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析
广电新闻的节目形态
四·现场与时效的极致结合——
现场同步直播
随着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新闻从采制到播出的时间 越缩越短,而且还实现了新闻时效的极致——“共时态” 的现场同步直播。 广播电视新闻最迷人的魅力就是现场同步直播。这种 集现场性与时效性为一体的传播方式是实现广播电视新 闻性节目主导性的有力保证。 新闻的现场同步直播固然是一种技术进步的标志,但 更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只有在社会的民主程度和文 明程度达到一定阶段,才可以成功地实现新闻的现场同 步直播。 广播电视现场性和时效性高度结合使广播电视新闻的 传播优势最大化,也促成广播电视新闻的主导性得到最 充分的发挥。
第一节
广电新闻节目的特性
一· 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特点
二· 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形式
三· 广电新闻的现场性和时效性 四· 现场同步直播——
现场与时效的极致结合
一· 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是在广播电视的 基 本属性中派生出来的。
(一)时效性强。
电子新闻采集设备的现代化,微波转播系统 在采访和转播中的运用,还有全球的通讯卫星系 统等等,实现了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与新闻事实发 生的同步化。
(三)连续报道
按照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连续进 行报道的形式。 在连续报道中,每篇报道都构成整体中 的一部分,或环环相扣,或层层深入,从整 体范围内揭示新闻事实发生的全过程。受众 比较欢迎这一形式,它也有利于进行新闻的 深度报道。
1.追踪式连续报道。
追踪式连续报道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采取由现象至本 质的方法。由于它反映了事件发展的时间持续过 程,所以它悬念性强,思辨性强,社会影响大。 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更需要采用这一形 式。 追踪式连续报道不仅可以继续报道这一事件 的新的发现,而且通过连续报道,还吸引没有看 到这一新闻的受众,以弥补广播电视传播手段的 选择性与顺序性的不足。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析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析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一种最能体现电视新闻节目生产和传播规律的可复制的“程序软件或设计模版”,进而把某些电视新闻节目元素固化到某种结构之中,使之任何其他电视传媒都可以据此复制出相同品质的电视新闻节目扫描当今国内和国际电视屏幕,所有的划分方法都显得捉襟见肘,各种元素在不同形态中互相渗透,元素嫁接和融合成为形态创新的本体策略。
一、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基本元素题材、叙事、新闻、视听题材元素是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具体的题目X围,政治,经济、文化等。
题材选择的三个X围:迅速的事实信息、丰富的情感信息、鲜明的个性信息叙事元素是电视新闻见证人的叙事,通过新闻播报和现场取景等方式为人们提供见证现实的感觉。
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属于基本叙事元素,原因、过程、结果、意义属于拓展叙事元素。
在以观众为核心的现代传播理念指导下,叙事元素的组合特点:1、主题事件化:精心选择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作为报道主题的载体。
勾勒、突出、深化报道主题。
2、事件故事化:用故事来结构新闻报道,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出事件,解释事件,以此来构造起伏和悬念,吸引观众。
《60分钟》3、故事人物化:用人物命运变迁和具体感来加深观众对新闻的印象。
以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切入来反映大主题。
4、人物个性化:对人物的刻画和描述中,注意细节的描述和拍摄,用细节突出人物个性,神态、表情、动作,加深观众印象。
新闻要素包括时效、真实、新鲜、形象四个基本元素和重要、接近、互动三个拓展。
视听元素包括视觉和听觉元素。
视觉元素有1、画面(再现、实证、表意)、2、字幕(功能:说明字幕、复述字幕、信息字幕)(形式:整屏字幕、滚动字幕、插入字幕、特效字幕)3、动画:通过动画语言报道和评论事实。
听觉元素有1、音响(实况、背景、环境)2、同期声3、解说4、音乐二、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从“内容为王”的时代到“元素为王”和“结构为王”时代。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有:模仿式:旧元素+旧结构借鉴式:新元素+旧结构嫁接式:旧元素+新结构孵化式:新元素+新结构(一)模仿式结构以市场率先尝试的创新者的思路和行为为标本。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消息,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新闻专题,新闻评论等1、消息是指对新近发现、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做的简明报答。
