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设计(共34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设计(共34张ppt)

第四组
完成< 谏逐客 书>内 特殊句 式预习 工作
第五组
完成< 与妻书 >内字 音、字 形、实 词预习 工作
第六组
完成< 与妻书 >内其 他古文 现象预 习工作
03
梳理第十课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作业: 上交预习笔记和课堂笔记, 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优秀作业展示: 按照优秀作业比例对各学 习小组进行奖励。
CONTENTS
第一篇

必读
录 第二篇
必读
第三篇
必读
第四篇
自读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马克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谏逐客书
--李斯
与妻书
--林觉民
4
单元教学任务与目标
从优秀人物身上体会使命与担当,学 习革命导师和革命先烈对时代使命的 深刻理解。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语言风格等写作手法,说出个人的体
验和感悟。


有人对第十课的两篇文章的语言进行了如下评价:“在《在<人民报> 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马克思的语言风趣幽默,但是非常具有锋芒和战 斗力”;“《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 达方式,以及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表达准确生动。”
演讲稿的写作
演讲稿写作部分任务安排(2课时)
01
02
03
掌握演讲稿的写作和演 讲稿的格式(教师主讲)
借鉴作品的表达方式和 语言风格等写作手法, 说出个人的体验和感悟
课后小练笔写出有个性 有创意的表达
掌握演讲稿的写作和演讲稿的格式(教师主讲) 01
【定义】演讲稿又叫演说词,它是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演讲稿是 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 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 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大部分演讲稿具有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和性质:论点鲜明,逻辑性强) 【结构】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称谓、开场白、正文、结语五部分。 标题:作为考场作文,建议演讲稿取一个响亮的标题,拟题要求参照议论文拟题的一般要求。 称谓:顶格写称谓。 开场白:好的开场白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基础。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 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不论哪种开场白,目的都是使听众立即了解演讲主题、引入正文、引起思考等。 正文:是整篇演讲的主体,必须有重点、有层次、有中心语句。写法和结构大体参照议论文的写作,可适当 借用各种手法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感染力。由于演讲材料是通过口头表达的,为了便于听众理解,各段落应 上下连贯,段与段之间有适当的过渡和照应。 结语:结尾是演讲内容的收束。它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

第五单元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使命与担当与时代同行感受时代精神,与历史时空对话,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担当精神。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使命与抱负:关注社会,观察现实,勇于承担时代使命。

通过文本细读、专题研讨等方式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体悟情感,把握主旨,学会阐发见解,表达立场。

1.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特征与社会问题,分析作者对社会的看法,理解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时代使命和个人抱负。

2.围绕“抱负与使命”,讨论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培养分析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思考自己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

写一篇演讲稿与同学交流。

3.运用专题研讨的方式,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的关系。

4.学习有理有据地发表意见,深入真切地阐发主张;要把握书信的文体特征,体会作者的深挚情感。

围绕中心任务,本单元共安排9 个课时,五个环节:1. 阅读体验与认知围绕“抱负与使命”主题,阅读本单元4 篇课文,分析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看法,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比如,依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所处时代有哪些特点、社会现象和存在的社会问题?作者的立场观点是什么?他是怎么做的?2. 阅读体验与认知本单元的文章展现了革命导师和革命先烈对时代使命的深刻理解,表现了他们将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人生选择。

以小组为单位,从本单元中任选一篇文章进一步阅读体验,想想其中展现的精神品质和人生选择,对你思考“抱负与使命”这一话题有何启发。

结合实用性文本的写作目的把握演讲词、书信的一般特点,注意这些作品切于实用、关注特定对象、富于针对性的特点;感受作者在态度、语气、叙述策略、表达方式、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把握书信注重交流、抒写自由的文体特质,体会作者的深挚情感。

1. 梳理文本与体悟情感通过文本细读、专题研讨等方式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把握其主旨,分析文章语句尤其是一些表意复杂的长句的深层意蕴,感受作者思想的光辉和恰当表达的力量。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必修下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主题抱负与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能认真思索。

