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人物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教案生动的泥塑人物

小学美术教案生动的泥塑人物

《生动的泥塑人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本课主要通过观察人物的躯干、四肢、头部的动态变化,来感受认识、学习人物动态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2、通过观察人物动态,用捏、摆泥及欣赏人物泥塑作品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分析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条、泥片、泥块等捏塑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人物动态的美好瞬间,来适当夸张表现人物动态,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造型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立体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对泥塑人物的兴趣,提高对人物动态的审美能力,用动作、动态表现情感。

二、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本课是人物动态造型表现课,学习、赏析泥人张等艺术家的泥塑艺术作品,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动态美,引导学生用动作、体态表现自己的情感,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儿童的动态美。

整个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赏析传统的泥塑人物写实作品,使学生认识运动的形态特点,初步了解泥塑作品表现运动的艺术形式,对人物动态的审美感受,并初步体会用动态表达情感,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兴趣。

教科书展示了中国民间艺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的《吹糖人》这一优秀的泥塑作品,表现了儿童喜爱的“吹糖”民间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吹糖人蹲着吹糖时的五官、身体四肢的动态特征;同时通过欣赏泥塑作品《母与子》、《好喜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站立人物的动态变化特点,让学生观察直立人物动态的丰富变化,对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通过赏析,让学生了解人物运动特点,激发学生用泥塑来表现丰富生动的动态美。

第二部分通过泥塑人物的制作步骤图,使学生了解泥塑人物的一种表现方法,探究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注意泥塑人物身体的稳定性。

探索并启发学生用泥块、泥片等捏塑方法,怎样可以较容易地表现人物美好动态;并观察同龄学生的人物泥塑作品,感受不同主题的儿童形象的动态特点,启发学生完成一件有主题的儿童动态的塑造。

本课作业形式多样,可独立完成人物动态塑造,也可合作完成一组有情节的人物群像;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表演体验,可实践尝试,使学生学得主动愉快,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创造力。

四年级美术下册《泥塑人物》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下册《泥塑人物》教案、教学设计
4.布置课后作业:结合所学,创作一个家庭或朋友的泥塑人物形象,下节课进行展示。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泥塑人物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所学知识,创作一个家庭或朋友的泥塑人物形象。要求如下:
-注意人物比例、动态、表情的刻画,使作品具有生动性。
-创作过程中,可适当发挥自己的想象,为作品增添个性化元素。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幅民间泥塑人物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件艺术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它表现了什么内容?”
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泥塑艺术的特点、历史及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进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用泥塑表现人物形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泥塑人物的基本知识,包括人物比例、动态、表情等,并结合实物演示制作过程。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泥塑人物的基本技法,包括人物比例、动态、表情的刻画,以及泥塑制作的基本步骤。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实人物特点转化为泥塑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民间泥塑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泥塑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3.学生在团队协作方面表现良好,但在泥塑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分工不明确、合作不顺畅等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4.部分学生对民间艺术了解较少,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能缺乏兴趣,教师应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3.注重团队合作,培养沟通能力: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个泥塑人物作品。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7课泥娃娃教案浙美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7课泥娃娃教案浙美版

7泥娃娃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和了解泥塑人物的形式和特点
2、学习运用多种泥塑方法来表现儿童的活动,运用泥板、泥条、泥块、泥团来塑造人物的动
态特征,并注意刻画表情
3、感悟泥塑人物的艺术魅力,提高对泥塑人物的造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运用多种泥塑方法塑造富有动态的泥人,并注意刻画表情
2、难点:泥塑人物动态的稳定性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五、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欣赏惠山泥人《大阿福》,说说大阿福的来历
2、小结:惠山泥人的艺术特色
3、揭示课题:《泥娃娃》
4、引导学生欣赏宋代泥塑作品《泥孩儿》,感受中国传统泥塑作品的艺术魅力
5、引导学生欣赏泥塑作品《刘海戏金蟾》、《放鞭炮》,进一步学习艺术家泥塑表现人物神态及动态的造型方法
6、引导学生学习教科书中第17页的泥塑人物的步骤图,教师适当进行示范
7、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泥塑人物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
8、作业建议:运用不同的方法以半身像的形式来塑造自己喜欢的娃娃形象
9、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
10、展示评议:与同学说说自己作品的特点
11、拓展延伸:泥塑人物赏析
1。

