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与评价

合集下载

多格列艾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

多格列艾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

◇综述与讲座◇摘要多格列艾汀是一种新型双作用变构系统性葡萄糖激酶激动剂(GKA ),可同时激活胰腺和肝脏的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 ,GK ),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和肝糖原转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同时刺激肠道GK 调节胰高血糖素样肽-1分泌发挥多重降糖作用,作为首个上市的GKA 药物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本文对多格列艾汀的作用机制、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和安全性进行综述。

关键词多格列艾汀;HMS5552;2型糖尿病;葡萄糖激酶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501(2023)10-1177-07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3.10.012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遗传和/或环境因素引发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报告显示,自1980年以来,患有糖尿病的成年患者已达到4.22亿人,且在不断增加,预计2045年将达到6.93亿人。

其中2型糖尿病(T2DM )占比最大,占总体的90%~95%[1]。

T2DM 又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其特征是空腹血糖(FPG )升高,胰岛素抵抗,肝脏葡萄糖生成增加,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SIS )不足。

T2DM 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其发病与肝脏和β细胞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 ,GK )功能、表达下降有关[3]。

一方面GK 作为β细胞中葡萄糖磷酸化的限速酶通过控制ATP 的产生和胰岛素的分泌调节葡萄糖浓度;另一方面肝脏内GK 激活后可促进糖原和脂肪的合成,从而降低游离血糖[2]。

因此近年来,新型抗糖尿病靶点GK 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葡萄糖激酶激动剂(GKA )对于GK 的药理激活为治疗T2DM 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GKA 可根据作用机制分为两大类:双作用GKA (靶向胰腺和肝脏GK )和肝脏选择性GKA (靶向肝脏GK )[3]。

糖尿病治疗方法的效果评估与总结

糖尿病治疗方法的效果评估与总结

糖尿病治疗方法的效果评估与总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全球各地都存在着大量的患者。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不健康饮食的普及,糖尿病病例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

为了控制和治疗糖尿病,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被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糖尿病治疗方法进行效果评估与总结。

1. 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口服降糖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降低血糖水平,如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或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胰岛素注射则通过补充胰岛素来帮助控制血糖。

这些药物在控制血糖水平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能够有效预防并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

但是,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副作用,例如低血糖、体重增加等。

此外,一些患者可能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因此,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和监控。

2. 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改变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健康的体重。

合理的饮食可以通过控制食物摄入量和选择健康的食物来帮助控制血糖。

饮食应包括适量的高纤维食物、低脂食物和低糖食物,避免过量进食和饮食中的过多糖分。

适量运动可以提高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控制糖尿病至关重要,因为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通过生活方式改变,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风险、改善血糖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根据中医的理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失衡病机,恢复正常的气血运行状态,以达到控制血糖和减轻症状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着显著的优点,如疗效稳定、副作用小、能够改善全身状况等。

但是,由于中医药的复杂性和个体化,其使用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与西医治疗相结合。

4. 并发症的防治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眼部病变、肾脏病变等。

达格列净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达格列净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07.103达格列净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张桂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肾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10[摘要]目的评价达格列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2年9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早期DN患者60例,通过随机掷骰子法将其分为比对组、研究组,各30例。

比对组患者给予常规降糖治疗配合依那普利给药办法;研究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配合达格列净给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数据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3.33%)显著低于比对组(20.0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早期DN治疗期内应用达格列净,可以更为有效的提升对指标稳定的控制效果,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药物的应用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达格列净;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率;安全性[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4(a)-0103-04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Dagliazine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ZHANG Guihong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Harbin First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1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agliazine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early DN admitted to Harbin First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20 to Sep⁃tember 2022 were included and divided into comparison and study groups by random roll of dice,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Comparison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hypoglycemic therapy combined with enalapril administration;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hypoglycemic therapy combined with dagliazine administration. The changes of clinical indexes and 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of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improved, and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mparis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3.3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mparison group (2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application of dagliazine in the early treatment period of DN can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trol effect of index stability, obtain more ideal clini⁃cal efficacy and reduce the risk of adverse reac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dagliazine is safer and recommended.[Key words] Dagliazine; Diabetic nephropathy; Clinical effect; Index change; Adverse reaction rate; security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疾病的迁移,高血糖会对肾脏、心脏、神经等重要脏器[作者简介]张桂红(1982-),女,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慢性肾衰的治疗观察。

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是目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治疗糖尿病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重要的评估指标。

首先,我们来讨论二甲双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物,通过降低肝糖原合成和抑制肝糖原酶,减少肝脏的葡萄糖输出,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和腹泻等。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在开始治疗后几天或几周内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减轻或消失。

