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高三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北京各区2018届高三期末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精选解析

北京各区2018届高三期末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精选解析

北京各区2018届高三期末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精选解析2018东城期末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送别高适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送友人远行,内心惆怅郁结,夜已三更,难以入眠。

B.夜晚萤虫飞舞、秋叶飞落,秋雨连绵,诗人梦中又见友人。

C.报晓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声声马嘶,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

D.诗人匆忙出门想送别友人,但驻足遥望,却不见友人身影。

16.诗人借钟声、马嘶衬出了清晨的宁静。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赠汪伦》)B.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

(黄滔《马嵬二首》)C.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李约《观祈雨》)D.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

(李中《思九江旧居三首》)17.《送别》与《别董大》都是送别诗,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及抒情方式有所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①本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白居易《琵琶行》也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其诗云:“_______,________。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②本诗写送别,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到了自己与家人团聚的场景:“乃瞻衡宇,_______,僮仆欢迎, ________。

”③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之作,王诗云:“城阙辅三秦,________。

与君离别意,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B16.D17.(6分)要点一:《送别》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惆怅不舍的心情;《别董大》写诗人对朋友的鼓励,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心态。

201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分类汇编带译文鉴赏版

201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分类汇编带译文鉴赏版

201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分类汇编一、【2018年高考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4.B15.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精准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

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

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

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野歌《野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前四句紧扣诗题叙事,后四句诗人脱口抒怀,表达了诗人“屈穷心不穷”的高远志向,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热情向往。

全诗以写景收结,寓议论、抒情于景物描写之中,意境深远,脉络清晰,音节浏亮,基调昂扬,充满了激情。

作品名称野歌创作年代中唐作品出处《全唐诗》文学体裁七言古诗作者李贺作品原文野歌1鸦翎羽箭山桑弓2,仰天射落衔芦鸿3。

麻衣黑肥冲北风4,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5,枯荣不等嗔天公6。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7。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野歌:在田野中放声高歌。

鸦翎羽箭:用乌鸦羽毛做成的箭。

山桑:即桑树,木质坚韧,可制弓箭。

2018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2018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2018高考
诗歌鉴赏
真题汇编
【新课标I卷】
• • • • • • • 阅读下面这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B
•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 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 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 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 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 • • • • • •
本题考查“酒”的作用,结合诗歌第二联,“酒为旗鼓”“ 势从天落银河倾” 可以看出运用比喻修辞,为下文积蓄了气势。“须臾收卷复把酒” 瞬间就完 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 畅淋漓,表现了其踌躇满志。 故答案为:D;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 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 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 意足、踌躇满志。 【点评】本题考察内容侧重句意理解和情感赏析,比较基础,难度不大。 考查意象的作用,属于常考题型,难度属于中等。 【参考译文】 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 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 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 感觉酣畅淋漓。
• 【考点】炼字、关键字类题目,思想内容、 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2018东城一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9-14题。

今言当世之务者,必曰所先者,宽赋役也,劝.农桑也,实仓廪也,备灾害也,修武备也,明教化也。

此诚要务,然犹未知其.本也。

臣以为所尤先者三焉,请为陛下陈之。

一曰立志,二曰责任,三曰求贤。

三者本也,制于事者用也。

有其本,不患其无用。

三者之中,复以立志为本,君志立而天下治矣。

所谓立志者,至诚一心,以道自任,以圣人之训为可必信,先王之治为可必行,不狂滞于.近规,不迁惑于众口,必期致天下如三代之世,此之谓也。

夫以一夫之身,立志不笃,则.不能自修,况天下之大,非体乾刚健,其能治乎?自昔人君,孰不欲天下之治?然而或欲为而不知所措,或始锐而不克.其终,或安于积久之弊而不能改为,或惑于众多之论而莫知适用。

