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流概述世界大洋表层海流模式海流与海洋渔业的关系
气象学多媒体讲义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海流第一节海流概述一、概念1、定义海流(Ocean Current)――海洋中大规模的海水以相对稳定的速度所作的定向流动。
流向――海水流去的方向,与风向的表示方法相差180 ,用8方位或以度为单位表示;流速――单位用kn(节,海里/小时)或n mile/d(海里/日)表示。
2、强度的表示方法主轴――海流流动方向上流速最大点的连线。
流幅――垂直于主轴的海流的水平宽度和上下厚度。
用来表示海流的规模。
海流的强弱――常用平均流速或平均流量表示,平均流速大或平均流量大,则海流强;反之则弱。
二、海流的分类1、按成因分类可分为风海流、地转流、补偿流、潮流等1)地转流(Geostrophic Current )当海水等压面发生倾斜,海水受到的水平压强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平衡时出现的稳定流动,其流动形式类似于大气运动中的地转风。
a) 倾斜流(Slope Current)――由不均匀的外压场作用引起海水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地转流。
流速大小与等压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倾斜度越大,流速就越大;流向与等压面的倾斜方向有关,在北半球,观测者若背流而立,则右边等压面高,左边等压面低,南半球正好相反;并且,流向和流速不随深度改变。
b) 密度流(Density Current,又称梯度流)――单纯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地转流。
密度流随深度增加而减弱。
在北半球若观测者背流而立,则右边等压面高,海水密度小(水温高),左边等压面低,海水密度大(水温低);南半球正好相反。
2)补偿流(Compensation Current)――由于某处的海水流失,其它地方的海水流过来补偿形成的海流。
补偿流有水平方向的,也有垂直方向的。
垂直方向的补偿流又可分为上升流(即涌升流)和下降流。
出现上升流的海区,上升流使表层海温降低。
3)潮流(Tidal Current)――由天体引潮力引起的海水周期性的水平运动。
在大洋中,潮流的量值极小,主要考虑风海流和地转流,在近海,尤其是岛屿、海湾和海峡地区,潮流则比较显著。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金)

0° 寒流 暖流
南半球
北半球
0°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处、有上升流处有大渔场
3、对航海的影响
顺流航速快,省时省能;逆流航速慢,费时费能慢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1、对气候的影响
(2)
西风漂流
(1)中低纬度海区: 副热带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60° 以 北半球 顺 时针,南半球 逆时针陆 30° 寒流, 方向流动;大洋东岸为 大洋西岸为 暖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0° 以 副极地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呈逆 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 30° 寒流 地 为 暖流,大洋西岸为 (3)南纬40°附近海域: 60° 环球性 西风漂流(寒流) ,
大 西 洋 暖 流 加 那 利 寒 流
北 赤 道 暖 流
巴 西 暖 流
南赤道暖流
西 风 漂 流
印度洋洋流分布
南赤道暖流 马 达 加 斯 加 暖 流 西风漂流 流
西 澳 大 利 亚 寒
back
世界四大渔场
北 海 渔 场 北冰洋南下冷水 北大西洋暖流 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秘鲁渔场
东南信风带
拉布拉多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海道渔场
纽 芬 兰 渔 场
秘鲁寒流—— 离岸风—— 上升补偿流
〖体验成功〗
下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 1、该环流所在的海域位于南北半球的 南 半球 中低纬海域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的为南半球 判断理由是 2、说出A、B两只洋流的性质:A 暖流 B 寒流
0°
A B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L的流动方向?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一)洋流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
(海流)2、分类(重点)按性质分类: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按成因分类:风海流——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补偿流——因为某一海域海水向别处流出,从而周围的海水过来补偿而形成的洋流。
密度流——因为相邻两个海域海水的密度不同而形成的一种表层海水由密度小的海域流向密度大的海域的洋流。
3、分布:(重点、难点)规律总结: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是寒流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是暖流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无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是暖流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是寒流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4、影响因素——盛行风带、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重点)知识点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1、对气候的影响案例1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强的一支暖流,面积大,深度达300米以上,而且流量巨大。
