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酶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酶的特性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酶的特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40bfbc981c758f5f71f6707.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酶的特性知识点
酶的特性主要四点:
1、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其效率是一般无机催化剂的10的7次幂~~10的13次幂。
2、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
3、酶在生物体内参与每一次反应后,它本身的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与催化剂相似);
4、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40℃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
在40~50℃之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
(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5、活性可调节性。
6、有些酶的催化性与辅因子有关。
7、易变性: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
第五章酶的特性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预祝大家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酶知识点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酶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c62f1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0.png)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酶知识点酶在生物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降低活化能,使得反应更加迅速进行。
本文将介绍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中与酶相关的知识点。
1. 酶的概念和特点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具有特定的立体结构。
酶能够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但本身不参与反应,也不改变反应的热力学平衡。
酶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同时能够在低温和中性条件下工作。
2. 酶的命名和分类酶按照催化反应类型进行分类,常见的酶有氧化酶、还原酶、水解酶、合成酶等。
酶的命名通常采用“底物名+酶名”或“酶名+酶”等形式,如葡萄糖氧化酶、DNA聚合酶等。
3. 酶的活性和影响因素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等。
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是指酶活性最高的温度和pH值。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而酶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也会受到抑制。
4. 酶的底物结合和酶-底物复合物酶与底物之间通过吸附和键合作用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酶与底物结合具有亲合力选择性。
酶与底物结合形成的酶-底物复合物使得底物分子更容易发生反应,从而加速酶催化反应的进行。
5. 酶的反应速率和催化效率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消耗速率、产物生成速率或酶底物结合速率来计量。
催化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酶所催化的底物转化量,是衡量酶催化性能的重要指标。
6. 酶的抑制与激活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抑制剂的作用发生抑制,抑制剂分为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
竞争性抑制剂与酶底物结合位点竞争,而非竞争性抑制剂会改变酶的构象从而降低酶的活性。
酶的活性也可以通过激活剂的作用得到提高,激活剂可以增加酶底物结合的亲合力,促进酶催化反应的进行。
7. 酶的应用领域酶在生物工程、医学、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酶可以被用来合成有机物,分解有害物质,生产食品添加剂等。
酶还可以作为临床分析技术的重要工具,用于检测疾病标志物等。
总结:酶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催化作用,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生物必修一课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生物必修一课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https://img.taocdn.com/s3/m/bdde4c1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79.png)
目的要求 1.初步学会探索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方法。 2.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和pH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 况。
材料用具 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试管,量筒,小烧 杯,大烧杯,滴管,试管夹,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 度计,火柴。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 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热水,蒸馏 水,冰块,碘液,斐林试剂。
5.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 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6.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因空间结构破坏而 失活。
7.在一定低温下,酶的活性低,但空间结构稳定,并未 失活,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可升高。
学习目标定位
学习目标 a.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b.进行有关实验的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 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重点与难点 (1)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2)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原理;(3)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情境导入 生命活动要求体内环境稳定,温度控制是稳定内环境的 一个重要环节。可是陆地的气候变化很大,一切变温动物, 如昆虫、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的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季 节变化的很大限制,一般都要进行冬眠,有的甚至进行夏 蛰。只有恒温动物,能够保持一定的体温,进行正常的代谢 活动,才是真正的陆地动物,真正地占领了陆地。
为什么温度对生物的生命活动影响这么大呢?
