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护理要点
护理中的中风患者护理要点

护理中的中风患者护理要点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会给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作为护士,我们在护理中风患者时需要特别关注一些要点,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提供最佳的护理。
本文将介绍护理中风患者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1. 监测生命体征中风患者往往伴随着高血压、脉搏不规则、呼吸困难等症状。
护士应该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和体温,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2. 保持呼吸道通畅中风患者常常出现吞咽困难和言语不清的症状,容易导致呼吸道阻塞。
护士在护理中风患者时应教育患者正确的吞咽姿势和饮食纤维摄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3. 定期翻身和褥疮预防卧床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压力性褥疮的发生。
护士应该帮助中风患者定期翻身,缓解身体的压力,并注意皮肤的清洁与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4. 督促运动和康复训练中风患者的肌肉和神经功能受损,护理中需督促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
护士要指导患者进行被动性运动、平衡训练等,确保康复训练的安全和有效性。
5. 促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中风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还对其精神健康造成一定的冲击。
护士需要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积极应对疾病,增强康复的信心和意愿。
6. 严密的药物管理中风患者往往需要口服或注射一些药物来控制病情。
护士应仔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管理,避免用药错误和药物相互作用。
7. 定期随访和健康教育护理中风患者需要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康复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醒他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饮食调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总之,在护理中风患者时,护士需要全面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综合性的护理管理,可以帮助中风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相信在护士们的精心照料下,中风患者将能够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和康复进展。
脑卒中护理要点

脑卒中护理要点脑卒中,即中风,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往往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正确和有效的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脑卒中护理的要点,旨在为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一、基本护理1. 高危因素评估:对于脑卒中患者,要及时评估其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管理,以降低二次卒中的风险。
2. 神经功能评估: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包括意识、语言、感觉和运动等方面,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并进行康复干预。
3. 导尿和排便:脑卒中患者常常存在排尿困难和便秘的问题,护理人员应定时检查导尿管通畅情况,帮助患者排尿,并积极预防和处理便秘问题。
4. 皮肤护理: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容易出现压疮和湿疹等皮肤问题,护理人员应每天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适当进行翻身和按摩。
5.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食欲,合理安排饮食,并确保饮食的营养均衡。
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注意防止呛咳和误吸。
二、功能康复护理1. 肌力训练: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肌力下降问题,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肌力训练,以改善肢体功能。
2. 运动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运动康复计划,如行走训练、平衡训练等,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3. 感觉训练:对于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的感觉障碍问题,护理人员可以采用触觉刺激、热疗、冷疗等方法进行感觉训练,以促进感觉恢复和协调性运动。
4. 认知训练:脑卒中患者常常存在认知障碍问题,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启发、引导和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认知功能。
5. 言语康复:对于语言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口腔肌肉锻炼、语言训练等方法,促进言语功能的恢复。
三、心理护理1. 患者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常常面临身体功能障碍和生活方式改变等问题,护理人员应及时倾听患者的困惑和焦虑,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要点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要点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急性发作。
脑卒中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对于脑卒中患者,科学、安全、细致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要点,以帮助护理人员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一、脑卒中患者护理的基本原则1.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脑卒中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心率不齐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提供舒适的护理环境:脑卒中患者需要安静、温暖、通风良好的护理环境,避免过度刺激和噪音干扰,有助于患者休息和康复。
3. 预防感染:脑卒中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免疫力较弱,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床单、衣物等,保持环境清洁。
二、身体护理1. 日常护理:脑卒中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应帮助其完成日常活动,如洗漱、更衣、如厕等。
注意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湿疹、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 营养支持:脑卒中患者经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导致饮食困难。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提供适宜的饮食,如质地软、易咀嚼和易吞咽的食物。
必要时,可通过饮食辅助器具辅助进食。
3. 定期翻身: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力性溃疡。
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保持皮肤的血液循环,减少压力。