此皆上志不立故也。

臣观朝廷每有善政,鲜克坚守,或行之而天下不从。

请举近年一二事以明之。

朝廷以今之任人未尝选择,一用荐举之定式,患所举不得其人也,故诏以饬.之,非不丁宁,然而当其任者如弗闻也。

陛下以为自后所举果得其人乎?曾少异于旧乎?又以守令数易之害治也,诏廉察之官举其有善政者啤之再任,于今未闻有应诏者。

岂天下守令无一人有善政邪?苟陛下之志先立,奋其英断以必行之,虽强大诸侯,跋扈藩镇,亦将震慑,莫敢违也,况郡县之吏乎?故臣愿陛下以立志为先,如臣前所陈,法先王之治,稽.经典之训,笃信而力行之,救天下深沉固结之.弊,为生民长久治安之计,勿以变旧为难,勿以众口为惑,则三代之治可望于今日也。

若曰人君所为,不可以易,易而或失,其害则大,臣以为不然。

稽古而行,非为易也。

历观前史,自古以来,岂有法先王,稽训典,将大有为而致败乱者乎?惟动不师古,苟安袭弊,卒至危亡者则多矣。

事据昭然,无可疑。

愿陛下不以臣之疏贱而易其言,则天下幸甚。

(取材于程颐《为家君应诏上英宗皇帝书》)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得解释,不正确得一项就是((3分)()A.劝.农桑也劝:鼓励B.或始锐而不克.其终克:攻破C.故诏以饬.之饬:告诫D、稽.经典之训稽:考察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得意义与用法,相同得一项就是((3分)()A.然犹未知其.本也吾其.还也B.不狃滞于.近规师不必贤于.弟子C.则.不能自修欲速则.不达D.救天下深沉固结之.弊今者有小人之.言11.下列对文中语句得理解,不正确得一项就是((3分)()A.三者本也,制于事者用也这三项就是治国根本,临事裁决只就是具体得功用B.非体乾刚健,其能治乎没有健康得体魄,怎么能够治理好呢C.虽强大诸侯,跋扈藩镇,亦将震慑即使强大得诸侯、专横得地方军阀,也将(感到)震惊害怕D.愿陛下不以臣之疏贱而易其言,则天下幸甚愿陛下不因为我得粗疏卑贱而轻视我得话,如果这样那么天下幸运之至1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北京市各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北京市各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鉴赏专题朝阳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7题。

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本词为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林断山明”一句有远景有近景,远处树林尽头山峰明晰,近处有竹林掩墙。

B.“乱蝉衰草”一句用蝉、衰草和池塘三种意象,说明词人所处环境有点荒凉。

C.“杖藜徐步”勾勒出傍晚时分村旁的小道上,词人拄着藜杖徐徐漫步的画面。

D.“殷勤昨夜三更雨”用拟人手法说明天公毫无情义,故意在昨夜送来一场雨。

15.“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写景巧妙,动静结合,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鸟鸣涧》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D.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翁卷《乡村四月》16.本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都写于词人谪居黄州期间,但是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却有些不同。

请简要分析这两种不同。

(6分)17.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8分)苏轼在词中用“浮生一日凉”表达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悟。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①,②”劝慰自己顺应自然,乐天安命,不要疑虑。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说“③,④”,感叹人生短暂,人与人交往,很快就度过了一生。

苏轼的《前赤壁赋》里有感叹人生之短暂、羡慕自然之永恒的句子,“⑤,⑥”。

《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朝而往,暮而归,⑦,⑧”,表达了随着时间季节不同,快乐也是没有穷尽的,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14.(3分)D(“毫无情义”理解有误)15.(3分)C(两句均为动景)16.(6分)(给分原则:内容分析4分,情感表达2分,意思相近即可)①描写内容不同:《鹧鸪天》写夜雨后第二天散步,《定风波》写散步途中遇雨;《鹧鸪天》词人眼中所见既有衰败的景象,如乱蝉衰草,也有充满生机的景象,如翻飞的白鸟、淡淡香味的荷花,《定风波》词人眼中所见是“穿林打叶”的雨景,“山头斜照”的雨后转晴之景。