本单元所选作品,或剖析社会矛盾,宣示历史使命;或概括伟人贡献,致以崇敬之情;或是上书言事,谏阻逐客;或为临终绝笔,直抒心志。

这些作品表现出的革命导师、有为之士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精神,能激发起学生思考新时代青年的抱负和使命,以及对祖国前途命运和现实社会的关切之情。

单元教学目标1.体会作品中体现出的世代洪流与个人志向、人生选择之间的深切联系,理解文中展现出的革命伟人和仁人志士的精神品质和人生价值,激发对祖国前途命运和当下社会现实的关怀,思考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具有的抱负和将承担的使命,培养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把握时代特征的能力。

2.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注意分析文章语句特别是一些表意复杂的长句所蕴含的深层意蕴,把握作者对各自所处时代使命的深刻理解,感受作者思想的光辉和表达的力量。

注意结合历史、思想政治等学科的学习内容来理解本单元课文。

3.把握课文文体各自的文本特点,体会文章的实用性、针对性,感受作者在态度、语气、叙述策略、表达方式、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关注文体特征,初读文章,比较本单元两课共四篇文章的异同点。

4.进一步学习演讲稿的写法,能够有针对性地发表见解,阐发主张,明确立场,抒发感情。

单元所属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本任务群在高中阶段共有1学分,本单元占1/3学分。

本任务群学习目标: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语与书面的表达交流。

1.学习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掌握当代社会常用的实用文本,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

2.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

第五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

第五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

教学设计言之有旨:中心明确,主旨突出言之有法:手法丰富,增强效果(二)议一议1、这4篇我们学过的阅读课文都是实用性文本,读写结合,从这4篇阅读课文学习借鉴演讲稿的写法。

结合四篇课文——《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谏逐客书》和《与妻书》怎样体现了演讲稿的言之有旨和言之有法的特征?出示表格,帮助讨论整理信息2、交流表格内容目的:它们的目的分别是:号召英国工人进一步投入革命;致哀并总结马克思的一生贡献;劝谏秦王收回逐客政令;爱妻与爱国融为一体3、交流写法《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认为1848年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接下来宕开一笔,讨论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分析文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演讲的结构。

”1)结构严谨、主旨突出工业和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促成生产力机器工业生产工人阶级革命要求、革命愿景2)联系背景,拉近听众此时流亡英国4年的马克思在英媒人民报上发表演讲,,英国作为最早的工业革命国家,工人阶级力量是最为雄厚的,这场演说的对象正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从工人业技术发展(三)改一改修改演讲稿: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不少人还不懂得这个道理。

