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PPT
合集下载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请同学们举一些所知道的历史实例 说说人口迁徙对文化变迁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三次人口迁徙
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
没有停止过。 两晋之际永嘉之乱,出现中国历史 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唐朝的 安史之乱后出现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 潮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 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
功能:文化传播、沟通、共享。
注意:
新的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媒体的消失, 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说一说:古代中、外历史上对中国文化的 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利玛窦献《坤 舆万国全图》
张骞通西域
班超遣使通大秦(古罗马)
马可波罗撰写 《东方见闻录》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玄奘(600~664),名陈祎,洛州 缑氏(今河南偃师 滑国故城)人。梵文名:摩诃耶那提婆Mahāyānadeva, 即“大乘之神”唐言:大乘天,世称三藏法师。玄奘在 中国佛教史上是个有多重贡献的高僧,在世界文化史上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玄奘13岁出家。贞观三年 (627),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4年至印度那烂 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研习《瑜伽师地论》等佛经。 十九年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太宗、高宗 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 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多用直译,世称“新 译”。
的第三次南迁高潮。
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 终年风尘仆仆的“打工仔”、“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 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 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 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少生优育等,推动了中国农 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政治 文明的跃迁。
中国古代的三次人口迁徙
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
没有停止过。 两晋之际永嘉之乱,出现中国历史 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唐朝的 安史之乱后出现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 潮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 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
功能:文化传播、沟通、共享。
注意:
新的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媒体的消失, 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说一说:古代中、外历史上对中国文化的 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利玛窦献《坤 舆万国全图》
张骞通西域
班超遣使通大秦(古罗马)
马可波罗撰写 《东方见闻录》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玄奘(600~664),名陈祎,洛州 缑氏(今河南偃师 滑国故城)人。梵文名:摩诃耶那提婆Mahāyānadeva, 即“大乘之神”唐言:大乘天,世称三藏法师。玄奘在 中国佛教史上是个有多重贡献的高僧,在世界文化史上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玄奘13岁出家。贞观三年 (627),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4年至印度那烂 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研习《瑜伽师地论》等佛经。 十九年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太宗、高宗 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 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多用直译,世称“新 译”。
的第三次南迁高潮。
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 终年风尘仆仆的“打工仔”、“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 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 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 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少生优育等,推动了中国农 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政治 文明的跃迁。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第一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p32
1、会徽是每一届奥运会的图腾,具有跨越国界的力量,他向全世界展示了主办国家及城市对奥运精神 的理解。现代奥运会会徽一般都有奥运五环标志。奥运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象征全世界的运动 员公平竞争,友好合作的奥运精神。
(1)第27届奥运会会徽是悉尼,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会徽是一个运动员正奔向新世纪的形象,悉尼歌 剧院的外形曲线被用来表示火炬,而太阳岩石及土著的回旋标的图形则被用来塑造运动员的头手及 腹部,整个会徽的色彩语言极具象征意义:蓝色的海港黄色的太阳和沙滩以及红色的内陆土地,突 出了澳大利亚本土文化的独特性。
2、奥林匹克运动从希腊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是其体育精神和民族文化得到了整个世界的认同。文化是 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韩 文 报 纸
英 文 报 纸
法文报纸
中文报纸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感受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 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
内涵: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p29
2.(1)中国春节,俗称新年及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最隆重的传 统节日。春节活动因地而异,主要有办年货和做新衣。掸尘, 祭灶祭祖,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等。春节期间,人们还相 互拜年,放爆竹,吃年糕,包饺子,舞狮,扭秧歌,观花灯。
(2)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节日期间,各国基 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家家户户都要装饰圣诞树,儿 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一只袜子,等候 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进去。 从以上两个节日,我们可以感知中西方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 伦理道德的差异,领略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韵味。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共14张PPT)

孔子学院(2013)
颁奖词:108个国家,400所 学院,500多个课堂。每个 方块字,都是中华文化的种 子,每一堂课,都是东方大 国的舞台。是魅力,也是实 力,这些来自君子国度的文 化使者,他们比先贤走得更 远。
汉语教师志愿者集体(2015)
颁奖词:118个国家,3500 所学校,他们如星星, 点 点闪耀在每一处,跋山涉 水,走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每个方块字都是砖石,铺 就友谊的桥,每张青春的 脸都是名片,传递文明的 火,胸怀抱负,不负使命,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 中国。
(1)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
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重要途径 —— 商业贸易、人口迁移
1.文化传播
(1)含义 (2)重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各国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பைடு நூலகம்(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美国科罗拉多州泉城市第二十学区师生代表团来我校访问
择决定命运,环境造就人生!
