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教育改革趋势及热点问题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E ...
oecd 2030年教育框架

oecd 2030年教育框架
OECD 2030年教育框架
OECD 2030年教育框架是为了应对全球快速变化的经济、社会和
环境挑战而设立的。
该框架旨在为教育制定者和从业者提供准则和方向,以更好地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学生。
该框架强调了教育的终身学习价值,并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如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交技能。
此外,该框架强
调了教育的包容性原则,鼓励教育体系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
无论其社会背景和身份。
在OECD 2030年教育框架中,教育被视为全社会的责任,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努力。
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提供知
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价值观,以帮助他们成为积极、负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公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OECD 2030年教育框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
行动措施。
这些包括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制定灵活和创新的
课程、促进学生参与以及建立有效评估和反馈机制。
在这一框架的指导下,全球各国将加强合作与交流,并分享最佳
实践。
通过密切关注教育的发展,并采纳国际经验和教训,各国将能
够在2030年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和更好的教育结果。
总之,OECD 2030年教育框架为全球教育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蓝图,旨在应对未来的挑战,并确保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以实现
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经济合作和发展。
成立于1961年的OECD,由34个成员国组成,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网络。
这篇文章将探讨OECD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以及其研究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
OECD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
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领域的研究,包括宏观经济、国际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方面。
在宏观经济领域,OECD主要关注的是全球经济的发展情况和趋势,提供全球经济预测,并对政策进行建议。
在国际市场领域,OECD主要关注的是全球贸易和投资趋势,提供有关投资和知识产权的政策建议。
在劳动力市场领域,OECD关注的是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趋势以及政策对于就业的影响。
除此之外,OECD还关注环境、税收、创新和教育等领域,为成员国制定和实施政策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分析。
OECD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收集和分析数据、制定政策和提供专业建议等。
OECD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提供给成员国有关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信息,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了解经济和社会趋势,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同时,OECD也会在政策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都基于研究和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成员国优化政策。
除此之外,OECD还为各个领域的专家提供支持,例如与地方、国家和国际机构一起开发和实施各种合作项目,以及促进知识交流等等。
OECD的研究对于全球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OECD的经济数据、分析和政策建议对于所有成员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那些欠缺数据、分析和决策技巧的国家来说,OECD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同时,OECD的经济报告和调查也被视为全球指标,作为评估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其次,OECD的工作对于全球行业也非常重要。
OECD的工作成果可以用作全球经济和社会趋势的指标,而这些趋势对于投资决策、市场机会和公司战略确定都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OECD的研究对于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是一个由34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
它的目标是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并提供政策建议和交流平台。
OECD拥有广泛的工作领域,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
本文将介绍OECD的组织结构、成员国以及其在经济合作和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组织结构OECD的组织结构由三个层级构成:理事会、秘书处和专门委员会。
1. 理事会理事会是OECD的最高决策机构,由所有成员国的大使组成。
每个成员国在理事会上拥有一票,并且决策通常采取一致性原则。
理事会通过制定政策方针、审查工作计划和预算等方式指导组织的工作。
2. 秘书处秘书处是OECD的执行机构,负责协调和实施理事会的决策。
秘书处由一位秘书长和若干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分析数据、研究问题、起草政策建议等工作。
3. 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是OECD的核心机构,专门负责各个领域的工作。
目前,OECD共设立了23个专门委员会,涵盖经济、金融、税收、环境、能源、教育、就业等众多领域。
