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与地球仪重难点知识点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证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站得高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二、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是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终点,过点方向改变)。
三、纬线和经线(重点)(1)观察地球仪看纬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六页(2)纬度的划分(南北纬、高中低纬、特殊纬线、会找长度相等的纬线、纬度分布规律判断北南纬N/S、南北半球的划分)(3)观察地球仪看经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七页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四、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重点知识提纲新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总复习资料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最初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麦哲伦全世界航行。
3、地球的大小:表面积:亿平方千米均匀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4、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旋转中心周期方向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地轴一天(24小时)自西向东日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地方时公转太阳一年自西向东四时变化、日夜长短的变化、五带5、经线与纬线经线纬线观点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①所有经线长度相等①纬线长度不一,赤道最长,特点②所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由赤道向两极渐渐缩短②纬③经线都是弧线线指示东西方向③纬线都是④经线都订交于南北两极圆圈(除极点外)6、经度与纬度经度纬度度数范围0°—180°0°—90°度数变化规律西经—度数向西增大W表北纬(N)—度数向北增大——用示东经—度数向东增大—用E表示南纬(S)—度数向南增大零度线确实定0°经线叫本初子午线0°纬线是赤道区分半球的界限20°W和160°E赤道7、高中低纬度的区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0二:地图1、地图三因素:比率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图例:地图中表示各样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中描绘各样事物的数字或文字。
3、比率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率尺的三种表示形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4、比率尺大小与图幅大小、内容详略、实质范围之间的关系:若图幅大小同样,比率尺越大则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尽,精准度越高。
比率尺越小则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准度越低。
重申:大范围地域的地图多采纳较小的比率尺,小范围地域的地图多采纳较大的比率尺。
5、海拔:地面某个地址超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址超出另一个地址的垂直距离。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与地球仪考点专题复习

地球上的五带是怎样划分的
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判断 0 °——30°是低纬度区, 30°——60°是中纬度区, 60°——90°是高纬度区
三、半球的判断
• 1、南北半球的判断 • 2、东西半球的判断
南北半球的划分
a.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
b.北纬在_____半球; 南纬在__南___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断
• 内容回顾 • 一、经纬度的判断 • 二、五带、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判断 • 三、半球的判断 • 四、经纬网两点间相对位置的判断
•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这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由上 图可以看出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也就是说小 于20度的西经和小于160度的东经在东半球上。通理大于160度的 东经和大于20度的西经在西半球上。如 :165°E在西半球上, 15°W则在东半球上
东西半球判断
1、经度小于20度位于东半球 2、经度大于160度位于西半球 3、经度20~~160度之间: 经度是东经度位于东半球,经度是西经度位于西半球
0°纬 2.在
线的北边是北纬,在南边是南纬。
增
大
75°
60°
45° 0°
东西经度的判断
0。 45。 90。 135。
90。 75。 60。 0。
增大
增大
E
W
判断的依据: 1.经线往东度数增大是东经,往西增大是西经。
0° 2.在 经线的东边是东经,在西边是西经度。
二、五带、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判断
• 1、五带的判断 • 2、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判断
四、经纬网两点间的相对位置判断
• 1、南北方向的判断 • 2、东西方向的判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本节主要介绍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经纬线的特点。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可以通过海边看到远处的帆船、月食、日食等自然现象来说明。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经纬线是地球表面的基本划分线,纬线是指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到极点缩为一点;经线是指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长度相等,都是半圆。
主要的经线有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有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可以通过经线纬线及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来判断,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本节主要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的轴心旋转,自转地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面对赤道的时候是逆时针,面对北极的时候是顺时针,一天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这导致了昼夜更替、时间的差异以及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公转周期是一年,自西向东,主要导致了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南北移动。
以北半球为例,二分二至点是指春分和秋分两天,这两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昼夜平分,阳光直射赤道。
夏至时,昼最长,夜最短,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时,昼夜平分,阳光直射赤道;冬至时,昼最短,夜最长,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气象部门根据二分二至日将北半球季节划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需要注意的是,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但月份相同。
地球上的五个带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热带是指南北回归线之间(23.5N~23.5S)的地区,这里有阳光直射现象;北寒带和南寒带是指南极圈(66.5S)以及北极圈(66.5N)以北的地区,这里有极昼极夜现象;而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地区被划分为温带,这里四季分明。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球体。
(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等)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右图)找出地轴、北极、南极、赤道,辨别经线、 纬线)1、纬线和经线(“横纬竖经”) 长度 方向形状 纬线 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指示东西圆经线一样长指示南北 半圆2、纬度和经度范围0° 划分 度数增加方向纬度 0°—90°(低纬:0-30度;中纬:30-60度;高纬:60-90度) 赤道 北纬(N ) 往北 南纬(S ) 往南 经度0°—180°本初子午线东经(E ) 往东 西经(W )往西3、南北半球划分界限: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东西半球划分界限: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
4、经纬网定位5、五带”的划分(读图熟记:五带的名称、分界线,现象。
