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硫酸钠与氯化规溶液反应,硫酸铜与鐵氧化钠溶液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2、在离子反应知识学习中,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次“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总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二)、重点、难点義点: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对策:学生的分组实验、练习.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对策:应用实验探究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类突破。

教学内容:【引入科学】史话——“哑泉致哑,安乐泉解毒”【新课】一、离子反应:有业参加的反应。

实验二、离子方程式;乡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次,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代是难溶物、气体、水、单质、氧化物等均写成化学式形式【删】删去方程式冯功不參勿友舷的离子,化学计量数比化为最简比。

【査】检査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例1 写出N吩O4+ BaC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Na 声O 4 十BaC12 = 2NaCl + BaSO 4 J【拆】2Na+ + SO孑・+B?++ 2Cf =BaSO4 / +2Na++2Cr【删】Ba2+ +S0: =BaSO4 I2+ 2・【査】Ba + SO4 = BaSO4 /注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关键一“拆”能拆写成离子的物质:「强酸:HC1、嗓、HNOsj 强碱:N B()H、KOH、Ba (OH)2、Ca(()H)2 (澄清石灰水)(可溶性盐彳钾盐、钱盐、钠盐、硝酸盐氯化物(AgCl 除外)硫酸盐(%SOf G1SO4一除外)练习1按步骤书写离子方程式Q)2NaOH + CuSO4 =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2KOH + H^O4 =NaOH + HC1 =2NaOH + H^O4 -KOH + HC1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不仅可以表示_某•个只体的化学反丿应—而且可以表示一同一类科的离子氏应一的离子反应。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精品教案第一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解教案方案(设计)课题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解课型新课授课教师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章节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讲修)Ⅰ学生情况(分析)在初中化学(第十章)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对溶液导电原因有一定得了解。

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结合这些固体在水溶液中能导电这两个特点,就可以很顺利的引出电解质的概念。

在此之前,学生刚刚学过物质的分类这一节课,对分类的方法有了一定得了解,这样子就能够更为清楚得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分类,同时可以认识物质除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外,还有其他类型,使电解质之概念了解更为完整,进而对之后电解的知识能够比较容易得接受。

学生能够归纳收集自己通过相关途径积累的知识,结合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评价,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出疑问,进行交流、讨论、辩论,初步具备化学知识积累研究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处理)本节内容节选自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介绍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以前,需要介绍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电解质的电力方程式。

因此,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本节课介绍前者。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实验。

再次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氢氧化钠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地引出电解质概念。

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氯化氢、硫酸、硝酸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

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电解质的概念;难点是:电解质的概念,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2、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析方法。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商南县鹿城中学李建平一、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二、设计思想设计理念:<<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这一节可分成二课时。

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原电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复分解反应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电解质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知道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在此基础上,组织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实验探究的作用,采用实验、观察、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这些内容。

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对离子反应的认识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对离子反应的认识有一个质的飞跃。

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意义2、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从感官上认识这些反应发生了,继而进一步引发思考分析,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四、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五、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地书写离子方程式及使用离子符号六、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应的实质和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一)(下面没有二了所以不用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再加点内容)《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研究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研究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刚步入高中,未能完全适应高中的教学方法,研究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特别是本节内容抽象难于理解,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和播放离子反应的动画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让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使学生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探究研究。

但由于学生研究方法还不够完善,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方面:1.着重突出教法对学法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个别到一般。

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

在研究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达到举一反三。

2.用实验来导出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引入用实验,知识巩固,升华用实验。

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学会运用实验去解决问题,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的课堂上。

3.通过讲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问题,质疑,使学生明确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研究过程中体会到学好理论重在要去阐发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才干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4.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举行研讨性研究。

第三部分:教学设计思路阐发由于本节内容属于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把微观的概念转换到宏观的现象才易于理解,首先,学生在研究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目标: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理解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3.掌握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1.实验室器材和试剂:氯化银溶液、硝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等;2.幻灯片和投影仪;3.学生实验用具:试管、滴管、量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入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2.学生回答:你们在实验室中是否观察到过离子反应?如果有,请举例说明。