这些委员会由成员国派出的专家组成,负责制定政策建议、开展研究和促进经验交流。
二、成员国OECD的成员国主要由发达经济体组成,包括欧洲、北美、亚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的大部分经济体。
截至目前,OECD共有34个成员国,其中包括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经济强国。
这些成员国代表了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共同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和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合作与发展作用OECD在经济合作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建议OECD致力于为成员国提供具有政策性的建议,以应对全球性挑战和问题。
通过研究和分析,OECD帮助成员国制定和改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创新和就业。
在税收、教育、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OECD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建议。
《2024年PISA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的研究》范文

《PISA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教育领域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其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就是以评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评估项目之一。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PISA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的研究,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PISA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的背景与意义PISA作为一项国际性的教育评估项目,旨在评估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该测评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注重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而PISA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正是针对这一需求而设计的。
三、PISA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的方法与内容PISA问题解决能力测评主要采用情境模拟的方式,通过设定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条件下解决问题。
测评内容涵盖科学、阅读、数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测评方法主要包括自我报告和实际任务完成情况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PISA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的实施与效果PISA问题解决能力测评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实施,其结果对于了解各国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水平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一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二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四是学生的实践经验。
此外,PISA 问题解决能力测评还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反馈信息,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PISA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的挑战与对策在实施PISA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如何确保测评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测评标准和方法,确保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相同的情境下进行测评。
国际教育发展趋势(高等教育)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一)多元、公平、合作和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词在1998年举行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十年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议主题为“高等教育新动力、社会变革和发展研究”。
本次大会回顾了十年以来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新变化,高等教育已经彰显了其在消除贫困、维持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包括“人类千年发展目标”和“全民教育”在内的国际发展目标方面的重要贡献。
同时,大会研讨了未来影响高等教育政策与机构发展战略议程的新动力,进而提出高等教育如何满足国家发展和个人期望的具体行动建议。
本次巴黎会议重申高等教育在应对贫困、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挑战方面的作用,突出强调了高等教育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分别讨论了“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入学机会、公平和质量”、“国际化、区域化和全球化”、“学习、研究和创新”及“非洲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
公报呼吁各国政府应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鼓励多元发展、加强区域间合作,以促进全纳、多元知识社会的建立。
会议还警示,现阶段的经济低迷可能会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一个国家内部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教育质量之间的矛盾,这往往会给那些高等教育机会原本已受限制的国家带来新的挑战。
