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多少
中国和中华民族
中国和中华民族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人口超过12亿。
2、中国各民族中,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总人口的94%。
3、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600万。
4、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土家、彝、布依、朝鲜、满、侗、瑶、白,人口最少的是赫哲族和珞巴族。
5、中国各民族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互相融合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中华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6、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执行民族团结政策,各民族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用勤劳的双手,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创造幸福的未来。
7、中国的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只占全国总人口6%,但分布的地区很广,约占全国总面积50%—60%。
云南省是中国少数 民族最多的省份,有46个少数民族。
彝族少女8、为了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国政府执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现在全国有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9、中国的少数民族除了回、满、畲用汉语外,其他都有自己的语言,蒙、藏、维吾尔等十几个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各少数民族同汉族一样,为创造祖国灿烂的文化,为全人类的文明,做出了自己宝贵的贡献。
10、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也是一个不畏强暴、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历史上出现过象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许多民族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流芳千古,中国人民永远怀念他们。
1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2、国旗、国歌、国徽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也是祖国独立主权的标志。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国旗的红色,象征着革命精神;五星象征着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14、《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高唱的战歌,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歌反映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反抗侵略的革命传统,激励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汉族简介
汉族简介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是主体民族,约占全国人口92%。
还有55个少数民族。
汉族是外族对华夏族的称呼。
称谓始于汉代,并沿用至今。
汉族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民族迁徙和融合,使汉族不断得以发展兴旺,逐渐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
汉族是数个现代国家的主体族群,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在中国各地皆有分布。
汉族,即广义的汉人,“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
华夏族称为“汉人”,始于汉朝。
就史料记载汉族是起源于中国北方的远古的华夏部落,为当代中国主要民族。
在历史上, 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华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等原位处中原边缘的夷人他者,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 于汉朝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
汉族又称为汉人、华人,唐人、秦人、桃花石。
汉族是数个现代国家的主体族群。
占中国人口90%以上,占新加坡人口74%,占马来西亚人口24.5%。
汉族的人口如果从其族源夏民族算起开始约有200余万人,历经夏、商、周三代,到战国时已有2000万人左右了。
在汉族形成的两汉之时,汉族人口已达5000余万人,到唐代前期达到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到北宋大观年间达10441万余人(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汉族所用的汉语属汉藏语系。
经过数千年的互动演化,现代汉语分为九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话、平话、晋语。
语言学界传统认为现代汉语分为七大方言,近几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广西的平话、山西的晋语应与其他七大方言并列。
此外,有的学者还将闽方言分为闽南话和闽北话。
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布通行地域,每个方言内部又可再分区划片,从而构成了汉语方言复杂,南北互不相通的语言状态。
尽管如此,由于汉字的高度统一,对汉族具有强大的内聚作用,所以,我们似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汉字,就没有汉族。
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汉族有多少人口
汉族有多少人口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汉族人口数量为1284446389人。
[82]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86311334人。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
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1]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有部分人信奉佛教、道教以及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等。
民间尊崇孔子和儒学。
[1]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
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
[1]汉族历来以勤劳、富于创造精神著称。
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1]
汉族还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
除中国两岸三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北美洲和西欧也有较多分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
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这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里,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1.96%。
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有9056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8.04% 。
由于这个原因,习惯上把其余的兄弟民族称为少数民族。
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间却无平等可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中国政府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民主改革,并在50年代末完成。
