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完整家谱分为七大部分

合集下载

15种家谱板式

15种家谱板式

家谱是一种记录家族历史和族谱的文献形式,其板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传统习惯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家谱板式:
直系家谱:按照直系血缘关系编排,以祖先为中心,逐代向下展开。

修宗家谱:以宗族为单位编排,分支较多,通常对每一个分支进行详细的记录。

兄弟家谱:以兄弟关系为主线,逐代列出兄弟及其后代。

世系家谱:以世代为单位,逐代编排,按照辈分先后次序排列。

分支家谱:将家族按照不同的分支或后裔进行分类和编排。

族谱兼并:将多个家族或分支的族谱合并为一份家谱。

地区家谱:按照地理区域进行分类和编排,记录特定地区的家族历史。

家族纪事:除了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外,还详细记录家族的重要事件和传统。

图表家谱:以图表形式展示家族关系和族谱信息。

文字家谱:以文字形式逐代记录家族历史,通常起始于祖先。

散文家谱:通过散文的方式,描述家族历史和传统。

编年体家谱:按照时间顺序编排,记录家族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政治家谱:注重记录家族成员在政治方面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学术家谱:着重记录家族成员在学术领域的成就和贡献。

全面家谱:综合多种类型的家谱板式,涵盖全面的家族历史信息。

这些只是家谱板式的一些常见类型,具体的家谱板式可能根据家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需求有所差异。

家谱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家谱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家谱一般包含哪些内容一般家谱的内容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同宗共祖的男姓血亲集团,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

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一,谱名: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堂号等。

如《浙江永康夏川胡氏族谱》。

二,谱序: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等,继修谱一般保持以前的谱序。

大多由本族人撰写,称自序。

也有请名人撰写,称为客序。

三,题辞:大多是历代皇帝或名人为本家族或家谱所写的赞誉之词,放在显著位置,用以炫耀家世。

题词仅为显赫家族所具有,不是每部家谱都有的。

四,凡例: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

五,谱论:也称谱说、援古,主要是收录前代名人学者关于谱学理论的简要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阐述,其中尤以欧阳修、苏洵、朱熹、程颐、曾巩等宋代文学家论述最为普遍。

也有将明、清皇帝关于修谱的谕民榜、谕民诏令等载人谱中的,作为另一种类型的谱论。

在安徽、江西等地的家谱中,谱论有修谱五法、作谱五难、谱有六不书、谱例七款、作谱九戒等内容。

遗像: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

六,恩荣录:也称诰敕、赐谕、宸章、封典、世恩、公文、褒颂、恩荣录、恩纶录等,集中记载历代皇帝和地方官员对本家族或某些成员的褒奖和封赠文字,包括各种敕书、圣旨,诏命、赐字、御制碑文、祭文,或各种匾额等,目的是通过重君恩来彰显祖德。

七,姓氏源流:也称族史,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各支派远近关系等。

八,族规家训:这是每部家谱的必载内容,是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和教化家族成员的家族法规。

其内容十分广泛,基本上为修身、齐家、忠君、敬祖、互助、守法,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方面。

其中一部分为规约,族人必须遵守,如有违犯,则以家法制裁。

另一部分为训语,主要为劝戒的内容,教人做人行事立世的道理,这部分通常称为家教。

九,庙规、祠约典制,也称家礼,为家族祭祀礼仪,如祖庙、祠堂组成,祭祀规矩、程序,冠礼、笄礼、婚丧仪式等等。

家谱家庭介绍词_0

家谱家庭介绍词_0

家谱家庭介绍词篇一:家谱稿说明一、此家乘在编写中,未见原乘踪迹,且目前能知一二的耄耋长辈又寥寥无几,资料搜集、整理、考证相当困难,虽然尽了最大努力,但遗漏与谬误在所难免,盼续修时予以矫正。

二、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故凡是从母姓的男性及“运”字辈以下的女性(含“运”字辈)取其自愿,相以入乘。

三、因各种原因造成的遗腹子女改姓、认祖归宗等问题,取征求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相宜入乘。

四、世系内容采用表格式与树状图相结合的形式编排。

别名包括:字、号、黉名、乳名。

公职人员,简记一栏以最高身份记载。

简记包括:迁居、职业、职务、嫁娶等。

时间以公历记载,月日用中文表示农历,墓碑文字尊重原貌。

五、世系表部分,因史料欠充分,只上溯到雨生公所撰《三世祖思圣公墓志铭》叙述“其先,金陵人。

清初,远祖以文字触忌讳”为限。

所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为继续保存它的历史价值,可适当节录,若今后查找到可靠依据,即以入正史。

因资料收集有漏误,待续修时完善。

六、文言文标点、释文、《代序诗》考证等,难免有失偏颇,凡知之者,敬请订正。

七、在此次编写中,族中老幼在经济、物质等方面鼎力帮助并出谋划策,促成此书的完稿,彰显了家族的团结和睦。

值此以谢并深得欣慰。

金开玉拟稿二〇一〇年四月伟人名人关于修谱的语录寻根觅本,追源探流,为人之天性,中外皆然。

中国人最崇拜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所以中国人家族和宗族的团结力量非常强大,究其原因,实由于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五种力量结合而成的天然团结。

