情节或唐诗宋词图片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鼓励幼儿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幼儿艺术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2)幼儿通过自由线条的画法表达心中的情感,可用不同的颜色、材料进行创作,展示个性和想象力。
(3)展示作品,互相欣赏,分享创作的感受和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和美感表现能力。
4.游戏活动(1)教师通过游戏形式,让幼儿掌握唐诗宋词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比赛和角色扮演的方式,鼓励幼儿学习、背诵、表演唐诗宋词,并结合情境进行表演,增强对唐诗宋词的情感感受。
(3)游戏过程中,注重幼儿思维逻辑、创造性和艺术表达,让幼儿感受到学习和游戏的乐趣。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的学习和表现情况,了解幼儿对唐诗宋词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诗与宋词》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诗与宋词》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aeeea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f.png)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唐诗与宋词的过程中,既能提高文学素养,又能获得心灵上的滋养。通过本章节的教学,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唐诗或宋词,要求符合所选诗词的格律和风格。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借鉴经典诗句和修辞手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作业过程,共同欣赏、讨论唐诗与宋词,促进家庭亲子互动,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5.小组分享:以小组为单位,在下一节课前进行一次诗词鉴赏分学介绍诗词的作者、背景、内容、艺术特色等,并分享组内成员的创作体会。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诗与宋词》教案、教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唐诗与宋词的基本知识,包括唐诗与宋词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作品特点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唐诗与宋词繁荣的社会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朗读、背诵、解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韵律、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并能运用到日常写作和口语表达中。
3.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唐诗或宋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学素养。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唐诗与宋词的基本知识、鉴赏方法和历史背景。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唐诗与宋词的感悟和热爱。
3.教师强调学习唐诗与宋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多创作,提高文学素养。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https://img.taocdn.com/s3/m/ef699bf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9.png)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第一讲:唐诗宋词的背景与发展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更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心灵之音。
本讲将介绍唐诗宋词的背景与发展。
唐诗是盛世文化的产物,壮阔的盛世景象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精湛的艺术表达和深刻的人文思考使得唐诗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而宋词则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以抒情为重,追求细腻的描写和微妙的情感表达。
第二讲:古代文人与唐宋诗词的关系古代文人在唐宋时期是文化生活的主导力量,他们不仅是文学的创作者,更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
他们以诗词为媒介,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对世界的观察。
他们的诗词作品成为了后世文人的楷模,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三讲:叶嘉莹对唐诗宋词的研究与贡献叶嘉莹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教育家,他对唐诗宋词的研究与贡献不可忽视。
他以深厚的学养和独到的眼光,阐释了许多经典之作,使得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唐诗宋词的魅力。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学术界的藏书,也让广大读者受益良多。
第四讲:十七篇精选的古诗词欣赏本讲将选取十七首唐诗宋词进行欣赏。
这些作品涵盖了唐宋时期不同诗派和流派的代表作品,既有唐诗辉煌时期的佳作,也有宋词绚丽多彩的经典之作。
我们将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些诗词,体味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感悟其中的智慧和哲理。
第五讲:叶嘉莹对古诗文化的教育意义古代诗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叶嘉莹先生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一直注重对古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他通过对古代诗词的教学,引导学生培养对文化传统的热爱和理解,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第六讲:叶嘉莹唐诗宋词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叶嘉莹先生对唐诗宋词的研究见解独到,但在研究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本讲将探讨叶嘉莹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旨在促进唐诗宋词研究的深入发展,提高学者们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第七讲:古诗词的艺术特点与韵律美古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韵律美成为文人雅士追求的对象。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山居秋暝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山居秋暝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ca3d2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d.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山居秋暝》。
(2)理解《山居秋暝》的诗意和主题,了解王维的生平及其在唐代诗坛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王维的诗意画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王维的诗作,如《鸟鸣涧》、《相思》等,激发学生对王维诗歌的兴趣。
2. 朗读诗歌:(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2)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 解析诗歌:(1)分析诗歌的意象,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引导学生体会王维的诗意画境。
(2)解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等。
4. 讨论诗歌:5. 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山居秋暝》。
