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总复习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2d730134431b90d6c85c7d5.png)
1.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系统的组成; 2.呼吸道的作用; 呼吸道的作用; 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常见的大气污染源。 常见的大气污染源。
本章知识构架
人 体 的 呼 吸
人体呼吸 系统的组 成 发生在肺 内的气体 交换 空气质量 与健康 气管、 呼吸道: 呼吸道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 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呼吸运动) 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呼吸运动)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空气质量健康影响人体健康 工业排放 常见的空气污染源 汽车尾气 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控制污染物排放、 控制污染物排放、植树造林
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 呼吸道: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气管、
肺 2.呼吸道的作用 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 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胸廓扩张和收缩时, 胸廓扩张和收缩时,导致肺的扩 张和收缩,使气体吸入和排出。 张和收缩,使气体吸入和排出。 2.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 特点 肺泡数目多(表面积大); 肺泡数目多(表面积大); 肺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肺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肺泡外缠绕着弹性纤维(有弹性)和 肺泡外缠绕着弹性纤维(有弹性) 毛细血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本章易错点
把肺归入呼吸道。 把肺归入呼吸道。 呼道包括鼻、咽、喉、气 管和支气管。 管和支气管。
三、空气质量与健康
1.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 危害 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 极大,即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极大,即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又可 引起其他系统疾病。 引起其他系统疾病。 2.常见的大气污染源 工业生产的排放; 工业生产的排放; 车辆、船舶尾气; 车辆、船舶尾气; 秸秆焚烧、地面扬尘。 秸秆焚烧、地面扬尘。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c736eeedba0d4a7302763af6.png)
()7.散步和慢跑属于
A森林浴B有氧运动C高压氧治疗D贫血病治疗
()8。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
A关闭所有工厂B植树造林C停开所有车辆D控制污染物排放
( )9.下列疾病中,可能有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是
A感冒B哮喘C肝炎D沙眼
()10.你认为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职业咽炎发病率高
A教师B园林工人C林区居民D城市居民
()11.关于空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只能引起呼吸道疾病B空气污染只引起咽炎
C空气污染可能引起许多系统的疾病D与产生畸形儿无关
()12.冬天上课教室门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哈欠的现象,是因为
A打哈欠会传染B教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CO2
C同学们想睡觉D养成了打哈欠的习惯
7.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知识闯关:
() 1.在以下几种职业的人群中,最易得呼吸道疾病的是
A.饭店服务员B.园林工人C.油漆工人D.司机
()2.一个人一天需要呼吸多少次
A.三千次B.两万次C.四千次D.五万次
()3.每人每天至少与外界环境交换多少升气体
A.一万B.两万次C.三万D.四万
预习学案11班级姓名学号
学科
生物
课题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第11课时
预习
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通过分析资料,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流
知识导学: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
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13.房间装修后,或者购置大量新家具后,为什么过一段时间搬进去住比较好?
陈海静-《人体的呼吸》单元教学计划
![陈海静-《人体的呼吸》单元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380103a5a8102d276a22ff5.png)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710200915 陈海静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教学计划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获得有关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作用、吞咽与呼吸的关系等生物学基本概念、事实、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②理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时胸廓与膈肌的运动、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等过程;③知道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能力目标:①正确使用软尺测量胸围差,验证通过多次测量来减少误差的方法;②初步学习抽样技术的方法;③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和社会的空气质量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①热爱生命,原理呼吸道疾病;②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单元教学基础 ‘2.单元教学内容第一节,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3.单元教学重点(1)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 (2)呼吸与吞咽的关系; (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5)胸围差的测量方法; (6)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
4.单元教学难点(1)呼吸时胸廓与肺的变化;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测定方法。
三.单元教学准备1.呼吸系统的组成挂图或图片,软尺;2.呼吸和吞咽时咽部的运动视屏;3.呼吸时胸廓和膈肌的运动视频;4.胸廓扩张与呼吸的关系演示模型;5.呼出的气体的检测装置;6.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的例子;7.凡士林、载玻片、显微镜。
已经学过的内容:生物和细胞以及人体的营养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人体的呼吸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除四.单元教学进程授课时间计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用具×年×月×日1课时第一节,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①获得有关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作用、吞咽与呼吸的关系等生物学基本概念、事实、原理的基础知识。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课件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ed0864561252d380eb6e17.png)
4、表达与交流
(1)就实验设计方案(比如方案的科 学性)展开小组讨论。
(2)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五点取样法
先确定对角线 的中点作为中 心抽样点,再 在对角线上选 择四个与中心 样点距离相同 的点作为样点, 这就是五点取 样法。
小结
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人类的各项活动, 因此,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 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植物 有吸附和吸收各种有害污染物的功能, 大面积的树林对空气的净化效果尤为 显著,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 效措施。
科学、技术、社会
森林浴:沐浴森林里的清新空气。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充分获 氧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 主要通过有氧呼吸获取能量。 高压氧治疗:病人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 环境里吸入100%的氧治疗 疾病的过程叫高压氧治疗。
1、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 系统疾病发病率高? 在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 吸系统发病率高,即呼吸道容易患鼻炎、咽炎 等,肺部容易患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2、请统计你周围的人在一天24小时内,大 约有多少时间是在室内生活的?,影响 居室空气质量的因素还有哪些?