)A 50°40° 30° 40° 60° 80°由经纬网图可知:A 点的纬度40°N ;经度60°E 。
位于北半球(南、北),东半球(东、西)。
高、中、低纬度归属中纬度。
“五带”归属北温带。
地轴北极南极经线赤道(纬线)将下图中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面向地球仪,应用手向右拨动地球仪,最迟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D 点。
(三)地球的运动 1、自转和公转绕转对象 周期 方向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 地轴 1天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公转 太阳1年自西向东季节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于冬季)2、公转(以北半球为例,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 点位置 昼夜长短 ③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全球昼夜等长④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内极夜 ①秋分 9月23日前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②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极夜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极昼(1)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画出公转方向。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证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站得高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二、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是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终点,过点方向改变)。
三、纬线和经线(重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四、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做题)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会判断经线、纬线,南北纬东西经的判别注意对应字母大写),判断两点位置方向(根据经纬线指示方向),判断东西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温度带。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期末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形状推测地球是球体——麦哲伦绕地球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2、地球的形状:球体。
3、地球的大小: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4、地球仪①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
②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
③赤道: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5、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纬度:规定赤道的纬度为0°,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赤道以北叫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叫南纬,用字母S表示。
纬线的特征:a:所有的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
(南、北极点除外,缩成一点)b: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最长,越向两极越短。
相同纬度的纬线长度相等。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纬线在地球上不存在,纬线有无数条。
e: 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有两座赤道纪念碑。
6、纬度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7、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经度: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算经线,即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这条经线向东为东经(E),向西为西经(W),各分180°。
东经和西经的180°经线重合,称为180°经线。
经线的特征:a: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
b: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d:纬线在地球上不存在,纬线有无数条。
e: 经线圈: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复习提纲

知识点四:经度和纬度
起止 度数 代表 符号 如何 区分 赤道的纬度为 0°,是纬 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北 和向南,各分90° 。 北纬:用N 表示, 南纬 :用 S 表示 纬 度 经 度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 0° , 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东 和向西,各分 180 。° 东经:用 E 表示, 西经 :用W 表示
经 线 度 数 规 律
180o 30o 20o 10o 0o
(西经)
10o 20o 30o
(东经)
180o
越往西度数 也越大
本 初 子 越往东度数越大 午 线
经 线 度 数 规 律
180o W 30o W 20o W 10o W
0o 本 初 子 午 线 10o
E
20o
E
30o
E
160o E 180o
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漫长过程
天圆地方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 是个球体。
确证:地球是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知识点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 3.地球仪:① 为了方便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 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 型,着就是地球仪,其形状为 正球 体。 • ②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颜色 、符号 和 文字 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 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 4.地轴:地轴是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即地球 仪绕着旋转的那根轴。地轴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的 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地 图上、地球仪上通常是上方)叫 北极 ;它是地 球上的最 北 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 南极。它是 地球上的最 南 点。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人教版七上地理第一节 地球和地图专题复习知识梳理

( ) ( )
6.经线度数规律
180o 30o 20o 10o 0o
(西经) 越往西度数越大 本 初 子 午 线
10o 20o 30o
(东经)
180o
越往东度数越大
7.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60o 30o 0o 30o 60o
90o
高纬度
60o
中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30o
0o 30o 60o
90
A: B: C: D: E:
20ºN 20ºN 60ºN 40ºN , 50ºN
,40ºW ; 北半球、西半球 ; ,40ºE ; 北半球、东半球 ; ,20ºE ; 北半球、东半球 ; , 100ºE ; 北半球、东半球 ; 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 20ºW ;
60º 40º E C D 20º 120º A B 80º 40º 0º 40º 80º
0 0 0 70 50 60
1700 1600 1500 D
C
W
E
N
E
W N S
S球
C: (5º N,170º E)
北半球、西半球
B: (5º S,10º E)
南半球、东半球
D: (5º S,170º W)
南半球、西半球
写出图中地点的经纬度位 置及所在半球位置:
N
4.几条重要的纬线
66.50N 23.50N
0o 23.50S
900N
北极圈 北 回 归 线 赤 道
66.50N
23.50N 0o 23.50S 66.50S
南 回 归 线
66.50S
南极圈
900S
1.写出经纬度:
1500 120
【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历史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科学的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是地球卫星照片。
2、地球的形状: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3、列举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①从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看船身;②站得高,看得远;4、地球的大③月食。