三、运动康复护理1. 早期康复训练:脑卒中后的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合适的早期康复训练,包括被动运动、床旁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2. 功能锻炼: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行走、上下楼梯、手指灵活性练习等,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四、心理护理1. 提供情感支持: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消沉、焦虑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疑虑和情绪,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重拾自信。
2. 康复教育: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脑卒中的健康教育,如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生活注意事项等,以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脑卒中的认识。
脑卒中并发症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脑卒中并发症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脑卒中是指由于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神经功能丧失,其并发症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护理方法对于脑卒中并发症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并发症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以帮助患者及其家人更好地进行护理。
一、日常生活护理1.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诱因,因此,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患者的血压超过正常范围,及时采取降压措施是必要的。
2. 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膳食是帮助脑卒中患者控制病情并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
建议减少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3. 维持适宜体重:合理控制体重可以降低血压和血脂,减轻心脏负担。
建议脑卒中患者遵循医生的指导,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合理控制体重。
4. 遵从医生的用药指导:脑卒中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预防并发症和控制病情。
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正确使用药物,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二、日常护理技巧1.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适当的康复锻炼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失去的神经功能。
根据医生的建议,家人可以协助患者进行肢体运动、语言训练等康复锻炼,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2. 注重日常生活细节:脑卒中患者通常会出现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家属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提供适应性的帮助,保障患者的饮食和个人卫生。
3. 防控感染:脑卒中患者因为长期卧床或运动能力减弱,容易引发感染。
家属需要注意患者的卫生习惯,保持床单、衣物和病房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体温监测,及时就医处理。
4. 提供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焦虑等心理问题。
家人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温暖,鼓励其积极面对康复的挑战,避免产生自卑和抑郁情绪。
三、并发症预防护理1. 预防血栓形成:脑卒中患者常常伴随着血栓形成的风险,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血栓的形成。
家属应定期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使用弹力袜等物品来促进血液循环。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指脑血管突发性病变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中断,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等病理改变。
及时的急救和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要点。
一、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措施1. 快速识别脑卒中症状:脑卒中常表现为突发性头痛、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或麻木、言语困难、视力模糊、行走不稳等症状。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怀疑脑卒中并采取行动。
2. 呼叫急救车:脑卒中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干预。
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病情,等待急救车的到来。
3. 给予急救药物: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可以给予患者一些急救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脑血管的痉挛和减少血小板聚集,起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4. 保持患者安静:脑卒中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头部略微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患者剧烈活动或激动,以免加重脑部供血不足。
5. 监测生命体征: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及时记录这些数据,以便后续的治疗和护理。
二、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要点1. 病情观察: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观察,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大小、肢体活动度等。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2. 管理呼吸道:脑卒中患者常常伴有吞咽困难或咽喉肌肉麻痹,容易导致呼吸道梗阻。
护理人员应定期清洁患者口腔,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 防治并发症: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进行被动运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 饮食管理: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应以易消化、低脂、低盐、高纤维为主。
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的食物,合理安排饮食结构。
5. 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恢复、言语恢复、认知功能训练等。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脑卒中患者护理要点

脑卒中患者护理要点1、脑卒中的定义及分类脑卒中:又称中风,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造成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或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及体征。
多见于老年人,分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前者发病率高于后者。
2、脑卒中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得了脑卒中疾病,很多患者会存在意识障碍、肺部感染、语言沟通障碍、吞咽障碍、肢体瘫痪、压疮、大小便失禁、便秘、深静脉血栓、抑郁等问题,在日常生活上需要依赖家属的关心与照护。
在住院期间有医护人员协助护理,而出院后很多患者家属对于日常照护感到特别迷茫。
为此我们整理了一些护理要点,希望对有此苦恼的病患家属能有所帮助。
3、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要点1.气道护理清醒患者,评估咳嗽咳痰能力,鼓励其自主深呼吸及咳嗽。
意识障碍的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并将头部抬高30°;避免或减轻舌根后坠,注意有无呼吸障碍、发绀及气道分泌物增加等现象,至少2小时给予翻身叩背。
