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1课《旅游路上(音乐游戏)》教案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1课《旅游路上(音乐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cd636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e.png)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1课《旅游路上(音乐游戏)》教案一. 教材分析《旅游路上(音乐游戏)》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1课的内容,本节课通过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让学生在唱歌、跳舞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唱。
歌词描述了小动物们旅游的情景,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向往和好奇心。
歌曲后面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他们对音乐充满热情。
但由于年龄较小,部分学生在唱歌、跳舞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充分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旅游路上》,感受歌曲的童趣和快乐。
2.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旅游路上》的演唱技巧和节奏把握。
2.音乐游戏中速度、力度变化的感受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和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学习。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音乐游戏。
3.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旅游路上》的曲谱、歌词、图片等。
2.教学道具:小动物头饰、音乐玩具等。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跳舞和进行音乐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欢快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旅游路上》和小动物们旅游的情景。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旅游路上》的曲谱和歌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让学生在唱歌、跳舞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一年级下册(唱游)《音乐乐园》课教案设计
![一年级下册(唱游)《音乐乐园》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3d116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3.png)
一年级下册(唱游)《音乐乐园》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唱游活动,感受音乐的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2. 听懂并学唱简单的儿歌,体验集体歌唱的乐趣。
3. 学习基本的节奏和音高,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儿歌《小星星》:让学生听唱儿歌,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学习简单的音高。
2. 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学习音符和休止符,了解简单的节奏表示方法。
3. 音乐游戏: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快乐,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三、教学重点1. 学会唱儿歌《小星星》。
2. 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正确地拍打节奏。
四、教学难点1. 儿歌《小星星》中的音高和节奏。
2. 音乐游戏中节奏的变换和配合。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范唱儿歌,学生跟随模仿。
2. 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音乐游戏。
3. 启发法:引导学生通过听、唱、拍等方式,发现音乐的规律。
4. 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音乐游戏,培养合作精神。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儿歌《小星星》的歌谱、节奏符号等。
2. 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 音乐道具:星星贴纸、小星星手偶等。
4.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学生自由活动。
七、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简单的儿歌,让学生进入音乐状态。
2. 新歌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唱儿歌《小星星》,引导学生跟唱,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3. 节奏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节奏符号,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4. 音乐游戏(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音乐游戏,体验音乐的快乐。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唱出儿歌《小星星》。
2. 学生能正确地拍打简单的节奏。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儿歌《小星星》。
2. 家长协助学生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
3. 家长鼓励学生参与家庭音乐活动,培养音乐兴趣。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游戏音乐教案:玩出好音乐
![游戏音乐教案:玩出好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f7296f2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5.png)
游戏音乐教案:玩出好音乐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游戏音乐作为其中的重要元素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游戏配乐不仅仅是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更是为游戏增添节奏感、氛围感和代入感,游戏音乐的创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游戏音乐的创作过程中,如何融入玩家的游戏体验、如何渲染游戏的氛围感以及如何打造出与游戏情节相适应的音乐,都是游戏音乐创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帮助广大游戏音乐爱好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游戏音乐创作,本文将介绍一份游戏音乐教案,只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践,你也能够玩出好音乐。
一、选择适合游戏的曲风我们需要先确定游戏的类型和玩家的年龄段,以此来选定适合的曲风。
如果你所创作的是一款格斗游戏,你可以选择较为激烈的电子摇滚或者嘶吼的重金属曲风,这样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游戏中打斗的强烈感和紧张感;而如果你所创作的是一款休闲益智游戏,你可以选择轻松愉悦的日系流行曲或者轻钢琴曲风,这样能够更好地营造出游戏中轻松愉悦的氛围。
二、运用音效营造代入感音效是游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在游戏音乐的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运用音效来增强代入感。
比如在一款FPS游戏中,枪声的音效、爆炸的音效以及角色运动的音效,都能够更好地营造出玩家身临其境的效果;而在一款赛车游戏中,车辆引擎声、车轮摩擦声以及顺利完成比赛后的欢呼声,都能够更好地营造出比赛的激烈感和胜利的喜悦感。
三、考虑游戏剧情进行音乐配合游戏音乐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与游戏情节相匹配,通过音乐的配合来加强故事情节的表现。
在游戏音乐的创作中,需要考虑游戏情节的剧情和节奏感,选择适合的音乐素材和曲调来进行配合。
比如在一款竞技类游戏中,游戏进行到激烈的高潮时,音乐能够配合比赛的氛围,增强玩家的代入感,让他们更容易被游戏所吸引。
四、借鉴优秀作品进行创作在创作音乐时,不妨多借鉴一些优秀的游戏音乐作品进行参考和模仿,逐渐积累音乐素材和技巧。
同时,在选择参考作品时,也需要按照游戏类型来进行选择,选择与游戏类型相符合的优秀作品进行参考,从中汲取灵感。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游戏)打花巴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0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游戏)打花巴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0](https://img.taocdn.com/s3/m/e746888e65ce05087632137d.png)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游戏)打花巴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歌曲《打花巴掌》,并能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这首歌曲。
2、能用清晰的吐字,咬字演唱歌曲并体会说唱风格的儿歌。
3、能准确的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用欢快流畅的歌声唱好《打花巴掌》,表现歌曲的风格。
教学难点:
1、准确的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游戏。
2、按要求创编歌词。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节奏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平时都很喜欢玩游戏,能和我说说你们都做什么游戏吗?