无数次回想,那被疫情笼罩的春节,疫情的控制,归功于不顾一切奔赴在前线的医护人员。

而在他们中,有多少十八九岁或二十岁出头,脸上还未褪去稚嫩的孩子换上白衣天使的大衣,学着前辈的样子,与死神抢人。

他们抱着牺牲的心态,背井离乡、风尘仆仆地赶去前线。

看到她们剪去秀丽的长发,与他们疲惫的神情、满脸的印痕,每一个人都为之落泪,感动。

评价:主旨不突出,手法不多样(四)写一写作业:结合本单元课文——《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谏逐客书》和《与妻书》,想想其中展现的精神品质和人生选择,对你思考“抱负与使命”这一话题有何启发。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活动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活动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环节一 梳理演讲背景,把握独特的言说方式
活动三 通过提炼表现手法,探究这份演讲词的独特魅力和经典价值。 1.圈画重要的字词句,寻找演讲中所运用的手法。 (1)比喻与对比。如“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等。 (2)用典。如“好人儿罗宾”“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 神秘的红十字”等。
环节一 梳理演讲背景,把握独特的言说方式
2.讨论演讲中所用手法的效果以及达到的演讲目的。 (1)形象生动的比喻,鲜明的对比,引人入胜,激发思考。 (2)句子中典故的内容以及用此典的用意。针对英国人,用他们熟悉的典 故,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也更具有煽动力。
环节二 品味语言,梳理结构,理解演讲意图
活动一 1.分组品读交流《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段。划出表明作者情感的词句,体会演者真挚的情感, 把握演讲基调。 这一段没有直接表明哀痛悲伤的字眼,但是我们却分明感受到字里行间弥漫着浓浓自哀伤。作者是 选用哪些词语表达自己的哀痛之情的?
环节二 品味语言,梳理结构,理解演讲意图
2.下列是曹明伦重译本,请与教材选文比较,分析不同之处,进而体会词语与情感表达的 关系。
3月14日下午2点45分,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让他单独留在屋里只有两分钟, 可当我们再次进屋时,发现他已在扶手椅上安然入睡了——但却长眠不醒了。(载《中国翻 译》,2010年第3期。)
关键点剖析
关键点二
理清文章内在逻辑,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呈现历史事件和场景。梳理课 文结构要注意以简驭繁。抽丝剥茧,一段段细读固然需要,但切忌陷人 具体词句而不能自拔,需要抓住一篇之关键突破之,也就是抓住在特定 场合下表达看法的逻辑推进和情感脉络。
关键点剖析
关键点三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课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材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马克思的好友恩格斯在其葬礼上发表的悼文,这篇文章内容简约,逻辑性强,在有限的篇幅内叙述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并且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深深的悼念之情。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对语言的品读和分析上。

学情分析:悼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因此对文体特点的介绍成为本节课首要知识点。

其次,学生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相关了解,但是对二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并没有感性和直观的认识。

因此,从语言方面分析解读文本,体会理解马克思一生的伟大之处成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教学目标:1.了解悼词的特点,从文章的语言中体会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感情。

2.学习马克思为无产阶级事业奋斗的伟大精神与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从语言中体会恩格斯的情感,感悟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品味语言,从语言中体会情感,认识并感悟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和精神品格的伟大。

教学用品:电子课件翻页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新世纪来临之际,英国著名广播公司BBC举办了一次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活动,结果马克思位居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人之前,被称为过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应该说,马克思的成就不仅仅在思想领域,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的遗体被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

在葬礼上,好友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一篇演说,这篇演说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让我们一起走入文本,从恩格斯感人至深的语言中去了解马克思的主要成就及伟大贡献。

二、深入文本1.文学常识介绍我们常说,马克思与恩格斯不仅是生活上相互帮助的好友,更是革命事业上相互扶持的挚友。

那么,同学们对马克思了解多少呢?明确: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设计:必修下第五单元《与妻书》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设计:必修下第五单元《与妻书》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设计:必修下第五单元《与妻书》教学设计【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虚词。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熟悉书信写作的基本格式和规范,能运用书信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唤醒对家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

1.查阅资料,了解《与妻书》的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知识。

补充:①作者:林觉民(1887年-1911年5月),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

中国民主的先驱,革命烈士。

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

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

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②写作背景:1911年4月27日,一群年龄平均20多岁的年轻人,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踏上了寻找理想的征程。

他们就是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后来,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

其中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的遗体被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红花岗。

后来广州红花岗也被改成了黄花岗,此次起义便称为黄花岗起义。

起义的三天前——即4月24日晚——写给其妻子陈意映的诀别信。

当时,他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

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而轰轰烈烈、生死难卜的起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不能自已,彻夜疾书,分别写下了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书,即《禀父书》及《与妻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转达。

”③文体:书信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五单元 教案教学设计(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与妻书等4篇课文)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五单元 教案教学设计(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与妻书等4篇课文)

第五单元教案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 1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7 -11.1谏逐客书 ............................................................................................................... - 14 -11.2与妻书 ................................................................................................................... - 22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一、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词的相关常识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文章内容,学习演讲词从演讲的目的、场合和对象等方面把理其针对性。

3.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和厚重的文化。

4.学习革命导师、仁人志士顺应历史潮流。

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

树立对无产阶级革命过程的正确观点。

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

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本文语言幽默风趣,又锋芒毕露,充满战斗力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结合演讲词的特点,学习演讲词从演讲的目的、场合和对象等方面把握其针对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设想作者演讲时候的现场氛围、揣摩演讲者的语气、语调。

想象其表情和肢体语言,学会在公共场合表达意见。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革命导师、仁人志士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树立对正确观点,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

