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仪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核医学仪器

核医学仪器是指在医学中用于探测和记录放射性核素放出射线的种类、能量、活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空间分布等一大类仪器设备的统称,它是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必备要素,也是核医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根据使用目的不同,核医学常用仪器可分为脏器显像仪器、功能测定仪器、体外样本测量仪器以及辐射防护仪器等,其中以显像仪器最为复杂,发展最为迅速,在临床核医学中应用也最为广泛。

核医学显像仪器经历了从扫描机到γ照相机、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PET/CT、SPECT/CT 及PET/MR的发展历程。1948年Hofstadter开发了用于γ闪烁测量的碘化钠晶体;1951年美国加州大学Cassen成功研制第一台闪烁扫描机,并获得了第一幅人的甲状腺扫描图,奠定了影像核医学的基础。1957年Hal Anger研制出第一台γ照相机,实现了核医学显像检查的一次成像,也使得核医学静态显像进入动态显像成为可能,是核医学显像技术的一次飞跃性发展。1975年M. M. Ter-Pogossian等成功研制出第一台PET,1976年John Keyes和Ronald Jaszezak 分别成功研制第一台通用型SPECT和第一台头部专用型SPECT,实现了核素断层显像。PET由于价格昂贵等原因,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十几年来,随着PET/CT的逐渐普及,实现了功能影像与解剖影像的同机融合,使正电子显像技术迅猛发展。同时,SPECT/CT及PET/MR的临床应用,也极大地推动了核医学显像技术的进展。

第一节核射线探测仪器的基本原理

一、核射线探测的基本原理

核射线探测仪器主要由射线探测器和电子学线路组成。射线探测器实质上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可将射线能转换为可以记录的电脉冲信号;电子学线路是记录和分析这些电脉冲信号的电子学仪器。射线探测的原理是基于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效应,主要有以下三种。

1.电离作用射线能引起物质电离,产生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的强度与

射线的种类、能量及射线的量存在一定关系,记录并分析这些电信号即可得知射线的种类及放射性活度。如,电离室(ionization chamber)、盖革计数器(Geiger-Müller counter)等。

2.荧光现象带电粒子能使闪烁物质发出荧光。γ光子在闪烁体中通过产生光电子、康普顿电子和电子对激发闪烁物质发出荧光。荧光光子经过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信号并被放大,由后续的电子学单元分析、记录下来。如,闪烁计数器等。

3.感光作用射线可使感光材料中的卤化银形成潜影,在进行显影处理时,将潜影中的感光银离子还原为黑色的金属银颗粒,感光材料形成黑色颗粒的数量与射线的量成正比。根据感光材料产生黑影的灰度及位置判断放射性存在的量及部位。如,放射自显影等。

二、核射线探测器的种类

核射线探测仪器根据探测原理主要分为闪烁型探测器(scintillation detector)、电离型探测器(ionization detector)、半导体探测器和感光材料探测器。闪烁型探测器主要用于核医学显像仪器、功能测定仪器,体外β、?射线测量仪器等;电离型探测器主要用于测定放射源活度和辐射防护仪器。

(一)闪烁型探测器

闪烁型探测器是利用射线使荧光物质分子激发,激发态(excited state)的荧光物质分子回复到基态(ground state)时发射荧光光子的原理设计的探测器。闪烁型探测器由闪烁体、光导、光电倍增管等组成。是核医学仪器中应用最广泛的探测器。

1.闪烁体(scintillator)闪烁体吸收射线能量后,闪烁体内的分子或原子被激发,并在回复到基态时发射荧光光子。闪烁体依据形态又分为固体闪烁探测器和液体闪烁探测器,其中晶体闪烁探测器(crystal scintillation detector)是核医学仪器最常用的固体闪烁探测器。液体闪烁探测器主要用于低能β射线、低能?射线及契伦科夫效应等测量,称为液体闪烁测量。晶体闪烁探测器的材料选择,单光子探测多选用碘化钠晶体(NaI),在碘化钠晶体内按0.1% ~ 0.4%分子比加入铊(Tl)可以增加能量转换效率,提高探测效率。因此,碘化钠晶体通常表示为NaI(Tl)。碘化钠晶体透明度高、对射线吸收性能好、探测

效率高,对核医学单光子显像最常用的核素99m Tc的 射线的探测效率可达到70% ~ 90%。正电子探测选用锗酸铋(bismuth germanium oxide,BGO)晶体,硅酸镥(lutetium oxyorthosilicate,LSO)晶体及硅酸钇镥(lutetium yttrium orthosilicate,LYSO)晶体等。

2.光导(lightguide)光导主要有硅油和有机玻璃两种,填充于晶体闪烁探测器与光电倍增管之间,减少空气对荧光光子的全反射,提高荧光光子进入光电倍增管的效率。

3.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可将微弱的光信号转换成电流脉冲(图2-1)。闪烁体发射的荧光光子经光学窗进入光电倍增管,在光阴极上打出光电子,离光阴极不远处的第一倍增极上加有200 ~ 400V的正电压,光电子被它吸引和加速,高速光电子撞在倍增极上会产生多个二次电子;二次电子又被加有更高电压(+50 ~ +150V)的第二倍增极吸引和加速,并在它上面撞出更多二次电子,然后第三倍增极使电子进一步倍增。经过9 ~ 12个倍增极的连续倍增,二次电子簇流最后被阳极收集起来形成电流脉冲,每个倍增极的倍增因子一般为3 ~ 6,总倍增因子可以达到105 ~ 108。从阳极上得到的电子簇流与进入光电倍增管的闪光强度成正比,因而也与入射闪烁晶体的γ 光子的能量成正比,所以闪烁探测器是一种能量灵敏探测器。外界磁场能影响在倍增极之间飞行的二次电子的运动轨迹从而使倍增因子发生变化,因此在光电倍增管外面通常包裹着高导磁系数材料制造的磁屏蔽层以降低外界磁场的影响。

图2-1 光电倍Array

增管工作原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电倍增管也出现了全新设计,通过将低功耗数字电路集成到硅光电倍增管芯片,这种硅光电倍增管可以将探测到的光子直接转换成可通过芯片计数的超高速数字脉冲。硅光电倍增管可以实现更快、更准确的光子计数,以及更好的时间分辨率,对于改善核医学影像仪器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离型探测器

电离型探测器是利用射线能使气体分子电离的原理设计的探测器,常采用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