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的水量每小时达900亿吨,相当于大陆总径流量的20多倍。
暖流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西北部,使得55°~70°N之间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16~20°C。
大西洋两岸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
西岸的拉布拉多半岛北部呈现草原景观,同纬度的大洋东岸却呈现森林景观,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
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英国北部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封冻期。
案例2秘鲁寒流是世界上行程较长的寒流之一,从45°S开始,沿南美大陆西岸北流,一直到达赤道附近,流程达4600多千米,水温比邻近海区低7~10°C。
第二章海洋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第⼆章海洋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第⼀节海流海流概述:1.海流的定义及分类海流是指海⽔⼤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是海⽔重要的普遍运动形式之⼀。
海流⼀般是三维的,由于海洋的⽔平尺度远远⼤于其垂直尺度,因此⽔平⽅向的流动远⽐铅直⽅向上的流动强得多。
习惯上常把海流的⽔平运动分量狭义地称为海流,⽽其垂直分量称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海流的主轴是指海流流动⽅向上流速最⼤点的连线。
海流的规模常⽤流幅来表⽰,流幅是指垂于主轴的⽔平宽度和上下厚度。
海流的强弱常⽤平均流速或平均流量表⽰。
海流的单位常⽤kn(节)和n mile/d(海⾥/天)表⽰。
海流是⽮量,其⽅向以流的去向表⽰,通常以8⽅位或度数为单位。
按照海流的成因,海流可以分为风海流、梯度流、补偿流和潮流等;按照海流本⾝的温度与其所流经海域的温度⾼低,海流可以分为冷流、暖流和中性流;按照海流⽅向与海岸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向岸流、离岸流和沿岸流。
在海岸带实测到的海流通常是潮流、风海流、地转流等迭加后的合成海流,可以分解为周期性的海流(潮流)和⾮周期性的海流(余流)。
实际的海流往往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的结果,在近海通常以潮流为主,在外海则以风海流为主。
2.海流的表⽰⽅法海流多以⽮量分布图来表⽰,常⽤的有流场分布图和海流频率玫瑰图。
表层海风流成因与特征:在⽆限深海中,由于地转偏向⼒作⽤,表层风海流的流向在北半球偏于风去向之右约45?,在北南球偏于风去向之左约45?。
海流流向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向右(南半球向左)偏转,流速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变⼩。
到某⼀深度时,流向与表层海流相反⽽流速仅为表层流速的5%。
在浅海中,流向与海深、摩擦深度有关,流向与风向⼏乎⼀致。
地转流:地转流也称梯度流,它是指当等压⾯(海⾯)发⽣倾斜时,海⽔的⽔平压强梯度⼒和⽔平地转偏向⼒平衡时的稳定海流。
根据引起等压⾯倾斜的原因不同,地转流⼜可分为倾斜流和密度流两种。
倾斜流是指在不均匀的外压场作⽤下的地转流。
在海洋上⼤⽓压分布不均匀,⼤河⼊海的河⼝或迎风的海边出现的海⽔不均匀堆积等引起的海⾯(等压⾯)倾斜。
海洋科学导论第五章

湾流
西边界流 湾流系统: 佛罗里达海流 湾流 北大西洋海流
右侧:温暖低密 左侧:低温高密
年变化 夏强冬弱
非周期性变化 ——弯曲现象
弯曲与主流断离----独立涡旋 左侧暖涡,右侧冷涡
(二)、太平洋的表面环流
亚北极海流 寒流 阿拉斯加海流 暖流
亲潮 寒流
北太平洋流 暖流
黑潮 暖流 北赤道流 暖流
30.7
流速的大小,与等值线倾斜的程度成正比
T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S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三、地转流 海水密度均匀,等压面(海面)---等势面倾斜β角
Fz
Fx
β
fc
g
∵
Fx=gtgβ
fc=2ωvsinф
3、北半球强大的 西边界流;
4、主涡旋北部有小的 气旋式环流;
5、西风漂流绕南极大 陆流动;
6、南极大陆附近东 风漂流。
三、各大洋的表层环流 (一)大西洋
东格陵兰海流 寒流 拉布拉多海流
寒流
北大西洋流 暖流
湾流
暖流
加那利海流 寒流
北赤道流 暖流
南赤道流
暖流
巴西海流
暖流
本格拉海流 寒流 西风漂流 寒流
∴ gtgβ=2ωvsinф
地转流的速率 v g tg 2sin
y x
-z
北半球 顺流而立,右方高
南半球相反
四、地形对海流的影响 隆起地形: 北半球 上坡,向右偏转(顺时针) 下坡,向左偏转(逆时针)
南半球方向相反
第三节、风海流 一、风海流的受力分析
1、风的切应力 2、地转偏向力 3、下层海水阻力
11.海流

由黑潮主干及其分支 (台湾暖流、对马暖 流、黄海暖流)组成
2. 沿岸流系
我国入海的江河,把沿 岸海水冲淡,这些被 冲淡的海水沿岸冷流 (辽南沿岸流、辽东 沿岸流、渤海沿岸流、 苏北沿岸流和闽浙沿 岸流等)组成逆时针 环流。
南海的海流系统
南海海流具有 季风漂流特性
冬季为西南向
的漂流,具有 明显的左环流 特点。
其他海域的海流
红海和亚丁湾的海流:在东北季风期间,亚丁湾是西向 海流,过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在西南季风期间,亚丁湾是 东向海流,红海海流过曼德海峡进入亚丁湾。
地中海和黑海的海流:地中海和黑海的海流系统呈逆时 针方向流动,其中非洲沿海基本上是东流,欧亚沿海是西 流。
中国近海的海流系统
渤海、黄海和东海的 海流系统
第十一章 海流(Ocean Current)
§1.海流概述 §2.世界大洋表层海流模式 §3.主要表层海流系统 §4.中国近海的海流系统
海流(Ocean Current)