教材问题释疑
(一)问题探讨 1.这个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鸟类的胃是否只有物理 性消化,没有化学性消化? 2.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3.提示: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 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酶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酶](https://img.taocdn.com/s3/m/b2c6a05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e.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酶生物必修一知识点:酶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它在生物体内起着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
酶能够降低活化能,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速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酶的结构、功能以及影响其活性的因素。
一、酶的结构酶由一个或多个氨基酸链组成,具有特定的立体结构。
酶的立体结构决定了其催化特异性。
酶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底物结合位点和催化活性位点。
底物结合位点用于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催化活性位点则促使化学反应的进行。
二、酶的功能1. 降低活化能:酶通过提供呈现在反应中的底物更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
这使得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以适应细胞内的生理条件。
2. 催化特异性:酶对底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不同的酶对不同的底物有选择性地发挥催化作用,这种特异性使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更为高效。
3. 调控代谢过程:酶在调控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酶的活性可以通过调节酶的合成和降解、改变酶的构象以及调节底物和产物的浓度来进行调控。
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活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的浓度以及其他辅助因子。
1. 温度:酶的活性与温度密切相关。
适宜温度范围内,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直至达到最适温度。
然而,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酶的变性,使其失去催化活性。
2. pH值:pH值对酶的活性也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酶适宜的pH 范围各不相同,酶在其最适pH值下活性最高。
3. 底物浓度:酶活性通常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底物浓度超过酶的饱和浓度时,进一步增加底物浓度将不再影响酶的活性。
4. 酶的浓度:酶的浓度与其催化速率成正比。
酶浓度较低时,催化速率较慢;增加酶的浓度则会提高催化速率。
综上所述,酶作为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在维持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酶的结构、功能以及影响其活性的因素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化学反应和生物代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酶的工作机制,我们可以探索更多关于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奥秘,为生物技术和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1节酶的作用和本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1节酶的作用和本质](https://img.taocdn.com/s3/m/e1667561581b6bd97f19eaf0.png)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酶的作用和本质【学习目标】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和本质2、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方法【自学感知】(一)细胞代谢的概念: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二)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原理:加热、FeCl3中的以及肝脏研磨液中的均可影响过氧化氢分解为和(2)实验材料:①的体积分数为3%的,质量分数为3.5%的②的质量分数为20%的思考:①实验中过氧化氢要用新配制的原因是②选用的肝脏必须是新鲜的原因是(3)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试管编号 1 2 3 4方法步骤加入物质各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处理不处理观察气泡产生情况观察卫生香燃烧情况实验结果回答课本实验中的讨论题(4)实验结论:2、控制变量与对照实验(1)自变量:实验中的变量。
因变量:随而变化的变量。
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对造成影响(2)对照实验:除了以外,其余因素都叫做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和组(3)据“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回答:①试管1和试管2为对照实验:自变量是,因变量是无关变量是(列举两个)。
对照组为试管②试管1、试管3和试管4为对照实验:自变量是,因变量是,对照组为试管3、酶的作用、作用原理及意义(1)酶具有作用(2)作用原理:降低化学反应的①活化能:分子从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②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更高。
(3)意义:使细胞代谢在条件下快速进行。
(三)酶的本质1、探索历程(1)巴斯德之前:发酵是一个纯化学过程,与生命活动无关(2)巴斯德: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3)李比希:发酵是酵母菌中的某些物质在酵母菌死亡并裂解后发挥作用(4)毕希纳:从酵母菌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未进行分离鉴定(5)萨姆纳:提取出了脲酶,并证明为蛋白质(6)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页具有生物催化作用2、酶的本质(1)化学本质:(2)产生的场所(细胞内/外),合成的细胞器:(3)发挥作用的场所(细胞内/外)。
生物高一必修一知识点酶
![生物高一必修一知识点酶](https://img.taocdn.com/s3/m/b0bc604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0.png)
生物高一必修一知识点酶酶是生物体内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分子,具有催化生化反应的能力。
它们在生物体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调节新陈代谢、合成新物质、分解废物等。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酶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酶的定义与性质1. 酶的定义:酶是一类具有催化生化反应能力的蛋白质分子,可以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速度。