泥塑(天津泥人张)

泥塑(天津泥人张)

天津泥人张在色彩的运用上强调运用固有色彩,注重表现真实性,色彩搭配注重明度对比,适当运用补色对 比,多运用黑色、深红、深蓝、深绿、中黄等较重色彩,色彩效果较为厚重、朴实、苍劲。
制作工序
天津泥人张彩塑制作工艺过程有六部分:准备泥料、塑造泥人、阴干泥塑、入窑烘烧、实施彩绘和道具制作。
准备泥料
天津西郊区古河道地下一米处有一层红色黏土(俗称胶泥),其黏性强,含沙量小,适合作为制作泥人的原 料。泥土经过晒干、制泥浆过滤、沉淀等多个步骤,后加以棉絮反复砸揉而成为熟泥,这便是制作天津泥人张彩 塑需要的泥料。
谢谢观看
天津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禧,他在承袭前两代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主张技术应服从神态,神态 应服从主题。重视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注重人物细节刻画和真实感。服饰运用一定的装饰纹样,注 重工艺性和装饰性。
天津泥人张第四代及第六代传人继续传承天津泥人张一贯的造型特征,以写实为主,神情适当夸张,比例精 确,造型生动,并且吸收国画中的用笔特点及杨柳青年画中的装饰性,追求形象、动态、肌理上的工艺美。
泥塑(天津泥人张)
天津市传统美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历史渊源
03 制作工序 05 传承保护
目录
02 文化特征 04 题材作品 06 社会影响
泥塑(天津泥人张),天津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民间美术品,它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已有180年的历史。其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 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天 津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泥塑(聂家庄泥塑)

泥塑(聂家庄泥塑)
聂家庄泥塑到清康熙后期,聂家庄人开始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鸟兽虫鱼等方向发展,主要用来供儿 童玩耍,从此,泥塑不再是焰火的附属品,而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手工艺术品。
清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有了新发展,艺人们在制作泥塑时加上了苇哨,又将泥塑的腰身部位用纸皮粘接, 使以前不会动、不会叫、不会逗趣的“呆”玩意儿演化为会动、会叫、会逗趣的“活”玩意儿,出现了叫虎、叫 狮、叫猴、叫鸡等声形并茂、形象较好的艺术品,聂家庄泥塑进入全盛期。
传承状况
社会生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无论在都市还是在城镇乡村,玩具市场都已被电动、塑料、毛绒、遥控 类的产品迅速占领,这对聂家庄泥塑的销路冲击很大。在此状况下,聂家庄泥塑后继乏人,举步维艰,陷入发展 困境,急需保护扶持。
传承人物
聂希蔚,男,汉族,1938年9月出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泥塑 (聂家庄泥塑),山东省高密市申报。
文化特征
色彩特征
造型特点
纹饰特色
聂家庄泥塑的艺术造型没有在写实上做文章,而是注重以简练的手法表现作品的形态和神韵,其造型有如下 特点:
简约概括、夸张自然
聂家庄泥塑吸收了高密扑灰年画和剪纸艺术的造型手法,力求简约概括,稚拙而不呆板,夸张而不失真,粗 犷而不粗糙,简约而不简单。聂家庄泥塑艺人塑造的人物或动物,五官刻画得较为细腻传神,但四肢和衣饰道具 等只是塑出大概的结构和形状,既忠于现实,又不拘泥于现实。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高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获得“泥塑(聂家庄泥塑)”项目保护单3年2月,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山东民间工艺美术展览”,聂家庄泥塑在活动中展出。 1984年6月5日至7月3日,山东高密民间艺术展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聂家庄泥塑在活动中展出。 1987年1月,日本举办了“山东高密民间艺术展览”,聂家庄泥塑在活动中展出。 2011年1月20日,“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在北京市开幕, 聂家庄泥塑在活动中展出。 2019年11月25日,山东文化周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举办,聂家庄泥塑在活动中展出。 荣誉表彰 1978年8月,聂家庄泥塑参加“昌潍地区工艺美术展览”,获得一等奖。 1979年4月,聂家庄泥塑参加“山东省工艺类术创新评比会”,获得二等奖。