生: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踢毽子……
师:会做这么多游戏呀!真羡慕你们,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游戏,想请大家和我一起玩,你们愿意吗?但是在做游戏前,要进行节奏闯关,你们有信心吗?(设计意图:调节情趣,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
二、节奏闯关:
2/4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一关:读节奏
第二关:游戏(边说边拍手,两人一组)
(设计意图:节奏由浅入深,逐层深入,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此环节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开始就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4课(音乐游戏)《好朋友来啦》教案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4课(音乐游戏)《好朋友来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dc323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3.png)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4课(音乐游戏)《好朋友来啦》教案一. 教材分析《好朋友来啦》这首歌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明快,通过歌曲描述了孩子们与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本节课是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的第4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节奏,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
但在音乐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音高等方面的知识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好朋友来啦》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好朋友来啦》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2.音乐节奏的认知和运用。
3.音乐游戏的设计和开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3.示范教学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学唱歌曲。
4.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好朋友来啦》的歌词、旋律、图片等内容的课件。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背景音乐。
3.教学道具:如小鼓、铃铛等,用于音乐游戏的开展。
4.分组标识:如红、蓝、绿、黄等颜色,用于区分各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好朋友来啦》,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在歌曲结束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好朋友来啦》的歌词和旋律。
首先,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哼唱;然后,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节奏、音高,进行针对性讲解和练习;最后,全班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巩固所学。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游戏)打掌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9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游戏)打掌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9](https://img.taocdn.com/s3/m/bf825b1e31126edb6f1a10b3.png)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游戏)打掌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打掌掌》是一首江西童谣,是小朋友在一起玩对拍手掌的游戏时,一边拍一边唱的儿童游戏歌曲。
歌曲采用3、5、6三音音列构成的徵调式,四二拍、四三拍变换节拍。
全曲节奏明快,变换拍子以及长短不一的乐句结构使其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易于孩子们学唱。
教学目标:
1. 初步感知3、5、6 三个音的音高,学会3、5、6三个音的柯达伊手势,并能运用手势唱准音高及歌曲旋律。
2.能用身势动作参与表现音乐游戏《打掌掌》,学会演唱歌曲,逐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3.能与伙伴合作,跟着歌曲节奏玩打掌掌的游戏,体验参与、创造的快乐。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1. 帮助学生建立3、5、6的音高是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游戏在柯达伊手势的帮助下建立音高概念。
2. 通过读童谣熟悉歌词内容,同时在无意识的恒拍律动中,建立2/4、3/4 拍的节拍感。
3. 通过师生打掌掌游戏反复感受3/4拍与2/4的不同,解决变换拍子的难点。
教学设计亮点:在多样的游戏中学会歌曲并体验2/4,3/4的节奏。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快乐的与同学参与音乐游戏《打掌掌》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伴奏音乐做律动入场,师生问好。
●孩子们,我们跟着音乐进教室吧。
●师生问好。
二、感知旋律
1、认识3、5、6。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游戏》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游戏》教案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202cce240c844769eaee67.png)
《游戏》
教学目标
1.能在聆听《火车波尔卡》时,用动作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
2.能用欢快后排的声音演唱歌曲《火车开啦》,并能和伙伴合作,用三声部模拟火车开动的效果。
3.能用灵巧的歌声,清晰地演唱《拍皮球》并能按图谱用双响筒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3.聆听乐曲
听前思考:“听一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听后说说听到的声音。
4.复听音乐
5.自编动作模仿车轮转动
6.表现音乐主题。
第二课时
一、聆听钢琴曲《跳绳》
1.完整聆听乐曲
生说说乐曲演奏的乐器和乐曲的情绪。
2.复听乐曲,注意乐曲中速度的变化
3.师做几张代表速度变化的色块或线条图片。生把听到的先后变化,在黑板上摆出来。
5.边唱边拍
请学生一边演唱一边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成两组练习降低难度,一组小朋友演唱,一组小朋友拍。(此时,教师评选出冠军,亚军,季军)
