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2.结合课本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纪录片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
3.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代入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让学生分组探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宗教因素、阶级矛盾等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纪录片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4.结合课本内容,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编写历史小论文、制作课件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中心,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2.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强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正义感。
4.适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5.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编写历史小论文、制作课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6.注重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重点知识,梳理难点问题,形成知识体系。
7.加强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在课后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4.提高史料阅读与分析能力,学会运用原始资料、文献、图片等资料,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深入研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资政新篇》、天京陷落。

2、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比较两者的异同点。

3、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了解太平天国的发展历程,掌握识图和用图的方法。

2、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时代没有赋予太平天国改朝换代的任务。

2、认识太平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

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组织领导下,科学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建设,才能恰当的发挥农民的力量。

3、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和评价。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鸦片战争》,我们了解到: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无耻地向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战败的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种种变化。

同学们假设一下,如果大家生不逢时,刚好处于那个时代,你们能感受到哪些变化?(情境体验法)学生活动:结合当时的情境,想象自己感受到的种种变化。

社会更加混乱、政治腐败,矛盾重重。

银贵钱贱。

赋税沉重,生活困难。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时代,探寻问题的答案。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2.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提高历史思维水平。
3.激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形成独立见解。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农民起义等历史现象,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战役、政策制度有哪些?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四)课堂练习
1.设计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兴起、发展、失败及其影响,理解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物、重要战役、政策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3.能够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评价其在历史上的意义。
4.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分析和评价能力,提高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探讨难点问题。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5.结合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现实关怀。
6.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1)运用比较法,将太平天国运动与之前的农民起义进行对比,突出其特点和历史地位。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11_太平天国运动_教学设计_教案_6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11_太平天国运动_教学设计_教案_6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历史功绩。

难点: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评价。

1853年马克思:这次变革,必将给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

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这个)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1862年马克思:(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

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点拨:马克思对中国即将到来的革命满怀激情,而对清王朝顽固、守旧、腐败的封建专制统治深恶痛绝,并期待着世界的东方变革的来临和中华共和国的新生;他原认为是革命的太平天国运动,不过是改朝换代的新尝试,清王朝与太平天国不过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这种局面是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自主学习环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主要过程。

兴起:发展:全盛时期:衰落时期:失败:【观点辨析环节】(同意、不同意、不完全不同意)观点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

材料一马克思: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材料二1851年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3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3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起因、过程、主要领导人物、重要战役和历史意义。
2.难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成败的原因,理解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以及运动对社会改革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2.讨论主题:太平天国运动成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最终失败?它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具有哪些意义?
4.学生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整理出讨论结果。
5.各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文献等,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场景,提高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组织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历史事件,培养其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策略:
-针对重点内容,设计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形成系统化知识结构。
-对于难点内容,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史实,帮助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成败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
4.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一本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书籍,如《天平天国史》。要求学生阅读后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拓宽知识视野。
5.结合课堂所学,布置一道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考:从太平天国运动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来应对当前的社会问题?要设计一道分析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成败的原因,并谈谈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启示。此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学会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设计(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设计(6页)

人教版必修①教学设计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衰历程的重大事件;识记《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内容。

2.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论从史出找原因。

(2)组织学生研读《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并作出正确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研读分析太平天国的两大文献,感受太平天国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形成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学习评价天京变乱的讲解,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3)学习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因果,认识时代呼唤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及代表。

【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两大文献及精神。

难点:对两大文献的评价;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此部分的学习内容涉及较少,感知也较我少。