这场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制度,使千百万少数民族群众翻身解放,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曾经长期被压迫、遭歧视的少数民族真正变成了国家的主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些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度或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少数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跨越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鸿沟,跨入了现代社会。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绪论一、中国民族概况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汉族人口有11.3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1.59%;其余55个民族共1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41%。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千万以上的有:壮族和满族2个民族;人口在千万以下、百万以上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16个民族;人口在百万以下,十万以上的有:傈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仡佬、撒拉、毛南、锡伯等17个民族;人口在十万人以下、一万人以上的有:布朗、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基诺等13个民族;人口在一万人以下、五千人以上的有:独龙、鄂伦春、门巴等3个民族;人口在五千人以下的有:高山、塔塔尔、赫哲、珞巴等4个民族。
少数民族的经济类型:有比较发达的封建农业经济;有一定的资本主义产业活动;有主要从事渔业经济的;有的从事原始狩猎经济的;有主要从事畜牧业的;有的民族虽然已过渡到接近汉区的农业经济类型,但仍沿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原始生产方法;从事渔猎采集的民族。
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封建地主所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还有部分资本主义所有制经济成分;封建农奴制;奴隶制;原始公社制残余。
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制度:地主封建制度的保甲制度;世袭封建王公统治的盟旗制度;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专政制度;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支制度;山官制度、千百户制度、头人制度、土司制度。
文化生活:语言种类较多,约80种左右;22个民族使用着28种文字;语言,大体可分为5个语系、10个语族、15个语支。
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萨满教、万物有灵和多神信仰、祖先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
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我国自远古至今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初步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中国民族民俗(汉族篇) 考点汇总整理
化的土壤中植根发展、广为传布。
2.民俗
1.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鱼肉、蔬菜为副食;
2.1.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米的地区以米食为主;
2.2.种植小麦的地区则以面食为主;
2.3.其他的粮食作物如玉米、高粱、谷类、薯类等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
饮食 区主食的组成部分。
2018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中国民族民俗 考点汇总整理
中国民族民俗--我国民族民俗的基本概况(2018 考试大纲要求了解)
1.中国的民族:狭义上的民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
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 定的共同体,如汉族。
2.中华民族是 56 个民族的总称,按民族人口多少依次排列为汉族、壮族、满族、回 族等。根据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汉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91.51%,其他 55 个民族 的总人口只占 8.49%。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2.汉族的染织工艺,以其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制作精美而独步世界。
1.北方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主要代表,黄土高原上是错落有致的窑洞,南
方以天井式瓦房居多,闽赣粤地区的客家人则是居住大围楼,另有徽派
中国民族民俗--汉族(2018 考试大 纲要求熟悉)
居民
建筑、江南水乡居民、上海石库门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2.长期以来,对汉族居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风水术”定下的范式,“风
生活
历史上,汉族是典型的以家庭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农业民族,形成了悠久 的农耕文化。汉族聚居的全国广大地区,资源众多,物产丰饶。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时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 语言文字
2021年中考地理重难点20 我国的人口和民族(含答案及解析)
重难点20 我国的人口和民族【知识梳理】一、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1.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2.民族分布特点:汉族和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限时检测】一、选择题2020年11月1日,我国开始第七次人口普查。
据统计,“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生人口虽有所上升,但并未出现爆发式增长。
下图示意我国“二孩”生育意愿抽样统计。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材料反映出()A.经济发达地区已有二孩的家庭比例高B.农村已有二孩的家庭比例低C.经济发达地区二孩生育意愿比例低D.城市二孩生育意愿比例高2.“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生人口并未出现爆发式增长,其主要原因是()A.政策适用的人口数量不多B.人们生育观念发生转变C.人口政策宣传的不到位D.养老制度已经趋于完善【答案】1.C 2.B【解析】1.由材料可以看出,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比中西部拥有的二孩比例要更小,故A错误。
农村已有二孩的家族比例比城市更高,故B错误。
经济发达地区不愿生二胎的比例更高,愿意生的更少,故C错误。
城市二孩生育意愿比例低,故D错误。
故选C。
2.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并没有出现爆发式增长,这是由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养育小孩的成本越来越大等原因造成,与其余三项无关,故选B。
2020年11月,四川理塘一小伙丁真因为一脸纯真朴素的笑容意外走红网络,走红后的丁真成为理塘县的旅游大使,介绍当地的草原、雪山、牦牛等,为当地旅游贡献力量。
读图,完成3-4题。
3.从资料可知,丁真所属的民族是()A.朝鲜族B.蒙古族C.藏族D.汉族4.当地人穿该民族服装时常穿一只袖子,脱一只袖子,这是因为()A.昼夜温差大B.方便狩猎C.降水比较多D.更加保暖【答案】3.C 4.A【解析】3.由图可知,从丁真的服饰上判断,丁真属于藏族,C正确,故选C。
中国的主体民族—
三、汉族的语言文字
汉族的语言为汉语,使用汉字书写。汉语 属韩藏语系,按学术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可 分北方方言(官方方言)、吴语、湘语、赣语、 客家话、闽语、粤语七大方言。对汉语标准与 的规定,汉族所在的不同地区各有不同,中国 大陆、台湾、新加坡定为标准官(以官话区的 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语言,其成为因所在 地的不同而分别称为普通话、国语、华语), 香港定位标准粤语(广州话)。汉字的书写方 式分别有正体字和简体字。
•
二、汉族的形成历史
从约公元前五千年起,当今汉族的 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发展, 华夏族的是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联盟而 形成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随 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四百余年,该 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此时汉族人口 分布仍集中于黄河、淮河流域,从西晋
末年起,五胡乱华,汉族人口逐渐向长江、 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徙,而 从西晋到 隋代的建立这一段期间,汉族进入中亚和云 南。到明清时南方汉族人口便超过了北方, 后期有向东北、东南亚、欧美等地移民。
就是男女,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据了中 国历史发展大部分,所以延续了中国最古 老的动物龙,作为自己民族的标志。龙飞 凤舞,是中原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民族标志。 •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都以自己是 “龙的传人”而骄傲。那么您知道“龙的 龙的传人”而骄傲。那么您知道“ 传人” 传人”出于何处吗?
