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机械)

合集下载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手机的可靠性进行全面的测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手机可靠性测试的标准和方法,以期为手机制造商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手机的可靠性测试应包括外观质量、性能稳定性、通信稳定性、电池续航能力、耐用性等多个方面。

在外观质量测试中,需要对手机的外观进行严格的检查,包括外壳材质、工艺精细度、边框连接处的牢固程度等。

性能稳定性测试主要针对手机的处理器、内存、存储等硬件设备,通过运行大型应用程序、多任务处理等方式来检验手机在长时间使用下是否会出现卡顿、发热等问题。

通信稳定性测试则是针对手机的信号接收、通话质量、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进行检测,以确保手机在各种网络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的通信状态。

电池续航能力测试则是评估手机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续航能力,包括待机时间、通话时间、视频播放时间等。

耐用性测试则是通过模拟手机在日常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如摔落、水浸等,来评估手机的耐用程度。

其次,手机可靠性测试的标准应当包括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测试指标等内容。

在测试方法方面,应该根据手机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案,包括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主要是对手机的外观、材质、工艺等进行检查和评估,而动态测试则是对手机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测试。

测试环境应当包括不同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以模拟手机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情况。

测试指标应当根据手机的不同功能和特点进行制定,包括外观质量指标、性能稳定性指标、通信稳定性指标、电池续航能力指标、耐用性指标等。

最后,手机可靠性测试的结果应当以客观、准确、可比较的方式呈现,以便制造商和消费者对手机的可靠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测试结果应当包括各项测试指标的具体数值和评价,同时也可以通过图表、曲线等方式进行直观展示。

此外,测试报告还应当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手机制造商提供改进产品质量的参考。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1)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1)

天朗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天朗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为规范手机可靠性认证,确保整机及供货商所供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及我公司品质要求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手机可靠性认证。

3. 内容手机可靠性测试(PRT)的目的是在特定的可接受的环境下不断的催化产品的寿命和疲劳度,可以在早期预测和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可靠性测试包括六个部分:加速寿命测试,气候适应测试,结构耐久测试,表面装饰测试,特殊条件测试,及其他条件测试。

3.1. 加速寿命测试ALT (Accelerated Life Test)◆样机标准数量: PR1:12台 PR2:12台 PR3:12台 PIR:12台◆试验周期: 3天3.1.1 室温下参数测试(Parametric Test)3.1.2 温度冲击测试(Thermal Shock)✧测试环境:低温箱:-20° C;高温箱:+60° C,4台手机✧试验方法:手机带电池,设置成关机状态先放置于高温箱内持续60分钟后,在15秒内迅速移入低温箱并持续60分钟后,再15秒内迅速回到高温箱。

此为一个循环,共循环10次。

实验结束后将样机从温度冲击箱(高温箱)中取出,恢复2小时后进行外观、机械和电性能检查。

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打开翻盖;对于滑盖手机,天朗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试验标准:手机表面喷涂无异变,结构无异常,功能正常,可正常拨打电话。

3.1.3 跌落试验(Drop Test)✧测试条件:开发阶段:2.4寸及以上的屏跌1.2m,小于2.4寸屏跌1.5m,跌落表面:水泥地面,共2轮,每轮对手机的六个面四个角依次进行自由跌落(底部→右侧→左侧→顶部→反面→正面)。

试验从手机的最小面开始跌落,每个循环中LCD 面为最后跌落面;有翻盖(滑盖)的移动电话机应将盖合上;跌落后进行外观检查,磨损是可以的,但不应有裂缝;允许电池脱落,但仍具备正常通话功能;量产阶段:跌落高度在开发阶段的标准上降低0.1m,每个面跌落2次。

手机结构件可靠性测试规范

手机结构件可靠性测试规范

结构件可靠性测试规范(IATF16949/ISO9001-2015)1.0目的制定手机新品及量产后机型例行试验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确保公司研制的手机在量产前后各项性能指标能满足品质或客户要求。

2.0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外观、结构、可靠性与寿命试验的要求及测试方法。

除特殊规定外,所有测试均应在下列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3.0测试项目3.1弯折测试测试环境:室温(20~30℃)测试数量:5套测试目的:产品材料韧性及涂层测试测试方法:将产品测试面以90度。

对角120度进行慢速弯折测试,且均匀加力。

判定标准:产品弯折处无脆裂,喷油、电镀件无片状掉漆为合格。

3.2落锤冲击测试测试环境:室温(20~30℃)测试数量:2套测试目的:产品材料韧性测试方法:使用落锤冲击测试仪调整50cm/500g,冲击机壳四边及四角。

判定标准:机壳无脆痕;油漆无脱落。

3.3钢丝绒测试测试环境:室温(20~30℃)数量及状态:2套测试目的:结构件表面抗磨擦能力测试测试方法:将试验样品水平固定在万能磨擦试验台上,将0000#钢丝绒固定在面积为1*1cm的方形平面摩擦头上,并使与测试样品充分接触,并施加100gf 的力来回摩擦,来回计算1次,共测试100圈,每30圈检查1次。

注:1、硬度小于3H(750gf)的素材面,才需做钢丝绒磨擦测试2、每做完一个样品需更换新的钢丝绒进行,且需在非测试品上先摩擦50次后再进行测试品的测试3、沿钢丝绒的逆方向进行测试。

判定标准:测试后样品表面无明显划痕。

3.4高温高湿:测试条件:70℃,95%RH数量及状态:5套测试目的:测试结构件耐高温高湿性能试验方法:结构件放入温湿度实验箱内的架子上,持续96H之后取出,常温恢复2小时,然后进行外观、结构检查。

