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校合作的几种方式
浅谈在幼儿教育中实现家园合作的工作途径
![浅谈在幼儿教育中实现家园合作的工作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6f029e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4.png)
浅谈在幼儿教育中实现家园合作的工作途径在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两个重要环境,家园合作的开展将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那么,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家园合作呢?以下是一些工作途径:一、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要想实现家园合作,就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
只有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了信任、尊重和合作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家园合作的开展。
学校要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定期进行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需求,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问题,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目标。
学校要主动向家长分享关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活动安排等信息,让家长更加了解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工作。
建立良好的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信互助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家园合作的开展。
二、加强家校沟通加强家校沟通是促进家园合作的关键。
学校和家长之间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孩子的学习、行为、情绪等方面的情况,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学校可通过电话、微信、邮件等多种方式和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家庭日等活动,邀请家长到学校参观、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使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
三、家园合作示范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家园合作示范活动,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让他们亲身体验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
组织家长到幼儿园参观、参与孩子的手工制作活动、音乐活动、户外运动活动等,让家长亲身参与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感受孩子在学校的成长和发展。
四、家校合作项目学校和家长可以共同策划和实施家校合作项目,推动家园合作的深入开展。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到学校担任志愿者,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家长教师会等,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家校有效沟通的策略
![浅谈家校有效沟通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c360b2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a.png)
浅谈家校有效沟通的策略
家校沟通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有效的家校沟通有助于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增强学校和家庭的互信和合作,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以下是一些
家校有效沟通的策略。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如开展定期家长会议、家长课堂、家长微信群等,以及个别电话、短信和邮件等形式。
与此学校要提供明确的联
系人和联系方式,供家长随时咨询和反馈问题。
学校还可以建立家校合作的网络平台,方
便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学校在与家长沟通和合作时,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认
真倾听和接纳他们的反馈。
家长是学生最亲近的人,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他们的意见
和建议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学校也可以主动向家长征求意见,了
解他们的期望和需求,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
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管
理决策,如举办家长代表会议、家委会、亲子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进学校和家
庭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促进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质
量贡献力量。
加强家校间的信息共享。
学校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表现和问题,并
与家长一同制定解决方案。
学校也可以定期向家长发布学校的工作动态、教育教学政策等
信息,以便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教育理念。
学校还可以主动向家长提供学习资源和
教育指导,帮助家庭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浅谈家校沟通的策略与技巧
![浅谈家校沟通的策略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199e3f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e.png)
浅谈家校沟通的策略与技巧1000字家校沟通是家庭与学校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双方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然而,在实践中,家校沟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双方缺乏共同语言、沟通方式不当、信息量不够充分等问题。
因此,掌握一些家校沟通的策略与技巧,对于提高家校关系、推动孩子的发展成长至关重要。
一、建立信任与合作建立信任与合作是开展家校沟通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双方在后续的沟通中更好地互相理解和支持。
为此,家长可以积极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针,主动与班主任和教师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学校也可以积极组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让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方案和教学进度,增强彼此的协作意识。
二、保持沟通的频繁和及时保持沟通的频繁和及时,是促进家校关系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家长可以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并与学校随时保持电话、短信等沟通渠道的畅通。
学校也应该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表现,主动联系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三、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技巧沟通的方式和技巧决定了沟通是否畅通和有效,因此在开展家校沟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认识问题: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注重信息共享,处理问题时注意公正公平。
2.感性沟通和理性沟通并举:家长和学校需要通过感性的交流方式建立共鸣,也需要通过理性的交流方式达成共识。
3.找到共同语言:家长需要了解学校的专业术语和教育语汇,学校也需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看法,找到语言沟通的共同点和交流平台。
4.主动沟通和用心倾听:家长和学校都需要时刻保持沟通的主动性和热情度,用心倾听对方的建议和反馈。
5.注重沟通效果的评估:在沟通过程中,双方需要时刻关注沟通效果,及时调整沟通策略和方式,确保沟通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和改善。
四、加强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方法加强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方法,可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家长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参加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技能,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更加有针对性和效果性。
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
