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add10c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1.png)
四、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 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抬高患肢20~30°,制动,禁止按摩、热敷、理疗及做剧 烈运动,避免用力排便,以免造成栓子脱落,并发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7、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1)出血:出血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的并发症。用药前了解 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指导病人对穿刺点的按压时间;使用软毛刷刷 牙;观察大小便颜色,有无黑便、血尿等;定时检查凝血时间、血常 规、大便潜血实验及凝血酶原时间。
2)肺栓塞: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急性期病 人绝对卧床10-14天,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度过大,禁止按摩、挤 压或热敷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动作,以防血栓脱落。 若病人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提示可能发生肺 栓塞,应立即嘱病人平卧,避免做深呼吸、咳嗽、剧烈翻身等,同时 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六)健康教育: 1、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及用药注意事项。 2、心理指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3、出院指导:若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或出血现象,请尽快就医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五、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评估观察
1、神志、生命体征、尿量,有无休克及其他损伤。 2、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3、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治疗、预后的认知程度,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及支持系统。 4、专科疾病症状及体征
PE的急救处理
立即平卧
配合 医师抢救
避免 • 做深呼吸 • 咳嗽 • 剧烈翻动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49e9c15ef7ba0d4b733b0d.png)
• 1、基础预防措施 术前正确评估患者,识别危险 因素;严禁在患肢行静脉穿刺,以免造成静脉血 管内膜的损伤;术后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 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避免小腿下垫硬枕影 响小腿深静脉回流;术后充分引流,减少局部压 迫;术后尽早指导或协助患肢行踝、膝关节的主、 被动伸屈活动,注意股四头肌和臀大肌、臀中肌 等长收缩,保持肌张力,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 轻水肿,改善血流动力学,使红细胞聚集结构破 坏,减少静脉活动或被动装置改 善肢体瘀滞,主要包括等级弹力袜、间歇气压装 置和足底静脉泵。
• 3、药物预防 • 主要是干扰血小板活性和凝血因子的产生,对抗 血液的高凝状态。 • (1)低分子肝素 是临床预防治疗深静脉血栓的 首选药物,使用安全、方便,不用常规监测凝血 酶原时间。使用方法:术前12小时或术后12小时 开始给药,1次/天,剂量体重调整,治疗至少710天。它是目前常用的抗凝药物。
• 3、术后体位 术后平卧24小时,穿刺侧肢体绝对 制动6小时,如果有股静脉或股动脉保留导管,则 下肢制动的时间需持续到导管拔除后6小时,患肢 略外展,膝部垫一软枕。
• 4、患肢肢端血运的观察 严密观察患肢肿胀、血 运、皮温、感觉、运动情况。若患者站立后有下 肢沉重、胀痛感,即警惕有DVT的可能。要注意 观察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 张和肌肉深部压痛,必要时测量双下肢相应不不 同平面的周径,若栓下肢周径相差0.5CM以上。, 应通知主管医生。每日做腓肠肌的扪诊检查,如 有压痛,可做腓肠肌局部压痛试验,阳性者提示 腓肠肌静脉丛有血栓形成。
• (2)维生素K拮抗剂—发法令,可口服,使用方 便,但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同时,有增加术后出 血的可能,据统计有1%-5%的患者发生出血,需 动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对其他药物的使用有影 响。 • (3)其他药物 如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消除红细胞 聚集,预防血栓继续滋长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但容易出现容量负荷过大、心力衰竭、过敏反应 和出血等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af7e0bc58fafab068dc02be.png)
相对禁忌症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 尽早下床
❖ ①被动运动:卧床、术毕即可按摩比目鱼肌和腓肠 肌、踝关节被动运动。尤其是左侧
❖ a人工挤压腓肠肌:避开伤口行从足部到大腿由远到 近被动按摩(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30分/次,3 次/d。
❖b足踝关节旋转运动: 30次/组, 6组/d,
物理预防方法
小腿:髌骨下缘10cm 下肢周径的测量
7.勿使用过紧衣物避免血液瘀滞。各种术后病人应慎用止 血药物,可适当垫高下肢或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 肉被动收缩或尽早下床活动,以利静脉血回流;应用下 肢弹力绷带包扎等。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病人作足背 屈活动,必要时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指深静脉腔 内急性非化脓性炎 症 ,并伴有继发性 静脉腔内血栓形成 的疾病
病因
血流缓慢
肢体制动 长期卧床 活动减少
手术
静脉壁损伤 创伤
感染
妊娠
血液高凝状态 产后
外科大手术后
临床分型
周围型 中央型 混合型
• 股静脉及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 多发生于髂—股静脉, 左侧多于右侧 • 全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
4 注意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 肌肉有无深压痛,重视病人主诉, 若病人站立后下肢 有沉重、胀痛感,应警戒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如有改变应及时通知医师
5 低脂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肥腻之品,多食纤 维素丰富食物,必要时用开塞露、芦荟胶囊等,避免 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
遵医嘱: ①足底静脉泵 ②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③梯度压力弹力袜
下列情况禁用: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宣教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宣教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d92d87fa417866fb84a8ecf.png)
参 考 文 献
[1] 张银华.神经外科 院内感 染的 相关 因素及 护理进展 .天津 护 理 ,2005,13(4):243.244.
