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18ac8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d.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中国在近代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
社会实践是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研究和实践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轨迹。
本报告将以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为主题,探讨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事件和变革。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封建秩序动摇近代中国社会的封建秩序开始动摇,这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革命运动,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这些运动反映了中国社会民众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和追求变革的呼声。
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揭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弊端和问题,推动了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迈进。
三、近代中国社会的民族意识觉醒近代中国社会的民族意识觉醒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和民族危机,民族意识觉醒成为中国社会的主题。
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提出了新思想,倡导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激发了中国民众的爱国热情。
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爱国运动,如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表明了中国人民对民族独立和国家繁荣的追求。
四、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思潮兴起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思潮兴起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思潮,如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
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反映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社会不公问题,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五、近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近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进程之一。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土地革命等,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
六、近代中国社会的抗战与解放近代中国社会的抗战与解放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之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79502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9.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一、实践背景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大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以及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目的1.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内容和重要事件;2.掌握近现代史纲要的基本知识;3.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对于今天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实践内容1.参观近现代史博物馆:我们参观了当地的近现代史博物馆,通过观看展览、文物和图片,了解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阶段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通过观看文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痛苦和苦难,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稳定。
2.采访长者:我们组织了一场与长者的座谈会,他们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亲历者。
通过他们的口述,我们了解到了中国过去的社会变革、政治运动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他们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个人命运的波折。
3.参观革命纪念地:我们还参观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纪念地,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旧址、革命烈士陵园等。
通过实地参观,我亲眼目睹了当时的革命史迹,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革命斗争和牺牲精神。
四、实践收获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首先,近现代史是我们了解国家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变革的重要窗口。
通过学习近现代史,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更能够理解现实社会的发展和问题。
其次,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对于今天社会发展仍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借鉴先烈们的经验,为今后的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最后,通过采访长者和参观革命纪念地,我深切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个人命运的波折。
历史是人民的记忆,是国家的根脉。
我们应当珍惜历史,传承家国情怀,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实践总结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500字汇编9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500字汇编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ce632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1.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500字汇编9篇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一)标题: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化篇幅:500字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是一段充满变革的历史进程。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深入学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导火线和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实现近代化和摆脱帝制统治而进行的一次伟大革命。
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是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终结。
看到了一幅幅照片和一件件实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辛亥革命的胜利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束缚,给了中国一个民主共和国的机会。