消息类电视新闻迅速、简要、客观、广泛地传播报道国内外发生的时间,传达党哈政府的法令,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快、短、新、广、客观是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特点。
它充分体现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社会性的传播规律。
2、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报道。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做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连续,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特点是主题集中,内容广博,主题深刻。
3、两者异同:都是新闻的多次报道集合,新闻播出有连续性,信息传播的效果显著。
从题材选择上,前者是事件性新闻,突然发生的。
在报道时效上,前者注重时效性,是最新报道。
在报道序列上,前者的结构是追踪事态发展,不可更改的有序排列,后者是以横向联系为主的不同角度的各条新闻之间的“无序”排列。
传播功能上,前者满足了广大观众对事态发展最新消息的知情需求,并对灾难发生进行总结。
4、新闻专题是针对新闻题材所做的详尽的,生动的,有一定深度的报道。
新闻评论是运用广播电视传播手段对新闻事实作出评论的一种体裁。
5、新新闻主义崛起于20C60N,在权威与理性受到怀疑,情绪主义蔓延西方的背景下产生,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主观介入,不再遵从“客观性原则”,成为贴有个人标签,具有浓厚个人色彩的“个性新闻”。
新新闻主义摒弃了传统客观理论的虚伪的掩饰,坦然地竖起了主观主义的旗帜,而对包括人物心理活动在内的情景再现,更进一步地把新新闻主义的“客观”原则体现出来:主观性就是真理,现实存在离开了人就毫无意义,人类心理活动同样式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
基于此,新新闻主义关注新闻事件背后的内幕,以独特的主观方式观察,以文学化的笔法报道。
这种评论式的报道很有感染力,强调人的主观体验,以此获得对新闻事件的“最真实的感受”,然而,新新闻主义同时也带来对“新闻”本质的争议,它带来“小报式的”煽情主义倾向和新闻报道的国度娱乐化弊端。
节目形态分析总结范文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电视节目层出不穷,形态各异。
本文将以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真人秀节目为例,对电视节目形态进行分析总结。
一、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是一种综合性的新闻传播方式,它借鉴了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以传播深度新闻为主,兼顾其他社会功能。
以《东方时空》为例,该节目以演播室为调度中心,通过直播方式将新闻、实用资讯、新闻专题等内容有机串联,突出信息的时效性和服务性。
1. 节目特点(1)内容广泛: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精神道德、交通、金融、民间故事等多个领域。
(2)关注受众需求:关注受众所关心的事件,提高节目的吸引力。
(3)节目结构合理:采用栏目小栏目串联的方式,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
2. 节目优势(1)传播深度新闻:以深度报道为主,满足受众对新闻的深度需求。
(2)丰富节目内容:通过不同样式的新闻节目板块,丰富节目内容。
(3)提高节目质量:节目制作精良,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二、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以主持人为主,邀请嘉宾参与讨论的节目形式。
以《艾伦秀》和《圆桌派》为例,这两种节目形式各具特色。
1. 节目特点(1)主持人魅力:主持人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能够吸引观众。
(2)话题选择:关注受众关注的话题,提高节目的吸引力。
(3)嘉宾身份:邀请各领域嘉宾参与,增加节目的权威性。
2. 节目优势(1)娱乐性:节目幽默风趣,为观众带来愉悦的观看体验。
(2)教育意义:节目涉及多个领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3)互动性强:节目鼓励观众参与讨论,提高观众的参与感。
三、真人秀节目真人秀节目是一种以真实人物为背景,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展现人物性格、情感、成长等内容的节目形式。
以《卧底老板》为例,该节目通过模拟真实商业环境,展现人物在职场中的竞争与合作。