海流与海浪都是海水运动的重要形式,对船舶航行有很大的 影响。海流不仅对航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对天气和气 候也有显著的影响。
海流:是指海洋中的海水具有相对稳定速度的流动,它是海水 运动的形式之一。
海流,构成南太平洋逆时针环流系统。
Ocean Currents
The major surface currents in the world’s oceans are caused by prevailing winds. The currents may be cold, as in the instance of the West Wind Drift, or warm, as the Gulf Stream. Currents circulate in paths called gyres, moving in a clockwise directio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a counterclockwise direction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海洋地理学中的海流运动(详细)

海洋地理学中的海流运动(详细)简介本文主要介绍海洋地理学中的海流运动。
海流是指海洋中由风力、地球自转、海水密度差异等因素引起的水体流动。
海流的运动对海洋的热量和盐度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形成原因海流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包括:- 风力作用:风对海面施加的压力和摩擦力使得海水产生流动。
- 地球自转:由于地球自转,海水在赤道附近向东流动,在高纬度地区向西流动,形成赤道洋流和辐散洋流。
- 密度差异:海水密度差异也是海流形成的重要原因。
冷水密度大,容易下沉形成下层海流;热水密度小,容易上升形成上层海流。
海流类型根据不同因素,海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表层海流:位于海水表面的流动,主要受到风力和地球自转的影响。
- 深层海流:位于海洋深处的流动,主要受到密度差异的影响,通常较慢且规模较大。
- 赤道洋流:位于赤道附近的海流,由于地球自转的关系,赤道洋流呈现东向流动的特征。
赤道东流和赤道逆流是其主要分支。
- 辐散洋流: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海流,呈现西向流动的特征。
北太平洋暖流和南大西洋海流是其代表。
海流影响海流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重要:- 气候影响:海流可以将不同地区的热量进行输送,调节气候。
例如,北大西洋暖流使得欧洲西部地区气候温和。
- 盐度分布:海流也对海水的盐度分布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 渔业资源:海流的运动也对渔业资源分布和迁徙路径有影响,对渔业产生重要影响。
总结一下,海洋地理学中的海流运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类型的海流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影响,研究海流运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海洋的运动规律和环境变化。
简述大洋表层环流模式及海流的生态作用

简述大洋表层环流模式及海流的生态作用嘿,今天咱们来聊聊大洋表层环流模式,这就像是大海自己的超级高速公路系统。
想象一下,大海是一个超级巨大的游乐场,而环流模式呢,就是那些错综复杂的游乐设施轨道。
首先,大洋表层环流主要有几个大的环流圈。
有赤道流,这就像赤道附近的一个欢乐传送带,不断地把温暖的海水往两边运送。
这股暖流就像是热情的快递员,带着热量和各种物质到处跑。
它经过的地方就像是被暖炉烘过一样,温度升高,气候也变得温暖湿润起来。
在中纬度地区呢,有西风漂流。
这西风漂流可不得了,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大洋里撒欢儿地跑。
它那速度,感觉像是一阵超级旋风在水面上刮过,把海水搅得“天翻地覆”。
海流的生态作用更是妙不可言。
海流就像是大海里的“外卖员”,把营养物质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
比如说,浮游生物就像是大海里的小不点食客,它们依赖海流带来的营养物质茁壮成长。
如果没有海流这个“外卖员”,那些浮游生物估计都得饿瘪了。
而且海流还像是一个超级大的“空调”。
在一些沿海地区,暖流经过的时候,就像给这个地方盖上了一层温暖的被子,让当地的生物可以享受温暖的环境。
而寒流经过呢,又像是打开了一扇制冷的大门,让一些喜欢寒冷环境的生物欢呼雀跃。
海流也像是一个超级大的聚会组织者。
它把不同地方的生物聚集在一起。
比如说一些鱼类,它们会随着海流游动,就像一群参加派对的小伙伴。
沿着海流的路线,各种鱼类汇聚,那场面就像是一场超级盛大的海洋生物音乐会。
还有啊,海流对珊瑚礁也有着独特的作用。
它就像珊瑚礁的保姆,给珊瑚礁带来新鲜的氧气和营养。
如果海流突然调皮捣蛋改变方向或者减弱了,那珊瑚礁就像失去照顾的小婴儿,可能会变得病恹恹的。
在海洋这个巨大的舞台上,海流还像是一个导演。
它指挥着生物们的分布和迁移。
一些海洋哺乳动物也得跟着海流的节奏走,海流去哪儿,它们就像是忠实的粉丝一样跟到哪儿。
海流就像是大海的魔法棒,一挥动就创造出各种各样神奇的生态景象。
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巨大的鲸鱼,都在海流的影响下生活得有滋有味。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课件 (一)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课件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而海洋的洋流又是影响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洋流的定义和分类洋流是指海洋中水的流动,通常分为海洋表层洋流和深层洋流。
其中,海洋表层洋流是指海洋表面500米内的水流动,深层洋流是指海洋中500米以下的水流动。
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 赤道附近的洋流赤道附近的地区是热带,阳光明媚,气温高,因此海洋表层洋流的速度也很快。