![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7a2199b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0.png)
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实践中,家校合作能够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和教育问题。
本文将从加强沟通、明确责任、制定计划、互相支持和参与学校活动等方面,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
其次,明确责任是实现家校合作的关键。
学校和家长要共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并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校需要为家长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并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
家长则需履行监督学生学习和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责任,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和教育活动。
第三,制定计划是实施家校合作的重要环节。
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家庭教育计划,明确学生的目标和家庭的期望,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培训等形式,介绍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和家庭教育的方法,以便家长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同时,家长也要了解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育活动,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支持和配合。
互相支持是家校合作的重要方面。
学校和家庭应互相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和社区活动,提供机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与学校共同关心孩子的发展问题。
最后,参与学校活动是加强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观、观摩课堂、家长学校等活动,让家长亲自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要求。
家长也可以参与学校的志愿者工作、课程设计等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强家校沟通,明确家校责任,制定家校计划,互相支持,参与学校活动等方面的努力,能够促进学校和家庭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希望本文的浅谈能对家校合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浅谈凝聚家校合力共建和谐教育
![浅谈凝聚家校合力共建和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a419c0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0.png)
浅谈凝聚家校合力共建和谐教育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基础,而家庭和学校则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两个环节。
家庭是孩子人生最早的教育场所,学校则是孩子接受正式教育的场所。
如何使家庭和学校实现凝聚共建和谐教育,是我们亟需思考的话题。
一、家校合作共建和谐教育的重要性家校合作共建和谐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需求。
首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孩子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是他们一生中最基础的教育。
如果家庭教育不足,或者与学校教育产生冲突,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其次,学校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也至关重要。
学校是孩子接受正式教育的核心场所,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如果家庭和学校不能形成良性互动,不能形成协同作用,会导致孩子教育质量的下降,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家校合作共建和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家校合作共建和谐教育有多种方式,以下是几种具体的方式:1、加强沟通合作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沟通合作,做到互相尊重和支持,共同打造孩子的成长环境。
首先,学校应该与家庭保持沟通,告知孩子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和日常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家长也应该与学校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情况,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2、搭建平台教育平台是实现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向家长发布学习资料、考试成绩、教育政策和学校活动等信息,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教育平台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及时反馈。
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家长会议,让家长与教师互动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
3、家访家访是家校合作共建和谐教育的另一种方式。
教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上门拜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情况和家庭环境等问题,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特点和生活情况。
浅谈家长应该怎样做好家校合作?
![浅谈家长应该怎样做好家校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9aa96ba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0.png)
浅谈家长应该怎样做好家校合作?众所周知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最好的“三角关系”就是家长支持学校与老师的决定,老师支持孩子的学习与想法,家校联动最终形成家校共育的良性循环。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优势在于家长对孩子具有真正的权威性。
但是很多时候,家长的权威性也是一种劣势。
因为一些家长的教育方法与理念并不科学,导致家长的权威性成为了简单、粗暴教育的代名词。
学校教育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是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场所。
同时也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场所。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最重要的两个成长场所。
一个孩子,要想成长成才,必须要家校形成合力。
所以,加强家校合作,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从家长方面来看,只有加强家校合作,家长才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并且配合学校处理孩子存在的某些问题;从老师方面来看,老师具有丰富的教育知识,也有能力对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出指导和建议。
一位优秀的教师,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家校沟通的误区(一)老师主动沟通,家长被动接受新学期,许多学校老师会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主动向家长报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
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在家长面前讲话,家长被动接受,沟通效果不佳。
(二)老师沟通方式有误,家长被动遭受批评很多家长一听孩子的班级要开家长会,就会十分头痛。
因为在家长会上,有些老师的表达方式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在批评自己的孩子,间接地就是在批评自己,这让许多家长感觉十分没有面子,因此多数家长怕见老师,也不愿意与老师进行沟通。
(三)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情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把教育孩子的重任一股脑儿全压在学校与老师身上,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情,自己则很少主动与学校沟通、联系。
甚至有些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后,会直接跟老师说,我把孩子的未来寄托在您身上了!让老师感觉压力山大。
学校家校沟通与合作指南
![学校家校沟通与合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dc5c4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6.png)
学校家校沟通与合作指南1. 引言家校合作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了解学校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指南,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业和个人成长方面取得更好的结果。
