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1.辨证与论治的关系2.金元四大家的学术特点3.辨证与辨病的关系4.中医整体观念5.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6.简述阴阳的相对性7.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8.谈谈你对“五行”的理解9.谈谈你对“藏象”的理解10.脾主升清的含义11.脾主运化的含义12.简述“肝主疏泄”13.简述“肺主治节”14.简述肾的功能及生理特点15.谈谈你对肺主宣发肃降的理解16.何为心肾相交17.简述小肠的生理功能18.谈谈你对三焦的认识19.心与脾的关系20.脾与胃的关系21.脾与肾的关系22.心与肾的关系23.论述脏与腑的关系与区别24.为何脾胃为“后天之本”25.为何“肾为胃之关”26.人体之气的来源27.气机与气化的关系28.气的作用29.气与血的关系30.津液的区别与联系31.津液的生成与代谢32.气、血、精与津液的关系33.经络的组成与功能34.简述“引经报使”35.奇经八脉的作用36.谈谈你对体质的认识37.风邪的致病特点38.寒邪的致病特点39.湿邪的致病特点40.燥邪的致病特点41.暑邪的致病特点42.火邪的致病特点43.六淫的致病特点44.疠气的致病特点45.痰饮的成因及致病特点46.瘀血的成因致病特点47.结石成因及致病特点48.简述“风为百病之长”49.简述“百病皆由痰作祟”50.疾病复发的诱因及类型51.正气与邪气在机体发病过程中的作用52.何谓“内生五邪”53.论述合病与并病的区别54.如何理解“冬伤于寒,春必温病”55.如何理解“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56.亡阳与亡阴的原因及临床表现57.气机失常的分型58.正治与反治的区别与联系59.何谓“三因制宜”60.如何理解“急则治标,缓则治本”61.治则与治法的区别与联系62.谈谈中医治未病。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1.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强调事物的相对性。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动态平衡。

阴阳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五行学说: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是描述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生理病理变化的符号和方法。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互制约,构成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理论。

3.气血理论:气是构成人体基本物质的能量,血是营养物质的载体。

气和血在人体内部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气血的运行和充盈与健康密切相关。

4.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部的概念,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系统贯穿整个人体,连接脏腑、肌肉、骨骼等组织器官,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5.脏腑学说:脏腑是中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分类和认识。

脏腑功能相互关联、相互依赖,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

脏腑功能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6.病因病机:中医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的认识。

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因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病机包括病邪入侵、正气受损、脏腑功能紊乱等。

7.辨证论治: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

辨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机,判断疾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采用针灸、草药、推拿等治疗方法,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恢复身体健康。

8.药物学:中医药物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草药以及一些矿物和动物性的药物,根据其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方式等进行分类和应用。

9.针灸学:针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强调整体调节和个体差异。

10.养生学:中医强调养生,预防疾病重于治疗疾病。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通过调整饮食、运动、休息、心理等方面,保持身心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一、绪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④、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知道疾病的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 火曰炎上: “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

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爰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7、五行的生克关系:1) 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五行的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一、基本观念
1、五行理论
五行理论是中医自古以来一直最根本的理论,是中医思想的基础理论,是中医祖先所探索的有关自然规律的重要成果。

五行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具有印象、相生、相克等属性和互动关系,它们组成了
一个统一的天地人统一体,共同调节人体生理、病理、精神状态等各个方
面的动态平衡。

2、阴阳理论
阴阳论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是指肉体和精神的虚实状态,
是以阴、阳之间的相生相克为基础的,是对外界环境与其内在变化的系统
性描述,它被认为是调节自然界流动变化的根本自然规律。

3、气机理论
气机论是指人体内的气活动机制,是指人体内各部位活动的基础,气
是调节人体机能的动力,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变聚稀之物,从而改变
人体的状态。

气是人体活动的动力,是控制体内各种活动的动力,也是行
使抗病能力和调节机能的动力。

4、血脉理论
血脉学是中医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以血液的流动为前提,认为血液
的活动机制是支配人体机能的基本要素,中医认为血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
本物质,认为血液的流动是维持身体机能的基本要素,血液的流动不畅会
影响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1.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它强调“要治病,先求人体整体的协调与平衡”。

2.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辨证施治、辨证施药。

3.中医的阴阳学说:中医学认为存在着阴阳两种相对对立而统一的基本范畴,阴阳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内,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了整体的动态平衡。

5.中医的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和能量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贯穿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起着重要影响。