泥塑人物头像教学设计

泥塑人物头像教学设计

泥塑人物头像教学过程:1.玩泥游戏,导入新课。

(初步了解夸张)(1)老师与学生一起准备名色橡皮泥,与彩色纸板。

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比赛,看哪组能快速用橡皮泥搓成小圆团,再压成泥饼,然后搓成条,比比谁最快。

(2)教师再以最快的速度随意捏出多种抽象的形象,让学生猜想“像什么?”2. 表演、欣赏、感受夸张的人脸表情,探究夸张的脸形的变化特征。

(深切感受夸张)(1)进行“猜猜他是谁?”的游戏,教师出示几张学生的画像,(只有发型与脸型的画像)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是因为什么特征让你猜对了?(2)请同学上台,做开心、调皮、生气、发怒等表情,看谁的表情最强烈。

分小组表演各种有趣的表情。

教师在刚才的学生画像上画上夸张的五官简笔画进行演示。

(3)集体展示表演结果,教师启发怎样更显得开心、调皮、生气、发怒,对比表演强度,得出要强烈些才能使表情显得夸张,特征更明显,更有感染力,如开心才会显得更开心。

(4)轻松一下,启发学生尝试做各种有趣夸张的表情,互相观察脸部形的变化特征。

(5)课件欣赏夸张的人物表情,对比欣赏漫画名人与真人头像作品。

(如李咏、成龙、姚明等,欣赏他们的漫画形象。

)讨论: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的审美特征。

是使人物更鲜明更风趣幽默更具感染力。

进一步感受夸张的脸的形的变化特征。

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漫画家夸张的表现方法。

得出“夸张”之艺术手法:变形法,如小的更小,圆的更圆,曲的更曲。

议一议: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夸张呢?分别又是夸张人物的什么部位呢?(夸张是使大的更大,小的更小;放大是夸张,缩小是夸张,变形还属于夸张;夸张人物的特征)3.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夸张的脸的立体造型方法。

(1)欣赏泥塑作品:中国古今雕塑家、民间艺人的陶土雕塑作品(课本或实物)。

重点欣赏夸张的五官造型特点。

讨论《阿福》的艺术表现手法:夸张。

夸张的形的表现特征:变形,如脸胖更胖,嘴小更小,眼细更细,鼻短更短。

使阿福胖胖可爱的形象更突出。

色的特征:红、黄、青、绿等色彩对比使用,显得强烈而绚丽喜气。

滦县榛子镇于庄小学校本课程教学活动案例—泥塑《泥塑人物》—司雅茹

滦县榛子镇于庄小学校本课程教学活动案例—泥塑《泥塑人物》—司雅茹

泥塑课程《泥塑人物》教学活动案例滦县榛子镇于庄小学司雅茹一、活动背景泥塑是我国民间传统雕塑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点小巧玲珑可爱,适合学生学习操作。

开展泥塑校本课程不仅能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民俗艺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童心,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制作中感受泥塑的快乐。

使学生在玩中做,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努力。

二、活动课题《泥塑人物》三、活动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分析人物的结构,用捏塑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学情分析我校是农村学校,这里有丰厚的黏土资源,学生对于家乡的红黏土有很深的感情。

孩子们也非常爱玩泥,对这门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

通过这几年对泥塑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泥塑的几种基本技法,做出来的事物也非常的生动形象。

五、重难点分析: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学会用泥,并采用捏、揉、粘等技法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作出造型新颖生动的泥头像。

六、资源准备泥、工具、水、教学课件七、活动过程(一)感知与体验出示各种泥塑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师:孩子们,这里有许多的泥塑作品,请你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些人物都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重点来观察一下他们的表情和动作。

