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餐间管理制度
备餐间注意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备餐间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备餐间及其相关区域。
三、安全责任1. 备餐间负责人负责备餐间的安全管理,对备餐间的安全负直接责任。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备餐间的安全负间接责任。
3. 所有员工都有维护备餐间安全的义务,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
四、安全管理措施1. 备餐间设施设备管理(1)备餐间设施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严禁私自拆卸、改装备餐间设施设备。
(3)备餐间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
2. 用电安全管理(1)备餐间内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禁使用非标准电源插座。
(2)使用电器设备时,应确保设备完好,严禁超负荷使用。
(3)下班或长时间离开备餐间时,应关闭所有电器设备,拔掉电源插头。
3. 火灾安全管理(1)备餐间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
(2)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确保其完好有效。
(3)员工应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学会灭火和疏散。
4. 食品安全管理(1)备餐间内不得存放过期、变质、污染的食品。
(2)员工应保持备餐间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3)备餐间内不得随意摆放非食品物品。
5. 个人防护(1)员工进入备餐间时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等防护用品。
(2)操作食品时应佩戴手套,防止交叉污染。
(3)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疾病传播。
五、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 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使其了解备餐间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 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员工,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3. 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备餐间负责人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学校备餐制度规范

为确保全校师生的饮食安全,规范学校食堂备餐操作流程,特制定以下备餐制度规范:一、备餐间设置与管理1. 学校食堂应设置专用备餐间,内设空气消毒设施、与备餐相适应的操作台和能够开合的食品传输窗。
专间内温度应不高于25℃。
2. 专间入口处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
3. 备餐间内不得存放与备餐食品无关的物品。
4. 非备餐间工作人员在备餐时不得出入备餐间。
二、备餐人员要求1. 备餐人员进入备餐间前应更换洁净的工作衣帽,按照规范将手洗净、消毒,工作时应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2. 备餐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3. 备餐人员应接受食品安全培训,了解并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备餐操作规范1. 备餐前进行空气和操作台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
2. 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的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3. 食品加工好后应在2小时内食用,采用热藏(水浴备餐台、加热柜等)或冷藏备餐,热藏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冷藏食品温度保持在10℃以下存放。
4. 盛装成品饭菜的容器应放在操作台上,不得直接放在地上。
5. 供应前应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供应并做出相应处理。
6. 操作时应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四、工具、容器、分餐设施设备管理1. 备餐间内的工具、容器、分餐设施设备等应专用,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定位存放。
2. 操作使用过程中,每4小时消毒一次,保持清洁。
五、备餐间卫生管理1. 备餐间每日使用后应对操作台面、地面进行清理,保持清洁。
2. 食品传送窗口未使用时必须关闭。
3. 定期对备餐间进行彻底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六、其他要求1. 学校食堂应定期对备餐制度规范进行修订和完善。
2. 学校食堂应加强对备餐制度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3. 学校食堂应接受上级食品安全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备餐制度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食堂备餐间的管理制度

食堂备餐间的管理制度1. 范围和目的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食堂备餐间的管理与运营。
其目的在于规范备餐间的使用,确保员工饮食安全和卫生,提升食堂服务质量,维护员工权益,并确保企业食品安全合规。
2. 管理标准2.1 使用权限1.备餐间仅对具有相关资质和授权的员工开放。
2.管理层和相关食品卫生部门有权对备餐间进行检查和监管。
2.2 卫生标准1.每日开班前和收班后,由专业保洁人员对备餐间进行全面清洁,清理台面、地面、储存设备和容器等,并做好食品残渣的清理和垃圾的分类处理。
2.使用备餐间的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并穿戴工作服和防护用品。
3.保持备餐间通风良好,并定期清洁排风设备。
4.确保备餐间的卫生设施和设备正常运作,如洗手池、垃圾桶等,发现故障及时报修。
2.3 食品安全1.备餐间内的食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2.备餐间应定期消毒,避免病菌交叉感染。
3.饮用水应来自市政供水或经过专业处理的瓶装水,禁止使用非法来源的水源。
4.对食品的贮存、加工、烹饪和保鲜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执行,确保食品安全。
2.4 设备维护1.备餐间内的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标准,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维修或更换。
