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业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业答案

1.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0分)1、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A )。

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B、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C、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D、使人们一劳永逸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A C D)。

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C、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精神运动D、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E、运动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B )。

A、主观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不可知主义5、有个驼背的人去求医,问能否治好他的驼背。

医生说:“可以。

”随后就叫他趴在地上,然后用门板压在他背上,医生站在门板上面用脚使劲往下压,驼子叫苦连天,直到把背压直,而人却被压死了。

驼子家属要医生偿命。

医生争辩说:“我只负责治病,不管什么救人。

”这笑话(B C D )。

A、是对医生的不敬B、深刻地讥讽了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C、说明形而上学思想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D、形而上学必然导致唯心主义E、说明古代的医生不会看病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C )。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7、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C )。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8、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C )。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9、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指(C D )。

A、事物又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B、在原来的基础上作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C、事物仿佛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但这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回复D、经过两次否定,事物发展到更高阶段E、在外力推动下,事物作机械运动10、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A C D E )。

(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概念题)2:第二次作业(简答题)3:第三次作业(判断题)4:第四次作业(论述题)5:第五次作业(概念题)6:第六次作业(简答题)7:第七次作业(判断题)1:[论述题]文化参考答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论述题]人的本质参考答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论述题]社会基本矛盾参考答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并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4:[论述题]认识运动总规律参考答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较之以往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

5:[论述题]反映论参考答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较之以往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

6:[论述题]辨证否定参考答案: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能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

7:[论述题]矛盾分析法参考答案: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能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

8:[论述题]规律参考答案: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最根本的方法。

矛盾本身就是事物和过程。

所以分析事物和过程就是分析矛盾,就是用对立统一规律去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科学方法。

9:[论述题]物质参考答案: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科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物质运动的规律性,10:[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参考答案: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练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B 4.A 5.D二、辨析题1、答案要点: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2、答案要点:这一说法不对。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第一章辨析题及材料题答案1A 2C 3B 4C 5D 6A 7C 8A 9D 10D 11B 12B 13B 14 C 15D 16D 17D 18C 19D 20C 21B 22C 23C 24C 25A 26B 27A 28D 29C 30A 31D 32B 33D 34B 35A 36A 37D 38D 39B 40C 41A 42D 43A 44B 45D 46D 47A 48B 49D 50A 51D 52B 53D 54D二、辨析题1、答案要点:(1)正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案

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2.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3.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5.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基本核心D.思想精髓二、多项选择题6.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阶级斗争学说7.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 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8.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特别是十九世纪最先进国家的主要思潮的继承。

这主要思潮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学C.法国社会主义D.英国经典力学9.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0.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角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是A.最根本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三、简答题1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作用是什么?12.全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什么?四、辨析题13.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练习测试题1.名词解释(1)哲学:哲学是理论论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形式。

(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家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

(4)辩证法: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5)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6)方法论:就是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也叫做指导思想。

(7)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都是属于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2.不定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2、3 )。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论的“基本内核”④英国18世纪唯物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3 )。

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⑵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⑷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 2、4 )。

⑴物质世界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⑵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⑷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4)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 1、2、3 )。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后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后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后题答案一、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3)答:从不同角度,作出不同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14-18)\答:(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科学回答了社会的物质性?(P33)答: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任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任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这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p45)答:矛盾的普遍性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南开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

南开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

南开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南开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单选题1、B2、B3、A4、C5、B一、单选题(共50道试题,共50分。