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的整体教学。

该单元涵盖了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旨在通过阅读、分析和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任务包括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文学常识的掌握、语言表达的锻炼、写作技巧的指导以及文化背景的了解。

具体涉及到的课文有《荆轲刺秦王》、《出师表》、《满江红》等,要求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分析作者情感,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和分析能力。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仍有待提高,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因材施教。

此外,考虑到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心理特点,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第五单元课文中涉及的文学常识、文言文词汇、语法和句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学会概括文章主题、理解作者观点和情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培养文学创作能力。

(4)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学会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讨论、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运用比较阅读、延伸阅读等方法,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4)结合课文内容,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如诗词朗诵、角色扮演等,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学作品。

(2)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忠诚、敬业、勇敢、担当等。

必修下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中语文

必修下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中语文

伍 活动任务三:有条不紊,控制节奏
阅读比较《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说说你作为听众更愿意接受哪篇文章的表达方式?请说明理由。
预设: 大部分学生更能接受《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主要原因:
篇目
差别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语言通俗、比喻生动、生活化气息比较浓,通篇以短句为主,简洁明 了......
伍 活动任务三:有条不紊,控制节奏
结论:
由于演讲稿不是书面阅读的语言, 是演讲和听讲的语言,所以语言要 通俗易懂,方便听众在短时间里快 速接受信息,因此演讲时应尽量多 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用整句(如 排比、对偶、反复等),整散结合, 以增强文章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设计意图:
“实用类文本阅读与交流”要求通过本任务群的学 习,希望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善于学习新的表达方 式,同时,高中生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在阅 读和鉴赏中客观理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本环节通过 两篇外国经典作品的比较以及改写,提高了学生的思 辨意识和探究能力,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 务群不谋而合。
提示: 情感处理不是要在演讲的过程中过分“滥情”,选择“理性客观”还是“主观浓烈”,要看“对象”和“场 合”,合适的“对象”和“场合”,才是表达中情感选择最需要关注的要素之一
伍 活动任务二:张弛有度,把握情理
研读文本: 再读《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思考文章在前后的情感表达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预设: 变化:情感浓烈 理性沉着。 理由: 作为自己一生挚友,马克思内心的伤痛是巨大的,但是作为无产阶级战士,以为的主观宣泄情感会削弱伟人的 逝世为无产阶级带来的客观贡献,因此作者并没有用呼天抢地的语言来刻画;在说到伟人的成就时,也是简洁 精练,多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在陈述中,我们更能感觉到作者的冷静和思考的深刻,在表达个人情感之时给 予马克思最真诚的褒奖。Fra bibliotek精炼的用

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共有四篇选文,第10课由《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组成,两篇都是演讲史上的经典之作,是革命导师的著名演讲词,为我们诠释了时代使命与个人抱负的要义。

第11课由《谏逐客书》与《与妻书》组成,同为文言文且都是写给特定对象、有特定表达目的的文章。

本单元四篇文章皆为名家名作,兼顾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要求和文本的经典性。

这些文章在写作之初,都是为了满足实用性用途,“意”是其表达的目的,“文”是其外在承载形式;与此同时,凭借“意”之高远与“文”之高妙,它们也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

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注意从实用性文本阅读和经典篇章解读两个维度把握课文。

所谓“实用性”,主要指的是文章有具体、实际的写作目的并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其写法一般也是非虚构的。

与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出色的实用文同样可以是文章中的经典,具有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饱满的感情、多元的表达方式、富有特点的语言,值得仔细赏析,反复品味。

【单元学习目标】 1.体会作品中表达出的时代洪流与个人志向、人生选择之间的深切联系,理解文中展现出的革命导师和有为之士的精神品质和人生价值,体会其襟怀和抱负,激发对祖国前途命运和当下社会现实的关切之情,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具有的抱负和将承当的使命,培养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把握时代特征的能力。

2·通过文本细读、专题研讨等方式,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把握作者对各自所处时代使命的深刻理解,感受作者思想的光辉和表达的力量。