2018年各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2018年各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2018年各地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部分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 ~15 题。

关山月鲍君徽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

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

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

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

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

【注】辽阳城,唐时边防要地,戍卒很多。

鼙,古代军中所击的小鼓。

14.下列对过首诗的赏析,不恰当地两项是( 5 分)()()A 一二句描写了边地辽阳城笼罩在一片月光中的景象,点明了具体的时问和地点。

B.三四句描写因为边地有风雨使月亮周围生成月晕,表现了风凄月昏的惨淡景象。

C.五句直抒胸臆,用“望”描写戍卒抬头看天的动作、用“恩”表达成卒的思乡之情。

D.六句侧面描写,用战马听到鼓声昂然冲锋让敌人“惊”来表现成卒杀敌报国的勇猛。

E 最后两句卒章显志,诗人希望能建功立业,在班师回朝时谒见天子、获得奖赏。

15 诗歌的七到十句使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了边地怎样的艰辛生活状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6 分)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14.D、E (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满分5分)【解析】D项,“侧面描写”“让敌人‘晾'表现戍卒杀敌报国的勇猛”错误,诗句写战马听到鼓声而震惊后退来表现战争带给百姓的灾难之深。

E 项,诗人发出的是对和平的呼唤,不是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15 【解析】回答问题可以根据诗句的内容进行,比如可以分析七、八句和九、十句分别使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了哪些内容。

七句,用了比拟的修辞,写草木的悲鸣;八句,用了衬托的手法,用风沙使对方军营变暗来写唐军生活的艰辛。

以此分析九、十句即可。

七、八句,用比拟、衬托的手法( 1 分)表现边地的荒寂悲凉和戍卒戍边的艰辛。

( 1 分)七句,用边地草木的悲鸣来衬托北风的猛烈;八句,用沙暗虏营来衬托唐军的艰辛。

( 1 分)九、十句,用夸张、比拟的手法( 1 分)描述戍边征战的困苦( 1 分)。

诗人写“佩剑凝霜”用的是夸张的手法,写“旌旗疲惫”用的是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戍边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2018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和参考答案与解析20170

2018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和参考答案与解析20170

10. 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 分)2017 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5—17 题。

(共 12 分)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 【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 1】树杪:树梢。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 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 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 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 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17) 同样是描绘山峡, 《晓行巴峡》 与下列诗句相比, 在运用意象、 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6 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 )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0-11 题。

( 11 分)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 )A.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B.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C.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D.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3 分) 王昌龄《古意》 ) 晁补之《吴松道中》 ) 耒《感春》) 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11.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 分)三、【新课标I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11 分)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2018北京卷 诗歌鉴赏满江红

2018北京卷 诗歌鉴赏满江红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dī陌【4】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

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2】绣衣:官服。

【3】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4】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解析:“正”是正当的意思,说现在正是万里飘雪、梅花盛开的时候,所以“怀念过去与李正雪中赏梅的情景”错。

2.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

借用苏式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A。

解析:B.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意在强调祖国山河的壮丽与英雄人物的辈出等,C.“担忧”“望其早归”错,该典故是鼓励友人建功立业。

D.“儿女泪,君休滴”,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劝慰,而非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

2017-2018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模拟诗歌鉴赏试题汇编精品

2017-2018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模拟诗歌鉴赏试题汇编精品

螃肃薂蒆肁肂芁蚂肇2017-2018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模拟诗歌鉴赏试题汇编海淀二模 (2)朝阳二模 (2)东城二模 (3)西城二模 (3)东城一模 (4)朝阳一模 (4)海淀一模 (6)西城一模 (6)海淀期末 (7)朝阳期末 (7)西城期末 (8)东城期末 (9)海淀期中 (10)朝阳期中 (11)2017-2018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模拟诗歌鉴赏试题汇编诗歌分类简答题型分类艺术手法延伸题分类1.海淀期中2.朝阳期中3.海淀期末4.朝阳期末5.西城期末6.东城期末7.海淀一模8.西城一模9.朝阳一模10.东城一模11.海淀二模12.西城二模13.朝阳二模14.东城二模海淀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踏莎行?山居张抡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