)V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C.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正确答案:B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A.思想B.物质C.意识D.实践正确答案:B3.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A.世界的统一性B.世界的运动变化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正确答案:A4.社会改革实质上是()A.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B.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C.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D.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正确答案:C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规律性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广延性精确答案:B6.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劳动者的分工形式C.产品的分派方式D.商品的交换方式精确答案:A7.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B.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心识形态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D.政权机构和军队警察精确答案:B8.从起源上看,国家是()A.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和表现B.阶级矛盾不可和谐的产品和表现C.维护社会秩序的产品和表现D.维护社会正义的产物和表现精确答案:B9.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方式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正确答案:A10.生产关系是指()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D.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正确答案:D11.下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A.自然科学B.哲学和宗教C.政治思想D.品德和艺术精确答案:A1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运动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D1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D.世界是统一的精确答案:C1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题目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题目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惟和存在的关系题目正确答案:D15.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是()A.普遍矛盾B.内部矛盾C.主要矛盾D.次要矛盾精确答案:C16.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归根到底是()A.生产劳动发展史B.阶级斗争发展史C.国家政权更迭史D.宗教变迁史正确答案:A1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人和世界的问题C.人和自然的问题D.时间和空间的问题精确答案:A18.揭露物质世界发展的状态和方式的纪律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纪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正确答案:A19.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A.谬误具有相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C.真理具有全面性D.谬误具有详细性精确答案:B20.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人和世界的问题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时间和空间的问题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精确答案:B21.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A.劳动对象系统B.信息传递系统C.生产工具系统D.能源动力系统精确答案:C22.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各类社会关系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精确答案:D2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世界观正确答案:B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说明了()边A.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上层建筑决定生产力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正确答案:D25.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发展的一般纪律B.一切知识的总汇C.智慧D.各门科学正确答案:A26.科学手艺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适合于()A.任何历史时代B.奴隶社会以后C.本钱主义社会以后D.当代新科技革命以后正确答案:D27.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A.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的C.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D.生产力的性质直接决定的正确答案:C28.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A.绝对的一致B.完全的平衡C.无差别的统一D.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正确答案:D29.社会革命的深刻根源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先进阶级和落后阶级的矛盾C.资源贫乏和人口增长的矛盾D.进步思想和反动思想的矛盾正确答案:A3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正确答案:D31.“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华东石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作业(一)辅导答案

华东石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作业(一)辅导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70 分。


1.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A.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选择:A
2. 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 客观实在性
B. 实物性
C. 结构性
D. 可分性
选择:A
3.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选择:C
4. 实现意识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是()
A. 投身社会实践
B. 认识客观规律
C. 加强主观努力
D. 制订周密计划
选择:A
5.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A. 唯物主义观点
B. 辩证法观点
C. 形而上学观点
D. 宿命论观点
选择:A
6. 绝对剩余价值是()
A.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选择:C
7.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后习题答案

马哲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析题:1、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世界是物质的。

答:错。

哲学上的一元论并不都是承认世界是物质的。

2、“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折中主义的观点。

答:错。

他是用运动法观点看问题的。

3、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答:主观唯心主义都主张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4、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规律的科学。

答:错。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事物和联系发展规律的科学。

5、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答:错。

是否承认矛盾。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总体和局部的关系。

答:错。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7、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因而不具有相对性。

答:错。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也具有相对性。

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答:错。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9、“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正确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答:错。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歪曲了意识的能动性。

10、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答:错。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11、表象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

答:错。

表象是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

12、“因祸得福,转败为胜”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

答:错。

“因祸得福,转败为胜”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

13、产品分配方式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作用。

答:错。

产品归谁所有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作用。

14、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科学技术革命。

答:错。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生产力。

15、生产方式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答:错。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简答题: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答: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中,没有什么事物是不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简述中国社会改革的实质?答: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的基本形式,既是解放生产力,又是发展生产力。