6.中医的气血理论:中医学认为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主动,血主静,二者密切相互关联。

气血的运行畅通与否决定了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否。

7.中医的病因病理学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失调等外因内因。

疾病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

8.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个方面。

中医强调辩证论治,注重从整体、动态、直观的角度进行诊断,通过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得出全面准确的诊断结果。

9.中医的药物学:中医药物学包括草药学和中药制剂学两个方面。

草药学研究草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作用等;中药制剂学研究中药的制备工艺和配伍规律。

10.中医的预防保健:中医强调预防保健,注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中医的预防保健包括养生、食疗、按摩、气功等多种方法。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知识的汇总。

这些知识对于学习中医学和应用中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基础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

因此,建议学习者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这些重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要点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2、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3、“亢则害,承乃制,治则生化”理论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4、《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善病洞泄寒中”的季节是长夏;“善病风虐”的季节是秋季5、《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泛泛乎万物有余”脉象指的时间是夏日;“蛰虫周密”脉象指的时间是冬日6、《灵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 … … … 多以旦慧”,是因为人气始生,病气衰;“夫百病者,…………多以夕加”,是因为人气始衰,邪气始生;“夫百病者,…………多以夜甚”是因为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一身;疾病病情随昼夜时间节律而变化,其病“安”的时间是昼7、精气概念源自水地说8、气的概念源自云气说9、精气首见于《管子》10、对立制约:正常:“阴平阳秘”、“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反常: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阴虚则阳亢;“阴平阳秘”→阴阳的对立与消长11、互根互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离决,精气乃绝”12、消长平衡:“阴消阳长”、“阳消阴长”13、相互转化:“物极必反”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14、《素问· 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15、“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互和与平衡:阴阳互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气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

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一节五行学说五行的基本概念和吾兄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源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五行相生与相克:“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时(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响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第二节气一、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气机的含义、气的运动形式及其脏腑的关系气的运动称作气机,简单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五脏: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在中为升降之枢纽;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中寓升。

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气滞: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气逆: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气陷: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气脱: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气闭: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脏腑气机失调: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肾不纳气,肝气郁结等三、 气的生理功能、气的分类和概念1.推动和调控作用:推动: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脏腑经络的功能;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布及排泄;调控:阴阳二气功能协调,维持着生命活动。

2.温煦和凉润作用:温煦: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促进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有助于脏腑、官窍、形体、经络的生理活动。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一、整体观念二、病因学说中医病因学说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为基础,将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外感是指人体被外界邪气入侵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等六淫;内伤是指由内因导致的疾病,主要包括七情、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

病因的认识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三、病机学说中医病机学说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的总结,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认为疾病发生主要由正气与邪气的相争产生,邪气侵入人体后与正气发生斗争,形成病机。

病机可以分为六淫、七情、饮食、劳伤、化瘀、痰湿等,不同的病机表现为不同的病症。

四、诊法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有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来判断疾病情况;闻诊是通过听患者语音、咳嗽声、腹部声音等来判断疾病情况;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程、生活习惯等来判断疾病情况;切诊是通过按摩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情况。

通过四诊法,中医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治法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食疗等。

其中,药物治疗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选用中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是通过在人体的穴位上刺激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疾病的康复。

推拿治疗是通过按摩人体的经络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疾病的康复。

食疗是通过合理饮食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六、阴阳学说中医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阴阳二气的属性,包括人体。

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时人体健康,失去平衡时会产生疾病。

中医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来治疗疾病,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阴阳学说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这些知识点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于理解和应用中医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 ,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医学教育 | 网搜集整理“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1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就是整体观念,二就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就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得某一阶段得病理概括。

3、辨证,就就是将四诊所收集得症状与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得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得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得证候得过程。

4、论治,就是根据辨证得结果,确定相应得治疗原则与方法。

5、“同病异治”,就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得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得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得发展阶段,所以表现得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就是指不同得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得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就是有机得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得活动。

8、阴阳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得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得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得内涵。

阴与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得事物与势力,又可以代表与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得两个方面。

9、阴阳得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得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得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得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得对立制约;②阴阳得互根互用;③阴阳得交感互藏;④阴阳得消长;⑤阴阳得转化;⑥阴阳得自与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
一、整体观念
1.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2.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相互生克制约,描
述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二、病因学
1.外感病因:外感病因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等外界因素的侵袭。

