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原文阅读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原文阅读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②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③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①。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②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③。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④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⑤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①、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
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2月10日《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
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
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物候现象产生的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物候现象产生的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依据物候现象的定义和重要性,对物候现象进行简要介绍和背景说明。
以下是一个示例:引言概述物候现象是指生物在特定季节或特定环境条件下,根据其内部节律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表现出的生理和行为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植物的开花、叶片的出现、动物的迁徙、繁殖行为等。
物候现象在生物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对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起着重要作用,也与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变化等密切相关。
物候现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在观察天象、农作物生长和动物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注意到了物候现象的规律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气象学、生态学和遥感技术等学科的进步,对于物候现象的研究变得更加深入和全面。
物候现象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物候现象是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之一。
植物和动物通过对环境信号的感知和调控,实现了与环境的适应和协同发展。
其次,物候现象是判断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之一。
例如,植物的生长季节、动物的迁徙行为等可以反映出气温、降水等因素的变化情况。
因此,物候现象的监测和研究对于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物候现象对于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了解物候现象的规律,可以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畜禽的饲养等,提高生产效益。
本文将从物候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通过分析不同的原因,揭示物候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物候现象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Introduction)文章的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方式。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内容,并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在本篇文章中,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对物候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概述,正文部分重点分析物候现象产生的两个原因,最后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语文知识点】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及段落大意
【语文知识点】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及段落大意《大自然的语言》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阐述了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说明了物候学的特性与本质。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
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完整版)大自然的语言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
(完整版)大自然的语言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16 课大自然的语言(13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9、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保持了一致。
(2分)10、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物候学就是:的科学。
(1分)11、文中划~~~~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分)12、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_(答不超过12个字)。
(1分)13、第一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至少说出两个理由,多说一个加一分(2分)14、联系你所观察到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物候现象的例子(用一、二句话表述),或举出一个含有物候学道理的谚语。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
大自然的语言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最新整理)
16 课大自然的语言(13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9、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保持了一致。
(2分)10、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物候学就是:的科学。
(1分)11、文中划~~~~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分)12、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 _(答不超过12个字)。
(1分)13、第一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至少说出两个理由,多说一个加一分(2分)14、联系你所观察到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物候现象的例子(用一、二句话表述),或举出一个含有物候学道理的谚语。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
但近年不断传出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的消息,这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学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联系其它有关文章,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3分)9、“传语”“暗示”;“大自然的语言”或“语言”。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B(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B一、选择题1.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无误的一项是()A.“浑浊”“山麓”“粗糙”“龟裂”都是形容词。
B.“悬崖绝壁”“海枯石烂”“兰新铁路”分别是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和偏正短语。
C.“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的主干是“海水冲击着石壁”。
D.“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
”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作状语。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地球上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多年左右前形成的。
B.汽车实际上是造成所有空气污染(特别是城市中空气污染)、引起酸雨和全球温度上升的基本途径。
C.音乐家贝多芬,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荣誉,关键在于他的作品以及他作品独特的震撼力。