澳大利亚友好学校文化交流团来我校访问
1.文化传播
(1)含义 (2)重要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3)手段 —— 传媒
①几个形态: ②现代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大众
传媒
A 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B 形式 ★C 特点、功能: 最大程度超越,汇集,强大功能,主要手段
2.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共31张PPT)

古老、多彩、现代
法国文化年
浪漫、创新、以人为本
法国文化年
张骞通西域
班超遣使通大 秦
郑和下西洋
马可波罗撰 利玛窦献《坤 写《东方 舆万国全图》
鉴真东渡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余年,政治统一, 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汉武帝派张骞 率几百人两次出使西域,到达了大宛 、大月氏、康居(锡尔河下游及其以 北地区)等国。
鉴真(687年-763年),唐代律宗僧人。俗 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 年受来华学习佛法留学的日僧荣睿、普照礼 请,东渡六次,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 奈良,始建日本律宗。在日本十年间,他将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学、医学、建筑、文 学、印刷、饮食等传播到日本,为中日文化 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 尊崇!
②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 发展和进步。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2、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文化交流?=对待文 化交流的正确态度?
(1)更加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 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引进来
(2)更加主动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做传 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里根
交流探究: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它们对文化的变迁有什么影响?
1.西晋永嘉之乱后 2.唐朝安史之乱后 3. 宋朝靖康之乱后
“❖“永安嘉史””之之乱后发,生约在有西1晋00永万嘉人南年迁间,,从腐根朽本的上 统改变治了者中对国各人族口人分民布进以黄行河残流酷域的为剥重削心和的压格局迫。, 从❖“而靖使康黄”河之流乱发域生广在大北人宋民,流战离争失造成所黄,河被流迫域大大 规量居模民迁向移长江江淮流流域域迁(徙。主要迁入江苏、安徽、 湖北、四川等地)。这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 向江南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第一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8页PPT)

(2)汉族的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蒙古族的那达慕 大会,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傣族的泼水节,巴西的狂欢节, 欧洲的复活节、感恩节等。
p30
1.(1)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城市布局错落有致,既具有山 城风貌又富有水乡韵味,素有高原姑苏的美誉。
(2)智力复活节岛上约有1000座以上的巨大石像以及大石城遗迹。岛上 矗立的石雕人像神秘的注视着太平洋和彼岸大陆,像是在默默地讲述 着一个遥远的故事,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这一切给智利的西班 牙文化罩上了一层若隐若现的土著文化色彩,使其更具魅力。
(3)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体现了数千年宗教建筑艺术的特点。 遗址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间的友好合作和团结互助。20世 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国际援助,将这一遗址迁移保存。避 免了阿斯旺大坝形成的水库将其淹没。这一宗教建筑艺术是伴随着地 中海盆地和尼罗河各种文明的相继兴起而蓬勃发展。
韩 文 报 纸
英 文 报 纸
法文报纸
中文报纸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感受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
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
内涵: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敦煌莫高窟,安阳殷墟,埃及金字塔等。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 的重要动力。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文化是民族的 表现: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 同。 (2)文化是世界的 表现: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 少的色彩。 原因: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p30
1.(1)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城市布局错落有致,既具有山 城风貌又富有水乡韵味,素有高原姑苏的美誉。
(2)智力复活节岛上约有1000座以上的巨大石像以及大石城遗迹。岛上 矗立的石雕人像神秘的注视着太平洋和彼岸大陆,像是在默默地讲述 着一个遥远的故事,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这一切给智利的西班 牙文化罩上了一层若隐若现的土著文化色彩,使其更具魅力。
(3)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体现了数千年宗教建筑艺术的特点。 遗址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间的友好合作和团结互助。20世 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国际援助,将这一遗址迁移保存。避 免了阿斯旺大坝形成的水库将其淹没。这一宗教建筑艺术是伴随着地 中海盆地和尼罗河各种文明的相继兴起而蓬勃发展。
韩 文 报 纸
英 文 报 纸
法文报纸
中文报纸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感受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
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
内涵: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敦煌莫高窟,安阳殷墟,埃及金字塔等。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 的重要动力。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文化是民族的 表现: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 同。 (2)文化是世界的 表现: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 少的色彩。 原因: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企业文化的传播与沟通ppt课件

媒介:
德国幕尼黑大学的海能教授在《企业文化——理论和 实践的展望》一书中提出,企业文化的媒介为“象 征”。他认为,当人们带着第一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价值观进入一个企业,在他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 则与企业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而这需要通过个人对这 些现象的解释来理解,这种理解的媒介主要是象征。
企业常用的象征,既有很具体的实物形式的象征(如 物质报酬、产品、标识等),也有十分抽象的表现形 式的象征(如神话、传说、口号等),两者之间还有 许多过渡形式。其中,纯语言象征和象征性行动尤其 重要。
第十章 企业文化的传播与沟通
.