2. 家庭角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踏板和安全港。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在学校家校合作中的角色,并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
3. 学校角色学校在学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了解学校的教学目标、教育理念和政策能够加深与学校的合作。
4. 沟通渠道学校家校沟通的有效渠道是实现合作的基础。
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沟通平台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
5. 家校会议家校会议是家校沟通的重要形式之一。
家长应积极参与会议,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6. 校园活动学校举办的校园活动是学生和家长交流的良好机会。
家长应当积极参与活动,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和交流。
7. 家庭作业家庭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关注学生作业的质量和效果,并及时交流沟通,为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
8. 学习资源学校和家庭应共享学习资源。
学校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家庭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和辅导资源。
9. 家校协同学校和家庭应该形成协同合作的局面。
双方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共同目标和行动计划,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努力。
10. 学生参与学生是家校沟通合作的重要对象。
学校和家长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求,鼓励他们参与学校和家庭的活动和决策。
11. 调整与衡量家校沟通合作需要不断调整和衡量。
学校和家长要及时反馈对方的工作,合理调整合作方式和目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2. 总结学校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指南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明确角色、畅通沟通渠道、积极参与和协同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成果。
结尾:学校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指南旨在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密切沟通,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携手前行。
学校家校合作协作方案
![学校家校合作协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4224f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0.png)
学校家校合作协作方案近年来,家校合作在教育界越来越被重视,并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
学校与家庭的紧密合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学校家校合作协作方案,旨在提出切实可行的合作方式,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加强双方沟通家校合作的首要条件是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
学校应建立家长沟通平台,比如家长微信群或是家长会议,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校园活动等。
同时,家长也要积极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等课程相关人员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
二、制定明确的目标学校和家庭需要建立明确的家校合作目标。
比如,学校可以制定每个学期的家校合作计划,确定统一的目标,如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进学生的社交能力等。
而家长也可以制定每个月的家庭教育计划,与学校的目标相对应,合力帮助孩子实现目标。
三、鼓励家长参与校园活动学校应积极鼓励家长参与校园活动,如家长可以担任班级活动的志愿者,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等。
通过积极参与,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方式,也能直观地感受到孩子在校园中的成长。
四、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可以通过教师家访、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教师可以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发展需求等方面给予家长专业的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亲子教育。
同时,学校还可以推出家庭教育手册,提供科学的家教方法和资源。
五、共同制定学生学习计划家校合作的核心是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
学校可以在开学初向家长提供学习指导,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要求和学习目标,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计划。
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
六、建立家长学校学校可以建立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培训。
比如,家长可以参加亲子教育课程、教育心理学课程等,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
通过家长学校的建设,家长们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并共同进步。
七、倡导家庭阅读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倡导家庭阅读。
学校可定期开展家庭阅读推广活动,向家长介绍优质图书资源,并提供家庭阅读指导。
家校合作制度
![家校合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92eb35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f.png)
家校合作制度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的参与同样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建立家校合作制度是必要的。
二、定义家校合作制度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的一套合作机制,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业提高。
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三、合作的目的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并促进学术成绩的提高。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合作的形式家校合作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例如开展家长会议、家校沟通平台、家访活动等。
这些形式可以有效地建立起家校之间的联系,并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五、家校合作的好处家校合作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减少学习和生活上的适应问题。
其次,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并培养他们的全面素质。
最后,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六、学校的责任学校在家校合作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首先,学校应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
其次,学校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最后,学校还应该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和指导,帮助家庭更好地教育孩子。
七、家庭的责任家庭在家校合作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家庭应该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与学校保持沟通。
其次,家庭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最后,家庭应该鼓励孩子参与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八、建立家校沟通平台为了更好地实施家校合作制度,学校应该建立家校沟通平台。
通过家校沟通平台,学校和家庭可以及时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共同解决困难。
家校沟通平台可以是在线的平台,也可以是线下的家长会议。
浅谈家校有效沟通的策略
![浅谈家校有效沟通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acfc0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1.png)