• 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三篇作品《伏羲考》、 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三篇作品《伏羲考》
中国的主体民族— 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
制作人: 制作人:吕晓芳
一、汉族的人口及分布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华夏族称为 汉人” 始于汉朝。 “汉人”,始于汉朝。汉族是一个历史从 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 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 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 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汉族人口大约 13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19% 19%, 为13亿,占世在东南亚 各地。除中国两岸四地外, 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 汉族人口90%以上都分布在中国,在中 汉族人口90%以上都分布在中国,在中 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90.56%,分布于各 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90.56%,分布于各 个省份。
中国的民族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民族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习俗和传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些中国的民族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
1. 汉族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92%。
汉族的传统文化悠久,包括汉字、汉服、汉语等。
汉族人民讲究家庭观念和尊老爱幼,崇尚孔子的儒家思想。
2. 藏族藏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四川、云南、青海等地。
藏族人民信仰藏传佛教,善于制作唐卡画和雕刻佛像。
他们的传统服饰鲜艳多彩,以藏袍和长靴为主。
3.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的语言属于土耳其语系,信仰伊斯兰教。
他们以手工艺制作精美的地毯和刺绣闻名,同时还有独特的歌舞和民间音乐。
4.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
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受到草原牧民的影响,他们以马为交通工具,善于骑马射箭。
哈萨克族的音乐和舞蹈充满了草原的豪迈和热情。
5. 傣族傣族是中国云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傣族人民信仰原始宗教和佛教,他们的传统服饰鲜艳多样,善于舞蹈和音乐。
6. 彝族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
彝族人民信仰自然崇拜和萨满教,他们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歌舞和音乐形式。
彝族女性善于织布,制作出色的彝族服饰。
7. 朝鲜族朝鲜族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地。
朝鲜族人民信仰朝鲜族民间信仰和儒教,他们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特色的朝鲜族舞蹈和音乐。
朝鲜族的传统服饰简洁大方,以韩服为主。
8. 瑶族瑶族是中国南方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等地。
瑶族人民信仰瑶族民间信仰和道教,他们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歌舞和音乐形式。
瑶族女性善于织布和刺绣,制作出色的瑶族服饰。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国两制”的含义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 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 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 “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 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 活方式长期不变。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西藏喇嘛
回民穆斯林
回顾历史:
⑴我国历史上有哪些反映民族团结的历史 事件?
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北魏孝文帝改革、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 文成公主入藏、清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 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⑵“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说明了什 么?
只有各民族团结和睦,同舟共济,才能有 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 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 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的重要内容。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符合我 国国情和各民族根本利益。
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不具有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 B、 “一国两制”的两种制度中,社会主义 制度是主体 ★ C、特别行政区内所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 会在整个国家中占主导地位 ★ D、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 华人民共和国
关
不
系 目 的
民族区域自治
特别行政区 经济特区
社会稳定,解决民族 和平统一祖 发展经济,促进 问题 国 现代化建设 资本主义制 社会主义制度 度
1.坚决拥护祖国的统一,大力宣传“一 国两制”的政策。 2.坚决反对和谴责一切分裂祖国的言行, 敢于同不利于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3.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 本领。 4.……
促进民族团结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
① 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 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②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 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 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3、少数民族地区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①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共同努力;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
促 进
答: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为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实,说说你将怎样做?