1
学习目的与重点
[学习目的]了解企业文化传播的媒介与作 用,把握企业文化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 的技巧与原则。
[学习重点与难点] 企业文化内部沟通与 外部沟通的技巧与原则。
.
2
主要内容
一、文化传播与企业文化传播 二、企业文化传播研究理论研究最新成
果 三、问题思考与讨论
.
3
一、文化传播与企业文化传播
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 特有的东西。一切文化都是属人的。人类超越 其自然属性而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根本属性即人 的社会性就是文化的创造。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是人类从野蛮走 向文明的重要维度。文化一旦产生就有一种向 外“扩张”和“传递”的冲动。
.
9
3、企业文化传播
现代企业传播不能仅以知名度、理解企 业、形成友好态度为目标,而且还应以 相互主体性的确认和价值共有关系的形 成及通过这点创造企业、社会与文化间 相互成长的机会为目标。企业文化传播 的实质,是一种企业文化主张的传播。
.
10
二、企业文化传播理论研究最新成果
1、传播定义为信息传送者(传达者)和信息 接受者(被传达者)之间意识的分享和共有。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人教版必修3)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及其发展
传媒:传播媒介,经历了口语——文字— —印刷——电子——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手段:大众传媒 报刊 广播 电视 网络
(1)大众传媒的出现—— 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2)大众传媒的形式——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3)大众传媒的特点——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 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 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年 海 归
政治家:孙中山、蒋介石 、周恩来、邓小平 ‥‥‥ 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胡适、蔡元培 ‥‥‥ 科学家:邓稼先 、李四光 、詹天佑、侯祥麟 ‥‥‥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 (2)人口迁徙 (3)教育 除此外:
亲朋聚会
参加各种政治、 外出旅游、 经济、文化活动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 (2)人口迁徙
民工潮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 市文明的重要渠道。终年风尘仆仆的“打 工仔”、“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 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 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农 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 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少生优 育等,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 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政治 文明的跃进。
河南云台山
苏州周庄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 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 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

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合作探究一(2) 大众传媒的发展, 意味着传统的传媒方式将被淘汰.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 的主要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它们 仍在当今的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人际传播 就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合作探究一(3) 文化交流会冲 击民族文化.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文化传播的途径;理解大众 传媒的特点;明确文化交流的重大意义。 •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各种大众传媒的特点,培养学 生的评价能力和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用联系的 观点看问题。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悟不同文化传播途径 的特点;感受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培养学生做 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主学习(6分钟)
• 要求: • 1.小组内部对预习内容进行交 流互查。 • 2.教师抽查。
合作探究
要求: 1.自己独立思考,形成思路。 2.一对一讨论,然后组内合作交流。组长 下达指令、调控好讨论进程,确保讨论 高效透彻。 3.组内形成统一答案,选好发言人,准备 脱稿展示。
展示内容
合作探究一(1) 合作探究一(2) 合作探究一(3) 合作探究一(4)
探 究 空 间 二:
(提示:借助一定的媒介实施一定的做法)
政策建议:传递环保意识的方式和媒介
(口语) 1.及时提醒和制止身边的青少年破坏环境; (文字) 2.学校增加环保课程,对学生实施环保教育; (商品) 3.销售绿色产品并在上面标注倡导环保的图文;
(电视) 4.在电视上播出关于环保的公益广告; (网络) 5.开设关于环保的综合网站或论坛; (印刷、报刊) 6.在报刊中开辟环保专栏; (广播) 7.在黄金时段安排关于环保的广播节目.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228.ppt(公开课)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作《坤舆万国全图》、 出版《四书》的拉丁文译本,将孔子思想传入 意大利。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中华文化的传播
日本 印度 中华文明 东南亚 非洲 欧洲
中亚
为什么要加强文化交流?