族谱记载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具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妥加应用。

树高万丈,叶落归根。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会“数典忘祖”。

——孙中山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

——毛泽东一个爱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我经常想家,想家乡。

爱家、爱家乡是爱国的起点。

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开始。

完整家谱22种格式

完整家谱22种格式

完整家谱22种格式1、谱序有⾃序和他序的区别,其内容为叙述修撰缘起,本谱的修撰历史、过程与内容⼤要及修订年⽉等,作⽤是宣扬本谱主旨,颂扬祖德,使⼦孙读来能敬祖向善。

如果本谱是续修之作,那么,除收载新写的序外,以往历次修谱的旧序,也⼀并收⼊。

有时为了增光族望,还专请当代名⼈作序,并将以往名⼈为列谱所作的序也依时代先后排列收载。

谱序在有些家谱中亦有别称为“引”、“谱说”、“谱铭”、“谱券”等。

2、题辞不是每部家谱都有的,⼤多是前代皇帝或名⼈为本家族或家谱的题辞,放在显著位置,⽬的是光耀门楣。

3、恩荣集中记载历代皇帝对本家族或某些成员的褒奖,包括名种勅书、诰命、御制碑⽂等,有的还包括皇帝或地⽅官员为本家族题写的各种匾额。

⽬的是通过重君恩来彰明祖德。

皇帝封牌匾恩荣4、凡例也有称谱例,主要是介绍本谱的编写体例,收录范围,结构特点,各种著录规则,本谱中各类⽬的⽴类理由,适⽤范围,各种可⼊谱和不可⼊谱⼈物的标准,以及诸如如何避讳等⾏⽂要求。

5、图明清时代家谱的卷⾸,多数都有图版,内容不完全相同,⼀般总具有祖庙、祖茔、祠堂以及牧场、⽔源或住宅四⾄图。

6、节孝宋代以⾄明清,特别重视节孝,家族中出了节妇孝⼦,是全家族的光荣,因此,很多家谱在⾸卷都⽴节孝⼀章。

7、像赞将本家族先⼈中显达之⼈。

画出其仪容,置于卷⾸,以求达到光⼤族望,薰陶后⼈的⽬的,有些还刊载⼀些先⼈遗墨。

8、考有疑则考。

⼀个家族,存在⼏百年、千余年,⾃然有些事情不太清楚,可修谱时⼜必须写上,因此,只得进⾏考索。

通常需要进⾏考证的,⼤抵有如下内容:姓⽒来源、迁徙经过和原因、某些世系、仕籍、先⼈科名以及祠庙、祖茔等,也有的家谱将这些内容称之为谱镜、谱撮。

9、世系家谱世系表也称世表、世系表、世系图、根图,是以图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员的⾎缘关系,这是家谱的主要内容,通常是五代为⼀表。

10、世系录也有家谱作世序、世系考、传实、⾏实、世录。

是对世系表的解释,即记录⼀个⼈⽣、⽼、病、死、葬的简历,内容包括⽗名、排⾏、名、字、号、⽣卒年⽉⽇时、享年、官职、功名、德⾏、葬地、葬向、妻妾的⽣卒年⽉⽇时、封诰、岳家、⼦⼥、⼥嫁之⼈,有⽆富贵外孙等,特别重⽣死、⾎统。

家谱的内容

家谱的内容

家谱的内容家谱是一种以家族为单位,记载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文化、彰显家族荣誉的重要文献。

家谱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家族起源、传承、发展以及家族成员的生平事迹、社会地位、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家谱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

1.家族起源和传承家谱的首要内容是记载家族的起源和传承。

这包括家族的先祖、发源地、迁徙历程、重要事件以及家族的族谱、世系表等基本资料。

了解家族的起源和传承,有助于家族成员深入了解自己的血脉根源和文化传统,增强家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1.家族文化家族文化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家族的信仰、价值观、道德规范、家规家训等。

这些文化传统是家族成员行为处事的基本准则,对于规范家族秩序、维系家族和谐以及传承家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家族成员生平事迹家谱中详细记载了家族成员的生平事迹,包括个人经历、学历、事业、成就、荣誉等方面。

这不仅是对家族成员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家族整体实力和价值的体现。

通过了解家族成员的生平事迹,可以激励后代继承先祖的优良传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1.社会地位和影响家谱中还会记载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包括家族成员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等方面。

这些信息反映了家族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对于研究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1.家族地缘关系家谱中也会记载家族的地缘关系,包括家族的籍贯、住所、田产、房产等方面。

这些信息反映了家族在当时地域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1.家族仪式和习俗家谱中还会记载家族的仪式和习俗,包括祭祀祖先、婚丧嫁娶等传统仪式以及生活中的各种习俗和规矩。

这些信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的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1.家族文献资料家谱中还会收录家族的文献资料,包括族谱、家谱、传记、信札、诗词等文献资料。

这些文献资料是研究家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家谱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家族的各个方面。