小结:是的,这些泥塑人物的表情都不一样,有些嘴巴张得大大的;有些嘴巴张成了O型;有些咧着嘴巴,好像不大高兴一样。

动作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翘着腿,有些把脚弯曲着……(二)探索与发现师:那么我们可以怎么来捏人物呢?首先我们可以来捏一下小朋友的头部,头上会有眼睛嘴巴鼻子耳朵,可以根据你所喜欢的样子来捏塑这些五官。

我们一起来捏一个快乐的小朋友吧。

快乐的小朋友嘴巴肯定是咧得大大的。

接下来可以捏小朋友的身体了,还有手和脚。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 泥板塑人物--夸张面具|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 泥板塑人物--夸张面具|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泥板塑人物--夸张面具|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泥板塑人物--夸张面具》,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基本的泥塑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夸张特征的面具。

教学内容包括:泥塑基本技巧的学习、人物面部特征的了解、夸张手法的运用以及面具的制作过程。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人物面部特征的观察与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艺术创作。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泥塑技巧的掌握,尤其是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可能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指导。

2. 夸张手法的运用,需要学生在理解人物面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性的夸张。

教具学具准备1. 泥土:用于泥塑的原料。

2. 塑刀:用于塑造泥塑的细节。

3. 面具模板:用于学生参考和创作。

4. 其他装饰材料:如颜料、珠子等,用于装饰面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夸张面具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的主题。

2. 技巧讲解:讲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捏、塑等,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面部特征讲解:讲解人物面部的基本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并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绘。

4.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夸张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面具。

5. 制作过程: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和创意,进行面具的制作。

6.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互相学习和评价。

板书设计1. 泥板塑人物--夸张面具2. 重点内容:泥塑技巧、人物面部特征、夸张手法、面具制作过程3. 示例图片:夸张面具的图片、泥塑技巧的示意图等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夸张面具,要求运用所学的泥塑技巧和夸张手法。

2. 写一篇关于面具制作的反思,包括制作过程中的困难、解决方法以及收获。

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泥塑技巧,并能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艺术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技巧的讲解和示范,同时也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创作空间。

从学生的作品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较好地掌握泥塑技巧,并创作出了具有创意的面具。

六年级美术下册《泥塑人物》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下册《泥塑人物》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开展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2.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泥塑人物创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3.学生反思:学生分享创作心得,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泥塑艺术的未来发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泥塑的基本概念、特点、历史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教师示范:现场演示泥塑技法的操作步骤,如揉、捏、刻、挖等,同时讲解人物比例、结构和动态表现。
3.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泥塑人物创作的全过程。
4.学生学习:学生认真聆听、观察,跟随教师的示范,初步掌握泥塑技法。
(2)新知学习:讲解泥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历史,让学生了解泥塑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技能训练:示范泥塑技法,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逐步掌握基本技能。
(4)创作实践:布置创作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能,独立完成泥塑人物作品。
(5)展示评价: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开展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独立进行泥塑人物创作。
2.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学生创作:学生运用所学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情感泥塑人物作品。
4.教学评价:在创作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等。
(2)作品评价:从比例、结构、动态、表情等方面评价学生的泥塑作品,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完整word版人物泥塑教案

完整word版人物泥塑教案

《生动的泥塑人物》教学设计张淑云高桥小学一、教学目标1.本课主要通过观察人物的躯干、四肢、头部的动态变化,来感受认识、学习人物动态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2.通过观察人物动态,用捏、摆泥及欣赏人物泥塑作品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分析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条、泥片、泥块等捏塑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人物动态的美好瞬间,来适当夸张表现人物动态,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造型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立体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对泥塑人物的兴趣,提高对人物动态的审美能力,用动作、动态表现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提高对人物动态的观察力、立体造型表现力。

2、难点:用泥塑的方法,稳定表现人物动态。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课前准备、(学生)泥塑基本工具一套,水桶每小组一只,工作服或围裙袖套。