松醪[注]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注]“松醪”:是松膏酿制的酒。

12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句“秋入云山”,语言简明形象,“入”字写出了深山秋意飒然而至的景象。

B. 词人以“潇洒”形容“物情”,赋予山中万物以情志风神,秀逸灵动,意蕴无穷。

C. 下片写月圆之夜,诗人身处良辰佳景,独对冷清的秋夜,难免心生孤寂悲切之情。

D. 上片写了斑斓如画的秋山景象,下片写了清朗闲雅的山居之景,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②词人的山居生活有什么特点?词中是怎样表现的?(4分)13.古今诗歌中有许多描写秋景的佳句,诗人对秋景的描写也各有千秋。

请结合“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一句并再举一个描写秋景的句子,对它们的特色加以赏析。

(不少于200字)(10分)【参考答案】12.①(3分)C(“心生悲切,悲喜交加”错。

)②(4分)特点:山居生活惬意自在、闲适清闲。

(1分)一是以优美旷远,清幽自然的环境来映衬;二是,写与山村田野老相伴对酒共话的日常生活来反映;三是写作者淡泊的心境,怡然自得的心境来表现(3分)。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摘要本文档旨在对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进行分类汇编,以便教师们对试题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备课和教学。

本文档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包含任何图片和网址,可以方便地在电子设备上进行阅读和使用。

背景高考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而语文科目又是高考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科目之一。

因此,高考语文备考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高三一模试题的分类汇编,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全面的备课参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考试成绩。

分类汇编阅读理解短文阅读1.《作文奖想捧场》:考查文学常识和细节理解。

2.《那一年,我们真的长大了》:考查人生哲理和抒情文的理解。

3.《长歌行》:考查对古文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长篇阅读1.《机器人》:考查科技与人文的关系。

2.《动力火车》:考查国家发展和文化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保护》:考查全球问题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短文写作提纲式作文1.“假话”如何判断:考查论证、辩证和分析能力。

2.比喻的使用:考查语言修辞和创新能力。

3.研究生报考现象的讨论:考查思想、逻辑和文化素养。

文章作文1.我的大学生活:考查个人经历和写作表达能力。

2.城市生活的感受:考查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环保意识的培养:考查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

长文阅读非文学类长文1.论美丽中国:考查对国家提倡的理解和认识。

2.论阅读的重要性:考查阅读理解和文化素养。

3.反腐倡廉:考查社会问题和个人责任的关系。

文学类长文1.《茶馆》:考查现代文学之父郁达夫的思想和人生观。

2.《红楼梦》:考查唐宋八大家之一曹雪芹的文学造诣和文化价值。

3.《春蚕》:考查现代小说之父鲁迅的思想和文学魅力。

本文档对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进行了分类汇编,考察的是语文知识的多方面素养,不仅仅是各种语文素材的拆分,也是对学生素养和思维的考查和培养。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试题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考试成绩。

2018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和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8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和参考答案与解析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分)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5—17题。

(共12分)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 【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另U 离情。

注释: 【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 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 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 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B.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C.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D.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3分)(王昌龄《古意》) (晁补之《吴松道中》) (张耒《感春》)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郦道元《水经注》) (杜甫《秋兴八首》) 【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0-11 题。

(11 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三、【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11分)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答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答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2018东城期末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送别高适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送友人远行,内心惆怅郁结,夜已三更,难以入眠。

B.夜晚萤虫飞舞、秋叶飞落,秋雨连绵,诗人梦中又见友人。

C.报晓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声声马嘶,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

D.诗人匆忙出门想送别友人,但驻足遥望,却不见友人身影。

16.诗人借钟声、马嘶衬出了清晨的宁静。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赠汪伦》)B.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