注意结合历史、思想政治等学科的学习内容来理解本单元课文。

3.把握课文各自的文体特点,体会文章的实用性、针对性,感受作者在态度、语气、表达策略、表达方式、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4.学习演讲稿的写作。

【学习重点】 1、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感受文本内在的逻辑思路: 2、理解演讲稿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学情分析】我们学校虽然是省一级高中,但作为县一级学校来说,学生一部分来自农村,基础教育不是很扎实,学生的阅读视野和学科素养都有待提升,学生的生活学习大多都在学校完成,学习内容不便于利用网上资源拓展,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更多的依据教材和老师提供的内容展开,而本单元的演讲稿这一学习内容,在整个高中教学段涉及到的只有这个单元,所以对演讲稿的写作和演讲的指导应该是本单元的重点和中心,书信体学生并不陌生,格式上容易学习,内容上也更灵活。

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设计:必修下第五单元《谏逐客书》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设计:必修下第五单元《谏逐客书》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设计:必修下第五单元《谏逐客书》教学设计【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内容,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剖析思路,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知人论世,赏析劝谏艺术价值。

文化传承与理解:勇担使命,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

【学习重点】赏析李斯的这篇奏书的说理艺术,学习本文运用铺陈、排比、比喻等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的方法。

【学习难点】赏议论文写作特色,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议论文写作。

【预习任务】1.查阅资料,了解《谏逐客书》的作者李斯、写作背景及文体知识。

补充:①知作者李斯(?-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少为郡吏,曾从荀卿学。

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

旋任长史,拜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

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后,作为廷尉奉命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皇帝"之号。

后任丞相,多次随始皇帝巡行。

反对淳于越分封子弟之议,主张禁私学、废《诗》、《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

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作《仓颉篇》以为范文。

始皇帝死后,与赵高矫诏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劝二世更为法律,行“督责之术”,加强君权。

后被赵高诬为谋反,具五刑,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

②识背景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李斯议亦在逐中。

斯乃上谏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

官至廷尉。

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据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

缅先驱抱负,肩时代使命——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缅先驱抱负,肩时代使命——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缅先驱抱负,肩时代使命——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信息:此单元是以理解性阅读和应用写作为主的单元,由单元导语,课文及注释,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这四个栏目构成。

部编本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指向“实用性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它由《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谏逐客书》和《与妻书》四篇课文组成。

其所选的文章均贴合抱负与使命主题,体现了革命导师,志士仁人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负使命的精神。

二.设计依据:2020高中语文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任务群教学;大单元教学三.设计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梳理整合,将自己的言语活动化为个性化的演讲表达。

思维发展和提升:结合交流比较,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灵活独创的逻辑思维。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知中外经典,承先辈抱负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表现评价,形成自觉审美能力养成高雅高尚审美品位。

三.设计框架(板书):四.活动过程:环节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环节说明:课前准备,学生有课前准备任务,未雨绸缪“搞科研”,为正式上课做准备。

任务1.(1)组织构成:通过分小组合作的方式,组成语文学习“考察大队”,188 / 288大队下分为6组小支部,每个小支部荐举出小部长,由小部长带领各个小支部进行语文学习。

(2)“考察报告”:6个语文考察小支部搜集关于演讲词和书信文的相关资料,各个小支部分别整理资料形成“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单模板如下:注:考察整理过程中,可视具体情况调整,也可增加其他项目。

任务2.归纳汇编:6小组借助古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合作译读《谏逐客任务3.评比表彰:针对考察报告和识记积累学习单颁发奖状,展示栏公布获奖作品。

环节二:泛读文本,梳理脉络课时安排:2课时任务1.通读本单元的4篇文章,获取对作品基调氛围的直观感受,然后每小组推荐代表选取文章进行朗诵比赛。

环节三:分门别类,谋方求技课时安排:2课时任务1.(1)阅读《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分析两篇演讲词的结构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2)马克思认为1848年革命“吵吵囔囔,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地秘密”,接下来却宕开一笔,讨论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恩格斯认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却在演说中先评价他作为“科学家”的一面。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文学阅读与写作”单元设计系列: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设计依据或意图一、教学(学习)任务从单元“学习任务群”学习的角度而言,具体学习任务设计如下:1.通过本单元教材所选的几篇小说,掌握欣赏小说的基本方法,提升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以合作研读和比较阅读的方式,通过问题设计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横向比较不同小说中人物的异同,并通过思考人物命运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小说主题,以此来提升批判性思维品质。