浅谈家校有效沟通的策略家校沟通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桥梁,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家校沟通有助于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情况,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学校也可以通过家校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所以,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在家校沟通中,往往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家校有效沟通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QQ群、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将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情况反馈给家长,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建立起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情况的反馈机制,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
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及时向学校反馈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以便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要,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
通过建立这样的良好的沟通渠道,可以让双方能够更加顺畅地互相了解,进而更好地配合教育。
二、信息透明家校之间的信息透明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该及时地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的活动安排、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方式等信息进行公开,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
家长也应该将家庭情况、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对学校工作的意见等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校。
通过信息透明,可以减少双方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加强双方的互信,进而更好地协同育人。
三、尊重和理解在家校沟通中,双方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和理解。
学校要尊重家长的观点和意见,充分理解家长的期望和需求。
家长也要尊重学校的教育决策和教学安排,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工作难度。
通过尊重和理解,双方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氛围,更好地配合教育,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
四、多元化的沟通方式为了更好地进行家校沟通,双方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沟通方式。
除了日常的面对面交流外,也可以采用电话、邮件、短信、微信等现代化沟通工具。
这样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沟通,满足不同家长的不同需求。
浅谈班主任怎样做好家校合作
![浅谈班主任怎样做好家校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db495d1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8.png)
浅谈班主任怎样做好家校合作是密切家校之间的合作”。
可见,增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但仅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尤其是家庭和学校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那么班主任就成为了家庭和学校联系的纽带,也是国家增强家庭教育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学校与家长沟通、合作,对学生教育绩校方面自然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班主任与家长合作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
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怎样做好家校合作呢?一、礼貌待人,尊敬学生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因为家长和教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他们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水平上存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这种经验、思想和知识的互补,恰恰是双方自我提升的有利因素。
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用理智的情绪,面带微笑,讲求谈话的方法和策略,委婉地指出学生存有的问题,真诚、坦率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也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家长看到了孩子进步的希望时,对老师也会肃然起敬。
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
作为教师,更不能埋怨、数落、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
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
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事实上,我们能够从家长身上得到大量信息,也能从家长的厚望中激起从事教育事业的崇高感和责任心。
很多家长又能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识技能和为教师的师德精神所感动。
这样,教师与家长结成和谐融洽、互相信赖、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二、指导家长定位父母角色,做到一切为了孩子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些困惑,不知从何做起。
所以,作为班主任,必须引导家长定位好父母的角色,做到一切为了孩子。
学校教育与家庭相配合方式
![学校教育与家庭相配合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772199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4.png)
学校教育与家庭相配合方式教育是人类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在家庭和学校两个重要的社会教育场所中,二者相互交织、相互支持,有机衔接,互为补充。
如何让家庭和学校相配合,发挥出各自的教育功能,加强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教育,它具有组织性、连续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等优势,可以提供坚实的学科知识、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培养。
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资源条件等都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儿童最早接触和了解世界的地方,也是最亲近的人际交往环境。
家庭培养方式具有个性化、情感化、不断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有助于孩子塑造自尊、自信和独立的性格,并形成健全的人格、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学校和家庭的教育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二者要相互补充、互相促进。
家校合作是一种教育新模式,它可以形成共同育人的教育体系,增加家庭成员与学校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家校合作的方式1.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家长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例如家长会、亲子活动、课堂观摩等,与孩子一起学习、分享和交流。
这不仅可以加强家校联系,还可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家庭教育能力,同时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家人和学校的关注和支持。
2. 学校为家庭提供服务学校可以为家庭提供一些教育服务,例如家庭教育咨询、教育课程开放、家庭教育培训等,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并掌握更多的育人知识和技能。
这些服务不仅可以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还能增加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是家校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电话联系、短信通知、网上交流等,及时向家长传递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育信息,解决家长关心的问题,以便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家校合作协调方案
![家校合作协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d5206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d.png)
家校合作协调方案引言家校合作是教育中一项关键的工作,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在学校教育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家校合作是学校与家庭之间密切联系的桥梁。