D.这次展览会上,人们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各地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3.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二、语言表达4.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物候知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一定乐在其中。
(1)[活动一:创意设计]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个有创意的名称:(2)[活动二:搜集资料] 某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并摘录了其中四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联系从《大自然的语言》中学到的物候学知识,分析“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的原因。
(3)[活动三:专题探究] 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李明发现,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
初二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课堂笔记
初二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课堂笔记预习须知一、文题解读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内容也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其实,“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
二、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变迁以及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
代表作有《气象学》《物候学》,另著有《竺可桢全集》。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次第:依次。
翩piā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ù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sù簌:形容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载zài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yīng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连翘qiáo:一种落叶灌木,春季开鲜黄色花,果实可以入药。
衰shuāi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二、主题概述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成因、意义等内容,告诉我们:物候学是关于农业丰产的科学,人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为农业带来更大的进步。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3段):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
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
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
四、思考探究1.课文第1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描写;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它们的轻快敏捷;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作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
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广东初二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初二初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每横线1分,共7分。
)(1)岱宗夫如何?。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2),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4),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5)山下兰牙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二、其他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题1分,共4分)(1)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ruì bù kě dāng 。
(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pī lì,全体都震悚起来。
( )(3)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zhù zú欣赏飞瀑流泉。
( )(4)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wú dòng yú zhōng。
( )2.从下面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描写一位清洁工的背影。
(3分)路灯清扫蹒跚烈日暮霭挥汗如雨落叶满地三、选择题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B.事件发生后,校长就跟老师研究,决定针对这个事件进行一次教育。
(修改:句子表达不明确,把“教育”改为“教训”)C.李老师的课不仅让在后排观摩的老师们受益匪浅,而且牢牢地吸引了全班学生。
(“不仅”“而且”后面的内容调换)D.天气慢慢炎热起来了,同学们切忌不要下河游泳。
(删去“切忌”或“不要”)四、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搜集资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
首先,确定好研究的主题,然后计划你所需查阅资料的地方,或图书馆、或实地调查、或采访、或上网查阅收集。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18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置身于冰窟(kū),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qíng)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
B. 那个年轻的纤(qiàn)夫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dào)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C. 一绺(liǔ)绺灰白的鬈(quán)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D.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gōu)着身子进我家来……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yì),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答案】C【解析】【详解】A.腈纶(qíng)——(jīng);B.捯气(dào)——(dáo);D.伛着(gōu)——(yǔ);故选C。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接舌:这东西这么好吃?!B. 当我感到惊惶失错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C. 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D. 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既,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答案】C【解析】【详解】A.张目接舌——张目结舌;B.惊惶失错——惊惶失措;D.可望而不可既——可望而不可即;故选C。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B. 父亲老实厚道低三下四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C.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
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D.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及原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及原文《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
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影响物候的六个因素
物候那点事儿:影响它的六大幕后推手大伙儿都知道,春天花会开,秋天叶会落,这自然界的一年四季,万物生长变化,有个词儿叫“物候”。
但你们知道吗?这物候啊,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来的,它背后有六大因素在悄悄推波助澜呢!首先,得说说那“老大”——温度。
温度这家伙,就像是自然界的指挥官,一升高,万物就跟着苏醒;一降低,就得准备过冬了。
春天为啥万物复苏?还不是因为温度回升,给大地妈妈来了个温暖的拥抱嘛!接下来,是“雨水小弟”。
雨水多寡,直接关系到土壤的湿度和植物的生长。
雨水丰沛时,植物喝得饱饱的,自然就长得绿油油的;要是干旱少雨,那可就愁坏了农民伯伯和花花草草们了。
再来说说“光照大哥”。
光照时间长短,对植物开花结果有着直接影响。
比如有些花,非得太阳晒足了才肯露脸,这就是光照的魔力所在。
然后,别忘了“土壤姐姐”。
土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植物的根系能不能扎得稳、长得好。