判定标准:外壳无变形,起泡,发霉,裂纹,变色、变形。

3.5温度冲击测试测试条件:低温:-40℃;高温:+70℃数量及状态:5套测试目的:通过高低温冲击进行结构件应力测试试验方法:使用高低温冲击箱,先放置于高温箱内持续1小时后,在5分钟内迅速转入低温箱并持续1小时后,再5分钟内迅速回到高温箱。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新标准
更改原因
生效日期第1页拟共制2/4更页改人
2007/11/1
在盐雾试验2h,在湿热箱放22h,共 三个循环 65℃,12h 12h
1.1m各跌4轮 扭力变化0→0.2N.m→0→-0.2N.m→0
在盐雾箱连续喷雾24h
70℃,24h 24h
1.1m每个面各2次,另加跌四个角 扭力变化0→2N.m→0→-2N.m→0
护镜及其相配合 动 的结构件
2
用按压仪从里向外施加压力,直到将护镜胶或者 护镜破坏为止
大于80N合格。
态 按 压
标牌及其相配合 的结构件
2
用502胶水黏附住标牌,然后用拉力仪将标牌拉 出,记录破坏力
大于20N合格。
试 仅对没有来自结
验 构件正压力固定 2 将2,5,8,0键用拉力仪拔取。
大于20N合格
整机+开机
T=-20±3°C,试验时间8 小时。测试过程中需进 和常温下要求一样。如果T=-20±3
行中间检测,观察信号指示情况并进行被叫测试 °C 条件下电性能有异常情况,品
3
(或用仪器测试电性能),测试持续时间到,立 质可按照T=-10±3°C 的试验条件 即检测功能,将试验样品电源关掉回温2h 后进行 作为最低出货标准。若选择观测信
2
共1000次扭转循环,单循环为:扭力变化0→2N.m →0→-2N.m→0
全面检查,试验前后一致
ME05 重要 按压试验
整机+开机+翻 盖或滑盖合上
2
在手机上逐渐施加800N的压力,并保持30秒。共 两次,一次手机正面朝上,一次手机反面朝上。 全面检查,试验前后一致 压力通过一个软垫子施加。
ME06 试行 护镜 ME07 试行 标牌 ME08 试行 按键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可靠性对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制定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手机制造商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首先,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外观质量测试、性能稳定性测试、通信稳定性测试、电池寿命测试等内容。

外观质量测试主要包括手机外壳强度测试、耐磨性测试、防水防尘性能测试等,以确保手机在日常使用中不易损坏。

性能稳定性测试则包括手机在高温、低温、潮湿等恶劣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测试,以保证手机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

通信稳定性测试则是针对手机的信号接收和传输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手机在各种网络环境下都能保持通信畅通。

电池寿命测试则是测试手机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次数和续航能力,以保证手机在日常使用中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次,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还应包括软件稳定性测试、安全性能测试、辐射安全性测试等内容。

软件稳定性测试主要是测试手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兼容性,以确保手机在运行各种应用时不易出现卡顿、闪退等问题。

安全性能测试则是测试手机在面对病毒攻击、网络攻击等安全威胁时的表现,以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

辐射安全性测试则是测试手机在通话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辐射水平,以确保手机在正常使用时不对人体造成危害。

最后,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还应包括用户体验测试、环保测试等内容。

用户体验测试主要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测试手机在日常使用中的操作便利性、界面友好性、功能实用性等,以提升用户满意度。

环保测试则是测试手机在生产、使用、报废等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以确保手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符合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外观质量、性能稳定性、通信稳定性、电池寿命、软件稳定性、安全性能、辐射安全性、用户体验、环保等多个方面的测试内容,以全面保障手机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严格的测试标准,手机制造商才能生产出高质量、可靠性强的产品,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好评。

手机最新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最新可靠性测试标准

文件名称 可靠性测试标准文件编号 QZ/LCT-ZC09-2007 版本 V6.3 正气 进取 专业发布日期 2011-05-05 主控部门 综合测试部意见签名/日期拟制:综合测试部 同意李强斌 2011.05.03审核:质量管理部 同意 姚凤贤 2011.05.03审核:质量策划部 同意 沈 平 2011.05.03审核:第一产品事业部 同意 黄承梁 2011.05.03审核:第二产品事业部 同意 常玉柱 2011.05.03审核:三旗通信 同意 李志虎 2011.05.03审核:国际业务事业部 同意 朱明里 2011.05.03批准:产品质量总监 同意 王一昌 2011.05.03文件说明质量中心-综合测试部可靠性实验室负责实施。

版本号 修改时间 修改人 修改原因 修改主要内容V1.0 2005.09.05 刘利 新建V2.0 2006.01.17 刘利 更新 软压由50kg改为40kg;滑盖测试后拆机测试FPC电阻V3.0 2006.04.04 刘利 更新 增加高频振动、沙尘、滚筒跌落、酒精摩擦、铅笔硬度、胶塞拉力、和存储卡拆装等测试V4.0 2006.05.30 吴小弟 更新 触摸屏划线次数由100000次(反复一个来回记为一次)改为100000次(反复一个来回记为2次)V4.1 2006.06.26 吴小弟 更新 1.需测RF参数的测试项取消,综测仪设备不要2.中试阶段测试,由工程部提出申请改为由中试部提出申请3.增加包装振动测试和包装跌落测试项目V4.2 2006.08.30 吴小弟 更新增加触感键寿命测试项目V5.0 2006.09.10 吴小弟 更新 1. 增加高低温运行中、恒温恒湿,跌落、高频振动、温度冲击、软压、滚筒跌落、重复跌落、扭曲测试前后进行RF参数测试;2. 增加扭曲和冲击测试项目,增加5.2.4微动开关的寿命测试;3. 5.3.2.6中增加橡胶漆塑胶件和钢片材料的摩擦条件;4. 环境测试(与温度及湿度相关的测试)后,手机在常温下 统一放置1~2小时后进行外观、结构、功能的检验;5.增加7不良等级分类细则;V6.0 2007.03.29 吴小弟 更新 1. 低温储存:5.1.1.2测试条件中的持续时间由48hrs改为24hrs;温度由-30℃改为-40℃;2. 高温储存:5.1.5.2测试条件中的持续时间由48hrs改为24hrs;3. 冲击:5.1.3.2 测试条件:脉冲持续时间6ms改为18ms ;5. 砂尘试验:5.1.14.2测试条件中的持续时间3hrs改为8hrs;6. 充电器插拔:5.2.7.2测试条件:充电器、耳机和数据线插拔各为2000次;7. 耳机插拔:5.2.5.2测试条件:5000次改为2000次;8.SIM 卡插拔: 5.2.9.2测试条件:2500次改为1000次;9.储存卡拆装:5.2.10.2测试条件:3000次改为2000次;V6.1 2008.11.18 陈贯中 更新 高低温储存:时间由24h,改为16h冲击:条件改为加速度25g,脉冲6ms,每个轴的冲击次数改为1000次冲击/恒温恒湿/温度冲击/自由跌落的测试 样机数目:改为8pcs自由跌落:高度统一为1.2m,跌落面为混凝土板面盐雾的试验条件变更为:共三个喷雾周期,每次喷雾2h,每次喷雾后有一个为期22h的湿热储存周期。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2
2
2
1.2
Salt fog
Refer to MIL-STD-810F: '35° 48h 5% NaCl salt fog concentration 48h drying time: C o o -Temprature inside the camber :+/-35 C+/-2 C -Humidity inside in the chamber:85% RH -Quantity of solution collected on an horizontal surface of 80cm2 shall be between 2+/-1ml/h -NaC1concentratoin :5% in weight -Ph=7-0.5+0.2 -Duration:48 h Drying period:48h
1) The product is switched off . 2) Half samples is in stand up position with antenna up.Half samples is in stand up position with antenna down. 3) For Clamshell /Slidering products ,the test units are in both positions: Closed and Opened. 4)with dummy battery
AGGRAVATED ENVIRONMENT ART Dust Refer to GB 2423.37-89: 15-35° 8h,fill 2kg dry talcum powder, dust free drops in C chamber -chamber temp/humidity : 15~35oC, 45%~75%RH -Duration:8h -Max air velocity :2m/s -dust concentration :2Kg /m3