此外,二甲双胍可以导致乳酸酸中毒,尤其是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

因此,在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时,应该谨慎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并在开始治疗之前进行肾功能检查。

众多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结果表明,与其他药物相比,二甲双胍可以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减少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因此,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格列本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格列本脲是一种高效的二肽酶-4(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胰岛素分解酶DPP-4的活性,延长胰岛素样多肽的半衰期,从而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降低胰高血糖素的水平,以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格列本脲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头痛和恶心等。

这些不良反应一般较轻微且可耐受,很少需要停药。

大量研究表明,格列本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糖尿病治疗药物。

一项关于格列本脲的荟萃分析发现,与安慰剂相比,格列本脲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此外,格列本脲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减少葡萄糖合成和肝糖原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尽管格列本脲的降糖效果较弱,但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格列本脲适合于一些对低血糖风险较高的患者,如老年人和肾功能受损者。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挑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20亿,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增长。

糖尿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医疗服务的负担。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糖尿病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善,特别是糖尿病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糖尿病药物治疗方面,目前主要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两种治疗方式。

口服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和其他降糖药物。

胰岛素注射则是通过外源性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水平。

这两种治疗方式各有优缺点,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疫苗的研究逐渐深入,人们看到了治疗糖尿病的新希望。

糖尿病疫苗是通过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

虽然疫苗治疗还处于研究阶段,但其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除了疫苗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近年来,针对糖尿病的新药相继上市,其中包括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

这些新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武器。

在临床应用评价方面,糖尿病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物可能是首选,而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胰岛素注射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此外,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避免发生并发症。

总的来说,糖尿病药物治疗的进展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未来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会越来越多样化,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摆脱疾病的困扰。

利拉鲁肽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与副作用

 利拉鲁肽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与副作用

利拉鲁肽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与副作用利拉鲁肽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与副作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有数亿人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以维持血糖水平的控制,其中利拉鲁肽是一种常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

本文将介绍利拉鲁肽的使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一、利拉鲁肽的使用方法利拉鲁肽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它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用量和给药途径:利拉鲁肽通常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

用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2. 使用时机:利拉鲁肽通常在每日两个主要餐前使用,建议在进食前30分钟左右进行注射。

3. 与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同时使用其他糖尿病治疗药物,例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

在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时,应谨慎调整剂量,并密切注意血糖水平的变化。

二、利拉鲁肽的副作用尽管利拉鲁肽在糖尿病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在使用利拉鲁肽期间,患者应注意以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1. 胰岛素低血糖:使用利拉鲁肽可能导致血糖水平过低,尤其是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时。

低血糖的症状包括头晕、乏力、出汗、心悸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昏迷。

如果出现此类症状,及时补充适量的糖分能够缓解低血糖症状。

2. 胃肠道不适:利拉鲁肽的使用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在治疗早期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3. 胰腺炎:罕见的副作用包括胰腺炎的风险增加。

胰腺炎症状包括持续性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如果出现胰腺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4. 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对利拉鲁肽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5. 其他副作用:利拉鲁肽还可能引发头痛、背痛、注射部位反应等不良反应。

患者在使用利拉鲁肽期间,应定期向医生报告用药情况,并接受相关检查以监测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不良反应评价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不良反应评价

·内科研究·SYSTEMS MEDICINE系统医学系统医学2021年3月第6卷第6期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外2型糖尿病患者及肥胖症患者人数逐渐增加,2型糖尿病病理基础为胰岛素分泌障碍,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胰岛素抵抗存在一定关联[1]。

为控制血糖水平,临床常实施胰岛素强化降糖,但长期使用可能加重肥胖[2]。

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控制血糖的同时改善机体糖代谢紊乱及降低BMI 是治疗的重中之重[3]。

由于此类疾病为慢性疾病且为终身性,随着病情延长呈逐渐加重趋势,单一药物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4]。

该科室在二甲双胍基础上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文重点针对其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具体价值进行研究分析,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接诊的66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DOI:10.19368/ki.2096-1782.2021.06.061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不良反应评价孙文波,莫建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内分泌科,广西桂林541000[摘要]目的评价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不良反应。

方法数据采集时间2018年1月—2020年1月,观察对象为66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应行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口服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对比两组糖代谢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脂肪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FPG(7.12±0.54)mmol/L,2hPG(9.05±0.43)mmol/L,BMI(26.00±1.05)kg/m 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5、10.900、4.662,P<0.05)。

试验组HOMA-β(150.98±20.43)高于对照组,HOMA-IR(2.35±0.58),脂肪率(27.10±2.1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0、4.790、4.800,P<0.05)。