(黄滔《马嵬二首》)C.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李约《观祈雨》)D.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

(李中《思九江旧居三首》)17.《送别》与《别董大》都是送别诗,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及抒情方式有所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①本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白居易《琵琶行》也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其诗云:“_______,________。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②本诗写送别,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到了自己与家人团聚的场景:“乃瞻衡宇,_______,僮仆欢迎, ________。

”③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之作,王诗云:“城阙辅三秦,________。

与君离别意,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B16.D17.(6分)要点一:《送别》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惆怅不舍的心情;《别董大》写诗人对朋友的鼓励,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心态。

2018高三语文海淀一模古诗歌阅读讲评

2018高三语文海淀一模古诗歌阅读讲评

2分:该答案对《燕诗》理解较准确,但分析作者情感薄弱。 对《茅诗》理解失误。(2+0)
1分:“将燕子视为朋友”为有效信息,给分。
古代诗歌阅读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17. 杜甫的诗歌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即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 所有的物都是我的朋友。请结合本诗和下面诗句加以分析。(6分)
6分:各个要点均具备,表达清楚,概括能力强。
5分:《燕诗》对文本理解准确,“民胞物与”与文本内容结合紧 密,《茅诗》缺乏作者情感情怀的要点,如“舍己为人的大爱”。 (3+2)
4分:《茅诗》的理解与民胞之间的分析较弱,丢失 要点,如对作者情感情怀的分析概括。(3+1)
3分:针对《茅诗》的分析要点齐备,但该考生受选择题错 误选项的影响,对《燕诗》的理解出现问题。(3+0)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 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诗歌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 ——给了结论,指明答题方向
即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所有的物都是我的朋友 ——解释结论,明确“民胞物与”含义
请结合本诗和下面诗句加以分析 ——提出任务要求:结合两首诗的相关内容分析作品如何体现“民 胞物与”的思想
典型问题: 1. 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诗句内容,读不懂或是
说不准,过度解读(想象添加了很多内容),尤其以 《茅诗》严重。
《燕诗》:批评世态炎凉(选择错误项); 《茅诗》:顽强拼搏,坚贞不屈;不惧风雨,不畏艰 难;无人赏识,壮志难酬;旷达豪放,沉郁顿挫;为 国效力,与寒士共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阳一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答张十一【1】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1】本诗写于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

【2】踯躅:即羊踯躅花。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联描绘了山水空净,猿鸣声声,人烟鼎盛,一派繁华美好的景象。

B. 颔联“竞”字写出了筼筜蓬勃生长,“闲”字写出了羊踯躅悠然开放。

C. “未”字统领“报”与“知”,诗人慨叹自己未报君恩,不知会死于何地。

D.尾句中“斗”同“陡”,本句的意思是诗人顿时感觉头发白了一多半。

16. 本诗首联调动了视觉与听觉写景,下列诗句不含..这种写法的一项是(3分)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B.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韦应物《登楼寄王卿》)C.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D.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戎昱《桂州腊夜》)17.《南涧中题》写于柳宗元被贬之后。

这首诗与《答张十一》所表达的贬谪之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南涧中题(节选)柳宗元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18.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8分)韩愈之文长于针砭时弊,《师说》讽刺了当时在士大夫之间耻于相师的风气,“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①_______,_____②_____。

’”《小石潭记》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表达了他在潭边的所见所感。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词人遥想三国时周瑜“____⑤______,谈笑间,____⑥_______”,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

白居易被贬江州,作《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______⑦______,_______⑧_____。

”琵琶女的技艺与身世,令他感慨颇深。

答案: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5.(3分)A(“人烟鼎盛,一派繁华美好的景象”有误。

)16.(3分)C17.(6分)答案要点:相同点: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被贬之后的忧愁、痛苦。