(二)凸显高等教育公共产品属性,政府责任加强传统上西方社会通常将高等教育界定为可交易的消费品,然而,过去的十年以来,各国更加强调高等教育本身的社会价值,加大了政府的投入。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增加了近一倍,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教育投入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
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 ,无论是教育公共经常开支占政府总开支的百分比,还是高等教育公共经常开支占教育公共经常总开支的百分比,巴西、秘鲁、巴拿马、玻利维亚、巴巴多斯、乌拉圭等国高等教育公共经济开支占教育公共经常总开支的百分比一直保持20%以上。
oecd提出的核心素养模型

oecd提出的核心素养模型OECD提出的核心素养模型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一直致力于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为了适应21世纪的需求,OECD提出了核心素养模型,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和技能。
这个模型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学科知识和技能、思维和创新、沟通和合作、个人发展和社会参与。
学科知识和技能是核心素养模型的基石。
学生需要掌握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如数学、科学、语言和艺术。
此外,他们还需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包括分析、推理和创造性思维。
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和创新是核心素养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估不同的观点和信息来源,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创造性思维则使学生能够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促进创新和进步。
沟通和合作也是核心素养模型的关键要素。
在现代社会中,沟通和合作能力对个人和团队的成功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倾听他人的观点。
此外,学生还应该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实现共同目标。
个人发展和社会参与是核心素养模型的最终目标。
学生需要发展自己的个人品格和价值观,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个人发展包括培养自信、自律和坚持的品质,以及培养适应变化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社会参与则要求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益活动,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OECD提出的核心素养模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技能。
通过学科知识和技能、思维和创新、沟通和合作、个人发展和社会参与的培养,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为自己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这个模型的实施需要教育机构、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取得成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一个由35个成员国组成的国际组织,旨在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
OECD成立于1961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在全球贸易、金融、能源和环境政策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其历史背景、组织结构、工作领域和成员国参与等方面探讨OECD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历史背景OECD的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欧洲复兴计划(Marshall Plan)控制委员会,旨在推动欧洲经济的恢复和重建。
1958年,该机构转变为,扩大了其影响范围,成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组织。
二、组织结构OECD的组织结构包括理事会、委员会、秘书处和专业部门。
理事会是由35个成员国的外交部长组成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OECD的政策和战略方向。
委员会则由代表各个专业领域的高级官员组成,协助理事会实现其决策并推动OECD的工作。
秘书处是由理事会任命的秘书长领导的行政部门,负责实施OECD 的各项决策和工作任务。
专业部门包括经济、金融、贸易、教育、科技、能源和环境等领域,为成员国提供政策建议和技术支持。
三、工作领域OECD的工作领域涵盖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增长、贸易、金融、教育、科技、环境和能源等。
在经济增长方面,OECD通过发布经济展望、透明度国际报告等多种形式,为各国政府和企业提供有关经济运行和投资环境的信息。
在贸易方面,OECD参与了许多重要的贸易谈判,如世界贸易组织和区域贸易协定等。
在教育和科技方面,OECD为成员国提供政策建议和技术支持,促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在环境和能源方面,OECD通过制定环境和能源政策的标准和建议,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国际合作。
四、成员国参与OECD的成员国包括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的35个发达国家。
所有成员国均享有平等发言权和决策权,并通过参与OECD的工作和项目,从中获得了广泛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同时,OECD也与非成员国和国际组织开展广泛的合作,以促进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步。
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现状与展望2011-1-4

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现状与展望上海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杨治平21世纪前十年,世界各国教育取得了新的发展,在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各级各类教育又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和改革方向。