家谱的正确编写方法

家谱的正确编写方法

家谱的正确编写方法家谱是一种记录家族历史、血缘关系和世袭地位的文献,它不仅是家族身份的象征,更是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工具。

正确编写家谱能够准确记录家族的世系,促进家族成员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下面将介绍家谱的正确编写方法。

一、核心内容1.家谱的起始人物:家谱应以家族的祖先为起始人物,并列清他的姓名、字号、号令、年号以及祖籍、生卒年月等基本信息。

2.家族成员:根据祖先身份的不同,分父、子、孙、曾孙等世系明确记载,以显示家族血统。

3.家族分支:若家族有多个分支,则应根据分支的关系,将其列别,并注明各个分支的起始人物及其后代。

二、详细内容1.姓名:记载家族成员的姓名,包括字号和号令,以便辨认同名同姓的人物。

2.籍贯:通过记录籍贯,可以了解到家族的迁徙史和地域特点,增加家谱的文化内涵。

3.生卒年月:详细记录家族成员的出生和去世时间,以便后代了解祖先的生平。

4.职业:对于有职业的家族成员,可以记录其职位、行业和专长,以展示家族成员的成就和荣誉。

5.家庭情况:家族成员的婚姻状况、配偶姓名等内容,有助于理解家庭联姻关系和家族扩展情况。

6.重要事件:记录家族成员的重要事迹、业绩或荣誉,可以补充家族历史的底蕴。

三、编写顺序1.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根据家谱的篇幅限制,可以选择纵向或横向排布,但一般建议按照父子、兄弟、孙辈的次序进行排列。

2.同辈间按出生先后顺序排列:在同一代的家族成员中,按照出生(或年龄)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写,有利于清晰地展现世系关系。

四、绘制方式1.手绘:传统的家谱编写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纸张、颜料等材料,注重细节描绘,给人一种沉着和稳重的感觉。

2.电脑绘制:利用电脑软件,可以实现家谱的数字化编写和设计,具有排版美观、易于修改的优点。

五、语言表达1.格式统一:家谱的编写应保持格式的一致性,包括字体、字号、插图等方面的统一,体现整体美感和科学性。

2.简洁明了:注重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避免重复和冗余的信息,提高家谱的可读性。

九种常见的家谱格式

九种常见的家谱格式

九种常见的家谱格式
1. 血簪家谱:
血簪家谱是最常见的家谱格式,通常按照祖孙正序排列,以男性为主,女性则标注婚配的夫家姓氏。

2. 家族谱:
家族谱是按照同一个祖宗的后代进行排列,包括所有后代的姓名、出
生日期、配偶、孩子等信息。

3. 地区谱:
地区谱是按照某一个地区的所有家族进行排列,其中包括这些家族的
发展历史、族谱、文化特点等内容。

4. 世系谱:
世系谱是按照一个家族的世系关系排列,主要是为了记录家族树的延
伸和发展情况。

5. 改元谱:
改元谱是按照某一位祖先的改元年号进行排列,以记录家族世代的延
续和变化。

6. 分支谱:
分支谱是指将同一个家族的后代按照分支进行排列,主要是为了记录家族在不同地区的分支发展情况。

7. 家谱图:
家谱图是将家族树的图像化表现,以方便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家族发展的历程和世系关系。

8. 纪念录:
纪念录是一种较为简略的家谱,包括主要的家族成员信息以及重要事件、文化传承、家族口传历史等内容。

9. 家训:
家训是对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指导后代继承和发扬家族优良传统和文化精神。

家谱基本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家谱基本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家谱基本知识,你知道多少呢?家谱基本知识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明清以来家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一、谱名是“明血统、防乱宗”的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二、题辞大多是前代皇帝或名人为本家族的题辞,放在显著位置,目的是以此炫耀家世。

三、目录按次序编排以供查考的图书或篇章的名目。

目录是书籍的必备工具,可以方便人们对书籍内容的查找和了解。

四、谱序有自序和他序的区别,其内容为叙述修撰缘起,修谱目的,本谱的修撰历史、过程与内容大要,修谱的人员构成,修订年月,家族的渊源传承和迁徙经过,郡望,以往历次修谱情况以及对谱学理论的认识等,作用是宣扬本谱主旨,颂扬祖德,使子孙读后能敬祖向善。

如果本谱是续修之作,那么,除收载新写的序外,以往历次修谱的旧序也一并收入,对于续修次数多的家谱,有时新旧序能多达数十篇。

此外,为了增光族望,还会专请当代名人作序,并将以往名人为列谱所作的序也依时代先后排列收载。

五、凡例主要是介绍本谱的纂修原则与编写体例,收录范围,结构特点,各种著录规则,本谱中各类目的立类理由,适用范围,各种可入谱和不可入谱人物的标准,以及诸如如何避讳等行文要求,中心是强调家族血缘的重要性和谱书记述的真实性,内容较丰富。

六、恩荣也称告身、诏敕、赐谕、公文,集中记载历代皇帝和地方官员对本家族或某些成员的褒奖和封赠文字,包括各种敕书、诏命、御制碑文等,有的还包括皇帝或地方官员为本家族题写的各种匾额,目的是通过重君恩来彰明祖德。