要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总结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本课内容比较繁杂,且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不易接受,所以应安排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思考讨论,教师加以归纳。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关于太平天国爆发、北伐和西征、太平天国路线图等视频、太平天国路线图动画、及有关图文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根据教材,写成《同步作业》导学案;列出本课大事年表;查找相关本地区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思路】(一)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调研存在疑惑和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近年来,党和政府把“三农”问题放在了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上,“三农”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由于我国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使得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的主体,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6页)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背景、阶级斗争等问题。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学生的知识点。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小论文。要求:主题鲜明,论据充分,不少于800字。
2.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要求:认真作答,书写工整,注意对历史事件、人物、纲领性文件等方面的掌握。
3.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高潮和失败等历史过程,强调关键人物洪秀全、杨秀清等的作用。
3.详细解读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析其主张和意义。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背景、阶级斗争等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局限性在哪里?”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时,注意梳理历史线索,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4.家庭作业要积极参与,与家人共同学习,增进感情。
5.小组分享时,注意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事件、关键人物等。
2.强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农民战争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太平天国运动,提高历史素养。
五、作业布置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1
3.引导学生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认识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理解民主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4.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能力,避免盲目崇拜或全盘否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5.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团结、进步、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如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朝田亩制度》等。
2.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探讨农民起义的历史根源,理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体现。
5.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激发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事迹及历史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及其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太平天国运动的经验教训。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及其内在矛盾;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人物评价和历史事件的辩证分析;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趣。
(2)新课内容学习:按照背景、过程、事迹、历史影响的顺序,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经验教训等方面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讲授新知

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6.观看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或电影,写一篇观后感,谈谈你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7.拓展阅读:《天朝田亩制度》等相关史料,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纲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革命性质和时代意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主要战役、领导人物、政治纲领、历史意义等。
2.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鼓励学生关注国家命运,关心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提醒学生课后复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800字。
2.制作一份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手抄报,内容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战役、领导人物、政治纲领、历史意义等。要求: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字迹工整。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吗?它发生在哪个时期?有哪些重要人物?”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如鸦片战争、民族矛盾加剧等,为学生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发展、高潮和失败过程,详细讲解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伐、西征等主要战役。
2.难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影响以及评价其历史地位。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太平天国运动为何会发生?”“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哪些影响?”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参与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3.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成败原因,提高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4.学会运用历史资料,如文献、图片、地图等,提高历史史料解读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
2.运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中汲取教训,认识到内部分裂、腐败是导致事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培养团结协作、廉洁自律的品质。
4.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农民起义的艰辛历程,认识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道路是曲折的,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5.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历史、理性看待现实问题的态度,提高其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及时批改、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强调其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在讨论、思考、合作等方面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5)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
3.教学评价:
(1)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思考、表达、合作能力。
(2)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思、总结,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在旁边观察、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史料等,生动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掌握历史知识。
b.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关注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物、政策制度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c.结合课本内容,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4.教学评价:
a.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讨论表现等方面,以此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b.课后作业:布置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测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c.期末考试:将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知识纳入期末考试范围,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运用多媒体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图片和相关史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首先,展示一幅太平天国战争场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场战争发生在哪个时期?有何历史背景?接着,呈现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料,如《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政策制度。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5.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资源有较高的兴趣,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6.学生在价值观方面,正处于塑造期,教师应注重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领导人物、政策制度以及历史意义。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以及对其历史作用的客观评价。
4.提高学生对史料的研究和解读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增强历史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3.教师点评各组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纠正错误认识,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相关习题,如选择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习题完成后,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矛盾、民生疾苦等方面,让学生了解运动爆发的历史原因。
2.详细介绍金田起义、天京事变、《天朝田亩制度》等关键事件和文献,阐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
3.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特点,如农民战争、反封建、宗教色彩等,并探讨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将所学知识与同学分享,共同提高。
1.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包括金田起义、天京事变、《天朝田亩制度》等关键事件和文献。
2.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3.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挖掘背后的社会矛盾和历史根源。
2.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克服片面、主观的认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吗?它为什么会爆发?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哪些影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承上启下,导入新课。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性质、影响等方面。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2.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从金田起义到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政治斗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其主要战役、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等。
3.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统治产生了沉重打击,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其失败也暴露出农民运动的局限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五、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体认识,以及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学生背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储备。但在具体的历史事件分析、史料运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选择题练习:完成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选择题,旨在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题目设计要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背景、过程、影响等。
2.简答题:请学生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要求条理清晰、语言简洁。通过简答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2.知识储备:学生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已经掌握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近代史事件,对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这为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奠定了基础。
3.学习能力: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深入挖掘历史事件内涵、辩证分析问题方面,尚需引导和培养。
4.兴趣与动机:学生对历史故事、英雄人物等具有浓厚兴趣,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洪秀全、李秀成等人物,以及相关战役、政策等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设计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设计
1.学生对农民起义、封建统治等概念有初步的了解,但可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2.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存在片面性、表面化的现象,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容易受到影视剧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
2.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这场运动的历史教训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不少于600字。
3.选择以下两道题目中的一道进行论述:
a.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和特点看,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如何?
b.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要求:论述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600字。
4.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堂讨论,绘制一份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轴,标注关键事件、人物和地点,并简要说明每个事件的意义。
5.拓展阅读:推荐阅读《天平天国史》、《近代中国与太平天国》等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其他方面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注意事项:
1.作业完成后,请同学们认真检查,确保内容完整、准确。
3.强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教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理性看待现实问题。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撰写一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文章,要求包括背景、过程、主要人物、关键事件、性质、特点、历史地位等方面内容,不少于800字。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这场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分析能力,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综合评价和思考。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多媒体课件和音乐,以及历史地图的展示,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图片和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沉浸式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利用历史地图,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战场的分布,增强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地理意识。
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事件,提高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参与度。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史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教学内容的深入与全面:教师结合教材和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和纲领进行介绍,并通过史料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意义,使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2)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宗教、民族、阶级等方面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其历史背景。
(3)通过比较法,将太平天国运动与其他历史事件进行对比,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图片、地图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教训,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近代史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此外,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了初步了解,但大多停留在表面,对于运动的深层原因、过程和影响认识不足。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各个方面。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包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
2.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如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等。
3.详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攻克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等。
4.阐述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和影响,如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等。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其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思考。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宗教、民族、阶级等方面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其历史背景。
(5)比较学习:将太平天国运动与其他历史事件进行对比,使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其特殊性。
2.练习题包括: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6页)
2.组织学生开展互评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他人的不足,培养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图片、地图等资料,引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洪秀全与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伐、西征、天京事变、石达开出走、安庆保卫战、天京陷落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脉络,认识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背景、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同时,通过讲述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民族精神。此外,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农民问题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归纳
1.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历史意义和局限性进行总结,强调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性质、历史地位和影响。
3.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对我国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以及它给我们的启示。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吗?它为什么会发生?它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3.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衔接。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包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的加剧、农民阶层的困境等,使学生了解运动的起因。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知识与能力:掌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过程中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和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背后的本质规律。