2. 酶的特点:- 高效催化性:酶可以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加速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效率。
- 特异性:酶对于底物有选择性,只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 可逆性:酶催化的反应可以前进,也可以逆转。
- 受环境影响:酶的活性受到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二、酶的命名与分类1. 酶的命名:酶的命名通常以底物名称后加-酶作为后缀,例如,葡萄糖酶催化葡萄糖的反应。
2. 酶的分类:- 按作用方式分为:催化剂酶、调节酶、结构酶等。
- 按催化反应类型分为:氧化酶、还原酶、水解酶等。
- 按底物种类分为:葡萄糖酶、淀粉酶、脂肪酶等。
三、酶的催化机制1. 酶的底物识别:酶通过特定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2. 酶的催化过程:- 底物与酶结合后,酶能够改变底物的构象,使其更易于发生化学反应。
- 酶能够在酶底物复合物中提供合适的活化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 反应完成后,生成物从酶中解离,使酶得以再次参与其他反应。
四、酶的调节1. 与底物浓度相关:酶的活性通常受到底物浓度的影响,底物浓度越高,酶活性越高。
2. 温度对酶的影响:- 低温:酶活性较低,反应速率较慢。
- 适宜温度范围:酶活性最高,反应速率最快。
- 高温:酶的构象变化,使酶失去活性,反应速率降低甚至停止。
3. pH值对酶的影响:- 酶对于酸碱度有一定的容忍度,通常最适pH值可使酶活性达到最高。
- 如果酶处于过高或过低的pH值条件下,可能导致酶变性,活性降低。
4. 酶的激活与抑制:有些物质可以激活酶的活性,促进化学反应;有些物质则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阻碍化学反应的进行。
必修一生物酶知识点课本
![必修一生物酶知识点课本](https://img.taocdn.com/s3/m/2fb57b6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d.png)
必修一生物酶知识点课本一、酶的概念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是调节生物体内化学反应速度的催化剂。
酶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二、酶的特点 1. 酶是高度专一性的生物催化剂,每一种酶只能催化特定的底物。
2. 酶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催化反应,温度一般在体温范围内。
3.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催化速率可达到每秒上万次甚至更高。
4. 酶的催化作用可逆,不会消耗自身而参与反应。
在反应结束后,酶可以继续催化其他反应。
5. 酶对环境的影响小,催化过程中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三、酶的分类酶按照催化反应的类型可以分为六大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合成酶、异构酶和裂解酶。
每一类酶又可以细分为多个亚类,具有不同的催化功能。
四、酶的结构酶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多肽链组成,具有特定的折叠结构。
酶的活性部位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能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反应。
酶的活性部位的结构决定了酶的专一性和催化效率。
五、酶的催化机制酶的催化机制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酶促反应过程中酶与底物形成酶底物复合物,然后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来催化反应。
二是酶通过改变反应路径,使反应过程更加有利,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六、酶的调节酶的活性受到多种调节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
温度和pH值的变化可以影响酶的构象和活性,进而影响反应速率。
底物浓度的变化可以通过调节酶的合成和降解速率来影响酶的活性。
七、酶的应用酶在生物工程、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酶可以用来生产酶制剂,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制造和污水处理等领域。
此外,酶还被用于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中。
八、酶的工程改造酶的工程改造是通过改变酶的结构和功能来得到具有特定性质的新酶。
工程改造可以通过基因突变、蛋白工程等方法实现。
通过酶的工程改造,可以获得更高的催化活性、更好的稳定性和更广泛的反应底物范围。
九、酶与人类健康酶在人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酶参与食物消化过程,帮助人体吸收营养物质。
高一生物必修一酶的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酶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35d1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f.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酶的知识点酶是一类在生物体内起催化作用的特殊蛋白质,它们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子。
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广泛的催化活性,对于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高一生物必修一课程中关于酶的基本知识点。
一、酶的特性1. 酶是生物体内产生的特殊蛋白质,由氨基酸通过特定顺序组成,在特定的空间构型下形成。
2. 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只能催化特定的反应底物,对于其他底物无反应性。
3. 酶的催化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以及底物浓度等。
4. 酶催化反应遵循米氏动力学定律,即酶活性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呈现饱和性和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的特点。
二、酶的分类根据酶催化反应的不同类型,酶可以分为六大类:1. 氧化还原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如过氧化氢酶、乳酸脱氢酶等。
2. 转移酶:催化底物之间的基团转移,如转氨酶、磷酸酶等。
3. 水解酶:催化底物的水解反应,如葡萄糖酶、淀粉酶等。
4. 合成酶:催化底物的合成反应,如DNA聚合酶、蛋白质合成酶等。
5. 异构酶:催化同分异构体之间互相转化的反应,如异构酶、二氢叶酸还原酶等。
6. 类酶:具有酶样活性,但不是真正的蛋白质酶,如核酸酶、胰岛素等。
三、酶与底物的结合方式1. 锁与关键:酶与底物之间形成临时的结合态,类似于锁与钥匙的关系,只有符合特定要求的底物才能与酶结合。
2. 酶与底物的亲和力:酶与底物的结合是通过非共价作用力实现的,主要包括氢键、范德华力和离子键等。
3. 酶的活性位点:酶分子中的特定区域,与底物结合并完成催化反应活性的区域。
四、酶调节机制1. 酶的活性可受到激活剂和抑制剂的调节,从而增强或抑制酶的催化活性。
2. 激活剂是能够提高酶活性的物质,如某些离子、辅酶和激素等。
3. 抑制剂是能够降低酶活性的物质,如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等。
五、酶催化速度的影响因素1. 温度:适宜的温度能提高酶的催化速率,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酶变性,使其失去催化活性。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 第1节 第2课时 酶的特性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 第1节 第2课时 酶的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be14d7800066f5335b81217e.png)