2.设备的操作、保养和维修应有专业人员负责,并有明确的记录和计划。
3.定期对备餐间内的设备进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5 库存管理1.备餐间内的食品和物品应有合理的分类、标识、储存和摆放,避免交叉污染。
2.食品库存应做到定量、定期、定点供应,避免过期食品的使用。
3.储存食品的容器应清洁无异味,并定期更换。
3. 考核标准3.1 卫生审核食堂管理部门将定期对备餐间进行卫生及规范使用审核,包括但不限于全面清洁、个人卫生、正常运作的卫生设施等。
每季度进行一次审核。
3.2 食品安全检查食品卫生部门将定期对备餐间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食品贮存、加工和烹饪操作、食品来源等进行检查,并抽查食品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
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
备餐间管理制度(4篇)

备餐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备餐间的安全、卫生和良好的管理秩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备餐间的人员。
第三条备餐间是指用于备餐和食品加工的场所,包括各类厨房、食品加工间、食品储存间等。
第四条备餐间的管理原则是安全、卫生、高效和便利。
第五条备餐间的使用人员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并积极维护备餐间的设备和环境的整洁与卫生。
第二章备餐间的设施设备第六条备餐间应配备以下设施设备:锅炉、炉灶、蒸箱、烤箱、冰箱、冰柜、水槽、消毒柜、餐具、菜刀、砧板等。
第七条备餐间的设施设备应保证正常工作,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并定期进行消毒。
第三章备餐间的使用管理第八条备餐间的使用人员应按照食品安全法和相关规定,进行备餐和食品加工。
第九条备餐间的使用人员必须具备相关健康证明,经过培训并取得证书。
第十条备餐间的使用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1. 不得乱丢垃圾,食品废料和油脂应及时清理处理;2. 不得擅自开展违规食品加工活动,如变造食材、使用过期食材等;3. 不得将备餐间用于其他用途。
第十一条备餐间的使用人员应保持食品加工区域的清洁和卫生,不得带入患传染性疾病的人员进入备餐间。
第十二条备餐间的使用人员使用完设备和器具后,应及时清洁和归位,保证备餐间的整洁和卫生。
第十三条备餐间的使用人员应遵守用电安全规定,不得私拉乱接电线。
第十四条备餐间应设置应急物品箱,并定期检查和补充应急物品。
第十五条备餐间的使用人员在使用锅炉等设备时,应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安全操作。
第四章管理监督第十六条备餐间的管理人员应组织定期检查备餐间的设施设备和环境卫生,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十七条备餐间的管理人员应对备餐间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其熟悉并遵守相关规定。
第十八条食品卫生部门和相关监管部门有权对备餐间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检,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备餐间的管理人员整改。
第五章处罚规定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制度的使用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等。
备餐间管理制度

备餐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备餐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保障食品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备餐间工作人员,并应严格遵守。
第二条备餐间是餐饮企业的重要环节,是完成食品加工和制作的场所。
备餐间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备餐间内食品加工的顺利进行,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以及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第三条备餐间管理应遵守本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做好备餐间内的各项工作,做到规范、科学、合理、安全。
第四条餐饮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负责备餐间管理的专业人员,责任落实到位,确保备餐间的日常管理和卫生清洁工作。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五条备餐间所有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卫生健康知识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健康证明,方可上岗。
第六条所有备餐间工作人员在食品加工和制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
第七条备餐间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就餐和休息制度,保持个人卫生,不得在工作过程中吃东西、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
第八条备餐间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不得患有传染病或其他会影响食品安全的疾病。
第九条备餐间应设立清洁卫生标准,明确工作人员每日清洁和每周清洁的具体内容和标准。
第十条备餐间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加强员工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提高员工的卫生健康素养。
第三章工作程序第十一条备餐间应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和制作标准,确保每一道菜品都符合卫生标准并且口感良好。
第十二条在备餐间加工和制作过程中,应当对原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选用的原料符合卫生标准,并对原料进行正确保管。
第十三条在备餐间的操作流程中,应严格控制加工和制作的时间,确保菜品新鲜并且符合食用标准。
第十四条在备餐间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火候和调味,确保菜品的色香味俱佳。
第十五条在备餐间操作过程中,应当对加工和制作过程进行严格的记录和备份,确保食品安全,防止食品污染。
第四章卫生安全第十六条备餐间应当定期进行卫生清洁,确保备餐间的卫生状况良好,做到无尘无垃圾,地面干净。
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幼儿园师生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幼儿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备餐间食品加工、储存、分发等环节。
