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重点,名词解释加简答论述

合集下载

财政学重点整理

财政学重点整理

第2章 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一、名词解释1.帕累托效率:指资源配置达到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下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2.帕累托改善:指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的结果。

3.生产效率: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下,将各种资源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使产出最大。

4.产品组合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既有的产品组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愿望。

5.交换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不同的产品最为理想被各个人所利用。

6.生产契约曲线:将埃奇沃斯框图中的等产量曲线的切点用光滑曲线连结起来所形成的曲线,该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帕累托效率点。

7.生产可能性曲线(产品转换曲线):反映具有生产效率的产量组合的曲线。

8.交换契约曲线:在埃奇沃斯图中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连结而成的曲线,该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帕累托效率点。

二、简答题1.社会福利函数隐含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关于社会福利函数的主要观点有哪些?社会福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的高低由社会成员的个人效用决定的。

假如社会上有n 个人,其中第i 个人的效用为Ui (i=1,2,…,n ),那么该社会的福利W 就是这n 个社会成员的个人效用的函数,用公式表示为:(1)功利主义 简单的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也称为边沁主义社会福利函数,其表达式为: ①主要内容:社会福利是社会成员的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社会上其他人的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只要任何一个人的效用Ui 得到提高,社会福利W 就会上升。

也就是说,只要有一种变化能够使某些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差,这种变化就会增加社会福利。

②思想试验: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一元钱对穷人的重要性高于富人→取走富人的一元钱所减少的效用低于穷人增加一元钱所增加的效用→收入再分配行动可提高社会福利。

③政策主张:应采取收入再分配行动以增进社会福利。

财政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财政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1.税收支出: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制定与执行特殊的税收法律条款,给予特定的纳税人或纳税项目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以减少纳税人税收负担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支出。

(P127邓)2.财政: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某种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以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即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分配对象,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行为。

财政在本质上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它具有公共性和利益集团性(或阶级性)两个基本属性。

(P16邓)3.瓦格纳法则:由于国家职能的不断扩大,从而国家活动的不断扩张是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

由于瓦格纳将财政支出的增长与国家活动的扩张联系在一起,所以有些人将“瓦格纳法则”称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P72邓)4.税收收入: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向纳税人征收的收入。

税收收入是现代国家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也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方式。

(P132邓)5.公共选择:指的是与个别私人选择相区别的集团选择。

它是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过程。

公共选择所使用的是经济学的方法,它的基本假设就是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即人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

(P48陈共)6.税率:是指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或税基之间的比例。

在税基一定的前提下,税收负担的大小和政府课税的程度就体现在税率上。

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因此,税率被看做税制的中心环节。

税率有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分,还有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之分。

在实际运用中,按照边际税率的变动情况,税率可以分为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三类。

(邓P137)7.税收原则:是制定、评价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标准,是支配税收制度废立和影响税收制度运行的深层次观念体系,反映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治税思想。

财政学复习题(名词解释辨析简答及答案)

财政学复习题(名词解释辨析简答及答案)

财政学一、名词解释公共产品: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混合品:既具有私人产品的特性,又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产品为“混合产品”。

外部性: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报酬的现象。

政府失灵:它是指政府无力,或者不能达到相应公共目标,或者损害了市场效率,或者自身低效率运行的行为。

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它是通过比较各种备选方案(投资项目)的全部预期收益和全部预期成本的现值来评价这些方案,以作为决策参考或依据的一种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评价一个项目时,其成本和收益是经济的、有形的,可以用货币计量。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宏观税负:(总体税负)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参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所集中的价值总量。

它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一国的税收收入总额。

债务依存度:债务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100%。

国家预算: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政府采购:指国家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

规费:指国家机关向居民或法人提供特定权力或特殊服务而定向收取一种经济补偿或报酬,如工商执照费、商标注册费、户口证书费、结婚证书费、商品检验费以及护照费和刑事、民事裁判费等等。

分税制:分税制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根据各自的事权范围划分税源,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自的税收权限、税制体系、税务机构和协调财政收关系的制度。

税负转嫁:指的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将自己应当承担的税款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过程。

纳税人与负税人可能不一致。

财政学《网络课程》考试题库 名词解释、分析题、论述题、简答题

财政学《网络课程》考试题库 名词解释、分析题、论述题、简答题

名词解释1、财政支出答:财政支出,即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而发生的一切开支的总和。