小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地球平均半径:A6371千米地球最大周长:B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C 5.1亿平方千米仪1、写“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的名称:A地轴,B北极,C南极,D纬线,E经线2、地球的最北点是北极,但是该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南方;地球的最南点是南极,但是该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
三、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1、经纬线特点形状特点指示方向长度特点纬线圆圈(不同的纬线之间互相平行)东西方向不相等(长度由赤道向两极缩短)经线半圆(所有经线都相交于两极)南北方向相等2、(1)一个人方向不变一直向南,方向不变,不能(能、不能)回到原出发点,最后只能到达南极。
(2)一个人方向不变一直向西,方向不变,能(能、不能)回到原出发点。
3、北纬用字母“N”表示;南纬用字母“S”表示;东经用字母“E”表示;西经用字母“W”表示4、0°纬线又叫赤道;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5、南北纬度的分界线: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6、东西经度的分界线: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7、纬度范围:0°~90°(从赤道到两极纬度度数由0°增大到90°)经度范围:0°~180°(从0°经线向东、向西经度度数增大到180°)8、南北纬的判断方法:方法一:0°纬线以北是北纬,0°纬线以南是南纬。
方法二:没有0°纬线情况下,就看纬度,纬度度数向北变大是北纬,向南变9、东西经的判断方法:方法一:0°经线以东是东经,0°经线以西是西经方法二:180°经线以东是西经,180°经线以西是东经方法三:没有0°经线和180°经线情况,就看经度,经度度数向东变大是东经,向西变大是西经。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1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考点总结

地球与地球仪
考点一: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1、南北方向(纬度):找极点
2、东西方向(经度):①经度未知:标注自转方向找劣弧
②经度已知:(1、同为东经大的在东2、同为西经小的在东3、东西经皆有其和<180东经在东)
考点一:(地心为圆心的大圆劣弧
段)
1、特殊情况:同一经线、相对经线圈、赤道、晨昏圈
2、一般情况:同一半球先往极点方向偏
考点二: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比较AB\BC\CD\AD大小
2、求矩形的面积大约为?
参考:同一经线上两点距离=纬度差*111
同一纬线上两点距离=经度差*111*cosX°
考点三:利用经纬网确定区域(参考特殊点)
1、世界地理特殊区域:
最短航线 A B
2、中国地理特殊区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XXX首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理是个球体。
2、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经度为°,它是东经(E)与西经(W)的分界线。
3、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赤道也是南纬(S)和北纬(N)的界线。
4、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是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
5、低纬度:°—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6、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为1天;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更替与时间差异。
分别说出ABCD各点节气的名称、日期、太阳直射的纬线名称、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7、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时间是1年;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四季变化,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在上图中说出字母代表的五带称号及数字代表的纬度数。
8、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它们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北纬23.5°);南回归线(南纬23.5°);北极圈(北纬66.5°)。
南极圈(南纬66.5°)。
寒带有极昼极夜征象,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征象,终年炎热,温带四季明白第三节地图9.比例尺、偏向和图例是地图的3个基本要素。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普通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1.把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线叫做等高线。
12.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是陡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是缓坡。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资料1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
14.地形分五类: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虚线A代表____B是____C是____D是____E是___虚线F代表____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5.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1、地球的形状:球体。
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4、经纬线特点:(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纬线经线纬线经线定义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长度特征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短,到极点缩为一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都是圆圈所有经线都是半圆南回归线(23.5°S)、北极点(90°N)、南极点(90°S)纬度经度起止度数0O ( 0O纬线叫赤道)—90 O N/S 0O ( 0O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O代号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赤道(0O纬线)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初子午线(0O经线)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 (用“W”表示);2、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 , 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S 。
2、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 E ), 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 W )半球划分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0 OW 和160OE 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 O W 向东到160O E 为东半球(20 O W —0 O —160OE );20 O W 向西到160O E 为西半球(20 O W —180 O —160O E )7、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解析(1例题解析【例1】下列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①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②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⑤流星现象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解析: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远航船舶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而火山、地震、流星现象与地球的形状无关。
答案:A(2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经纬线的唯一性,因为任何地点都只有一条纬线和一条经线通过,这样可以和其他地点加 以区别,从而确定该点的位 置。
谈重点:确定某点位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时, 要标注其经度和纬度,此时特别注意经度要标注东、 西经(0 和180°除外),纬度要标注南、北纬(0°除外)。
解析:本题是一道联系现实生产、生活的问题,可运用所学的 经纬网知识来解答。
从经线的分布规律可知,①②两地点都位于 20°W 经线上;③④两地点都位于 20°E 经线上;②④两地点都位于 20°S 纬线上;①③两地点都位于20°N 纬线上。
由此可知,②点符 合题目要求。
答案:B【例6- 1】有关经纬线长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纬线都等长B. 赤道的长度与经线等长C. 赤道的长度是经线长度的 2倍D. 赤道的长度比经线的 2倍稍长 答案:D【例6- 2】关于经纬线的正确说法是( )。