(2)写一篇关于《山居秋暝》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山居秋暝》,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要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山居秋暝》的原文及其注释、译文。
2. 学生准备:预习《山居秋暝》,了解王维的生平及其在唐代诗坛的地位。
七、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2. 运用比较法,将《山居秋暝》与其他王维的诗作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唐诗宋词教案
![唐诗宋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28b3b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d.png)
唐诗宋词教案教材名称: 唐诗宋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宋词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2. 掌握经典的唐诗宋词并能背诵部分诗句。
3. 培养学生对唐诗宋词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唐诗宋词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2. 重点介绍几位唐代和宋代的代表性诗人和作品。
3. 分析经典唐诗宋词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4. 辅助活动:背诵和朗读经典唐诗宋词。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几首经典的唐诗宋词图片或诗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导学2.1 介绍唐诗宋词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2.2 分析几位唐代和宋代的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包括杜甫、白居易、李白、苏轼、李清照等。
2.3 解析经典唐诗宋词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如自然景物描写、抒发情感、咏史讽时等。
3. 展示播放唐诗宋词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
4. 辅助活动4.1 背诵和朗读经典唐诗宋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诵能力。
4.2 分组朗诵或演绎经典唐诗宋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总结回顾所学内容,强化对唐诗宋词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给予个别指导和建议。
2. 学生自评、互评经典唐诗宋词朗诵或演绎的效果。
3. 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班级或校内开展唐诗宋词比赛,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唐诗宋词教材或诗集。
2. 唐诗宋词音频或视频资源。
3. 图片投影仪或电子设备。
4. 活动所需的道具或素材。
六、拓展延伸1. 前往图书馆或文化机构,参观与唐诗宋词相关的展览或讲座。
2. 唐诗宋词创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这份教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唐诗宋词的文化价值,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背诵和朗读经典诗句,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和理解唐诗宋词的意境和美。
同时,通过组织比赛和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唐诗宋词的热爱与兴趣。
2024年最新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及反思
![2024年最新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6755cc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9.png)
2024年最新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唐诗宋词选读》教材第三章《山水田园》和第四章《闲适生活》。
具体内容包括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以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诗宋词的背景知识,理解并感受山水田园和闲适生活的主题。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美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词牌、韵律、意境的理解。
教学重点:分析诗词的写作技巧,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学习笔记、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山水田园风光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王维、孟浩然和苏轼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唐诗宋词的历史地位。
3. 诗词讲解:(1)学习《山居秋暝》:分析诗中的意境、韵律,讲解关键词语,体会诗人的山水情怀。
(2)学习《过故人庄》:分析诗的结构、词牌,解读诗人的闲适生活态度。
(3)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讲解词牌、韵律,探讨词人表达的情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诗词,进行诗词鉴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词的写作技巧和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山水田园》与《闲适生活》2. 内容: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山居秋暝》的意境,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简述《过故人庄》的词牌特点。
(3)谈谈你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情感的理解。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有所提高,但部分学生对词牌、韵律的掌握仍需加强。
幼儿园大班唐诗宋词教案
![幼儿园大班唐诗宋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ab8b4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8.png)
幼儿园大班唐诗宋词教案幼儿园大班唐诗宋词教案【教学主题】唐诗宋词欣赏【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接触和感受古典文学,增强文学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2. 通过唐诗宋词,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静夜思》2.《悯农》3.《将进酒》4.《小池》【教学重点】1. 认识古典诗文,领略古典文化魅力。
2. 掌握相关表达方式,培养情感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让幼儿参与到文学欣赏中来,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1. 打印相关诗文朗诵稿。
2. 准备相关素材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静夜思》Step 1:导入教师可以口头介绍唐朝诗人李白的事迹,介绍其代表作《静夜思》。
并让幼儿看图片感受夜晚的氛围。
Step 2:展示唐诗《静夜思》教师根据幼儿能够听懂的难度,朗读《静夜思》。
并强调文化背景和节奏感。
Step 3:情感体验教师可让幼儿自由表达对《静夜思》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句。
Step 4:诗意绘画提供纸笔等绘画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情感体验,用自己的方式画出此诗的意境。
并口头介绍自己的作品。
第二课:《悯农》Step 1:导入教师介绍唐朝诗人李绅的事迹,并简单介绍《悯农》的诗歌背景。
并让幼儿观察生活中那些物品的生长和成熟过程。
Step 2:展示唐诗《悯农》幼儿口胡听懂的难度范围内,教师朗读《悯农》。
并引导幼儿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Step 3:角色扮演教师安排互动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 countryside 的生活,体验耕作的辛苦,体验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第三课:《将进酒》Step 1:导入介绍唐朝诗人李白的事迹,并介绍唐朝饮酒文化。