2、财政收入答:财政收入,即公共收入或政府收入,是指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资金的总和,包括税收收入、公债收入、收费收入、国有企业收入、捐赠收入及其他收入。

3、帕累托效率答:帕累托效率是福利经济学中评价资源配置合意性常用的标准。

一种资源配置,如果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使某个人的情况变得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是帕累托效率的。

4、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答: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也叫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会自动产生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5、外部效应答:外部效应是指,一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的利益,但又没有负担应有的责任或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

6、一致同意规则答: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计划,必须得到所有参与者的认可,即同意或者不反对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的一种决策规则,在这种决策规则下,每一个参与者都对集体决策享有否决权。

7、中间投票人定理答:中间投票人定理:只要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值的,简单多数规则一定可以产生出一个唯一的均衡解,这个均衡解和中间投票人的第一偏好正好一致,即中间投票人偏好的议案或公共产品会被通过。

8、税收的经济归宿答:税收的经济归宿指的是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说明由征税引起的个人真实收入的变化。

9、税收的法律归宿答:税收的法定归宿指的是谁对政府税收具有法律上的责任。

10、税收资本化答:税收的资本化指的是供给固定的耐用品价格的下降额等于未来税收支付额的现值,也就是税收合并到资产价格中的过程。

11、税收超额负担答:税收的超额负担是指由政府征税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大于政府获得的税收数额的那部分损失。

12、社会消费性支出答: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指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要经费的总称。

社会消费性支出包括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科教文卫支出以及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

财政学笔记

财政学笔记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名词解释1.财政: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政府的―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的职能。

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也可以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即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

2.财政的基本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3.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1)定义:私人物品是指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公共物品是指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2)区别:两个标准:一是排它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有非。

排他性是指。

竞争性是指。

非排他性是指。

非竞争性是指。

4.政府干预(1)定义:;(2)手段: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3)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5.市场失灵:6.外部效应二、简答和论述7.公共需要的特征(1)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会成员享用(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就不得享用,(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8.公共需要的历史性和特殊性、社会的公共需要是共同的,但又是历史的,特持殊的.一般地说,公共需要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存在的,不因社会形态的更迭而消失,这是共同性,公共需要又总是特殊的,即具体地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形态之中,对它的历史性可以沿着两条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线索,研究在一个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上,社会产生了或可能产生怎样―些公共需要;另一条是生产关系变迁的线索,研研究在一个个具体的社会形态下,统治阶级或集团如何以社会公共需要的名义将剩余产品的分配做有利于本阶级或集团的安排,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除保证执行国家职能那部分部分需要外,社会公共需要的主要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9.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指明市场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同时也指明不是所有资源都是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市场经济要政府介入,在资源配置中弥补市场的失灵,而不是替代市场,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

财政学名词解释和简答答案

财政学名词解释和简答答案

第一章总论财政:财政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并以其为主体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价格分配:是由于价值规律作用,从而引起价格背离价值的一种分配。

社会总产品: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年)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社会产品的总和.公共产品:公共物品是指那种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对其消费加以排他的物品;或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物品。

(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外部性:指个人或企业不必完全承担其决策成本或不能充分享有其决策成效.(市场参与者以市场机制以外的某种方式直接影响他人的福利.)问答题1如何理解财政的概念,其是如何产生的?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产生条件:1。

生产力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2。

国家的产生2试述不同历史阶段财政的特点(考虑范围:财政管理水平高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分配形式)奴隶制国家财政:①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个人的收支没有严格的界限;②财政收入主要有:直接占有奴隶劳动所得、贡物收入等;③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军事开支、宗教和祭祀等方面支出;④财政分配形式基本上是实物和劳役封建制国家①国王个人收支和国家财政收支逐渐分离,但仍然混杂不清.②财政收入主要有:官产收入、诸候贡赋、专卖收入和特权收入。

③财政支出主要有:战争支出、行政支出、皇室享乐支出及封建文化、宗教等支出.④封建社会末期财政分配逐步采取货币形式;⑤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国家预算、公债等财政范畴。