新购买的家具、清新剂等,往往也含有上述对 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也会影响居 室的质量,等等。
巩固练习
1、下列疾病中,可能由空气污染引起的 是(B ) A、感冒 B、哮喘 C、肝炎 D、沙眼 2、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 现在全球环境出现了( C ) A、赤潮 B、沙尘暴 C、温室效应 D、酸雨 3、某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为78,表明该 城市的空气质量为( B ) A、优 B、良 C、轻度污染 D、重度污染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doc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doc](https://img.taocdn.com/s3/m/3b7a47eb50e2524de5187e90.png)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一、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第五个一级主题,五、生物圈中的人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二、本节教学建议本节教学以学生分析有关的资料以及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为主,目的是明确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让学生特别要关注大气污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应当怎样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这能够体现人与生物圈密切关系的思路。
最好引导学生事先做个调查,如调查亲属中吸烟的人数,亲属中呼吸系统疾病与空气质量的关系以及各地电视预报大气质量情况等,避免把本节看成只是别人的事。
课堂上,主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资料。
有条件的话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本节教学。
总之,本节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
对于如何评价学生生活环境中的空气质量,教材安排了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探究实验。
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将通过操作,熟悉五点取样法,教师还要重视引导学生探究方案的设计以及如何实施探究方案。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设计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确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2、引导学生思考应当怎样保护人类莱以生存的生物圈,体现人与生物圈的密切关系。
3、尝试了解当地空气质量。
4、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过程与方法采用调查、资料分析、讨论、实验等方法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学习的主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关注大气污染问题。
2、认同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重点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
2、提高资料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
难点调查统计实践程度,与生活结合的程度。
教学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空气质量污染信息资料2、培训学生空气尘埃粒子测算。
学生准备:查当地几种大气污染源,查找有关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的资料。
教学步骤(三)、小结(四)板书设计参考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一、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的健康三、沈阳的空气质量二、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原因四、我们的建议1 工业生产的排放2车辆、船舶尾气五、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3秸杆焚烧4地面扬四、教学参考空气污染指数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生物学七年级下第三章《人体呼吸》说课稿
![生物学七年级下第三章《人体呼吸》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ee2e7292e3f5727a4e9623f.png)
生物学七年级下第三章《人体呼吸》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人体的呼吸一、课程标准: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二、教材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人体内的细胞是通过怎样的结构和过程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探究空气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概述人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以及肺部通过呼吸运动和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过程,了解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防治大气污染的活动。
本章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测量、取样和测算等基本方法,这些都属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学生应当学会的。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能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3、能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环境中的新鲜清洁。
2、让学生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何防止呼吸道疾病。
教学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方法:分析法、综合法教学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挂图教学过程: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学生思考、讨论后发言。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我们是通过哪些器官进行呼吸的?对学生回答不表态,继续设疑:是不是这样呢?进一步设疑:请同学们想一想,呼吸道仅仅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吗?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
给与鼓励。
吃饭是为什么不能大说大笑?或问你知道会厌软骨吗?它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自己回答。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93a96eb7b14e852458fb57db.png)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导学案主备人:白正学审核人:任德美编号: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能概要说出空气污染的原因。
2.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重点和难点: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
学会正确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课前预习:一、阅读课文p58-59资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2、请你搜集有关资料,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为什么会逐年上升?3、请统计你周围的人们在24小时内,大约有多少时间在室内生活的?分析居室的空气质量与人们健康的关系。
4、除了以上资料所提到的,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的因素还有那些?二、二、阅读课文p59-60完成下列问题:常见的大气污染源一般有、、、。
预习成果展示: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精讲点拨:教师就重点难点进行点拨合作探究:探究、采集和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完成讨论问题。
1、五点取样法的概念:2、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达标检测题1.《采集和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实验的目的是采集和测算,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学习计数的方法;尝试用所学的方法来探究有关空气中的问题。
2.在上述实验中我们要在载玻片上正面均匀涂上一层,尘埃粒可以黏附在载玻片上的上。
3.五点取样法:是先确定对角线的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的点作为样点,这就是五点取样法。
4.在进行《采集和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实验时,如果某处只放一片载玻片,偶然性因素造成的误差就难以排除,测算结果可能不准,因此,应该设置组。