三、职责1. 备餐间管理员:负责备餐间的日常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2. 备餐间工作人员:负责食品加工、储存、分发等工作,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规定。
3. 幼儿园领导:负责对备餐间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四、管理制度1. 备餐间卫生管理(1)备餐间要保持整洁、干净,每日进行清洁消毒。
(2)备餐间内不得存放非食品物品,如个人物品、杂物等。
(3)备餐间工作人员需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2. 食品原料管理(1)食品原料应从正规渠道采购,确保来源安全。
(2)食品原料应分类存放,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食品原料储存温度应符合要求,生食、熟食分开存放。
3. 食品加工管理(1)食品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卫生规范,避免食品污染。
(2)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过期、变质、腐败的食品原料。
(3)加工完毕后,食品应尽快分发,避免长时间存放。
4. 食品储存管理(1)食品储存温度应符合要求,生食、熟食分开存放。
(2)储存食品应定期检查,发现变质、腐败等现象,立即处理。
(3)储存食品的容器应清洁、无毒,避免食品污染。
5. 食品分发管理(1)分发食品时,应确保食品温度适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2)分发食品前,操作人员应洗手消毒,佩戴口罩。
(3)分发食品时,不得将生食、熟食混合。
6. 食品留样管理(1)对集体用餐及重要接待活动供应的食品成品应留样。
(2)留样食品应存放在专用留样冰箱中,保存时间为48小时。
(3)留样食品应定期检查,确保食品质量。
五、监督检查1. 幼儿园领导应定期对备餐间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备餐间管理员应每日对备餐间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自查。
3. 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问题扩大。
六、奖惩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保障食品安全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备餐间管理制度

备餐间管理制度备餐间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员工的餐饮安全和保障员工健康,公司制定了备餐间管理制度。
该制度有助于规范备餐间的使用和保持整洁,有效预防食品交叉污染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一、备餐间的使用规定1.备餐间只开放给有备餐需要的员工使用,禁止其他人员进入。
2.员工进入备餐间前,应洗手并穿上厨师帽和手套,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3.不允许在备餐间内抽烟或使用任何形式的火源。
4.备餐间内不得留宿或进行任何与备餐无关的活动。
5.不得将备餐间作为储存其他物品的场所,只允许存放和处理食品相关的材料和设备。
二、备餐间的清洁要求1.备餐结束后,员工应及时清理备餐间,保持整洁卫生。
包括清洁桌面、设备、工具和地面的杂物,以及清除食品残渣。
2.备餐间每天定期进行彻底清洁,包括地面的拖洗、桌面的擦拭、设备的消毒等。
3.备餐间内应妥善处理垃圾,及时倒掉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垃圾桶的内部和外部。
三、备餐间的储存管理1.备餐间内的食材和调料应按照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进行排序并储存。
2.储存的食材和调料应密封保存,避免受潮、霉变或变质。
3.备餐间内不得储存易腐烂的食品或过期食品。
4.备餐间内的储存柜和冰箱应定期清理和消毒,保持整洁和卫生。
四、备餐间的食品加工操作规范1.备餐期间,员工应佩戴手套进行食品加工操作,防止手部细菌污染食物。
2.备餐前,员工应先洗手并用消毒液擦拭食品加工台面,确保食品加工环境的卫生安全。
3.备餐过程中,遵循食品加工的流程,保持食品加工工具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4.备餐完成后,将备餐间的工具和设备清洗干净,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五、备餐间的餐前检查和自查1.备餐前,负责备餐的员工应仔细检查食材和调料的质量,确保符合要求。
2.备餐间的负责人员应定期对备餐间和食品加工设备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整改措施和结果。
3.备餐间的自查记录和整改情况应保存一年以上,以备相关部门审核和查阅。
六、备餐间的督导和奖惩措施1.公司将指定专人对备餐间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备餐间的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学校食堂备餐间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总则为保障全校师生的饮食安全,规范食堂备餐间的管理,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 食堂管理员负责备餐间的整体管理工作,包括人员安排、卫生管理、设备维护等。
2. 备餐间工作人员负责备餐间的日常操作,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三、备餐间管理制度1. 备餐间内不得存放生鲜食品原料、残渣剩饭、易燃易爆物品和有毒药品。
2. 工具、容器必须消毒后使用,严格遵循“五专”(专用房间、专人制作、专用工具容器、专用冷藏设施、专用洗手设施)原则。
3. 备餐间工作人员应严格注意个人卫生,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4. 传递食品需用专用的食品工具,专用工具消毒后使用,定位存放。
5. 每餐(或每次)备餐前必须打开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30分钟以上,并对操作台进行消毒。
6. 热食品保温:食堂中的学生餐成品应当放在保温操作台上,存放温度应在60℃以上,不得在剩余学生餐菜肴上添加新食物;生产企业外送的学生餐应当放于保温箱中,温度不应低于55℃,其存放时间不超过2小时。
7. 工作结束后,清理备餐间卫生,备餐台无油渍、污渍、残渍,地面卫生清洁,紫外线消毒30分钟。
8. 定期对备餐间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确保食品安全。
四、备餐间工作流程1. 人员安排:备餐间工作人员需持有效《健康证》上岗,并接受专业培训。
2. 准备工作:备餐前,工作人员需穿戴好工作衣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检查设备设施是否正常,准备所需的工具、容器。
3. 食材处理:对食材进行清洗、切割、分装等处理,确保食材新鲜、卫生。
4. 食品制作:按照食谱和操作规范,进行食品制作,确保食品质量。
5. 食品保温:将制作好的食品放在保温操作台上,确保温度符合要求。
6. 食品传递:使用专用工具传递食品,确保食品卫生。
7. 工作结束:清理备餐间卫生,消毒设备设施,关闭电源。