南开18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1

南开18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1

南开18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1D.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对立正确答案:A13.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A.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B.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C.物质和意识是相等的D.物质和意识是无关的正确答案:B14.哲学是一种()A.科学B.文化C.艺术D.技术正确答案:B15.辩证法的根本问题是()A.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事物的发展和变化C.事物的矛盾和斗争D.事物的形式和内容正确答案:C16.人类社会的根本利益是()A.个人利益B.阶级利益C.国家利益D.人类共同利益正确答案:D17.“物质决定意识”是指()A.物质是意识的基础和前提B.物质是意识的根源和来源C.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的D.物质和意识是无关的正确答案:A18.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自然界B.社会现象C.人类思维和认识D.人类行为和活动正确答案:C1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对()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看法B.人类社会的本质的看法C.自然界的本质的看法D.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本质的看法正确答案:A20.唯物辩证法的根本特征是()A.实事求是B.辩证思维C.革命性D.批判性正确答案:B1.矛盾体系中,主要矛盾是指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正确答案为C。

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与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正确答案为C。

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为B。

4.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因而就意识本身而言它具有主观性,正确答案为A。

5.一切以条件为转移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正确答案为D。

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为D。

7.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正确答案为A。

8.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正确答案为A。

9.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正确答案为D。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28真理:马克思真理有三种表现形式:(1)实用主义,主张"有用就是真理”,其错误在于混淆了真理的作用与真理的性质,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和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2)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的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3)"真理多元论”,认为对同一事物或同一对象可以多种真理并存,多元真理论从根本上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因而也是一种主观真理论。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区别是: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是否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否承认真理的相对性、是否承认真理的具体性。
32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25、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以间接性和抽象性为特点,
26、感性认识:直观的形象的认识,感觉器官"感性”可以大致归结为通过感官经验而完成直观活动,没有明显的理性思维的过程,不是深思熟虑的过程,也即给出直观经验经历作出的主观(融入个人感情)的判断。
30社会有机体:是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个社会层次,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有机联系而又相互制约构成的社会整体。
31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川大13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川大13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川大13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哲学的党性是指()(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对立D.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词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C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最顶峰B.科学的哲学体系已经完成C.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D.绝对真理体系的确立3.认为世界是()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主张。

( C )A.客观自在的B.人的意识创造的C.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D.由两个本原构成的4.离开物质主体谈运动,必然导致()( C )A.形而上学B.诡辩论C.唯心主义D.二元论5.“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

( B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二元论观点6.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 C )A.唯物论的观点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C.物活论的观点D.唯意志论的观点7.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 B )A.质量分析法B.矛盾分析法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辩证否定的方法8.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 B )A.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作用B.任何具体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灭亡C.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D.条件的改变只能引起事物的量变9.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C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转化10.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D )A.先有联系,后有运动B.先有运动,后有联系C.运动构成联系D.联系构成运动11.范畴()( A )A.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B.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C.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主观的D.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客观的1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B )A.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量变阶段B.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C.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团结统一D.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13.事物的质是指()( C )A.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B.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C.事物的存在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规定性D.事物本身固有的程度,数量的规定性14.度是指()( B )A.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节点B.质和量的统一C.事物的质的规定性D.事物的量变状态15.对于两种相反的可能性而言()( B )A.它们可以同时变成现实B.只有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能够转变成现实C.实现了的可能性是现实可能性,未实现的可能性是抽象可能性D.一种可能性是真实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虚假的可能16.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 )A.是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B.可使抽象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可能性C.可使不可能性变成可能性D.可使任何可能性全都变成现实性17.所有的决定论都主张()( A )A.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B.世界上只存在着必然性,没有偶然性C.世界上只存在着偶然性,没有必然性D.偶然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18.引起阶段性部分质变的根源是()( B )A.事物内部根本矛盾的解决B.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发展的不平衡C.矛盾的主次双方相互易位D.非对抗性矛盾转化成对抗性矛盾19.爆发式飞跃是指()( D )A.解决因一切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B.既是解决事物之质变的形式,也是解决事物之量变的形式C.解决因根本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D.解决因对抗性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20.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种矛盾的说法属于()( D )A.诡辩论的观点B.绝对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辩证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

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南开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1.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加工B.主体对客体的改造C.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正确答案:C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根本动力B.直接动力C.唯一动力D.最终动力正确答案:B3.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设计图施工,建成大楼。

