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山东省诸城市辛兴初中孔令刚【学习目标】1、读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点,能说出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2、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及其分布;认识山脉是地形的“骨架”。

3、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的特点以及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能在中国地形图上准确找出并填注主要地形区,了解其主要特征。

【导入新课】在第一章里,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对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划及中国的人口分布、人口问题、民族情况等都有了了解,那么中国的地形地貌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第一节。

【自学提纲】一、地势西高东低1、交流展示学习提示:读P20页图2-1,归结并交流下面问题:(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我国地势可分为几级阶梯?每级阶梯的平均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米?(3)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别位于哪一级阶梯上?2、小组探究学习提示:结合P20图2-1与P21图2-2及P23图2-9,分组讨论探究下列问题:(1)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沿着山、山、山一线。

(2)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沿着山、山、山、山一线。

(3)第一阶梯的主要地形区有高原与盆地。

(4)第二阶梯的主要地形区有三大高原:、、与三大盆地:、、等。

(5)第三阶梯的主要地形区有三大平原:、、与三大丘陵:、、等。

(4)第四阶梯是大陆架,主要包括渤海与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及南海的一部分。

3、拓展练习学习提示:阅读下列材料,分组探究问题: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使得我国的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淌。

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的朕系。

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大多建设在这些地带。

此外,西高东低的地势还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高中地理_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高二地理组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二、教学设计方案三、教学过程设计【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读图分析,探索新知】1、展示我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在我国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记主要地形区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回顾学生观察课件结合两幅图思考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展示研学线路学生观看屏幕课件以情境化的形式带着学生去分析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的地形》学情分析高二地理组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中国主要地形区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知识层面的涉及比较浅薄,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培养。

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后对地理知识的学习。

他们对地理事物的分析能力、总结概括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单纯的抽象概念教学会打击学生的热情。

《中国的地形》效果分析高二地理组本节课通过创设良好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每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绘图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最终达到全面进步和发展。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和落实教师版图中国地形图,先让学生自主落实记忆主要的地形区,然后让学生去指出主要山脉的名称。

个人感觉在这个环节我做的不够,没有全面的落实四大高原、盆地等的检查。

对于中国的三大阶梯的分界线也没明确提出。

二、通过读图、析图、画图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地图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信息载体,特别有利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思维能力。

1、读图、析图,使学生能力更强。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形》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形》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形》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中国的地形1.熟悉中国地形图,了解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

2.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3.能够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4.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壮丽山河,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5.通过研究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形成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新课导入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上课前开始播放视频《中国地形地势歌》(小苹果版)。

伴设计意图引起学生注随着优美的歌曲,我们进入今天的研究主题《中国的地形》。

意,同时与本节所学内容密切相关。

目标展示研究目标1.识记我国山脉的走向与分布,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的明确进修目标,增强进修的针对性,有利于提分布与特征。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高课堂效率。

特征。

3.学会分析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多媒体:展示“中国分层设色地势图”、我国各类利用图片地势类型面积占全国的比例饼状图,让学生总结出等资料,让学生“地势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阔”的结论。

通过资料自主N)”引导学展示“中国地形剖面示意图(沿32°进行归纳,提生总结出“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结论。

高学生读图能展示“中国地形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让学生找力。

出三级阶梯的主要界限。

问题承转过渡: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对地理环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有境和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多媒体:展示探究的问题。

要求:以组为单位讨论,并记录讨论成果。

提问学生回答讨论的成果。

助于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正确答案,教师并点拨更正补充。

中国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头脑风如果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我国的地理环境将会是造就学生逆暴怎样的呢?过渡:可以说XXX低的地势是我国自然环境的向思维能力。

中国地形教案

中国地形教案

中国地形教案中国地形教案中国地形教案1一、教材分析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课标六大理念之一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而地形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地理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

2、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的自然分界线地势对河流、气候的影响3、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的逻辑关系本节内容,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都有重要的影响。

所以本节放在了讲述中国自然地理的各章节之首,本节还与世界地理的关于地形分类、分布和形成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4、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是我国地理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因为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它既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地质作用的制约,同时又严重影响着别的因素,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1、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图引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参照图例,利用教材上的“沿32O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抓住图中颜色与高度的关系这一线索,启发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并总结出我国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2、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读图的能力,对世界的地形有所了解,在次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从而得出中国地势的特点及阶梯间的分界线。

3、本节学生的认知障碍点是对“沿32ON线中国地形剖面图”的理解。

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剖面图”,举例说明,把一根萝卜竖着放,沿萝卜的中部剖开,同学们看到的形状就是一根萝卜的剖面图,地形的剖面图也是如此。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从中国的地形剖面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第一课时地势特点和主要山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3)了解中国的名山。