糖尿病用药的三大注意事项

糖尿病用药的三大注意事项

糖尿病用药的三大注意事项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水平。

在使用糖尿病药物的过程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糖尿病用药的三大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正确使用药物1.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

糖尿病用药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确定。

2.严格遵守用药时间和用药频率,不要随意减少或增加药物的剂量。

如果出现负荷低血糖等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向医生咨询。

3.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如果用药后血糖控制不佳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二:遵循饮食和运动指导1.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药物的还需要合理控制饮食和进行适当的运动。

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膳食结构,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和糖分,避免过量食用高糖食物。

2.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运动可以帮助消耗多余的糖分,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3.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的变化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以确保糖尿病的良好控制。

注意事项三: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1.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利尿剂、胃肠道药物等)可能会影响糖尿病药物的吸收、代谢或排泄,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在使用糖尿病药物的应告诉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风险。

2.不良反应:糖尿病药物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等。

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3.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可能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

这些患者在用药时应更加小心,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复查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正确使用糖尿病药物、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是确保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的关键。

抗糖尿病药物不合理应用持续改进措施

抗糖尿病药物不合理应用持续改进措施

抗糖尿病药物不合理应用持续改进措施
背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抗糖尿病药物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应用,抗糖尿病药物可能导致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同时也对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浪费。

因此,持续改进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改进措施
针对抗糖尿病药物不合理应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持续改进措施:
1. 宣传教育:加强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抗糖尿病药物使用的理解和认识,减少药物滥用和误用的风险。

2.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生活惯和药物敏感性等个体化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精准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药物不当使用的风险。

3. 多学科团队合作:促进医疗机构内部的多学科团队合作,包括内分泌科、药学科、营养科等专业人士。

通过协作,可以共同制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抗糖尿病药物应用方案。

4. 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进行评估和排查。

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应用情况,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药物治疗。

5. 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鼓励医疗机构和医生遵循科学的临床指南和规范,规范抗糖尿病药物的使用。

结论
抗糖尿病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对患者健康和医疗资源利用造成威胁,因此持续改进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宣传教育、个体化治疗、多学科团队合作、监测与评估以及政策支持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抗糖尿病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糖尿病综合治疗效果评价

糖尿病综合治疗效果评价

糖尿病综合治疗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对糖尿病综合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对100例糖尿患者,进行糖尿病防治知识测试,生活方式及行为改变比较,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体征及疗效比较。

结果:综合管理6个月,91例患者综合防治前后自身对照糖尿病防治知识及自我保健能力方面平均提高88.20%,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习惯78%,糖尿病自我检测率提高72.02%,体重平均下降2.1kg,腰围平均下降1.78cm,臀围平均下降1.14cm,身体质量指数(BMI)平均下降0.90,收缩压平均下降13.8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6.8mmHg,空腹血糖平均下降3.5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下降4.26mmol/L,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P值均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由74.55%下降为29.40%,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

干预后血压控制率(≤130/80mmHg)由 5.90%上升到62.40%,未控制率(≥140/90mmHg)由原来的92.36%下降到36.22%,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

干预后血脂下降,低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讨论糖尿病综合防治做到健康教育与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五位一体,糖尿病综合防治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健康教育成败。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防治十分重要的基础疗法,运动治疗对于糖尿病的防治是非常有益又经济的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患者,要科学制定治疗方案,尽量保护患者的胰岛功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做到经济、合理、有效。

定期到医院监测血糖或教会病人自己使用血糖仪测定血糖方法,便于及时了解病情,制定下一步综合防治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2型糖尿病予以阿卡波糖的疗效和安全性评析

2型糖尿病予以阿卡波糖的疗效和安全性评析

可供 2 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
关键词 :阿卡波糖 ;2 型糖尿病 ;疗效分析 ;安全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受西式化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近年来我国 2 型糖尿病发病率有所上升,大幅拉低了国民幸福指数并加重了社会 负担。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发病后需终身应用降糖药物控制病 情已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在降糖药物频繁更新、品类不断增加的大背 景,如何探究疗效确切且经济便利的降糖方案成为医务人员不可推却 的责任和职业使命。笔者以,阿卡波糖为 2 型糖尿病患者施治,成效喜 人,现将对 114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报道如下,以为阿卡 波糖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注 :与治疗前比较,*P<0.05。
(3)统 计 本 组 患 者 体 重 和 不 良 反 应 发 生 率。本 组 患 者 治 疗 前
的 体 重 均 值 为(68.52±5.23)kg,治 疗 三 个 疗 程 后 体 重 均 值 为
(67.79±5.14)kg,前后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一周
计。结果 :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本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饭后 2h 血糖、血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有所上升,
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存在差异(P<0.05);本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未有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14%,属可控的轻度腹泻和腹痛。
结论 :阿卡波糖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可在短时间内促使血糖水平平稳下降,有利于血脂指标的优化,且并不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
日用药剂量上限为 300mg,期间仍以血糖指标的变化作用药剂量调整
的依据 ;告知患者用饭前即刻温水吞服药物,并指导患者严格执行糖