二、理论讲解(45分钟)1.确定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了解反应物的离子性质、随机碰撞的速率、溶液的浓度和温度的影响等;2.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离子方程式和净离子方程式;3.混合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实例,如氯化银和硝酸铜混合反应等;4.学生互动讨论:你们能否举出其他离子反应的实例?对于这些反应,是否可以确定它们满足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三、实验(30分钟)1.教师示范:将氯化银溶液加入硝酸铜溶液中;2.学生操作:参照示范进行实验,观察产生的反应现象;3.学生小组讨论实验结果,依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是否发生了离子反应。

四、讨论与总结(20分钟)1.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观察和解读;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3.教师讲解离子反应的应用领域,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五、课堂作业(10分钟)1.写下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调查并列举离子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延伸:1.学生可自行设计离子反应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离子反应的现象;2.学生可自学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教学评估:1.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和讨论进行评价;2.检查学生所完成的课堂作业;3.针对学生的进展情况进行反馈,并根据需要进行个别辅导。

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2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2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离子反应自主学习1.离子反应(1)定义:在溶液中□01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不是所有的酸、碱、盐在溶液里都能发生复分解型的离子反应,只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复分解型离子反应才能发生。

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①生成□02难溶的物质:CaCO 3、BaSO 4、AgCl 、Cu(OH)2等。

②生成□03挥发性的物质:CO 2、NH 3、H 2S 等。

③生成□04难电离的物质:H 2O 、CH 3COOH 、NH 3·H 2O 等。

2.离子方程式(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称为离子方程式。

(2)书写方法[以稀H 2SO 4和Ba(OH)2溶液反应为例] ①写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如:H 2SO 4===□052H ++SO 2-4,Ba(OH)2===□062OH -+Ba 2+。

②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确定发生反应的微粒、产物及数量关系:③写出离子方程式并配平:2H ++2OH -+□07Ba 2++SO 2-4===□082H 2O +BaSO 4↓课堂探究一、离子反应的实质向10 mL 0.01 mol/L的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溶液中滴加0.01 mol/L的H2SO4,会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同时溶液红色逐渐变浅,当滴加至10 mL 0.01 mol/L的H2SO4时,红色褪去。

1.未滴加H2SO4前Ba(OH)2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哪些?提示:Ba2+和OH-。

2.滴加稀H2SO4时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产生白色沉淀是生成了BaSO4,即溶液中的Ba2+和加入的硫酸中的SO2-4反应生成BaSO4,而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中的OH-和加入的硫酸中的H+结合生成了H2O。

1.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某些离子的浓度降低(离子是指自由移动的离子),原因是生成沉淀、难电离的物质、挥发性物质。

离子反应 (教案)

离子反应 (教案)

【指导】让学生用图 表准确、真实地记录 实验现象。
【点评】认真聆听各 小组汇报结果,对的 给予表扬,错的给予 纠正。 【指导】让学生书写 正确的方程式
【讲解】对同学们的 汇报给予肯定或指出 不足。 【提问】根据叠加结 果,你能尝试给离子 方程式下定义吗? 【追问】离子方程式 的书写步骤是?
教会学生科学探究 “发现问题——提出 假设——实验验证” 的研究方法。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单元/课题/课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时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条件
任课教师
教学主题 教学对象
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的实质和发生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 课型
技能课

高一学生
教学时间
40min
教材内在逻辑:离子反应的概念 →实验 2—1 →离子方程式的概念 →离子方程式的书 写→实验 2—2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实验 2—3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前后逻辑:
【教学思路】 本节内容处于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离子反应的内容 ,这时高一新生才接触高 中化学不久,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和操作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要求既要把知识处理得很细致,又要把比较枯燥的技能讲解得很有趣味性。离子反应主要依 据是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离子,学生在初中就具备了相关的知识背景,且上一节课的学习已充 分为本节课做好铺垫,需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挖掘学科知识内涵 和学生的智慧潜能,因此设计如下:
都很准确。离子反应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我在
思考一个问题,既然离子方程式那么惹人喜爱,那么什么样的反应可以书写离子方程式呢?接下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本节课是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内容。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而《离子反应》又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二、设计思路本节设计的主旨是:给学生以思想、给学生以方法、给学生以充分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的。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知道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思考与探讨引出离子反应。

学生通过讨论来分析两种溶液混合时哪些离子能发生反应,并思考作出判断的依据,通过学生的分析得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的本质,引出离子方程式,接着就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展开讨论学习,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加深对复分解离子反应条件的认识,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掌握如何正确地书写离子方程式。