五、监督检查1. 食堂管理员定期对备餐间进行检查,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得到落实。
2. 学校卫生部门定期对备餐间进行抽检,确保食品安全。
备餐间卫生制度(3篇)

备餐间卫生制度1.备餐间专人负责,个人做到“四勤”、“三白”。
2.进入备餐间前要二次更衣和消毒手。
3.备餐间不得放入杂物和私人物品。
要保持环境清洁。
进出备餐间要随手关门。
4.每日要对备餐间台板、操作台、保洁橱、地面等进行彻底消毒。
先用清水擦洗,再用____%过氧乙酸溶液或____mg/l的有效氯消毒。
5.备餐间餐具、用具要专用(有明显标记)。
6.备餐间操作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
7.生食及未消毒餐具、饮具、盛具等不得入内。
备餐间发放的食具、饭菜、点心应做到在盛器上加盖或用纱布罩好。
粗加工管理制度一、保持菜房内外及周边环境清洁整齐,消除蚊蝇滋生。
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室内无尘、无蛛网、无油垢、无鼠、无蝇、无异味。
菜渣、垃圾、污物等应密封装并及时清除,蔬菜分类上架,保持通风良好,块状菜用筐装不得堆入在地面。
凉粉、豆腐、带等应用清洁无毒的用具盛装(不得使用硬塑料筐)并防蝇防尘。
禽肉食品不得直接放置于地面,不得接触污水。
肉及内脏、小杂、下杂分开放置。
二、粗加工人员应当认真检查待加工蔬菜肉类品,发现有毒如发芽、发青的土豆等、有害、变色、有异味、____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
并立即将其搬出加工间,防止污染。
三、蔬菜加工按一拣拆、二浸洗、三加工的顺序加工。
蔬菜切配前应先冲洗浸泡____分钟以上,再经充分冲洗。
禽蛋类在使用前应当对其外壳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肉类、水产品类、蔬菜类食品原料的清洗必须分别在专用清洗池内进行。
肉及内脏、小杂、下杂分开清洁干净后分开放入冰柜贮存,生与熟,半成品与成品分类入冰柜,防止交叉污染。
四、切配加工必须在专用操作台上进行。
切配加工后的食品原料应当保持整洁,放在清洁的专用容器内,并分别放置于货架或垫板上,不得直接放于地面。
当天切配的食品原料应当天烹调加工。
刀、墩、抹布、容器要生熟分开,并有明显标记,使用后要清洗、消毒、菜墩立放于通风、干燥处,并有防蝇,防尘装置。
学校备餐间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学校师生饮食安全,预防和减少备餐间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备餐间安全有序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学校领导对备餐间安全工作负总责,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备餐间安全管理工作。
2. 备餐间负责人对备餐间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负责备餐间日常安全管理、安全隐患排查、安全培训等工作。
3. 备餐间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备餐间安全。
三、安全管理措施1. 备餐间设施设备安全(1)备餐间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完好。
(2)禁止使用过期、破损、不合格的设施设备。
2. 食品安全(1)采购食品应确保来源正规、质量合格,严禁采购和使用变质、过期、有毒有害的食品。
(2)食品加工、储存、运输、分发等环节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3)备餐间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3. 消防安全(1)备餐间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确保消防器材完好、有效。
(2)禁止在备餐间内吸烟、使用明火。
(3)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4. 卫生管理(1)备餐间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2)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整洁的工作服。
(3)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四、安全培训1. 学校应定期对备餐间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备餐间负责人应组织新员工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确保新员工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五、安全检查与考核1. 学校应定期对备餐间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备餐间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六、奖惩1. 对在备餐间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或集体,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食堂备餐供餐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食堂备餐供餐管理,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提高食堂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食堂的备餐供餐环节。
第三条食堂备餐供餐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规范操作,确保质量;3. 严格监督,责任到人;4. 效率优先,服务至上。
第二章备餐间管理第四条备餐间应符合以下要求:1. 设施设备齐全,布局合理,符合食品安全要求;2. 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3. 配备必要的冷藏、保温设备,确保食品储存安全;4. 设置二次更衣室,配备洗手池或洗手设施。
第五条备餐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身体健康,持有有效健康证明;2. 具备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3. 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强。
第六条备餐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1. 进入备餐间前应更换工作服,洗手、消毒,佩戴口罩;2. 严格遵守食品加工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卫生安全;3. 定期参加食品安全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第三章供餐管理第七条供餐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身体健康,持有有效健康证明;2. 具备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3. 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强。