在赤道附近,因为热带太阳普照,海水温度高,水蒸气饱和度也高,只要受到一点风力就能产生热带气旋,从而引起强烈的海洋表层洋流。
而在南北纬30度左右的地区,则因为气温和海洋表面温度差距大,随着风力减弱,洋流的速度也逐渐减小。
2. 海洋洋流的环流系统海洋表层洋流的环流系统是指全球范围内的洋流,可以大致分为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四大洋流环流系统。
其中,南大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流环流系统之一,也是最复杂的一个。
它包括了南极洲和其它若干岛屿,周围被环绕着强烈的洋流环流系统,因此对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海洋表层洋流的影响海洋表层洋流的速度和方向对于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赤道附近的洋流环流可以影响全球主要的气候系统,从而改变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范围。
而北大西洋洋流运输着暖湿空气,从而影响了欧洲和北美地区的气候。
总之,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是非常复杂的,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只有深入研究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才能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和人类的安全。
洋流渔场知识点总结大全

洋流渔场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洋流概述1. 洋流是指海洋表面的水流动,通常分为表层洋流和深层洋流两种类型。
表层洋流是指距离海面较浅的海洋表层水流,深层洋流是指深海中的水流。
洋流受到地球自转、风力、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洋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洋流能够影响海水温度、盐度、营养盐分布等因素,进而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生长和繁殖。
3. 洋流可以分为大洋洋流和边缘洋流两种类型。
大洋洋流主要分布于大洋中央的广阔海域,而边缘洋流则分布在陆地边缘的小洋流系统中。
大洋洋流主要由大洋环流系统和赤道洋流组成,而边缘洋流主要受到近岸地形、海陆交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二、洋流与渔业1. 洋流对渔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洋流可以影响海水中的营养盐分布和海洋生物的分布,从而影响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数量。
2. 某些洋流区域因其特定的环境条件,能够形成丰富的渔业资源,吸引着渔民们的注意,如墨西哥湾洋流、利马海流等。
3. 某些洋流能够为近海的渔业资源提供营养盐,并带来丰富的渔业资源,为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如秘鲁洋流能够为秘鲁近海提供丰富的营养盐,从而形成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4. 洋流的变动和波动也会对渔业产生影响。
因为洋流可以影响海水温度、盐度等环境因素,从而影响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数量。
三、洋流与气候1. 洋流与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洋流能够影响海水温度、盐度等因素,从而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
2. 某些洋流区域会影响附近地区的气候条件,如北大西洋洋流会影响欧洲西部地区的气候条件。
3. 某些洋流能够为潮湿地区带来丰沛的雨水,如东北季风和赤道洋流等。
4. 某些洋流的变动和波动也会对气候环境产生影响,如厄尔尼诺现象与秘鲁洋流的关系。
四、洋流渔场利用与管理1. 洋流渔场利用需要根据洋流的特征和环境条件来选择渔场,以确保渔业资源的丰富和可持续利用。
2. 洋流渔场管理需要考虑洋流变动和波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制定科学的渔业管理政策,以保护和利用好渔业资源。
2.1海流解析

§11.1 海流概述
12
§11.1 海流概述
13
§11.1 海流概述
14
4. 潮流(Tidal Current)
――由天体引潮力引起的海水周期性的水平运动。 在大洋中,潮流的量值极小,主要考虑风海 流和地转流, 在近海,潮流则比较显著。
§11.1 海流概述
15
1.2 按温度属性分类
暖流(Warm Current)-- 海流的水温高于它所经海域的水温;
暖水环流圈 北赤道流
赤道逆流
南赤道流
低纬暖水环流圈(大) 逆时针旋转 40°
西风漂流,寒 流
暖水环流圈
赤道逆流, 西风漂流 中性流, 60° 偏于赤道 南极海流 以北 18 南赤道流, § 11.2 世界大洋表层环流模式 S 南极海流 中性流
海洋概况
• 洋 (Ocean):洋的深度大、水色高、透明度大,水文要
素相对比较稳定,季节变化小,有独自的潮波和强大
的洋流系统。 • 海 (Sea):大洋靠近大陆边缘部分,是大洋的附属部分。 • 海湾 (Gulf、Bay): 洋或海的一部分延伸入大陆,其深 度和宽度逐渐减小的水域称为湾。湾内潮差大。
• 海峡 (Strait、Channel): 海洋中相邻海区之间宽度较窄
地面行星风带
60°
北极,极地高压 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总结: 海流系统 的形成是盛 行风带、地 转偏向力、 海陆岸形分 布等多种因 子共同作用 的结果。
盛行西风带 30° 副热带高压带,无风带
东北信风带 0° 赤道低压带,无风带
东南信风带
30° 副热带高压带, 无风带 盛行西风带(咆哮西风带)
§11.1 海流概述 6
§11.1 海流概述
海洋科学基础知识梳理

海洋科学基础知识梳理当我们提及海洋,那片广阔无垠、深邃神秘的蓝色世界,总是能激发起无尽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海洋科学,作为一门研究海洋的综合性学科,涵盖了众多领域和知识体系。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来梳理一下海洋科学的基础知识。