辛亥革命的影响深远,不仅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而且在政治、思想和社会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一次人民群众参与度极高的革命,它是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结果,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同时,辛亥革命也告诉我们,只有经过艰苦的斗争和不断的探索,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意义和作用,也更加坚信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二)标题:新文化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篇幅:500字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文化运动,它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转变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们参观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了解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次反传统、开明进步的运动。
它的出发点是批判传统文化和封建礼教,推崇和传播科学、民主和进步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线是五四运动,它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的一次伟大斗争。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思想领域,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解放,倡导科学精神和现代知识,对中国的思想进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通用1)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通用1)](https://img.taocdn.com/s3/m/7dd9bd0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3.png)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通用1)本次社会实践是在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的指导下完成的,其目的旨在通过实践的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背景、重大事件和人物,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
一、社会实践前的准备工作在实践之前,我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实践的背景和意义通过阅读相关的材料和参加老师的宣讲,我了解到这次实践旨在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概况、重大事件和人物,掌握近代史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
2. 组织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实践,我们根据实践目的和内容,制定了具体的实践方案,包括实践时间、路线、实践内容和实践成果等,并组织所有实践者参加。
3. 准备相关材料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背景、重大事件和人物,我收集了大量的材料,并做好笔记,以备在实践中使用。
二、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实践活动主要采取了参观博物馆和实地考察的方式,以下是具体的实践内容:1. 参观博物馆我们先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了解了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概况和重大事件。
在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如辛亥革命时期的光复会的会旗、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手稿等,这些文物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和变革。
2. 实地考察我们还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其中包括考察杭州西湖、南京夫子庙和苏州园林等著名景点。
这些景点与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有密切关系,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我们深刻地了解到了它们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3. 实践成果在实践活动中,我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背景、重大事件和人物,还提升了自己的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
我将笔记整理成报告,在课堂上和同学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并收到了老师的好评。
三、实践活动的收获和感想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和变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近代史纲要教学实践报告(3篇)
![近代史纲要教学实践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7080c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a.png)
第1篇一、引言近代史纲要作为我国高校历史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下是对近代史纲要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趋势;2. 掌握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近代史纲要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的中国近代史;(2)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近代史;(3)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近代史。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以教师为主导,系统讲解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4)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实践与反思1. 教学实践(1)课前准备: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准备教案和课件。
(2)课堂讲授:按照教学计划,系统讲解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围绕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5)课后辅导: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反思(1)教学内容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握教材重点,同时结合时事热点,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学方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效果方面: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评价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集合6篇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集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f0c7d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4.png)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集合6篇【篇一】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二对农民的关注从毛泽东发表的第一篇正式的政治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始,他便以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来表达对中国这个自古以来最庞大的群体的特殊的关注。