肥沃的土壤,就像是大自然的营养餐,让植物吃得香、长得壮。
还有“风婆婆”呢!她虽然来得悄无声息,但作用可不小。
风能帮助种子传播,还能调节气候,让植物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与力量。
最后,咱们得提提“生物链”这个大家族。
自然界的生物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比如蜜蜂采蜜,不仅帮助了花朵传粉,也让自己的家族得以繁衍;而树木的繁茂,则为许多小动物提供了栖息的家园。
所以说啊,这物候的变化,可不是单一因素能决定的。
它就像是一场大型交响乐,每个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乐手,共同演奏出自然界四季更迭、万物生长的动人乐章。
咱们要想更好地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就得先弄明白这些幕后推手是怎么合作的吧!。
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例证作文
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例证作文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趣的事儿——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先来说说什么是物候现象吧。
简单讲,就是大自然中那些植物啦、动物啦表现出来的有规律的变化。
比如说,桃花啥时候开,燕子啥时候来,枫叶啥时候红,这都是物候现象。
那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都有啥呢?第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纬度。
就拿咱们国家来说吧,从南到北,气候差异可大了去了。
在南方,春天可能早早地就来了,花儿开得热热闹闹;可在北方,春天还在路上磨蹭呢,冰雪还没完全融化。
这就像住在不同楼层的人,一楼的人先听到外面的热闹声,顶楼的人得等一会儿。
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物候现象来得就越早。
再说说经度。
靠近海边和身处内陆的地方,物候现象也不一样。
海边的气候受海洋影响大,比较温和湿润,物候变化可能就相对平稳些。
而内陆地区,气候干燥,温差大,物候现象的节奏就像坐过山车,起伏比较大。
海拔高度也是个关键因素。
大家都知道,山上山下温度差别大。
山脚下可能已经是春暖花开,山上说不定还在飘雪花呢。
就像爬楼梯,越往上走越冷,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的时间也就相应推迟。
还有,古今的差异也不能忽略。
现在全球气候都在变化,比过去热了不少。
这就让一些物候现象的时间提前了。
比如说,以前杏花四月才开,现在可能三月底就开得欢实了。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吧。
比如说,同样是梅花,在南方可能一月份就绽放笑脸,在北方就得等到二月份甚至更晚。
再候鸟大雁,秋天往南飞的时候,在北方出发得早,越往南的地方,出发的时间就越晚。
物候现象来临的时间可不是随便定的,它就像一个被好多因素牵着的“小木偶”,纬度、经度、海拔、古今变化等等,都在指挥着它的行动。
了解了这些决定因素,咱们就能更好地欣赏大自然的奇妙节奏啦!好啦,今天关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就聊到这儿,希望大家以后多留意身边的这些有趣变化哟!。
物候现象的纬度因素举例
物候现象的纬度因素举例
物候现象通常是指植物或动物在一年中特定的季节或时期出现
或活动。
物候现象的出现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纬度因素。
以下是一些物候现象的纬度因素举例:
1. 春季开花时间:一般来说,越靠近赤道的地区,春季的气温升高得更快,因此植物的开花时间也会更早。
而在高纬度地区,春季气温变化较为缓慢,植物的开花时间也会相应地推迟。
2. 鸟类迁徙时间:鸟类迁徙通常是受到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低纬度地区,气候变化不太明显,因此鸟类迁徙的时间也相对较短。
而在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化比较明显,鸟类迁徙的时间也会相应地更长。
3. 冬眠时间:冬眠是一些动物为了适应寒冷气候而采用的一种生存策略。
在低纬度地区,冬季的气温相对较高,因此动物的冬眠时间也相对较短。
而在高纬度地区,冬季气温更低,动物的冬眠时间也会相应地更长。
总之,纬度是影响物候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不同纬度地区的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行为等都会产生影响。
- 1 -。
第05课 大自然的语言-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解析
第0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下注释小练1.根据拼音写词语。
méng fāyùn yùxuán shūā gōng ā pógē mài ch ā hé答案自查【答案】萌发;孕育;悬殊;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和识记。
一定要多读课文,如(gē mài chā hé)等词语不理解其含义就会出现书写错误。
故答案为:萌发、孕育、悬殊、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点评】字音字形的辨析和识记,需要平时多读、多积累,对词语、成语深刻理解其含义。
不然就会出现音同字不同的书写错误。
课后培优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冰雪融化(ròng)孕育(yùn)翩然(piān)农谚(yàn)B.销声匿迹(nì)差异(chā)物候(hóu)纬度(wěi)C.衰草连天(shuāi)连翘(qiào)莺飞(yīng)侵害(qīn)D.风雪载途(zài)竺可桢(zhēn)萌发(méng)悬殊(xuán)【答案】D【解析】【分析】A项,“冰雪融化”中的“融”应读róng;B项,“物候”中的“候”应读hòu;C项,“连翘”中的“翘”应读“qiáo”。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
能力层级为识记,难度较低。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流览次第翩然销声匿迹B.刺槐避免显著风雪裁途C.晴朗侵害纬度周而复始D.海棠融化农谚草长鹰飞【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
其中A应为:浏览 B应为:风雪载途 D应为:草长莺飞故答案为:C【点评】对于字形的辨析,尤其注意同音字。
如“流览”、“草长鹰飞”这些错误经常会出现。
因此除了强化记忆外,一定要真正理解词语的含义才是根本。
影响物候的6个因素
影响物候的6个因素影响物候的6个因素定义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改变,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
概述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改变对节候的反应。
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牢固、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亲密关系。
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称物候现象.物候与物候学也有着重要的关系。
物候学主要是讨论自然界的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土壤条件)的周期改变之间互相关系的科学。
它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季节现象改变的规律,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科学讨论。
物候也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
物候是天气多年的积累,两者有附属关系。
物候现象的来临四个因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这首先就是纬度(南北的差异),就是说,在不同的纬度上,物候来临的迟早是不同的。
例如,越往北桃花开得就越迟,候鸟来得也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不仅有南北的差异,而且因季节、月份的不同而异。
例如我国地处世界最大大陆──亚洲的东部,大陆性气候极显著;冬冷夏热,气候改变极为剧烈。
在冬季南北温度相差悬殊,但到夏季又相差无几。
从广东南海沿海直到北纬26度的福州、赣州一带,南北相差五个纬度,春初物候如桃始花相差50天之多,即每一纬度竟相差达10天。
在这地区以北,情形比较冗杂。
如长江黄河下游平原地区,北京和南京相差六个纬度强;在阳历三四月间桃李盛花期,前后竟相差19天。
但到四五月间柳絮飞、洋槐花开时,南京和北京物候相差只有9天而已。
长江黄河大平原上的物候差异尚且不能简洁地按纬度计算出来,至于丘陵、山岳地带物候的差异自必更为冗杂。
东西的差异,也就是说经度的不同,是影响物候现象的第二个因素。
东西的差异,在欧洲主要决定于气候的大陆性强弱不同。
凡是大陆性强的地方,冬季寒冷而夏季酷暑(我国温带地区就是如此)。
反之,大陆性弱(即海洋性气候地区),则冬季既不太冷,夏季也不太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2.选文第5段中括号的后者指代什么?
3.选文指出,在研究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时要注意哪些特殊情况?
4.第3段中中括号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请运用文中的物候知识来解释下面这首诗中描写的自然现象: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答案:
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2.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3.纬度: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经度:近海与沿海的区别
高下:秋冬之交的逆温层
4.举例说明:深化观点,增加可信度,使读者更加明白高下的差异如何影响物候比较说明:突出观点,增加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
5.山高气温低,花不开,很冷。
地面闻到柳树气息,说明气温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