(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加强中外文化交 流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中外文 化交流有利于增强中外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 国的综合国力。
3、大众传媒的作用(优点)
1:传媒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 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报刊 广播 2、含义:大众传媒 电视 网络 …… 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思考:这一图片说的是什 么故事?这一故事属于什 么性质的活动?这一活动 对我国文化发展有哪些影 响?我国古代还有哪些这 方面的活动?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余年,政治统一,经 济繁荣,国力强大,汉武帝派张骞率几百人 两次出使西域,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康居 (锡尔河下游及其以北地区)等国。
鉴真东渡
鉴真(687年-763年),唐代律宗僧人。俗姓 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 受来华学习佛法留学的日僧荣睿、普照礼请, 东渡六次,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 始建日本律宗。在日本十年间,他将中国传 统文化,包括佛学、医学、建筑、 文学、印刷、 饮食等传播到 日本,为中日 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中日 两国人民的尊崇!
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 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 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 能?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不仅具有经 济价值,而且还具有外交、外宣价 值,传播了本国家、本民族的意识
美国政府要 大力推动美 国电影走向 世界,因为 好莱坞的电 影走到哪里, 就把美国的 价值观念和 商业利益带 到哪里。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主题班会PPT课件

促进国际交流
文化交流和融合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关键,有利于增进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好关系。
主要影响因素
历史文化
每个地区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差异在交流和融合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地理环境
不同地理环境孕育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习俗等也会影响文化交流与融合。
经济发展
经济水平的差异会带来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影响文化交流与融合。
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中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校园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设置有特色的文化标识和艺术品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展现学生的才能与创意
完善校园文化制度,营造尊重差异、包容互鉴的氛围
教育学生树立开放包容的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多元文化在交流中产生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的过程。文化的差异性逐步减小。
融化差异
通过交流互鉴,消除文化隔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性
增进相互理解
文化交流有助于打破偏见,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促进人们之间的互相尊重。
丰富多元发展
文化融合是创新与进步的动力源泉,可以促进社会多元化发展,创造出全新的文化形式。
主动沟通交流
1
倾听理解
积极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想法,试图从对方的角度理解问题。
2
开放交流
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造宽松的交流氛围。
3
消除偏见
克服固有的认知偏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背景。
4
共建信任
建立相互尊重、坦诚沟通的关系基础,促进双方的理解和融合。
寻找共同点
文化交流和融合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关键,有利于增进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好关系。
主要影响因素
历史文化
每个地区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差异在交流和融合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地理环境
不同地理环境孕育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习俗等也会影响文化交流与融合。
经济发展
经济水平的差异会带来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影响文化交流与融合。
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中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校园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设置有特色的文化标识和艺术品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展现学生的才能与创意
完善校园文化制度,营造尊重差异、包容互鉴的氛围
教育学生树立开放包容的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多元文化在交流中产生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的过程。文化的差异性逐步减小。
融化差异
通过交流互鉴,消除文化隔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性
增进相互理解
文化交流有助于打破偏见,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促进人们之间的互相尊重。
丰富多元发展
文化融合是创新与进步的动力源泉,可以促进社会多元化发展,创造出全新的文化形式。
主动沟通交流
1
倾听理解
积极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想法,试图从对方的角度理解问题。
2
开放交流
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造宽松的交流氛围。
3
消除偏见
克服固有的认知偏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背景。
4
共建信任
建立相互尊重、坦诚沟通的关系基础,促进双方的理解和融合。
寻找共同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百