本文拟结合对2010年莫斯科世界幼儿早期保育与教育大会和2009年巴黎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以及教科文组织全民教育监测报告和经合组织职业教育研究报告等相关要点的梳理,对目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并对世界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加以展望。
一、学前教育:筑建国家财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近20年来努力推动的全民教育中,首要目标之一就是推广幼儿保育和早期教育;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也提出了关于儿童健康、营养和教育有关的要求。
2010年9月27-29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与俄罗斯联合在莫斯科举办了主题为“筑建国家财富”的世界幼儿早期保育与教育大会,各国政府官员、学者、民间组织代表近千人出席大会,其中有65个国家派部长级官员与会。
会议强调各国财富不再以物质的多寡来定义,而取决于人力资本潜力;强调旨在通过提高成员国对幼儿早期保育和教育投资及收益的关注,促进幼儿早期保育和教育实现公平、普惠和广泛的发展。
莫斯科会议,作为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重要里程碑,达成了诸多共识。
如:学前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基石,有助于联合国千年发展会议关于消除贫困、教育、医疗等国际目标与共识的实现;学前教育可以改善儿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生活质量,可以通过消除贫富之间的不平等力图促进公平,从而对打破代际贫穷怪圈起到关键作用;学前教育符合成本效益,通过早期干预可以塑造儿童的优良品质,有利于改善小学及以后阶段的入学和表现情况,等等。
回顾近年来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到如下四方面的特点和趋势:1、各地区学前教育普及率持续上升,发展中国家差距仍较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学前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人数比30年前增加了两倍。
1999-2005年期间,全球学前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从33%提高到40%,全球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人数增加了2000万,总数接近1.32亿人。
国际教育、教育政策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国际教育、教育政策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国际教育是指跨越国界的教育活动和机会,旨在促进全球化意识、涉猎多元文化、提升语言能力和培养跨文化交流技能。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交流的不断加深,国际教育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育政策是指政府规划和实施的针对教育领域的各项政策。
教育政策涵盖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包括教育质量保障、师资培训、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改革等方面。
优秀的教育政策对于提高教育水平和实现教育公平至关重要。
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指人们对教育理论、教育体制、教育方法等进行探究和实践的过程。
通过研究和实践,可以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是改进教育政策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教育政策的重要基础。
以上三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密切相关,互相促进。
国际教育能够促进多元文化的涉猎和跨文化技能的提升,需要有针对性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
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践也需要充分借鉴国际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紧跟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
同时,通过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能更好地认识和探索国际教育,为国际教育发展提供更久远的智力支持。
总之,国际教育、教育政策和教育研究与实践是教育领域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三个重要方面。
只有在三个方面的协调配合下,才能真正实现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一、国际教育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国际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教育领域内的一个热点话题。
国际教育不仅涵盖了传统的交换学生项目和国际学校项目,还包括各种课程和项目,旨在向学生介绍其他文化和语言、鼓励学生拓展视野并发展跨文化交流技能。
当前,全球范围内,通过提供更多的国际教育项目,一些国家、学校、教育机构不断地增强了民众的国际教育意识,以及跨文化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这样的趋势也带来了一股国际教育势力,形成了全球性的教育市场,吸引着愈来愈多的学生和家长参与。
二、教育政策民众对教育的需求促使各国领导人和政府不断地调整和制定教育政策,以满足其人民和社会的需要,这些政策包括教育的定价和资助、初等和中等教育、职业和成人教育以及其他方面。
oecd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

oecd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1.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OECD鼓励各成员国提供高度灵活、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这包括建立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供实用技能和知识,为就业做好准备。
2. 预测和应对职业发展需求:OECD提倡各成员国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预测和应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
这包括通过评估市场需求、行业趋势等来确定培训项目,以确保职业教育与就业需求相匹配。
3. 职业教育的机会均等:OECD倡导各成员国通过采取包容性政策来确保所有人都能够获得职业教育。
这包括提供适合不同背景和需求的培训渠道,减少社会经济不平等对职业教育机会的影响。