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机械部分)

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机械部分)

可靠性测试规范1. 目的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报证。

2. 范围本规范仅适用于CECT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手机电气特性测试。

3. 定义UUT (Unit Under Test) 被测试手机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 工程验证测试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 生产验证测试4. 引用文件GB/T2423.17-2001 盐雾测试方法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Ab:低温)GB/T 2423.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Bb:高温)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自由跌落)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Fd: 宽频带随机振动) 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手机成品检验标准》XXX公司作业指导书5. 测试样品需求数总的样品需求为12pcs。

6. 测试项目及要求6.1 初始化测试在实验前都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测试,以保证UUT没有存在外观上的不良。

如果碰到功能上的不良则需要先记录然后开始试验。

在实验后也要进行初始化测试,检验经过实验是否造成不良。

具体测试请参见《手机成品检验标准》。

6.2 机械应力测试6.2.1 正弦振动测试测试样品: 2 台2.测试前必须对每个UUT进行初始化测试;3.测试后如果发现有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6.2.2 随机振动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2.测试前必须对每个UUT进行初始化测试;3.测试后如果发现有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6.2.3 单机跌落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 1.跌落高度:0.2m,1.6m;2.试验表面:0.2m跌落在木制的桌面上;1.6m跌落在混凝土或钢制成的平滑,坚硬的刚性表面;3.跌落方法:使UUT从悬挂着的位置自由跌落,释放时要使干扰最小;4.总跌落次数为10次,最恶劣面跌落次数不超过2次;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2.每次跌落后需要检验UUT的基本功能和外观检验;3.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6.2.4 单机低等级跌落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 1.跌落高度:10cm;2.试验表面:1.5mm厚的静电胶垫;3.总跌落次数为10,000次;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2.背面跌落5,000次,左右跌落各2,500次;3.每2,500次后进行检验,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 6.2.5 单机冲击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 1.冲击测试机冲击波形为半正弦波;2.加速度为30G;3.冲击时间为6ms;4.测试面为X,Y,Z三个轴面,且每个轴面冲击6次;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2.每次冲击测试后需要检验UUT的基本功能和外观检验;3.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 6.2.6 单机冲击安规测试(无需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 1.冲击测试机冲击波形为半正弦波;2.加速度为500G;3.冲击时间为1ms;4.测试面为±X,±Y,±Z六个轴面,且每个轴面冲击1次;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2.每次冲击测试后需要检验UUT的基本功能和外观检验;3.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6.2.7 HINGE耐压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 1.测力计(压棒的直径为5mm);测试要求: 1.把UUT翻盖打开,Keyboard和主LCM面朝下放在桌面上;2.用压棒对准HINGE施加压力,直到HINGE损坏为止;3.记录HINGE损坏时的压力;6.2.8 镜片硬度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 1.4H铅笔,中华牌(或三菱牌3H铅笔);2.400目砂纸;3.铅笔硬度测试仪;测试要求: 1.用铅笔,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长,共划5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检验标准: 1.当产品表面有1条以下划痕时合格;6.2.9 镜片抗冲击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 1.冲击试验机;2.Φ12mm的不锈钢球;测试要求: 1.用冲击试验机, 将Φ12mm的不锈钢球,从0.3m 的高度自由跌落在镜片表面上(将镜片固定在前壳上),1个镜片共冲击10次;检验标准: 1.允许镜片上出现有凹坑, 但不允许镜片上有裂纹出现;6.2.10 天线安装强度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 1.拉力计;2.扭力测试仪;测试要求: 1.采用拉力计,检查天线安装的牢固性;2.采用扭矩测试仪对天线的扭矩进行测量;检验标准: 1.经5Kgf拉力,持续时间30秒。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生活便利程度。

为了确保手机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本文将就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手机制造商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首先,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机械性能测试、电气性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可靠性寿命测试和软件稳定性测试。

其中,机械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手机的耐摔性、耐磨性、按键寿命等方面的测试;电气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手机的电池续航能力、充电性能、通话音质等方面的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主要包括手机在高温、低温、湿度等极端环境下的表现;可靠性寿命测试主要包括手机的使用寿命、性能衰减情况等方面的测试;软件稳定性测试主要包括手机系统的稳定性、应用程序的兼容性等方面的测试。

其次,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测试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测试标准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能够全面反映手机在各种使用场景下的表现;最后,测试标准应该具有时效性和灵活性,能够及时适应新技术和新需求的发展。

最后,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的实施对于手机制造商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手机制造商来说,严格执行可靠性测试标准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售后成本,提升品牌声誉;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能够保障其权益,提高购买的信心,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是手机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制定和实施对于行业发展和用户体验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手机制造商能够严格按照测试标准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手机产品。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也应该关注产品的可靠性测试报告,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手机机械部分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

手机机械部分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

手机机械部分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1. 目的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报证。