[2] 陈灏珠.实用内科 学.人 民卫生出版社 ,2002:2490.
深 静脉 血栓 的预 防宣教 及 护 理
王大预防宣传的力度 以减少深静脉血栓 的发病率 ,做到早预防、早发 现 、早 治疗 。方 法 对 非住 院 的高 危人 群 ,以社 区 为单 位 普 及 健 康 讲 座 ,对住 院 患 者 以 一对 一 ,集 体 形 式 宣教 。结 果 2009~2010年 度 比 2年 度 平 均 每年 减少 10—2O例 ,住 院 患 者 术 后 头 静 脉 血 栓 的 并 发 症 为 零 。结论 通过对深静脉血栓 的预 防宣传和对患病者精 心护理 ,使人们对 深静脉血栓形成原 因、症状 、 护理进一步 了解 ,避免未及时治疗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 ,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 ,甚至致残 。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及预防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及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2edcba783e0912a2162ae0.png)
五、预防DVT的措施 基本预防
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
基本预防
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
1抬高患肢,禁止腘窝及小 腿下单独垫枕;加强观察 2避免下肢静脉穿刺,特别 是反复穿刺、尤其是左侧 3避免脱水 4戒烟戒酒 控制血糖血脂 5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6手术操作轻巧 避免静脉 内膜损伤 7规范下肢止血带的应用 8鼓励患者主动活动 尽早 下床
目的
1 加强对DVT及PE的认识 2 引起对DVT及PE的重视
3 了解哪些病人易发生DVT 4 掌握DVT预防和护理流程 5 掌 握 DVT、PE预 防 措 施
6 加强宣教,保证安全,防范纠纷
绝对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
药物预防禁忌证
绝 • 近期活动性出血及凝血障碍
对 • 骨筋膜室综合征 禁 • 严重头颅外伤或急性脊髓损伤
• 血小板低于20×109/L
忌 • 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HIT) 证 — 禁用肝素
• 孕妇禁用华法林
药物预防禁忌证
相 • 既往颅内出血 对 • 既往胃肠道出血 禁 • 急性颅内损害/肿物 忌 • 血小板低于100×109/L 证 • 类风湿视网膜病患者抗凝可能眼内出
咳嗽 剧烈翻动
报告医生
配合 医生抢救
同时 高流量吸氧 建立静脉通道 心电监护
急性呼吸窘迫者行气 管插管或机械通气
心跳骤停者心肺复苏 术
七、加强健康教育
严格戒烟:尼古丁会引起血管收缩 饮食:低脂、高纤维;保持大便通畅
适当运动:促进静脉回流,预防血栓形成
保护静脉:长期输液,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bf449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a.png)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护理方案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的指导 进行预防和护理,包括定期检查、 调整饮食、适当运动等。
注意事项:在预防和护理过程中, 需要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护理方案: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 适合自己的护理方案,包括适当的 按摩、抬高下肢、穿着弹力袜等措 施。
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遵循医生的建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和护理计划,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
保持适当的运动和休息
定期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每隔一段时间应起来走动或进行伸展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疲劳和过度紧张,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根据医生建议,深静脉血栓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以免加重病情。
适度运动:定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骑车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控制体重、保持充足的睡眠等,有助于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饮食调节: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栓形 成的风险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 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点击此处添加正 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戒烟:避免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血管造成损伤,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 栓形成。
限酒:过量饮酒会损伤血管壁,增加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形成。适量饮 酒可促进血液循环,但需注意控制饮用量。
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教育
![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fe0b1d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4.png)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肢疼痛的部位搏动及肢体感觉等,并每日进行测量、记录、比较。
2、体位与活动(1)卧床休息1~2周,禁止热敷、按摩,避免活动幅度过大,避免用力排便。
(2)休息时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
(3)下床活动时,穿医用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使用时间因栓塞部位而异。
3、饮食护理:宜进食低脂、高纤维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引起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4、缓解疼痛:采用各种非药物手段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5、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抗凝、溶栓、祛聚等药物。