首先,我们要了解海洋的地理特征。
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所覆盖,海洋被划分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这些大洋的面积、深度和地形各不相同。
太平洋是最大最深的大洋,拥有广阔的海盆和众多的岛屿;大西洋呈“S”形,其周边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繁忙的航运路线;印度洋则连接着非洲、亚洲和大洋洲;北冰洋位于地球的北端,大部分区域被冰层覆盖。
海洋的地形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广阔的大陆架,这是海洋与大陆接壤的浅海区域,资源丰富;还有深邃的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比如著名的马里亚纳海沟;此外,还有海岭、海盆等地形。
海洋中的水,其物理性质也是海洋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比如温度,海洋表面温度受太阳辐射、纬度、洋流等因素影响。
赤道附近水温较高,而两极地区水温较低。
随着深度的增加,水温逐渐降低,直到一定深度后保持相对稳定。
盐度则是指海水中溶解的盐类物质的含量,不同海域的盐度有所差异,主要受降水、蒸发、河流注入等因素影响。
洋流是海洋中大规模的海水流动,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比如暖流能带来温暖和湿润的气候,而寒流则会使经过地区的气温降低。
著名的洋流有北大西洋暖流、秘鲁寒流等。
海洋中的化学物质丰富多样。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如氯化钠、氯化镁等。
此外,还有各种溶解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它们对于海洋生物的生存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海洋生物学是海洋科学的重要分支。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巨大的鲸鱼,从简单的藻类到复杂的鱼类。
海洋生物的分布受到海洋环境的影响,比如光照、温度、盐度等。
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关系。
海洋地质学研究海洋底部的地质结构和演化历史。
海底有着火山、地震等地质活动,还存在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锰结核等。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讲解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讲解要点一: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说明:在半日潮区域(即早为潮、晚为汐),利用潮汐的涨落发电,一天可以开机四次。
要点二:海洋表层洋流1.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盛行风2.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大洋东部为寒流,大洋西部为暖流;(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方向环流,大洋东部为暖流,大洋西部为寒流;(3)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西风漂流为寒流;(4)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方法:洋流分布模式——8⎡⎤⎢⎥⎣⎦对洋流模式图及各大洋洋流分布特征,可联想为“8”。
中间视为赤道;上面“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下面的“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
记忆口诀:洋流三性①风主力,密度②补偿③水续④地⑤;海陆轮廓⑥与地形⑦,还有地转偏向力。
其中①指常年(时间性),沿一定方向(空间性),作大规模运动(规模性)。
②因温度、盐度不同而产生海水密度差异,如表层大西洋海水流向地中海,深层地中海海水流向大西洋。
③某海域因海水流走而致使周围表层海水来补充其“损失”。
④海水具有连续性。
⑤指②③两类洋流主要发生在局地海域。
⑥洋流的运动受海陆轮廓的制约。
⑦洋流的运动同时受海底地形的限制。
【典型例题】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模式图的掌握和判断能力。
首先要清楚世界大洋洋流的分布主要是由全球风带决定的;其次根据风带分析。
要求学生具有将地理分布规律进行模式化转变的能力,能够将世界洋流的具体分布概括成分布模式,并转换成图示。
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模式,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而在中高纬度海区北半球则为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
答案:C3.判断洋流流向的常用方法(1)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海流

第四章海洋环境及其与鱼类行动的关系第一节海洋形态一,海洋面积与划分海洋面积为3.1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0.8%。
海洋在南北半球分布不均匀,在北半球,海洋占半球总面积的60.7%,陆地占39.3%;在南半球,海洋占80.9%,而陆地只占19.1%。
同时地球也可分为两个半球,一个为水半球,集中了大部分水面,约占91%;另一个叫陆半球,集中了大部分陆地,但陆地也仅占47%(图4-1)。
根据海洋要素及形态特性,将海洋水域可分为主要部分及其附属部分。
主要部分为洋,附属部分为海、海湾和海峡。
现分述如下:1,大洋洋是指远离大陆、深度在2000米-3000米以上的水域。
其面积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