1. 节目特点(1)真实人物:节目以真实人物为背景,增加节目的可信度。
(2)模拟场景: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谈电视新闻专题的报道形态
谈电视新闻专题的报道形态摘要:从具体报道形式上看,电视新闻专题报道包括四个方面:新闻专题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详尽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回顾报道和调查报道。
关键词:电视新闻;专题;报道形态电视报道就是对最近发生的、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报道,实质上这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直接反映。
目前,电视新闻专题性的节目或栏目方式存在于各个电视台节目的广播电视系统中。
对于新闻报道的专题性,一般是一次报道一则新闻主题,大部分状况下是紧紧围绕一项重要新闻事情进行深层次发掘,有些情况下,很多新闻热点在类型上是一脉相承的,但又归入某一新闻报道题材的统领下,为主要表现主题给予全方位,多角度的客观事实依据。
从方式上看,依据视角不同,新闻节目专题可分成不一样的类型。
1、电视新闻专题报道电视新闻专题报道又可分成积极的典型性和负面的典型性。
积极典型性就是指这些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事情发展趋向,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标志性角色和个人事迹。
正面典型性的民生新闻报道,是向广大群众宣传先进人物事迹,集体形象,成功经验,它能启迪人,感人肺腑,是电视宣传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闻专题报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首先,追求完美复原真实,切勿夸大浮夸。
无论是事物的两面性的新闻采访报道,都需要保证绝对真实。
真正的客观事实才是感染力的基础,离开真正的客观事实,新闻报道采访报道不仅没有发挥该有的激励和警告作用,并且也会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
比如在正面新闻采访报道中,如果不切实际,离开客观事实,还会丧失人们的信赖。
针对负面典型性的信息如果一概而论,不加分析,不仅没法说动听众,并且很容易引起新闻报道的诉讼。
二是注重人性化,摆脱单一化;以经典的电视报道为具体内容,以个性化的形象吸引住,感柒观众们,切勿“千篇一律”。
在具体工作中,存有很多新闻采访报道,或者因为没有把握住事情或角色的个性化,或者出自于宣传策划效果而主观性地提高,“杰出人物”不是只是“神灵”,这就导致了“写谁看谁写谁看”的难堪局面。
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形态探析
一
的影响 ,这也 是电视 台力 保新 闻频道 采取 的措施 ,但 是这不 符合 市 场 规 律 ,也 不符 合 新 闻 发展 的规 律 。 再 次 ,有 效 资 源 如何 合 理 利 用 , 充分 发 挥 其 作 用 。 而 目前 的节 目形态 、节 目思想和节 目要求 ,都 比较适合年轻人 :
理 论 广 角
I ■
C ̄ beteng ew h sna hl v i d。r coy i r T OR e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 方 电视 台新 闻节 目形态探 析
骆 骏
( 徐州 电视 台 江 苏 徐州 2 l 0 ) 2 0 6
[ 摘 要]民生新 闻备受老百姓 的喜 爱, 已成为地 方 电视 台抗衡大 台的有力 武器 。 [ 关键词】 地方台 民生新闻独大 整合新 闻人力 资源 创新节 目形态 中 图 分 类 号 :G 21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 09 9 X ( 0 8)9 ( 0 —I 4 20 a)一 一 01 66 O1 自民生新闻诞生以来, 便备受老 百姓 的喜爱, 为地方 电视台抗 衡 成 大台的有力武器, 五年过去 了, 民生新闻不断发展壮大, 几乎涵盖了地 方 台的所有新 闻节 目, 形成 了民生新闻独霸天下的局面, 以徐州 电视 台为 例, 该台是 2 0 年开始推出民生新 闻的, 03 以经济生活频道的< 生活 l 0 > 1 和政法频道 的< 州连线> 徐 两个 民生类栏 目为主 。 创下了收视的新高, 尤 其( 生活 1 0 栏 目, i> 更是成为经济生活频道的抗鼎之 作. 四年后 的今天, 该台同是民生类的节 目就增加到 了四个, 除了原有的< 生活 l 0 和 由 l> ( 徐州连 线> 改版而来的< 晚六 点> 今 之外, 新 闻直通车> 晚间新 闻> < < 也 都彻头彻尾进入 了民生新闻的行列 。 那么地方 电视台的新闻节 目形态难道就沦落到只有民生新闻一条路 可走了吗? 记者 队伍难道忽然间都变成 了清一色的 “ 消防员 ”或 “ 调解 员 ”了吗?我们 的电视荧屏还 能不能出现 民生新闻之 外的节 目形态 昵? 第 一 、 民 生 新 闻 独 大 是 地 方 电视 台 的 现 状 仅 以徐州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 目 现状 为例 ,2 0 年开始 ,全台四 08 个频道 ,每个 频道 的主打新闻栏 目,都是 民生新 闻类 。徐州 台的经济 频道以 《 生活 l O l 》节 目为频道 的支撑, 自2 0 0 6年开办 以来, 时间从 每周 5天, 每天 l 5分钟, 逐步发展为 2 O分钟、3 O分钟 、4 0分钟, 天天 都有的版块 式的大 型民生类新闻节 目,“ 问题 找 《 有 生活 l 0 ”几 乎 1》 成 了徐 州市 民的 口头 禅 !