(4)学会分析我国地势的优越性。

2、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技能及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山脉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同时激发学生为国家做贡献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室、板图、自制图片【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读图指导法、个别指导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诗词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古代诗人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你们知道这样一句话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家思考一下这些河流的流向,(向东),这种流向说明我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所谓地势,是指地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西高东低)二、讲授新课(过渡)这是我们从经验上得出的结论,实际是如此吗?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幅地图上有很多种颜色,大家知道这种按不同的海拔着上不同颜色的地图叫什么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根据颜色我们很容易看出,西面的海拔比东面的要高。

(西高东低)2、〔转折过渡〕如何用图更好的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呢?下面我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形剖面图。

〔分析讲解〕什么是剖面图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在我的讲台上放着一个哈密瓜,竖着,沿哈密瓜中部切开,同学们将看到的形状,就是两个一半的哈密瓜,切口呈圆形,而不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椭圆形,这就是一个哈密瓜的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的原理也是如此。

只不过这一刀不是切在哈密瓜上,而是切在地形上。

中国地形教案

中国地形教案

中国地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如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山地等。

(2)掌握中国各地形类型的分布特点和主要代表地区。

(3)学会运用地图和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实地考察、网络搜索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国土观念。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2)中国各地形类型的主要代表地区。

2.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地图和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

(2)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中国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中国地形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2)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各地形类型的主要代表地区。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各地形类型的分布特点和主要代表地区,形成共识。

(2)展示交流:让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提问、补充。

4. 教师点拨:(1)总结归纳:教师对全班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明确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2)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如何运用地图和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

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各地形类型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6. 课堂小结:通过学生的展示交流、教师的点拨和实地考察,让学生对中国的地形有更深入的了解,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料,了解中国各地形类型的主要代表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八上《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八上《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八上《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精选7篇)八上《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学会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山脉犬牙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驾驭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图上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1、培育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实力。

2、通过读图干脆获得有关学问,并将已学学问落实到图上。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壮美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骄傲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

2、通过培育学生动手实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究精神,从而培育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

教学重点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教学难点1、分析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越性2、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沿320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我们常常说,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景色宜人。

首先,我们一起看一段录相感受一下祖国的壮美河山。

(展示多媒体)2、当然,要更进一步的相识,就须要我更深化的学习。

今日,我们将进入一幅全新的画卷。

(板书: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二、地势西高东低:(板书)1、过渡:在古代诗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为什么江水都要向东流?(地势西高东低)2、把我国的地面沿32°N线剖开,呈现出这样的面貌:(展示多媒体)3、视察,思索P20活动中的问题。

(指名答)归纳: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板书)可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平均海拔为4000米以上;其次级为1010米-2000米;第三级为500米以下。

4、活动:(出示设色地形图)找出这三级阶梯的也许范围找出三级阶梯界线上的主要山脉5、探讨:“地势西高东低”的优越性谈:到现在,我们很简单就得出我国的河流为什么会由西向东流了,除些之外,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还有哪些优越性呢?学生共享、自由发言,提出各自观点,最终派代表总结发言。

中国的地形教案初中

中国的地形教案初中

中国的地形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包括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等。

2. 掌握中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3. 熟悉中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

4. 理解地形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形特点。

2. 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3.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难点:1. 地形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地图。

2. 教学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图,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中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吗?大家可以举例说明。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中国的地形特点,包括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等。

2. 讲解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如昆仑山、天山、秦岭、大兴安岭等。

3. 讲解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如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东北平原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问:地形对农业、气候、河流等有什么影响呢?2. 分析地形对农业的影响,如高原、平原、盆地等地形对农业生产的优势和限制。

3. 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如山脉对气候的屏障作用、高原对气候的影响等。

4. 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如山脉对河流的阻挡作用、平原对河流的影响等。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认为地形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可以举例说明。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中国的地形特点、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理解。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认为中国的地形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可以举例说明。

教学延伸:1. 邀请当地地理专家或农民,让学生深入了解地形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亲身感受中国的地形特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中国的地形特点、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中国的地形教案「篇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首歌曲,每当听到这歌声,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国。

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

首先来看一下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1、读出我国所跨的经度范围(73oE—135oE)和纬度范围(4oN—53oN),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根据刚才所读出的数据,我国跨过了哪几个时区(东五区至东九区)?包括哪几个热量带(北温带和热带,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等方面有什么影响?3、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4、(读世界政区图或亚洲政区图)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哪些亚洲国家位于太平洋的西岸?5、这样的海陆位置对于我国的气候、海洋事业的发展、与海外各国的交往、与陆上邻国交往等方面有什么好处?[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的疆域示意挂图”)1、找到我国的四至点,并由教师具体介绍四至点所在的位置。