海洋因素如盐度、温度等不受大陆影响。
盐度平均为35‰,年变化小,水色高,透明度大,并且有着自己独立的潮汐和海流系统。
根据上述特征,可将世界大洋分为三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各个大洋的分界点如下,太平洋与大西洋在西经七十度南美洲顶端的合恩角,大西洋与印度洋以好望角(东经二十度)为界,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为由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东帝汶、再经澳洲的伦敦德里角至塔斯马尼亚岛到南极(以东经147°为界)。
但有人亦将围绕南极大陆的海洋称为南大洋或南冰洋、南极洋,北极海亦有人称为北冰洋。
图4-1 陆半球和水半球2,海海是指深度较浅,一般在200米-300米以内的水域。
面积较小,只占海洋总面积的11%。
温度受大陆影响很大,并有着显著的季节变化。
盐度在没有淡水流入而蒸发强烈的内海地区较高,但大量河水流入而蒸发量又小的海区则较低,一般在32‰以下。
水色低,透明度小。
几乎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海流系统,主要是受所属大洋的影响。
海又可分为地中海和边缘海两种。
地中海介于大陆之间或伸入大陆内部,如欧洲地中海、波罗的海、南海、墨西哥湾、波斯湾、红海等。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如北海、日本海、东海、黄海等。
1041053,海湾海湾是指洋或海的一部分延伸入大陆,且其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
地球上的主要洋流与海洋循环

地球上的主要洋流与海洋循环地球上的主要洋流与海洋循环是地球气候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扮演着调节气温、海洋分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几个主要洋流和海洋循环,以及它们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一、北大西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是地球上最著名的洋流之一。
它源自墨西哥湾,沿着美国东海岸向北流动,最终进入北大西洋。
这一洋流将热带水域的热量带入北纬高地区,对北欧地区的气候产生了显著影响。
北大西洋暖流的温暖水流使得北欧相对较温暖,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候较为温和,有助于维持该地区的温室状态。
二、秘鲁海流秘鲁海流是南美洲西海岸一条重要的寒流。
它来源于南大西洋的冷水,并在接近赤道的位置上升。
秘鲁海流带来的冷水流经秘鲁海域,对该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
这种寒流导致该地区的海洋表层温度下降,使得海洋生物丰富多样,尤其是靠近海岸的浮游生物的数量繁盛。
这又吸引了大量的鱼类和鸟类,形成了丰富的渔场。
秘鲁海流通过对风向和降水模式的调节,影响着周围大气环境,对沿海地区的降水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三、北太平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是另一个重要的洋流系统。
它是从菲律宾海开始的暖流系统,沿着日本海向东北方向流动,并最终影响到北美西海岸。
北太平洋暖流运送着大量的热量和水汽,对北美西海岸气温的调节起到重要作用。
这一洋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带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支持着丰富的渔业资源。
四、海洋循环系统除了洋流,海洋循环系统也是地球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循环系统可以分为全球性大循环和区域性小循环。
全球性大循环是指大规模的洋流系统,负责将热量从热带运送到极地地区,然后再将冷水带回热带,形成循环。
这种循环系统在全球范围内调节了热量的分布,对地球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区域性小循环则是指在局部海域形成的海流系统,如地中海循环等。
这些小循环通过对水温、盐度和营养物质的调节,影响着当地的海洋生态系统。
综上所述,地球上的主要洋流与海洋循环在地球气候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洋流与海洋环境关系研究

洋流与海洋环境关系研究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域之一,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
在海洋中,洋流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现象,对海洋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洋流的形成和演变是如何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的呢?洋流是海洋中的水流运动,一般分为表层洋流和深层洋流。
表层洋流包括近海边缘洋流和全球性洋流,它们是由风力、地转偏向力、大陆边缘的海陆相互作用等因素共同驱动形成的。
深层洋流则是由不同的水体密度和盐度差异引起的潜流运动。
洋流和海洋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洋流可以影响海洋的温度分布。
暖流和寒流是洋流的两种常见类型,它们在海洋中的输运作用对海洋的温度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向北方输送了大量的热量,使北欧地区的气候变得较为温暖,同时也为该地区的渔业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此外,洋流还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洋流可以将养分和生物体输送到不同的海域,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养分供应。