奴隶制国家财政和封建制国家财政为自然经济社会财政资本主义国家:①收入:税收、公债和通货膨胀等;②支出:满足国防支出、行政支出、社会支出及基础设施支出等公共需要的支出;③财政分配形式:完全货币化自由资本主义阶段:①节俭的财政(收支尽量少);②非生产性财政(国家财政支出主要用于非生产性支出);③主张财政收支平衡。

垄断资本主义:①财政成为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份额显著增加;②财政支出不限于非生产性支出,生产性支出有所加强;③主张发行公债和实行赤字政策。

财政学重点

财政学重点
其公式表示为:硬赤字=(经常性财政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性财政支出+债务支出)
②软赤字:软赤字是指在统计和计算财政收支时,不把债务收入计入正常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不把债务支出计入正常的财政支出。
其公式表示为:硬赤字=经常性财政收入-经常性财政支出
8、公共产品:由公共部门提供的,它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②混合公共产品:又叫准公共产品。供给方:政府或市场,政府补贴市场提供。原因:混合物品可以运用效用的有限性形成竞争或可以运用价格排他。 拥挤性公共物品(公路):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降低每个消费者获得的效应。 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公路收费):在效益上可以定价,并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他。 包括——俱乐部物品(或拥挤性物品)具有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如桥梁、游泳池、公园等。——共同资源(或准公共物品)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河流、湖泊、森林等。
税费改革:就是将可以改为税收形式的收费改为规范化的税收,对应当保留的收费加以规范并加强管理,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是清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重要途径
23、国债 :中央政府举借的债务称为国债,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用国家信用的方式筹集资金和调节经济的一种财政性手段。
24、公共部门预算(政府预算):政府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基本特征:计划预算性,法律性,集中性,统括性,年度循环型,公开性
24、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实行计划管理的工具,是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
25、零基预算: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

财政学 名词解释及期末重点

财政学 名词解释及期末重点

财政学复习范围一、基本概念·财政:以政府为主体,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通过一定的政治途径来实现,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依据的收支活动。

·公共物品: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

市场失灵:由于市场缺陷导致社会福利损失。

(包括垄断、信息不对成、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

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财政支出规模:即财政支出总水平,它反映了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集中、占有和使用的经济资源数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财政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体现了财政职能发挥作用的广度和力度。

财政支出结构与种类:是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分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和转移支出。

财政购买性支出:指的是对市场相应的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

财政转移性支出:指政府无偿向居民和企业、事业以及其他单位供给财政资金,也即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

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与类型现收现付制:是以货币实际收付的时间作为核算的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税收支出: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制定与执行特殊的税收法律条款,给子特定纳税人或纳税项目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以减少纳税人税收负担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支出。

税收种类:税种指一个国家税收体系中的具体税收种类,是基本的税收单元。

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类。

负税人: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如消费者)。

扣缴义务人:负有代纳税人扣留税款,并缴纳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课税对象:(税收客体):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

计税依据:征税目的的计量标准,即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

累计税率:是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

财政学名词解释加简答题

财政学名词解释加简答题

1.财政投融资的概念答: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管理掌握,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是融资(贷款)方式,讲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是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也称“政策性金融”2.税收支出的概念答:国家为了执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而主动放弃一些税收收入的行为3.财政补贴的概念答: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4.税收支出的概念答:国家为了执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而主动放弃一些税收收入的行为5税收超额负担或是无谓负担的概念答: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6.财政政策的概念答: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7.BOT投资方式概念政府将一些拟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项目经营公司经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

8.公共选择其研究对象为集体的非市场决策过程;其使用的研究工具和方法为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尤其是价格理论;它把政治舞台理解为市场,把选民、官僚和政治家视为政治市场中的博弈者,把选票看成是货币9.国家预算的含义答: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10.李嘉图等价定理定义答:认为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没有区别,即债务和税收等价。

1.公共选择理论对于我国财政法执法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答:(1)对合理解决政府和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市场存在失灵,政府干预也会存在失效,因此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必须把握好政府干预的尺度和范围,政府干预是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而不是取代市场机制。

(2)对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财政学重点整理

财政学重点整理

财政学重点整理名词解释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

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财政补贴是指国家财政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一种补偿。

主要是在一定时期内对生产或经营某些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的企业或因提高商品销售价格而给予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补偿。

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外部效应也可解释某个个经济主体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不表现在他自身的成本和收益上,而是会给其他的经济主体带来好处或者坏处。