2. 范围本规范仅适用于手机电气特性测试。

3. 定义UUT (Unit Under Test) 被测试手机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 工程验证测试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 生产验证测试4. 引用文件GB/T2423.17-2001 盐雾测试方法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Ab:低温)GB/T 2423.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Bb:高温)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自由跌落)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Fd: 宽频带随机振动) 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手机成品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1各阶段所需的检验项目1.1 各阶段测试说明a)研发阶段: 由测试部和研发部门一起对样品进行测试并出具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和研发封样作为进入试生产阶段的依据;b)试生产阶段:由中试部对结构件的重要设计和可靠性指标进行测试并出具测试报告,作为设计定型的依据;c)小批量生产阶段:由中试部和质量部按照例行试验测试项目对结构件的重要可靠性和质量一致性指标进行测试并出具测试报告,作为生产定型的依据;d)IQC来料检验:在大批量生产阶段,由IQC对结构件来料的部分重要指标进行检验;e)QA增强性试验(例行试验):在大批量生产阶段,由QA定期做例行试验,对结构件或整机进行试验检验,以验证批量的质量一致性和部分重要的可靠性指标。

XXX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机械部分

XXX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机械部分

XXX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机械部分一、引言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是XXX公司在产品质量控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机械部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手机外观设计、结构强度等方面的测试。

本文档旨在规范XXX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中机械部分的操作步骤、测试标准和评定方法,以确保手机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测试项目1. 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是消费者选购手机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XXX公司的手机外观质量,以下测试项目需要进行: - 外壳外观检查:检查外壳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刮擦、磨损、变形等缺陷。

- 按键测试:测试各个按键的灵敏度和使用寿命,确保按键的正常工作。

- 接口连接测试:测试各个接口的连接是否牢固,确保接口的正常使用。

2. 结构强度手机结构的稳定性对其整体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以下测试项目需要进行: - 耐摔测试:通过模拟手机意外跌落的情况,测试手机外壳和内部结构的抗冲击性能。

- 弯曲测试:测试手机外壳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抗弯曲性能。

- 承重测试:测试手机在承受外力压力下的结构稳定性。

3. 防尘防水性能手机的防尘和防水性能对其使用寿命和功能正常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测试项目需要进行: - 防尘测试:通过模拟手机在灰尘环境中的使用情况,测试手机外壳的密封性能。

- 防水测试:通过模拟手机在水中的使用情况,测试手机的防水性能。

三、测试步骤1. 外观设计测试步骤1.将手机放置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仔细观察外壳表面是否有刮擦、磨损、变形等缺陷。

2.逐个测试手机各个按键的灵敏度和使用寿命,确保按键的正常工作。

3.测试手机各个接口的连接性能,确保接口的正常使用。

2. 结构强度测试步骤1.进行耐摔测试时,将手机从不同高度的位置摔落,然后检查手机外壳和内部结构是否完好。

2.进行弯曲测试时,以适当的力度弯曲手机外壳,然后检查外壳是否变形或出现裂痕。

3.进行承重测试时,将一定重量的物品压在手机上,然后检查手机的结构稳定性。

XXX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机械部分)(doc 52)

XXX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机械部分)(doc 52)

XXX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机械部分)(doc 52)XXX公司可靠性测试规范1. 目的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报证。

2. 范围本规范仅适用于CECT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手机电气特性测试。

3. 定义UUT (Unit Under Test) 被测试手机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 工程验证测试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 生产验证测试4. 引用文件GB/T2423.17-2001 盐雾测试方法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6.2.2 随机振动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2.测试前必须对每个UUT进行初始化测试;3.测试后如果发现有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6.2.3 单机跌落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 1.跌落高度:0.2m,1.6m;2.试验表面:0.2m跌落在木制的桌面上;1.6m跌落在混凝土或钢制成的平滑,坚硬的刚性表面;3.跌落方法:使UUT从悬挂着的位置自由跌落,释放时要使干扰最小;4.总跌落次数为10次,最恶劣面跌落次数不超过2次;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2.每次跌落后需要检验UUT的基本功能和外观检验;3.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6.2.4 单机低等级跌落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 1.跌落高度:10cm;2.试验表面:1.5mm厚的静电胶垫;3.总跌落次数为10,000次;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2.背面跌落5,000次,左右跌落各2,500次;3.每2,500次后进行检验,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 6.2.5 单机冲击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 1.冲击测试机冲击波形为半正弦波;2.加速度为30G;3.冲击时间为6ms;4.测试面为X,Y,Z三个轴面,且每个轴面冲击6次;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2.每次冲击测试后需要检验UUT的基本功能和外观检验;3.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 6.2.6 单机冲击安规测试(无需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 1.冲击测试机冲击波形为半正弦波;2.加速度为500G;3.冲击时间为1ms;4.测试面为±X,±Y,±Z六个轴面,且每个轴面冲击1次;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2.每次冲击测试后需要检验UUT的基本功能和外观检验;3.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6.2.7 HINGE耐压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 1.测力计(压棒的直径为5mm);测试要求: 1.把UUT翻盖打开,Keyboard和主LCM面朝下放在桌面上;2.用压棒对准HINGE施加压力,直到HINGE损坏为止;3.记录HINGE损坏时的压力;6.2.8 镜片硬度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 1.4H铅笔,中华牌(或三菱牌3H铅笔);2.400目砂纸;3.铅笔硬度测试仪;测试要求: 1.用铅笔,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长,共划5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检验标准: 1.当产品表面有1条以下划痕时合格;6.2.9 镜片抗冲击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 1.冲击试验机;2.Φ12mm的不锈钢球;测试要求: 1.用冲击试验机, 将Φ12mm的不锈钢球,从0.3m的高度自由跌落在镜片表面上(将镜片固定在前壳上),1个镜片共冲击10次;检验标准: 1.允许镜片上出现有凹坑, 但不允许镜片上有裂纹出现;6.2.10 天线安装强度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 1.拉力计;2.扭力测试仪;测试要求: 1.采用拉力计,检查天线安装的牢固性;2.采用扭矩测试仪对天线的扭矩进行测量;检验标准: 1.经5Kgf拉力,持续时间30秒。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通讯质量。

因此,制定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对于保障用户权益和推动手机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硬件方面的测试项目。