3.体会不同类型小说的风格特点。

4.有质量地做好读书笔记和学习反思表: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和联想力,创作一篇8 OO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书写工整、大方,不涂改或少涂改,涂改符合规范;行文符合格式规范。

通过完成以上学习任务使大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够有较高的观察力和批判力,达成《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水平"第3——4等级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单元导语” “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目标”和将要阅读的文本属性,参考《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水平”评价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等的有关表述设计本学习任务。

二、教学(学习)重(难)点1、以合作研读和比较阅读的方式,通过问题设计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横向比较不同小说中人物的异同,并通过思考人物命运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小说主题,以此来提升批判性思维品质。

2.有质量地做好读书笔记和学习反思表;发挥个人的想象和联想力,创作一篇80 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书写工整、大方,不涂改或少涂改,涂改符合规范;行文符合格式规范。

学生长篇幅小说文本的阅读经验积累不多体验、分享和探究活动。

4.比较阅读法。

文本内同一人物不同时期进行比较,跨文本不同人物进行比较。

四、 教学(学习)课时数分四个环节,共10课时。

具体环节一 1课时,环节二2课时,环节三3课时,环 节四4课时。

五、 教学总体设想本单元共三课5篇小说,涉及古今中外,这个“学习任务群”文本最突出的特 点是有很多可比较之处。

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五、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群文阅读,高效疏通内容,感悟烈士舍家为国之情;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思辨性话题研讨,传承革命精神; 3.审美鉴赏与创造:延伸阅读与写作创造,抒写革命理解; 4.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刻理解革命志士的红色精神,并传承优秀革命文化精神。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感悟烈士舍家为国之情,传承革命精神; 学习难点:深刻理解革命志士的红色精神,学生对“抱负与使命”的理解。
【大单元情境】: 1、“听见你的声音”——演讲比赛。 2、“见字如面”——写一封家书活动。
三、教学目标任务细化
单元内容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 审美鉴赏与创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情境


第10课:马 1.学习演讲关注 1.学习并能分
克思:在《<特定对象,富有 析两篇演讲稿
人民报>创刊针对性的语言特 缜密的逻辑思
五、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活动三:我品传情达意之言
林觉民《与妻书》 方声洞《禀父书》
态度语气 表达方式感表达
(句式、手法)
文言中夹杂着白话; 比喻、衬托、排 比……(情感真切, 理义深刻)
恣肆流淌,情 真意切
赵云霄给女儿的绝 笔书
【设计说明】:前两个任务完成了文本的阅读概括,该任务旨在提炼书信是 如何表情达意的?要求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写出一封情真意切表达凝练的书信, 为完成书信写作铺垫。
本堂课,在课堂设计上,我的理念是抓住重点,简洁明晰。课堂实践上,我 的理念是由任务驱动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老师加以补充,重点突出学 生思考范围外的要点,完整完成活动。除此而外注重学以致用、对接考试,所 以布置了写作练习。总而言之,认真解读课标要求,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努力 进行探索尝试,才能跟上课改步伐。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

树立远大抱负勇担时代使命——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单元解读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属于课程内容中的学习任务群7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

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围绕“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材共编排了三个单元: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传媒类内容,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性读物类内容,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交往类内容。

三个单元内容的阅读难度依次递进。

本单元“抱负与使命”是本任后一个单元,也是阅读难度最大的一个单元。

本单元篇目涵盖演说词、悼态疏、家书,共有《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下文图表中简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下文图表中简称“讲话) 《谏逐客书》《与妻斗文章。

这些篇目虽为社会交往类内容,但每篇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内容丰富深刻,感情充沛,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鲜明的说理特征。

因此,在教学单篇教学为主,充分挖掘各篇目的价值特色,力求避免在群文阅读中架空文淡经典,空洞说教。

学习目标1. 通过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把握文章主旨,感受作者思想的光辉和表达的力量。