2.预防跌倒:能下床活动的患者,给予合适的衣物,下床前应确认已穿防滑鞋,并于床边静坐至少1分钟后才下地行走,助行器应放在床边易取的位置,家属应在旁给予活动协助。
3.营养支持(1)有完全进食能力者(不需人员协助、不需食物选择和环境配合),鼓励自行进食,指导摄入低脂肪、低盐、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2)只有部分进食能力患者,给予协助进食,食物选择糊状食物,饮水加凝固粉增稠,进食时应坐起或半坐卧,头部前仰,进食时禁用吸管,应使用小勺子,将食物送至口腔健侧近舌根处,进食环境安静让患者保持精神集中,进食速度易缓慢,勿催促。
(3)无法自行进食需留置胃管的患者,鼻饲液可选择正规药厂配置好的肠内营养液,也可用破壁机将鱼肉、瘦肉、蛋、蔬菜、米饭等搅拌制作成高蛋白、低盐、低脂、高维生素的流质,注意,自制的流质必须经过过滤以避免堵塞胃管4.排泄护理(1)能自行控制的患者给予鼓励协助,如提供尿壶、便盆等(2)尿失禁患者:尽量使用接尿器、尿套收集尿液,定时给予便器,锻炼患者排尿意识,指导患者盆底部肌肉运动:收缩肛门(3)便秘护理:晨起空腹饮水、日常多进食高纤维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可以使用开塞露纳肛,平日可自脐周由内向外顺时针做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
脑卒中的护理要点及体会

脑卒中的护理要点及体会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影响。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需要了解脑卒中的护理要点,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同时也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
脑卒中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吞咽困难、口干舌燥等症状,容易导致呼吸道阻塞。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预防压疮。
脑卒中患者常常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出现压疮。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翻身、按摩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
3.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4. 促进康复。
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进行各种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等,促进患者的康复。
5.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
以上是脑卒中的护理要点,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需要认真贯彻这些要点,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同时,我们也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们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细致的工作技能和温暖的人文关怀。
在与患者交流时,我们需要倾听患者的心声,理解患者的需求,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注和关爱。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细节,保持环境整洁,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护理环境。
在康复训练中,我们需要耐心指导患者,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之,脑卒中的护理工作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
我相信,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一定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脑卒中患者的个案护理

脑卒中患者的个案护理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个案护理,才能快速恢复身体功能,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以下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关于脑卒中患者的个案护理的内容。
1、病情评估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包括疾病的类型、病情轻重、身体机能受损程度、患者的心理状况等,以便最好地制定个案护理计划。
2、有效的药物管理脑卒中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按时服药。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使用问题。
3、饮食管理脑卒中患者需要控制饮食。
护理人员需要制定健康的饮食方案,并注意患者的食物选择和进食情况,如控制饮食量,增加喝水量等。
4、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恢复脑力的主要方式。
护理人员要制定适合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针对患者的语言、认知、平衡、协调、运动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5、安全管理脑卒中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安全评估,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如预防跌倒、溢食等。
6、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经常有负面情绪,如愤怒、沮丧、孤独等。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现实、认真完成康复训练。
7、家庭支持家庭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家庭成员联系,帮助他们理解脑卒中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取得家庭成员的合作支持。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的个案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提供科学、安全、高效的支持,使患者全面恢复身体功能,重返健康生活。
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流中断或减少而引发的急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这一病症的影响深远,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年,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整体生活质量带来显著影响。
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护理,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1.饮食护理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应以营养均衡为原则。
选择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这些食物可以帮助防止便秘,降低心脏病发生的风险。
同时,限制盐和糖的摄入,以防止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
此外,戒烟、限酒可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2.运动护理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平衡训练、力量训练和灵活性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患者还应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静坐。
3.睡眠护理优质的睡眠不仅有助于头脑清醒,更能显著提升康复效果。
因此,为了确保良好的睡眠质量,患者在睡前应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品。
有些患者可能会遭遇睡眠障碍,如失眠或打鼾等问题。
患者应及时向医生寻求专业帮助,以便得到针对性的治疗。
脑卒中患者的医疗护理1.用药护理脑卒中患者需要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降压药,以防止血栓形成和控制血压。
在服药过程中,他们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向医生反馈。
此外,他们还需要定期向医生反馈病情,以便医生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药物剂量。