第八条供餐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1. 严格按照食谱制作食品,确保食品质量;2. 注意食品保温,确保食品温度适宜;3. 供餐时注意食品外观、口感和卫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九条供餐过程中应遵守以下规定:1. 供餐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佩戴口罩;2. 供餐时注意食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3. 定期对供餐设备进行清洗、消毒。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条学校设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小组,负责对食堂备餐供餐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食堂应定期对备餐供餐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二条食堂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由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学校备餐间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学校师生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提高备餐间卫生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备餐间,包括食堂、小卖部等食品加工、储存和销售场所。
三、卫生管理要求1. 备餐间应保持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食品安全。
2. 备餐间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并接受卫生知识培训。
3. 备餐间应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如洗手池、消毒柜、废弃物容器等,并保持其完好、清洁。
4. 食品加工、储存、销售过程应符合以下要求:a. 食品原料采购应选择正规渠道,确保来源可追溯。
b. 食品原料应分类存放,生熟食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c. 食品加工工具、容器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
d. 食品储存应按照温度、湿度要求,分类存放,防止变质。
e. 食品销售过程中,应确保食品温度适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5. 备餐间废弃物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a. 垃圾分类存放,分别设置废弃食物、塑料、纸张等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容器。
b. 定期清理废弃物,保持备餐间环境整洁。
c. 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四、卫生检查与监督1. 学校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对备餐间卫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学校卫生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备餐间工作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卫生意识。
3. 学校卫生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备餐间卫生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清洁。
4. 学校卫生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备餐间食品安全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卫生管理成绩显著的备餐间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学校食备餐间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食堂备餐间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提高食堂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食堂备餐间。
第三条食堂备餐间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规范操作,确保质量;(三)文明服务,提升形象;(四)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食堂管理员负责备餐间的全面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一)负责制定备餐间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二)负责备餐间的卫生、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三)负责对备餐间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和奖惩;(四)负责与食堂其他部门协调,确保备餐间的正常运作。
第五条备餐间工作人员职责如下:(一)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卫生;(二)严格按照食品加工流程操作,确保食品质量;(三)保持备餐间的卫生,定期清理垃圾,消毒设备;(四)爱护备餐间的设施设备,合理使用,发现故障及时报告。
第三章食品安全第六条食品原料采购应严格执行采购制度,确保原料质量,严禁采购和使用过期、变质、有毒有害的食品原料。
第七条食品加工过程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第八条食品储存应分类存放,生熟分开,确保食品新鲜,防止交叉污染。
第九条食品留样应按比例留样,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留样样品由食堂管理员负责保存。
第四章卫生管理第十条备餐间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穿戴整洁的工作服。
第十一条备餐间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墙壁、设备、工具等。
第十二条食品加工工具、容器等应定期清洗、消毒,确保卫生。
第五章设施设备管理第十三条备餐间的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发现设施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不得擅自拆解、改装。
第十五条备餐间的设施设备应合理使用,不得浪费。
第六章培训与考核第十六条食堂管理员应对备餐间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
第十七条食堂管理员应定期对备餐间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食品安全、卫生、操作技能等方面。
备餐间管理制度范文(4篇)