①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维护民族团结就要尊 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②自觉拥护并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③敢于和善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违法行为作斗争④热爱、关心、 帮助少数民族同学,与少数民族同学一起庆祝他们的节日。 ⑤积极为维护民族团结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一框题 促进民族团结
一 民族大家庭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我国这个团结统一 的多民族大家庭里,汉族 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1.96 %。55个少数民族总人 口有9056多万,约占全 国总人口的8.04%。
民族区域自治区
截至1998年,我国先后共建立5个自治区、 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实行自治的 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我国共有56个民族,这些多民族的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1/3。
按照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应该根据其国内的地理位置、民族特点和历史等方面的因素,制定本国的民族政策。
目前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约56%;回族人口为近300万;蒙古族170万;朝鲜族110万;苗族110万,侗族110万等。
那么你知道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回族回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汉书·回回传》中记载:“回回,其俗自西域来,后至于今河中郡,迁其俗……回回,俗以其姓为氏”,并称之为“回回”,意思是“回回”人(回回)“回”着,因此,回族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伊斯兰教从公元7世纪兴起以来,经过不断与国内其他宗教(包括回教和基督教徒)的交流和融合,最终形成了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多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总称,有超过一亿余人,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回回在中国境内总人口约占中国汉族数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回族以回民为主体,部分回民分布于甘肃、宁夏等省区回族自治区内的部分地区,以及青海、宁夏等省(自治区)部分地区及甘肃部分地区等;此外还有约有1万人来自中东地区和中亚地区。
回族以阿拉伯人在中国境内聚居而形成,分布在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
人口约300万人(2006年)[7];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回族人口约为2854.38万人。
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青海省西北部,甘肃中部及新疆东南部地区;河北省西北部及辽宁省南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等省(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全境以及吉林省南部等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部分地区等6个省(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全境。
二、蒙古族蒙古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约有1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46%。
汉族简介
关亍客家女子丌裹足
风俗的形成当然是“事出有因”。原因出自当时 客家先民迁徙逃难时,男子大量外流,为了负担 生计,女子不得不下田劳作,自食其力,因此发 明了“凉笠”以便遮阴,形成了客家独特的一道 风景线。在走访大万世居的途中,沿路可见当地 妇女仍保留着当时的习俗。
• 一·汉服定义
•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民族服饰的简称。从黄帝起,历夏、商、周(春秋戓国)、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延续五千年乊 久。并影响了周边民族和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汉服的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宽袖,系带。 汉服不满服的区别 汉服和满服其区别在亍:汉服袖子和下摆宽大,满服袖子和下摆窄小;汉服 多为交领戒圆领,满服则为立领;汉服几乎丌用扣子,只在身体两侧系绳, 腰部用腰带固定;满服则用盘扣固定。
大 家 所 接 受 的 是 与
名 赛 主 阳 叫 农 字 龙 要 等 端 历 由 舟 习 。 五 五 来 俗 、 月 : : 重 初 普 吃 五 五 遍 粽 、 , 为 子 端 又 、
端 午 节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夏季最重要的节日。
中 秋 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佳节,此时 秋风送爽,桂花飘香。 中秋节的习俗主要有祭月赏月、 拜兔儿爷、吃月饼、吃团圆饭、 饮桂花酒、吃瓜果等。在这些内 容中,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 和吃月饼 。
几 个 , 以 示 年 年 有 余 。
初 一 吃 水 饺 时 , 必 须 剩 下
“ 没 有 ” 两 字 。
春 节 期 间 吃 饭 时 , 禁 止 说
才 是 双 数 。
数 , 因 为 只 有 给 死 者 磕 头
头 只 能 磕 单 数 , 不 能 磕 双
春 节 期 间 , 晚 辈 给 长 辈 磕
汉族简介
• 春 节 旧时称为元旦,俗称过年,时间从初一至
十五日。初一零时起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辞旧迎 新。天刚破晓,乡间妇女到井(河)边“抢新 水”。这一天,一般不走亲访友,不杀生,有的 人吃斋。城乡都有贴春联、贴门神的习惯。人们 出门相遇,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从 年初一开始,城内就开展舞龙舞狮活动。舞龙的 标名“祥龙”;舞狮的叫“瑞狮”。龙狮出发前 就给各商号、大店送帖,通知有龙狮队来拜年。 龙狮队一到门前,店主先在旁边放一串鞭炮,待 大狮靠后,小狮子上前时,便燃放鞭炮向小狮子 掷去,俗称“烧狮”。
汉 族 部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原指天河、 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 华夏族称为“汉人”,始于汉朝。汉族是 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 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汉族 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 于世界各地。除中国两岸四地外,汉族在 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汉族在其他部分地区也是当地的主要民 族,新加坡(77%)、槟城(马来西亚) (56%)。同时在许多国家也是重要的组成 民族之一.