2.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语言疗法和职业疗法等。
物理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语言疗法可以帮助有语言障碍的患者恢复语言能力;职业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澡和做饭等。
这些治疗方法都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3.定期检查脑卒中患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包括定期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检查,以及定期的神经系统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对于调整治疗方案和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非常重要。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要点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要点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严重程度取决于脑部损伤的范围和位置。
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要点,以帮助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一、生活方式管理脑卒中患者需要调整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预防未来的发作。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要点:1.饮食:脑卒中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减少钠的摄入对于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2.体重管理: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患者可以通过控制饮食摄入和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来实现体重管理。
3.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吸烟和酗酒,甚至是避免被动吸烟的环境。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1.抗血小板药物:脑卒中患者通常会被开具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以减少再发风险。
2.抗凝药物: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脑卒中患者,如心房颤动引起的血栓形成,医生可能会开具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以防止血栓再次形成。
3.降压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及时控制血压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或钙通道阻滞剂。
三、身体活动与康复训练身体活动和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以下是相关要点:1.早期康复:脑卒中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康复训练可以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
2.日常活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如散步、平衡训练和力量训练等。
逐渐恢复正常生活中的活动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3.定期复查:脑卒中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评估康复进展和调整相关治疗计划。
与医生和康复专家保持沟通非常重要。
四、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获得心理和社会支持。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及时的急救和细心的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标准,旨在提供给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参考。
一、脑卒中患者的急救1. 呼叫急救车:一旦发现脑卒中症状,应立即呼叫急救车。
急救车上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和设备,可以提供及时的抢救。
2. 保持患者安静:脑卒中患者需要保持平静,避免过度兴奋或紧张,以减少脑损伤的风险。
3. 保持通畅呼吸道: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可以采取头部侧倾的姿势,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以免阻塞呼吸道。
4. 切勿给予口服药物:脑卒中患者在急救过程中不应给予任何口服药物,以免影响后续的治疗和诊断。
5. 监测生命体征:急救过程中应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以便及时调整抢救措施。
6. 保持体温稳定: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体温升高或降低的情况,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体温的稳定。
7. 心肺复苏:如果脑卒中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二、脑卒中患者的护理1. 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2. 病情评估:护理人员应定期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包括神经系统功能、肢体活动能力、吞咽功能等,以便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3. 定期翻身:脑卒中患者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压疮和肌肉萎缩,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保持皮肤的清洁和血液循环的良好。
4. 卧床护理:脑卒中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应保持床铺的整洁和舒适,定期更换床单和被褥,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 饮食护理: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应以易于消化和吞咽的软食为主,避免给予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和粗糙食物。
6. 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的恢复、言语和吞咽功能的训练等。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并定期评估康复效果。
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护理常规

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言语及肢体活动变化,注意有无咳嗽、腹痛、肢体痛等新的栓塞表现。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瘫痪肢体功能位;烦躁不安或抽搐者注意观察发作的部位、次数和时间,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并适当约束。
3保持呼吸道通畅,予吸氧,及时吸痰,防止缺氧窒息;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患者加强气道护理和呼吸肌功能锻炼。
4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5给予富有营养、高蛋白质、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评估吞咽功能,不能经口进食者,给予鼻饲。
6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安慰,缓解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
7做好患者皮肤和口腔护理,预防发生压疮和坠积性肺炎及口腔感染;做好大小便的管理,防止泌尿系感染及失禁性皮炎。
8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床、下肢深静脉血栓、误吸等危险因素,落实安全护理措施。
9指导患者出院后戒烟、限酒,遵医嘱用药,坚持有氧运动。
对有TIA发作史的患者,指导患者改变体位时应缓慢,避免突然转动颈部,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注意保暖,外出时有人陪伴。