文中,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实际现状,综合分析了中国现存的各阶级特点,论述了“谁是我们的朋友和敌人”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团结农民的主张。
这在当时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都忘记农民的背景下是很有必要的,也反映出他远见卓识的眼光以及独到而重要的思想。
次月,在经过三十《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的发表标志这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研究又上升了一个水平,文章开篇便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便被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他也更深层次的讨论了革命与农民之间的密切关系。
毛泽东在发表政治文章的初期便表现出对农民的极大关注,这并不是偶然,而是中国现状的真实写照与他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灵活运用马克思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也反映出中国国情与农民的重要关系,这不仅在八十余年前是这样,在今天更是这样。
农民始终是中国最庞大的群体(至少到目前还是这样),关注中国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关注农民问题,而这也促成了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由此可见,毛泽东思想既是实用的,又是超前的;既是马克思理论的,又是与中国实际的完美结合;既是个人的,又是全中国的。
他在发展思想是所用的方法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去借鉴,尤其是实地考察和实事求是。
更值得学习的还是那种创新精神,马克思理论虽然不是毛泽东首创,但他通过学习和研究,结合具体国情,发展出毛泽东思想,是使中国革命为之一新,并最终挽救了革命。
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乃革命发展之本!【篇二】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3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2dcf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a.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3篇)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20世纪的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__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此时,袁世凯、张勋等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而后又遭遇法西斯的日本的入侵?民族危难关头,以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代表的两派爱国人士正积极的投身革命,意图变革中国这种混乱的局面和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
由此就有了后来两次两党合作美好的局面。
19__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像世人宣告了它是多么觊觎中国的野心。
但此时我们的人民还未觉醒,他们正忙着安内,国共在经过第一北伐合作之后,国民党意识到共产党将会成为以后的大对手,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就无故开始叛变并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士,他可能吸取了近代为了富国强民所做的先大力增强国内实力即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
我们忙着肃内,而日本正全力的为侵略中华做着充分的准备呢!我们还不知道我们即将面对的灾难。
19__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的序幕。
因为蒋的坚持不抵抗政策使得日本迅速侵占了中国东北,从而加快了日本侵华的进程,加深了日本嚣张的气焰,加强了日本侵华的部署,加紧了横扫亚州的动作。
共产党站在时代的高度分析了当时的时局,做出了团结全国,共同抗日的主张,获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
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和巩固;游击小分队陆续组成并发挥作用;抗日统一战线慢慢的壮大;中国军队英勇的开始阻击日军?而此时蒋介石也无力顾及安内的事情,也加紧投入到抵抗外来侵略的战略上来。
我们都知道,蒋先生小时后深受入学的熏陶,青年时代是去日本留过学的,是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而且在民国成立后追随孙先生,它在军事、政治、文学才能和素养也是相当精明的。
所以在孙先生逝世后,中华民国在他领导下也具有相当的战斗力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后决定社会实践的地点选在位于浦东新区川沙镇华夏东路2629号的川沙烈士陵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十二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十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c4e3f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9.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十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1在中国近现代史这一课上,我们触摸到中国是怎样从满清的闭关锁国走向屈辱与压迫,又惊叹于我们的民族是如何在一群青年的带领下走向血性勃发,走向改革与复兴。
最使我惊叹的,是陈独秀、李大钊等青年人以自己的学识与一腔年轻的热血将马克思的理想介绍给古老的中国,使腐朽与愚昧一步步走向终结,使中国的所有青年觉醒奋进,使中国成长而后壮大,最终成为历史的必然。
掩卷沉思,同样的年轻岁月,相仿的受教育水平与成长环境,相似的热血,为什么我们没有做出如此惊天地的事?想当年的中国,列强侵袭,军阀主义蹂躏着四万万中国同胞的精神与灵魂,那时的时局无疑是困难的多的。
然而,正是在那个时代,青年的灵魂获得了觉醒,一次次搭上前途的请命、游行,一次次秘密的会谈、筹资,青年的热血酿成了旧中国的灵丹妙药,一剂马列主义救了一头震天撼地的东方雄狮。
想今天,为什么自己没有如此的豪迈霸气勇于实现自己的大理想呢?是自身的觉悟不够;是自己思考的过于狭隘;是自己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即中国的命运,自己的理想就决定了民族的未来;是自己从未将自我与中国联系紧密;是自己的发展从未与大众紧密相连。
而,这一切未做之事,都是从小党所教育过我的,只有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自己的成长才能与世界休戚相关,只有让党的光辉存在心间,才能永恒的提醒自己:不被世界抛弃,做有大作为的中国人,做有理想的永远的青年。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历尽千辛万苦,探索真理,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代表先进地主阶级统治集团的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和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都不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族主义革命仍然解决不了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的问题。
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之后所作出的一种选择。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从资本主义转向了社会主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e85e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1.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二、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借鉴这段历史为社会发展提供经验。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针对不同年龄层和教育背景的人群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1.关于近代史的了解程度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对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重要事件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南京条约等。