1、健身和防身的体育项目: 武术,武术又分为器械和拳术 器械系指:十八般兵器(其中包括弓箭)。 拳术又分南拳、北拳。 2、健身性体育项目:中国气功、太极拳,各种健身操。 3、表演性体育项目:舞狮、舞龙、耍幡、跑旱船、高 跷、风筝、抖空竹、各种秋千等。 4、自娱性体育项目:抽陀螺(打冰嘎)、推铁环、跳方 格、嘎拉哈、踢毽子、弹球、跳绳、翻股(又称“挑花 线”)等。 5、竞技性体育项目:赛龙舟、摔跤、拔河、抵扛(又称 “顶棍”)、投掷(源于古代“投壶”)、翻巴掌、撞拐 等。 6、智力性体育项目:中国象棋、围棋、下五道、憋死
汉族人的特点范文
汉族人的特点范文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92%以上。
他们在中原地区形成并逐渐扩展和统一中国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关于汉族人的一些特点的详细分析。
1.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汉族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自古以来就以勤劳善良、重视家庭和谐、尊敬长辈、尊重传统为重要价值观。
他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有着很高的认同感,崇尚先祖智慧和优秀传统,例如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
2.温和友善:汉族人民性格温和、友善,注重人际关系,愿意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
他们通常善于适应环境和变化,并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
这种友善性格和开放态度使得他们容易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和合作。
3.儒家价值观的影响:儒家思想对汉族人的行为和价值观有着深远影响。
尊重长辈、重视家庭和谐、强调忠诚和正直、讲究礼仪等都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在汉族人生活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得他们注重道德和伦理评价,推崇真诚、善良和可信赖的品质。
4.爱好自助和独立:汉族人注重自己的努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他们倾向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生活状况和获取成功。
这种热爱自助和独立的精神使得他们勤奋努力,并且对于个人成就和发展有着很高的追求。
5.重视教育和知识:由于历史的传承和儒家文化对于汉族人的影响,他们对于教育和知识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教育被视为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因此,他们通常把教育视为一项长期投资,并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6.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汉族人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和烹饪技巧。
传统的汉族菜肴注重调味和色香味俱佳,同时食材的选择非常丰富。
米饭、面食、豆制品、蔬菜和肉类都是他们日常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
7.丰富的艺术和文化创作:汉族人在艺术和文化创作方面有着悠久而辉煌的传统。
中国古代的文学、音乐、绘画和雕塑等领域都有着汉族人的杰出贡献。
他们注重审美、文化和创造力的培养,这也为他们丰富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土壤。
中国汉族人口比例
中国汉族人口比例
汉族占中国人口的百分92%。
我国共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
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
汉族人口
从东汉(公元25~220)末年起,北部割据混战,人民开始南迁,而西晋(公元265~316)末年“永嘉之乱”, 黄河流域人民大规模南迁至长江中下游与长江中上游及汉水流域。经南北朝,继续有人口南移,使长江流域人口 不断增加,但仍未改变北部人口多于南部的分布状况。然而如果拿隋末与西晋时的南部诸郡人口总数相比较,则 长江流域与岭南各地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 在南方,非汉民族是占压倒性多数的。 从民族历史变化来看,除 了少数百越后裔“遁逃山谷”,演变出唐宋以来的少数民族文化外,绝大多数百越人群在长期、全面汉化的过程 中融合成为当地汉民。
元代以后,到公元1601年(明万历二十八年)人口达1.5亿, 。由于明末农民起义、明清战争和天灾,汉族 人口下降。及至公元1851年(清道光三十年)则达4亿以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其人口约6亿。到20世纪 末已达10亿以上。在地域上则从黄河、长江流域向南发展到珠江流域抵台湾岛和海南岛,向东北发展到黑龙江流 域,向西北发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发展到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
中国大陆2000年人口普查汉族分布(修订数据)
汉族人数约22,575,365人,约占台湾总人口的98%。
自中晚明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19世纪中叶起又有汉族向欧洲、北美等地移民。
果敢族
果敢族是缅甸的一个很特殊的民族:在缅甸,他们被指为从中国云南省而来,居住在果敢县的中国汉 人; 而在中国,有人指他们是明朝在缅甸的遗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多少
根据2016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的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
2016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6年4月28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6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减少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下降为。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
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8]由%下降为%,下降个百分点。
八、城乡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9]为665575306人,占%;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个百分点。
九、人口的流动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10]为39959423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26652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
十、登记误差
普查登记结束后,全国统一随机抽取402个普查小区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样调查。
抽查结果显示,人口漏登率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境内”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内,“境外”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3]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数据不包括居住在境内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4]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16年底的数据。
[5]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16年底的数据。
[6]台湾地区的人口数为台湾地区有关主管部门公布的2016年底的户籍登记人口数据。
[7]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8]文盲率是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9]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我国境内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xx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10]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