第2课时酶的特性一、酶的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1)酶的高效性是指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2)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2.酶具有专一性(1)酶的专一性是指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而无机催化剂催化的范围比较广,如酸能催化蛋白质、脂肪和淀粉水解。
(2)实例:脲酶只能催化尿素分解。
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低温只能使酶活性降低,不会使酶失活。
(1)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在一定条件下,酶活性最大时的温度称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酶促反应速率不仅不再加快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2)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pH在一定条件下,酶活性最大时的pH称为该酶的最适pH。
pH偏高或偏低,酶促反应速率都会下降。
(1)二肽酶能催化多种二肽水解,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2)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3)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活性最高,因此酶适合在此温度下保存()(4)低温、高温、强酸、强碱条件下酶的活性都很低,且酶的空间结构都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 答案(1)×(2)√(3)×(4)×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但淀粉水解后会生成麦芽糖,蔗糖水解后会产生葡萄糖和果糖,它们都是还原糖。
下表为比较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催化作用实验,请分析:1.1号试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2号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什么?你能从该实验得到什么结论?提示1号试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产生了还原糖,淀粉被水解,2号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没有被水解。
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2.上述实验中能否使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作为鉴定试剂?提示不能,因为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而蔗糖分子无论是否被水解都不会使碘液变色。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酶的本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酶的本质)](https://img.taocdn.com/s3/m/b5fb831af524ccbff02184a5.png)
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与酶促反应一、酶的作用和本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新陈代谢的概念;②举例说明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③说明酶的本质;④概述酶的概念。
(2)能力目标:①通过学习设计实验和亲自进行实验,使学生学会设置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②能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分析,并作出相应的结论;(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阅读酶的探索历程,认同以下观点:①只有不断的进行艰苦的、无私的努力和奉献,才能与真理靠近;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怀疑中前进的。
通过资料酶与疾病的学习,激起同学们对酶缺陷的患者的同情,同时怀揣对生命的热爱,并认同以下观点:①生物科学与我们很靠近,就在身边,学好生物能解决实际问题;②生命、时间可贵,只有不断的发光发热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1、酶的作用的探究实验和实验结果的讨论、分析;三、教学难点:1、酶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的;2、实验变量的控制;四、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2、分组讨论法3 、图像展示法4、启发教学法五、教学思路:六、教学过程:回顾生命系统,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出新陈代谢的概念; 导入酶及其大概的作用设计H 2O 2的分解实验,探究之前对酶的作 用和来源假设是否正确;--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提出为什么?实验讨论并由各组提出本小组的观点"学生分析和提出观点; ① 酶具有催化作用 ②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③ 引出高中实验变量及变量的控制阅读资料,观看酶的发现史纪录片总结:酶的本质情感树立:科学是在不 断的探索和艰苦中进步 的由学生总结老师引导:酶的概念观看酶缺陷疾病的事例-二"情感树立:生命、时间 可贵,只有不断的发光 发热才能实现人生的价 值;模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入新课师生活动:(1)教师展示图片1同学们,图片上有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的衣服脏了,怎么办呢?(2)学生观看广告:白猫加酶洗衣粉(3 )教师设疑引入新课:为什么酶有这样神奇的功效?酶的作用是什么呢?它的本质是什么?模块二:突破重难点,共同实验探究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和来源设计意图:①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并得到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笔记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6c2a76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0c.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笔记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一、酶。
1. 酶的作用和本质。
- 作用。
- 细胞代谢是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的统称。
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活化能是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例如,在没有酶催化的情况下,过氧化氢分解需要较高的活化能,反应速度很慢;而有过氧化氢酶催化时,过氧化氢分解的活化能大大降低,反应速度迅速加快。
- 本质。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酶的本质。
例如,巴斯德之前认为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而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整个细胞在起作用;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毕希纳通过实验证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他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后来,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20世纪80年代,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2. 酶的特性。