用药期间避免碰撞及跌倒,用软毛牙刷刷牙。
6、并发症的护理:(1)出血: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创口渗血或血肿,有无牙龈、消化道或泌尿道出血等情况,监测凝血功能的变化,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2)肺栓塞:注意患者有无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血压下降甚至晕厥等表现,如出现肺栓塞,立即嘱患者平卧,避免深呼吸、咳嗽及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皮温、皮肤颜色、动脉搏动、肢体感觉等。
2、体位:休息时抬高患肢至高于心脏平面20~30cm,膝关节微屈,适当进行足背屈伸运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屈膝、屈髋或穿过紧衣物影响静脉回流。
3、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同术前护理。
参考文献:《青年护士在职培训实践指引》2019年11月第1版拟定人:方**萍审核人:xxx 修订日期:2020年x月拟定日期:2020年x月。
DVT的预防与护理
![DVT的预防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727a7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9.png)
DVT的预防与护理
深静脉血栓(DVT)预防和护理
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是由诱发血管闭塞损伤导致的,可能会引发血栓在深静脉内形成,并可能潜在地引发严重的后果,包括肺栓塞,下肢缺血和死亡。
要有效预防DVT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尽早识别风险因素
DVT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首先要尽早识别患者的发病风险因素。
这些风险因素可能与患者的生理变化、职业活动、生活习惯、慢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等特征有关。
二、提高客观性的随访与就诊
客观性的随访和就诊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血液病变,同时,诊断患者深静脉血栓病变的早期阶段,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此外,还可以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测、血液性及免疫学检测等,提高对深静脉血栓的诊断能力。
三、采取药物治疗措施
采用药物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有heparin,warfarin,fondaparinux,antithrombin等,其中heparin和warfarin是最常用的。
在选择抗凝药物之前,医生需要仔细确认患者的风险因素,以便采取最有效的抗凝剂治疗。
四、采取物理治疗措施
临床上采用物理治疗措施也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措施。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f8e910f0b4e767f5acfced8.png)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 • • • • • 1定义和病因 2表现和症状 3一般治疗 4临床护理 5预防保健 6健康宣教
•
•
深静脉血栓的定义和形成:
1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 内凝结, 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 骨科大手术)。 2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血流缓 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 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 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 体的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 理,多数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长 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一些病 人可能并发肺栓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
• •
•
•
静脉血栓的健康宣教
• • • • • • 1休息 2活动 3饮食 4遵医服药 5定时随访 6异常复诊
THE
END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静脉血栓的护理
• 8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并发症为肺栓塞,致死率
达70%,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及呼吸 困难、窒息感、咳嗽、咯血,一旦出现上述情况, 应立即通知医生。8.1.止痛。疼痛是患者最痛苦 的症状,当患者有溃疡、坏疽或并发感染时,疼 痛更为剧烈,可适当给予止痛剂,但要预防止痛 药的成瘾性。 8.2.禁烟。绝对禁烟,消除烟碱对 血管的收缩作用,但可饮少量酒,促进血管扩张。
三大因素常见人群
• • • (1)长时间制动、卧床者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如手术后患者,长期卧床可引起 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升高,而发生血栓。 (2)静脉壁损伤后易发生血栓,如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外伤和感染均可造成 静脉壁损伤,损伤的血管壁有利于凝血因子形成,促使血栓形成。 (3)血液高凝状态易发生静脉血栓,除以上提到的手术因素外,肿瘤、口服避 孕药、妊娠都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引起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的任何部位,临床常见的有两类: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 形成和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前者位于末梢,称为周围型;后者位于中心,称为 中央型。无论周围或中央型,均可通过顺行繁衍或逆行扩展,而累及整个肢 体者,称为混合型。 {4}在临床上,只有10%~17%的DVT患者有明显的症状。包括下肢肿胀,局 部深处触痛和足背屈性疼痛。DVT发展最严重的临床特征和体征即是肺栓塞, 死亡率高达9%~50%,绝大多数死亡病例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死亡的。有 症状和体征的DVT多见于术后、外伤、晚期癌症、昏迷和长期卧床的病人。 对付DVT重在预防。应对所有下肢大型手术病人进行一级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ee9974bb84ae45c3a358c27.png)