为了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我们制定了以下协调方案:一、建立家校合作机制为了促进家校合作,学校应制定明确的家校合作机制。
首先,学校应该设立家长委员会,每年选举代表与学校进行沟通、交流和协调。
其次,学校应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考试和评价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
此外,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加强家校沟通交流家校沟通交流是促进家校合作的关键环节。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如: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定期发布学校的教学活动、学生表现等信息。
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家长的关切和问题,共同解决学生在学校中的困惑。
三、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学生的教育目标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的问题。
学校应该与家长一起制定学生的教育目标,并制定相关措施和计划,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家长应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帮助学生实现教育目标。
四、共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保障。
家校合作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兴趣中愉快地学习。
学校可以开设各类兴趣班和俱乐部,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兴趣班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五、建立家长学习小组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参与学生的学习和教育,学校可以建立家长学习小组。
家长学习小组可以定期组织学习活动,包括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家长可以提高家教水平,更好地辅导和引导孩子。
六、提供家长培训课程为了满足家长的学习需求,学校可以提供家长培训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亲子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
![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6f3ab801580216fc700afdf2.png)
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郭凌辉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如何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加强未成年人养成教育等思想道德建设,成为教师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家校课题组”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一载体,广泛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挖掘家庭教育的潜力,开展扎实有效、灵活多样的家校活动。
?一、教师的努力是家校合作顺利开展的保障?通过家校合作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想要培养合格乃至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是家长的愿望,更是教师的职责和重任,教师为了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应做好如下工作:?1.定期组织家长座谈会?家长自身的素质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家长的教育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通过家长座谈,教师和家长能及时沟通,商定管理方法,共同为学生营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应真正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变化、每一点进步,这是赢得家长信任的好方法。
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生活,如果他们的每一点成绩都能得到教师的赞扬和鼓励,一定能深深体会到胜利的喜悦,并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3.不失时机地展现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放射的光芒是不可估量的,不仅能赢得学生的仰慕,而且也会得到家长的全力相助,它是家长与教师之间产生信任的微妙动力。
?4.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制度和条例?制定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奖励制度》和《惩罚条例》,不仅能对纪律松懈、学习懒惰的学生起到约束作用,而且能使大多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5.组织好主题班会或团队会?组织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或团队会,及时为学生介绍优秀的人物事迹或当前出现的一些难以理解的怪事、错事等,进行集体讨论和评价,提醒学生借鉴或防范,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6.不吝啬鼓励的语言和友好的行为?教师不要吝啬鼓励的语言和友好的行为,因为教师恰到好处的语言和善意的行为方式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还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浅谈家校合作问题
![浅谈家校合作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d35772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9.png)
浅谈家校合作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孩子的成长轨迹和未来发展。
因此,家校合作成为了目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家校合作的概念、意义、影响因素以及推动家校合作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加深人们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并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家校合作的概念与意义家校合作指的是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肩负起培养孩子的责任。
在家校合作中,学校和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需要通过合作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家校合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强调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家庭则注重德育和性格培养。
家校合作能够让学校和家庭优势互补,共同关注学生的不同方面,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只有在家庭的配合下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和需求,能够向学校提供宝贵的信息和支持,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3.增强教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环境,学校则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主要场所。
家校合作能够使得家庭和学校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二、影响家校合作的因素要想在家校合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因素。
1.教育观念。
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家校合作的基础。
如果双方的教育观念相同,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也比较一致,家校合作很容易达成。
然而,如果双方的教育观念差异较大,就需要通过沟通和交流来达成一致。
2.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是否温馨、和谐,家长是否注重教育、关心孩子的学业和发展,都会对家校合作产生影响。
3.学校氛围。
学校氛围也是影响家校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是否注重家校合作,是否提供家长参与的机会和平台,都会影响至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和成效。
浅谈班主任进行家校联系的对策与方式
![浅谈班主任进行家校联系的对策与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6359647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5.png)
浅谈班主任进行家校联系的对策与方式家校联系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更是孩子学习成长的保障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重要联系者,班主任在开展家校联系工作时,既要善于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也要做好学校和家庭教育合作的桥梁,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