4. 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OECD鼓励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确保职业教育与当前和未来的工作要求相适应。
这包括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为企业提供培训资源和合作机会。
5. 职业教育评估和质量保障机制:OECD强调成员国应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评估和质量保障机制,以确保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这包括建立能力标准、评估和认证机构,以及监测
和评估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效果。
总体而言,OECD的政策旨在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并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需求的匹配,从而为个人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
OECD

OECD继续教育投资的基本政策取向在经济竞争全球化、人力资本开发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各国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对继续教育的投资明显加大,政府逐渐成为继续教育投资的主要财源,企业在员工岗位培训上的继续教育投资也不断膨胀。
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说,如何用较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效益,是继续教育投资必须考虑的政策取向。
分析OECD(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继续教育投资的现状可以看出国际继续教育投资具有如下基本政策取向。
一、投资―效益取向:继续教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与企业生产紧密相关的职业领域例如,法国的成人大众教育具有非官方性、自发性的特点,政府几乎不干预它的发展。
而对成人职业继续教育,法国政府和工商界却高度重视,并积极给予资金投入。
这种经费的投入建立在“1%事业”的制度上。
国家立法规定:凡10人以上企业每年必须拿出相当于其工资总额的1.1%的经费作为继续职业教育税,用于对企业人员进行职业继续教育。
其中0.20/o交地方用于职工教育,0.1%交专门机构用于求职者的培训,0.8%由该企业经理用于本单位职工培训。
韩国政府决定从1991年到2000年,每年按国民生产总值1.5%的比例逐年递增企业教育经费,加大对企业教育的投入,以确保企业教育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西班牙2001年通过了新的《职业教育训练法》,瑞士2003年审议通过的《继续职业教育训练法》,都对职业继续培训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积极的财政支持。
继续教育投资-效益取向主要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和人力资本的理念,强调继续教育在人力资本开发上的工具性作用。
即通过继续教育获取的知识和观念将为国家、个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来自雇主对相关技能需求的“推力”和受雇主对寻求更好工作的“拉力”为继续教育投资―效益取向创设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研究也表明,与岗位相结合的“边学边做”式的培训能够有针对性地传授与工作相关的特殊知识、技术与观念,提高职工的合作精神和整体素质,并直接将这些特殊的人力资本结合到生产过程中,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oecd 类别 -回复

oecd 类别-回复“OECD类别”的主题下的文章。
第一步:介绍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一个由37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致力于推动经济合作和发展。
它的成员国覆盖了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旨在通过政策分析和经验分享来改善全球经济状况。
OECD的重点领域包括经济增长、社会福利、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等。
第二步:解释“OECD类别”在OECD的工作范围内,各个国家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这种分类可以基于多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教育水平等。
OECD类别并不是对国家进行评价或排序,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各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情况而设立的。
第三步:列举OECD类别的例子OECD将成员国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别: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
这些类别可以进一步分为次级类别,以更精确地描述各个国家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OECD类别的例子:1. 高收入国家:- 高度发达经济体:如美国、日本、德国等。
- 中等规模经济体: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等。
2. 中等收入国家:- 发展中国家:如巴西、中国、印度等。
- 转型经济体:如俄罗斯、南非、墨西哥等。
3. 低收入国家:- 最不发达国家:如尼日尔、刚果民主共和国、卢旺达等。
- 低收入经济体:如阿富汗、老挝、尼泊尔等。
第四步:解释每个类别的特点每个OECD类别都有其特定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状况有关。
举例来说:1. 高收入国家:高度发达经济体通常拥有稳定的经济和政治环境,高水平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以及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
中等规模经济体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高度发达经济体,但仍有相对较高的经济实力和人均生活水平。
2. 中等收入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在迅速增长,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贫困、不平等和环境问题。
转型经济体经历了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他们的经济增长率可能较高,但在一些领域仍然面临挑战。
3. 低收入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处于最困难的位置,面临贫困、疾病、教育不足等多重挑战。
《oecd》