现代家谱怎么写

现代家谱怎么写

1.怎样写家谱一、谱名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二、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三、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五、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八、族规家法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2.家谱应该怎么写龙山园丁回答家谱该怎么写家谱是记录一个家族历史的书,一般来说,很多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谱,只是这些家谱并不是每个人都感兴趣,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

历史上,孔子的家谱是最全的,他的后人中相当一部分人能倒推到孔子,这完全得益于中国人对孔子的敬仰。

除此之外的家谱,能倒推到元末明初的就很不错,再往前的就不一定有说服力了。

我认为作为一个族谱,通常可以分为六大部分。

一、序序就类似于现在书的序,可以由族中得望高的人写,也可以由外人写。

主要是通过另一个或另几个人的眼光来看待这本族谱。

通常情况下,新序在前面,旧的序也要包含在内并排在新序后面。

二、简介即使是对于自己的家族,能全面了解的人也不多,所以需要首先简介一下自己家族,可提及的内容有:刻谱凡例、本族谱本次创修(修订)参与人员、时间、为什么要修订;此次编码的依据是什么;家族的整体情况、历史、迁移史、当前分布、人数;本族宗派、字辈,即记录每一代人起名规则;祖坟所在地、祖坟中各代分布图;对祖先事考查、考证。

家谱概述范文

家谱概述范文

家谱概述一、家谱简介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牒等,是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

它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记录着家族的迁徙、发展、繁衍历程,是研究人类繁衍、民族文化、家族历史等的重要文献。

二、家谱的构成要素1. 谱名:通常为“某氏族谱”或“某姓族谱”。

2. 谱序:一般由家族领袖或族长撰写,叙述家族的来源、迁徙经过、家族规模、人物事迹等。

3. 谱例:规定族谱的体例、内容、格式等。

4. 世系图:以图表形式展示家族世系,包括祖先、族人名单及其关系等。

5. 人物传记:记录家族中有突出贡献或影响力的人物生平和事迹。

6. 家规家训:记录家族的行为规范和教育子孙的训诫。

7. 附录:可以包括家族大事记、族产分布、遗嘱文书等相关资料。

三、家谱的功能与作用1. 传承家族文化:家谱是家族文化的载体,通过传承家谱,可以传承家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和家族精神。

2. 维系家族团结:家谱作为家族身份认同的标志,可以强化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认同感,维系家族团结。

3. 弘扬家风家训:家谱中记录的家风家训,可以教育子孙后代恪守家族传统,弘扬优良家风。

4. 记录家族历史:家谱是记录家族历史的重要文献,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5. 传承医学遗传:家谱中记录的家族遗传病史等信息,对医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四、家谱的编纂与管理1. 确定编纂人员:通常由家族领袖或族长主持编纂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编纂工作。

2. 搜集资料:搜集家族历史资料、文献等,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整理资料: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核实等处理,确保资料的可用性。

4. 编写家谱:按照家谱的体例和格式,编写家谱内容。

5. 审核校对:对编写的家谱进行审核校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印刷装订:将审核通过的家谱进行印刷装订,制作成纸质或电子版形式。

7. 保管存档:将制作好的家谱进行妥善保管存档,确保其安全性和可用性。

8. 家谱修订:根据家族发展情况,适时对家谱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持其时效性和可用性。

家谱范例模板一本完整的家谱一定需要这几部分内容

家谱范例模板一本完整的家谱一定需要这几部分内容

家谱范例模板一本完整的家谱一定需要这几部分内容都说乱世藏金盛世修谱,2023年,随着数字家谱的普及,新一股修谱的热潮又掀起来了。

那么,一本完整的家谱,需要哪几部分的内容呢?家谱编撰委员会修家谱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战乱天灾等种种原因,有的家族老谱丢失、有的家谱老谱缺失、甚至有一些家谱都不知道去哪里寻根。

修家谱是一项艰难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所以每一位为了家族奔波的族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后世子孙应该记住他们!谱序标准的谱序,需要对编修家谱的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说明修谱的原因、指导思想、目的、作用。

因为一本完善的家谱篇幅都是比较长的,而谱序可以对家谱进行一个简要的概况,让读者可以了解整个家谱的大概内容。

凡例凡例就是一本家谱的阅读指南。

首先明确修谱的原则、明确世系表采用哪种版式体例、明确家谱是书写术语等。

一份完整的凡例能够给编修家谱人员一个清晰准确的编修标准,也可以给后世族人续修家谱提供指导意见。

家规族训家规族训能够非常好的体验家风。

从汉代到明清,以《孔子家语》《颜氏家训》和《朱子治家格言》为代表的家训作品一直都在流传,家规族训体现了长辈对于晚辈的期许。

世系图世系是家谱区别于国史方志的最重要特征,是家谱的核心。

传统的家谱世系大致有三类,欧式、苏氏、牒记式和宝塔式,为了符合当代人从左往右的阅读习惯,也有很多家族采用了现代表格式。

世系表所记载的内容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殁寿葬,现在人修谱把履历表述得更加丰满,把家谱升华为族人简史,为后世子孙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