起征点,又称“征税起点”或“起税点”,是指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数额。

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起征点的就全部数额征税,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免税额是指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税收支出: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这是一种间接性支出,慎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指政府增加开支的同时,相应增加同量的税收。

即政府税收增加量等于政府购买增加量时叫预算平衡。

财政学名词解释,论述题

财政学名词解释,论述题

第一章名词解释:1.财政2.看不见的手3.小政府4.小财政5.大政府6.大财政7.货币关系说8.价值分配说 9、资金分配说 10、国家分配说 11、社会再生产前提说 12、剩余产品分配说 13、社会公共需要说简答题1、简述“边际革命”对西方公共财政学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的“六大扣除”理论的内容。

3、简述我国财政学界对社会主义中国财政理论的不同界说。

4、简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的主要财政论点。

论述题1、试述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体系的内容。

2、试述我国公共财政收入体系的内容。

3、试述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名词解释:1.财政:以国家为主体的集中性分配,这就是国家财政。

2.看不见的手:斯密认为,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具有能够解决经济社会各种矛盾的神奇作用,因此,任何干预都是不可取的3.小政府:政府只要像“守夜人”那样,防止外来侵略和维护国内治安就行了4.小财政:根据国家职责,确定了财政支出的项目和内容:①国防费。

②司法费。

②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的费用。

即财政仅是以维持小政府的收支就可以了。

5.货币关系说:认为财政是货币资金赖以分配和使用的那些社会关系,所以财政是货币关系体系。

6.价值分配说:认为国家分配价值所发生的分配关系,就是财政现象的本质,并认为财政不仅与国家有本质联系,而且与商品货币经济有本质联系。

7、资金分配说:认为社会主义财政是社会主义国家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8、国家分配说:认为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9、社会再生产前提说:认为社会主义财政是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的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客观存在为本质前提。

10、剩余产品分配说:认为剩余产品是产生财政生产力的标志,而财政关系是国家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

11、社会公共需要说:认为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即是财政的一般本质或内涵。

简答题1.简述“边际革命”对西方公共财政学的影响。

答(1)边际效用价值论被运用于分析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时,使政府公共服务成为具有价值的“公共产品”。

财政学重点

财政学重点

第一张1.财政的概念(概念)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凭借其公共权力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财政的本质就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财政的基本特征(选择)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3.公共物品及其判定标准(简答)所谓公共物品,在经济学上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其供给成本却不随享用它的人数规模和地域范围的变化而变化的物品。

指的是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物品,比如国防、路灯等物品。

判定标准(公共产品的特征)(1)非排他性是指个人消费不会被排除在某种物品的消费之外。

它与物品的所有权相关(2)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4.市场的含义是指市场机制(资源配置角度)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三大分体机制。

第二张1.市场失灵及其表现(简答及以下)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生的、市场无法自行纠正的缺陷。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2. 政府存在的意义(应对市场失灵,政府和市场的关系)1.内在地融入并影响现代经济的运行过程(1)对资源利用与社会财富增长的影响。

(2)对市场价格机制的影响。

2.为经济运行提供国家权力干预3.对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

3. 政府干预手段(框架)(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4.政府干预失效原因(政府失灵):(1)内部性(2)垄断性(3)政治性5. 市场经济中财政的职能(重点掌握,论述题)1. 资源配置职能(1)含义资源配置是指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用途间进行分配和组合,并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地区结构。

(2)资源配置的效率通常会采取某些指标或若干指标组成的“景气指数”来表示(3)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国家重点支出。

财政学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财政学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一,名词解释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财政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及方针政策,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对指定的事项由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

财政补贴实质是国家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无偿的转移给补贴领受者的一种转移支付形式。

国家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资金和安排资金的法律依据,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

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有偿原则,在市场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财政赤字:是指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差额,会计上将其用红字表示,所以称为财政赤字。

国债:包含内债和外债,是指中央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平衡其财政收支,增强政府的经济建设能力,按照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从国内或国外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

财政管理体制:简称财政体制,是在处理国家各级政权之间,国家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国家与居民之间财力财权分配关系的组织制度,它由一系列有关财政分配,财务活动的法律,法令,规章,条例等制度性的典章所规定,由这些制度,规定的实施而发挥作用,规范与调节财政领域中各个主体或当事人的行为。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地,无偿地支付给其他经济体的财政资金支出,包括各种财政补贴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利息支出等。