(2)阶梯压差性弹力袜
• 穿有阶梯压差的弹力袜,对预防下肢 深静脉血栓也有一定的作用,其原理尚不 清楚,可能与其加速下肢静脉回流有关。 由于方法简便、安全,适用于有轻度血栓 形成倾向的病人,或配合其他预防措施, 提高预防的有效性。与间歇性充气压迫法 一样,对下肢缺血的病人应慎用。
•
各种手术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主要原因,术后鼓励患者抬高下肢和早 期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可靠措施,但对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 无显著临床意义。手术时应彻底止血,术 后常规使用止血药物以预防术后出血的错 误观念,可能促使血栓形成。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可以引发致 命性的肺栓塞,而且其后遗症对病人的劳 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针对有 危险因素的病人采用一系列预防措施,能 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目前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主要有2类:药 物预防和机械物理方法。
1.药物预防
• (1)小剂量肝素:肝素具有明确的抗凝作用,在体内及 体外均能防止血栓形成,但肝素有引起出血的副作用,术 前或术后用肝素,可能造成创面渗血,术中失血加大。鉴 于此,目前主张小剂量法,减少出血危险。具体方法是术 前2h,肝素5000U皮下注射;术后每隔8~12h,肝素 5000U皮下注射。由于人种的不同,我国肝素的用量应适 当减小,一般为3000U皮下注射。统计显示,小剂量肝素 法能明显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以及肺栓 塞的发病率,不增加术中、术后大出血,但伤口局部血肿 较常见。用药期间,一般无需检测出凝血功能,但应监测 血小板,以防发生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
• 8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并发症为肺栓塞,致死率达 70%,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 窒息感、咳嗽、咯血,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 通知医生。1.止痛。疼痛是患者最痛苦的症状,当患 者有溃疡、坏疽或并发感染时,疼痛更为剧烈,可 适当给予止痛剂,但要预防止痛药的成瘾性。 2.禁 烟。绝对禁烟,消除烟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但可 饮少量酒,促进血管扩张。 3.保护患肢。避免寒冷 潮湿、外伤等因素,保持被褥清洁、平整、干燥, 定期消毒更换,肢端坏疽应保持干燥,以免创面继 发细菌感染。对溃疡面用油纱布换药,忌用刺激性 强的外用药。 4.患肢锻炼。患者取平卧位,抬高患 肢约45度,保持2~3分钟,然后将患肢沿床边下垂 3~5分钟,再放平患肢2~3分钟,同时进行踝部和 足趾的活动,每日锻炼数次,每次5~6回,以便更 好地恢复患肢机能。
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0e4776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1.png)
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一、引言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栓形成在深部静脉内的一种疾病。
它主要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并可引起肢体深静脉回流障碍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重视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防止其发生和进一步恶化。
本文将介绍深静脉血栓护理的相关措施。
二、护理措施1. 定期进行深静脉血栓的评估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定期的深静脉血栓评估,包括以下内容:•寻找静脉血栓的常见症状,如肿胀、疼痛、发红等;•观察下肢肌肉力量和活动情况;•询问患者有无出现呼吸困难或胸闷等肺栓塞症状。
通过定期评估,可以及早发现患者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以及早期干预。
2. 提供足够的活动和运动长时间的久坐或久卧容易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因此,对于需要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提供足够的主动和被动的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需要长时间坐姿的患者,可以安排定时的站立或伸展活动,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3. 使用抗凝药物抗凝药物是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措施之一。
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正确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
在使用抗凝药物时,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4. 压缩治疗压缩治疗是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预防血栓脱落的有效手段。
护理人员可以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等工具,提供足够的压力,促进静脉回流。
使用压缩治疗时,应确保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合适的压力程度,以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
5.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一些饮食习惯可以帮助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如:•避免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适量饮水,保持良好的水分代谢。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交流,教育患者正确的饮食习惯,帮助他们预防深静脉血栓。