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采用设疑、分析、讨论、讲解相结合,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获得知识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五、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六、教学方法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有助于学生掌握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离子反应发生反应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知识目标: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2、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根据离子反应学会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知道常见的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并会写这些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物质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并据此学会判断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和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科学方法的训练。

三、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刚步入高中,未能完全适应高中的教学方法,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特别是本节内容抽象难于理解,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和播放离子反应的动画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让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使学生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案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案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是07级化教(1)班的王雪梅,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二个问题--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熟悉,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定义、掌握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法我采用故事引入法、实验促学法和探究、归纳法~五、学法我所设计的学法有以下两点。

1、教师讲授使学生了解新知识。

2、使学生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使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成为统一整体。

六、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

2.实验药品:0.5 mol/L CuSO4溶液、0.5 mol/L NaCl溶液、0.5 mol/L Na2SO4溶液、0.5mol/L BaCl2溶液、1 mol/L NaOH溶液、1 mol/L HCl溶液、0.5 mol/L Na2CO3 @溶液3.教学媒体:小黑板,挂图七、教学程序1、用故事引入新课:通过三国时期的一则故事引出离子反应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用时5分钟2、实验促进新课的学习:故事中了解到发生了离子反应,那么,什么是离子反应?我设计以下两组实验:实验:①.硫酸铜溶液和稀氯化钠溶液反应②.硫酸铜溶液和稀氯化钡溶液反应#老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总结:最后得出离子反应的定义。

第二节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主讲教师:周忠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获得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的概念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教学准备]实验药品:CuSO4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教学过程](学与问)从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向盛有2mLCu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NaCl溶液无现象?[讲解]CuSO4= Cu 2++ SO42-NaCl= Na ++ Cl-通过以上两物质的电离,我们不难发现硫酸铜与氯化钠的混合溶液,其实就是电离出来的铜离子、硫酸跟离子、钠离子及氯离子所形成的混合溶液而已。

(学与问)向盛有2mL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BaCl2溶液CuSO4+ BaCl2=BaSO4↓+ CuCl2[讲解]同样通过各物质的电离可以得出该反应,其实质上是电离出来的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产生硫酸钡。

而其他离子依然以离子形式存在溶液中。

[总结引入课题]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来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板书]第2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讲解]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离子反应方程式是由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呢?[板书]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步骤:1.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2.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的形状,其余保留化学式3.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两边都有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4.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讲解]为了能更好的解题我们还需要了解哪些离子或者物质不能删。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及学案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及学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的探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离子反应概念及其发生的条件四、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六、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

2.实验药品:0.5 mol/L CuSO4溶液、0.5 mol/L NaCl溶液、0.5 mol/L Na2SO4溶液、0.5 mol/L BaCl2溶液、1 mol/L NaOH溶液、1 mol/L HCl溶液、0.5 mol/L Na2CO3溶液3.学生准备:2人为一组,用最优化组合配置。

4.本节课设置在化学实验室中上,分组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

5、学生每人一分学案七、教学过程【引入】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是什么灵丹妙药呢?原来哑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人喝了含铜盐较多的水就会中毒。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从有无离子参加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水到渠成的转入离子反应的讨论。

第二课时从概念出发,结合探究实验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虽然在初中就已经接触到复分解反应,并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但学生仍较难理解也常出错,且本节内容在中学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所以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本节课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1.学生生理特征:授课学生为泾川一中高一11班学生,大部分学生正处在15、16岁的年龄阶段。

2.学生心理特征:大部分学生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仍存在依赖老师心理上,也有部分学生偏向自我、独立。

3.思维发展水平:抽象逻辑思维慢慢建构中,缺乏足够的想象能力,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

4.学生知识结构: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的概念、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等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

但是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初步接触,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5.学生认知风格:多为原理原则型和发问质疑型,自主探究意识仍有欠缺,学习自主性不强。

6.班级群体特征:上课期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能跟随老师步骤走。

(三)教材分析选自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2)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和复分解反应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体会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概念原理类的内容,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2节第2课时,本节内容要求在是这样的: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第2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透过宏观现象,从微观本质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建构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认知模型。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粗盐的提纯,引出离子反应。