过渡语:拍皮球是小朋友喜欢的一种活动,那小朋友还喜欢那些活动呢?(学生回答:跳绳,拔河,游泳……)
三、编创与活动
4.生用模拟跳绳的动作感受乐器速度的变化。
5.做听音乐分辨音色的练习。
二、演唱《火车开啦》
1、完整聆听歌曲
生说说歌曲中火车启动、行驶、到站的声音。如:火车汽笛声、火车启动由慢到快、正常速度行驶、到站由快到慢。
2.用听唱法学歌曲。
3.三声部节奏练习:
wu – wu – wu – wu –
hong long hong long hong long
4.能气息连贯地发“wu”声音。
5.能准确听辨别钢琴音色,并随钢琴曲《跳绳》的速度变化,用动作做出反应。
小学一年级唱游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唱游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6620c0c1c708a1284a4412.png)
小学一年级唱游课教案第一单元《上学》第一课教学目标:让一年级新生了解日常行为规范,很快融入到新的课堂中。
在游戏中,训练学生的反应、合作等能力,熟悉身边的小朋友,建立起师生之间良好的友谊。
1、欣赏乐曲《快乐的早晨》,启发学生辨别不同的音乐情绪,能展开联想并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引导学生以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上学》,参与情景表演,表现自己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喜爱之情。
3、玩玩游戏“学着做”,能跟随音乐的街拍律动模仿各种动作,培养学生的动作模仿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4、指导学生看图标记性模仿各种声音,感知生活中处处有音乐。
用时:5教时第一教时教学内容:日常训练教学重点:课堂教学的有序,学生的音乐体验。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有序的排队、找到自己的座位。
第二教时听《快乐的早晨》教学目标:让学生安静地欣赏音乐,感受两拍子的节奏律动。
能分辨出不同的音乐场景,大胆发挥想象,用语言和身体律动表达出对音乐的理解。
教学内容:音乐欣赏《快乐的早晨》教学重点:能够安静地欣赏音乐,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场景。
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激发学生想象力。
乐曲分析:《快乐的早晨》是美术片《熊猫百货商店》中的一个音乐片段。
乐曲开头有一小段引子,由单簧管和长笛交替演奏,模仿了清脆的鸟鸣声,仿佛将大家带入到一个广阔的大自然中。
接着,弦乐和木管乐器奏出柔美、悠长的旋律,描绘出美丽而又宁静的清晨。
之后,乐曲情绪发生了转变,节奏明快,出现活泼、富有动感的旋律,展现出森林里的早晨热闹而欢快的情景。
第三教时唱《上学》教学目标:通过聆听歌曲,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和两拍子的律动。
教学内容:教授歌曲《上学》教学器材:多媒体、钢琴教材分析:该曲为四个乐句的单乐段歌曲。
2\4拍,宫调式。
曲调活泼、欢快。
表现了一年级新生愉快进入小学学习生活的情景。
歌词简洁,启发学生应该尊敬师长,友爱同学。
第四教时《玩》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音乐轨迹,告诉他们音乐无处不在。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音乐游戏)旅游路上》教案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音乐游戏)旅游路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dc595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b.png)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音乐游戏)旅游路上》教案一. 教材分析《音乐游戏:旅游路上》是湘艺版一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旅游为主题,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心情,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歌曲简单易学,节奏欢快,富有童趣,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游戏,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
但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学生对旅游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经验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音乐游戏:旅游路上》。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向往。
3.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歌曲《音乐游戏:旅游路上》,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2.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法:创设旅游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音乐的美妙。
3.分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音乐游戏:旅游路上》的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教学道具:准备旅游相关道具,如地图、旅行包等。
3.音响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能够播放歌曲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旅游相关道具,如地图、旅行包等,引导学生谈论旅游的话题,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
同时,播放歌曲《音乐游戏:旅游路上》的前奏,让学生对歌曲有所了解。
2.呈现(5分钟)完整播放歌曲《音乐游戏:旅游路上》,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在播放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旅游场景和心情。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可以分组进行,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练习,互相纠正和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掌声。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游戏)打花巴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0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游戏)打花巴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0](https://img.taocdn.com/s3/m/eab87297dd3383c4ba4cd211.png)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游戏)打花巴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打花巴掌》
二、教材分析:这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