《天朝田亩制度》等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表现了太平军将士反抗清朝统治的英雄气概,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进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为高一新授课,学生对教材并不太了解,所以首先要注重知识梳理和本节课的框架结构的构建,依据教学大纲和历史考试说明,确定本课突破的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教学难点是《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四.重难点: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五.教学流程:1.导入:(师)带领学生一起回忆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完美版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完美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会;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革命活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的分析,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全过程。

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教学,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评价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出现的新特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的比较。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进行复习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以此引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材料三: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根据三则材料分析鸦片战争对太平天国运动产生的影响。

由此产生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讲授新课: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1.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4.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意义: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引发学生对其关注。
(二)讲授新知
1.金田起义:详细讲解金田起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点。
2.太平天国的建立:阐述太平天国的建立过程,分析太平天国政权的特点和性质。
3.太平天国的发展和衰落: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以及太平天国政权的兴衰原因。
2.作业要求:明确作业的完成要求,鼓励学生认真对待作业。
3.课后反思:鼓励学生课后反思自己在太平天国运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本案例通过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历史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金田起义、太平天国的建立、太平天国的发展和衰落、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脉络,深入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针对不同年级的知识深度,我在教学设计中采取了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我侧重于帮助他们建立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经过;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我则引导他们从社会、经济、政治等多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对于高三年级的学生,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他们进行历史思考,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念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

2.能力要求:(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

(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情感目标:(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由于本课知识容量比较大,但整个教学安排时间紧迫,以1课时为宜。

教学中,应尽量精简,运动过程不宜细讲。

(韩燕老师将本课作为师范课在无锡南片进行展示,可做参照)1.重点分析:(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2.难点分析:(1)《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

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一、导入新课A、复习导入法:回顾〈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内容,思考鸦片战争给当时中国社会造成哪些影响?并深入思考,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面对清政府的压迫和侵略者的欺压,你准备怎样干些什么?B、提问导入法:同学们,请大家看课本44页插图,这些图片反映的是那一历史时期的什么重大事件?促使该事件爆发的原因有那些?(若搁浅则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二、新课讲授【板书】:太平天国运动【师】考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