但是,也有一些受访者表示对这段历史了解有限。
2.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近代史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五四运动,进一步加强了思想解放和文化创新的意识。
新文化运动的思潮推动了科技和教育的进步,提倡男女平等和民主自由。
此外,近代史的一系列政治还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
3.人物对历史的影响我们调查了一些近代史的重要人物,包括孙中山、鲁迅和陈独秀。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这些人物在历史上担起了重要的角色,并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他倡导的“三民主义”思想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先驱者,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对中国的文化解放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领导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借鉴历史经验通过实践调研,我们认识到中国近代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其中一些经验可以为我们今天的社会进步提供启示:1.科技创新和教育进步是现代化的关键,应该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
2.推动思想解放和文化创新,提倡民主自由和男女平等。
3.崇尚勇于和创新的精神,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
五、结论通过这次调查实践,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国近代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这段历史对于我们今天的借鉴价值。
通过学习历史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6篇)
![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cdb36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3.png)
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6篇)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6篇)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近现代史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关键并非只掌握知识而在于隐藏在历史知识背后的思想。
这种思想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培养人们判断是非、分辨善恶的能力。
而当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改变时,他的行为方式必然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
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2通过本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我了解到了不同于高中时代历史的学习,不是为了死记硬背的去考试,更多的是让我们以史为鉴,铭记使命,学习经验。
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责无旁贷的要学习历先进中国人的勇气,信念,敢为人先,不畏权势的品质,是他们的汗水和鲜血造就了这个美好和平的时代,才有了这个繁荣昌盛,愈加富强的中国。
学习伟人,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应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3我们学习历史,不只只在于了解历史知识,更重要的,在对历史知识的总结之后,得出对现在有用的东西,在未来的生活中,使其发挥重要的作用。
历史不只是过去,更是未来,甚至,未来比过去更是他的内涵。
学习历史,知道发生的事,总结发生的事,分析发生的事,从而预测未发生的事。
这不是一个人的经验,是无数人的智慧结晶。
说了这么多,不过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历史的熏陶。
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4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使我们居安思危,体会那段侵华的国耻。
它警醒国民,“落后就要挨打”敬告青年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一部人民坚决的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更是一部艰辛勇敢的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近代史教学实践报告(3篇)
![近代史教学实践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b1114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1.png)
第1篇一、引言近代史是研究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历史。
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我开展了近代史的教学实践。
以下是我对近代史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近代史的背景、主要事件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2)太平天国运动(3)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4)义和团运动(5)辛亥革命(6)五四运动(7)国民大革命(8)抗日战争(9)解放战争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等,使学生了解近代史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
四、教学实践1. 课前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近代史的基本知识。
(2)制作课件,整理教学资料。
(3)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 课堂教学(1)讲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等,使学生了解近代史的基本知识。
(2)引导学生围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
(4)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后作业(1)布置相关历史事件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课后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710aa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9.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一、实践背景作为一名大学生,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为了增加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和思考,我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二、“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意义红色教育基地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前辈们的革命事迹而设立的。
它不仅是开展红色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阵地,也是深入学习和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窗口。
参观这样的基地,可以使我们近距离接触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活动内容1.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中国近现代史纪念馆和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基地,通过实地观看文物、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了解了红色革命斗争的艰辛和牺牲精神。