《oecd》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一个由37个成员国组成的国际
组织,旨在通过合作和政策对话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OECD
成立于1961年,总部设在巴黎。
OECD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北美、南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家。
这些成员国共同致力于通过政策合作和经验分享来解决全球面
临的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挑战。
OECD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提高经济增长
率和就业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并确保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
实现这些目标,OECD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分析工作,提供政策建议,并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对话和合作。
OECD的工作领域涵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在经济领域,OECD关注经济增长、贸易、投资、税收、金融市场、创新和竞
争力等问题。
在社会领域,OECD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性别平等、改善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在环境领域,OECD关注气候
变化、能源、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除了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外,OECD还与非成员国、国际组织和私
营部门合作,以推动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OECD的成果和政策建
议对于各国政府、学者、企业和公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之,OECD是一个致力于促进经济合作和发展的国际组织,通
过研究、政策建议和合作来应对全球经济和社会挑战,为成员国和
全球社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OECD检索指南

国内镜像站首页:/content/oecd
列表包含所有OECD英文和法文 出版物,共计116个,按字母顺序 排列
国内镜像站
根据IP段控制,登陆后,页 面右上角显示贵校名称
橙色的S代表以订阅,有权限 浏览下载全文
国内镜像站
请对照查尔斯沃思网站上的出版物列表,查找、点击相应 英文版出版物。 /offices/oecd2.html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each Book
点击 ‘FULL TEXT’ 下载该书
Periodicals & Reference Works
使用左侧菜单可以浏览到 各种期刊名称。 或通过搜 索屏找到文章
‘OECD Economic Outlook’ Home Page
使用左边菜单可以进入往 期内容(之前年份) 。
OECD出版物包括将近4000种图书、报告,其中1500多种具有 电子版,此外每年增加200多种,还出版28种期刊和27种统计 数据库(数据库包括1965年以来的数据)。
图书
OECD共出版图书、报告4000余种,现在可以通过PDF的形式 在网上提供从1998年以来出版的将近1500种图书、报告的在线 阅览,而且每年还会增加200多种。这1500余种电子图书、电 子报告又分为20个类别,方便用户查找阅读。
数据库产品: 处理数据 Beyond 20/20 数据– 第三步
“View Report & Advanced mode” “查看 报告及高级形式”下 可以 ExcelTM, .csv or Beyond20/20形式导出数 据。
数据库产品: 处理数据 Beyond 20/20 数据– 注释图标
OECD图书的20个类别
未来教育的四种图景OECD《未来学校教育图景》报告要点与思考

未来教育的四种图景OECD《未来学校教育图景》报告要点与思考1. 定义与特征《面向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教育四种图景》报告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20年发布,该报告基于战略预见方法,对未来20年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报告中提出了四种未来学校教育的图景,并从教育目标和功能、组织和结构、过程和实践等维度进行了描述。
教育普及化:接受正式教育的人数将继续增加,大多数OECD国家将努力普及从幼儿到高等教育的机会。
文凭多样化:正式文凭仍然是取得成功的主要通行证,但其影响力逐渐削弱,人们可以通过广泛的非正式学习取得替代文凭。
技术推动:对教育研发的投资增加,新兴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课程关注:许多OECD国家开设相同的课程,使用相同的评估工具,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
价值观与态度:在高度重视知识技能的同时,价值观和态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推动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发展,OECD国家共享的学习资源和数据为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提供了支持。
教育服务市场化:教育服务逐渐由市场提供,学校、教育机构和企业等多方参与教育服务的提供。
教育质量与选择:教育外包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选择,但也对教育质量和公平提出了挑战。
政府角色转变:政府从直接提供教育服务转变为监管和协调教育市场的角色。
学校作为学习中心图景强调了学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主要特征包括:学习中心化: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中心,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
学习无处不在:学习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技术支持:技术的发展为无边界学习提供了支持,如在线学习平台、移动学习应用等。
终身学习:无边界学习鼓励人们终身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2. 实现路径与挑战实现未来教育的四种图景,首先要求教育系统进行深刻的适应性转变。
这包括从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转向更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及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向更加多元化和灵活的学习环境。
oecd范本

OECD范本1. 什么是OECD?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一个由34个成员国组成的国际组织。