- 高效性。
-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⁷ - 10¹³倍。
例如,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³⁺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率实验中,过氧化氢酶能在短时间内使大量过氧化氢分解,产生大量气泡,而Fe³⁺的催化效率相对较低。
- 专一性。
-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例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而不能催化蛋白质或脂肪的水解;脲酶只能催化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而对其他物质不起催化作用。
这是因为酶具有特定的活性中心,只有特定的底物才能与活性中心结合并发生反应。
- 作用条件较温和。
- 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温度和pH对酶活性影响较大。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酶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酶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a194e5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b.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酶知识点归纳酶是生物进行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高一生物必修一会涉及到这部分内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酶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酶知识点一、细胞代谢与酶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3、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4、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最适温度,最适pH)5、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机理:降低活化能。
实质: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底物浓度。
2、酶浓度。
3、 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
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三、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的原则。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高一生物学习方法回归课本最重要经过对一部分的同学做试卷分析,发现很多的人觉得生物的题出得很难,但实际上他们错的题更多的是最基础的内容,长时间没有回顾学过的内容,很多人已经忘了一些很基础的知识,有谁还能准确地说出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还有谁能记得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或者伴性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区别?如果不能的话,孩子们,回归课本吧!先将基础知识梳理清楚再说!多想几个为什么生物的考察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
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理解透彻基础知识外,还要多想想为什么是这样。
生物必修一酶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酶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7198b3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6d.png)
生物必修一酶知识点酶是生物体内最为重要的催化物质之一,它们是生化反应的催化剂,能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而不改变反应本身的性质和结果。
在生物体内,酶从合成、降解大分子物质、合成能量分子以及保持细胞功能和结构的角度起着巨大的作用。
生物必修一中,酶是重点对象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生物必修一酶知识点。
一、酶的特点酶具有以下特点:1.催化活性高:只需很少的酶就能催化大量的反应。
2.选择性强:酶的活性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只对特定的底物反应,不作用于其他的物质。
3.反应速度快:酶作用下反应速度可提高1~10万倍。
4.具有可逆性:酶催化反应产物形成后有时能反作用于酶使其变原状态,达到可逆效果。
二、酶的分类酶分为四类:氧化酶、还原酶、转移酶和水解酶。
1.氧化酶:催化氧化反应,将化合物的氧化态由低转高,同时伴随能量释放并转化为其他形式。
2.还原酶:与氧化酶相反,催化还原反应,将化合物的氧化态由高转低,同时在反应中吸收外界能量进行新的化合键的形成。
3.转移酶:催化化合物之间的基团转移反应,将某个化合物中的基团转移至另一个化合物上。
4.水解酶:主要作用是催化水解反应,将复杂大分子在水的存在下分解成较小或较单纯的化合物。
三、酶的结构酶是蛋白质质体的一种,有三级结构,即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
1.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所有氨基酸残基的线性序列,不稳定,可被酶解成小片段。
2.二级结构:蛋白链序列局部折叠而成的稳定结构,具有α螺旋和β折叠两种形态。
3.三级结构:二级结构在空间上的组装所形成的最终结构,是蛋白质的功能单位,含有多种氨基酸残基单元。
四、酶的活性酶活性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温度、pH值、化合物浓度等方面。
1.温度:手性和结构都是与温度密切相关的重要参数。
酶活性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理想温度下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2.pH值:酶活性随酸碱度变化呈现不同的活性,酶活性随pH值的变化规律也较为复杂。
在特定的pH值下,酶活性能达到最大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时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必备知识梳理
回扣基础要点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1.细胞代谢:指细胞内化学反应 的统称,是细胞
的基础。
生物必修一酶
2.关于变量 (1)变量:是指实验过程中 可以变化 的
因素。 (2)自变量 :是指人为改变的变量,如氯化铁
和肝脏研磨液。 (3) 因变量 :是指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氨基酸
核糖核苷酸
核糖体
细胞核(真 核生物)
生物催化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生物必修一酶
2.酶与激素的比较
来源
化学 本质
生物 功能 共性
酶
活细胞产生
绝大多数是蛋 白质,少数是 RNA
激素 专门的内分泌腺或 特定部位细胞产生 固醇类、多肽、蛋 白质、氨基酸、脂 质等
催化作用
调节作用
在生物体内均属高效能物质,即含 量少、作用大、生物代谢不可缺少
5.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 少数RNA 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友情提示 根据上述内容完成教材P82基础题中 第1题。
生物必修一酶
三、酶的概念和特性 1.概念:酶是 活细胞 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
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 2.