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五声调式。
旋律欢快、流畅,有着浓郁的河北民歌的音调。
打花巴掌是北京地区的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两人一组,边拍手边按季节数着花的名字,念着合辙压韵的顺口溜,这些鼓励孩子们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的歌词,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游戏。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愉快的游戏与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
2.知识与技能:学生用模仿、情景体验等方法学唱《打花巴掌》,并能用清晰、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打花巴掌》,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
表现出歌曲欢乐的游戏氛围。
3.过程与方法:能够乐于参与音乐实践,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歌曲编创歌词。
四、教学重点:学生能准确演唱《打花巴掌》并感受歌曲情绪。
五、教学难点:学生能用连贯、弹性等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并能边唱边做拍手游戏。
教法:听唱法与视唱法相结合、接唱法、游戏法、创设情境法、比较法、感受体验法、演示法。
七、教学过程: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播放音乐
学生随音乐做声势律动。
小学一年级教学中的唱游教案
![小学一年级教学中的唱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776a0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c.png)
小学一年级教学中的唱游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感,启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通过唱游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3. 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录音设备。
2. 教材《儿童歌曲集》。
3. 音乐教具,例如手拍板、木鱼等。
4. 教学素材,例如贴纸、图片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导学生认识音乐节奏1. 老师播放一首简单的儿童歌曲,例如《小兔子乖乖》。
2. 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拍手。
3. 老师示范使用手拍板,引导学生模仿使用手拍板击打出音乐的节奏。
第二节:学唱儿歌1. 老师选择一首小学一年级学生喜欢的儿歌,例如《小毛驴》。
2. 老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学唱儿歌,先教唱第一句,然后再逐句教唱。
3. 老师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分别负责唱诗的一部分。
4. 学生分组合作,用图片或贴纸编排出相应的动作,搭配儿歌的歌词和节奏进行演唱。
第三节:音乐游戏1. 老师选择一个有趣的音乐游戏,例如《音乐猜猜猜》。
2. 老师播放一段音乐,学生根据音乐节奏猜测歌曲名称或者表演出相应的动作。
3. 学生也可以分成两个小组,通过音乐的节奏赛跑,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动作。
第四节:创编唱游表演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自行选择一首儿歌,并编排出自己独特的动作和表演。
2. 学生可以使用教具和素材来增添创意,例如手拍板、木鱼、贴纸等。
3.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唱游教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了音感和乐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一课 音乐游戏《小鹿小鹿》》教案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一课 音乐游戏《小鹿小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ec851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5.png)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一课音乐游戏《小鹿小鹿》》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鹿小鹿》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歌词简单易懂,旋律轻快,适合一年级的学生学习。
本节课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音乐充满热情。
但同时,他们的自律性和集体意识尚未完全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小鹿小鹿》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小鹿小鹿》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2.音乐节奏感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森林情境,让学生扮演小动物,参与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3.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小鹿小鹿》的歌曲伴奏。
2.准备森林情境的道具和服装。
3.准备音乐游戏的教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简单的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小鹿小鹿》,让学生猜测歌曲中的小鹿是如何奔跑的。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小鹿小鹿》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
然后引导学生跟唱,熟悉歌词。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扮演小鹿,进行音乐游戏。
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合作意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音乐游戏。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尝试不同的音乐游戏。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节奏感和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9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f3b49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1.png)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9篇)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9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听辨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2、在歌唱、表演中即兴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即兴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电子琴、手风琴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小朋友们,想去动物园玩吗?这是不是你们高兴的事?你高兴时会怎么样?二、音乐活动:动物大合唱1、你们能说出一个字的动物有什么?两个字的动物呢?三个字的动物呢?2、现在,我们来进行“动物大合唱”。