引导幼儿闻闻气味,感受酒趣。
Step 2:展示唐诗《将进酒》教师根据幼儿的水平朗读《将进酒》,引导幼儿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背景。
Step 3:形体表演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形体表演,大声唱出诗中的几句,让幼儿在欣赏的同时通过表演感受到文化的内涵。
第四课:《小池》Step 1:导入介绍唐朝诗人白居易和他的事迹,引导幼儿观察和探寻自然景色。
幼儿园教案唐诗宋词
![幼儿园教案唐诗宋词](https://img.taocdn.com/s3/m/6bd8201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6d.png)
幼儿园教案唐诗宋词课程名称:幼儿园教案唐诗宋词教学目标:1.了解唐诗宋词文化的基本知识。
2.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以及对于古文化的热爱。
3.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文学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唐诗宋词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流派等相关知识。
2.选取5首著名的唐诗宋词,学习其中的意境及想象力,并进行口头表达和手工创作。
教学步骤:I.前期准备:1.教师准备幼儿版唐诗宋词选读书籍及相关的手工资料。
2.提前安排好教室,并在教室内做好唐诗宋词文化的展示。
3.多媒体设备的准备,包括音乐播放器、投影设备等。
II.导入环节:1.播放相关唐诗宋词的视频动画,引发幼儿对于唐诗宋词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2.进行相关唐诗宋词文化展览,让幼儿自由欣赏和感受这些文化的独特之处。
III.学习环节:1.教师选读5首著名的唐诗宋词并简单解读,让幼儿了解其基本意境和想象力。
2.让幼儿分为小组,进行唐诗宋词的口头表达并进行讨论,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语言表达的能力。
3.进行唐诗宋词的手工创作,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前提下,允许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力,让他们在创作中充分展示自己感性认知和艺术成就。
IV.结论环节:1.进行学习总结,引导幼儿对于唐诗宋词文化的认识和感悟,并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指导和解决。
2.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幼儿在展示自己的创作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自信和艺术才能。
V.扩展环节:1.引导幼儿学习相关的古典诗词及市井小调,让他们渐渐了解到更多的文化背景。
2.组织幼儿参观相应的文化展览,让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教学方式:1.以幼儿参与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2.多媒体教学和手工制作相结合,让幼儿在学习中体验到愉悦和成就感。
教学评估:1.通过幼儿的口头表达和手工创作,评估幼儿在艺术创作和语言表达上的能力。
2.通过互动性评价,让幼儿在交流和展示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社交技能和自信。
教学反思:1.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认知和创作能力,让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个性化。
唐诗宋词教案
![唐诗宋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764a8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7.png)
唐诗宋词教案一、引言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唐诗和宋词更是华夏文明的辉煌典范。
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将是一项重要而有趣的任务。
本教案聚焦于唐诗和宋词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诗和宋词的特点和背景;2. 帮助学生分析、解读、欣赏不同风格的唐诗和宋词;3.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创作,提高写作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唐诗和宋词的特点与背景;b) 唐诗和宋词的欣赏方法;c) 学生创作与模仿;d)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a) 唐诗和宋词的艺术特点的准确把握;b) 帮助学生进行创作和模仿时,如何引导他们发挥个性;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a) 唐诗的教学- 了解唐诗的典型特点,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分析并解读一些著名的唐诗作品,如杜甫的《登高》等;-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模仿唐诗的形式和风格。
b) 宋词的教学- 了解宋词的典型特点,如七言绝句、八言绝句等;- 分析并解读一些著名的宋词作品,如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模仿宋词的形式和风格。
2. 教学方法a) 示范法:通过示范优秀的唐诗和宋词,激发学生的兴趣;b) 对比法:将唐诗和宋词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异同;c) 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指定的唐诗和宋词进行分组讨论,激发思考;d) 创作指导法:通过多种手段,如词语提示、画面展示等,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五、教学过程1. 唐诗教学a) 导入:介绍唐诗的特点和背景,以名句启发学生的思考;b) 分析解读:选取几首代表性的唐诗,让学生分析其形式和内容,并解读其中的意蕴;c) 欣赏鉴赏:播放或朗读一些著名的唐诗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品味其中的美;d) 创作模仿: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作思路和元素,引导他们进行唐诗的模仿创作。
2. 宋词教学a) 导入:介绍宋词的特点和背景,以名句启发学生的思考;b) 分析解读:选取几首代表性的宋词,让学生分析其形式和内容,并解读其中的意蕴;c) 欣赏鉴赏:播放或朗读一些著名的宋词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品味其中的美;d) 创作模仿: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作思路和元素,引导他们进行宋词的模仿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
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2)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ei)江月。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前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翰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白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无题”二首
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二.。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酒纯酒暖,分曹射复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宋,范仲淹诗--《有感》也叫《断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断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七绝:桃花二首
(一)千树红颜艳众芳,武陵溪水问渔郎:如何避得烦愁去?好与东君入醉乡。
(二)漫山红雨绕溪流,曾伴阮郎仙侣游。
作嫁年年等闲过,花随水逝使侬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唐代诗人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滕王阁序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描述林戴玉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如风,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