12、(教师)泥塑基本工具一套,作品展示台,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设问式趣味导课,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一件老鼠偷油或其他主题的糖塑作品图片,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猜猜是什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引出吹糖人。

2.赏析民间传统泥塑作品的动态,体会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

(1)用动作模仿表演,感受观察,体味人物运动特点、动态特征。

让学生想象、模仿表演吹糖人吹糖时的动作,并进行观察,吹糖人的五官及身体动态特征,探讨归纳出:五官特征为鼓出的腮帮子,全神贯注的眼神等;饱满的身体,紧张用力的四肢等等。

(2)欣赏艺术家的泥塑作品造型特征,初步学习艺术家泥塑表现人物动态的造型方法。

多媒体先出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吹糖人》作品,对比学生的动作模仿表演,对比观察动态特征结果,进一步赏析、观察半蹲吹糖人的动态造型特征:整体如一充满气的圆球;重点观察艺术家对五官、身体、四肢的细部写实刻画。

让学生对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继续出示刘士铭《母与子》、卢波《好喜欢》的泥塑作品,进一步让学生欣赏动态人物对比感受直立人物的不同姿态特点,学习艺术家对直立人物不同姿态的泥塑方法。

泥塑艺术家:胡深人物简介

泥塑艺术家:胡深人物简介
• 对泥塑艺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使作品具有更深远的历史价值
03
胡深的泥塑艺术技艺
胡深的泥塑造型技艺

胡深的泥塑造型技艺
• 坚持以传统泥塑技艺为基础
• 注重作品的立体感和造型逼真
• 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胡深的泥塑造型技巧
• 善于运用泥塑工具,掌握各种造型方法
• 能够独立完成泥塑作品
• 使作品具有更独特的个性
胡深的创作晚期

• 作品题材更加丰富多样
胡深的创作中期
• 泥塑技艺达到炉火纯青
的境界
• 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 开始尝试新的泥塑题材
和表现手法
• 作品风格逐渐变得新颖
独特
• 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
认可
02
胡深泥塑作品的主题与题材
胡深泥塑作品的人文关怀

胡深泥塑作品关注人物的心理活动
• 通过作品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
• 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
• 使作品具有更强烈的人文精神

胡深泥塑作品反映社会现实
• 关注社会现象,揭示社会问题
• 通过作品传达对社会的思考和建议
• 使作品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
胡深泥塑作品关注民生
• 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 关注弱势群体,传递正能量
• 使作品具有更广泛的人文关怀
胡深泥塑作品的地域特色
• 对泥塑艺术市场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使作品具有更深远的历史价值
胡深泥塑作品的收藏价值
胡深泥塑作品的收藏价值
• 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
• 富有生活气息,具有人文关怀
• 使作品具有更高的收藏价值
胡深泥塑作品的收藏影响

戏曲人物泥塑制作方法

戏曲人物泥塑制作方法

戏曲人物泥塑制作方法Mak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igurine sculpture of Peking Opera characters is an art form that requires skill, patience, and attention to detail.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ethods used to create these intricate sculptures is the traditional clay sculpting technique. Through this method, artists are able to capture the essence of each character, from their facial expressions to their elaborate costumes.制作京剧人物泥塑是一门需要技巧、耐心和对细节的关注的艺术形式。

其中最流行的方法之一是采用传统的泥塑技术。

通过这种方法,艺术家们能够捕捉每个角色的精髓,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到华丽的服饰。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Peking Opera character sculptures begins with careful research and planning. Artists will study the specific character they plan to create, examining their movements, expressions, and costumes in great detail. This preparation allows the artist to ensure that every aspect of the sculpture accurately represents the character it portrays, capturing their unique personality and emotions.京剧人物雕塑的制作过程始于细致的研究和计划。

惠山泥人题材分类

惠山泥人题材分类

惠山泥人题材分类惠山泥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特的泥塑艺术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惠山泥人是苏州惠山区的代表性手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泥人艺术中,有许多不同的题材可以进行分类,每一类题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魅力。