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的用药情况及合理用药指导

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的用药情况及合理用药指导

摘 要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的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2020 年 2 月 5 日—2020 年 3 月 7 日门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的 250 张处方进行研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类型、费
用、降糖药使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对患者降糖药物的用药情况及其使用的合理性[药物利用指数 (DUI) 评定]进行分析。结
本研究对 250 张糖尿病处方的用药进行分析发现,250 例患者中,60~80 岁占比较多,男性多于女性;1 型糖尿 病占 1.20%,2 型糖尿病占 90.00%,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 多为 2 型糖尿病,集中于 60 岁以上。在糖尿病处方中,二 甲双胍缓释片使用最广,采用单药治疗占 29.60%,两药联 用 占 43.20% , 三 种 药 物 联 用 占 22.80% , >3 种 药 物 占 4.40%,由此可见二甲双胍缓释片应用较广,多采用综合 治疗,且三种药物联用占 22.80%,但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 反应。二甲双胍缓释片可单药使用也可联合使用,降糖作 用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较广。通过对药物的 DUI 值进行分析,发现 DUI 在 0.31~1.39 之间,其中吡格 列酮胶囊 DUI 值为 1,其他药物的 DUI 值在 1 上下波动,表 明吡格列酮胶囊使用较为合理,瑞格列奈片 DUI 值接近 1, 使 用 较 为 合 理 , 胰 岛 素 、 磺 脲 类 药 物 DUI 值 波 动 较 大,因而使用的合理性需进一步提高。目前,磺脲类药物 作用就是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临 床应用较广,但会引起低血糖,需引起注意 [7]。而胰岛素 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但对于长期使用胰岛素患者来说会 引起体重增加,可加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且体重增加会 加重胰岛素抵抗,从而直接影响血糖的控制效果,因而需 注意合理使用 。 [8] 针对本研究情况,药物使用时,需遵守 《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2 型糖尿病合并 慢性肾脏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 (下转第 1185 页)

瑞格列奈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指南

 瑞格列奈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指南

瑞格列奈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指南瑞格列奈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指南瑞格列奈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它属于一种叫做格列奈类的药物。

本文将为您介绍瑞格列奈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指南。

一、药物简介瑞格列奈是一种用于调控血糖水平的药物,它可以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肝脏释放葡萄糖的能力,以及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等方式来起作用。

它通常与饮食控制和运动结合使用,以有效地管理糖尿病。

二、适应症瑞格列奈适用于以下情况:1. 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轻度和中度肥胖的患者;2. 其他糖尿病治疗方式(如饮食控制、运动、其它药物)无法达到良好控制的患者。

三、用药剂量瑞格列奈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起始剂量为每天1毫克,随后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耐受性进行调整。

最大剂量为每天8毫克,一般建议分为两次服用。

四、使用方法瑞格列奈应口服,可在饭前或饭后30分钟内服用。

药物应整粒吞服,并且不要咀嚼或碾碎。

五、注意事项在使用瑞格列奈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2. 如果忘记服用药物,应在下一次正常的用药时间继续使用,不要进行多次补药;3. 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度的体育锻炼;4. 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时调整用药剂量;5. 如果出现严重低血糖的症状(如头晕、出汗、心悸等),应立即就医。

六、不良反应瑞格列奈的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低血糖、感染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治疗。

七、禁忌症以下情况下患者禁用瑞格列奈:1. 对瑞格列奈或其中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2. 肝功能损伤的患者;3. 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八、结语瑞格列奈是一种有效的糖尿病治疗药物,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在使用瑞格列奈时,患者需要注意用药剂量、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如有任何问题或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

这份瑞格列奈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指南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一药物,以更好地管理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及克数[001]

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及克数[001]

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及克数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及克数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调整。

以下是常用的降糖药及其克数:1.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每次剂量500毫克,每日1~3次。

2.α-糖基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每次剂量50毫克,每日3次。

3.磺酰脲类药物:如格列奈,每次剂量2.5~5毫克,每日1~2次。

4.胰岛素:根据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情况和血糖值确定剂量和注射方式。

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外,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具体的治疗方法:1.合理饮食:限制碳水化合物,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高脂饮食。

2.定时运动: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并提高身体代谢水平,如散步、跑步、游泳、骑车等。

3.定期监测血糖:根据医生指导,掌握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并按时服药和注射胰岛素。