2.内伤病因:内伤病因主要由大饮食、情志内伤、劳倦过度、外伤等
内因引起。

三、诊法
1.望诊: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

2.闻诊:通过闻病人的气味来判断病情,如口臭、体味等。

3.问诊:通过与病人交流询问病情、病史、症状等来判断病情。

4.切诊:通过按摩病人的经络、穴位等来观察疼痛、变化等来判断病情。

四、治疗原则
1.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
析和判断,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寒热平衡:中医治疗强调寒热平衡,通过调节营卫气血、平衡阴阳
来实现治疗目标。

3.补虚扶正:强调通过补益虚弱的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4.祛邪治病:当身体出现病理变化时,通过祛除病邪来达到治疗目的。

5.综合治疗: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治疗手段,形
成综合治疗的体系。

以上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简洁总结,这些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贯穿于
中医的所有研究和实践中。

掌握了这些理论的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
应用中医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绪论1、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的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柩》,价值:《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张仲景价值:第一部提出辨证论治的原则的著作《神农本草经》:价值: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难经》:3、王叔和,《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4、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功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1)整体观念: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体│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体└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2)辨证论治: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证候反映疾病不同类型的本质,表明了证候的空间性特征└证候反映疾病的阶段性本质,反映了证候的时相性特征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阴阳学说:一、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①、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③、比较对象不同:事物的阴阳属性往往是通过比较而划分的。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制约 4、阴阳消长2、阴阳互根互用 5、阴阳转化3、阴阳交感与互藏 6、阴阳自和与平衡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脏腑形体分阴阳(记住谁属阴谁属阳)阳:上部体内腹四肢内侧五脏(肝心脾肺肾)阴:下部体表背四肢外侧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五脏┌心┐阳┌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脾│阴│阴中之至阴└肾┘└阴中之阴(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动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阴阳失调:①、阴阳偏盛:形成实证,阳偏盛形成实热证,阴偏盛形成实寒证②、阴阳偏衰:导致虚证,阳虚出现虚寒证,阴虚出现虚热证┌阴阳偏盛→阳盛则热——实热证︱↘阴盛则寒——实寒证阴阳失调︱阴阳偏衰→阳虚则寒——虚寒证︱↘阴虚则热——虚热证└阴阳互损→阴虚不能生阳——阳虚↘阴阳俱虚↘阳虚不能生阴——阴虚↗(四)、用于疾病的诊断:2、概括疾病的证候:表证、热证、实证者属阳证里证、寒证、虚证者属阴证(五)、用于疾病的防治:2、确定治疗的原则:①、阴阳偏盛:有余之证(实证)——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阳偏盛:阳盛则热——热者寒之(记住结论)(实热证)阴偏盛:阴盛则寒——寒者热之(实寒证)②、阴阳偏衰:不足之证(虚证)——虚则补之阳偏衰:阳虚则寒——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虚寒证)——“扶阳抑阴”阴偏衰:阴虚则热——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虚热证) ——滋阴制阳第三节五行学说一、五行的概念:(一)、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考点需要掌握。

下面将对这些考点进行总结。

一、中医的基本哲学思想中医学源于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思想是以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中,需要了解中医的哲学思想,并能运用这些思想解析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

二、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思想,强调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特点,对疾病进行辨证断病,然后针对病因病机进行治疗。

三、中医的基本范畴中医的基本范畴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阴阳的平衡与协调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对中医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气血津液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

四、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体、脉象等来确定疾病的较为直观的方法。

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言语、呼吸、咳嗽等来判断疾病的特点。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发病情况等来获取疾病信息。

切诊是通过切脉来了解患者的脉象,进而判断疾病的情况。

掌握这些诊断方法的基本技巧和要点是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

五、中医的病因病机中医强调病因病机的诊治,病因是指引发疾病的原因,病机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中医理论中常用的病因包括外感、内伤、情志、饮食、过劳等。

病机则包括寒邪、热邪、湿邪、燥邪、风邪等。

了解病因病机对于辨证论治和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六、中医的防治方法中医的防治方法包括调摄、攻邪护正和辨证施治。

调摄是指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生活方式,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攻邪护正是指通过治疗方法,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知识汇总绪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问世。

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是: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4.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5.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6.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侯,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2.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3.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基本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比较对象不同;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4.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5.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6.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7.脏腑形体阴阳属性:心—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阴,脾—阴中之至阴;8.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9.阴阳分析病理变化:阴阳失调主要表现形式:“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绪论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金元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1、病、症、证的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2、辩证与辨病辩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