病情稳定后24~48小时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及早帮助失语、吞咽困难患者语言功能及吞咽训练。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2017年11月第1版拟定人:陈** 审核人:xxx 修订日期:2020年x月拟定日期:2020年x月。
脑卒中护理笔记总结范文

一、前言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本笔记总结了我对脑卒中护理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护理措施1. 病情观察(1)血压监测: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2)意识障碍观察:注意患者意识状态,如有昏迷患者,及时告知医生。
(3)气道护理:对于痰液较多或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加强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2. 生活护理(1)体位: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头部抬高15-20度,以利于脑部血液回流。
(2)饮食:给予患者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
(3)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3. 皮肤护理(1)褥疮预防:定时翻身,避免长时间受压,预防褥疮发生。
(2)皮肤清洁:勤换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 康复护理(1)肢体功能位:保持患肢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与畸形。
(2)康复训练: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5. 心理护理(1)关心患者: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2)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三、护理体会1. 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需求,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3. 注重患者心理护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
4.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5. 与康复师密切配合,共同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总之,脑卒中护理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要点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要点脑卒中(Cerebral Stroke)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作为护理人员,了解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要点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效果,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几个关键的护理要点,以确保脑卒中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
一、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状况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通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语言、运动和感觉功能等方面的变化,可以及早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此外,了解脑卒中患者的个人病史和临床表现对于确定护理计划也非常关键。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出现吞咽困难和咳嗽反射减弱等问题,这可能导致呼吸道阻塞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护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护理人员应该经常翻身患者,保持头部的正中位,避免仰卧位导致舌根后坠。
同时,定期检查患者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并根据需要采取护理措施。
三、预防压疮和肌肉萎缩脑卒中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这可能导致压疮和肌肉萎缩等问题。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该定期翻身患者,保持肢体的舒适姿势,并使用合适的护理垫和护理床,以分散身体的压力。
此外,可以使用适当的被动运动和功能锻炼来预防肌肉萎缩。
四、维持适宜的液体和营养摄入脑卒中患者往往伴随着吞咽困难和进食障碍等问题,这可能导致患者缺乏足够的液体和营养摄入。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液体和营养。
可以采用吸管、饮食调整和辅助饮食等方式,确保患者的摄入量达到需要。
五、监测血压和体温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发热可能是脑卒中患者出现感染的表现。
因此,在护理中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和体温是必不可少的。
如有必要,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血压并处理发热的原因,以保护患者免受进一步的损害。
六、提供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面临着生活和身体上的巨大转变,可能伴有抑郁、焦虑和情绪波动等心理问题。
脑卒中护理常规

脑卒中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评估患者自理能力,有无跌倒、坠床的危险,给与相应护理护理措施,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枕头不宜太高,15-20°,转动头部时,动作易轻柔,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减少探视,操作治疗应集中,瘫痪肢体给予功能位,给予主动、被动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畸形。
二、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防止焦虑及抑郁,多与病人及家属沟通,耐心解答问题,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及护理活动。
三、用药护理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密切观察患者有无黑便、牙龈出血等出血现象,及时通知医师。
四、病情监测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患者有无剧烈头疼、呕吐等现象,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五、基础护理为患者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维持室温18~22摄氏度,湿度50~60%。
偏瘫病人患肢感觉障碍、情绪不稳、烦躁不安,特别要注意安全,必要时加床档,患者入厕、进食、洗漱等需专人陪护,以防跌伤,保持患者“三短六洁”,预防压疮。
六、注意饮食脑卒中患者消化功能减退,应给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饮食,少量多餐。
由于病人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很容易发生便秘,而便秘时病人排便费力可使颅压升高而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应及早防治。
患者可进食香蕉、蜂蜜等,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缓泻剂、开塞露等。
七、健康教育⒈嘱患者禁烟酒,禁饮浓茶、咖啡,避免被动吸烟。
2.日常生活中,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密切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情况,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如有不适注意随诊。
4.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卧床病人预防压疮。
5.给与心理护理,增强自信心。
6.定期复查,注意随诊。
脑卒中的护理要点及体会

脑卒中的护理要点及体会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为了能够更好地护理患者,以下是脑卒中的护理要点及我的体会。