首先,惠山泥人的题材可以根据人物角色进行分类。

泥人艺术家们通过捏泥塑、上色等技法,创作出各种各样的泥人角色。

这些泥人角色包括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中的神仙、戏曲人物等。

历史人物题材中,你可以看到汉代的刘备、关羽、张飞,唐代的李白、杜甫等。

而在民间传说中,泥人艺术家们经常创作出诸如白娘子、孙悟空等色彩斑斓的神仙泥人。

戏曲人物则包括越剧的“西施”、“柳亚子”等,泥人艺术家精心塑造了他们的形象,展示了戏曲文化的魅力。

其次,惠山泥人的题材还可以根据动物形象进行分类。

在泥人作品中,泥人艺术家经常通过捏泥塑的方式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这些动物形象包括狮子、鸟儿、猴子、鱼等。

泥人艺术家们通过细致入微的塑造技法,使得泥人作品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艺术触动。

其中,狮子是泥人艺术中常见的动物形象之一,泥人艺术家通过玲珑的细节刻画和独特的造型,使得狮子泥人更加栩栩如生。

最后,惠山泥人的题材还可以根据器物形象进行分类。

在泥人艺术创作中,泥人艺术家们除了创作人物和动物形象之外,还常常塑造一些器物的形象。

这些器物包括茶壶、花瓶、鼓等。

通过捏泥塑的方式,泥人艺术家们将这些器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泥人艺术家们注重细节的刻画,使得这些器物形象非常逼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启迪。

总之,惠山泥人的题材可以进行多种分类,每种分类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根据人物角色进行分类的泥人作品,展示了历史、传说和戏曲的丰富内涵;根据动物形象进行分类的泥人作品,展现了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和动物世界;根据器物形象进行分类的泥人作品,带给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品的审美和艺术的思考。

惠山泥人的题材分类多样,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享受,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动的小泥人》教案教案2010-03-22 16:58:00 阅读313 评论1 字号:大中小一、教材分析: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

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塑作品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

欣赏古代、现代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活动了解有关泥塑的知识。

(2)学会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

(3)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了解设计、制作及评价的一般过程和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发现→创造的过程,掌握制作泥塑的基本手法和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原始材料的乐趣,了解泥塑造型的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各种风格的民间泥塑,掌握泥塑制作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把作品做得生动、形象、有趣。

四、教学活动准备由于条件的限制,粘土泥用面泥代替。

牙签。

五、媒体运用教材附带课件六、教学过程(一)了解泥塑课件展示泥塑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初步练习、总结方法1、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想看,如果要完成一件泥塑作品,制作前需了解那些知识学生可能会提到:(怎样做一个泥塑作品,做什么,都用到那些工具,每一步用到那些手法。

)并据此总结出分主题(1)制作所用到的工具、材料。

(2)制作泥塑的基本手法和制作过程。

学生大都提不到构思设计的问题,教师要强调补充。

2、解决问题同学们通过初步的练习,总结出了制作泥塑的基本手法和一般过程。

基本书法:捏、卷、贴、刻、接、压制作过程:设计构思——练泥——制作各部分轮廓——修改调整——塑造细部(三)创新制作,让作品体现美感。

为了节省时间,同时体现团结互助精神,同学们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创作一幅作品。

我们在制作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注意细部刻画,这样才能使作品栩栩如生。

另外,还可以进行夸张性塑造,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夸张,这样的作品更具有艺术美感。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同学们的作品已经完成了,看得出大家都很高兴,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快乐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五)活动反思与延伸1、请同学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2、活动延伸今天同学们用了这么短的时间,用一双灵巧的小手,制作出了自己喜欢的作品。

时间虽短,但收获却不小,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的活动作为一个起点,以后可以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同学们结成兴趣小组,在业余时间创造主题作品来提高技能、总结一些经验,如果有同学想在这一领域有所成就还可以通过学习、深造来继承泥塑这一民间艺术,在这一基础上不断的去探索、创新,将它发扬光大,一代代传下去。

第13册----第4课生动的小泥人一、教材分析1.编辑指导思想: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