(最南端在4°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N附近,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东端在135°E多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73°E附近,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2、请学生用直尺量一下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一下实际距离。

(约5000千米)3、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0千米,请学生计算我国南北的距离。

(约5500千米)4、从你量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我国的范围很大)?你能说出我国的面积吗?我国在面积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于世界第三位,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

[转承]这么大的范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呢?(请学生做第3页活动1,了解我国东西部的时间差异和南北方的季节差异)[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人教版小学地理《中国地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地理《中国地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地理《中国地形》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主要山脉、河流的分布。

- 使学生能够识别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等。

- 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图片和实地考察,使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中国地形的特征。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模拟和分析地形对河流、气候、植被等的影响。

-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和评价地形的实践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祖国丰富地形资源的自豪感。

-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地形资源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祖国壮丽河山的热情。

2. 教学内容2.1 教学资源的准备- 教学课件:包括中国地形图、主要山脉、河流分布图等。

- 教学视频:关于中国地形的视频资料。

-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到附近的山脉、河流等地形区进行实地考察。

- GIS软件:安装在教室内的GIS软件,用于地形分析模拟。

2.2 教学过程的设计- 导入:利用教学课件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分布,以及地形对河流、气候、植被等的影响。

- 实践:学生利用GIS软件进行地形分析模拟,如模拟河流在地形上的流向、分析地形对植被的分布等。

- 总结: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模拟实践,总结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对其他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3. 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度。

-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和速度。

-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 GIS软件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GIS软件上的操作技能和对地形分析的理解程度。

4. 教学时间- 教学课时:共2课时,每课时40分钟。

- 实地考察时间:安排1课时,用于学生实地考察地形区。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中国的地形。

2. 掌握中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1. 中国地形的基本类型。

2. 中国地形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1. 中国地形分布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地形的特点。

2. 讲解法:教师讲解中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1. 中国地形图。

2. 与地形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有哪些地形特点?2. 讲解:教师讲解中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如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盆地等,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地形的分布特点,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章:平原地形教学目标:1. 了解平原地形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分布的情况。

2. 掌握平原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平原地形的特点。

2. 平原地形在中国分布的情况。

教学难点:1. 平原地形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平原地形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平原地形的特点。

2. 讲解法:教师讲解平原地形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分布的情况。

教学准备:1. 平原地形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与平原地形相关的地图或图表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思考平原地形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2. 讲解:教师讲解平原地形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分布的情况,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平原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章:山地地形教学目标:1. 了解山地地形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分布的情况。

2. 掌握山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山地地形的特点。

2. 山地地形在中国分布的情况。

教学难点:1. 山地地形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山地地形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山地地形的特点。

(完整版)《地形》教学设计

(完整版)《地形》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3 个内容: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

地形是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其它因素的制约又严重影响别的要素,所以,认识我国地形特征,对以后地理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教材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主要表现为: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这是我国地形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

2、我国的主要山脉。

因为山脉是地形的基本骨架,其他地形的分布多以山脉为分界线,所以教材利用图文结合进行重点讲述。

3、中国主要的地形单元以阅读材料形式出现,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教材增加了课堂练习。

本节教材充分运用地图和景观图片,增强了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各级阶梯分界线,主要山脉名称和走向,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和我国的主要山脉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我国的地势特征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中国地形图沿32° N纬线横切,形成沿32° N纬线中国地势剖面图。

然后将地形图和地势剖面图对比,由学生归纳总结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然后超链接播放视频——《中国的地形及地势特征》,引导学生讨论:a.我国地势可分成几级阶梯?每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是多少千米?b.各级阶梯分别有哪些地形单元?c.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气候、河流有何影响?然后课件呈现中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雪峰山,用表格的形式对比第一、二、三级阶梯的平均海拔和主要地形单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地理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促进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又在阶梯交界处提供巨大的水能。

中国地形 教案

中国地形 教案

中国地形教案【中国地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地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中国地势、地貌、地区划分等相关知识;3. 培养学生对中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中国地形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地势特点;2. 中国地貌类型与特征;3. 中国地区划分;4. 中国地形对气候、农业等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问答结合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索地形知识;2. 实地考察法,通过观察真实地貌,提高学生的感知和认知能力;3. 图片、地图分析法,培养学生解读地理信息和图像的能力;4. 小组合作法,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一:引入(约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地形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二:讲解地势特点(约15分钟)1. 介绍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地势复杂多样。