手机的硬件包括屏幕、电池、芯片、摄像头等部件,这些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机的可靠性。

在测试屏幕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屏幕的耐刮性、抗摔性、色彩还原度等指标;在测试电池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电池的续航能力、充电速度、循环寿命等指标;在测试芯片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手机的运行速度、发热情况、稳定性等指标;在测试摄像头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摄像头的拍照效果、视频录制效果、光学防抖性能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硬件部件的测试,可以全面评估手机的可靠性。

其次,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还应包括软件方面的测试项目。

手机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部分,这些部分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手机的可靠性。

在测试操作系统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系统的流畅度、稳定性、安全性等指标;在测试应用程序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应用的运行速度、卡顿情况、兼容性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软件部分的测试,可以全面评估手机的可靠性。

最后,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还应包括整机方面的测试项目。

整机测试是对手机整体性能的综合评估,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手机的耐用性、防水防尘性能、信号接收质量等指标。

通过对整机的测试,可以全面评估手机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硬件、软件和整机三个方面的测试项目,通过对这些项目的测试,可以全面评估手机的可靠性。

这样的测试标准有助于提高手机的质量,保障用户的权益,推动手机行业的发展。

希望手机制造商和相关部门能够制定统一的可靠性测试标准,并严格执行,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手机产品。

手机可靠性测试规范

手机可靠性测试规范

编号试验等级数量频率判断标准马达受话器咪头S P K 塑胶件橡胶件电镀件五金件按键按键弹片镜片L C D 触摸屏导电海绵条摄像头CI01重要整机+电源供电+开机(滑、翻盖机试样翻倍,50%开,50%合)3每批订单/量产前检查所有功能和结构件,试验前后需一致。

试验中手机处于待机状态,且手机翻(滑)盖处于打开状态。

(使大LCD 也处于工作状态)主叫采用拨打112 的方式。

◆◆CI02重要整机+电源供电+开机(滑、翻盖机试样翻倍,50%开,50%合)3每批订单/量产前全面检查,试验前后一致◆◆◆◆◆◆◆◆◆◆◆◆◆◆◆CI03重要整机+关机+电池电压大于4V,50%开,50%合状态下垂直悬挂2每批订单/量产前全面检查,试验前后一致◆◆◆◆◆◆◆CI04重要机头+关机3每批订单/量产前全面检查,试验前后一致◆◆◆◆◆◆◆◆◆◆◆◆◆◆◆致命整机+关机3每批订单/量产前和常温下要求一样◆◆◆◆◆◆◆◆◆◆◆◆◆◆CI06致命整机+开机3每批订单/量产前和常温下要求一样。

如果T=-20±3°C 条件下电性能有异常情况,品质可按照T=-10±3°C 的试验条件作为最低出货标准。

若选择观测信号指示与被叫的方式,需将手机工作在带SIM卡的标准用户模式。

◆◆◆致命整机+关机3每批订单/量产前和常温下要求一样◆◆◆◆◆◆◆◆◆◆◆◆◆◆标准和要求温度冲击湿热循环恒定湿热低温贮存温度-30℃和高温贮存温度70℃各放置30min,中间转换时间不超过5min。

循环10 次。

循环期满后回温2H 后检测功能、外观、结构和电性能。

低温贮存高温贮存试验条件和程序T=70±2°C,试验时间24小时,回温2H后检测功能、外观、机械和电性能从室温以不大于1°C/MIN 速度变到4 0°C,RH:93±3%,保持1H;再以不大于1°C/MIN速度变到-10°C,保持1H;循环13 次。

诺基亚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机械)

诺基亚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机械)

前言 手機可靠性測試nNOKIA 檢測中心 Charles Cai Charles.rc.cai@ Ext: 61585n測試目的: 在產品設計階段發現產品之潛在缺陷或 設計缺失,避免於預期壽命內,在正常 操作狀況下發生功能失效的情形 環境測試: 在實驗室中模擬產品在其生命週期中可 能遭遇到的各種環境條件。

環境條件與環境參數 (IEC 721)環境條件之分類n環境條件與環境參數(續)單一環境參數分類(六大類)n自然環境(Natural environments)自然環境主要是由於氣象、地形等因數所引起 的。

氣候環境溫度(高、低溫); 溫度變化(溫度循環、衝擊);濕度 (穩態、循環濕度); 大氣壓力(高、低壓及真空); 降 落物 (雨淋、雪、冰雹); 輻射; 等項目。

n機械環境機械衝擊(即非穩態振動),如自由落體、跌落、外物碰 撞;穩態振動(包括週期性的正弦振動及非週期性的隨機 振動)、音響(噪音)。

n誘發環境(Induced environments) 誘發環境則為系統與裝備在搬運、組裝及操作 時所引起的。

環境條件與環境參數(續)n環境效應分析環境效應分析在某種特定的應用場合下,環境對於產品 的影響有下列三種情形:1.周圍媒介的條件,通常為空氣或水。

2.與產品連接結構的條件,亦即產品載具。

3.來自外部根源或活動的影響。

電磁環境 電磁環境又可分為電場(包括靜態場和交流場)、靜電放電、閃 電雷擊;磁場(包括靜態場和交流場)、導線傳送干擾等。

生物環境 生物環境又可分為:具有生物作用的物質[包含植物(包含霉與 菌)]及動物。

具機械作用環境 包括砂、塵、及泥等具有機械作用的顆粒。

具化學作用環境 包含海水鹽霧、二氧化硫、硫氫化物、臭氧、有機碳化合物等具 化學作用的物質。

nnn1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環境效應分析(續)高溫環境效應L L L L L L L環境效應分析(續)低溫環境效應L L L L L L機電組件過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手機可靠性測試nNOKIA 檢測中心 Charles Cai Charles.rc.cai@ Ext: 61585n測試目的: 在產品設計階段發現產品之潛在缺陷或 設計缺失,避免於預期壽命內,在正常 操作狀況下發生功能失效的情形 環境測試: 在實驗室中模擬產品在其生命週期中可 能遭遇到的各種環境條件。

環境條件與環境參數 (IEC 721)環境條件之分類n環境條件與環境參數(續)單一環境參數分類(六大類)n自然環境(Natural environments)自然環境主要是由於氣象、地形等因數所引起 的。