最辉煌 时 ,收视率 达到 八点 多。 第 二 、 民 生 新 闻 独 大 不 符 合 新 闻 发 展 规 律 “ 规律是事物 固有的属性,规定着 事物的功 能发挥并决定其发展 方 向。新 闻规律是规定新闻媒介功 能和运行 模式的一个基本因素 。 新 ”“ 闻要真实、迅速 :( 大众传媒)新闻要有新闻价值;新闻要客观 。在我 们看来 。这就是新 闻的三个基本 规律。 ” 民生新 闻的崛起 ,使地方 台的新 闻改革有 了突破 口,一个栏 目盘 活 一 个 频 道 , 一 个 时 段 扛 起 一 个 台 ,这 是 近 几 年 不 断 出 现 的 现 象 。 但 是,民生新 闻是否代表 了地 方台新 闻改革的全部 ?又能否一家 独大 , 代 替 所 有 的新 闻节 目形 态 呢 ? 答案是否定的 。正如徐州 电视 台目前 的情况 ,民生新 闻已经成 为 独霸天下的老 大,除此 之外 ,没有哪个节 目再可 以与之抗衡 。但现 实 已经表 明,这种局面不 可能再持续很久 了,民生新 闻下滑趋势 已经 显 现。从全国来看 ,近一两年来民生新 闻也不再拥有强力上升 的态势 ,而 是处 在徘 徊阶 段 , 口碑 也 在 逐渐 的 下 降。 节 目本身的问题 也很多。无论是形式还是 内容 ,民生类新 闻栏 目 都需要调整和 改进 ,就 节 目内容来讲, 民生类新闻发展几年 了,始 终 纠缠于家庭琐事, 身边小事, 看完了一档新闻,受众不能从中 了解真正 关乎 民生的信息和热点话题 ,所得 到的多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类报 道 致 命 的 缺 陷 就 是 表 面 化 的 报 道 方 式 。触 及 范 围 很 小 , 往 往 到 达 政 府 职 能部 门等强势集团那里 ,报道就 结束了,再也不会挖掘下去 。因而 此类 报道往 往只 是探到 冰 山一角 ,对 于这个 社会 的反 映是肤 浅 的。 个具有 ‘ 点’的传播产 品,应该有好看 、有用 、重要三个基 卖 本 元 素 。 们 通 常 的节 目中 的 内容 往 往 忽 略 “ 用 和 重 要 ”两 个元 素 。 ”我 有 俗话说一个好题 材作不好, 就等 于是糟蹋 了题 材。 目前过 于量化的考 核, 及考核缺乏科学性和透 明度, 让从业人员的心态产生偏差, 致使前期 记者只管挣工分, 不管节 目质量 ;后期编辑只管编排稿件, 不管报道 统 筹 和报道 思想 的现象 越 发严 重 ,形成 了 恶性 循环 。 当然还有专 业频道不专 业的 问题 ,频道的定位 问题 已经几 年 了, 目前不是越来越专业 ,而是越 来越不 明确 ,仅从每 个频 道都设 民生类 新闻节 目就可见 一斑 !四年 前实行频道制 ,频道 自己挑选 电视 剧,广 告 的安排也有主导意见 ,当时的电视剧收视率一般在 10%左 右,高 的超过 l 2%,对节 目有一定的拉升作用是不言而喻 的:而 2 0 0 7年以 来,电视剧 由总编室安排 ,频道没 有 自主意见 ,更没有权利挑选 ,电 视剧的收视率低于 5%,节 目 的广 告时间长、 内容低俗 ,都是 一些 前 三 级医院的人流、肝病、性病 、不 孕不育 的广告,对节 目收看有很大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节目形态分析东方时空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节目形态分析东方时空东方时空是一档以新闻资讯和社会热点为主题的杂志型节目,每日播出时间为晚间19:00至20:30,是目前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台黄金时段的长寿节目之一。
本文将对该节目的形态进行分析。
一、节目概述东方时空从1995年开始广播,旨在通过报道当天国内外的新闻事件、热点话题、时尚资讯等内容,为观众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该节目主持人阵容庞大,数十名著名主持人轮流主持。
节目每天分为主题新闻、社会热点、时尚资讯、文化特辑、时政宏观五个板块,内容丰富全面。
二、节目形态分析1. 节目主题鲜明。
东方时空以新闻和社会热点为主题,传递信息内容丰富、面广、语言生动,能准确地反映国内外时政、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新闻热点。
2. 篇章结构清晰。
东方时空采取新闻点播形式,通过16个话题段子,多视角报道新闻事件,展现新闻事件的具体情况,让观众对新闻事件有直观的了解。
3. 同期配音生动。
本节目的镜头构图精美,拍摄角度独具匠心,同期配音生动,能够将新闻事件的情境真实逼近观众,让观众身临其境,更好地了解新闻事件。
4. 主持人风格明显。
本节目主持人庞大,数十名著名主持人轮流主持。
主持人风格各异,有的轻松幽默,有的庄重严肃,且谈吐流畅,形象鲜明,是东方时空形成了鲜明特色的重要原因之一。
5. 画面切割频繁。
为了使观众更好地了解新闻事件,东方时空对画面的切换频繁、流畅,能够充分展现新闻事件的具体情况,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
6. 专题制作精美。
为了深入报道新闻事件,东方时空采用了专题制作的形式,能够将新闻事件的不同层面呈现出来,真实、生动、有力度。
7. 情感倾向明显。
虽然东方时空的报道客观中立,但在一些对于新闻事件的评论中,存在某些情感倾向,如侧重于对于恶性事件,进行谴责与抵制;重点强调反映社会民意,给予政府压力等等。
三、节目评价东方时空作为央视新闻台的一档品牌节目,具有信息量大、报道内容广泛、报道深入、形式多样的优点。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_节目形态分析_东方时空