(答思念友人、失路不得志亦可,2分)不同点:韩诗表达出“未报恩波”的不甘,诗人流露出仍想有所作为的情感(或:韩诗表达了短暂的欢愉)(2分)。

柳诗则主要表达了孤寂无人知的痛苦(2分)(或:柳诗表达了对后人有一点期许的感情)。

18.(8分)①位卑则足羞②官盛则近谀③凄神寒骨④悄怆幽邃⑤羽扇纶巾⑥樯橹灰飞烟灭⑦同是天涯沦落人⑧相逢何必曾相识丰台一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渔家傲苏轼临水纵横回晚鞚【1】,归来转觉情怀动。

梅笛烟中闻几弄。

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

腰跨金鱼【2】旌旆拥。

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注:【1】鞚,有嚼口的马笼头。

【2】金鱼,宋代高级官员的一种佩饰。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临水纵横回晚鞋”,词人骑马奔驰于水滨,很晚才踏上归程。

此句凸显了词人豪迈英武的气势。

B.“归来转……闻几弄”,骑马归来,耳闻暮霭中传来笛奏的乐曲,词人情绪发生转变,若有所悟。

C.“秋阴重……云凝冻”,秋天阴暗沉重,西山去雾笼罩,天寒雪淡。

景物反衬出词人内心的郁闷。

D.“美酒……旌旆拥”,饮酒话别,席前歌舞狂欢;词人腰挎金鱼饰,护卫前呼后拥,场面壮观。

16.“尊前舞雪狂歌送”一句中,“舞雪”形容舞姿回旋如雪花飞舞。

这里把人比作物去写,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写人的一项是(3分)A.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B.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D.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赵嘏《江楼感旧》)17.苏轼常以“梦”感叹人生。

此词结语“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结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分别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①本诗写到“西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也写到山:“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②本诗写到“美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也写到酒:“携幼入室,。

,眄庭柯以怡颜。

”③本诗中的“旌旆”,是古代旗帜名,《曹刿论战》中也写到旗:“,,故逐之。

”答案石景山一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注】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释】倩:请,央求。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出作者在伤老悲秋的凄凉中,借与友人游乐而力图自我宽慰的心境。

B.颔联写作者笑请友人代为“正冠”,却难掩因年老体衰而产生的羞愤心情。

C.颈联写出了水流奔泻、两峰并峙的宏大气势,意境开阔,又给人以萧瑟之感。

D.这首诗情感跌宕起伏,诗人满腹的忧情却以壮语写出,凄楚悲凉又慷慨旷放。

16.本诗颔联是“流水对”,即上下句结构相同,意义相承,顺序不能颠倒。

下列各联的对仗方式与此不同的一项是(3分)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17.本诗尾联有另一个版本:“明年此会知谁在?再把茱萸仔细看。

”请结合本诗内容,比较这两个尾联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

(6分)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在众多脍炙人口的古典诗文中,从来不乏借四时景物抒写情感的佳作。

“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写暮春时节“崇山峻岭,”,“天朗气清,”,友人相聚,“信可乐也”。

而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山间春日是“野芳发而幽香”,夏日是“”。

李清照笔下“,到黄昏、点点滴滴”的秋景透露出无法排遣的凄凉愁苦。

陆放翁则在《书愤》中借“,”回顾了自己于严冬寒秋时节抗敌卫国的峥嵘岁月。

答案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B 16.D17.【答案示例】“知谁健”和“知谁在”都包含着对来年重阳友人相聚的期待与对自身垂暮的担心,而后者的担心更为复杂伤感。

“知谁在”既可理解为“有谁在场”,担心各自漂泊难以相聚;也可理解为“有谁在世”,担心时不我待生命终结。

“醉把茱萸”突出了今日欢饮尽兴之态,期待来年再相聚;“再把茱萸”强调了手拿茱萸反复观看的情态,对今日的欢饮尽兴多有回味不舍,也暗含着对年华老去、命途多舛、欢乐难续的无奈。