二,单选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B)A社会B国家 C 市场 D 企业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D)A社会总产品价值B物化劳动产品价值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D剩余产品价值3.财政分配的最基本特征(C)A强制性B无偿性C 国家主体性D 公共性4.购买性支出主要体现的财政职能是(A)A资源配置B收入分配C经济稳定D经济增长5.财政补贴属于(D)A购买支出B一般利益支出C消费性支出D转移支出6.财政的积累性支出不包括(C)A经济建设支出B发展农业支出C文化卫生支出D基础产业投资7.有偿性财政支出形式产生的最直接原因(B)A政府干预经济的需要B政府公共支出压力的增大C经济发展水平低下D经济发展的需要8.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C)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9.财政补贴支出的构成不包括(D)A价格补贴B企业污损补贴C财政贴息D社会救济支出10.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A)A税收收入B企业收入 C 债务收入D事业收入E国有资产收益11.在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B)A税收收入B国有资产收益C债务收入D公共收费E其他收入12.从社会总产品价值的构成来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C)A c部分B v部分C m部分D v+m部分13.( B )是指财政收支指标的确定,只以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为依据,而不考虑上一年度的收支状况。

财政学复习

财政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5帕累托效率:又称“帕累托最优”,是指福利经济学中资源配置的最优姿态或最有效状态。

此时,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拉姆齐法则:指既然无法实现对包括闲暇在內的所有商品征收不产生超额负担的总额税,则效率损失最小的条件是所有商品的边际税收负担相等。

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

瓦格纳法则:是指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相应提高。

拉弗曲线:反映税率与税收总额之间关系的曲线。

以税率为横轴,政府的税收总额为纵轴,拉弗曲线是一个向下的半圆形曲线。

拉弗曲线表示,税收总额先是随着税率的增加而增加,但税率增至一定程度后,二者即变为反射关系。

黑格—西蒙斯所得定义:指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消费能力净增加的货币价值。

这等于在此期间的实际消费额加上财富净增加额。

超额负担(无谓损失):福利损失超过所征收上来的税收收入科斯定理:是认为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理论成本收益分析:是对经济活动方案的得失、优劣进行评价、比较以供合理决策的一种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林达尔价格:达到林达尔均衡时相应的税收价格就是林达尔价格。

锁定效应:因对已实现资本利得征税而发生的对改变资产组合的抑制作用。

极大极小准则:极大极小准则特指社会福利等于最小个人效用这一社会福利函数所蕴含的社会目标准则。

中位选民定理:中位选民定理是关于单峰偏好之下,多数票决定的结果将反映中位数投票者的偏好的定理。

现收现付制: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在该制度下,支付给现在的退休者的退休金,都来自现在工作人的缴款。

基金积累制:把劳动者工作期间的不分收入转移到退休期间使用的制度安排。

庇古税:实现外部性内在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核心内容在于用税收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额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经济条件相同的人交相同的税;纵向公平指的是根据支付能力或获得收入对经济条件不同的人予以不同的对待。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第⼀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P20):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也存在固有的陷阱,这⾥我们统称之为“市场失灵”。

⼆、简答题与论述题2、什么是市场失灵?表现是什么?(P20-21)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当⼀个⾏业被⼀个企业或⼏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来抬⾼价格,使价格⾼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竞争性市场的⽣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有充分的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者与消费者的⽣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为,掌握信息本⾝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产者所有。

外部效应则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产者的成本⼤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产者的成本⼩于收益。

(4)收⼊分配不公。

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激烈的竞争不可能⾃发地解决收⼊分配公平问题。

效率和公平是⽭盾的统⼀,效率是前提,⾸先是把“蛋糕”做⼤,没有效率,即使是公平的,也是低⽔平的平均主义;但公平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收⼊差距过⼤,严重不公,会带来社会不安定,反过来⼜会影响效率。

(5)经济波动。

4、试述政府⼲预⼿段(P23),为什么会出现政府⼲预失效?(P24)政府⼲预⼿段可以概括为三个⽅⾯。

(1)⽴法和⾏政⼿段。

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完整word版)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完整word版)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完整word版)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财政学名词解释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是中国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生产建设性。