(2)通过实验探究与交流讨论,从微观角度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和意义,并学会直接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3)通过工厂废水净化的问题解决,感受化学学科的实际用途,初步形成将化学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评价目标(1)通过对粗盐提纯的试剂选择和操作设计,诊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2)通过试管反应和现象的观察记录的分析,发展学生的实验水平(3)通过微观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从微观本质理解离子反应的水平、对离子反应认知模型的建构和判断水平。

(4)通过工厂废水净化的问题解决,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

二、教学与评价思路“离子反应”教学与评价思路示意图三、 教学流程 1. 创设问题情境【温故知新】回顾粗盐提纯,引出离子反应 【评价任务1】诊断学生已有知识水平。

学习任务1教学流程图2.分组实验并交流分享【学习任务2】根据粗盐的提纯过程,分组进行下列三组实验 【评价任务2】诊断学生实验探究水平(定性水平)。

注:每份溶液均为2mL 1mol/L【学习任务3】交流分享观察记录的实验现象【评价任务3】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离子反应内涵的认识进阶(宏观水平、微观水平)。

学习任务3教学流程图【类比迁移】下列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是否会发生离子反应:MgSO4+NaCl MgSO4+NaOH CaCl2+Na2CO3【评价任务】诊断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探究水平(定性水平)。

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2、在学生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离子共存的问题。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获得知识的乐趣。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方案。

教学过程知识回顾:【思考】:在下列物质中:①CH3COOH ②HCl ③NaOH ④Cu(OH)2 ⑤AgCl ⑥Na2CO3⑦C2H5OH ⑧H2O ⑨SO2⑩Fe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答案】: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②③④⑤⑥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⑦⑨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②③⑥导入新课因为电解质溶于水可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推进新课一、离子反应定义:离子之间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

【探究活动】:实验步骤1.向盛有5mL 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 NaCl 溶液。

2. 向盛有盛有5mL 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 BaCl2 溶液。

现象:第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第二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CuSO4溶液与NaCl 溶液不反应,CuSO4溶液BaCl2 溶液发生了反应。

【分析】:CuSO4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观察不到现象,是因为CuSO4溶液电离出Cu2+、SO42-和NaCl溶液电离出来的Na+、Cl-没有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教学设计云浮中学化学组张海铭一、设计思路: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熟悉,因为在九年级的时候已经有所了解,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的进行探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好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可以把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熟悉经历感性熟悉再到理性熟悉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熟悉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意识和实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电解质的概念,学会判断电解质。

把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培养学生从特例到一般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把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离子反应概念及其发生的条件四、教学难点电解质的概念的掌握五、教学过程【引入】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NaCl溶液、氨水、蔗糖溶液、熔融NaCl、酒精溶液、Cu、CO2水溶液、SO3水溶液、硫酸、氯水,哪些物质可以导电,为什么?学生:可以导电的有盐酸、NaOH溶液、石墨、NaCl溶液、氨水、熔融NaCl,Cu、CO2水溶液、SO3水溶液、硫酸、氯水,教师:为什么NaCl固体为什么不可以导电,而NaCl溶液、熔融NaCl却可以导电呢?学生:因为溶液有水,水可以导电。

教师:真的是因为这种原因吗?但是熔融的NaCl里面没有水,它为什么也可以导电呢?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实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一、教学设想和策略
在上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概念,知道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因而学生很容易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在此基础上,即可很自然地转入到对离子反应的讨论。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1】对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CuSO
4溶液和BaCl
2

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Ba2+和SO
4
2-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

通过“是不是溶液混合就会发生离子反应呢?”过渡到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

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2】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总结出离子互换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生知道了离子反应的本质,了解了离子互换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再来简单介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这样设计主要有两好处:一是学生很快的知道哪些离子可以反应(或参加反应),直接写出表达式,再配平,改进了传统的“写”、“拆”、“删”、“查”书写步骤过于机械化而造成的思维定势。

二是进一步加深对离子反应的本质的理解,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不同之处。

这样,很自然地又过渡到离子方程式比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更为广泛。

本课题内容是高中阶段化学课程中较重要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之一,因此主要采用通过“实验—观察—问题—分析—讨论—结论”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设计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的实验,自己推断出离子反应的概念。