年 海政治家:孙中Fra bibliotek、蒋介石 、周恩来、邓小平‥‥‥ 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胡适、蔡元培‥‥‥ 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 、李四光 、詹天佑、侯 祥麟 ‥‥‥
归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口语——文字——印刷—— 传媒的发展阶段: 电子——网络
注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传播的意义
走出去而言:中国文化向外辐射和传播,为中华文化的 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引进来而言: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 的发展和进步。
2、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⑴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 取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⑵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 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 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培根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 和信仰,以及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 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方式(途径)
(1)商业贸易 (2)人口迁徙
知识小结
文 化 在 交 流 中 传 播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二)大众传媒:现代 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及其发展 2、大众传媒及作用 1、文化传播的意义 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 使者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 中华文化的使者
广告是文化,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在介绍商品知识的同时,向人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广告是桥 梁,它连接生产和消费,辅佐企业开拓市场,又引导人们适时 消费;广告是信息,它像潮水般向人们涌来。电视连续不断在 播映,报刊连篇累牍在刊登,广播络绎不绝在放送,网络铺天 盖地在显示…… 假如,现实生活中没有广告,人们也是很难受的。因为生产 的发展,社会的时尚,生活的消费,临时的急需,等等,统统 失去了向导。须知,广告是一种导向,它以瞬息万变的节奏和 无所不包的信息引导人们感受现代气息,拓宽人们的生活视野; 广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断创新生活 文化观。
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生活-课件-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3.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 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 过程中应当 D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中“埋单”、 “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 义以外的含义。这表明( ) B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②经济发展 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 起 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2)其它途径 亲朋聚会、外出旅游、
◇课堂练习: 1.“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答案:C
2.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 ) ①古代商旅活动②网络互动 ③教育 ④人口迁徙 ⑤红 色旅游 ⑥科考队南极考察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答案:C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本课时预习思考:(5分钟完成)
(1)什么是文化传播,其重要途径有哪些? (2)什么是传媒?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3)大众传媒以什么为标志?其形式有哪些? 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优点? (4)文化交流的意义有哪些? (5)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 度正确对待文化交流?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 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对待文化交流。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 步的重要动力(2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充分发 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 原则。(2分)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 鉴,求同存异,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 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3分) ③要充分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途径加强中华文化与沿线 各国文化交流。(2分) ④既要热情欢迎沿线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别 国优秀文明成果,也要更加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 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3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

面对强大的文化竞争冲击, 我们该如何应对?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孔子学院标识
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 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 的学习条件,教育部决定设立海外孔子学院,2004年11 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举行挂牌仪式。 随后,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孔子学院也挂牌成立。 现在中国已在80多个国家设立了孔子学院。
文化传播的践行者 ——我宣传,我自豪
梦回汉朝… 梦回唐朝… 梦回清朝… 今朝…
传媒及其发展
口语
文字 印刷 电子 网络
大 众 传 媒
传媒的发展阶段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口语 报纸、杂 志、书籍等 手机短信
2、现代传媒的 手段
电视
互联网
探究三:这则广告蕴含了哪些信息?
探究三:这则广告蕴含了哪些信息?
