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快乐成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快乐成长

江阴市青阳实验小学邓晓琴

内容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反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认知的建构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认知过程与知识结构不能协同发展。本文从《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入手,围绕什么是体验学习,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阐述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着重该体验什么——即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探究性、成功感。又该怎样组织学生体验——创设环境是前提,物化内容是动力,自主活动是关键。结合这两方面进行了理论结合实践的阐述。

关键词:体验有用感悟价值体验知识再创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曾几何时,拿着一篇自认为设计完美的教案走进课堂,最后却苦苦思索着以失败而退出教室;拿着特级教师的成功教案演绎不出预想的精彩;充分的课前准备不能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我苦闷、思索,反复寻找原因。在《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上,有这样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深思,“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过去,教师只要告诉学生什么是数学、怎么做数学就可以了。现在,则要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反思我的课堂教学,学生认知的建构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认知过程与知识结构不能协同发展。原来我的教学一味追求怎么样教好学生,而忽略了学生各种感官的亲身体验,所教的内容没有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态度与信念。没有学生的自我学习,又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正因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提倡这种“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

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

二、体验学习的实施

(一)在学习目标和学习时间相对确定的前提下,让学生体验数学是有条件的。是否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让学生体验?回答是否定的,我们认为既不可能也无必要。那么在数学学习中主要让学生体验什么呢?

1、体验数学学习中的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要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学习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走进生活去了解、收集有关百分数的资料,在课上再创设一个民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上台来,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百分数的知识,结果学生兴趣盎然,收集到了酒瓶上的百分数、羊毛衫上的百分数等近二十种,并能结合具体物品初步说出百分数的含义,这样的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知识来源于生活,通俗易懂,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还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并学会关注生活中的数学。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为有用,数学才得以存在于生活中。如平均数这一统计概念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和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上。教师要充分关注为什么可以通过计算平均数来描述一个事物的集中趋势或比较两个事物的特征,那么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描述事物的特征可以通过数据,而且能学会在不同的条件下收集不同的代表数加以整理和分析,以预测某一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刻画事物的不同特征。例如这个习题:“某公司对外招聘时称该公司职工的月平均工资超过1200元,看了下面的统计表,你怎样看待该公司公布的这个数”

学生为“能不能拿到1200元的工资”争得面红耳赤,这个争论的过程也

就是理解的过程,从而理解了“平均数”所代表的含义,而且还感悟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多为学生提供各种数学信息,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着数学的有用性,体验着数学的无穷魅力。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数学,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获得数学活动带来的良好情感体验。

2、体验数学学习中的探究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的意识,对“有挑战性”的问题更感兴趣。因此,在数学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教师除了关注有用的数学以外,还要给学生创设经历不同层次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体会到数学活动的挑战性,感到数学学习很有劲,初步形成“我们能够学好数学”的自信。例如: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出示一只盒子,告诉学生:

“这是一只正方体的包装盒。它是有一张硬纸板折叠粘贴而成的。有一个纸箱厂要生产这样的盒子,想请人来设计一下平面纸样(粘贴部分忽略不计)。你能帮助他们完成设计任务吗?”面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活动,先独立设计草图,然后以4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删除同一组中重复的设计图,把认为合理的从方格纸上剪下来,折一折,验证能否折成正方体,学生设计出了下面的10中方案。

在这个探究的活动中,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

结论是待定的。

学生在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他们有时独立思考,有时合作交流,在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中切实感受到数学浓浓的探究味,体验着自主设计的快乐,建立了“能够学好数学”的自信。

3、体验数学学习中的成功感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法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对学生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有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享受生活、享受数学。在数学练习题的安排中,教师要合理安排,要分层练习,难易适度,努力让后进生吃好,优秀生吃饱,人人都有成功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护后进生的自信心。同时,要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对不同的解法,要给予肯定,如:客货两车分别从两城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已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5/7,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18千米,货车单独行完全程要多少小时?

解法:① 7-5=2 18÷2=9(千米) 7×9=63(千米)5×9=45(千米)(45+63)×4=432(千米) 432÷45=9.6(小时)

② 18×4=7.2 1-5/7=2/7 72÷2/7=252(千米)252×5/7=180(千米)

180÷4=45(千米)252÷45=5.6(小时) 5.6+4=9.6(小时)

③ 4×7/5=5.6(小时) 5.6+4=9.6(小时)

④ 5+7=12 12×4=48 48÷5=9.6(小时)

⑤ 7÷5=7/5 7/5-1=0.4 0.4×4=1.6(小时)4×2+1.6=9.6(小时)

⑥ 7+5=12 5÷12=5/12 7÷12=7/12 7/12-5/12=1/6

18÷1/6=108(千米)108×4=432(千米)432÷(108×5/12)=432÷45=9.6(小时)虽然,解法不同,有繁有简,但都是学生的思维火花,因此,教师要在肯定和鼓励中,指出最简、最好的方法。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每个人都需要成功,求知的孩子更需要成功的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