如:长颈鹿、老鼠、蛇三、学习歌曲《在动物园里》1、小朋友们的大合唱很精彩,现在我们可以进去看看可爱有趣的动物了。
(课件:动物图片)2、哎,这些动物们在干什么呢?哦,他们在唱歌呢,唱什么歌?小朋友们会唱吗?我们和他们唱一唱,好吗?3、学唱歌曲《在动物园里》。
四、创编歌词1、刚才我们在动物园看到了那么多可爱的动物,想不想自己编歌词进去?那想一想第一句怎么编?大家一起想,要什么动物来编?()睁眼看我们,真(),真();()跳舞多起劲,真(),真();()吹口哨,真(),真();动物园里动物多,真(),真()。
2、学生进行创编歌词,教师将歌词写出来。
3、学生演唱并表演创编的歌曲。
五、课后小结:地球上的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爱护动物板书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歌唱:《在动物园里》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为歌曲《各族小好朋友在一起》的伴奏中加入碰铃、响板及各种自找自制的打击乐器,使伴奏音响更加丰富。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团结友爱和合作。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1d64d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d.png)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
册)
第一课:音乐和乐器
研究目标
- 了解音乐是什么
- 认识常见的乐器
- 研究乐器的名称和发音
教学内容
1. 引导学生聆听不同的乐器声音,让他们感受音乐
2. 教授常见的乐器名称和发音
3. 学生自由体验不同的乐器声音,尝试模仿乐器发声
第二课:节奏与拍子
研究目标
- 认识节奏的概念
- 研究常见的音乐拍子
- 能够根据拍子跳动或拍手
教学内容
1. 听录音并模仿拍摄节奏和拍子的动作
2. 用小手拍击不同的拍子,感受节奏
3. 教授基本的两拍和三拍节奏
...(依次编写后续课程的内容)
第八课:歌谣与童谣
研究目标
- 研究传统歌谣和童谣
- 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发音唱歌谣和童谣
教学内容
1. 听录音并研究唱一首传统歌谣或童谣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唱歌的兴趣
3. 引导学生一起唱歌谣或童谣,并在班级内进行小演出
第九课:音乐游戏
研究目标
- 通过游戏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 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1. 进行音乐相关的游戏,如节奏传递、乐器组合等
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的概览,请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自行展开每课的详细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义务教育一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0篇)
![义务教育一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8245e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c.png)
义务教育一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0篇)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
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出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二、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
三、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四、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内容一、聆听童声合唱《小宝宝睡着了》二、学唱歌曲《摇篮曲》三、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四、编创与活动教材分析1、童声合唱《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摇篮曲。
二四拍。
曲调优美抒情,采用了重复乐句与变化结束句的写作手法。
词曲结合紧密,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鸟儿、虫儿都进入了梦乡,小宝宝也在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了的情景。
2、歌曲《摇篮曲》这首《摇篮曲》是由戈特作词,弗利斯作曲。
曾一直以莫扎特作曲而流传。
自弗里德伦尔在汉堡的图书馆中发现“戈特的摇篮曲,弗利斯作曲”的最早版本之后,始知并非莫扎特之作,新的莫扎特全集已不收本曲。
德国作曲家弗利斯比莫扎特小10岁。
3。
歌曲《闪烁的小星》这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
全曲音域只有六度,旋律中只使用了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第一到八小节与结束句是完全重复的,第9至12小节与第一三至16小节又是完全重复的。
优美而平稳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熠熠闪烁景色,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
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出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内容一、聆听弗利斯的《摇篮曲》和童声合唱《小宝宝睡着了》二、演唱《小宝宝睡着了》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教学难点: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教学过程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1、师生问好!2、师弹琴生按节奏拍手。
一年级音乐游戏教案
![一年级音乐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5bb7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a.png)
一年级音乐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帮助一年级学生通过感觉、动作和声音的互动,培养音乐感知能力以及节奏感,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或教室内的音响设备2. 音乐游戏所需的背景音乐和音效3. 学生们的座位和一些可供运动的空间三、教学过程及内容安排1. 游戏一:音乐寻宝目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聆听能力,锻炼学生的集中注意力。