辩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

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的总体病机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不同,故反映的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异病同治: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神的概念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源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源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互和与平衡:阴阳互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气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三节五行学说五行的基本概念和吾兄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源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五行相生与相克:“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时(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响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第二节气一、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气机的含义、气的运动形式及其脏腑的关系气的运动称作气机,简单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五脏: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在中为升降之枢纽;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中寓升。

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气滞: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气逆: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气陷: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气脱: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气闭: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脏腑气机失调: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肾不纳气,肝气郁结等三、 气的生理功能、气的分类和概念1.推动和调控作用:推动: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脏腑经络的功能;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布及排泄;调控:阴阳二气功能协调,维持着生命活动。

2.温煦和凉润作用:温煦: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促进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有助于脏腑、官窍、形体、经络的生理活动。

凉润:阴气具有寒凉、柔润、制热的特性。

3.防御作用:护卫肌表,抵御外邪及驱邪外出的作用。

4.固摄作用:固护、统摄和控制体内的液态物质。

如血、津液等。

5.中介作用:脏腑之间依赖气相互联系(感应传递信息以维持机体的整体联系)第三节 血血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血液正常循行必须具备的先天水谷自然元气——通过三焦循行全身宗气——积聚于胸中,走息道以行呼吸,营气——行于脉内 卫气——行于脉外三个条件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主要具有濡养和化神两方面功能三个条件:①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②气的固摄作用③血液的状态粘稠清浊第四节津液津液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具有滋润濡养、充养血脉的作用生成:津液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分即有关脏腑的生理机能而生成输布: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主要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调控(主宰)、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三焦的通利排泄:通过尿液和汗液完成——肾(主要)、肺、脾第六节气血津液的关系1.气和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含义气血相对而言,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关系气能生血: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气为力气能行血:血液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气能摄血: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血能养气: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血为开血液的濡养血能载气: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2.气和津液的关系类似于气与血的关系、血与津液的关系3.津血同源的概念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之为“津血同源”第三章藏象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藏象的概念藏象:又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范畴生理特点五脏肝、心、脾、肺、化生和贮藏精气肾六腑胆、胃、小肠、受盛和传化水谷大肠、三焦奇恒之府胆、脑、髓、骨、脉、女子胞中有空腔类于六腑,贮藏精气似于五脏,但明显别于二者第二节五脏五脏体华窍志液生理功能生理特性肝筋爪目怒泪主疏泄、主藏血肝为刚脏、肝气升发心脉面舌喜、惊汗主血脉、主藏神为阳脏而主通明脾肉四肢口、唇思涎主运化、主统血脾气主升、喜燥恶湿肺皮毛鼻、喉忧、悲涕主气、行水、朝百脉、主治节华盖、娇脏、肺气宣降肾骨、髓发耳、二阴恐唾藏精、主水、纳气、主蛰守位第三节、六腑六腑生理功能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胃受纳水谷,腐熟水谷;胃气通降,喜润恶燥小肠受盛化物,泌清别浊大肠传化糟粕,主津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六腑之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水液部位之三焦通行诸气,运行水液膈、脐划分部位之三焦,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第四章经络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三、十二经脉的名称与循行规律阴经阳经循行部位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上肢后端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上肢中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上肢前端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下肢后端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下肢中端足太阴脾足阳明胃下肢前经经端十二经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奇经八脉:统率、联络调节12经脉经脉与络脉十二经别:从12经脉别行的正经十五别络:较大的分支经络系统孙络:细小的络脉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内属—脏腑—同12经直接络属内外连属十二经筋外连十二皮部第六章病因三因学说:是宋陈无择总结前人理论所创的将致病因素分为三大类的学说,六淫邪气侵犯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售所伤为不内外因。

辩证求因:在整体观念指导下,除疾病发生的客观条件外,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症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第一节六淫六淫、六气的概念,六淫的致病特点,内生五邪的概念风、暑、湿、燥、寒、火—→六气—→太过,超过承载—→六淫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六淫风风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暑多挟湿湿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燥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火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邪易生风,动血火热邪易扰心神火邪易致疮疡内生五邪: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病理变化第二节疠气二、疠气的概念、致病特点、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与传染性的外邪疠气的致病特点:①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②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③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因素:气候、环境、社会、预防第三节 七情内伤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七情的致病特点七情内伤:怒、喜、思、忧、悲、恐、惊此七情反应太过或不及,超过了人体生理和心理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损伤脏腑精气,导致机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衰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下降七情首先影响心神(各脏应之)七情损伤相应之脏 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易损伤潜病之脏腑怒则气上:过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