• • • • 文化传播(信息、观念、情感等) 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文化影响力 ……
张 春 华
探究一
在以下几段历史时期,文化交流的 途径有哪些?请说明理由
梦回汉朝… 梦回Βιβλιοθήκη 朝… 梦回清朝… 今朝…商人进行 贸易活动 (一)文化传 播的途径 人类迁 徙活动 重 要 形 式
教育
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 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
探究二
在以下几段历史时期,文化交流 的手段有哪些?请说明理由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课件PPT1

工业革命到一 战爆发前,世 界成为一个经 济整体
近代以来全球 贸易网的形成
20世纪,全球 贸易网的形成
…… 茶 服装 钟
20世纪以前
贸易活动推动 文化交流
20世纪之后
推动力
关贸总协定;中国的改革开放;
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
立。
表现
世界贸易的迅速增长;生产的国 际分工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 展。
电影 音乐 动漫 ……
纵
横
世界市场。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列,
并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
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明确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观察如图,可以得知( C ) A. 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 B. 国际组织成立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 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D.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
从1870年至1913年,世界贸易中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增加了两倍多;
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
小
德国13%.法国9%。材料说明( B )
试 牛
A场
C. 国际贸易中英美等国竞争激烈
D. 殖民地国家的贸易出超严重
结论:经济全球化对于本国固有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促进本土文化多元化的作用,也有加速本土文化衰落的冲击力。
从15农世业纪生之产后联至15系工世紧业密革纪到命逐前渐适应工业文1明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
结商合品材 流料动与与所文学化世交界流史国的际相化关知识,提出自己对经济全球化15与世文化纪多之元后化的至看工法业,并革予命以前说明。
29-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C
• (2010浙江卷)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 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是认识人 类进步的捷径之一。 • 27.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 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知识,考查分析推理能力。中俄互办文化年,可以使 中俄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理解、尊重,实现共同繁荣,③④应选;互办文化年 只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而不是基本途径,①错误;这一活动是更好地尊重对方 文化,而不是趋同,②错误。【答案】 D
• (07山东卷22)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 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 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 世界的传播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归
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1)商业活动 途径:
(2)人口迁徙 (3)教育 (4)亲朋聚会、
外出旅游、
各种经济、
政治、文化活动等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及其发展
传媒: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 电子——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 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2-3-2文化在交流中的传播

文化传承与创新
2.如何全面理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期交融对现代文明的形成和 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发展 的重要途径。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也是文化交流、文化 借鉴的历史。从人类文化发展史可以看出,文化交流的规 模、频繁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时期、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 化发展状况。近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交通、通讯手段
必修③
第2单元 第三课 第二框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人 教 版 政 治
必修③
第2单元 第三课 第二框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例 1] 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其中具有全球同时、 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文化传播途径是( A.商贸活动 C.互联网 B.人口迁徙 D.教育活动 )
人 教 版 政 治
第2单元 第三课 第二框
人 教 版 政 治
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 信息 ②最大程度地实现文化传递、沟通与共享 ③彻底消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差别与冲突 ④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确保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③ C.①② B.③④ D.②④
人 教 版 政 治
人 教 版 政 治
必修③
第2单元 第三课 第二框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答案] D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A项
人 教 版 政 治
偏重于“文化交流的步伐”,不合题意;题干只提到经济
对文化的影响,没有提到“相互影响”,不选;C项说法 有误,不选;D项是正确的,故选D。
必修③
第2单元 第三课 第二框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传播的途 区 径和方式
思想政治必修三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①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②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来传播文化
③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来进行文化传播
④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谢谢 观看
辩一辩
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技术越来越 先进,功能将越来越强大,将完全取代旧的传媒方式和 手段发挥更重要作用,你认为呢?
观点明晰
第一,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 在文化传播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 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 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 要手段。
丝绸之路
四大发明 养蚕丝织技术 丝绸 茶叶 瓷器
骏马 葡萄 佛教 医药 西乐 制糖 天文学 数学 金银器制作技术
丝绸之路:世界文明的脐带
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 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 狱犯,最为有名的要算班超再次通西域和 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这条东西通路,将 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 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 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 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 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 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 友谊之路。
1405年,郑和率船队通使西 洋,后又访遍30多个国家。 带出中国的各种名产,又带 回东南亚地区的各种产品。
举出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张骞通西域
②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来传播文化
③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来进行文化传播
④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谢谢 观看
辩一辩
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技术越来越 先进,功能将越来越强大,将完全取代旧的传媒方式和 手段发挥更重要作用,你认为呢?