2. 解释中国地势由西北高而东南低的倾斜趋势,包括高原、山地、丘陵和平原等类型。

教学步骤三:介绍地貌类型与特征(约20分钟)1.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中国的主要地貌类型,如高山、平原、盆地、河流等。

2. 解释地貌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如地壳运动、水力作用等。

教学步骤四:讲解地区划分(约15分钟)1. 介绍中国地形区划的主要依据,如地势、气候、植被等。

2. 解释中国的主要地区划分,如东部沿海地区、西部高原地区、东北平原地区等。

教学步骤五:地形对气候、农业的影响(约20分钟)1. 分析中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如山脉、河流对风向、降水分布等的影响。

2. 解释地形对农业的影响,如平原适宜农耕、山地适宜果树种植等。

教学步骤六:小组合作探究(约2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所学知识,探讨中国地形对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影响。

2.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互动和交流。

五、教学反馈:1. 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地形知识的掌握情况;2. 通过学生小组展示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地形影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中国的地形(第3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地形(第3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了解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概况和分界线。

2.初步理解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概况和分界线。

2.理解地形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和水能的影响。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地形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和水能的影响。

第3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有众多壮美的自然风光。

古代诸多诗人在领略了壮美的山河,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以上各诗句中的“东”皆有“向东"之意,江河向东流,反映了我国地势的什么特征呢?“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河流的流向,能够反映出地势的状况。

生:从河流流向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讲授新课】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为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就该学习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请问,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根据大家在世界地理学习中的经验,说说应该先学习哪个地理要素呢?(地形)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我国的地形当中的地势,以及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和水能的影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准备好了吗?我们现在开始吧!(板书)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六、地势西高东低根据中国地形,自主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2.根据颜色明显的区域变化,可以把中国地势大致分为几部分?生1:西部是黄色;中部是褐色;东部是绿色。

生2:三部分。

虽然中间部分的褐色当中还参杂着绿色,但是我们的重点是研究大部分区域的海拔相似性。

总所周知,海拔最高点在珠穆朗玛峰,但是最低点不在沿海地区,而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为-154.31米。

(过渡)我们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将中国的地形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三个阶梯。

(板书)1.三级阶梯观察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自主判断图A和图B,哪一个更能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也许此刻,你们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此问题。

中国的地形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中国的地形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地形包括高原、丘陵、盆地、山地、平原等。

2、地球表面有山地、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山地、海洋等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2、能利用材料,小组合作制作地形,并简单描述所制作的地形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激发孩子兴趣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知道里面是什么吗?(出示一个大盒子里面装有地形地球仪,外面用布盖上)2.我们来摸一摸好吗?生摸一摸,发现是圆的,发现表面凹凸不平。

猜可能是地球仪3.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揭开布,抱出地球仪。

这是一个地球仪,它是我们研究地球的一个模型,方便我们观察。

4.为什么地球仪表面凹凸不平呢?预设1:那就是地形预设2:它代表了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预设3:地球表面本来就是凹凸不平的。

5.的确,我们把地球表面这种高低起伏、凹凸不平的状态称为地形。

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个地球仪也称为地形地球仪。

【设计意图】:引入部分通过五次试教,进行了反复的修改。

第一次的设计是播放几张从太空表面拍摄的照片问孩子:你知道地球表面师怎么样的吗?学生的回答是很丰富的,如:1、地球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水,其中百分之七十是水。