氣候環境溫度(高、低溫); 溫度變化(溫度循環、衝擊);濕度 (穩態、循環濕度); 大氣壓力(高、低壓及真空); 降 落物 (雨淋、雪、冰雹); 輻射; 等項目。

n機械環境機械衝擊(即非穩態振動),如自由落體、跌落、外物碰 撞;穩態振動(包括週期性的正弦振動及非週期性的隨機 振動)、音響(噪音)。

n誘發環境(Induced environments) 誘發環境則為系統與裝備在搬運、組裝及操作 時所引起的。

環境條件與環境參數(續)n環境效應分析環境效應分析在某種特定的應用場合下,環境對於產品 的影響有下列三種情形:1.周圍媒介的條件,通常為空氣或水。

2.與產品連接結構的條件,亦即產品載具。

3.來自外部根源或活動的影響。

電磁環境 電磁環境又可分為電場(包括靜態場和交流場)、靜電放電、閃 電雷擊;磁場(包括靜態場和交流場)、導線傳送干擾等。

生物環境 生物環境又可分為:具有生物作用的物質[包含植物(包含霉與 菌)]及動物。

具機械作用環境 包括砂、塵、及泥等具有機械作用的顆粒。

具化學作用環境 包含海水鹽霧、二氧化硫、硫氫化物、臭氧、有機碳化合物等具 化學作用的物質。

nnn1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環境效應分析(續)高溫環境效應L L L L L L L環境效應分析(續)低溫環境效應L L L L L L機電組件過熱。

不同材料的不同膨脹特性而使零件卡死。

因潤滑劑變的較無黏性,導致接點失去潤滑作用。

試件全體或部分改變尺寸。

氣密功能退化。

電路穩定狀況隨溫度梯度何不同材料的不同膨脹特性 而有改變。

縮短操作壽命時間。

使材料硬化或脆化 不同材料的不同收縮特性而使零件卡死。

由於潤滑劑增加黏性,而失去潤滑作用。

電性改變(如電阻、電容)。

機電組件功能改變。

使試件產生裂痕、脆化並改變耐衝擊強度及 減低強度。

環境效應分析(續)溫度變化環境效應L L L L L L L環境效應分析(續)濕度環境效應L L L L L L光學裝備破裂。

可動零件零件卡死或鬆脫。

結構產生分離。

電性改變。

由於急速凝結水或結冰造成電子或機構失效。

不同材料的不同收縮或膨脹特性。

零組件變形或破裂。

材料的膨脹。

絕緣材料性能的退化。

電性短路。

活動機件由於腐蝕及潤滑劑污濁造成卡死。

金屬材料的氧化腐蝕。

電子原件的退化。

環境效應分析(續)機械衝擊環境效應L L L環境效應分析(續)振動環境效應L L L L L L鄰近組件因衝擊而互相干擾。

結構過度負荷而生永久變形。

加速材料疲勞破壞。

致使導線磨損。

導致固定件鬆動,螺絲鬆脫。

產生電性間歇性接觸不良。

導致元件接觸短路。

致使組件破損。

導致光學儀器校準失真。

2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環境效應分析(續)鹽霧環境效應L L L L手機可靠性驗証Abbreviations (縮寫)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ASTM: American Society of Testing Materials SPR: Standard Product Requirements EUT: Equipment Under Test NMP: Nokia Mobile Phone ATE: Automatic Test Equipment NTP: Normal Temp. and Pressure金屬腐蝕。