脑卒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休息。
脑卒中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都是一种巨大的打击,患者需要休息来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脑卒中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位翻身。
由于脑卒中患者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压疮的发生。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定期为患者进行体位翻身,以减少压力对皮肤的损害。
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恢复功能。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恢复行动能力。
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的,因此需要使用药物来控制血压、溶解血栓等。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医嘱给患者准确地服药,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血液指标。
脑卒中患者需要心理支持。
脑卒中对患者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理解,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我深刻体会到了护理的重要性。
作为护士,我们不仅要给予患者专业的医疗护理,还要给予他们温暖的关怀。
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患者的痛苦和无助,也看到了他们对康复的渴望和努力。
因此,我们要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在护理脑卒中患者的过程中,我还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比如,如何正确测量患者的血压、如何进行药物注射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今后的护理工作非常有帮助,也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护理情况。
脑卒中的护理要点包括保持良好的休息、定期进行体位翻身、进行康复训练、进行药物治疗和提供心理支持。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我深刻体会到了护理的重要性,并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突然,病情危重,及时的急救和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要点,以便大家能够准确应对紧急情况,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
一、脑卒中的急救措施1. 快速判断:当发现患者出现突然的头痛、眩晕、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应立即怀疑脑卒中,并迅速判断其类型(出血性或缺血性)。
2.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医务人员患者的症状和情况,以便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头稍微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4. 松解衣物:松解患者的领口、腰带等紧身衣物,以便患者呼吸顺畅。
5. 观察血压:记录患者的血压,并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告知他们,以便他们做出相应的处理。
6. 不要给予口服药物:在急救过程中,不要给患者口服任何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二、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要点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体温、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保持呼吸道通畅:脑卒中患者常常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
3. 预防并处理并发症:脑卒中患者易发生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措施,定期翻身、清洁患者口腔、协助排尿等,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4. 促进康复:脑卒中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护理人员应积极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床上体操、肢体被动活动等,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5. 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常常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6.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脑卒中患者的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高糖等不健康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
三、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常见问题解答1. 如何预防脑卒中?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突然,病情危重,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急救措施、护理要点、康复措施、饮食调理和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急救措施1.1 紧急呼救:脑卒中患者出现症状时,家属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1.2 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应将其头部转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1.3 保持体温稳定: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出现体温升高或降低的情况,家属应及时调节环境温度,保持患者体温稳定。
二、护理要点2.1 定期翻身: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压疮,护理人员应每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减少压力。
2.2 定时喂食: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护理人员应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并避免窒息。
2.3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为患者擦拭身体,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三、康复措施3.1 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语言训练等,帮助恢复功能。
3.2 定期复诊:定期带患者到医院进行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病情变化。
3.3 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出现情绪波动,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鼓励其积极面对康复。
四、饮食调理4.1 低盐低脂饮食:脑卒中患者应避免高盐高脂食物,以减少血压升高的风险。
4.2 多摄入蔬果:蔬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脂,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4.3 饮食多样化:脑卒中患者应均衡饮食,多样化摄入各类营养物质,维持身体健康。
五、心理疏导5.1 沟通交流:家属应与脑卒中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帮助其排解负面情绪。
5.2 鼓励参与社交活动: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因病情而感到孤独和无助,家属应鼓励其参与社交活动,拓展社交圈子。
5.3 寻求心理咨询:如有需要,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解决心理问题。
医院脑卒中护理要点

03
注意事项
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建 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患者及家属教育