例如,秘鲁附近的背风流区域是世界上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海洋区域之一,正是因为洋流携带着富含养分的海水向上涌升,为该地区的浮游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洋流还可以影响海洋的海洋污染扩散和海岸侵蚀等问题。
洋流的运动会对海洋污染物的输运和扩散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海洋污染物通过洋流的作用可以迅速传播到其他海域,导致环境污染。
另外,洋流还会导致海岸侵蚀问题。
当洋流冲击海岸时,会将海水和波浪带到岸边,产生侵蚀作用,加速海岸的退缩。
为了更好地研究洋流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科学家采取了多种方法。
其中,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观测海洋表面的温度、悬浮物浓度等指标,获取全球范围内的洋流信息,从而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洋流与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的来说,洋流与海洋环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洋流通过调节海洋的温度分布、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物质循环等方面,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分布、生态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研究洋流与海洋环境关系的深入,既有助于增进对海洋的认识,也将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海流概述世界大洋表层海流模式海流及海洋渔业关系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世界四大渔场
返回
②北海道渔场
①北大西洋暖流 东格陵兰寒流 ③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②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④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
返回
风
盛行风吹拂着海面,推动着海水随风漂 动,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 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返回
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 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海水流动。
大 西 洋
地中海
返回
由风力和密度差异而引起的洋流,使出 盛行风 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由相邻的海区海水来 补充。上升流和下降流
返回
比流经地区水温高的洋流,一般为从低 纬向高纬流动的海流
暖流:
16℃
18 ℃ 20 ℃
水温高 纬度低
水温低 纬度高 24 ℃
22 ℃
20 ℃
北半球的暖流 南半球的暖流
返回
中高纬海区
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寒流,大洋东 岸---暖流
南半球: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
西
风
漂
流
北印度洋海区 东北季风
冬 季
逆时针方向
北印度洋海区
夏 季
西南季风
顺时针方向
大洋环流形成的原因
盛行风
形 成 原 因 密度差异 海陆分布形态
地转偏向力
海水垂直运动和深层环流
海流与海洋渔业的关系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西风飘流
东北信风带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飘流
东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世界大洋上层主要水平环流
赤道流系
西边界流(湾流和黑潮) 西风漂流 东边界流 极地环流
海洋了解海洋里的海流和洋流

海洋了解海洋里的海流和洋流海洋是地球上最宽广的水域,覆盖了约71%的地球表面。
海洋内部存在着复杂而广泛的运动形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海流和洋流。
海流和洋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海流和洋流的定义、形成原因以及它们对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一、海流和洋流的定义海流和洋流都是水的大规模水平流动。
海流是指在海洋中形成的水的水平运动,而洋流是特指在大洋中形成的水的水平运动。
它们通常呈环流状,沿着特定的路径在海洋上运动。
二、海流和洋流的形成原因1. 风力:风力对海洋表面的水产生了推动力,从而形成了海流和洋流。
例如,急流是在风力作用下快速形成的海流,它们经常在相对窄的海峡处形成。
2. 温度和盐度:海流和洋流的形成也受到温度和盐度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水体温度和盐度差异会导致水的密度差异,从而产生了密度驱动的海流和洋流。
3. 地形:海底地形和海岸线也对海流和洋流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地形的变化可以导致水流受到阻碍或加速,影响了海流和洋流的生成和路径。
三、海流和洋流的重要性海流和洋流对地球环境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全球气候调节:海流和洋流是全球大气循环和气候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通过运输能量和热量,将热量从赤道地区向极地地区传递,起到了平衡不同地区气温的作用。
2. 影响降雨分布:海流和洋流的存在可以影响相邻地区的降雨分布。
它们通过运输水分和盐度,改变了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和分布,从而影响了不同地区的降雨情况。