2. 通过分析实验事实,说出离子交换引起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 学会简单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交流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现象,养成探究的良好习
惯;
2. 从几组探究实验中,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3.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化学实验来研究化学知识的
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和方法的重要途径;
2. 通过实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严谨求实、敢于探索的科学态度;3.通过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养成反思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用具
1.仪器:试管、滴管、烧杯。

2.试剂:CuSO
4(aq)、BaCl
2
(aq)、NaCl(aq)、NaOH(aq)、Na
2
SO
4
(aq)、NaCO
3
(aq)、
盐酸、AgNO
3
(aq) (硝酸酸化)、酚酞试液。

3.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展示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要求学生书写它们的电离方程式。

【引入】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可以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

如果不同的溶液混合后,这些离子还会依然存在吗?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教师演示实验探究1】向CuSO
4
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观察并回答实验现象。

教师:下面我们来分析混合前后,溶液中离子的变化情况,并填写下表。

表一几种溶液混合前后溶液中离子的存在情况分析
学生:有白色沉淀生成,液体分层后上层为蓝色透明溶液。

教师:白色沉淀是什么,上层溶液为什么是蓝色?
学生:白色沉淀应该是BaSO
4
,上层溶液为蓝色说明含有Cu2+。

教师:根据你的分析填写上表相关部分。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家认为混合后Ba2+与SO
4
2-相互结合,
溶液中不再有大量的Ba2+和SO
4
2-,而Cu2+和Cl-依然存在于溶液中。

你能用实验证明你的结论吗?
(学生相互讨论,提出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
可能的方案有:
1.生成的CuCl
2
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有Cu2+和Cl-;
2.上层溶液呈蓝色,说明上层溶液含有Cu2+;
3.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
3
溶液检验上层溶液中是否还有Cl-。

【教师演示验证】向实验探究2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几滴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

教师:看来大家的分析完全正确。

【动画展示这几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教师: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CuSO
4溶液和BaCl
2
溶液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变
化,溶液中有的离子消失了,有的离子还存在。

我们可以用离子符号来表示这种变化。

【板书】反应前反应后
教师:这种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上述反应中Cu2+和Cl-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也就是说没有参加反应,那么该反应的本质就是什么呢?
结论:该反应的本质就是溶液中的Ba2+和SO
4
2-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

【板书】
教师:这种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课件显示】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叫做离子方程式。

【过渡】是不是溶液混合就会发生离子反应呢?
上述实验中,CuSO
4溶液和NaCl溶液并没有发生反应,CuSO
4
溶液和BaCl
2

液发生了反应,所以可以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因此,我们要想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某个反应,就应该弄清楚这个反应能不能发生。

【学生实验探究2】下面我们通过实验2—3,探究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

【课件显示】表二:探究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

讲评:由于不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不能发生离子反应。

【过渡】我们已经学会如何判断离子反应是否能发生。

对于能够发生的离子反应,我们可以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那么我们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呢?
【学生总结】以CuSO
4溶液和BaCl
2
溶液反应为例简单介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方法。

【学生课堂练习2】(课件展示)。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组)
(1)NaOH+HCl(2) KOH+H
2SO
4
(3)BaCl
2
+Na
2
SO
4
(4) Ba(NO
3
)
2
+Na
2SO
4
讲评:(1)(2)离子方程式:H++OH-=H
2
O (3)(4)离子方程式:Ba2++
SO
42-=BaSO
4

教师点评。

(课件显示答案)。

【设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你有什
么发现?
结论:不同的反应物,虽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的离子方程式却可以相同。

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那么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讨论交流】化学反应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结论:前者只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后者还表示一类反应。

教师小结: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一类化学反应,并提示了这类化学反应的实质。

例如:酸与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实质是酸电离出来的H+与碱电离出来的OH-结合生成水。

这一类反应都可以用H++OH- === H
2
O来表示。

【课件显示】5.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一类化学反应。

【过渡】所以离子方程式比化学方程式应用更为广泛。

【课件显示】1、检验某些离子的存在。

2、用于混合物的提纯。

3、消除水中的污染物
4、离子共存问题
5、有关除杂质的问题
离子反应的用途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研究和讨论。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电解质溶液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是什么?(产生沉淀、气体或者水),认识了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的离子浓度减少。

学会了简单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作业布置】习题第6题、第7题。

六、板书设计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离子反应: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离子反应方程式:
3、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的实质: 5、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