内容:- 在教室中隐藏一些小玩具或者小物品,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音乐的伴奏下,轮流寻找隐藏的物品。
- 当音乐变慢或停止时,学生必须停下来,不能继续寻找。
- 寻找到物品的小组获得一定的奖励,比如鼓励表扬或小礼物。
2. 游戏二:舞动音符目的:通过身体动作与音乐的配合,提升学生的节奏感。
内容:- 放一首简单明快的音乐,学生们围成一个大圈,在音乐的伴奏下,逐渐加入身体的动作。
-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手臂、头颈、腿部的动作,或者进行简单的舞步。
3. 游戏三:乐器快闪目的:让学生们了解不同乐器的声音及特点,并通过游戏形式来记忆。
内容:- 教师预先准备一些乐器图片,并打印/制作成卡片。
- 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派出一名学生担任指挥,其他学生持有各自的乐器卡片。
- 当指挥说出某个乐器的名称时,对应持有该乐器卡片的学生需要迅速站起来,并模仿该乐器的声音,如“敲击琴键”、“吹口哨”等。
4. 游戏四:快速反应目的:提高学生的听觉反应速度,培养准确打击节拍的能力。
内容:- 学生们站成一排,教师击鼓发出快速的节拍声,学生们需要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比如拍手、跳跃等。
- 可以逐渐增加节拍的难度,如增加速度、间隔时间缩短等。
四、课堂小结通过音乐游戏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在玩的同时获得了对音乐的感知和认知,提升了他们的听觉反应能力、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得到培养,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开心一刻游戏音乐教案设计
![开心一刻游戏音乐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4112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b.png)
开心一刻游戏音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的。
1. 帮助学生了解游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游戏音乐的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游戏音乐的特点和类型。
2. 游戏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3. 游戏音乐的演奏和合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游戏音乐的特点和类型。
2. 游戏音乐的演奏和合作。
四、教学准备。
1. 游戏音乐的相关资料和音乐作品。
2. 音乐教室和乐器。
3. 游戏音乐的视频和演出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知名游戏的音乐,并让学生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 学习游戏音乐的特点和类型。
教师向学生介绍游戏音乐的特点和类型,包括史诗式、轻快的、悬疑的等不同类型的游戏音乐,并播放不同类型的游戏音乐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学习游戏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教师向学生介绍游戏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包括律动感、情绪表达、音色运用等方面的技巧,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游戏音乐中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4. 学习游戏音乐的演奏和合作。
教师向学生介绍游戏音乐的演奏和合作方式,包括乐器演奏、声乐表演、合唱合奏等形式,并组织学生进行游戏音乐的演奏和合作练习。
5. 拓展。
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游戏音乐进行深入分析和表演,并组织学生进行游戏音乐的表演和评比。
六、教学作业。
1. 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游戏音乐进行分析和介绍。
2. 学生组织小组进行游戏音乐的合奏或合唱表演。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游戏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对游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音乐大富翁,趣味音乐游戏教学方案
![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音乐大富翁,趣味音乐游戏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3d387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3.png)
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音乐大富翁,趣味音乐游戏教学方案小学音乐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它能够让小朋友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音乐、感受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相信不少人都曾经在学生时代通过音乐游戏来学习音乐,就像我们今天要介绍的——音乐大富翁,这是一种非常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音乐游戏,而且它也是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中的一种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1. 通过音乐大富翁游戏,让小学生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
2. 提高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乐理素养。
3. 增强小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工作:1. 教师需要准备一张音乐大富翁的游戏版,游戏版上需要印刷出各种类型的音乐符号图案。
2. 准备各种类型的音乐乐器道具。
3. 准备音乐的播放设备,用于播放教学中需要用到的音乐。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让小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开始热身活动,并渐渐进入游戏的氛围中。
比如,这个环节可以让小学生跟着蒂芬妮的歌曲One Step at a Time,做简单的舒展运动来热身。
二、音乐大富翁游戏:将音乐大富翁游戏版分成许多小格,每个小格上有不同的音乐符号,如音符、节奏、弯音、休止符等等。
游戏规则如下:1. 将小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最好在3-5人左右。
2. 教师轮流向每组问音符或节奏的名称,在回答正确的组内可以掷骰子前进3-5格左右。
3. 当游戏者的游戏人物碰到“休息卡”,就可以拿到上面的活动内容,比如摇摆,转圈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才能继续游戏。
4. 当游戏者的游戏人物碰到“乐器购物店”,游戏者就可以用购物卡来购买喜欢的乐器道具。
5. 当游戏者结束了全程旅行,并且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乐器,就可以实现全场游戏胜利,并且享受活动间的乐器表演。