备餐间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备餐间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员工在备餐间内的用餐环境和食品安全,提高办公室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1.2 适用范围本备餐间管理制度适用于全体办公室员工,在备餐间内用餐和管理。
二、用餐时间和使用规定2.1 用餐时间(1)早餐:上午7:30-8:30(2)午餐:中午11:30-12:30(3)下午茶:下午15:00-15:30(4)晚餐:下班后18:00-19:302.2 使用规定(1)用餐前,员工应先洗手,佩戴好口罩。
(2)员工用餐完毕后,应将餐具和用餐区域保持清洁,及时清理餐桌和工作区域的残渣。
(3)大家应该保持文明用餐,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
(4)餐具不得带离备餐间,禁止将餐具带进办公区域。
三、食品管理3.1 购买和储存(1)备餐间的食品采购由专门负责人员负责,确保食品的新鲜、安全和卫生。
(2)进货时应查验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许可证,不得购买过期食品。
(3)食品储存区域应保持整洁,保质期近的食品放在前方,过期的食品应严格按照规定处理。
3.2 准备和加工(1)备餐间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持有相关食品健康证,在准备和加工食品时必须严格遵守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2)所有食品加工时必须经过彻底洗手,并佩戴好帽子和食品加工操作衣。
(3)食品加工台面和炊具应保持清洁,用毛巾擦拭炊具前应先用清洁剂消毒。
3.3 食品分发和消费(1)食品分发时要进行编号和记录,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够公平获得食品。
(2)员工在领取食品时应使用专用餐具,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食品。
(3)食品消费完毕后,剩余的食品不能再次分发,应及时处理妥善。
四、卫生管理4.1 日常清洁(1)备餐间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清洁,包括地面、墙壁、桌椅、炊具、餐具等,确保整个备餐间的卫生条件良好。
(2)定期对备餐间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清洁消毒记录应保存至少半年。
4.2 垃圾管理(1)备餐间内设置有分类垃圾桶,员工使用后应将垃圾正确分类投放,保持备餐间的整洁和环境卫生。
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生产企业等在专间(备餐间)的食品安全管理。
三、职责1. 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生产企业等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专间(备餐间)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2. 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应制定,并组织实施。
3. 专间(备餐间)负责人应负责专间(备餐间)的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四、管理制度1. 专间(备餐间)应设置在远离污染源、便于清洁和消毒的位置,且与外界有明显的隔离措施。
2. 专间(备餐间)内应设置必要的设备设施,包括操作台、冰箱、冷藏设施、消毒设施等,确保食品加工、储存和操作过程的卫生安全。
3. 专间(备餐间)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专间(备餐间)的卫生状况。
清洁和消毒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进行,并做好记录。
4. 专间(备餐间)内的食品加工操作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食品的加工过程卫生安全。
5. 专间(备餐间)内的食品储存应按照食品的储存要求进行,确保食品的储存条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6. 专间(备餐间)内的食品加工人员应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食品加工人员应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保持个人卫生。
7. 专间(备餐间)应设置监控设备,对专间(备餐间)的食品加工过程进行监控,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安全。
8. 专间(备餐间)应定期接受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五、培训与教育1. 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生产企业等应定期对专间(备餐间)内的食品加工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食品加工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2. 食品安全培训和教育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操作规程、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等内容。
3. 专间(备餐间)内的食品加工人员应接受食品安全培训和教育,并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明。
餐饮部备餐间管理制度

餐饮部备餐间管理制度一、为了规范餐饮部备餐间的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和卫生,提高备餐效率,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二、备餐间的使用和管理1. 备餐间的使用范围:备餐间主要用于备菜、加工和制作食品、餐具等工作,必须要求工作人员按照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操作。
2. 工作人员进入备餐间的要求:(1)备餐间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工作帽和工作服,并保持整洁。
(2)禁止患传染病、胃肠道疾病等疾病的工作人员进入备餐间。
(3)备餐间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和卫生的相关培训,持有健康证明。
3. 备餐间的操作规范:(1)备餐间内禁止吸烟、嚼食、饮酒等行为。
(2)备餐间内禁止擅自加工非餐饮部所需的食品。
(3)备餐间内禁止将个人物品带入。
4. 餐具和器皿的消毒:(1)使用过的餐具和器皿必须进行专门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
(2)清洁和消毒工作必须按照操作规范和消毒步骤进行,防止交叉感染。
5. 环境卫生的管理:(1)备餐间的地面、墙面、天花板等必须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2)备餐间内必须保持干燥和通风,以免滋生霉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6. 食材和原料的储存:(1)备餐间内的食材和原料必须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储存,禁止使用过期食材。