那么,班主任在进行家校联系时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和方式呢?一、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班主任要和家长建立定期沟通的机制,例如每周或每月安排一次家长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孩子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及时把学校的有关情况和政策向家长进行通报。
班主任还应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和家长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家庭的情况,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师生、家长之间的联系。
二、让家长参与教育管理班主任还应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参与者。
可以通过邀请家长参加家长会、学校活动、家长讲座等方式,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让家长对学校的教育事务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学习成长努力。
三、加强家访工作班主任还要加强家访工作,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家庭中存在的问题。
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真实状态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可以增进和家长的感情,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在家庭中的成长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四、定期反馈学生情况班主任还应该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表现、课堂表现、日常表现等等,让家长清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如果学生在学校出现了问题,班主任也要及时向家长通报,积极寻求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五、多方位了解家庭情况班主任还需要多方位了解家庭情况,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教育方式、家长的工作状况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
浅谈家校有效沟通的策略
![浅谈家校有效沟通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1522ce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3.png)
浅谈家校有效沟通的策略家校有效沟通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也能够解决教育问题,加强家校合作。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家校有效沟通的策略进行探讨。
建立和谐的互信关系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家长和教师都应该承认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尊重对方的权威和专业知识。
家长要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要理解家长的期望和关注点。
只有建立和谐的互信关系,才能够为家校沟通奠定基础。
及时沟通是家校有效沟通的重要策略之一。
家长和教师要及时向对方反馈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
家长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情况,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
教师也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进步,及时解决家长的疑问和问题。
倾听和尊重对方是家校有效沟通的重要策略之一。
家长和教师在沟通过程中要倾听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对方的权益和立场。
家长应该认真倾听教师的建议和意见,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和纠正,共同协调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同样,教师也应该尊重家长的意见和期望,理解并满足家长的需求,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积极解决问题是家校有效沟通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沟通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但是只有积极解决问题,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家长和教师要坦诚相待,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制定家校合作的计划和策略。
学校也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家校沟通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孩子的发展。
浅谈家校有效沟通的策略
![浅谈家校有效沟通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83585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6.png)
浅谈家校有效沟通的策略家校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至关重要。
家校之间的良好沟通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以及学校对于孩子的学习和行为的评估;学校也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协助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在家校沟通中,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1. 定期面谈:学校和家长可以定期安排面谈时间,双方可以共同讨论孩子的学习情况、成绩和行为问题。
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双方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2. 班级通讯:学校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群或学校网站等方式向家长发送班级信息和学校活动的通知。
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向学校提问问题或了解学校的教学动态。
3. 家长会: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让家长有机会与教师面对面交流。
家长会可以是课堂观摩、学科辅导以及教育讲座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和学习目标。
4. 学校通讯:学校可以定期发布学校通讯,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活动和学生表现。
这种途径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和学习动态。
5. 家长问卷调查:学校可以定期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以了解家长对于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可以提供一个家长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平台,同时也可以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到家长对于学校教育的期待。
6. 个性化沟通: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学校和家长在沟通时应该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
对于一些问题或困扰,学校和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以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7. 建立信任:家校之间的沟通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学校和家长应该坦诚相待,尊重对方的意见和看法。
只有建立了信任,双方才能够更好地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育。
在家校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可以使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共同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家校之间的合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浅谈家校合作的几种方式
![浅谈家校合作的几种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7de03e9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1.png)