教育内容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脑卒中的基础 知识、日常护理技巧、预防措施 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
病情。
教育方式
通过讲座、演示、发放资料等多种 形式进行教育,让患者及家属更全 面地了解脑卒中护理要点。
教育目标
生存率。
谢谢聆听
医院脑卒中护理要点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 脑卒中基础知识 • 脑卒中患者护理要点 • 护理人员培训与沟通 • 护理实践案例分享 • 未来脑卒中护理发展趋势
01 脑卒中基础知识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部 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组 织损伤。
分类
缺血性脑卒中(85%)和出血性 脑卒中(15%)。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 增强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促进康复进程。
04 护理实践案例分享
成功护理案例
案例一
患者张先生,55岁,因突发脑梗入 院,经过及时救治和精心护理,康复 出院。
案例二
患者李女士,68岁,脑出血后出现语 言障碍和肢体瘫痪,经过康复训练和 心理护理,逐渐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营养计划,保证充足营养 摄入。
02
01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脑卒中相关知识,提高预 防意识。
04
03
长期护理与预防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 测病情变化和预防复发 。
控制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 血脂等,积极治疗和控 制。
调整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 作息习惯。
脑卒中的急救护理于流程

脑卒中的急救护理于流程脑卒中的急救护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冷静并拨打急救电话:家属在发现患者发生脑卒中时,应保持冷静,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2. 防止脑血流灌注:在等待救护车到来之前,应将患者放平,尽量不移动患者的位置,以防止脑血流灌注。
同时,解开患者的衣物,摘掉手表、手饰等配件,防止因衣服过紧导致患者呼吸困难。
3. 处理呕吐和癫痫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的症状,应把患者行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卡在呼吸道,抑制呼吸。
如果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家属切勿紧张、情绪激动,按住患者的肢体,防止剧烈的抽动,对身体和骨骼造成一定的伤害。
4. 避免喂水喂食物:不能给患者喂水喂食物,以免影响入院时的手术和麻醉。
5. 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对于患者平时的药物不能随意给患者使用,应耐心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以免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6. 急救处理:到达现场后要立马询问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和发病特征,患者有无既往病史、近期发病史、近期用药情况。
经病史询问及查体、监测生命体征、判断意识、神经定位体征考虑脑卒中病人,开放静脉通道,采血送检血常规、血凝四项、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表(NIHSS),经评估病情稳定者,30分钟内进行CT检查。
7. 药物治疗:如果CT提示脑出血,需要请外科会诊(转科手术或内科保守治疗);若CT未提示脑出血,考虑缺血性脑卒中,符合溶栓适应症,排除禁忌症,进行溶栓治疗。
经评估病情不稳定者立即组织科内人员抢救:①呼吸减弱或停止:吸氧、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②休克血压:给予林格氏液扩容,必要时加血管活性药物。
③收缩压>20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酌情给予降压药。
④脑疝形成:给予甘露醇脱水,必要时加速尿。
⑤立即下病危,做好沟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立即就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的护理要点脑卒中的护理要点日期:2006-8-24 11:33:02 【关闭窗口】众所周知,脑血管意外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其致残率很高,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二传统的方法只重视药物的治疗,而忽视了护理的重要性,以至于许多病人因为没有得到优质的护结石病、痛风患者康复园地黄金广告位招商!诚聘聋哑耳鸣、头痛新疗法!中医治疤痕痤疮新进展理,而造成了皮肤完整的受损和关节孪痛变形,影响了日后肢体功能的恢复。
现将卒中病人的护理要点介绍如下:一、一般护理:1、出血性脑血管病:绝对卧床,避免不必要的搬动,患者头部可放一轻枕,抬高15—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无呕吐、胃出血和呛咳时给与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的流食,必要时给与鼻饲;保持床铺平整,柔软,干燥,会阴部清洁,干燥,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高热时给与物理降温。
定时翻身,切背,预防褥疮。
?2.缺血性脑血管病;为防止脑血流量减少,患者取平卧位,急性期病人需卧床休息,避免活动量过大,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做好大、小便护理。
预防褥疮和呼吸道感染,注意观察时结合体征及肢体瘫痪的进展程度。
二、专科护理1.[床上训练指导]急性脑血管的病人大多意识障碍瘫痪在床,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应重视肢体的功能康复,应教给病及家属:①保持良好的功能位,良肢位是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位。
②按摩③被动运动,在生命体征平衡后,无进行性卒中发生,除了注意良肢位的摆放,无论神志清楚还是昏迷病人,都应早期进行被动运动。
④主动运动,当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开展床上的主动训练,以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常见的主动训练方法为:Bobarth握手,桥式运动,床上进行等,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和软弱肌群。
2.[床下训练指导]出面性疾病不能直接由床上卧位到床下站位,而应由一个从[床上平卧到半坐位→坐位→双腿放床边坐位→站立]的过程:①站立,协助病人双足放平置于地面,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相应交叉尽量向前伸直,低头,弯腰,收腹,重心渐移向双下肢,协助人员双手拉病人肩关节协助病人站立;若病人患肢力量较弱不能踩实地面时,协助人员可以双膝抵住病人患肢膝关节,双足夹住患足,病人将双手置于协助人员腰部,以利于轻松站起,但病人不要用力拉扯其衣服,以防跌倒。
站立时协助人员应注意站势,教病人收腹,挺胸,抬头,放松肩,颈部肌肉,不要耸肩或抬肩,腹部伸直,伸髋,双下肢尽量伸直。
②步行,行走前,下肢肌力先达四级,注意姿势,以免产生误用综合症。
步幅均匀,频率适中,伸髋曲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转移,另一脚跟亦先着地,重心又转移之后足,开始下一个步态同期。
③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可指导病人进行进食,穿脱衣服,双手交替排球,拨算珠,捡豆子等自理活动,以促进病人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3.[语言训练]教给病人噘嘴,鼓眼,眦牙,弹舌等,每个动作5-10次,教病人学习发(pa,ta,ka)先单个连音重复,当病人能准确发音后,三个音连在一起重复发音,每日重复训练次数,直到训练好为止,语言训练是个复杂的过程,需病人,家属与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循序渐进,由音到词,由词到句,不能急于求成。
4.[吞咽训练]指导病人进清谈,少渣,软食为主,饮水量呛咳时,应尽量减少饮水,以汤汁代替。
进食时抬高床头30-45°,将食物尽量放在腱侧部。
三、心理护理中风病人因病程长,发病迅速,致残率高以至于引起病人忧郁,紧张,焦虑,烦躁,甚至轻生,这些不良的情绪刺激不但使病人在思想上产生消极对抗,使中风病人失去锻炼的信心,而且对人体各系统产生影响,如使呼吸频率加快,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此时,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的给与病人心理疏导,安慰病人,消除不良情绪刺激。