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人来了解祖国优秀民间艺术文化。

欣赏古代、现代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内容与目标:(1)应知、应会与其他目标①应知:民间艺术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民间泥塑表达了劳动人民纯真、热烈、乐观向上的感情,无拘无束的自由想象,反映了浓厚的生活情趣。

作品大多运用夸张、简练的基本造型方法,给人以美的享受。

②应会:用黏土捏一个印象最深刻的生动的小泥人。

③隐性内容和目标:体验原始材料的乐趣,了解泥塑造型的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①欣赏各种风格的民间泥塑,掌握手捏泥人的基本方法。

’②如何运用泥塑造型的夸张、变形等方法制作生动有趣的小泥人?(3)学习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各种陶土及黏土均可使用。

准备一些牙签或竹片、塑料垫板或旧挂历纸,以保护课桌。

二、教学设计参考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课例(一)·欣赏:首先通过欣赏古代及当地民间泥塑的典型代表作品对泥塑艺术产生感性认识,了解泥塑与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

如大处可从我国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的神佛塑像、山西太原晋祠殿侍女像等欣赏;小处(也是主体欣赏)可欣赏“泥人张”捏塑的小型艺术形象、惠山泥人“阿福”形象、各个地方的泥塑艺术,再欣赏“击鼓说唱俑”。

·讨论:欣赏后让学生自由讨论:a.中国传统泥塑与民间泥塑的区别是什么?b.民间泥塑的形象和色彩分别有哪些特征?c.通过具体形象想表达哪些情感?d.说一说“说唱俑”的造型、动作、表情变化,什么地方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讲解:根据讨论情况,教师及时发现和表扬学生的独特见解,并从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上对民间泥塑作进一步讲解。

·示范:教师简要地运用捏、卷、贴、刻、接等技法,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示范小泥人的制作过程。

(不讲究人物的比例、结构关系,只要生动、有趣就行)。

·练习: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练习,可一个人捏一个或一组小泥人,也可一小组捏一组各种动态泥人:音乐演唱组、歌舞表演组、体育运动组等组合人物。

·评价:主要通过同学间的作品展示,谈手捏泥人的感受,谈泥人的造型是否生动有趣,有没有自己的特点,所表现的内涵,是第4课生动的小泥人否大胆的发挥,自己是否可再改进。

教师对每一件展示的作品都应加以鼓励。

课例(二)其他选择:.师生共同收集民间泥塑的作品实物或图片资料,并结合资料谈收集的体会,交流对作品的认识和看法,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信息。

.体验:学习用黏土随意地捏一个小泥人,感受泥性,自己摸索捏泥人时用了哪些方法或过程,相互进行交流,体现自主性学习。

.欣赏各种生动的泥塑人物的造型和现代雕塑大师的人物造型(尽量选取变形、夸张的造型),掌握夸张和变化的艺术手法。

.对自己捏的小泥人进行再加工或重捏一个,可使用铅笔、圆珠笔进行点、戳,将完成的人物形象斜拉或重新摆放,使其生动有趣。

.联想生活中见到哪些有趣的人物和电影、针对重点,教师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将捏、卷、贴、刻、接等方法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基本技能。

最好是用大屏幕(实物投影仪)操作演示。

解决难点时主要欣赏“说唱俑”的造型方式,还有现代雕塑(如亨利·摩尔的人物雕塑等)中夸张、变形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受到启发从而能大胆地实践。

3.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学生作品最容易出现的是琐碎,故教师讲解作品时要强化整体感,具体指导学生制作时可将头部、身体、四肢揉成一团,然后在特征处加强表现和处理。

(2)学生对泥性不够了解,可通过练泥来解决(例如干、湿、黏性、延展性、可塑性等)。

(3)作品连接处若泥的黏性不够,容易脱落,可用牙签、铅丝等插接。

三、教学评价1.能否发现、感受泥塑这一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三、实践挑战:泥人的制作方法;导入:怎样才能快速的做出小泥人呢?在老师的课件里有一种介绍做泥人方法的图片资料,这些图片里为我们设置了三个挑战,让我们跟着图片里的制作步骤,完成这三个挑战吧。