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在先,物质在后B.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正确答案:C4.事物发展的源泉是()A.事物的相对性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C.事物的变化D.人的自觉能动性正确答案:B5.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B.出产力和出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出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满分:1分正确答案:D6.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出产理论B.科学尝试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D.以上都不是满分:1分正确答案:A7.唯物辩证法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是()A.不可改变的B.可以改变的C.可以任人创造的D.完整与人无关的满分:1分正确答案:B8.冲突是反映()A.事物之间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关系的范畴B.主体和客体之间互相对立的范畴C.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D.对立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关系的范畴满分:1分正确答案:C9.物质资料的出产方式包括()A.劳动者和出产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劳动者和出产资料两个方面D.出产力和出产关系两个方面满分:1分正确答案:D10.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出产方式B.人口因素C.地理环境D.社会风气满分:1分正确答案:A11.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B.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D.政权机构和军队差人满分:1分正确答案:B12.否定之否定规律()A.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C.在事物经过量变和量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D.在事物发展进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满分:1分正确答案:A1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觉形成的世界观B.理论化、体系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世界观满分:1分正确答案:B14.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C.它把握在哪个阶级手里D.被效劳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满分:1分正确答案:D15.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是()A.分析方法B.综合方法C.归纳方法D.演绎方法满分:1分正确答案:C16.根据社会意识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A.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B.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C.认识形状和非认识形状D.先辈认识和落后认识满分:1分正确答案:C1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认可()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D.世界是同一的满分:1分正确答案:C18.根据社会认识的层次和特点不同,能够把社会认识划分为()A.社会心理和社会认识形式B.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C.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D.前进认识和落后认识满分:1分正确答案:A19.在我国战国时期,XXX提出“白马非马”。

15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5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5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满分答案D.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正确答案:D1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A.矛盾B.运动C.事物D.发展正确答案:A15.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上层建筑D.社会意识正确答案:A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本质在于人的实践。

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

4.XXX提出的“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等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5.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

6.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

7.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8.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前提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统一。

10.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1.地理环境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12.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

13.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是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1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矛盾。

15.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

14.根据唯物辩证法,水果与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5.“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是唯物辩证法观点。

16.在社会发展中,阶级斗争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7.“任何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8.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9.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0.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1.有人认为只有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作业[单选题]6. 杰出人物是()A:A. 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B:B. 专指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C:C. 专指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D:D. 专指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参考答案:A[单选题]5.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A: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B.实践——认识——实践C:C.概念——判断——推理D:D.感觉——知觉——表象参考答案:B[单选题]4.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表现()A: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B. 意识是人脑自生的C:C.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D:D.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参考答案:D[单选题]3.事物的规律是()A:A. 事物之间的特殊联系B:B. 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C:C. 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D:D. 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参考答案:D[单选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标志是()A:A.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发表B:B.《神圣家族》的完成C:C.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产生D:D.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成参考答案:D[单选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A.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B: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C.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D: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参考答案:B[多选题]二、多选题2.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A: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B. 实践决定认识C:C. 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D:D. 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E:E. 认识和实践互相决定参考答案:ABCD[论述题]三、简答题1. 人的社会规定性的内容2. 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3. 人对世界的实践把握和改造的哲学意义4. 如何理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参考答案:1. 第一,人必须取得社会的形式才能成为现实的人。

第二,社会规定了人的性质和能力。

第三,社会规定了人的差异性。

2. 第一,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代表着事物发展的主导方向,具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50分)1.“天不变,道亦不变”是()。

A.唯物论观点B.唯心论观点C.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满分:2.5分正确答案:D2.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中的先天形式,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二元论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机械唯物论的观点满分:2.5分正确答案:A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满分:2.5分正确答案:C4.庸俗唯心主义在认识本质问题上的毛病在于()。

A.不明白物质对认识的作用B.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C.抹煞意识形式的主观性D.承认认识内容的客观性满分:2.5分正确答案:C5.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就在于()。