5.控制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6.白天教室内有不少同学出现打“呵欠”的现象,这是因为( )A.打“呵欠”会传染B.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C.人多,氧气多,二氧化碳少D.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7.房屋装修后不能马上入住,而要进行( )A.关闭门窗,避免潮湿B.打开门窗,通风透气C.在屋内喷洒大量的醋,杀毒灭菌D.喷空气清新剂,让室内清香四溢8.上课时教室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哈欠"的现象,是因为()A.打"哈欠"会传染B.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C.同学们想睡觉 D.大家养成了打"哈欠"的习惯9.要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清洁、新鲜,下列措施中不适宜的做法是()A.经常喷洒杀虫剂,将空气中的细菌杀死B.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减少室内微生物的含量C.注意绿化环境,利用绿色植物净化空气D.经常打扫环境和房间,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10.冬天,教室里若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会感到头晕,学习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是因为教室里()A.温度太高B.二氧化碳浓度太高,缺氧C.氧的浓度太高D.病毒和细菌太多11.在以下几种职业的人群中,较容易得呼吸道疾病的是()。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0a3b7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1.png)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个近乎常识性的概念。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的教材分析,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教材分析一、第一章人的由来本章包括《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生殖》、《青春期》、《计划生育》等4节,是按照课程标准中二级主题“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下的“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以及二级主题“人的生殖和发育”、“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具体内容标准的要求经重新组合而构成的。
本章试图将人类的延续和发展问题放在生物圈的大背景下思考,内容跨度大,既有人类的由来(起源和发展)、又有个体的人的由来(生殖)的内容,还有作为社会的人的责任(计划生育)的内容。
课程标准将课程具体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去阐述,本文对各章的分析也从这3个方面展开。
1. 知识方面第一节是有关地球上人类由来的内容,第二节介绍个体的人的由来,第三节、第四节安排了青春期、计划生育等与学生发育和社会发展有关的内容。
“镜头”由远(人类的由来)拉近(个体的生殖),又逐渐拉远——社会中的人。
第一节从回顾有关人类起源的争论引入,简要介绍了由森林古猿演化成人类以及人类的发展过程。
在介绍人类的起源时,突出了环境变化与人类起源的关系;在介绍人类的发展时,突出工具的进化。
第二节研究的是个体的人的由来。
有关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等内容,教材用直观的插图,配以少量文字的形式进行组织。
由于现在学生的发育提前,青春期的内容在七年级安排确有必要。
但是,青春期教育的内容非常多,远不是一节课文就可以解决的,因此,教材只选取最基本的内容,不求全面。
有关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以及遗精和月经的内容,教材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组织;对于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教材只是通过对生活中某些场景的描述,点到其中的一些表现,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应该如何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第四节的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说,重点在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以使学生认同这一基本国策。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doc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doc](https://img.taocdn.com/s3/m/91272aa46bec0975f465e292.png)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技能目标
学会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重点
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教学难点
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板书设计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我爸爸知道吸烟有害,可还是抽烟
分析讨论
讨论、交流
做练习加深知识的理解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一、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资料一:调查资料表明,某市在街上工作的交通警察,咽炎发病率约为32%,肺结核发病率约为17%;而园林工人咽炎发病率为12%,很少有人患肺结核病。在另一个城市,对几所小学的7500名小学生鼻炎发病率的调查发现,居住在一般居民区和机关所在地的小学生发病率为11.3%,而居住在工业区的为33.7%。
一、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二、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问题: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由于膈肌和肋骨间肌肉的收缩、舒张,使胸腔容积扩大、缩小,肺便扩张、回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缩小、增大,于是气体就被吸入、被排出。呼吸运动就是这样进行的。
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可见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空气质量与健康
新购买的家具和发胶、清新剂等,往往也含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
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这些有毒物质既可以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的疾病。
7生物LK五四版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3.3 空气质量与健康
![7生物LK五四版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3.3 空气质量与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bd427846ff00bed5b9f31df0.png)
每天至少一包烟 ⑤居住在风景宜人的海滨 ⑥常
年在没有防护设施的化工厂工作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⑤
D.①③④⑥
课后培优精练
1.冬天上课教室门关比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 打哈欠的现象,是因为( C ) A.打哈欠会传染 B.同学们想睡觉 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大家养成了打哈欠的习惯
课堂基础全练
【点拨】森林公园里植物多,空气清新,空气质量 好,所以森林公园内的工人不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课堂基础全练
3.常见的大气污染源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A ) A.工业废水的排放 B.车、船的尾气 C.秸秆焚烧 D.地面扬尘
课堂基础全练
4.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通常采用( B ) A.三点取样法 B.五点取样法 C.全部数出 D.只取中间的点计算
_效__措__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预习导练 疑难易错 2.分析说明题。 在寒冷的季节里,为保持一定的温度,教室门窗是紧 闭的,而下课后教师往往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去活动 ,并且打开门窗。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冬季寒冷,教室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会使室内氧气 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水蒸气增多,这样的环境有 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也会使 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下课后到操场去可以呼吸到新鲜 空气,教室打开门窗有利于通风换气。
课前预习导练 核心笔记
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1)常见的大气污染源:①工业生产排放的____废__气____;
②车辆、船舶排出的___尾__气___;③地面的___扬__尘___; ④秸秆_____焚__烧_____放出的烟尘。
课前预习导练 核心笔记