三、游戏结束及总结:在游戏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游戏做个总结,让小学生总结一下整个游戏中学到的音乐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们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梳理并解答。
也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些承诺表演,在激励孩子们互相学习的同时,也为音乐大富翁游戏增加了趣味性。
儿童玩耍游戏音乐教案
![儿童玩耍游戏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79fc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0.png)
儿童玩耍游戏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儿童了解音乐游戏的乐趣,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其音乐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其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和音乐表演能力,提高其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音乐游戏的介绍和意义。
音乐游戏是一种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音乐的方法,它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音乐游戏可以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其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锻炼儿童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作能力。
通过音乐游戏,儿童可以更加轻松地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其音乐素养。
2. 音乐游戏的分类和特点。
音乐游戏可以分为节奏游戏、合唱游戏、旋律游戏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音乐游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玩法。
节奏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和音乐表演能力,合唱游戏可以锻炼儿童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旋律游戏可以提高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不同类型的音乐游戏,可以全面培养儿童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3. 具体的音乐游戏教学方案。
(1)节奏游戏,通过敲击乐器或者手拍脚踏的方式,让儿童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演奏,培养其节奏感和音乐表演能力。
(2)合唱游戏,让儿童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演唱一部分歌曲,然后合并成完整的歌曲,锻炼儿童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旋律游戏,通过听音乐并跟随旋律进行吟唱或者舞蹈,让儿童感受音乐的美妙,提高其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儿童感受到音乐游戏的乐趣,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介绍音乐游戏的意义和分类。
教师要向儿童介绍音乐游戏的意义和分类,让他们了解音乐游戏的特点和玩法,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动力。
3. 进行具体的音乐游戏教学。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音乐游戏类型,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其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火车开啦》,并进行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火车开啦》。
1、听《火车开Leabharlann 》的录音,初步感受歌曲。2、听《火车开啦》的录音,模读歌词。
3、听《火车来啦》的录音,按节奏读歌词。
4、听老师范唱,小声跟唱,自编动作表演。二、编创与活动。1、课本中出现了两组节奏,第一组是火车的叫声和大车轮转动的声音,第二组是大车轮和小车轮转动的声音,大车轮的声音让学生填写完整。
提示:这首乐曲适合表现课本上的哪一幅图?
二、表演《躲猫猫》。
1、听录音感受歌曲风格。
2、听教xx唱歌曲,学生拍手感受。
3、教师弹琴带着一半学生小声唱,另一半学生跟节奏读词。
4、听琴边拍手边唱歌,教师注意歌中“快”、“来”等一字多音处指导学生唱准。5、学生根据歌曲创编游戏。
三、课后反思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三、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火车xx》,并进行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聆听《火车xx》。
1、初听乐曲让学生感受乐曲的鲜明性象,可提示“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自己想象的事物。
2、简介乐曲轶事,引导学生说出乐曲中描述的火车是怎样开动的。
3、复听乐曲,让学生随意做动作感受。
二、编创与活动。开火车的游戏,由歌谣和歌曲《火车开啦》组成。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比赛。
游戏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一、通过听《火车波尔卡》、《捉迷藏》,唱《火车开啦》、《躲猫猫》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二、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的演唱歌曲。
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三、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填写节奏,并能整齐的读出三声部节奏。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的演唱歌曲。
要求读拍歌要准确、清晰。教师还可让学生参与设计游戏,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投入。每一组都可以有不同的游戏方式,看那一组游戏编创的好。三、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捉迷藏》。
二、表演《躲猫猫》。
教学过程:
一、聆听《捉迷藏》。
1、出听乐曲,感受乐曲的生动活泼的情绪。
提示: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到了什么?什么乐曲在演奏?2、复听时随着乐曲做动作。
2、启发学生回答火车开动时发出的各种声响,学出来,给大家听,“大车轮的声音填写哪个音更合适?”
3、学生看教师的手势分三组依次读出,再读两组(叫声、大轮声)(大轮声、小轮声),再三组(叫声、大轮声、小轮声)一起读出,形成三声部的效果。
4、让学生分组设计“火车开来了,又开走了”的情景,设计读节奏的方法,看那一组的表现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