谱牒学是属于历史学的范畴,现存的大量家谱对于研究古代的社会、民俗、人文、地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你家现在还有家谱吗?评论区留下你的姓氏,寻找你的同姓族人吧!。

家谱的基本常识

家谱的基本常识

家谱的基本常识1.家谱也叫族谱、宗谱、家乘、支谱、房谱、世谱、大成宗谱、通谱、统谱、统宗谱等等。

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

2.家谱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目录、名人论谱、祖宗像(像赞)、名人墨录(书、画等)、序言(凡例、原流、考辨、大事记、跋、后记等)、敕令(诰命)、族规家训、诗赞(散文、诗歌、楹联、宗祠联等精选)、志表{儒林表、仕宦表(显宦志)、乡贤表、隐逸表、内则表、孝弟表、节义表、迁徙誌、丘垅誌、便录、祖居志、创学志、施产志等}、祭文碑铭收录、陵园照(祖坟照)、纂修族谱年纪、联修各支人口分布(人口统计、村庄简介、村庄分布图、村庄村貌照等)、宗祠庙宇照(祠堂、牌坊、门头、祖堂、香火堂、庙宇、殿堂、古建筑等)、世派字辈汇总、人物传记、宗法、族产(河、湖、山、田、塘等产证、图、说明等)、文件(修谱相关文件)、功德榜(赞助人名单、金额、照片等)、宗亲活动照、本次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名单、职务等)、吊系(吊线图)、雁行(行传)等。

3.根据联修范围大小,参修人数的众寡,家谱基本内容也会相应的繁简变化。

4.家谱重中之重是吊系(吊线图)与雁行(行传)。

5.一、吊系(吊线图):老谱大多采用每五代为一组,如一至五世为一组制作吊系图,整个一至五世吊系图制作完后,再五至九世为一组制作吊系图,整个五至九世吊系图制作完后,再九至十三世为一组再制作吊系图,如此类推。

主要记录个人谱名(可附字、号、妻姓氏、学历、职务等),吊线图上每个人之间的关系。

6.二、雁行(行传):雁行是记载每丁的详细信息,包含生、殁、嫁、娶、功名、事迹等信息,生就是每人出生的生辰八字,殁就是殁丁的过世的时间,墓葬之地及方位,嫁就是详载第几女生辰八字,嫁于何地何人为妻,娶就是娶某地某人第几女为妻,妻的生辰八字。

如是殁丁,还要详载殁葬息信。

7.现在修谱时雁行(行传)与吊系(吊线图)是一一对应关系,前后次序也一样。

古时雁行(行传)也有采用穿雁的方式,如一个支系或一房同一辈人按出生时间前后排列下去,这种穿雁的方式比较繁琐复杂,现大多不采用。

正规家谱格式

正规家谱格式

正规家谱格式家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反映了家族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更代表了一个家族的英雄传说。

家谱是家族文化的考据,表明家族的贺氏姓籍、权力和地位,刻画了家族吃喝玩乐的行为,也记录了家族的繁衍、兴衰,甚至成为一个家族的定义。

中国的家谱格式一直在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家谱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以下就介绍一下正规家谱格式:一、内容形式1、正规家谱格式包括家谱的内容形式,它分为两大部分:介绍家族年代,记载家族历史。

第一部分是家谱的开篇,它用来介绍家族的各种年代,历史悠久者,以及家族的地基。

第二部分是家谱的实质内容,由此可以知道家族的历史,比如家族的主人是谁,他们的活动、成就、家族的传说、家族的衰落等等。

2、将家谱的内容形式按年代划分。

开篇介绍家族的历史,然后按家族的时间排序,由最古老的到现在的。

每个人的介绍应该做到简洁明了,一般都以记世家具为序,按世系、时代归结,若能配上一些家谱诗赋,对家族文化的认识更深刻。

家谱注意保持文字流畅,历史记载确切,写出家族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贡献与成就。

二、结构形式1、家谱的结构形式由家谱简介、家谱抬头、家谱百家姓三部分组成。

家谱简介:首先介绍家谱的来源和记录的篇幅,说明家谱的编写目的,例如史实统计、家庭血统溯源、贺氏家谱研究等。

家谱抬头:抬头是家谱的封面,常表现家族的祖先精神,比如“勤俭守节,经世致用”、“精诚竭力,崇文致远”等。

家谱百家姓:介绍了家族贺姓以及各世以来的主祀宗祠,包括宗祠所在地,宗祠前辈的世系排序,以及宗祠内成员的内容。

2、家谱的结构形式要求每个人的介绍应该简洁文明,一般都以记世家具为序,按世系、时代归结,若能配上一些家谱诗赋,对家族文化的认识更深刻。

在家谱中,要有统一的文字使用,做到文章结构合理,文字明确,以达到对家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三、结语正规家谱格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它记录了家族历史以及家族文化的贡献。