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市维护费、地质勘探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商业部门简易建设支出等。

社会文教费:在财政学中是指涉及社会和文教领域公共需要必须支出的费用,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社会文教事业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图书、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并消耗商品和服务所形成的支出,是购买性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执行其政治和社会职能的财力保证。

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以及外事机构、重要党派团体行使职能所需的经费支出。

文科卫支出: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卫生支出的简称。

文教科学卫生诸项事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决定性作用,但并不是说用于这方面的支出现在是生产性的了。

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划分,文科卫事业费支出仍应归入非生产性的范围。

社会保障制度: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是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现收现付制: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

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

从政府角度看,支付是无偿的;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经济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

财政贴息:政府提供的一种较为隐蔽的补贴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 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财政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财政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导论财政产生的原因:①公共需要(一般原因)②剩余产品(必要条件)③国家的出现(直接原因)第一章财政的职能市场失灵: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现象。

表现:①垄断②信息不充分、不对称③外部效应、公共物品④收入分配不公⑤经济波动政府失灵的原因和表现:①政府决策失误②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③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④寻租行为财政: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依法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组织公共收入和安排公共支出,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财政的特征:阶级性、公共性、强制性、收支依存性。

财政职能:①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②收入分配(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③稳定经济①调节资源在积累和消费、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不同产业部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机制:“看得见的手”的计划机制。

手段:确定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合理比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结构;以政府投资、税收、补贴提高社会投资整体效率;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

②调节企业利润水平和居民个人收入水平实现收入与财富的公平分配。

机制和手段:转移支付、工资制度、税收调节、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线。

③调节社会供求总量的平衡;调节社会供求结构的平衡。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第二章财政的基本理论公共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产品。

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效用不可分割性。

分类: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的需求水平相加、公共产品的需求垂直相加的原因:私人产品下,每个消费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所能调整的只是其消费数量;公共产品下,每个消费者面对的是同样数量的公共产品,他们所愿支付的价格不同。

公共定价:通过一定的公共程序和规则制定公共产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的借鉴意义:①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把握政府干预的限度。

②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重点1:财政的基本特征答:(1)公共性和阶级性。

政府是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机构,财政是国家或是政府的经济行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财政的公共性不是冠以公共财政而存在的,因为材质本身的属性天然具有公共性。

(2)强制性和非直接偿还性。

财政强制性是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利,通过颁布法令来实现;财政的非直接偿还性与强制性是相一致的,例如我国的税收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财政的运行过程是有收有支,通过收入—支出-,支出—收入过程运行的,因为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构成财政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收入是否平衡是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因而收支平衡成为财政政策制定的轴心。

2公共物品的概念答:是有国家机关或是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或是服务。

3区分和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答: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4混合物品的概念答:有些物品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称之为混合物品为准公共物品。

5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的概念答: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市场提供的私人物品用于满足私人的个别需要是私人需要。

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公共需要。

6市场失灵的概念答:是市场机制在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状态下成为市场失灵。

7市场失灵主要表现答:(1)垄断。

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的,而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当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效益和成本递减,会形成垄断,当一个行业被垄断时,就会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对称或是不充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对称或是不充分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要素。

(3)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

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益时,生产者的成不大于收益,出现负的外部效益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外部效益的典型例子是公共物品。

市场对于提供纯公共物品是无效率的。

(4)收入分配不公。

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解决收入问题。

(5)经济波动。

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和供的均衡,而过度的竞争会导致供大于求或是供小于求的不断反复。

8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答:(1)政府决策失误。

大的失误包括战略和经济政策失误,小的包括投资项目的选择或是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不恰当,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巨大损失(2)寻租行为。

在市场机制下,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权力的滥用的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效。

例如经济形势判断,气象报告自然灾害预测等。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政府职能的‘越位’是指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政府通过财政手段人为的参与;政府职能的‘缺位’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好的事情财政没有办好或是没有办,这些都是政府干预失效政府职能失职的表现。

9财政职能的表现答:一:资源配置职能其手段有(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二:收入分配职能手段有:(1)划分市场和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不可越位和缺位,通过再分配实现社会化。

(2)规范工资制度,提高工资透明度,适当提高工资,建立以工资收入为主,工资外收入为辅的收入分配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缩小收入差距。