3. 生态系统影响:海流和洋流对海洋生态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们携带了营养物质和生物体,对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到调节作用。
4. 海洋资源利用:海流和洋流也对海洋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产生影响。
它们在海洋中运输着海水中的溶解物质和悬浮物质,影响了海洋中的物质循环和资源分布。
四、常见的海流和洋流1. 赤道洋流:赤道洋流是位于赤道地区的东西向洋流,主要包括赤道反流和赤道逆流。
第二节 海流

★按海流温度属性分类:
⑴冷流:海流的水温低于它所流经海域的水温,称为冷流,又称寒
流。通常,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海流为冷流。
⑵暖流:海流的水温高于它所流经海域的水温,称为暖流。通常,
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海流为暖流。
⑶中性流—海流的水温与它所流经海域的水温基本一致,称为中性
都盛行强劲的西风,风力常达11级;再加上好望角特有的岬角效应, 致使好望角航线常年狂风恶浪,海面极不平静。
三、我国近海的风浪概况: 我国近海的浪主要受季风制约。 冬季:长江口以北海域盛行偏北季风,渤海和黄海多为西北浪和北
向浪。 东海和南海盛行东北季风,以东北浪居多,台湾海峡东北浪占 优势。
夏季:盛行偏南季风,渤海、黄海和东海以东南浪为主,南海以南 向浪为主。 夏季风浪较小。
在北半球,密度小的高温水域,位于海流流向的右侧;密度大的低 温水域,位于流向的左侧。南半球反之。
②倾斜流:是指在不均匀的外压场作用下的梯度流,如:海洋上大气
压分布不均匀;大河入海口或迎风的海边,它们引起的海水不均匀堆 积,使海面(等压面)发生倾斜,从而产生倾斜流。
⑶补偿流:海水的流动具有连续性,某处的海水流失,则必有其它 海区的海水流来补偿,这种流称为补偿流。
特点:①来自热带海洋,水温高,属暖流。 ②流速较大。
4、西风漂流: 形成:西边界流在An作用下不断向右偏转,进入西风带后加上西风作
用,便形成了基本自西向东流动的西风漂流。 特点:①由于西风漂流是在暖性的西边界流的基础上形成,因此,西
风漂流仍然属暖流。 ②南半球无大陆阻挡,形成一个连续水环,使三大洋西风漂流彼此沟
3、西边界流: 形成:南、北赤道流到大洋西岸后分支,小部分向南汇入赤道逆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大洋表层海流模式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西风飘流 北赤道暖流
东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南赤道暖流 西风飘流
世界大洋上层主要水平环流
赤道流系 西边界流(湾流和黑潮) 西风漂流 东边界流 极地环流
洋流分布的规律
中低纬度海区:
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动
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
大洋西岸暖流 大洋东岸寒流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返回
世界四大渔场
②北海道渔场
①北大西洋暖流 东格陵兰寒流 ③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②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④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
返回
盛行风吹拂着海面,推动着海水随风漂 风 动,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
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返回
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 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海水流动。
第四章 海流
海流概述 世界大洋表层海流模式 海流与海洋渔业的关系
海流概述
海流的定义
海流(洋流):指海水因受气象因素和热效 应作用常年大规模的沿着一定途径所进 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海流的类型 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按性质分:暖流、寒流、中性流
世界大洋表层海流模式
大
西
洋
地中海
返回
由风力和密度差异而引起的洋流,使出 盛行风 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由相邻的海区海水来
补充。上升流和下降流
返回
比流经地区水温高的洋流,一般为从低 纬向高纬流动的海流
暖流: 水温高
纬度低
16℃ 18 ℃ 20 ℃
水温低 纬度高 24 ℃
22 ℃
20 ℃
北半球的暖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南半球的暖流
返回
比流经地区水温低的洋流,一般为从高
海流有扩大海洋生物分布的作用
◎暖流可将南方喜热性动物带到较高纬度海区;
寒流则可将北方喜冷性动物带到较低纬度海 区。
◎海流也有助于某些鱼类完成“被动洄游”。
◎海流可扩大浅水区内底栖动物的分布范围
海流与海洋生物生产力的关系
两种不同的海流交汇处、上升流海区,往往 形成良好的渔场(图)。
对航海的影响
纬向低纬流动的海流
寒流:水温低
纬度高
水温高 纬度低
20 ℃ 18 ℃ 16 ℃
20 ℃ 22 ℃ 24 ℃
南半球的寒流
北半球的寒流
黑潮
黑潮及其 分支台湾 暖流、对 马暖流、 黄海暖流
返回
返回
西风漂流
中高纬海区
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寒流,大洋东 岸---暖流
南半球: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
西风漂流
北印度洋海区
冬
东北季风
季
逆时针方向
北印度洋海区
夏 季
西南季风
顺时针方向
大洋环流形成的原因
盛行风
形
密度差异
成
原
因
海陆分布形态
地转偏向力
海水垂直运动和深层环流
海流与海洋渔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