三、总结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重视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措施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339130cc77da26924c5b0b7.png)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措施
一、形成原因
1•静脉壁损伤:静脉损伤时,可造成内皮脱落及内膜下层胶原裸露而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形成血栓,同时静脉壁电荷改变导致血小板聚集、粘附形成血栓。
2•血流缓慢:见于长期卧床、术中、术后、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及久坐
不动等。
3•血液高凝状态:是最主要原因,见于妊娠、产后、术后、创伤、肿瘤组织裂解产物、长期服用避孕药,使血小板数增高、凝血因子含量增加,而抗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导致血管内异常凝结形成血栓。
血栓脱落或者裂解的碎片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可引起肺栓塞,大片肺栓塞可致死应高度重视二、护理措施
1•饮食:进食低脂富含纤维素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因排便
困难引起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2•体位:术后抬高患肢30度,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3•活动:
(1 )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加强日常锻炼,促进静脉回流。
(2)对于长期卧床和制动病人,应同时指导其家属加强病人床上
运动,如定时翻身,协助病人做四肢的主动被动锻炼,必要时穿弹力袜。
(3)避免在膝下垫枕过高、过度曲髋、用过紧腰带和紧身衣物而
影响静脉回流。
4•保护静脉:静脉壁损伤也是静脉血栓形成因素,长期静脉输液者应尽量
保护静脉,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5•戒烟:长期卧床及手术病人应告知病人绝对禁烟,防止烟草中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
6•及时就诊:若突然出现下肢剧烈疼痛、浅静脉曲张伴有发热等,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及时就诊。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9f389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7.png)
深静脉血栓的Leabharlann 状和诊断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包括肢体肿胀、疼痛、发红等。诊断方法包括超声检查、 血液检测等。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和风险
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包括肺栓塞、脑梗塞等。治疗不当或忽略严重症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了解并发症和风险 有助于及时警惕和处理。
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静卧、手术后康复期、凝血功能异常、药 物使用等。了解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早期筛查和采取干预措施。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包括早期活动、佩戴弹力袜、避免长时间坐卧、适度 液体摄入等。合理使用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的血栓形成,可能会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本演示 将介绍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帮助您全面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是指在人体深部血管内形成的血块。它的主要病因包括血液凝固 过程异常、炎症反应、血液流速减慢等。了解病因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 血栓。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性和措 施提示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措施包括宣传教育、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等。只有从源头上预防,才能真正遏制深静脉血栓的发 生。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61cc02ff00bed5b9f31dd7.png)
定义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非正常
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 回流障碍性疾病。
病因
静脉血流滞缓 静脉壁损伤 血液高凝状态
危险因素
静脉血流滞缓
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
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 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 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 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临床上发现肢体制动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容 易形成静脉血栓,这些都提示血流缓慢是血栓 形成的因素之一。
血液高凝状态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 — 见于休克、创伤、手术、组织
坏死和输血反应等。 药物所致 — 见于长期使用雌激素导致血管内溶血等 副作用,肝素治疗病人有5%产生肝素血小板抗体。 疾病所致 — 见于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癌肿、糖 尿病、高胱氨酸尿症、高脂血症、红斑狼疮、妊娠 和脓毒血症等。
病因
• (一)主要原因 • 血栓是最常见的肺栓子。70%~95%是由 于深静脉血栓脱落后随血循环进入肺动脉 及其分支的。原发部位以下肢深静脉为主。 其他栓子:如有脂肪栓、空气栓、羊水、 骨髓、寄生虫、胎盘滋养层、转移性癌、 细菌栓、心脏赘生物等均可引起。静脉血 栓形成的条件是血流淤滞、静脉血管壁损 伤和高凝状态。
肺栓塞的观察
•
血栓机化的过程一般需2周左右完成,而静脉血栓的附壁性在 1~2周内最不稳定,极易脱落,因此在血栓形成后的1~2周内 及溶栓治疗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 禁止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