(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就基金等,保证社会成员最低社会保障。

三:经济稳定发展职能手段有(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致平衡,财政政策是维持总供给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2)在财政实践中,通过一些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例如失业救济金制度。

(3)通过投资税收补贴多方面安排,加快产业结构转换。

(4)财政应该保证非生产性社会的公共需要,增长与发展相互促进。

10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答:(1)政府授权经营。

对于具有规模效益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签订合同方式委托民间企业经营,实行政府监管。

(2)政府参股。

对于那些初始投资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由政府控股参与建设。

(3)政府补助,对于那些提供教育服务卫生服务和从事高新技术产研发的企业,政府给予一定补助。

11公共生产的概念答:是指由政府出资新版的所有权归政府的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12公共定价的概念答: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制定。

13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答:(1)平均成本定价法(2)二部定价法(3)负荷定价法14公共选择理论对于我国财政法执法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答:(1)对合理解决政府和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市场存在失灵,政府干预也会存在失效,因此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必须把握好政府干预的尺度和范围,政府干预是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而不是取代市场机制。

(2)对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是相互连接的,政治体制的滞后制约经济体会的改革深化,因此政治和行政体制的改革,是完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的重要前提。

(3)对实现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具有实践意义。

必须加强法制监督,完善决策体制和决策规则,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

(4)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是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有借鉴意义。

社会主义的国家政府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但也应该承认政府工作人员合理的自利动机,调动其积极性。

15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有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原因。

答:(1)一般而言纯公共物品只能有政府来提供而不能有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纯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合提供纯公共物品。

(2)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政府可以提供公共物品。

一方面政府具有社会职能,满足了全体成员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政府是一个公共权力机构,政府拥有向社会成员征税的权力,税收是保证提供纯公共物品的最好途径(3)市场适合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供纯公共物品是政府资源配置的领域,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16我国现行的经济分类答:根据财政支出所产生效益的时间将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净贷款三类。

17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概念答: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财政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在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2)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18瓦格纳法则答:19实际80年代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瓦格纳对许多国家公共支出资料的论证分析得出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

19财政安排教育支出的理论依据答:(1)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做是一种混合物品。

(2)从实践上看,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般在提高教育服务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一是如今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进步又来源于教育;二是避免因为收入差距而形成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三是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和不完善。

20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答:(1)政府筹资建设,或是免费提供,或是收取使用费。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是地方部门筹资,定期收取费用补偿成本(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

政府在其中发挥资金诱导和政策支持的作用。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21财政投融资的概念答: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管理掌握,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是融资(贷款)方式,讲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是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也称“政策性金融”22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答:(1)国家开发银行(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中国进出口银行23财政补贴的概念答: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24财政补贴的分类答:(1)禁止性补贴(2)可诉补贴又称黄箱补贴(3)不可诉补贴又称绿箱补贴25税收支出的概念答:国家为了执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而主动放弃一些税收收入的行为26税收支出分类答:(1)照顾性税收支出。

主要是针对纳税人忧郁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的临时困难而无法纳税所采取的战鼓徐措施。

(2)刺激性支出。

主要用来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目的是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和市场供求。

促进开发新产品,积极安排劳动力就业。

27税收支出的形式答:(1)税收豁免(2)税收扣除(3)税收抵免(4)优惠税率(5)延期纳税(6)盈亏相抵(7)加速折旧28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答:(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反应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收入总额越大,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也较高。

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烦人影响是基础性的。

(2)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一是技术进步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财政收入的增长有了充分地财源;而是技术进步不然带来物耗比例的降低,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首要有效途径。

(3)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是制约财政收入的另一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是分配的客观条件,还存在通过分配进行调节的可能性,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上,整顿市场秩序,调整分配格局,适当提高财政收入在国民总收入的比重。

(4)价格水平对财政收入也有一定的影响。

表现在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

财政收入的增长通过价格再分配机制实现,决定价格对财政收入另一个因素是现行税收制度。

29收费和税收的不同答;(1)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联系,税收收入一般不规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而收费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项收入,专项使用。

(2)税收是作为政府一般的筹资方式,而收费往往作为北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

(3)税收收入是政府的主要收入,必须纳入预算内统筹使用;收费不同,全国性收费纳入预算,部门性或是地方性收费为预算外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