实践证明,不良的情绪可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促使去甲肾上腺、肾上腺素及儿茶酚氨分泌增加,以至于全身小动脉出现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易导致再中风。
而处于兴奋状态和良好情绪时,神经抑制解除,这时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四、预防指导①定期复查②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③忌烟酒④合理饮食⑤生活有规律,持之以恒的生活锻炼⑥及时发现并控制TIA的发作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脑卒中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是威胁人类的三疾病之,位居人类死亡原因的3位,仅次于冠心病[1]。
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2],其致残率高达70%~80%[3]。
尽管随着脑卒中的诊疗救治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其死亡率明显下降。
但存活的患者中大留有肢体上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和其他后遗症状。
由于疾病的严重性,造成患者丧失自理能力,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和护理成患者的主要依靠,使家属在家庭护理中成为核心力量。
对患者起着重要作用[4]。
Berkman认为疾病的康复不仅依赖于患者,也依赖于他们的家庭和社会[5]。
为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拓宽其知识面,保障患者的有效护理得以延续,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1 教育前评估通过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对患者家属最关心的问题及心理需要,及家属对患者的病情发展与转归等情况,根据患者家属掌握护理知识的程度进行评估,也可采用自设调查问卷方式,确定患者家属照顾患者的能力及文化水平,根据以上情况因人而异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2 健康教育内容2.1 疾病相关知识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以老年为主。
近年来发现其发病年龄有逐渐年轻化趋势。
发病后可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吞咽困难、麻木等功能缺陷。
脑卒中后的患者75%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6]。
王怀芝等[7]调查显示,脑卒中患者家属普遍缺少脑卒中相关方面的知识,缺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时的症状的知识,不知道长期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以及精神紧张抑郁与脑卒中的关系。
黄少兰等[8]调查显示,高血压、吸烟、酗酒、精神紧张抑郁与脑卒中患者发病率有密切的关系,提示我们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把危险因素放在重要方面。
2.2 心理指导当患者急救治疗意识恢复,病情稳定后,意识到自己已是完全需要他人照顾的瘫痪患者时,常不能接受现实,产生否认心理。
国外文献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的总发生率为20%~75%[9],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
家属应关心尊重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可靠信息,避免刺激和损伤患者自尊的言行,指导患者正面面对疾病,克服急躁心理和悲观情绪,避免过分依赖心理,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沟。
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予心理指导,增强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与信心[10]。
2.3 用药指导脑卒中患者病后需要长期配合药物治疗,一是巩固疗效,二是预防复发。
家属必须知道服药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不得私自停药或改变药量。
2.4 康复训练2.4.1 运动锻炼脑卒中偏瘫一旦发生,大幅度的肢体被动运动可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正确的床上体位,对避免患者将来出现异常的痉挛模式相当重要,因此,被动的床上患肢姿势摆放和定时变换体位等护理工作,就成为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6]。
如患者没有昏迷,天内就可以在床上主动训练,而传统的被动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已不再占有主导地位,倘若昏迷时间过长或其他原因(严重并发症),较长时间仍不能作主动床上训练者则需维持被动的关节活动,以防关节僵硬。
2.4.2 步行锻炼偏瘫是脑血管病最多的并发症,因此,患者步行康复是独立生活的重要步骤。
对重病和长期卧床患者,避免精神紧张,不敢行走。
另一方面使患者对偏瘫有所认识,防止紧张而行步跌倒。
(1)平衡训练,开始坐在床上,双腿下垂于床边,再下地坐椅子,每次坚持10~15 min然后练习站立平衡,最后步行训练。
具体步骤为站立练习,可分为家属辅助站立,扶杖站立,坐椅站立,站立时身体左右转动,左右侧弯和前后倾斜;(2)迈步练习:重度偏瘫患者家属协助步行,我们多采用在瘫痪下肢的脚上拴一根绳子。
当患者想迈步时,家属往上提绳子以协助。
方法,患者很易接受;中度偏瘫患者在床边或扶墙训练:轻度偏瘫患者可扶手训练。
要牢记帮助患者用力牵拉患侧的上肢,因为患侧的上肢恢复一般较下肢慢且困难。
若将处于瘫痪状态的维持肩关节紧张性的肌肉拉伤,会给后来的恢复造成极大的障碍。
要让患者始终对各种训练感兴趣,必须不断地让患者看到治疗效果,从而逐渐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
2.4.3 言语障碍的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可有各种各类型的语言障碍。
失语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有时甚至超过运动功能障碍。
因此,重建言语功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早期训练,反复示范。
一般讲,语言训练越早越好。
如患者不能讲话和阅读,可用一些图片,以后可采用单词或短语卡片。
如患者对口语理解较差,则可采用手势或视觉信号配合1~2意义明确的单词,避免用复杂的长句。
每次训练都应耐心,反复示范,并尽可能采用相同的方式,必须尽力避免因开始的几次失败而放弃训练,要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态度,对交流产生长久的愿望。
了解失语类型,分别对待,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言语障碍的护理。
言语训练通常需要较长时间。
家属成员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许多后续工作主要由家属承担,因此要动员家属、朋友、同事多与患者进行言语交流,为患者创造一个语言环境,使他们能够多听、多说才能使发音说话能力快地恢复。
语言训练与肢体康复同时进行,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2.5 生活护理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饮食适量,戒烟酒。
最好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5 g以下[11]。
创造安静、舒适的进餐环境,利于患者集中精力进食。
勿催促和强迫患者进餐。
一般选择坐位,头稍向前倾45°或将头转向患侧。
如不能坐起可采用健侧卧位,以免食物误吸。
减缓进食速度,每餐进食时间不少于30 min。
对吞咽反射迟钝的患者,适当延长时间,利于吞咽。
告知家属卧床患者应使用有护栏的床,防止坠床;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有感觉障碍患者禁止使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教会家属管道的护理技术,如:有留置导尿时应3~4 h放尿一次,放后应将尿管关闭,尿管末端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
3 教育路径为脑卒中患者家属提供多种获取护理知识的途径,护士讲解占比例最大[12],其次为宣传栏、印刷品,有条件可以附以录像、广播等方式,并让患者及家属主动学习。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到因人施教,注重个体化,反复多次,循序渐进。
此外,我们还要开辟多种途径为患者家属提供获取护理知识的来源。
如与他人交流,购医学书籍、网络教育等,进一步提高教育的结果。
据袁凌调查研究[4],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方式具有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