電解造成塗料起泡。

機械件之活動零件受阻或卡死。

電子裝備因鹽份沉澱造成損傷。

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1 Mechanical impact durability (RFF),SPR a 3.1.3 Free Fall durability (FF), SPR a 3.1.5 Free Fall durability of Combination of products, SPRa 3.1.6 Ex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 SPR a 3.1.7 In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 SPR a 3.1 8 Bending and pressing, SPR a 3.1.9 Twisting,SPR a 3.1.1 Mechanical impact durabilityRFF Test Description:Reference : IEC60068-2-32Minimum 20 EUT Tumble tester with 0.5m and 1m chambers( bottom made from steal) 180 drops from 0.5m + 120 drops from 1m After each 30 falls the EUT should be checked visually and functionally.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1 Mechanical impact durability (RFF), SPR a 3.1.3 Free Fall durability (FF), SPR a 3.1.5 Free Fall durability of Combination of products, SPRa 3.1.6 Ex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 SPR a 3.1.7 In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 SPR a 3.1 8 Bending and pressing, SPR a 3.1.9 Twisting,SPR a 3.1.3 Free Fall durability (FF)Test Description:1.5m free fall Two drops for each side (2*6), one drop for each edge (1*12) and two drops for each corner (2*8 ) After each drop the EUT should be checked at least visually and functionally.Reference : IEC60068-2-323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SPR a 3.1.3 Free Fall durability (FF)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1 Mechanical impact durability (RFF), SPR a 3.1.3 Free Fall durability (FF), SPR a 3.1.5 Free Fall durability of Combination of products, SPRa 3.1.6 Ex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 SPR a 3.1.7 In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 SPR a 3.1 8 Bending and pressing, SPR a 3.1.9 Twisting,SPR a 3.1.5 Free Fall durability of Combination of productsn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1 Mechanical impact durability (RFF), SPR a 3.1.3 Free Fall durability (FF), SPR a 3.1.5 Free Fall durability of Combination of products, SPRa 3.1.6 Ex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 SPR a 3.1.7 In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 SPR a 3.1 8 Bending and pressing, SPR a 3.1.9 Twisting,Test description:Three drop for accessory etc. side (1x3) for 3 EUTSPRa 3.1.6 Ex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nSPRa 3.1.6 Ex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nTest description (Random vibration):Test description (Bump):Reference : IEC68-2-295- 10 Hz; +10 dB/octave 10-50 Hz; 5.58 m2/s3 ( 0.0558 g2/Hz ) 50 – 500 Hz; -10 dB/octave 3*20 min at X-, Y-, Z- axis80m/s2 (peak); 20 ms, half cycle sinusoidal 3*2000 pulses at X-, Y-, Z- axis nAccept Criteria:Reference : IEC60068-2-64Electrical Normal performance (e.g. the functions in the phone; calling, charging etc) Mechanical No fracture in construction (including inside construction; plastic towers etc) No changing in functions (locking, fastening etc)4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1 Mechanical impact durability (RFF), SPR a 3.1.3 Free Fall durability (FF), SPR a 3.1.5 Free Fall durability of Combination of products, SPRa 3.1.6 Ex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 SPR a 3.1.7 In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 SPR a 3.1 8 Bending and pressing, SPR a 3.1.9 Twisting,SPR a 3.1.7 In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Total duration time1. 2. 3.Motor ON/OFF sequence 0.5 sec ON 0.5 sec OFFEUT 10In 20°C 240 h In -20°C 24 h In +70°C 24 h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1 Mechanical impact durability (RFF), SPR a 3.1.3 Free Fall durability (FF), SPR a 3.1.5 Free Fall durability of Combination of products, SPRa 3.1.6 Ex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 SPR a 3.1.7 In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 SPR a 3.1 8 Bending and pressing, SPR a 3.1.9 Twisting,SPR a 3.1 8 Bending and pressing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1 Mechanical impact durability (RFF), SPR a 3.1.3 Free Fall durability (FF), SPR a 3.1.5 Free Fall durability of Combination of products, SPRa 3.1.6 Ex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 SPR a 3.1.7 Internal vibration durability, SPR a 3.1 8 Bending and pressing, SPR a 3.1.9 Twisting,SPR a 3.1.9 TwistingAnti-clockwise force 400 Ncm 25 cyclesClockwise force 400 Ncm 25 cyclesNote measurement5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10 to 14 Key usage, SPR a 3.1.15 Roller key usage, SPR a 3.1.16 DC-plug usage, SPR a 3.1.17 Head-set plug usage, SPR a 3.1.18 RF-connector usage, SPR a 3.1.19 System connector usage, SPR a 3.1.20 Cover changing,SPR a 3.1.10 to 14 Key usagenTest Description:SPR a 3.1.10 to 14 Key usageSPR a 3.1.10 to 14 Key usageFailure:Metal dome crackedKey mat broken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10 to 14 Key usage, SPR a 3.1.15 Roller key usage, SPR a 3.1.16 DC-plug usage, SPR a 3.1.17 Head-set plug usage, SPR a 3.1.18 RF-connector usage, SPR a 3.1.19 System connector usage, SPR a 3.1.20 Cover changing,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10 to 14 Key usage, SPR a 3.1.15 Roller key usage, SPR a 3.1.16 DC-plug usage, SPR a 3.1.17 Head-set plug usage, SPR a 3.1.18 RF-connector usage, SPR a 3.1.19 System connector usage, SPR a 3.1.20 Cover changing,6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10 to 14 Key usage, SPR a 3.1.15 Roller key usage, SPR a 3.1.16 DC-plug usage, SPR a 3.1.17 Head-set plug usage, SPR a 3.1.18 RF-connector usage, SPR a 3.1.19 System connector usage, SPR a 3.1.20 Cover changing,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10 to 14 Key usage, SPR a 3.1.15 Roller key usage, SPR a 3.1.16 DC-plug usage, SPR a 3.1.17 Head-set plug usage, SPR a 3.1.18 RF-connector usage, SPR a 3.1.19 System connector usage, SPR a 3.1.20 Cover changing,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10 to 14 Key usage, SPR a 3.1.15 Roller key usage, SPR a 3.1.16 DC-plug usage, SPR a 3.1.17 Head-set plug usage, SPR a 3.1.18 RF-connector usage, SPR a 3.1.19 System connector usage, SPR a 3.1.20 Cover changing,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10 to 14 Key usage, SPR a 3.1.15 Roller key usage, SPR a 3.1.16 DC-plug usage, SPR a 3.1.17 Head-set plug usage, SPR a 3.1.18 RF-connector usage, SPR a 3.1.19 System connector usage, SPR a 3.1.20 Cover changing,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21 Battery changing, SPR a 3.1.22 SIM-card changing, SPR a 3.1.24 Slide usage / Grip usage, SPR a 3.1.25 Flip/hinge usage, SPR a 3.1.32 Hand strap pull out force, SPR a 3.1.33 Pushing of product with fingers, SPR a 3.1.35 Key cap removal properties, SPR a 3.1.37 Product misuse,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21 Battery changing, SPR a 3.1.22 SIM-card changing, SPR a 3.1.24 Slide usage / Grip usage, SPR a 3.1.25 Flip/hinge usage, SPR a 3.1.32 Hand strap pull out force, SPR a 3.1.33 Pushing of product with fingers, SPR a 