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颌骨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开窗术治疗下颌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月治疗的30例下颌骨肿瘤患者,采用开窗术治疗进行治疗。结果 30例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痊愈出院,伤口甲级愈合率为100%。结论窗术治疗下颌骨肿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下颌骨;肿瘤;手术治疗
下颌骨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手术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1],为探讨开窗术治疗下颌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本文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月治疗的30例下颌骨肿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治疗的30例下颌骨肿瘤患者,其中男24例,占80.0%,女6例,占20.0%,男女之比为4:1,年龄44-64岁,平均年龄51.2岁,所有患者骨质均表现为破坏、吸收,其中造釉细胞瘤9例,骨肉瘤2例,颌骨囊肿19例。
1.2 手术方法开窗部位在口腔前庭最膨隆最薄弱的区域,切除0.5-1.5cm直径的牙龈黏骨膜,以咬骨钳或骨凿去除暴露的薄骨片进行开窗。有时选择靠近牙槽突的区域,比如肿物表面牙齿有明显松动或为乳牙,可将患牙拔除,去除牙槽间隔,扩大拔牙创,以此为开窗口,显露囊壁,切取同样大小外露的囊壁组织送病理检查,
并检查囊腔是否有间隔,如有间隔用弯血管钳或弯刮匙将间隔全部穿通。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囊腔,最后用略粗于开窗口的碘仿油纱卷塞于窗口处,露在窗口外的纱卷缝合一针固定在牙龈黏膜上。术后给予口服抗炎药3d,适当对症治疗,5-7d撤除碘仿纱条,立刻取模、制作囊肿塞戴于开窗处以保持创口不愈合。嘱患者三餐后或每天早晚至少两次冲洗嚢腔数遍,术后每间隔3个月复诊一次。
2 结果
30例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痊愈出院,伤口甲级愈合率为100%。
3 讨论
下颌骨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手术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开窗减压术通过在囊性病变表面开窗,局部打开骨质及囊壁,引流出囊液,并制作囊肿塞保持引流口通畅。释放了囊腔内压力,中断颌骨囊肿的膨胀性生长机制[2-3],囊壁的纤维结缔组织在囊腔内压力释放后呈向心性收缩,在囊壁向心性收缩的牵引作用下,成骨细胞活动生成修复性新骨,颌骨形态改建,囊腔逐渐缩小,外形得以恢复[4-5]。
采用开窗减压保守疗法治疗下颌骨肿瘤,手术简单,在门诊和局麻条件下即可进行;损伤小,保留了恒牙,牙齿可以正常萌出并建立牙合关系,从而维持了牙颌系统的完整性;同时可压缩骨腔,使面部畸形得以改善[6-7],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容易接受。因此,其作为保存治疗的方法,较适合处理下颌骨的大型颌骨囊肿,能有效保持患者术后的口颌功能。总之,开窗术作为治疗
颌骨囊性肿瘤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参考文献
[1] 区跃坚,方和华,刘逢佳.152例牙源性颌骨囊肿治疗体会[j].口腔医学,2010,31(03):184-185.
[2] 汪隼,曹慧珍,冯希平.儿童替牙期含牙囊肿开窗减压保守治疗及疗效观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6):716-718.
[3] redondo lm.repair of experimental mandibular defects in rats with au-togenous,demineralised,frozen and fresh bone[j].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2,35(3):166-169.
[4] 牛红儒,牛广.开窗减压术在颌骨囊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4):2951-2952.
[5] martinez perez d,varela morales m.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dentigerous cysts in children:a report of 4 cases[j].j oral maxill of surg,2001,59(3):331-333. [6] huang parison of bones transport and bone graft methods in the experimental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j].j frormos med assoc,2011,96(1):23-29.
[7] 俞焕苗,陈瑾,黄剑奇.下颌骨囊肿保守治疗9例总结[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16(4):34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