观点明晰
第一,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 在文化传播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 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 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 要手段。
丝绸之路
四大发明 养蚕丝织技术 丝绸 茶叶 瓷器
骏马 葡萄 佛教 医药 西乐 制糖 天文学 数学 金银器制作技术
丝绸之路:世界文明的脐带
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 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 狱犯,最为有名的要算班超再次通西域和 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这条东西通路,将 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 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 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 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 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 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 友谊之路。
1405年,郑和率船队通使西 洋,后又访遍30多个国家。 带出中国的各种名产,又带 回东南亚地区的各种产品。
举出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张骞通西域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神享受。据此可知,敦煌飞天( ) ①既是民族文化,又是外来文化 不是外来文化
D
②既是传统文化,又是当代文化 不是当代文化
③是融汇多种文化的新文化
④是滋养心灵的重要食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提示:各民族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留着自身特色。 5.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 必由之路
提示: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 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1.(2024•吉林•高考真题)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三彩骆驼载乐
俑(图)是唐三彩中的国宝级精品,其造型为一峰骆驼驮载五位
过例一:定把的外方国式的使建文筑化理得念以带传到播中。国。 产生例融:汇形多成种中文西化合特璧质的的建新筑文风化格。
1.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
联 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 系 2.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交
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材料一:甲向乙介绍、推广、传播自己的文化,乙知道、了解、理解甲的文化文化交流 材料二:乙借鉴了甲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经过改造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之中 文化交融
A 科研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人民警察、志
愿者等群体形象,第二图以医务工作者形 象为主体,“众”字将两枚邮票紧密连接 。邮票的设计( )
①在方寸之间记录了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历程,讲述了中国故事
②描绘了中华儿女逆行出征的场景,彰显了英勇无畏的奉献精神
③凝聚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D 胡、汉乐舞人表演的形象。该文物展现了盛唐时期国际化都城长
安百姓喜爱的胡人乐舞艺术,是当时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印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 及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思考:人类文化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得以传播?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通过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 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 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丝绸之路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 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如张骞、玄奘、马可波罗等)活动过的地 方,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和稀世文物。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重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 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孔子学院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
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达到300家孔子学院遍布 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 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 牌和平台。
美国政府要大力 推动美国电影走 向世界,因为好 莱坞的电影走到 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 哪里,就把美国 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 的价值观念和商 的功能? 业利益带到哪里。 一个国家的对外文化贸易,不仅具有经济价值, 而且还具有外交、外宣价值,传播了本国家、本 民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 一、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中原汉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西晋末年,发生 了八王之乱,晋朝的实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南下,侵占了中原的 腹地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有名的五胡乱华。 • 二、安史之乱,中原涂炭,河南、河北、陕西的汉族居民南下江淮,西入川。 三、靖康之耻,天子蒙尘,金兵南下,高宗南渡,中原居民大规模南迁。 • 四、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从山西南部向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中 原地区的规模宏大的官方移民。 • 五、明末清初的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 稀少,需要充实。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ຫໍສະໝຸດ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 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____培根
1、文化传播的含义是什么?
2、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那些?★★★还有其他哪些途径? 3、大众传媒的形式、标志和作用?★★传媒的发展阶段?
4、我们怎样来跟世界交流文化?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这些都属于文化传播的媒介
二 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所谓传媒,就是传播媒介。 (一)传媒: (二)传媒的发展 电子
网络
印刷
文字 口语 大众传媒
传媒的发展阶段 大众传媒的出现的标志是什么?
(三)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标志: 形式: 地位: 印刷媒体的推广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作用(特点或优点):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 手段。
在日本,青少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现象十分少见。而这 种现象在中国青少年中却时有发生。 请说说你觉得有哪些办法可以在青少年中传播环保文化呢?(提示:借 助一定的媒介实施一定的做法)
传递环保文化的方式
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开设,有何积极意义?
各地孔子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文化活动,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 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 友谊合作的桥梁,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
据教育部2013年3月1日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39.96 万。其中:国家公派1.35万人,单位公派1.16万人,自费留学37.45万人,成为世 界第一留学大国。 从1978年到2012年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64.47万人,其中 超过90%是自费留学生。截至2012年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 有155.34万人,其中113.6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
思考
四大发明
1、丝绸之路体现了文化通过 什么途径传播?
2、这一途径是怎样实现文 化交流的?
养蚕丝织技术
丝绸 骏马
医药
茶叶 葡萄
西乐
瓷器 佛教
制糖
天文学 数学
金银器制作技术
3、有哪些文化得以传播 了?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①商业贸易
(1)重要途径:
A.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 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B.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 程交流文化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 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重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亲朋聚会、外出旅游、
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
(2)其它途径: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假如你要了解秦始皇,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 了解?其中涉及到什么传播媒介?