2、地球表面凹凸不平。

3、地球表面有很多高起来的山,还有很多悬崖峭壁等等。

根据班级的程度不同,学生对于地球表面的详细程度也有一定的变化。

但是基本学生都会提到凹凸不平这个概念,基本也能完成这个环节需要完成的目标。

但是由于本节课内容十分丰富,怎么样能够既形象又直接地引入课堂成了我们磨课的重点。

我们想过直接用地形图引入,又觉得过于突兀,也不够直观。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第1课时)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第 1 课时)
课 题 备课人 知识 与能 力 教 学 目 标 过程 与方 法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课标要求 重点 难点 教法 阅读中国地形图掌握主要山脉的分布 阅读中国地形图掌握主要山脉的分布。 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 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读图,了解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及走向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课型 新授 课时 1
阅读中国地形图掌握主要山脉的分布。
主要山脉在图上的落实。 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 分析 教具 学 具 学生活动 听歌 课件 挂图
教学程序 激情导入
教师活动 一、导入 用《歌唱祖国》歌曲导入。 【自主学习】(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一)、阅读课本 P21 山脉纵横交织及图 2-1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 P21 山脉 纵横交错及图 2-1 中国主要山脉分 布,完成问题
思考完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习
C.天山 D.长白山
代表发言
下列山脉在哪些省区分界线上? 山脉名称 昆仑山 巫山 太行山 祁连山 武夷山 板书 设计 一、 二、 教学 反思 山脉类型 中华五岳 省区 西藏自治区 重庆 山西 青海 江西 中国的地形---山脉纵横交织 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湖北 河北 甘肃 福建
自主学习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完成下列填空:
__山脉_____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骨架 (1)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在 横断山区也有一些山脉接近南北走向。 (2)东西走向的山脉:靠北的一列是天山、 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靠南的一 列是南岭 (3)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 自西向东分为三列:西侧的一列包括大兴安 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包 括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侧的一列是台湾山 脉。(主峰玉山海拔 3952 米,是中国东部最 高峰)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中国西 部,著名的有:阿尔泰山、祁连山。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超 过 6000 米,位于中国与尼泊尔境内的珠穆朗 玛峰海拔 8844.43 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二)、阅读课本 P23 中华五岳,完成下列填 空: 1、中华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 激情互动 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2、泰山位于山东省、华山位于陕西省、恒山 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 P23 中华 五岳,完成问题

【精】《中国的地形》教案

【精】《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通过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掌握我国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在地图上的分布;通过读图分析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图资料,学生通过读图、析图、填图、小组合作、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获取有关中国地形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能力,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教学重点】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我国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在地图上的分布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学难点】1.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势2.识记我国主要的山脉及两侧的地形区【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填图、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多媒体辅助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古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东浙水,浪花淘尽英雄;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师: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古诗词中经常会提到我国的大河都是向东流,这也体现了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中国的地形。

二、新课学习第一课时(一)地势西高东低多媒体展示我国沿北纬32度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探究问题: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我国的地势大致可以分为几级阶梯?每一级阶梯的海拔大概是多少米?3.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别位于哪一级阶梯上?学生读图析图自主完成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学生结合教材31页活动1,在图2-21中勾画出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并在相应位置标出具体山脉的名称。

(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小组合作探究下面三个问题: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气候有何影响?2.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河流的流向、东西交通有何影响?3.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有变化吗?有何利用价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选出代表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多媒体展示讨论结果,和学生一起分析。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的地形》是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和地形对经济的影响。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对地形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对中国地理位置、疆域范围的基本认识,具备一定的地图阅读能力。

但对于地形的分类、特征和地形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形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和地形对经济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形分类和特征的理解。

2.地形对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形知识。

2.运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形信息。

3.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地形区为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形特征和地形对经济的影响。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中国地形图、相关图片和案例资料。

2.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的分布特点,引发学生对地形知识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形的分类和特征,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地形对经济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地形区的特征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地形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地图,回答关于地形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讨论如何利用地形优势发展经济。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我国地形的兴趣。

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和步骤。

1.2 教学内容: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形的特点和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图,引起学生的关注。

1.4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提问学生对我国地形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地形的特点和重要性。

使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地形分布情况。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布置预习任务。

第二章:我国的地形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使学生掌握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等。

分析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候、水文、植被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让学生掌握地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使用多媒体展示地形示意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特点。

2.4 教学步骤: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新课。

讲解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等。

分析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候、水文、植被等。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地形特点和影响的看法。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地形对生活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认识到地形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分析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居住、交通、农业生产等。

介绍地形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地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使用多媒体展示地形对生活影响的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的作用。

3.4 教学步骤: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新课。

讲解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居住、交通、农业生产等。

分析地形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板书设计
附件2:各阶梯的地形及分界山脉表 海拔 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分界线:
第二级阶梯
分界线:
第三级阶梯
分界线:
附件3:课堂积分表(大组套小组中的小组积分表)
积分说明:
为了创设地理学习情境,科学有效的进行小组讨论,本班同学根据中国地理上册教材章节共分为4个大组:疆域人口组;自然环境组;自然资源组和主要产业组。

分为12个小组:疆域区划组、人口民族组、地形组、气候组、河流组、资源概况组、土地资源组、水资源组、海洋资源组、农业组、工业组组、交通运输组。

每组6名学生,负责本章节的内容。

“中国地理”课堂小组积分表
组名 课前复习 10分 自学探究 5分 讨论解疑 5分
当堂检测
10分
课堂提问 10分 倾听 10分 总分 50分
1.疆域区划组
2.人口民族组
3.地形组
4.气候组
5.河流组
6.自然资源组
7.土地资源组
8.水资源组
9.海洋资源组 10.秦岭淮河组 1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组 12.青藏地区西北地区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