(2)备餐间内的食材和原料必须进行分类储存,防止交叉污染。
三、餐饮部备餐间的设施和设备管理1. 设备的使用和保养:(1)备餐间的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正常的使用。
(2)设备的使用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禁止超负荷使用。
2. 设施和设备的安全:(1)备餐间的设施和设备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备餐间的设施和设备出现故障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
3. 备餐间的布局和环境设计:(1)备餐间的布局必须符合卫生和操作规范的要求,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备餐间的环境设计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的要求,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餐饮部备餐间的管理和监督1. 监督管理的部门:(1)餐饮部备餐间的管理和监督由餐饮部主管负责。
备餐间卫生制度(4篇)

备餐间卫生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只有保持备餐间的良好卫生状况,才能有效预防食品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备餐间卫生制度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____字的备餐间卫生制度参考:一、备餐间卫生管理责任制度1.设立备餐间卫生管理责任人,负责备餐间的卫生管理工作,包括卫生巡查、监督员培训、设备消毒等工作。
2.备餐间卫生管理责任人必须具备相关从业资格,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提高卫生管理和食品安全意识。
二、备餐间环境卫生管理1.备餐间应保持整洁、干燥、通风良好,禁止堆放杂物。
2.备餐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清洁,定期进行保洁,确保无积水和垃圾。
3.备餐间墙壁、天花板应保持平整、清洁,不得有开裂、脱落,定期进行清洁和维修。
4.备餐间门窗应保持完好,定期清洁和消毒。
三、备餐间设施设备管理1.备餐间必须设置足够的设施设备,包括洗手池、燃气灶具、炉灶、储存柜等。
2.备餐间设施设备要定期进行检修、保养和消毒,确保其正常运作和卫生状况良好。
3.备餐间设施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无异常后方可操作。
四、备餐间食品储存管理1.备餐间必须配备适量的食品储存柜,不同类别的食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备餐间食品储存柜内的食品必须按照标签上的保质期进行分类存放,定期检查并及时清理过期食品。
3.备餐间储存的食品应定期进行检验,确保食品的质量符合卫生标准,不得使用过期、变质的食品。
五、备餐间食品加工操作管理1.备餐人员必须配备专业的厨师帽、厨师服和手套,并且保持清洁,进行食品加工操作前必须正确佩戴。
2.备餐人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手部卫生,严禁使用未做清洁处理的手指触摸食品。
3.备餐人员在食品加工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食品的卫生,避免食品的二次污染。
4.备餐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熟悉食品加工操作的规范和流程。
六、备餐间清洁消毒管理1.备餐间必须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特别是与食品接触的设施设备和工作台面。
2.备餐间清洁和消毒必须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清洁剂和消毒剂,避免使用含有有毒物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医院科室备餐间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医院科室备餐间的食品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饮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科室主任为备餐间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备餐间的全面管理工作。
2.备餐间负责人负责备餐间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分发等环节。
3.备餐间工作人员负责备餐间的具体操作,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要求进行操作。
三、备餐间设施与设备1.备餐间应具备防鼠、防虫、防潮、防尘、通风等设施。
2.备餐间内应配备必要的加工、储存、消毒等设备,如冰箱、冷藏柜、蒸箱、消毒柜等。
3.设备定期进行清洁、保养和消毒,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食品采购与储存1.采购食品时,应选择合法、合格的供应商,确保食品质量。
2.采购的食品应具备相应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3.食品储存应按照食品种类、性质进行分类存放,生熟食品分开存放。
4.易腐食品应在低温条件下储存,防止食品变质。
五、食品加工与分发1.备餐间工作人员在加工食品前,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2.加工食品时,应严格按照食品加工操作规程进行,确保食品卫生。
3.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过期、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4.备餐间内的食品分发应采用专用的工具,确保食品卫生。
六、卫生与消毒1.备餐间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备餐间内应保持清洁、整齐,定期进行消毒。
3.操作台、地面、墙壁、设备等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4.备餐间内不得存放与食品无关的物品。
七、培训与考核1.科室应定期对备餐间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2.备餐间工作人员应参加医院组织的食品安全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八、监督与检查1.科室主任应定期对备餐间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医院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备餐间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九、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科室主任负责解释。