注意事项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2.合理饮食,避免过量食用含糖高的食物,如糖果、蛋糕、巧克力等。

3.定期体检,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糖代谢水平,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睡眠充足,减少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

总之,治疗糖尿病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重药物、饮食和运动的结合,并注意个人生活方式的调整,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血糖是14.43和尿糖是3+是不是糖尿病首先,根据您提供的数据,您的血糖和尿糖都高于正常范围,神经、心肺系统及免疫系统都自适应减弱,可能存在糖尿病病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建议及时治疗。

治疗方法:1. 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饮食。

饮食宜少油少盐,低脂、低糖、低热量,高蛋白、高纤维。

2. 运动控制:适量运动可以降低血糖浓度、消耗多余的脂肪,并且有益于心血管健康,帮助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 药物治疗:随着糖尿病的进展,饮食和运动可能不足以控制血糖,药物治疗成为重要手段。

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口服降糖药合理使用

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口服降糖药合理使用
60 复合事件发生率(%) 50 40 30 20
复合事件:非致死性心梗、中风或心血管疾病死亡、血运重建、截肢 常规治疗组(n=80):
35例发生85次事件
强化治疗组(n=80):
19例发生33次事件
10
0 0 12 24 36 48 60 72 84
P=0.007
96 随访时间(月)
• 综合控制指生活方式干预,及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微量白蛋白尿的药物治疗和阿司匹林作 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综合治疗
已有心血管疾病(CVD)或CVD极高危 ≥65岁,预计生存期5~15年 ≥ 65 岁,预期生存期< 5 年;低血糖高危人群;执行治疗方案困难 者等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内分泌代谢,2011;27(5):371-4.
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的制定依据
短 血 糖 长 低 无 病程 预期寿命 长 短 高 严重 血 糖
主动有氧活动(分钟/周)

≥150
*
:毛细血管血糖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
8
中国专家共识推荐: 成人2型糖尿病HbA1C个体化控制目标值
HbA1C水平 <6.0% <6.5% <7.0% ≤7.5% <8.0% <9.0% • • • • • • 适用人群 新诊断、年轻、无并发症及伴发疾病;勿需降糖药物干预者 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糖尿病 <65岁无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 糖尿病患者计划妊娠 <65岁,口服降糖药不能达标合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 ≥65岁,预期生存期>15年
一线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
二线药物治疗
胰岛素促分泌剂 或 -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促分泌剂 或 -糖苷酶抑制剂 或 或噻唑烷二酮类 或 DPP-4抑制剂

糖尿病患者的合理用药

糖尿病患者的合理用药

• 抗血小板治疗的推荐用法为: • 1. 具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 应用阿司匹林75~150 mg/d作为二级 预防措施。 • 2. 以下人群应使用阿司匹林作为糖尿 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措施,应注 意整体心血管风险评估是选择阿司匹林 的基础。 • (1)具有高危心血管风险(10年心血 管风险>10%)
• 患有糖尿病、心血管风险增加但无血管疾 病史,无明显出血风险(既往有消化道出 血病史,或胃溃疡,或近期服用增加出血 风险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或华法林) 的成人应服用小剂量(75~150mg/d)阿 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 • 心血管风险增加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包括大 部分>50岁的男性或>60岁的女性合并1项 危险因素者(即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 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
2型糖尿病心脑血 管疾病防治
•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 空腹血糖和餐后2hPG升高,即使未达 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与心血管疾病发 生风险增加相关。 • 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健康威 胁。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增加2~4倍,且病变更严重、更广泛、 预后更差、发病年龄更早。
起始治疗中预混胰岛素的使用
• 预混胰岛素:预混人胰岛素和预混胰岛 素类似物。 • 选择每日1~2次的注射方案。 • 当使用每日2次注射方案时,应停用胰 岛素促泌剂。 • 1型糖尿病在蜜月期阶段,可以短期使 用预混胰岛素每日2~3次注射。预混 胰岛素不宜用于1型糖尿病的长期血糖 控制。
起始治疗中预混胰岛素的使用
2型糖尿病的控制
2 型 糖 尿 病 的 综 合 控 制 目 标
血糖的控制目标应个体化
• 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没有并发症、未 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发生低 血糖的情况下,尽可能把血糖降低到正常水 平。空腹<6.1mmol/L 餐后2h<7.8mmol/L HbA1c<6%。 • 而儿童、老年人、有频发低血糖倾向、预期 寿命较短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或严重的急、 慢性疾病等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宜适当放宽。 但是应避免因过度放宽控制标准而出现急性 高血糖症状或与其相关的并发症。

如何正确使用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

 如何正确使用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

如何正确使用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如何正确使用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管理和治疗。