它的目标是通过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推动经济增长、就业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OECD的成员国包括一些最发达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
2. OECD的历史OECD起源于1948年创立的欧洲复兴计划(Marshall Plan),该计划旨在帮助战后重建欧洲经济。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组织逐渐扩大了其范围和使命,并于1961年正式成立了OECD。
3. OECD的使命和目标OECD致力于通过政策分析、经验交流和政策建议来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
其主要目标包括:•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自由化;•提供政策建议以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贫困等;•改善全球治理,以确保公平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就业机会和提高生活质量。
4. OECD的工作领域OECD在许多不同领域开展工作,以实现其使命和目标。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工作领域:4.1 经济政策分析OECD通过对成员国经济进行深入分析,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关经济增长、就业和社会发展的建议。
这些分析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宏观经济、劳动力市场、教育、创新等。
4.2 教育和技能发展OECD通过收集和分析教育数据,评估教育系统的效果,并提供政策建议来改进教育质量和学生表现。
此外,OECD还致力于促进技能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劳动市场需求。
4.3 创新和科技政策OECD研究并提供有关创新和科技政策的建议,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竞争力。
该组织关注创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研发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科技转移等。
4.4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OECD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并帮助成员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挑战。
该组织通过政策分析和经验交流,促进绿色增长、资源效率和环境保护。
4.5 发展合作OECD通过与非成员国的合作项目,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该组织提供政策建议、技术援助和培训,以帮助这些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球学前教育发展趋势:注重提升师资队伍核心素养

全球学前教育发展趋势:注重提升师资队伍核心素养作者:李敏谊来源:《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20年第03期OECD国家重视幼教师资建设的有效经验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最新政策動向来看,这些国家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和保育,尤其是提升相关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
地处欧洲的OECD国家中,政府资助的学前教育机构占主流。
其他重要举措包括:提高专任教师工资,提升专任教师(主班老师)入职的学历门槛,提升在职培训的有效性,重视基于工作场所的培训等,并将专任教师的核心素养作为职前课程改革和职后培训质量提升的焦点。
与此同时,OECD国家的大量研究显示,师资队伍、学前教育质量及儿童发展成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些国家普遍意识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能够支持幼儿当前和未来的学习与发展,而其中“教师是决定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幼师是专业人员的认知渐成主流在西方发达国家,幼儿园教师职业认知的发展普遍经历了替代母亲、专业人员、研究者三个阶段。
在当下中国,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三种认知处于并存状态。
作为“替代母亲”的认知依然存在,作为“专业人员”的认知成为主流,作为“研究者”的认知开始兴起。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以及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将幼儿园教师看作替代母亲的认知已不能适应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特别是针对当前中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队伍不稳定、缺乏制度保障和专业支持、园长领导力需要大力提升的现实困境,我们必须既要注重从政府治理和制度建设等社会生态系统方面去关注核心素养,也要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提升师资自身的核心素养。
笔者通过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发现,近年来,大多数园长认为幼儿园教师是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专业人员”。
园长们认为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和卫生学构成了幼儿园工作的知识基础,对教师的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
在实践中,多数园长承认传统幼儿园教师培养中强调的“弹唱跳画”是教师的基本功,但一部分园长认为这些技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前教育的需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国际化——跨境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指将国际的维度或观念融合到大学的各主要功能之中的过程。
OECD虽未给予高等教育国际化以清晰定义,但由于跨境教育是高等教育 国际化的重要方面,因此OECD关注更多的是跨境教育。它认为,在20年前, 跨境教育的目标还主要限于政治、地缘战略、文化和发展援助方面。但现在, 它把跨境教育更多地视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杠杆,一种教育机构的竞争优势。
国际教育测试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TALIS国际教学调查项目 AHELO高等教育学习成果测评 PIAAC国际成人能力测试项目