七年级下册生物集体备课第三章人体的呼吸重难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集体备课第三章人体的呼吸重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96dbeac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b.png)
七年级下册生物集体备课第三章人体的呼吸重难点七年级下册生物集体备课第三章人体的呼吸重难点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置知识目标:一、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二、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熟悉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置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熟悉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置能力是有限的情感、价值观目标:一、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置能力是有限的,应自觉地保护环境中空气的清新、清洁。
二、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适应。
重点:通过资料分析,把握呼吸道的作用。
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把握呼吸道的作用。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互换知识目标: 一、概述肺内的气体互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互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互换。
二、通过测量胸围差,论述膈肌的运动,感知呼吸时胸廓容积有转变。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转变与气体进出的关系。
通过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份的转变,分析呼吸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探讨外界气体是如何进出肺的,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培育学生实践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度析同窗之间胸围差的不同,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重点: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难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互换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知识目标:一、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阻碍.二、通过网络搜集并整理有关本地空气质量的信息能力目标:一、尝试通过网络搜集并整理有关本地空气质量的信息,培育学生获取信息、处置信息的能力。
二、运用五点取样法,搜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探讨周围的空气质量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资料分析和搜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就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紧密的关系,爱惜环境就等于爱惜自己。
重点: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阻碍。
难点:通过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探讨周围的空气质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七年级下册生物集体备课第三章人体的呼吸重难点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置知识目标:一、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空气质量与呼吸健康
![空气质量与呼吸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e63e3d0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e.png)
政策制定与执行
政府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管 政策,并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以促进空
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应 对空气污染问题,分享最佳实践和成功经 验。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公众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活动等方式向 公众普及空气质量和呼吸健康 的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健康饮食和锻炼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和适量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 抵抗力,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04
空气质量监测与政策
空气质量监测的方法和设备
监测站点
设立空气质量监测站点, 通过在线监测和手工采样 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空气 质量数据。
监测指标
监测PM2.5、PM10、二 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 化碳、臭氧等主要污染物 的浓度。
THANKS。
抵抗力。
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及其影响
01 02
颗粒物
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包括PM2.5和PM10等。它们可以进入 肺部甚至血液循环系统,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PM2.5与心血管疾病、 肺癌等健康问题有关联。
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车辆尾气和工业排放。它能够刺激呼吸道,引发咳 嗽和气喘等症状,长期暴露会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
和健康素养。
倡导绿色出行
鼓励公众选择公共交通、骑行 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 机动车排放的空气污染物。
参与环保活动
组织各类环保公益活动,吸引 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对空气质 量改善的关注度和行动力。
建立监测和反馈机制
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及时 发布监测数据和健康建议,让 公众了解当前空气状况并采取
相应措施。
《空气质量与健康》 说课稿
![《空气质量与健康》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5ac6fa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7.png)
《空气质量与健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空气质量与健康》。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空气质量与健康》是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位于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的最后一节。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运动的过程以及气体在人体内的交换等知识。
本节课则将关注点从人体内部的呼吸机制转向了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材首先介绍了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的原因,包括空气中的污染物种类以及它们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危害。
接着,教材阐述了了解当地空气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材强调了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观察分析能力,但对于空气质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感受到了空气质量对身体的影响,但对于其中的科学原理和深层次的影响机制并不清楚。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描述常见的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
(3)了解当地空气质量的状况及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空气质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珍惜健康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教师 B 园林工人 C 林区居民 D 城市居民
( )11.关于空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污染只能引起呼吸道疾病
B 空气污染只引起咽炎
C 空气污染可能引起许多系统的疾病 D 与产生畸形儿无关
( )12.冬天上课教室门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哈欠的现象,是因为
A 打哈欠会传染
B 教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 CO2
B.树林里
C.楼道里
D.房间里
( )5.吸烟有害,吸二手烟有害吗?