浅谈家校合作的几种方式论文摘要家校合作是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通过家校合作交流与方法沟通,对促进学生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方法多种多样,交流式、指导式、对话式是我们工作中最为常用的方式;关键词家校合作方式正文“教育从来都不仅仅是学校的专利,完美的教育需要家校社会的良好互动”,“家校合作并不是中国的创新,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程度的关注;美国早在1900年就建立了‘家长教师协会’,1993年第25届盖勒普民意调查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如果家长积极参与其孩子的教育,学生在校表现可能更出色’”;今天,我们开办了家长学校,构建了家校合作网络,期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最大限度的有机结合,达到1+1>1∶1;正如教育学生离不开个别教育一样,尽管我校的家长学校经常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指导家长教育学生的方法,但面对一些“问题”孩子,家长仍然束手无策;有些孩子在家庭、学校之间充当“滑头”角色,打着对方的旗号欺骗家长老师,这就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个别沟通与合作了;无论是家访、请家长来学校还是家长咨询等其它形式,都需要我们本着教育学生、促其成长的宗旨展开;一、交流式——将心比心;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与行为习惯,家长要知晓孩子在校情况,离不开教师家长之间的交流了解;这种交流,不是家长的“诉苦”,当然也不是老师的“告状”,双方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共同担当,以全面了解的方式看待学生,转移目前的关注点——问题出现时可不就是只看到缺点吗将心比心地互相沟通,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情况,还有助于增进教师家长之间的好感与友谊;我班王×同学在校表现一直不错,在老师心目中是一个自尊心强、遵守纪律、负责人、懂事听话的女孩子;一次通过谈话我了解到,她在家与在学校的表现却大相径庭,自私霸道,与长辈时常顶嘴,周末看电视到深夜……我与她进行了一次长谈,希望她在家也能做一个好孩子,也许是因为我了解了她不为人知不好意思的一面,也怕无颜面对同学,在家的表现后来好了许多;请家长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沟通老师和家长的思想,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强化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一种合力,对症下药地对学生进行“综合治理”,以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当然,请家长来学校更离不开将心比心的交流谈话;面对我校大班额教学的现状,不用老师详加描绘,家长们早已对孩子做了教育:老师们一天面对七八十名学生,很是辛苦,你要多体谅老师,养成好习惯,少让老师担忧;自然,老师将学生在校的不良表现,如调皮捣蛋、拖欠作业等情况告知家长,双方就能够共同开展教育;二、指导式——出谋划策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家长毕竟在教育中积累的方法有限,一般情况的教育问题能够轻松应对,但面对一些习惯较差或者孩子学习需要弥补而自身欠缺方法的情况下,就无能为力了;这种情况下,教师为家长出谋划策,更能凝成教育合力;我班秦××同学从农村转来还不到一年,学习基础较差,已经是知识较深的五年级了,父母辅导孩子学习颇感吃力,英语辅导更是无处下手;英语老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详细指导了家长辅导英语的方法——听录音,督促其牢记英语单词,常记常查,反复进行,防止遗忘;如今,他的英语已从原来的不及格上升为班上的中等水平;三、对话式——悉心商讨面对一些问题较多的“疑难杂症”学生而言,更多的是需要教师与家长的互相沟通和悉心商讨,及时了解学生当前的各方面表现,共同研讨对策,互相配合展开教育;当然,这需要双方基于共同促进孩子成长的基础上,诚恳耐心地展开对话;一段时间,班上几个男生迷上了打游戏,放学后两三个小时了,家长还打电话询问孩子是否在校值日;经过调查我们知道,他们曾以值日、给老师帮忙为由,多次在放学后出入游戏厅,有的甚至“上了瘾”;我们与家长聚在一起,共同讨论对策;经过双方的监督、时间的计算、与孩子们的促膝长谈等其它方式的综合应用,他们不再迷恋游戏了;另外两名学生玩游戏时间较少,家长也从未了解情况,我们主动请家长到校,告知他们孩子偶尔偷偷出入游戏厅,提醒他们注意监管,杜绝其发展,家长对我们的提醒十分感激,虽然不属于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和责任,但我们能够看到孩子没有陋习,积极成长的健康状况,心里又是何等欣慰;四、多种方式的平等对话今天是一个多种信息网络交叉运行的时代;家校合作途径已不局限于请家长、家访等常规方式;电话了解、网上交流、短信留言等多种方式都在为我们的家校合作提供平台,这样的交流,方便快捷随意,为我们的教育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当然,这离不开双方的平等交流;一些家长怕被请家长,主要是因为怕被老师“训”,怕面对其他老师没面子,即使老师态度和蔼,也会认为孩子在校给自己丢了人,回家去大多会给孩子一顿打骂,于是,学生面对老师请家长的要求也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放下“架子”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家长展开交流,双方以尊重对方为前提,互相倾听对方谈话,共同协商,促进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学前教育中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学前教育中家庭与学校的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e8d4327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3.png)
学前教育中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前教育中,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双方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中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模式、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展开合作。
合作模式学前教育中,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可以采取多种模式,例如家访、家校合作会议、亲子活动等。
家庭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日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学校也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针。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些家庭作业或阅读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了解。
合作重要性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者,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学校则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可以有效地弥补彼此教育资源的不足,共同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家庭和学校的积极合作,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如何展开合作加强沟通沟通是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基础,家长和教师之间应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畅通的沟通渠道能够让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成长情况。
共同关注家庭与学校应该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制定出孩子的个性化成长计划,双方可以共同协商讨论,为孩子制定出适合其成长需求的教育方式。
亲子活动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其中,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这不仅可以促进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也可以增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结语学前教育中,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双方紧密合作,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探讨,让更多的家长和教育者重视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共同携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家校合作的几种方式
【论文摘要】家校合作是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通过家校合作交流与方法沟通,对促进学生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方法多种多样,交流式、指导式、对话式是我们工作中最为常用的方式。
【关键词】家校合作方式
【正文】
“教育从来都不仅仅是学校的专利,完美的教育需要家校社会的良好互动”,“家校合作并不是中国的创新,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程度的关注。
美国早在1900年就建立了‘家长教师协会’,1993年第25届盖勒普民意调查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如果家长积极参与其孩子的教育,学生在校表现可能更出色’”。
今天,我们开办了家长学校,构建了家校合作网络,期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最大限度的有机结合,达到1+1>1∶1。
正如教育学生离不开个别教育一样,尽管我校的家长学校经常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指导家长教育学生的方法,但面对一些“问题”孩子,家长仍然束手无策;有些孩子在家庭、学校之间充当“滑头”角色,打着对方的旗号欺骗家长老师,这就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个别沟通与合作了。
无论是家访、请家长来学校还是家长咨询等其它形式,都需要我们本着教育学生、促其成长的宗旨展开。
一、交流式——将心比心。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与行为习惯,家长要知晓孩子在校情况,离不开教师家长之间的交流了解。
这种交流,不是家长的“诉苦”,当然也不是老师的“告状”,双方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共同担当,以全面了解的方式看待学生,转移目前的关注点——问题出现时可不就是只看到缺点吗?