A.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否认运动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满分:2.5分正确答案:D6.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满分:2.5分正确答案:B7.哲学的党性是指()。

A.凡是哲学或属于唯物主义或属于唯心主义B.凡是哲学都为一定阶级服务C.凡是哲学或属于形而上学或属于辩证法D.凡是哲学或者是反动的或者是进步的满分:2.5分正确答案:A8.下列概念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语)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C.理在事先(朱熹语)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XXX)满分:2.5分正确答案:CB。

17世纪英国唯心主义哲学C。

18世纪法国唯心主义哲学D。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满分:2.5分正确答案:D10.活动和静止的干系是()。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满分:2.5分正确答案:B11.空间是指()。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及答案

1哲学是( C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D )。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4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A )。

A.一般方法B.经验材料C.理论结论D.具体方法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 ( A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D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D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的体现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B )。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和灵魂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B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1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B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11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D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12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 )。

南开14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14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

14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世界观就是()
A. 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
B.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
C. 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 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
?
正确答案:B
2.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A. 间接经验
B. 社会实践
C. 人的意识
D. 客观事物
?
正确答案:B
3.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 科学的世界观
D. 无产阶级世界观
?
正确答案:B
4. 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 学习书本知识
B. 进行社会调查
C. 参加社会实践
D. 研究实际情况
?
正确答案:C
5.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
正确答案: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0分)1、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A )。

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B、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C、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D、使人们一劳永逸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A C D)。

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C、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精神运动D、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E、运动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B )。

A、主观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不可知主义5、有个驼背的人去求医,问能否治好他的驼背。

医生说:“可以。

”随后就叫他趴在地上,然后用门板压在他背上,医生站在门板上面用脚使劲往下压,驼子叫苦连天,直到把背压直,而人却被压死了。

驼子家属要医生偿命。

医生争辩说:“我只负责治病,不管什么救人。

”这笑话(B C D )。

A、是对医生的不敬B、深刻地讥讽了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C、说明形而上学思想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D、形而上学必然导致唯心主义E、说明古代的医生不会看病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C )。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7、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C )。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8、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C )。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9、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指(C D )。

A、事物又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B、在原来的基础上作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C、事物仿佛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但这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回复D、经过两次否定,事物发展到更高阶段E、在外力推动下,事物作机械运动10、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A C D E )。

A、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能够在思维中实现它C、不能被消灭和创造D、能够认识和利用它E、违背了它就要受到惩罚11、实践是指(C )。

A、人们主观的活动B、人们的一切运动C、人们改造、保护和恢复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D、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1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 B C D )。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和目的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E、实践由认识指导的1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A )。

A、运动着的物质的唯一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观工具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14、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A B D )。

A、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B、世界的本原是气C、世界的本原是存在D、世界的本原是原子E、世界的本原是无15、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D )。

A、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一切都是“亦此亦彼”B、每一事物和现象都同其他事物和现象相区别C、相互区别的事物和现象彼此都是孤立的D、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之中1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A)。

A、是因为它们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始终B、它们互相配合C、它们相互渗透D、它们互相决定17、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A B C D )。

A、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标志B、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C、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D、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E、生产方式决定自然界的变迁18、智能化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完全是(A )。

A、脑力劳动者B、群体劳动者C、体力劳动者D、个体劳动者19、人的全面发展是指:(B )。

A、整个人类都得到全面发展B、人的各方面素质和潜能的普遍提高和充分发展C、内部和外部都得到全面发展D、物质利益得到全面提高E、产品分配更加全面20、度的含义可以分述如下(A B C D )。

A、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B、由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C、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体D、两个临界点之间量的活动区间E、事物质的活动范围二、主观题(每题6分,共60分)1、哲学为什么能给人以智慧?答;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是对人处理和驾驭外部生活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成果进行反思,总结与概括。

可见哲学是爱智慧,是研究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学习和研究哲学可以使人获得更多智慧。