2.听讲座我们还参加了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讲座。
讲座的内容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事件、革命斗争的策略和思想,以及中国政局的变化等。
通过讲座,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
3.社会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我们还进行了一些社会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手段,我们了解了人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知程度、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期望等。
这些调查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信息,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史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四、收获与感想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革命斗争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是我们学习和传承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坚定信仰和奋发向前的重要力量。
同时,我也意识到深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明白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
在社会调查中,我还了解到一些人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对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关注度不够高。
近代史纲要社会调查报告
![近代史纲要社会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86e382cc7931b764ce1596.png)
近代史纲要社会调查报告篇一: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人:信计131-35-王佳二.调查时间:XX/6/20三.调查对象:大连中山公园四.调查内容:大连中山公园是位于中国大连市沙河口区的区属公园。
日占时期称为“圣德公园”。
由东北路、黄河路、联合路等街道围成,呈长方形,无围墙。
占地面积10200平方米。
走进公园,就被它的美景给吸引。
公园里有高大挺拔松柏,白花缀满枝头的槐树、和山楂树,还有我叫不出名长满红叶的树,红、白、绿相映非常漂亮。
绿茵茵的草地连成一片。
公园树林里随处可见,唱歌的、跳舞、练武术的、踢毽球、走步,好不热闹。
入公园的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建于XX年,其周围一带被称为“逸仙广场”。
前人赋予它们坚贞、正直、友爱的品格,给后人以美好的启迪。
山石凸凹,崎岖有致,小径石阶,参差不平。
雕刻着花鸟虫草的长廊又直又齐,亭台的地面又方又正。
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公园虽小,但由于建筑师的构思巧妙,使人在游览时,有一种景景连绵,“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每当夏日的夜晚,在水榭对面的华枫堂,常有中国民乐演奏会。
一曲《春江花月夜》,在水色山光的映衬下,将人们引向遥远的过去,带向大洋彼岸,让人如醉如痴。
中山公园中有中国古典花园应包括的亭、台、楼、阁四部分,花园的设计反映着中国道家的哲学思想。
崎岖对平坦,明对暗,大配小,刚柔相衬。
园内既有铺满睡莲的平静湖面,又有小桥下的潺潺流水。
花草树木中,松、竹、梅尤为显赫。
前人赋予它们坚贞、正直、友爱的品格,给后人以美好的启迪。
山石凸凹,崎岖有致,小径石阶,参差不平。
雕刻着花鸟虫草的长廊又直又齐,水榭与亭台的地面又方又正。
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公园虽小,但由于建筑师的构思巧妙,使人在游览时,有一种景景连绵,“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每当夏日的夜晚,在水榭对面的华枫堂,常有中国民乐演奏会。
一曲《春江花月夜》,在水色山光的映衬下,将人们引向遥远的过去,带向大洋彼岸,让人如醉如痴。
国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四篇
![国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ab0e4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a.png)
国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四篇万事开头难,什么事都要有尝试,都要有开始,都要有经过,都要有失败.在经历了在超市的工作之后,明白了很多事情开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与我们的想象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一个小小的超市的经营也不容忽视,不但要有细心,还要有策略,谋划.总之,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全.一、实习目的尝试经商的滋味,增加自己的阅历,因本人是文科生,需要有更多的体验,更多的经历.毕竟身在学校,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趁着寒假有这样一个节日,好好大干一场.二、实习时间三、实习地点四、实习单位和部门五、实习内容炎炎烈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又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我不能像大多数同学一样,暑假可以好好在家玩玩、休息休息.我必须为我下学期的生活费考虑.我从高中毕业那年的暑假开始就在超市里打工了.由于我的表现还不错,老板比较喜欢我,所以这个暑假答应我在他的超市打工是理所当然的了.还没有放假,我就打电话到超市了,问老板是否愿意让我在他们超市工作,老板满口答应,非常希望我来工作.我当然非常高兴啦!闲话少叙,言归正传.那年我还没有到超市上班之前,我有一个长辈就跟我说:上班要多做事,少说话!话虽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就不简单了.俗话说:做坏人简单,做好人难啊!只要做一件坏事,在别人的眼里,这个人就是坏人!要想在别人眼里改变形象的话,就要做无数的好事,但还不一定能改变.要在众多同事、干部眼里一开始就流下一个好的映像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于是,我制定了以下几大要点.一、我决不破坏超市的规矩.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然,作为一个单位也有相应的规定了.我们超市制定了很多的规定,比如:不可以串岗、不可以闲谈、不可以把手机带在身上等等.所谓不可以串岗,就是不可以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我们每个理货员都有自己的岗位――分属各个货架.比如,我是百货这边的,就不能随便跑到食品那边去,食品上的人就不能随便走到我们百货这边.食品那边比较大,还分三个部分:饮料和冷柜、饼干类、休闲食品.为什么不可以随便串岗呢?其实是这样的:我们乡下,顾客不像大城市的市民素质高,经常会有顾客偷东西的.如果我们随便离开自己的岗位,那么这边的货架就没有人看着,东西就很容易少掉!同样,“不可以闲谈”也类似这个原因,如国际歌理货员没事做的时候都在一起闲谈,那么就没人看着货物了,东西少了又是损失!还有,“不可以把手机带在身上”,这个规定看似严格,其实是有其中的原因的.以前超市的同事们上班互相发短信息,不认真上班,没人看着货物.所以,后来经理就规定了:不可以把手机带在身上!可以把手机带来上班,但要放在办公室.对于这个规定,大家还是很理解的,毕竟上班要有上班的样子的,超市的营收和自己的收入有很大的联系的.当然,还有很多的规定,比如:上班不可以抽烟、不可以坐下来等等.所有的规定我基本上都能自觉地遵守的.我认为,这些是最基本的,当然要遵守了.二、不管是谁,随喊随到.在超市做理货员,有时还是很忙的.特别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这三天是结帐的日子,很多的供货商都在这几天送货,然后顺便结帐.有时候,一连几家供货商送货来,这时候就忙了,有很多货物卸在收货处.仅有几个人在收货处是忙不过来的.既要验货又要把货装走.于是,他们就需要人来帮忙了.我是刚来的,当然不能呆在一边看了,为了表现好一点,我都是很主动地跑过去,把各个柜台的货物分开,并分别送到各个货架附近,再卸下来.如果是一般的货物倒是没什么,但有时候有的商家送的是饮料、酱油、食用油之类的货物就很重了.一箱都是好几瓶!很重的!我们超市进货都是几百箱饮料、几十箱油的,每卸一次都特别累!有时,睡觉到了早上,手膀都疼,还全身没劲!没办法,谁让我是新来的呢?所以,不管有多累的活,我都会很积极很主动地去帮忙.于是乎,我在同事眼里我是个积极的,在干部面前我也给他们留下了好的映像!三、如果没有货要上的话要找点事情做.