2. 通过文本细读,把握课文文本特点,体会文章的实用性、针对性,感受作者在态度语气、叙述策略、表达方式、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3. 通过写作背景分析,把握作者对所处时代的深刻理解,学习革命导师、志士仁人顺应历史潮流,勇担时代使命的精神。

4. 通过专题研讨,思考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具有的抱负和使命担当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

5. 进一步提高学生演讲稿的写作水平和社交演讲能力,学会在确、充分地表达意见,立场鲜明,抒发情感。

第一课时《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一、厘清文章思路,概括演讲主旨文章为何从1948 年革命说起,接下来却又宕开一笔,讨论工业和技术的发展。

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抱负粗粝能甘使命纷华不染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说明】●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

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课程标准将众多文类归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有“社会交往类的,如会谈、谈判、讨论及其纪要,活动策划书、计划、制度等常见文书,应聘面试的应对,面向大众的演讲、陈述和致辞”;有“新闻传媒类,如新闻、通讯、调查、访谈、述评,主持、电视演讲与讨论,网络新文体(包括比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有“知识性读物,如复杂的说明文、科普读物、社会科学类通俗读物等”。

其中有些适合在综合性的语文活动中自主学习,有些则更适合师生进行课堂学习。

教材选择“社会交往类”文本,共有两课,四篇课文。

第一课是《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两篇演讲词。

第二课是《谏逐客书》(李斯)和自读课文《与妻书》(林觉民)。

四篇作品,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涉及演讲词、奏疏和书信等多种体裁,但都聚焦于“抱负与使命”的主题,要求学生理解不同时期青年人应承担的时代责任,引导学生思考当今时代的抱负与使命,学会写演讲词,表达自己的观点。

【单元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要词语和重要文言词句;分析各篇课文的重点语句和段落,揣摩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以及作者在不同体裁、不同目的写作中运用的语言表达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把握文章主旨,感受作者思想的光辉和表达的力量。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课文文本实用性、针对性的特点,感受作者在态度语气、叙述策略、表达方式、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学习写演讲稿,学会在公共场合准确、充分地表达意见,立场鲜明,抒发情感,从而提高演讲稿的写作水平和社交演讲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阅读体验与认知 • 围绕“抱负与使命”主题,阅读本单元 4 篇课文,分析作者对时代和
社会的看法,以及作者 的写作目的。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启发学 生思考。比如,依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所处时代 有哪些特点、社会 现象和存在的社会问题?作者的立场观点是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 (1)填写下面的表格。
宣告无产阶级 必将解 放,以 激励志同道合 的战友
《在马克思墓 前的 讲话》
《谏逐客书》
《与妻书》
• 填表时要注意,把握课文的结构和重要语句的意思,这样才能够正确 认识作者的立场、观 点,内容填写要基本符合作者意思;可以结合教 材单元学习任务二和任务三,落实有关内容。对 写作目的的理解,允 许存在分歧,但要有依据,以备交流讨论。比如李斯,从个人抱负这 方面 说,他写这封信,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还是为了保位护 己,可以进行讨论。
我们把科学基础的奠定归功于马克思,这种科学基础使我们能反抗 敌人的任何进 攻,使我们能以日益壮大的力量不断地进行我们已经开 始的斗争。
再如,讨论马克思的使命与抱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他的《青年在 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
•2. 社会观察与分析 观察社会现象,分析事件 ,思考社会问题。这一学习环节从书本到社 会,目的是培养观察、分析、思考社会的能 力。要求学生关心社会生活,能够发现与思 考社会问题,并且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应有 的使命感。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关社会现象 的资料和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比如:
栏目导航
1
体现时代精神
10 分
2
价值取向正确
10 分
3
能够把握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本
20 分