后者更为冷静,也更为悲凉。

【评分标准】围绕“健”“在”所在的句意分析抒情差异3分,围绕“再”“醉”所在的句意分析抒情差异3分。

18.【答案及评分标准】茂林修竹惠风和畅佳木秀而繁阴梧桐更兼细雨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每句1分,共6分)顺义一模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6—20题。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①蜀中九日卢照邻王勃九月九日眺山川,九月九日望乡台,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席他乡送客杯。

他乡共酌金花酒②,人今已厌南中苦,万里同悲鸿雁天。

鸿雁那③从北地来?【注释】①玄武山:蜀地山名。

②金花酒:菊花酒。

③那:奈何,为何。

16.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两诗都写九月九日登高远望,是因为自古就有此日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B.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远在异地他乡,思念故土而又不得归去的怅惘之情。

C.“归心归望”“他席他乡”,一写心中情,一写眼前事,两句可谓天然巧合。

D.两人一在南,一在北,虽然相隔万里,地点不同,然而却有着同样的感情。

17.请对卢照邻诗中“归心归望积风烟”中“积”字的用字之妙作简要分析。

(4分)18.两首诗结尾都提到“鸿雁”,但诗人心中由“鸿雁”引发的感受、想法却有同有异。

试作简要分析。

(6分)19.登高远望,总能令人看到不同寻常的景色,产生特殊的感受。

如王勃登上滕王阁这座“天人旧馆”,就看到了“层峦耸翠,;,下临无地”的景色。

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便发出了“舞榭歌台,”的感慨(3分)20.上面王勃诗中“台”“杯”“来”是韵字,杜甫的《登高》也用到这几个韵字,请写出其中与王诗韵字相同的两句。

(2分)答案16.(3分)答案:D(从卢诗注解和王诗题目看,两人都在蜀地)17.(4分)参考答案:“积”字用得好,既写出风烟浓重,迷茫一片,是眼前的实景,又写出诗人心中思乡之情的浓厚,情景紧密交融一起。

【评标】景与情各2分。

意思对即可。

18.(6分)参考答案:相同:鸿雁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不同:卢诗看到鸿雁“守信”,在秋季南飞回乡,而自己却客居异地,有家难回,不禁悲从中来。

王诗是写自己已经厌恶南方,而质问鸿雁为何非要飞到这里,以此表现思乡之切。

【评标】每一点各3分。

意思对即可。

19.(3分)答案:上出重霄飞阁流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评标】每句1分。

错一字则此句不得分。

20.(2分)答案: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不尽长江滚滚来【评标】答出任意两句即可,每句1分。

错一字则此句不得分。

通州一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8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遥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寄宿在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在寂寥中怀念起远方的朋友。

B.竹林环抱的船坞里没有一丝纤尘,只见傍水的亭轩和澄澈的湖水。

C.传递思念之情的书信跨越重重的城镇,送往氏兄弟所在的地方。

D.时令已届深秋,但浓重的阴云久久沉积不散,孕育着浓浓的雨意。

16.下列诗句中的“听雨”营造的氛围与本诗相近的一项是(3分)A.小沼如盘水浅清,菰蒲新发获芽生。

连筒引却前溪水,养得芭蕉听雨声。

(徐居正《即事》)B.田里熙熙便是春,追游何必艳阳辰。

打门吏少花村静,听雨高眠亦可人。

(真山民《春游阻雨次韵》)C.床隐屏风竹几斜,卧看新燕到贫家。

闲居心上浑无事,听雨唯忧损杏花(高启《雨中闲卧》)D.蝉歇还惊络纬鸣,秋风忽已动江城。

山窗寂寂无眠夜,梧落芭蕉听雨声。

(黄姬水《秋夜》)17.《红楼梦》中众人游荇叶渚时,黛玉说她喜欢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诗,但故意引错。

请你说出“残荷”与“枯荷”的不同,并结合《红楼梦》简述曹雪芹这样写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