可以使人在实践活动中逐步聪明起来。

哲学能给人以智慧,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方式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是具体的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知识,是一种大智慧,大学问,懂的了哲学道理,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抓住了事物根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当然就显得更加聪明。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

19世纪,自然科学已经由“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等一大批说明自然界联系和发展的科学,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成为可能,因而,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3、如何理解“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答;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决定力量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的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答;一;“实事求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论二;“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结果5、如何正确把握“对立统一”?答;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接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它有两种情形,矛盾的第一种情形,矛盾双方在一定情形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统一的第二种情形,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总之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面的统一6、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基本规律有哪些?答;按照唯物史观点,它由社会基本矛盾来决定的。

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二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因此叫做社会的基本矛盾。

人类社会的每个阶段,从原来社会一直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都贯穿着这两对基本矛盾,由于这两对基本矛盾的作用,也产生了两条社会发展规律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有哪些?答一;毛泽东哲学思想举要二;邓小平哲学思想概述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张的其他哲学思想8、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关系。

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

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

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

这是共同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所以它共性,是绝对性。

然而这种共性。

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

假如除去一切个性。

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

所以造成了共性。

一切个性都市有条件地存在的。

所以是相对的。

这是一个共性。

9、联系实际谈谈: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否过时了?我们认为,现代科学的新发展和新发现正在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学说,但是,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基本观点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因为这一切都没有改变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科学结论,而是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的科学性⑴现代自然科学对物质层次结构的认识,在认识了物质的分子及原子结构之后,又发现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强子和核子以下层次是夸克粒子(我国称为层子),还发现了二百多种微观粒子,在的研究前沿是探索轻子和夸克粒子以下层次的问题。

尽管物质结构的各个层次千差万别、性质各异,而且越来越小,但它们都是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只是物质形式不同而已。

⑵现代螳证实物质的基本形态不但有实物,而且有场。

如电磁场、引力场等。

场与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最基本的物理形态,它们相互转化、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

任何物质,都是实物和场的统一。

尽管物质形式无限多样和复杂,但它们都符合列宁的物质定义,表现出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⑶自然科学认识了反物质,进一步证明只有客观实在性才是物质的惟一普遍的特性。

物理学发现,所有的粒子,都有与其质量、寿命、自旋、同位旋相同,但电荷、重子数、轻子数、奇异数等量子数异号的粒子存在,即某种粒子的反粒子。

据此,有些科学家提出反粒子组成的是反物质的世界。

有人想由此得出否定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哲学结论,其实自然科学已经说明反物质存在并不是说它们是非物质的东西,而只是物理性质不同而已,它们仍然具有客观实在性。

⑷对暗物质的研究。

宇宙学和物理学还发现,银河系里有一个圆球形的星系群,那里有3/4的物质是我们看不见的,这就是暗物质。

暗物质占有了我们宇宙中的绝大多数质量,为总密度的9%,有很高的能量产生。

虽然我们发现了它们的存在,但对它们还认识得很少,而且基础物理学并不排除迄今未知的物质形态的存在。

⑸广义相对论对“真空即空的空间”提出了质疑,提出真空不过是引力场的一种特殊状态,真空不空,物质无所不在。

宇宙学也排斥了绝对虚空的观点,宇宙在大爆炸之后的瞬间,是以真空的形式存在,而不是空无物质,我们观测所及的无限宇宙最初也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区别只是在它们是某种特殊的物质形式和能量而已。

⑹20世纪的自然科学用物理学和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发现生命也有物质基础,生命乃是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种高子化合物的存在形式。

生命的遗传现象则是由去氧核糖酸这种遗传物质支配的,遗传物质的分子排列储存着生物遗传密码,从而解开了千百年以来的遗传之谜。

高级生物――人的思维现象则是由脑细胞的复杂活动来决定的,是脑的一种属性和现象10、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答:○1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了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内容,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