国际教育测试
TALIS
AHELO
PIAAC
国际教学调查
是一项研究学校教师的 专业发展、工作条件和 学习环境的国际问卷统 计调查,旨在通过提供 关于教师教学的相关政 策分析,帮助各国评价 并制定有利于培育有效 的学校教育条件和教师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跨境教育迅速发展,中学后学生到境外学习是跨 境教育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经合组织成员国凭 借其经济实力、政府政策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地位,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留学生。 并主要集中在经合组织的六个成员国:美国(30%),英国(14%),德国 (13%),法国(9%),澳大利亚(7%),日本(4%)。经合组织国家跨境教 育的主要来源地区是亚洲、欧洲。亚洲是跨境高等教育的主要生源输出国, 在经合组织国家就读的亚洲学生占了经合组织全部外国留学生的43%,主要来 源于中国、韩国、印度和日本等国,中国向经合组织国家输出的学生占到10%, 居于首位。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跨境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
♦ 在研究的方法上,从哲学的探讨走向一种基于证据的教育政策研究。OECD 通过多边观察和评论,以及通过PISA等大规模的国际比较研究搜集数据, 开展评价,发现好的做法,向政府提供决策的“证据”和建议,“证据” 在决策中处于越来越中心的地位。
教育服务贸易
教育也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其中高等教育的服务贸易是最明 显的。一些OECD成员国已经在教育服务贸易中形成了他们的优势。 他们正在成为教育服务贸易的净出口国,而其他国家则从他们提供 的教育服务中获得好处。教育服务贸易份额最大的是出国留学,除 此之外,跨国的网络教学和在国外建立校园及其它教学设施等形式 的贸易虽然规模还不是很大,但是也正在迅速发展。贸易形式的教 育服务已经在某些国家成为一项主要的贸易,在澳大利亚、新西兰 和美国,教育服务贸易分别是他们本国第三、第四和第五大出口业。
♦ 从重视权利和入学机会公平到重视教育的结果公平和教育回报的公平。在 70年代,OECD关注个体的教育机会,以残疾人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实践和 女性教育等问题为核心研究问题,但是到了80年代以后,特别是新千年以 来,教育获取让位于教育结果,PISA的出现显示出OECD对教育结果和教育 质量的重视,卓越的公平成为OECD教育公平新的追求。
教育概览:经合组织教育指标
微观 中观 宏观
教育公平
60年代~80展是问题的核心
80年代~90 年代
经济驱动下的教育公平政策
劳动力市场、就业等问题成为OECD教育 领域研究中的焦点
90年代末 至今
数据驱动下的教育公平政策
国际数据和指标的比较成为OECD教育工 作的基础
教育公平
在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OECD在教育公平政策上有所弃,有所继承, 也有所发展。这种弃旧树新主要表现在:
♦ 在一定程度上舍弃了教育公平的社会文化意义,取而代之以一种经济 意义,在70年代,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民主化被提上日程,教育对经济作 用的最终目的是创造良好生活这一更广的社会目的。但是到了80年代以后, 教育公平则是为了促进个体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调查。
Thank You!
L/O/G/O
成人教育
现状
OECD
成员国
●各成员国的发展很不 平衡
●学习与工作相关知识 技术的成年人比例不 足 ● OECD 成员国的失业 者参与学习和学习与 就业有关的知识技能 者的比例都低于已经 就业的人
1996年在德国汉堡《 汉堡成人教育宣言》 2001年在韩国汉城成 员国教育部长、专家 学者共同回顾五年来 成人教育的发展经验 和新世纪成人教育的 发展路向……
专业发展的政策。
高等教育学习成果测评
是针对即将获得学士学 位的大学生所进行的国 际测试,目的是获取学 生学习质量的真实数据 ,以进行国际性的比较 ,使各参与国更好地了 解本国高等教育的情况 ,借鉴他国经验,改进 本国的高等教育政策。
国际成人能力测试
是针对成人能力和技能 的综合性国际调查,它 的特点是直接测试成人 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在工 作场所使用技术的情况 ,并且对被测试者相关 的教育和工作经历进行
瑞士《继续职业教育 训练法》 瑞典“成人教育创新 计划”
英国“学习城镇”活 动 西班牙《职业教育训 练法》 美国《全国成人扫盲 法》……
信息通信技术ICT
其重点是围绕信息通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引起的教育 文化的改变、网络教育与合作、学习上的数字鸿沟、数字时 代的教与学、教育研究与开发等进行的。在整个教育系统使 用计算机上网和发电子邮件及从事教学活动大大发展了。可 以说,在教育领域,以ICT为基础的教育、学习的热潮已经在 OECD成员国兴起。由于ICT的广泛使用,引起了教育和学习上 的多方面的变化,并对常规教育文化形成了多种挑战。
关注的问题
教育概览 教育公平 教育服务贸易 高等教育国际化 成人教育 信息通信技术 国际教育测试
教育概览:经合组织教育指标
教育指标体系是国际上监控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经合组织 早在 20 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并提出了初 步的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其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教育概览:经合组 织指标》(Education at A Glance:OECD Indicators)一书中。该 成果因其很高的决策与研究参考价值,被发达国家奉为国际比较教育 的“宝典”。它完备、准确而严谨,深化了人们对教育投入、教育产 出等方面的认识,也为各国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有效参考。 从1996年开始,OECD每年编写一期《教育概览》,以简洁易懂的方式 呈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数据分析、调查研究的结果,帮助各国教育政策 制定者更好地进行教育国际化政策决策。
国际组织教育改革趋势及热点问题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L/O/G/O 教育经济与管理
张钰
简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 经合组织(OECD),是由30多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 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 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并把 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成立于1961年,目前成员 国总数34个,总部设在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