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它的兴起是诸多因素促成的。

通过文中小字部分介绍,不难看出它与鸦片战争的内在联系。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

鸦片输入年年激增。

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

地主、官僚、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

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过渡)【课件显示】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一)兴起的原因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师】:时势造英雄,正当社会阶级矛盾愈演愈烈之际,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农民战争爆发的时机日渐成熟,那么大家知道谁是这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为此他做了哪些准备?【课件显示】:应作一定的分析说明①理论来源: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理论准备:创拜上帝教。

②理论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3、革命的准备③理论特点:将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

组织准备:六人领导核心形成。

根据地建立:冯深入广西紫金山区活动,建立根据地。

【设问】:为什么运动首先爆发于广西?洪秀全发动起义的工具是什么?何如认识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相互关系?(本部分内容如来得及可进行适当展开,一般不做要求)【课件显示】:(二)前期斗争《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师】:现在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

一位同学负责跟随老师的讲解在投影屏幕上指出太平军胜利进军的路线;另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文字和符号写出示意路线图。

(指导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教师加以补充与修正。

地理课代表画图)【课件显示】:胜利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汉三镇→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前期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定都天京后所面临军事形势(☆陈校长听韩老师课后意见:是否可把本部分内容以故事形式讲述,避免枯燥)【师】:太平军对外采取军事行动解除天京之围的同时,对内整纲建制,大力加强内政建设,颁行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课件显示】: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一)《天朝田亩制度》(1853)(☆韩老师把本部分内容放到后面讲述,先完成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讲授)1、内容:【师】:《天朝田亩制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主要内容有那些?【答】:略。

(☆强调:此为本课最难理解之部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7页,观看《天朝田亩制度》书影,充分利用书中各种信息,启发学生思维。

)【师】:《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

首先,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投影:第20页材料)从这段资料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标准呢?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⑴土地分配问题: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师】:从这段资料中不难看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据地力,把好坏田搭配着分;三是依据丰荒情况,由荒处迁丰处以赈济荒处;四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

如此细致的规定,真可谓是“平均了”。

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⑵产品分配问题: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师】: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2、评价:【师】: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中两组讨论原则,两组讨论方法,两组讨论环境条件)【教法探讨】:可以设计几个小问题,采取层层剥笋的办法,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循循善诱,使学生学会使用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评价历史现象。

问题一:在封建社会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什么?(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最大特征是?(土地是私有财产,地主占有广大土地)问题二:《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分配方面提出的主张对该制度有何影响?(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强烈的反封建色彩)问题三:中国历史上所爆发的农民起义举不胜举,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相比,《天朝田亩制度》意义在于?(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师】: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课件显示】:⑴进步性——革命性: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问题四:《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它是否代表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问题五:《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采取何种方式?它是否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什么?【答】:略,可引导学生就其弊端发言。

【师】:很好,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又可得出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一顶的局限性。

【课件显示】:⑵局限性——落后性、空想性。

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

(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从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师】:我们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个方面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作用,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因素,这一方案并未得以真正实施。

天京变乱后,由于国势日衰,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整顿朝纲的方案《资政新篇》。

【课件显示】:(二)《资政新篇》(1859)【师】:《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学生回答并总结,不宜“纠缠”,点到为止)1、背景:天京变乱,国势大衰,为重振朝纲,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统的新方案。

(1)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2、内容:(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3)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4)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师】:从内容上看,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为何会有此特点?为什么《资政新篇》没有真正实行?3、评价:⑴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

⑵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因此未能真正实行。

(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师】:然而,1856年,当太平军西征与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

【课件显示】:三、太平天国的失败(一)天京变乱——由胜而衰的转折点(1856年)(☆讲述杨秀清被韦昌辉杀害、洪秀全借机杀掉韦昌辉,石达开受猜疑率部出走的故事,增强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师】:太平天国发展到顶峰之时,集团内部为什么会发生变乱?1、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阶级局限性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2、天京变乱的经过(略)3、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师】: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

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课件显示】(二)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师】: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进行那些军事斗争?(略)【课件显示】(三)后期防御战(1856——1861):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课件显示】(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师】: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