将心比心地互相沟通,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情况,还有助于增进教师家长之间的好感与友谊。
我班王×同学在校表现一直不错,在老师心目中是一个自尊心强、遵守纪律、负责人、懂事听话的女孩子。
一次通过谈话我了解到,她在家与在学校的表现却大相径庭,自私霸道,与长辈时常顶嘴,周末看电视到深夜……我与她进行了一次长谈,希望她在家也能做一个好孩子,也许是因为我了解了她不为人知不好意思的一面,也怕无颜面对同学,在家的表现后来好了许多。
请家长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能沟通老师和家长的思想,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强化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一种合力,对症下药地对学生进行“综合治理”,以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当然,请家长来学校更离不开将心比心的交流谈话。
面对我校大班额教学的现状,不用老师详加描绘,家长们早已对孩子做了教育:老师们一天面对七八十名学生,很是辛苦,你要多体谅老师,养成好习惯,少让老师担忧。
自然,老师将学生在校的不良表现,如调皮捣蛋、拖欠作业等情况告知家长,双方就能够共同开展教育。
二、指导式——出谋划策
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家长毕竟在教育中积累的方法有限,一般情况的教育问题能够轻松应对,但面对一些习惯较差或者孩子学习需要弥补而自身欠缺方法的情况下,就无能为力了。
这种情况下,教师为家长出谋划策,更能凝成教育合力。
我班秦××同学从农村转来还不到一年,学习基础较差,已经是知识较深的五年级了,父母辅导孩子学习颇感吃力,英语辅导更是无处下手。
英语老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详细指导了家长辅导英语的方法——听录音,督促其牢记英语单词,常记常查,反复进行,防止遗忘。
如今,他的英语已从原来的不及格上升为班上的中等水平。
三、对话式——悉心商讨
面对一些问题较多的“疑难杂症”学生而言,更多的是需要教师与家长的互相沟通和悉心商讨,及时了解学生当前的各方面表现,共同研讨对策,互相配合展开教育。
当然,这需要双方基于共同促进孩子成长的基础上,诚恳耐心地展开对话。
一段时间,班上几个男生迷上了打游戏,放学后两三个小时了,家长还打电话询问孩子是否在校值日。
经过调查我们知道,他们曾以值日、给老师帮忙为由,多次在放学后出入游戏厅,有的甚至“上了瘾”。
我们与家长聚在一起,共同讨论对策。
经过双方的监督、时间的计算、与孩子们的促膝长谈等其它方式的综合应用,他们不再迷恋游戏了。
另外两名学生玩游戏时间较少,家长也从未了解情况,我们主动请家长到校,告知他们孩子偶尔偷偷出入游戏厅,提醒他们注意监管,杜绝其发展,家长对我们的提醒十分感激,虽然不属于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和责任,但我们能够看到孩子没有陋习,积极成长的健康状况,心里又是何等欣慰。
四、多种方式的平等对话
今天是一个多种信息网络交叉运行的时代。
家校合作途径已不局限于请家长、家访等常规方式。
电话了解、网上交流、短信留言等多种方式都在为我们的家校合作提供平台,这样的交流,方便快捷随意,为我们的教育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当然,这离不开双方的平等交流。
一些家长怕被请家长,主要是因为怕被老师“训”,怕面对其他老师没面子,即使老师态度和蔼,也会认为孩子在校给自己丢了人,回家去大多会给孩子一顿打骂,于是,学生面对老师请家长的要求也会大打折扣。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放下“架子”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家长展开交流,双方以尊重对方为前提,互相倾听对方谈话,共同协商,促进孩子的教育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