所谓“上货”,是我们常说的话,说通俗点,就是“补货”.货架上的货物被顾客买走了,货架不就空了吗?还卖不卖东西了?这不行,得从仓库把同样的产品拿来补到原来的位子上去.如果超市的顾客很多的话,不能只顾着补货,要看着点的.当然,不是每时每刻都有货上的.有时,货架上的货物都补齐了,不就是没有事做了吗?就站在一个地方看着货架发呆,还是来回来回闲逛?当然不是了!如果没有什么顾客,也没有货要补,在过道里走来走去,被经理看到是不怎么好的,感觉上我没事做,在混时间!毕竟是私企老板,不会养一些闲人的.老板雇佣你,是要你为他创造财富的,不是养你的.所以,我应该找些事情做一下:抹货架.货架一段时间不抹后,就会有一些灰尘,顾客看到有灰尘的产品,感觉上就像这件产品时间长了、旧的,自然就不会买了.这样不但给顾客流下了个坏映像,而且货物就卖不出去了.谁也不希望我们的东西卖不出去的.其实,抹货架还有个好处:可以坐下来!这个很好,在超市是不可以坐下的,谁能连续站那么长时间啊?所以,在没有什么顾客而且没有货补时,可以抹货架.正是有了以上几点要领,我在超市表现还是相当好的.在超市里打工我还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现在,我们镇上的超市越开越多,大家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自然价格战就打起来了.有时候,还能看到有别的超市的员工到我们这里来看价格.我们有时候也被经理安排到别的超市去看价格.对于做“间谍”,我还总结了一个经验:要装作是买东西的顾客,而且一定要像!一般超市是不会对真正的顾客有疑心的.最重要的是:不能用笔抄价格!有的超市的员工就在我们这里用笔抄价格!自然,被我们经理请到办公室喝茶是少不了的.话说回来,商家的恶性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是绝对有好处的,但是作为经营者,我们是不愿意看到的!价格低了,利润自然就少了,我们的工资、奖金可都是与这个利润有着直接联系的啊!总的来说,在超市里打工是绝对有收获的.我提前进入了社会,提前了解了社会,对这个社会提前有了认识,我以后在社会上就能少走点弯路.更何况我暑假两个月还拿了一千多的薪水呢?虽然这一千块不算多少,但是算上学到的东西是不是很值呢?总比天天在家看电视、上网好吧?那么,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从我的找工作拉开了序幕.我穿着大头皮鞋,带着我的绿色毡帽,骑着我的二手脚踏车带着希望与渴望,开始了我的找工作的征程.一开始,对自己手工艺期望很高,没有月薪两千不干.经过艰苦的找寻工作,很多的地方的招聘都要有工作经验的优先,一听说我没有经验就跟我说“这样吧,你回去等消息吧,如果需要的详,我会通知你的”.经过多次面试的失败,我总结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是自己眼高手低,自己根本自身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五个方面是自己没有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总结了以前的失败的教训,摆正好自己的位置,仅正是社会实践只要有工作,能供饭吃,任何苛作都干.于是我找到了一家餐饮酒楼.老板看我人高马大,身体强壮,就让我来做传菜员.第二天,我便开始了我的暑期社会实践生活.刚开始的时候心理极不平衡.心想来从小到大读了这么多的书,家里花了那么多的钱把我培养长大成人,可现在只能端端盘子,瑞怎么着在学校里也是个学生会干部,多少也有点社会能力,心理学徒有点失落再加上传菜部领班是个小学文化的,还对我指手画脚,确实心理上很不舒服.国开开放大学各专业通用日常学习行为表现国开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应当成为全社会讲文明、讲礼貌的楷模。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4a05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f.png)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1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本学期,我们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史、国情,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特别是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近代革命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策略的正确和中国人民历史抉择的必然结果。
之所以这么讲,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1840年的鸦片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中国的主权丧失、领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压榨,中华大地沉寂在一片哀鸣之中。
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近代的仁人志士遍寻救国方案。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一些资本主义主张,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最终失败。
1860年,洋务派开始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企图在不改变落后的封建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实现“富国图强”的目标,结果在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
1895年,维新派走上历史舞台,开始了戊戌变法运动,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严重脱离群众,戊戌变法也最终失败。
1905年,孙中山组织同盟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同盟会组织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很多人企望中国就此走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但辛亥革命的最终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之后,各路军阀连年混战,人民生灵涂炭,中国社会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国人民悲惨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就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报告(3篇)
![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d6379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a.png)
第1篇一、引言近代史纲要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脉络、认识社会变革历程及其规律的课程。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我参加了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活动。
以下是我在实践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和总结。
二、实践教学活动概述本次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参观历史遗迹:我参观了南京总统府、中山陵、雨花台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亲身感受了近代历史的沧桑巨变。
2. 访谈历史见证人:我采访了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的老人,聆听他们讲述亲身经历,感受历史的真实与感人。
3. 参与学术讲座:我参加了由专家学者举办的学术讲座,学习了近代史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
4. 小组讨论与课题研究:我与同学们组成小组,共同讨论近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选择一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三、实践教学心得体会1. 增强了历史使命感通过参观历史遗迹、访谈历史见证人等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国历经磨难,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付出了巨大牺牲。
这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了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使命感。
2. 提高了历史素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学习了近代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
同时,通过参与学术讲座、小组讨论等活动,我学会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历史素养。