家谱的格局也可以通过家谱简介、家谱抬头、家谱百家姓和家谱内容形式来表现,更更多的帮助家族记住历史的沉淀,把家谱的传统文化记录下来,以便后代子孙能够了解、参照。

辈分关系表

辈分关系表

辈分关系表辈分关系表在中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

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

这里仅选其中的一部分,以显示其层次关系。

第一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长二辈)第二层: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叔父、婶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长一辈)第三层:(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内兄、妻妹、襟兄(同辈)第四层:儿子、女儿、侄儿、外甥、内侄、侄婿(晚一辈)第五层: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侄孙、侄孙女、孙媳、外孙媳(晚二辈)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几岁,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几岁,几代之后,大门的后代与小门的后代相比,同辈人可能差上几十岁,并不因此而影响辈分关系,常常会有长胡子的孙子或怀抱着的爷爷。

所以,汉族常“大门转小辈”之说。

1、祖辈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

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

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重慈”。

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

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

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

中国古代家谱概况

中国古代家谱概况

中国古代家谱概况中国古代家谱概况吴足道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以下摘录了一套家谱的七大主要内容。

一、姓氏源流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

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的姓氏来源,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

却不知道,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后人不可不慎。

《家谱》中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

《家谱》均有记载姓氏的一章,以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

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它是明辨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

二、堂号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

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地方府、州、县名。

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

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

“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宗族家谱七大内容

宗族家谱七大内容

宗族家谱七大内容一、姓氏源流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

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的姓氏来源,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

却不知道,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后人不可不慎。

《家谱》中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

《家谱》均有记载姓氏的一章,以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

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它是明辨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

二、堂号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

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地方府、州、县名。

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

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

“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

例如:王,胡这两个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一套完整家谱分为七大部分

一套完整家谱分为七大部分

第T06版中国家族血脉记忆2012年12月15日刊号CN21-0001T06 中国家族血脉记忆2012.12.15 星期六一套完整家谱分为七大部分□本报记者/张颖上世纪70年代,美籍黑人亚力克斯·哈利经过实地寻访和查阅家谱档案,写成了世界名著《根》,掀起了世界性的“寻根热”。

由此,“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变得不再可笑。

其实,在中国,古人十分热衷于修撰家谱这项工作,依靠家谱所维系的家族血脉也因此更加清晰。

在家谱中,中国人往往就能找到“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答案。

而且,经过修撰家谱等寻根活动,很多人都会发现,原来本人和悠远的某个地方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常情况下,一部较完整的家谱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谱名、谱序、凡例、姓氏源流、世系考、世系表、人物传记、祠堂、坟茔、家规家训、恩荣录、像赞、艺文、纂修人名、领谱字号等。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之后一套家谱往往分为七项内容:姓氏源流、堂号、世系表、家训、家传、艺文著述、家谱图像。

而且,家谱的叙述语言非常精炼,往往数百字就记录了人的一生。

家谱要先说明姓氏起源上海市图书馆研究员、《中国家谱总目》作者王鹤鸣告诉记者,“姓氏源流”是家谱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木必有本,水必有源,此万古不易之常道也。

不明其始,何以知祖之所出;不晰其流,何以知派之所由分。

”王鹤鸣说,“源”是指一个家族的姓氏来源,也就是这个家族的得姓始祖、始祖、始迁祖的相关情况;“流”说的是家族迁徙、分支分流的情况。

不过,“姓氏源流”也各不相同。

有的说的是家族姓氏起源,有的讲的是家族的迁徙情况。

比如,在《龙池王氏续修宗谱》中,就记载了江西婺源王姓的起源问题,“开元初,柳冲与薛讷复加刊纂,考定二十六姓为国之柱,十六姓为国之宗,太原琅邪王在焉。

王氏之先,出于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子孙多贤。

”这段家谱中的记载说明,当地王姓的得姓始祖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人,同时也说明了王姓在唐朝具有崇高的地位。

完整的家谱包括哪些内容

完整的家谱包括哪些内容

完整的家谱包括哪些内容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1.谱名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2.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4.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像赞、遗像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

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家法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T06版中国家族血脉记忆2012年12月15日刊号CN21-0001T06 中国家族血脉记忆2012.12.15 星期六一套完整家谱分为七大部分□本报记者/张颖上世纪70年代,美籍黑人亚力克斯·哈利经过实地寻访和查阅家谱档案,写成了世界名著《根》,掀起了世界性的“寻根热”。

由此,“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变得不再可笑。

其实,在中国,古人十分热衷于修撰家谱这项工作,依靠家谱所维系的家族血脉也因此更加清晰。

在家谱中,中国人往往就能找到“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答案。

而且,经过修撰家谱等寻根活动,很多人都会发现,原来本人和悠远的某个地方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常情况下,一部较完整的家谱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谱名、谱序、凡例、姓氏源流、世系考、世系表、人物传记、祠堂、坟茔、家规家训、恩荣录、像赞、艺文、纂修人名、领谱字号等。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之后一套家谱往往分为七项内容:姓氏源流、堂号、世系表、家训、家传、艺文著述、家谱图像。

而且,家谱的叙述语言非常精炼,往往数百字就记录了人的一生。

家谱要先说明姓氏起源上海市图书馆研究员、《中国家谱总目》作者王鹤鸣告诉记者,“姓氏源流”是家谱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木必有本,水必有源,此万古不易之常道也。