其中,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阿卡波糖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血糖水平。

然而,正确的使用阿卡波糖对于治疗效果的好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了解阿卡波糖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阿卡波糖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作用是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从而延缓糖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减少血糖的上升。

患者在使用阿卡波糖前,应向医生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正确使用。

二、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阿卡波糖的剂量和使用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进行调整。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准确使用药物,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使用频率。

如有任何疑问或困惑,应随时咨询医生。

三、合理安排饮食阿卡波糖的药效与进食时间相关,患者应在饭前30分钟左右服用药物,确保其在餐前的作用。

同时,患者需要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控制餐后血糖的上升,提高阿卡波糖的治疗效果。

四、注意饮食中的糖类摄入阿卡波糖主要抑制糖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在用药期间需要特别注意饮食中的糖类摄入。

患者应减少含糖饮料、甜食和高糖水果的摄入,避免引起血糖的大幅度上升,影响阿卡波糖的降糖效果。

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阿卡波糖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肠胃不适、腹泻等,患者在用药期间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此外,患者需要了解阿卡波糖的禁忌症,如有相关疾病或过敏史,应避免使用该药物。

六、定期复查血糖和相关指标定期复查血糖和相关指标是评估阿卡波糖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复查。

根据复查结果,医生可以对阿卡波糖的剂量和使用频率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

总结起来,正确使用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包括了解阿卡波糖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合理安排饮食,注意饮食中的糖类摄入,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以及定期复查血糖和相关指标。

长效GLP—1受体激动药索马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长效GLP—1受体激动药索马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长效GLP—1受体激动药索马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引言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上通常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调控失常。

长期高血糖会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课题之一。

疗效研究表明,索马鲁肽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使用索马鲁肽治疗的患者在12周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下降,且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在HbA1c水平的降低幅度也更为显著。

索马鲁肽还能够显著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减少患者的胰岛素需要量,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

除了血糖控制外,索马鲁肽还对体重和血压的调节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些研究显示,使用索马鲁肽治疗的患者在短期内体重减轻明显,长期用药后体重控制效果依然稳定。

索马鲁肽还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心血管代谢状态。

安全性对于药物治疗来说,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系统评价发现,索马鲁肽的安全性较高,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低血糖等,并且多数不良反应在治疗初期出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

与其他GLP-1受体激动药相比,索马鲁肽在恶心和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在安全性方面,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胰腺炎和胰腺癌的发生风险。

有研究表明,GLP-1受体激动药可能存在一定的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风险,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索马鲁肽与胰腺疾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在临床应用索马鲁肽时,应该注意密切监测患者的胰腺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事件。

第二篇示例: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比较大。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也增加了心血管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药品不良事件与质量、合理、用药错误评价报告与记录-胰岛素

药品不良事件与质量、合理、用药错误评价报告与记录-胰岛素

药品不良事件与药品质量、合理用药、错误用药的关联性评价报告——妊娠糖尿病胰岛素用药随着糖尿病人日益增多,对胰岛素的需要也逐年增长,但是关于胰岛素的储存规范、使用要求,用药注意事项的普及却远远没有达到要求。

特别在我院中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不在少数,妊娠糖尿病首选的药物是胰岛素。

我院针对胰岛素使用中出现的药品质量、药品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引起的药品不良事件进行报告记录。

1.胰岛素的药品质量1.1胰岛素的储存条件首先胰岛素按照来源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

无论是何种类胰岛素,其储存条件都应在冷处储存。

冷处的温度要求是2℃-8℃,可以放置在冰箱冷藏架上储存,冷藏时需要远离冰箱制冷元件;开封后常温即可,反复冷藏不但影响药品疗效还会增加注射疼痛感。

院内病例中有一些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时为了节省电费,将胰岛素制剂放在室外保存,冬季室外温度可达到零下十几度;夏季打开胰岛素笔芯后害怕在室温下胰岛素会变质,选择在冷藏室保存。

这在无意识中违背了胰岛素药品说明书中要求的贮存温度,将冷藏改为了冷冻,将打开的胰岛素贮存条件室温变为冷藏。

1.2胰岛素质量问题带来的药品不良事件冷冻后的胰岛素不可以再使用,因为胰岛素的结构是由两条肽链组成,多种氨基酸构成这两条肽链,然后组成了胰岛素,所以胰岛素的生物本质决定了在冷冻以后,会导致肽类以及氨基酸的变性,生物学效应消失,液体变为絮状物,不但不能够起到降血糖的作用,还会引起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稳导致妊娠糖尿病并发症,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恶性药物不良事件。

1.3关于胰岛素质量问题的保障措施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因储存不当导致的药品质量改变,从而引发的药品不良事件。