A.纬线总共180条B .经线总共360条C.经纬线有无数条 D .经纬线是斜交的基本方法一、经线和纬线的比较纬线经线定义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特 占 八、、 形状 特 除两极点外,都是一个圆 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圆圈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都相等方向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数量无数条无数条答案:C【例7- 1】某地以南为高纬度,以北为中纬度,以东为西半球,以 西为东半球,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图解版)

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考点1. 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地球仪的点和线:地轴:地球自转轴;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北极: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地球上的最南点赤道: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子午线):连接南北两极垂直于纬线的线4、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和经纬度: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形状特征纬线是一个闭合圆圈经线是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指示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数量关系无数条;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无数条;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长度分布赤道向两极缩为一点、每一条纬线长度不相等(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每一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纬度数划分纬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各增大到90°北纬N:北半球0°---90°N南纬S:南半球0°---90°S经度由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增到180°东经E:东半球20°W—0°--160°E西经W:西半球20°W—180°--160°E经纬度变化规律纬度数向北逐渐增大的为北纬纬度数向南逐渐增大的为南纬经度数向东逐渐增大的为东经经度数向西逐渐增大的为西经分界线确定南北纬分界线: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东西经分界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180°经线以东是西经,以西是东经半球划分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经线圈20°W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纬度划分低纬度(南北纬0°-30°)、中纬度(南北纬30°-60°)、高纬度(南北纬60°-90°)考点2. 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类自转: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公转: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周期1天1年旋转中心地轴太阳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季节变化,形成五带昼夜长短变化2、地球公转示意(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时间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昼夜平分(等长)昼长夜短昼夜平分(等长)昼短夜长南半球昼夜昼夜平分(等长)昼短夜长昼夜平分(等长)昼长夜短天文学现象北极圈以北极昼,南极圈以南极夜南极圈以南极昼,北极圈以北极夜半球热量相等北半球多,南半球少相等南半球多,北半球少南北半球季节状况3、4、5月份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的秋季6、7、8月份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9、10、11月份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的春季12、1、2月份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3、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分界线纬度范围特点A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23.5°N —23.5°S 有阳光直射现象,获得阳光热量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清单
(★为重点符号,△为难点符号)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绕地球一周→地球卫星照片。
2. ★地球形状证实是球体的事件:1519年~1522年葡萄牙的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旅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他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部位较扁的不规则球体。
3.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 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2.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但是地球仪无法反映地球的真实样貌。
)
3.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是人们假想的轴,并不真实存在。
4.北极:对着北极星,是地球的最北点。
世界上任何一个点,向北这
一个方向行走,最远只能到北极。
(所以站在北极,四周都是南。
)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
世界上任何一个点,向南这一个方向行走,最远只能到南极。
(所以站在南极,四周都是北。
)
三.纬线和经线
1. 纬线:
①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②★长度:所有的纬线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纬线相等的情况只有一种:两条纬线的纬度相同,如北纬30°和南纬30°是相等的长度。
纬线长度的变化:从赤道(0°纬线)到两极(90°纬线)长度慢慢变短,直到缩为两点。
③★指示方向:东西。
④重要纬线(课本P5图1.4):北回归线——北纬23.5°,南回归线——南纬23.5°,
北极圈——北纬66.5°,南极圈——南纬66.5°,北极——北纬90°,南极——南纬90°
⑤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2. 经线(子午线):
①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
②★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③★指示方向:南北。
④经线圈:必须是相对应的两条经线,且把地球分成两个相等的半圆。
这两条经线的度数和是180°,东西经正好相反。
3. 经度和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标定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度。
4. ★东西经的划分: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向东向西各作180°,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5. 南北纬的划分:赤道(即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也是南北纬的分界线,赤道以北的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称南纬,用“S”表示。
6.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7.★★△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及划分:西经20度(20°W)和东经160度(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向东至东经160度之间划分为东半球,西经20度向西至东经160度是西半球。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作用: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
★★★答题技巧:
一、(图片版)经纬度的具体判读:
标准写法:A(纬度°N/S,经度°W/E)北纬标N,南纬S。
西经W,东经E。
0°和180°无字母尾标。
二、文字口诀版:
1.在没有注明方向的地图上,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如何判断东西经、南北纬:看度数变化规律。
东经向东(右→)越来越大,写E。
西经向西(左←)越来越大,写W。
南纬向南(下↓)越来越大,写S。
北纬向北(上↑)越来越大,写N。
3.判断南北半球:是南纬(S)就在南半球,是北纬(N)就在北半球。
4.判断东西半球:小东大西。
度数小于20的,全在东半球。
度数大于160的,全在西半球。
度数在20与160之间的,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5.东半球具体包括的经度数:0°—20°W和0°—160°E(包括0°经线)
西半球具体包括的经度数:20°W—180°和160°E—180°(包括180°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