4
事实可信,概况准确、简明扼
20 分

5
现象、事实与问题分析深入透
20 分

6
事实、论述与观点具有逻辑关
20 分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栏目导航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 2. 作者面对复杂的社会,在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立场观点?表现出怎样 的使命感与个人抱负?
• 3. 作者在那个时代的观点和看法,今天看来有哪些启示意义? • 4. 当今时代有怎样的特点?有哪些社会现象和存在的问题? 你依据什么
得出这些看法? • 5. 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抱负,担当哪些使命?
栏目导航
学习过程:
栏目导航
• 3. 演讲表达与交流 根据以上学习,结合学校的演 讲活动,围绕“抱负与使命”这一话题,写一篇演 讲词,小组交流讨论演讲的场合、对象、目的和适 当的语体。修改之后,推荐几位学生在班级作一次 演讲。 初中阶段演讲活动教学已经有了很好的基 础,高中生演讲要引导他们关注社会,深入思考问 题的本质。评价上侧重演讲是否体现时代精神,具 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把握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本 质 ,事实概括是否把握核心、简明扼要,社会现象与 问题分析是否深入透彻,事实与观点是否具有逻辑 关系。
科学是人类的解放者。 自然科学把我们从神那里解放出来。天上的 神尽管被科学消灭了,但它仍然存在着。 马克思向人民揭示的社会科
学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同时也能消灭人间的偶像和权贵,只要这些人 活着,他们就不会让神死去。 科学不仅属于德国。科学没有任何界限
,尤其没有民族界限。因此,《资本论》的作者自然应当成为国际工 人协会的缔造者。
第五单元 抱负与使命
单元教学设计
2
核心任务 学习本单元要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特征与社会问题,分析作者对社会 的看法,理解作者所表 现出来的时代使命和个人抱负。 围绕“抱负与使命”,讨论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培养分析社 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 的能力,思考自己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承 担怎样的使命。写一篇演讲稿与同学交流。
栏目导航
3
学习本单元,要运用专题研讨的方式,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 史使命、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的关系;要学习有理有据地发表意见, 深入真切地阐发主张;要把握书信的文体特征,体会作者的深挚情 感。
栏目导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本问题
• 1. 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什么特点?作者如何看待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现象 和存在的问题?文 章中是如何表达的?
栏目导航
• (1)20 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社会,创造了历史上 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马 克思认为,技术创 新是社会关系发展变革的物质技术力量,必将引起社会 关系的改变。这种改变 将促使社会产生变革,你同意吗 ?如果同意,那社会会发生怎样的变革呢?
• (2)新技术,比如网络信息技术,有没有可能拆除社会 结构的屏障?按理说,无论高低贵 贱,大家都可以平等 地获取信息,非常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鸿沟、不同阶 层之间的不平等,促 进社会公平。可是社会事实果真如 此吗?可以让学生观察周边的生活,得出结论。
栏目导航
•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调查这些社会现象,思考其中的问 题,在班级里讨论。讨论中引导学生 从以下几个方面思 考:
• (1)社会事件、现象或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 (2)你认为可以采取怎样的行动改善状况? • (3)如果围绕这件事、这种现象或者这个问题写一篇演
讲词,你会怎样来写? 教师可以预先布置学生从新闻媒 体上搜集并推荐社会关注的事件、现象或者热点问题, 从中选择大多数学生关心的话题来讨论。讨论中要注意 学生的概述、议论是否恰当。
栏目导航
• (2)拓展阅读与思考 结合有关资料,对课文内容作评议,谈谈对当 时社会或者对作者观点的看法。教师要提供有关学习资料,拓展阅读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比如下面是李卜克内西在马克思墓前所致的悼 词的 一部分,可以用来与第 10 课两篇文章的相关内容对读:
栏目导航
……他是科学上的革命家,是运用科学的革命家,他登上了科学的 最高峰,是为了 从那里走向人民,使科学成为人民的共同财富。
栏目导航
作品
写作原因与对象
社会事件、现 象或 立场、观点或 行为 写作目的 问题
《在〈人民报〉创 参 加《人民报》 创 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刊 4 周年宴会 并发
表演 说,对 象是参
加宴会的志同道合 的战友
这个时代工业和科 站在无产阶级的立 学的力量 超乎想 象, 场,认为无产阶级 却显露出衰颓的征 将结束这个时代 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