(1) 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 ~1013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 一种或一类 化学反应。 (3)酶的作用条件较 温和 :在 最适宜 的温度和pH 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 的活性都会明显 降低 。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 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 低,但不会失活。
境、体内的外环境如消化道或体外环境如试管
中;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呼吸酶则不需要内
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活细胞都可产生酶,故
A、B、D都不对。 生物必修一酶
2.当某种RNA存在时,生物体内的某种化学反应能
正常进行,当这种RNA被有关的酶水解后,此种
化学反应的速率便慢了下来。由此可以说明
A.RNA是核酸的一种
生物必修一酶
二、酶本质的探索 1.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没有
酵母活细胞 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 精的。 2.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物质是 酵母细胞死亡 并裂解后释放出来的。 3.毕希纳把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出的引起发酵的 物质叫 酿酶 。
生物必修一酶
4.1926年,美国的萨姆纳第一个提取出 脲酶 ,并 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其作用是分解 尿素 。
生物必修一酶
实验探究 酶的本质及生理作用的验证实验
1.酶是蛋白质的验证实验 (1)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组: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 色反应 对照组: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2)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照,实验组若出现紫 色,证明待测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出现 紫色,则该酶液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
生物必修一酶
对位训练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
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
叶绿体基质中
D.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解析 酶发挥作用的场所可以在细胞内、内环
5.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 验,证明酶具有催化能力,同时也证明酶具有 高效性。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 活化能,使细胞代谢在 温和 条件下快速进行。
生物必修一酶
练一练 (1)教材P79中,1~4号试管中 1 号试管是对照 组, 2、3、4 号试管是实验组。 (2)高考考点集锦 2H2O2 酶 2H2O+O2,该过程有气泡冒出。若 反应一段时间,不再有气泡冒出,说明 反应结束; 若在不增加H2O2量的前提下,使气泡(O2)的 生成量增加,可采取的措施是提高 H2O2的浓度 。
生物必修一酶
甲、乙两曲线表明: (1)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 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 减弱。 (2)酶的催化能力的发挥有一个最适pH,在低于 最适pH时,随着pH的降低,酶的催化能力逐渐降 低;高于最适pH时,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逐 渐下降。 (3)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活,而低温只 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 高可恢复活性。
的变量,如H2O2的分解速率或酶活性。 (4)无关变量:是指除自变量外,其他对实验
结果 能造成影响 的可能因素,如H2O2浓度, 肝脏研磨液新鲜程度等。
生物必修一酶
3.对照实验:除了 一个因素 以外,其余因素都 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它一般要设 置 对照 组和 实验 组。
4.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 应的 活跃 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不 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3)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 生物必修一酶
3.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
加入酶B的反应速率与无酶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相 同,而加入酶A的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大明 显加快,说明酶B对此反应无催化作用,进一步 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4.温度、pH影响酶活性的曲线
生物必修一酶
(3)实验变量:自变量是待测酶液和已知蛋白液, 因变量是是否有紫色反应。
2.酶的催化作用 (1)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组:底物+相应酶液检测底物被分解 对照组:底物+等量蒸馏水检测底物不被分解 (2)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底物性质利用相应试剂 检测,若底物被分解,则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否则不具有催化作用。 (3)实验变量:自变量是相应酶液的有无,因变 量是底物是否被分解。
( B)
B.RNA也可起生物催化剂的作用
C.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D.RNA是该种生物的遗传物质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RNA能催化化学反
应,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生物必修一酶
考点二 与酶有关的曲线分析 1.酶催化活性的表示方法
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2.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
(1)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 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生物必修一酶
想一想 (1)酶的基本单位、合成场所是什么? (2
提示 (1)氨基酸、核糖核苷酸、核糖体、细胞核 (2)蛋白酶
生物必修一酶
构建知识网络
生物必修一酶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酶的本质、作用及与激素的比较 1.酶的本质及生理功能
化学本质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少数是RNA
合成原料
合成场所 生理功能 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