为了避免这种药品质量问题引发的药品不良事件,我院拟开展医务人员胰岛素贮藏相关技能培训,减少因贮藏专业知识欠缺而引起的用药错误,提高药师、护士、医生在胰岛素贮藏方面风险识别和防范。

药学部门可以每半年开展胰岛素等高警示药品管理的评估,根据本机构报告的贮藏风险或对其他医疗机构发生的贮藏风险进行讨论分析,排除隐患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

糖尿病药物进展与评价

糖尿病药物进展与评价

糖尿病药物市场现状
01
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其中胰岛素和 口服降糖药是市场主导产品。
02
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 市场。
03
随着新药的研发上市,糖尿病药物市场将进一步扩 大。
糖尿病药物研发趋势
新型胰岛素类似物和长效 制剂:提高用药便利性和 患者依从性。
复方制剂和固定剂量组合: 方便患者使用,提高用药 效果。
新型胰岛素类似物
总结词
新型胰岛素类似物是针对传统胰岛素的改进,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副作用。
详细描述
新型胰岛素类似物包括超长效和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等。这些药物在模拟生理 性胰岛素分泌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能够降低低血糖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
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
总结词
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是具有多重作用机制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能够同时降低血糖和减 轻体重。
新型口服降糖药:针对新 靶点和新作用机制的药物 研发。
个体化用药和精准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最 佳治疗方案。
02 新型糖尿病药物进展
新型口服降糖药
总结词
新型口服降糖药是近年来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 择。
详细描述
新型口服降糖药包括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等。这些 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降低血糖,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对于2型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联合用药策略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搭配不同作用机制的 降糖药物,以达到协同降糖的效果。
02 联合用药可降低单一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提高 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03 需要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和 药物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与评价
糖尿病:
一种21世纪的 流行病
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 疾病相当于爱滋病“死亡 杀手”
“本世纪头20年糖尿病将重蹈 爱滋病上世纪后20年之复辙 ”
“11-14联合国糖尿病日”
Medical and Health Annual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99
中国成年人群的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估计为11.6%
60-69
≥70
中国成年人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50.1%
60-69
≥70
患病率,%
“We have to treat early and carefully” ---W Duckworth
多重病理机制导致高血糖
2
肠促胰素反应减低 胰岛素分泌受损
胰岛β细胞
餐后血糖的贡献
空腹血糖的贡献 FPG
HbA1C (%)
6.5 7 7.5 8 8.5 9 9.5
Diabetes Care 2003;26:881-885.
HbA1c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的 关系
AACE2011年临床实践指南
• 增加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6.5%)。 • 取消了“糖尿病前期”的名称,代之于“糖尿病危险增高类型”,
糖尿病前期 IGT
有,但效率低 ,仍有42 -72%的糖尿病前期患 者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
无 IFG
干预方法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胰岛素增敏剂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雷米普利
干预时间(年)
3 6 2.5 3 3 4
风险减少
58% 58% 56% 31% 31% 34%
研究发现: 一,低强度生活方式干预是所有类型高血糖症患 者一生中成本最低的糖尿病预防方案。
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HDL-C TG
100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糖 高血压
视网膜病 肾脏病变 神经病变
失明 肾衰
CHD 截肢
β-细胞功能 (%)
75
诊断时50% -细胞仍有功能
50
25 IGT
餐后高血糖 2型糖尿病 I期
2型糖尿病 II期
2型糖尿病 III期
0
-12 -10
-6
-2 0 2
6
10
14
5%~10% >70%,主要死因 较多 峰值延迟或不足 阴性
胰岛素治疗及反应
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生存,对胰 生存可不依赖外源性胰岛素,
岛素敏感
应用时对胰岛素抵抗
逆 转—新的糖尿病预防概念

干预措施
正常人
* 项目
DPP Finnish TRIPOD
DPP STOP-NIDDM
HOPE
干预人数
3,234 522 235 3,234 1,368 9,297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启动自身免疫反 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
应。
胰岛素抵抗
免疫学异常
糖耐量减低(IGT)
进行性胰岛β细 临床糖尿病 胞功能丧失
临床糖尿病
β细胞完全破坏
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鉴别
起病年龄及其峰值 起病方式 起病时体重 “三多一少”症状 急性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肾病 心血管病 脑血管病 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 自身免疫因素
2、DPP-Ⅳ抑制剂 3、智能血糖控仪器
基于糖尿病病因开发的新药
1922年人 类第一次 使用牛胰 岛素治疗
1946年 NPH胰岛 素
1921年 发现胰 岛素
1936年鱼 精蛋白和 鱼精蛋白 锌胰岛素
1952年长 效(锌)胰 岛素
1979年 重组人 胰岛素
1978年胰 岛素泵
1981年 胰岛素 笔
2000年门冬 胰岛素和甘 精胰岛素
T2DM的胰岛素分泌特点-早相分泌缺失
800
700