1、出示幻灯片1:【了解人体的基本外形】。

提示:A、人体由简单的几何形体构成;B、腿部承载的重量最多,因此需要把腿部泥条加粗。

挑战一:请在教师的示范下捏出这样的泥条和泥团。

总结:“捏”这个技法是2、出示幻灯片2:【组合】。

问:怎么把组合好的泥人变成一个整体呢?教师介绍技法“抹“。

挑战二:你能在三分钟的时间里,利用“抹”的技法使泥人变成一个整体,并站立起来。

3、出示幻灯片3【添加】。

问:这个泥人还缺少什么?讲解:“贴”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的泥人更加生动和丰富,结合“抹”的技法,可以对泥人的不足进行修改和补充。

挑战三:你能在五分钟的时间里,采用“贴”、“抹”的方法完成泥人发型、衣服的简朴塑造吗?4、介绍方法:“刻”,鼓励学生完成五官的简朴塑造。

总结:大家完成了吗?在去搬家之前,我想让大家先把泥人站立的放一放,看看他们是否真的已经很坚固了。

您身边的商贸专家泥塑里最常用的技法,需要我们的双手配合完成。

四、观察了解:人物的动态;【出示教师泥塑作品】,介绍并提问:老师为了和大家一起去给蚂蚁搬家,也做了一个小泥人,你们看,他在干什么?这个姿势叫什么?还有哪些搬运的姿势呢?鼓励学生展示各种搬运姿势。

【出示课件】总结:搬运物品的姿势有很多,这里有我们最常见的一些搬运姿势,看看他们的身体都有哪些变化?(各关节的变化)【出示教学小道具,布置展示台】介绍:老师这里有许多蚂蚁仓库里的物品,我们可以根据物品的样子和重量选择不一样的姿势,大而重的要用扛、抱、拉等姿势,而像米粒这样的物品,则需要容器的帮忙。

五、作业:一起去搬家;教师示范并放置泥人:你们看,我的小泥人开始帮蚂蚁搬家了,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雷电声和雨声烘托环境】分发教学道具,学生分组尝试,教师个别指导。

提示:1、熟悉泥塑人物的过程和技法运用;2、遇到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同桌的同学求助;3、放置泥人时注意保持平衡,并尊重别人的作品。

拓展:简朴表达泥塑小人们的身份。

六、欣赏总结:泥人的乐园;教师总结:好一片繁忙的景象,下课之后,我们可以在走廊办个小展览,让大家都来看看我们的成果。

【出示校园图片】教师介绍:我们的校园也是一个蚂蚁的世界,在这里,有它们的大树乐园,有沙漠平原,还有高山巨石,欢迎大家和小泥人一起来蚂蚁的世界游玩。

别忘了,在尽情游玩的时候,还要爱护大家共同的环境卫生!结束语: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和多啦A梦一起变小,在这个被放大的世界里,体验不一样的惊异和美好。

也许我们永远不能变小,但让我们保持一颗童真的心,和小泥人一起去欣赏世界,领略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

第七课泥塑——夸张的头像登封市教育局教研室作者:陈秋婵2009-2-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学会突出脸上某部分特征,进行夸张的表现手法,并尝试泥塑,进行头像立体造型。

2、探索用泥塑夸张造型,大胆地表现人物头像。

3、体现泥塑夸张头像造型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漫塑人物的情趣,使学生更加热爱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

二、教学准备教师: 夸张的头像雕塑作品电脑课件,示范用品(泥、废报纸、泥塑刀、衬板)学生:泥、泥塑刀、衬板、套袖三、教学重点:用泥塑夸张地设计五官。

四、教学难点:抓住人物形、情特征夸张的泥塑立体造型表现。

五、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以前我们上过泥塑课,谁能说一下什么是泥塑呢?生回答后师总结:泥塑就是用泥来塑造形体,它是我国民间常见的艺术表达形式,我们要认真学习这种表达形式,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和继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