不明其始,何以知祖之所出;不晰其流,何以知派之所由分。

”王鹤鸣说,“源”是指一个家族的姓氏来源,也就是这个家族的得姓始祖、始祖、始迁祖的相关情况;“流”说的是家族迁徙、分支分流的情况。

不过,“姓氏源流”也各不相同。

有的说的是家族姓氏起源,有的讲的是家族的迁徙情况。

比如,在《龙池王氏续修宗谱》中,就记载了江西婺源王姓的起源问题,“开元初,柳冲与薛讷复加刊纂,考定二十六姓为国之柱,十六姓为国之宗,太原琅邪王在焉。

王氏之先,出于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子孙多贤。

”这段家谱中的记载说明,当地王姓的得姓始祖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人,同时也说明了王姓在唐朝具有崇高的地位。

还有家谱在记载姓氏来源的同时,介绍家族的迁徙和分流情况。

安徽绩溪的《积庆坊葛氏族谱》就记载了葛氏家族迁徙安徽绩溪的经过。

“葛本葛天氏之裔,后以国为姓,相传家江南句容。

唐明宗时,名应祥公者,来任绩薄,长子武道公留居杨溪,历十二世至六二公,宋绍兴间迁居邑之西隅积庆坊右,子孙世业至今焉。

”王鹤鸣解释说,葛氏这个家族从唐朝以来经历了数次迁徙,唐朝时居住在杨溪,经过十二代之后,宋朝时迁居到邑之西隅积庆坊右这个地方,并一直居住至今。

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家族对待自己的祖宗源流的态度都是非常认真和严肃的。

堂号是寻根的重要线索辽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郑毅告诉记者,在家谱中,堂号是一个家族姓氏的特殊符号,它是一个姓氏或家族的标志和代表。

通过它能显示一个家族姓氏的起源地,这也成为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

郑毅说,堂号名称以自创居多,多是依据郡号名或依据家族始祖或名人而创立,大多数的堂号体现的是一个家族的血缘关系或地域起源。

用郡号名命名的堂号体现的是家族的地缘关系,是以家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堂号。

比如,诸葛氏系出葛伯,望于琅琊。

因此,后来遍布各地的诸葛氏,绝大部分都世代沿用“琅琊”作为家族的堂号。

以血缘关系命名的堂号,体现的是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重视。

只要具有血缘关系,不同姓氏之间也会使用同一个堂号。

比如,闽粤一带的“六桂堂”就是洪、江、汪、龚、翁、方六个姓氏共同的堂号。

郑毅说,根据文献记载,这六个家族虽然不同姓,但是他们却是同一个家族分出的不同支派。

追根溯源,他们都是翁姓的后裔。

还有的家族是以祖上的卓越功勋作为堂号。

如唐代宗时的名将郭子仪,在出将入相的20余年里,成为维系李唐王室的功勋大臣。

因为他被封为“汾阳王”,所以其后子孙虽遍布全国,但却多以“汾阳堂”作为堂号。

此外,还有家族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为号,或者以祖上的情操雅量、名人的厅堂别墅等为号。

无论如何,堂号作为家族的徽号和别称,不仅体现了家族明显的地域特征和血缘内涵,而且也体现了它所代表的宗法色彩——具有区分宗支族别和血缘亲疏的社会功能。

家谱中世系表分量最重世系表在一份家谱中所占的分量很重,它往往会占到一部家谱3/4以上的篇幅。

因为世系表记载的是,从一世祖开始到纂修家谱时为止,历代家族成员的姓名字号、生卒年月、官职科第、妻室子女、葬地坟茔等内容。

“一个家族所有成员的基本情况都可以在这个表里体现出来。

”王鹤鸣一语概括。

后人要认祖寻根,主要依据的即是世系表,而这也是家谱区别于方志、家传、家史等其他书籍的主要依据。

王鹤鸣告诉记者,在古代的家谱中,世系表上的人名都是男性,女性在世系表上没有体现,这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在家谱上的反映。

直到清朝末年,在少数家族的家谱中才开始在世系表中标注本家族女子的名字。

但是,如今所有的新修家谱中,按照“男女平等”的思想,无论男女都在家谱的世系表上有自己的位置,这是时代进步在家谱世系表上的体现。

在一个家族的世系表上,一般都记载着这个家族几十代的繁衍延续,而一些名门望族的世系表甚至记载了近百代的世系演变。

辽宁省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冯永谦认为,通过家谱中世系表的记载,可以理清一个家族整体的脉络。

此外,古人还有将族内名人的艺文著述录入家谱的惯例。

在明朝时,这么做的家族逐渐多了起来,其录入的内容也更丰富,涉及文化、经济等诸多内容。

形式上则包括尺牍、禀牍、奏疏、诗文、碑记、寿序等。

在体例上,艺文著述又被称为艺文志、辞源集、文征集等。

此外,家谱还收集族人与外人的书信来往,以及经籍、表策、碑文、书札等。

艺文著述可以说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其中有大量珍贵的史料,有非常珍贵的参考和欣赏价值。