600
岛 素
500

400
泌 速
300

200
100
pmol/min
6am 10am
2pm
6pm
时间
健康对照者(n=14) 2型糖尿病患者(n=16)
10pm
2am
6am
Polonsky KS et. al N Engl J Med 1988 May 12;318(19):1225-30
2005年 地特胰 岛素
1996年 赖脯胰 岛素
2004 年谷 赖胰 岛素
2006年吸 入胰岛素 (撤销)
1920
2015
1957年相 继问世一 代、二代 磺脲类及 双胍类
1990年 α- 糖苷 酶抑制剂
2000 年 那格列 奈
1997年 瑞格列 奈、噻 唑烷二 酮类
1. 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2 2. Grunberger G. The need for better insulin therapy. Diabetes Obes Metab. 2013 Mar;15 Suppl
3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快速增加
调查年份
研究单位
地区 样本概况
样本量
1980年1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1994年2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全国 14省市随机抽样 全国 19省市≥25岁随机抽样
30万 21万
1996年3 王克安
2000年4 Gu D 2002年5 李立明
包括IFG,IGT,相应增加了HbA1c 5.7—6.4%的人群。
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
血糖(mmol/L)
HbA1c(%) 血压(mmHg)
空腹 非空腹
BMI(kg/m2)
男性 女性
TC(mmol/L)
HDL-C(mmol/L) TG(mmol/L) LDL-C(mmol/L)
理想 4.4~6.1 4.4~8.0 <6.5 <130/80
1型糖尿
多<25岁,12~14岁 多急剧,少数缓起 多正常或消瘦 常典型
酮症趋向大,易发生酮症酸中 毒
2型糖尿病
多>40岁,60~65岁 缓慢而隐袭 多超重或肥胖 不典型,或无症状 酮症趋向小,50岁以上易发生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35%~40%,主要死因 较少 较少 低下或缺乏 ICA80%阳性IAA40~50 %阳性GADA60~96%阳性
<25 <24 <4.5
>1.1 <1.5 <2.6
尚可
≤7.0 ≤10.0 6.5~7.5 >130/80~ <140/90 <27 <26
≥4.5
1.1~0.9 <2.2 2.6~4.0
差 >7.0 >10.0 >7.5 ≥140 /90
≥27 ≥26
≥6.0
<0.9 ≥2.2 >4.0
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 质量
2006年 GLP-1类 似物
2007年 DPP-4抑 制剂
2013年 SGLT2抑 制剂
2012年每 周一次 GLP-1类 似物
二,依据降低糖尿病发病率,高强度生活方式干 预健康获益最大。
三,在人口层面,干预类型对成本的影响最大, 而纳入干预方案的中度高血糖类型对减少新发病 例的影响最大。 四,对于以IFG和IGT定义参与者来说,低强度和 高强度的生活方式非常具有成本效果,而二甲双 胍显然不是明智之选。
低强度生活方式干预最具成本效果,这无疑 对国家对个人都是一利好消息。但是,其仅阻止 一部分中度高血糖患者进展为糖尿病,迫切需要 研究更有效的干预方式。
糖尿病 视网膜病
成人首要的 致盲原因
卒中
提高2-4倍 的心血管死 亡和卒中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肾病
导致终末 期肾病的 首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每 10人有8人死 于心血管事件
糖尿病 神经病变
非外伤性下 肢截肢术的 首要原因
1 Fong DS,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9–S102. 2Molitch ME,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4–S98. 3 Kannel WB, et al. Am Heart J 1990; 120:672–676. 4Gray RP & Yudkin JS. In Textbook of Diabetes 1997. 5Mayfield J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78–S79.
2007-2008年6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糖尿 全国 11省市20-74岁人口分层
病防治中心,协和,北大
整群随机抽样
阜外医院,美国Tulane医 院
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 调查技术执行组
全国 全国
10省市35-74岁人口分 层整群随机抽样
31省多阶段分层整群随 机抽样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全国 12省市20-70岁随机抽样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胰岛素-
(短、中、长效及其
短、长效类似物) ① SGLT2抑制剂 ⑧
③ 双胍类-
(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血糖↑
磺脲类-
(格列本脲、格列齐 特、格列喹酮、格列 吡嗪、格列美脲)
② ⑤格(那列格奈列奈类、-瑞格列奈)
GLP-1

GLP-1 类似物
⑥ DPP-4
DPP-4 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
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和-细胞功能 障碍导致葡萄糖和脂质代谢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