3. 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讨论与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分工合作,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4. 深化了对历史规律的认识通过实践教学,我认识到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规律。
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大势,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有益借鉴。
四、实践教学总结1. 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真实与感人。
2. 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d03a5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d.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一、引言中国近代史纲要,是高校历史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途径。
本次实践报告旨在通过实际调查和深入研究,对中国近代史纲要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中国近代史纲要概述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述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巨大变革和转型。
在这段历史时期中,中国经历了外敌入侵、民族危机、政治动荡以及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
通过对这段历史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现状和发展。
三、实践调查与结果分析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相关内容,我们进行了一次实践调查。
调查对象为高校历史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对于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他们也认为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也有部分受访者指出,该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内容过于简单、教学方法单一等。
四、建议与对策针对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该加强教材建设,完善教学内容,使教材更加全面、准确、深入地反映中国近代史的各个方面。
其次,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更多互动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最后,应该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五、结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该课程的实践调查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式和内容,相信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将会更好地服务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
姓名:****
专业:****
学号:*****
实践时间:2012.1.10
追寻革命的步伐
——参观中国革命博物馆
为了加强对新中国建立过程的了解以及学习革命先辈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在1月份寒假之际参观中国革命博物馆,一个充满革命气息的场馆。
首先,就中国革命博物馆进行介绍,中国革命博物馆建于1950年,于2003年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遥相望。
国家博物馆的外观气势宏伟,大气,中间顶部红黄相间的五角星特别引人注目。
进入一层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
是两坐佛身巨像。
进入一层中央的
是近现代的油画,在画上是一幅幅
有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到北伐战争,
爬雪山过草地,抗日革命,解放战
争,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大生产的
一幅幅壮观的场景。
一幅农民支援
北伐军图,毛泽东坐于中央,一群农民在其周围认真听主席的讲话,就在那简陋的环境中显得全国上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统一而做出的不懈的努力,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从爬雪山,过草地,抢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的图中,那是峥嵘岁月,长征途中,红军翻越了空气稀薄,终年积雪的坐坐群山,跨过激流飞涌,奔腾呼啸的条条江河,横穿沼泽纵横,荒芜人际的茫茫大草地,冲出国民党数十万的围追堵截。
在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中红军始终发扬着团结战斗,互相帮助的优良传统,取得了长征的最终胜利。
在这些油画中,再现了在抗日战
争时期我国军民抗日的那份热情。
地
道战,在冀中平原地带,我国军民挖
掘和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顽强的
战斗,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上留下了光
辉的一页。
“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
将来应有烈女标芳”,这是八女投江
后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
在日记中记载下的一句话,冷云等八位女战士宁死不屈,谱写出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史诗,在敌军面前,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共产党在面临物质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毅然号召各抗日根据地自力更生,生产自救,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南泥湾大生产的场景是一面鲜明的旗帜。
八路军第一二O师第三五九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南泥湾进行大生产,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使得原本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出现了处处是庄稼到处是
牛羊的场景。
北平
解放,傅作义深明
大义,接受解放军
和平解放北平的
条件,使得北平这
坐文化古城免于
再次遭遇战火的
破坏,保存了珍贵的历史文物,全国上下无不欢呼雀跃,北平城内更是一片喜庆祥和的场景。
在馆内还珍藏了早期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实物,第一次国共合作胜利北伐的文物,大革命失败时李大钊等英勇就义的绞刑架,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布告、武器,各革命根据地创立和建设中的文物,十九路军在一·二八松沪抗战中的缴获品,毛泽东为联合抗日给张学良的亲笔信,国民党统治区进步文化运动的实物,第二次国共合作下全民族奋起抗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大量实物和照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实物和照片,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签到簿、投票箱,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铜印、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的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等,这些都见证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道路上充满了曲折,同时也是在不断的进步。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见和所感深感新中国建立不易,更确切的说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和平,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现代化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