家传用来记录名人事迹在家谱中,还专门辟出一项章节来记录家族名人的事迹,这就是家传。

家传也有不同的叫法,行实、志略等都是家传的一种。

家传一般分为列传、内传和外传等。

列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功绩男子的传记;内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传记;外传是记录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传记。

家传主要记述的就是家族中有德、有功、有才或者有一定官职或社会地位的人一生的功绩品德,从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贡献,到对地方、家族做的每一件业绩。

如出资修建词堂、祖墓等,全部记述在内,以作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并荣耀家族。

由于传主的经历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有密切的联系,而传记撰写者一般也多是社会名流,所以家谱中的传记不仅仅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献。

江苏武进的《张氏宗谱》的“宣公神道碑铭”就是由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撰写的。

其中写道:“公讳栻,字敬夫……自其幼而所以教者,莫非忠孝仁义之实。

既长,又命往从南岳胡公仁仲先生,问河南程式学。

先生一见,知其大器,即以所闻孔门论仁亲切之旨告之,公退而思若有所得也。

”“公以是益自奋励直,以古之圣贤自期,作《希颜录》一篇,早夜观省以自警策,所造既深渊矣,而犹未敢自以为足,则又取友四方,益务求其学之所未至。

”王鹤鸣说,在这段记载中,朱熹一方面介绍了张栻的求学之道,另一方面介绍了程朱理学。

郑毅说,通过看一个家族的家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系表中记载的族人功绩。

而在明朝之前,家传与家谱是分开来记录的。

画像图片让家谱更生动家谱集书、图、史、表、志为一体,可见,图标也是家谱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张好的图片可以使后代更生动地了解祖先的信息。

当我们翻开家谱时,首先看到的就是位于卷首的本家族祖先的图像。

王鹤鸣说,自宋代以后,将“遵祖、敬宗、收族”作为修编家谱的宗旨,将本家族的列祖列宗放在家谱的前面位置。

家谱中的祖先画像,少则几幅,多的可达数十幅。

祖先的画像有的是本家族的始祖、始迁祖,有的是五服之内的近世先祖,还有些是本族内的名人。

一般在这些祖先的图像旁边,还有数十字的赞语,对祖先的相貌、业绩、功德等加以颂扬。

家谱中关于祠堂的记载,由图文两部分组成,并且是图主文辅,文字注释祠堂图画。

祠堂是家族朝拜祖先、家族议事的场所,在家族中居于非常神圣的地位。

所以,祠堂在家谱中居重要位置。

一般家谱中都有记载和刊载建筑物版图的部分。

祠堂图大多为建筑式样、框架结构等图案,而且还要将祠堂周围的住房、山水形貌等勾勒进去,以便让后人对祠堂的整体状况有个直观的了解。

而且,在祠堂图前或者图后都有文字说明,主要介绍祠堂建筑、祠堂宗旨和祠堂管理等内容。

如今,与家族有关的古老黑白照片、家人合照等,也可以作为见证家谱的最原始资料。

冯永谦告诉记者,家谱是研究历史必备的文献,通过研究家谱不仅可以知道帝王世系的传承,还可以知道一个普通家族的世代变化。

█古人智慧家训在家谱中上升为家法或族规作为古代家庭教育的主流模式,家训自然成为家谱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不过,家训在家谱中更多的时候是以家法、族规、家戒、家范等出现。

虽然叫法不同,但是它们都是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家族法规。

“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

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

其事殊,其理一也。

”王鹤鸣告诉记者,一个家族的家规家法,就好像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典范一样。

家训的严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当地风俗的好坏,每年祭祀的时候,都要将家训、族规向族人宣读一遍。

由此可见,家训理所当然地成为家谱的重要内涵,并对宗族子孙的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辽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郑毅说,家谱中记载的许多治家教子名言,逐渐被世人所传颂。

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今天仍然脍炙人口。

“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族规家训,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注重家法国法、和睦宗族乡里、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合乎礼教、祖宗祭祀等内容。

”比如,安徽绩溪的《南关叙堂许氏宗谱》中就记载有十条家训。

简言之就是:孝父母、敬祖宗、重师儒、正闺门、睦宗族、务正义、早完粮、息争讼、杜邪风、禁溺女,这十条家训十分通俗易懂。

不过,由于家训是古代传统道德的一种表现,因此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因素。

王鹤鸣认为,对家谱中家法、家训之类的内容,我们今天应该辩证对待,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清代著名晋商常氏家族的宗祠。

祠堂是家族朝拜祖先、家族议事的场所,在家族中居于非常神圣的地位,所以,祠堂在家谱中居重要位置。

欧阳修和苏洵奠定家谱体例格局在民间家谱的发展中,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和苏洵在编撰体例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原先帝王诸侯的家谱比较单一,只需“一辈一辈”地记述就可以。

但家谱流入民间以后,世系人口越来越多,给编撰带来了困难。

而欧阳修和苏洵分别创制的“欧式”和“苏式”家谱,解决了这方面问题,并一直沿用至今。

他们分修的《欧阳氏谱图》和《苏氏族谱》为后人推崇,奠定了后世修谱的基本体例格局。

《苏氏家谱》中的苏洵像“欧式”家谱又称横行体,其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

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