A.有害 B.有一点 C.危害更大 D.无所谓
( )6. 下列有关吸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烟中含有烟碱,对气管和支气管有不良的刺激作用
B.长期大量吸烟的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提高
C.吸烟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
D. 烟中有大量兴奋剂,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施工方案 施工设计 应急应急预案 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 施工设计 应急应急预案 组织设计
(
)2. 一个人一天需要呼吸多少次
A.三千次
B.两万次
C.四.每人每天至少与外界环境交换多少升气体
A.一万
B.两万次
C.三万
D.四万
(
)4.请你为自己或同学选择一个空气比较好的休闲场所
A.操场上
施工方案 施工设计 应急应急预案 组织设计
数学、英语、语文、复习、分、类知识点、总结。专注于试题、试卷,专注于课件 教案的制作,如果试卷有什么错误,请多多指教。
施工方案 施工设计 应急应急预案 组织设计
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 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预习提纲:
1.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1.在
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的发
施工方案 施工设计 应急应急预案 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 施工设计 应急应急预案 组织设计
病率高。
的恶化,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死亡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 )7.散步和慢跑属于
A 森林浴 B 有氧运动 C 高压氧治疗
D 贫血病治疗
( )8。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
A 关闭所有工厂 B 植树造林
C 停开所有车辆 D 控制污染物排放
( )9.下列疾病中,可能有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是
A 感冒 B 哮喘 C 肝炎 D 沙眼
( )10.你认为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职业咽炎发病率高
者的工作效率,读者可以放心下载文档进行编辑使用。
体
的
呼
吸第
生课
1
物题第 1
三课
节时
空
气
质
量
与
健
康
1. 描 述 人 体 呼 吸系统的组成。
预习 目标
预习
2. 通 过 分 析 资 料,说出呼吸道 的作用, 并认识到呼吸 道对空气处理 的能力是有限 的 自主、合作、展
方法
示、交流
知识导学:
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
施工方案 施工设计 应急应急预案 组织设计
预习学案 11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科
第
临窗独坐,静心听得风在吹,树在摇,是一种悠闲的平静;身处喧嚣,毅然稳坐茹素,面对 三
噪杂的你争我抢,弱水三千,我却只取一瓢来钦,是一种淡泊的平静时间就是生命,工作之外 章
我们应该拥有更多享受生活的时间,本工作计划总结目的是为了节省读者的工作时间,提高读 人
C 同学们想睡觉
D 养成了打哈欠的习惯
13.房间装修后,或者购置大量新家具后,为什么过一段时间搬进去住比较好?
14.为了减轻空气污染对身体的影响,戴口罩也是一种方法。你认为戴口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5.请你用所学的知识,为喜爱运动的人提出一些有关选择锻炼环境的建议。
施工方案 施工设计 应急应急预案 组织设计
,
要
始终保持一致。
6.森林浴就是:
。
对人体建康来说,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之一是
。
是一种新兴的、特殊的治疗手段,临床应用较广,特别是对
的治
疗非常有效。
7.
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的有效措施。
是防治大气污染
知识闯关:
( ) 1. 在以下几种职业的人群中,最易得呼吸道疾病的是
A. 饭店服务员 B. 园林工人 C. 油漆工人 D. 司机
2. 空气质量不好会引起
空气中的
、
、
、
、
、
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
等呼吸系统的疾病。 ,引起其他系
统的疾病,例如白血病。
3.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
,请编一个 2009 年 “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
4. 常见的几种大气污染:
、
、
和
。
5. 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方法采用的是
法。尘埃数以小方格边
线
的计数为准,正好在边线上的只记两条边线,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