(注:本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备餐间工作的员工,旨在确保食品安全,防止食品污染,保障消费者健康。
2. 备餐间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本制度规定。
二、人员管理1. 所有进入备餐间的员工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
2. 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3. 工作期间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和必要时的手套、口罩。
三、环境卫生1. 备餐间应保持清洁,每日工作前后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2. 垃圾应及时清理,避免积存和滋生害虫。
3. 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潮湿,防止霉菌生长。
四、食品储存1. 食品原料应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 冷藏、冷冻食品应按照规定温度储存,并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3. 定期清理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五、食品加工1. 加工食品前应检查食品原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2. 刀具、砧板等工具应根据加工食品的不同进行区分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3. 加工过程中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食品的新鲜度。
六、个人卫生1. 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工作前后以及处理不同食品之间要洗手消毒。
2. 禁止在备餐间内吸烟、吃东西或进行其他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七、食品留样1. 定期对加工完成的食品进行留样,以备食品安全事故调查。
2. 留样食品应妥善保存,并做好记录。
八、监督检查1. 定期对备餐间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自检。
2. 接受并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九、事故处理1. 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或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并报告上级管理部门。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整改,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十、记录与档案1.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档案,记录每日的清洁消毒、食品储存、加工操作、人员健康等情况。
2. 档案应至少保存两年,以备查验。
十一、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经过管理部门审议通过后执行。
备餐间食饮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师生饮食安全,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与管理1.成立食品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备餐间食饮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备餐间工作人员应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定期参加食品安全培训。
3.备餐间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三、备餐间设施与卫生1.备餐间应具备防尘、防鼠、防虫设施,保持通风良好。
2.备餐间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不得堆放杂物。
3.备餐间工作人员应定期清洁、消毒,确保环境整洁。
4.备餐间应设置专用的清洗、消毒设施,定期对工具、容器进行清洗、消毒。
四、食品采购与储存1.采购食品应选择合法、有资质的供应商,确保食品质量。
2.采购食品应查验相关证明文件,如检验报告、生产许可证等。
3.食品储存应按照种类、品种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4.食品储存温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确保食品新鲜。
五、食品加工与制作1.备餐间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佩戴口罩。
2.食品加工前应洗净双手,避免污染食品。
3.食品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食品质量。
4.不得使用过期、变质、污染的食品原料。
六、食品留样与监测1.备餐间应设立食品留样柜,对每餐制作的食品进行留样。
2.留样食品应存放48小时以上,并做好记录。
3.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检,确保食品安全。
七、应急处理1.发生食源性疾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2.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配合进行调查处理。
3.对发生食源性疾病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八、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食品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3.备餐间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餐间管理制度
一、充分利用“三防”设施,保持配餐间的清洁卫生,发挥其对餐具、容器、用具的保洁功能。
二、工作人员进入备餐间前着装要整洁,手经过消毒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和口罩才能分发饭菜。
三、认真检查食品质量,发现提供的食品可疑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立即撤换做出相应处理。
四、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不能对着成品饭菜咳嗽、打喷嚏,不能用手抠鼻屎、耳垢,入厕后要洗手。
五、备餐前对备餐间、备餐台进行消毒。
分发饭菜时,先检查盛装饭菜的容器是否清洁、卫生,经过清洗、消毒的容器不能用围裙或抹布擦拭容器。
用好餐室后要上好门锁,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六、盛装制作好的成品饭菜的容器不能直接放在地上,要放在操作台或架子上。
七、未经允许,从业人员不能随意换岗,非备餐间的工作人员和领取饭菜的师生,在配餐时不得随意出入备餐间,饭菜由备餐间工作人员送出备餐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