定义
•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 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 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 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 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TE) 是最常见的PE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 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 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 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 • 在肺栓塞基础上进一步发生肺组织坏死者,即称 为肺梗死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231c4b5c850ad02df804195.png)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一、促进静脉血液回流1、手术后如病情允许,建议抬高下肢20~30°(略高于心脏水平),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督促病人定时做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如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举腿等活动(每日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5分钟)。
昏迷或意识不清的患者,由护士给予由足跟起自下而上做下肢腿部比目鱼肌、腓肠肌挤压运动,使其沿静脉血流方向形成压力梯度,不少于3次/天,每次不少于5分钟,可加速下肢静脉的回流。
病情允许时早期下床活动。
2、在确定无血栓形成的前提下,可利用肢体被动装置改善术后肢体血流淤滞,如循序减压弹力袜(GEC)、患肢间断气囊压迫(IPC)。
其作用是阻止深静脉扩张,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增加静脉血液流速。
3、保持大便通畅,因80%DVT发生在左下肢,与乙状结肠宿便有关。
4、保持心情舒畅,手术后心情不佳,可引起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失调。
5、鼓励患者深呼吸或有效咳嗽,以加速血液回流。
二、防止静脉内膜损伤:1、提高静脉穿刺技能,穿刺时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减轻对局部和远段血管的损害。
2、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因为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一般情况下,没有上肢损伤,不在下肢穿刺。
3、长期静脉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可采用留置针,以减少静脉多次穿刺。
4、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必须注射各种刺激性强的药物及高渗溶液时,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反复输注。
5、持续静脉滴注不要超过48小时,如发现局部炎性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重建静脉通道,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害。
6、造影剂使用注意事项:为避免高浓度碘液滞留激惹静脉内膜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甚至皮肤坏死,造影成功后注意先松止血带再注人20毫升肝素盐水,抬高患肢按摩3~5次后方可拔出静脉穿刺针。
造影结束后将患肢抬高24小时,及时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患肢温度、色泽、动脉搏动情况,鼓励病人多饮水加速造影剂排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 外一科
概述
临床 表现
预防 措施
护理 措施
00 00 12 34
精品课件
一、概述
定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
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 碍的一种疾病。左下肢多见,一旦血栓脱落可引起脑 栓塞、肺栓塞。
精品课件
血液高凝状态
外科大手术后 妊娠、产后
病因
血流缓慢
肢体制动 长期卧床 活动减少
精品课件
静脉壁损伤
手术 创伤 感染
精品课件
二、临床表现
患肢肿胀
最常见的症状 1.髂骨静脉血栓:整个 患侧下肢肿胀明显。
2.小腿静脉丛血栓:肿 胀局限在小腿。
3.下腔静脉血栓:双下 肢均出现肿胀。
疼痛发热
1.血栓在静脉内引 起的炎症反应。
2.血栓堵塞静脉, 回流受阻,患侧肢 体胀痛。
2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肢疼痛的时间、部位、
程度、动脉搏动、皮肤温度和感觉。每日测量比 较并记录患肢的周径。
3
饮食护理:宜进食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内压升高,影响静脉
回流。
精品课件
2、术后护理
1 病情观察:观察术后伤口敷料有无渗血,观察
患肢远端皮肤的温度、色泽、脉搏强度。
2 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抗凝溶栓,抗感染等
对症治疗。治疗期间避免碰撞摔倒,用软毛牙刷。
3
并发症:出血;抗凝溶栓严重的并发症;肺
动脉栓塞;病人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
降。
精品课件
3、健康教育
1 保护患肢
2 饮指导
3
适当运动
4 定期复诊
精品课件
Thank you
精品课件
三、预防措施
1、基本预防
抬高患肢 早期活动 适当补液 改善生活方式 避免下肢静脉穿刺
精品课件
2、物理预防 双下肢气压泵
弹力袜
精品课件
3、药物预防
低分子肝素钠(克赛) 低分子肝素钙 华法林 普通肝素
精品课件
四、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护理
1 休息与缓解疼痛:绝对卧床休息10~14d,抬
高患肢20°~30°,禁止按摩、热敷、做理疗,必 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3.炎症反应与血栓 吸收引起低热。
股青肿
浅静脉曲张
属于代偿性反应, 如果血栓累及深静 脉主干,下肢静脉 血通过浅静脉回流 ,浅静脉代偿性曲 张。
是下肢静脉血栓中 最严重的一种情况 ,表现为剧烈疼痛 、皮肤发亮、有水 疱或血疱,足背动 脉不能扪及。
精品课件
彩超
下肢深静 脉造影
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
精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