百
政治家:孙中山、蒋介石 、周恩来、邓小平‥‥‥
年
海
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胡适、蔡元培‥‥‥
科学家:邓稼先 、李四光 、詹天佑、侯祥麟 ‥‥‥
归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重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A.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 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 的文化知识 B.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 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 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 六、粤、闽等沿海居民的下南洋。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当今东盟10国 在内的广大区域。 • 七、晋商和陕北居民的走西口,形成了今天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汉族人口。 • 八、山东、河北、河南的闯关东,形成了今天东北的多数居民。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终年风尘仆仆的“打工仔”、 “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 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 教育培养、少生优育等,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 文明、政治文明的跃进。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 及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思考:人类文化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得以传播?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通过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 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 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丝绸之路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 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如张骞、玄奘、马可波罗等)活动过的地 方,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和稀世文物。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重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 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孔子学院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
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达到300家孔子学院遍布 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 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 牌和平台。
美国政府要大力 推动美国电影走 向世界,因为好 莱坞的电影走到 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 哪里,就把美国 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 的价值观念和商 的功能? 业利益带到哪里。 一个国家的对外文化贸易,不仅具有经济价值, 而且还具有外交、外宣价值,传播了本国家、本 民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 一、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中原汉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西晋末年,发生 了八王之乱,晋朝的实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南下,侵占了中原的 腹地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有名的五胡乱华。 • 二、安史之乱,中原涂炭,河南、河北、陕西的汉族居民南下江淮,西入川。 三、靖康之耻,天子蒙尘,金兵南下,高宗南渡,中原居民大规模南迁。 • 四、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从山西南部向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中 原地区的规模宏大的官方移民。 • 五、明末清初的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 稀少,需要充实。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ຫໍສະໝຸດ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 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____培根
1、文化传播的含义是什么?
2、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那些?★★★还有其他哪些途径? 3、大众传媒的形式、标志和作用?★★传媒的发展阶段?
4、我们怎样来跟世界交流文化?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这些都属于文化传播的媒介
二 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所谓传媒,就是传播媒介。 (一)传媒: (二)传媒的发展 电子
网络
印刷
文字 口语 大众传媒
传媒的发展阶段 大众传媒的出现的标志是什么?
(三)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标志: 形式: 地位: 印刷媒体的推广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作用(特点或优点):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 手段。
在日本,青少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现象十分少见。而这 种现象在中国青少年中却时有发生。 请说说你觉得有哪些办法可以在青少年中传播环保文化呢?(提示:借 助一定的媒介实施一定的做法)
传递环保文化的方式
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开设,有何积极意义?
各地孔子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文化活动,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 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 友谊合作的桥梁,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
据教育部2013年3月1日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39.96 万。其中:国家公派1.35万人,单位公派1.16万人,自费留学37.45万人,成为世 界第一留学大国。 从1978年到2012年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64.47万人,其中 超过90%是自费留学生。截至2012年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 有155.34万人,其中113.6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
思考
四大发明
1、丝绸之路体现了文化通过 什么途径传播?
2、这一途径是怎样实现文 化交流的?
养蚕丝织技术
丝绸 骏马
医药
茶叶 葡萄
西乐
瓷器 佛教
制糖
天文学 数学
金银器制作技术
3、有哪些文化得以传播 了?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①商业贸易
(1)重要途径:
A.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 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B.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 程交流文化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 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重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亲朋聚会、外出旅游、
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
(2)其它途径: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假如你要了解秦始皇,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 了解?其中涉及到什么传播媒介?
百
政治家:孙中山、蒋介石 、周恩来、邓小平‥‥‥
年
海
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胡适、蔡元培‥‥‥
科学家:邓稼先 、李四光 、詹天佑、侯祥麟 ‥‥‥
归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重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A.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 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 的文化知识 B.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 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 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 六、粤、闽等沿海居民的下南洋。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当今东盟10国 在内的广大区域。 • 七、晋商和陕北居民的走西口,形成了今天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汉族人口。 • 八、山东、河北、河南的闯关东,形成了今天东北的多数居民。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终年风尘仆仆的“打工仔”、 “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 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 教育培养、少生优育等,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 文明、政治文明的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