3.1.35 Key cap removal properties, SPR a 3.1.37 Product misuse,7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SPR a 3.1.22 SIM-card changingn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21 Battery changing, SPR a 3.1.22 SIM-card changing, SPR a 3.1.24 Slide usage / Grip usage, SPR a 3.1.25 Flip/hinge usage, SPR a 3.1.32 Hand strap pull out force, SPR a 3.1.33 Pushing of product with fingers, SPR a 3.1.35 Key cap removal properties, SPR a 3.1.37 Product misuse,Failure:After testBefore testSPR a 3.1.24 Slide usage / Grip usagen n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21 Battery changing, SPR a 3.1.22 SIM-card changing, SPR a 3.1.24 Slide usage / Grip usage, SPR a 3.1.25 Flip/hinge usage, SPR a 3.1.32 Hand strap pull out force, SPR a 3.1.33 Pushing of product with fingers, SPR a 3.1.35 Key cap removal properties, SPR a 3.1.37 Product misuse,To test the reliability of slide springs in slide test 100,000 cycles open & close, and check it each 10,000 cycles. It should stop the test if slide assembly is damaged in test.SPR a 3.1.25 Flip/hinge usagen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21 Battery changing, SPR a 3.1.22 SIM-card changing, SPR a 3.1.24 Slide usage / Grip usage, SPR a 3.1.25 Flip/hinge usage,Test Description:Number of cycles Test speed EUT100 000> 1 second / cycle10Open / Close cycleDamp heat cycleRandom free fallSPR a 3.1.32 Hand strap pull out force,+55℃ +25℃ Room Temp.SPR a 3.1.33 Pushing of product with fingers,Aps:1,2,3SPR a 3.1.35 Key cap removal properties,Open / Drop Aps:1,2,3 Aps:1,2,3SPR a 3.1.37 Product misuse,Aps:1,2,3Close1100000 cycle150 cycle8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SPR a 3.1.32 Hand strap pull out forcen Test Description: Products hand strap fixing shall withstand 10 s pull out force in all directions following ways: 100N for products weights less than 100g 150 N for products weights more than 100g Strap fixing force should be within 100 or 150N to 300N.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21 Battery changing, SPR a 3.1.22 SIM-card changing, SPR a 3.1.24 Slide usage / Grip usage, SPR a 3.1.25 Flip/hinge usage, SPR a 3.1.32 Hand strap pull out force, SPR a 3.1.33 Pushing of product with fingers, SPR a 3.1.35 Key cap removal properties, SPR a 3.1.37 Product misuse,Pull out testerAfter 100NHand strap hole brokenSPR a 3.1.33 Pushing of product with fingersn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21 Battery changing,EUT 6Test Description:Test speed Max 60 mm/min Force 50N Cycles per key 5 Test conditions NTPPressing fixture Steel, 16mm round headSPR a 3.1.22 SIM-card changing, SPR a 3.1.24 Slide usage / Grip usage, SPR a 3.1.25 Flip/hinge usage, SPR a 3.1.32 Hand strap pull out force, SPR a 3.1.33 Pushing of product with fingers, SPR a 3.1.35 Key cap removal properties, SPR a 3.1.37 Product misuse,SPR a 3.1.35 Key cap removal propertiesn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 a 3.1.21 Battery changing, SPR a 3.1.22 SIM-card changing, SPR a 3.1.24 Slide usage / Grip usage, SPR a 3.1.25 Flip/hinge usage, SPR a 3.1.32 Hand strap pull out force,Test Description:Pull out fixture Pull out test speed Test conditions EUTDepends on the keycap size etc. and must be determined case by case.10 mm/minNTP6 for each test caseFor Yangtze, Kowloon, the pull out force is >20NSPR a 3.1.33 Pushing of product with fingers, SPR a 3.1.35 Key cap removal properties, SPR a 3.1.37 Product misuse,9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手機可靠性驗証(續)nSPRa 3.1.38 Vibration wearingTest Description:Test duration for different parts under examination: IMD surfaces 15 min – 30 min – 1 h Painted, unpainted plastic and metal surfaces 30 min – 1h – 2h IML surfaces 3 h Printings 30 min Key mats 3 h Reference sample is always neededSPRa 3.1.38 Vibration wearing ( Products) Wearing test (Materials) SPRa 3.1.39 Scratch test for surfaces SPRa 3.1.40 Adhesion of product coating SPRa 3.2.1 Mechanical functionality in operating temperatures SPRa 3.2.2.1 Cold usage (Operational) SPRa 3.2.2.2 Cold usag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SPRa 3.2.2.3 Cold usage (Mechanical functionalities)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a 3.1.38 Vibration wearing ( Products) Wearing test (Materials) SPRa 3.1.39 Scratch test for surfaces SPRa 3.1.40 Adhesion of product coating SPRa 3.2.1 Mechanical functionality in operating temperatures SPRa 3.2.2.1 Cold usage (Operational) SPRa 3.2.2.2 Cold usag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SPRa 3.2.2.3 Cold usage (Mechanical functionalities)SPRa 3.1.39 Scratch test for surfacesnTest Description:Reference : ISO 1518The estimation scale from 0 to 10 is following: 0 is “No scratch mark” 5 is “Reference sample” 10 is “Deep, visible scratch” Reference sample: Non-transparent samples, PC+ABS Cycoloy C1000HF Transparent samples, PMMA Plexiglas 8N ACCEPTANCE CRITERIA Test sample is compared to reference sample. Test requirement for painted surfaces: 0 – 3. Normal performance for plastics windows: 3 – 6.手機可靠性驗証(續)SPRa 3.1.38 Vibration wearing ( Products) Wearing test (Materials) SPRa 3.1.39 Scratch test for surfaces SPRa 3.1.40 Adhesion of product coating SPRa 3.2.1 Mechanical functionality in operating temperaturesSPRa 3.1.40 Adhesion of product coatingnTest Description:ClassificationAppearance of surface of cross-cut area The edges of the cuts are completely smooth: none of the squares of the lattice is detached0123SPRa 3.2.2.1 Cold usage (Operational) SPRa 3.2.2.2 Cold usag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SPRa 3.2.2.3 Cold usage (Mechanical functionalities)Reference : ISO 240945Any degree of flaking that cannot even be classified by classification 410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縮續縮續縮續–縮續縮(–縮(縮–紫–縮(縮–圍–縮續縮續縮續–縮續縮(–縮(縮–紫–縮(縮–圍RH = 75%APs: 1,2,36~18 cycleSPRa 3.3.2.1Condensing Humidity Endurance (without A cover)SPRa 3.3.1.1Humidity Endurance(6 days)SPRa 3.2.3.3Dry heat usage (mechanical functionalities)SPRa 3.2.3.1Dry Heat Usage (Operational)Samples will be tested without A-cover/with A-cover.Reference : IEC 529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SPRa 3.3.6.2.1Chemical Endurance of Material (solventresistance of disk)Dust/Bounce testSPRa 3.3.4Salt Mist EnduranceSPRa 3.3.3Rain Endurance SPRa 3.3.6.2.1Chemical Endurance of Material (solventresistance of disk)Dust/Bounce testSPRa 3.3.4Salt Mist EnduranceSPRa 3.3.3Rain EnduranceSolar Radiation Tester( 35~100C 250~760W/m^2)ReferenceIEC60068-2-5, Sa procedure A:Simulated solar radiation at ground levels.Reference : IEC 60068-2-5SO2 test (product)SPRa 3.4.2UV Radiation Fingerprint testSO2 test (PWB's or components)SPRa 3.4.1Solar RadiationFig.1: All surfaces are rinsed inFig. 3: Dried using a hairdryercotton.Fig. 5: Artificial sweat was added to the square. Fig. 7: Placed in climatic chamber.LCD Combined TestStrife test v2 -BJ profileExtended Damp HeatCSP ReliabilityStrife test v1 -CPH profi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