14
《高端访问》是 《东方时空》的周日特 别节目,是央视最有影响的以专访外国元首、 政府首脑和各界知名人士为基础的大型人物 访谈节目。水均益是栏目的制片人和专访记 者。
15
16
《东方时空》的节目特色: 1、栏目形式 。
播报(说新闻)+评论报道(透视性报道、 组合式报道)演播室+新闻短片。
18
• 3、在节目的编辑手法上,形式更加的灵活。
•
运用到数据图,地图,漫画动漫,字
幕,编辑制作复杂关系图,现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线,电
影片段,同期声等多种方式。
19
4、栏目内容鲜活,讲求艺术性 《东方时空》从多方面、多角度提供资 讯,《东方之子》写人,《百姓故事》叙 事,《时空连线》反映现象,新闻性强, 更贴近民生,内容鲜活。《时空连线》在 反应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又有新闻评论,调 查等,合理的构建搭配,,既让观众能深 度地把握新闻,又能克服“审美疲劳”, 符合观众的接受心理。
29
改版所存在的问题
最初的《东方时空》走的是一条融新闻、服务、娱 乐于一体的道路,收视情况很好。后来的几次改版,慢 慢剔除了与新闻性联系不紧密的几个子栏目,显示出了 要树立“纯新闻”模式的苗头。现在的《东方时空》子 栏目设置力求切合新闻性,但其中的《百姓故事》却很 难给人以“纯新闻”的感觉,而恰恰是这个子栏目做的 好看,观众爱看,收视率高,影响范围广,根本不可能 一下子被拿掉。那么,到底该如何平衡像《百姓故事》 这样的子栏目的风格和《东方时空》所追求的整体新闻 风格呢?
7
• 特点:
• 主体形式是记者与知名或者成功人士的 采访交流,记者在这里积极地参与对话, 成为与被采访对象的平等对话者。在这个 子栏目里,人们得到的是双方对话的原生 态信息,解说词已经退到了次到地位,是 对主题含义的解释。在镜头的运用上主要 是被采访对象言说的近景甚至特写,而记 者言说的镜头常常是带着被访对象的过肩 的双人镜头。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节目形态分析东方时空
引入新媒体元素
将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 信等引入节目中,拓宽传 播渠道和互动方式。
创新节目编排
通过改变节目编排方式, 如分段插播广告、设置小 板块等,提高观众的观看 体验和粘性。
节目编排与结构设计
合理的节目时长
根据节目内容和观众收视 习惯,设置合理的节目时 长,确保节目节奏紧凑、 内容丰富。
科学的板块设置
将节目分为若干个板块, 每个板块聚焦不同的主题 或事件,使节目结构清晰 、层次分明。
灵活的广告插入
在保证节目连贯性和观众 体验的前提下,合理安排 广告插入时间和方式。
03
节目主持人及嘉宾
主持人特点与风格
特点 具备深厚的新闻素养,对新闻事件有独特的见解。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
主持人特点与风格
社会反响
东方时空的播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节目内容贴近民生,深入挖掘社 会热点问题,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深入的思考。
节目改进与优化建议
改进新闻报道方式
在新闻报道中,可以尝试采用更多元化的报道方式,如调查式报 道、访谈式报道等,以增加节目的吸引力和深度。
加强节目互动性
可以通过增加观众参与的方式,如开通热线电话、设置互动环节等 ,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粘性。
后期编辑
根据拍摄素材和采访内容,进 行剪辑、音效、字幕等后期制 作。
现场调研
记者进行现场调研,收集信息 ,了解事件全貌。
拍摄与采访
摄像师根据脚本进行拍摄,记 者进行采访,收集声音素材。
审核与播出
节目审核通过后,在电视上播 出。
制作团队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东方时空的制作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能,能够高 效地完成节目制作任务。同时,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度高, 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是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的一种新闻形态,它具有狭窄的主题范围、深度、挖掘、专业性的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特点1. 狭窄的主题范围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通常会选择一个狭窄的主题,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突出深度、挖掘性、专业性。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新闻的深度和专业度,还可以让收视者更好的理解主题。
2. 高超的制作技术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具有高超的制作技术,要求在拍摄、剪辑、制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考量,力求将观众所看到的画面和音乐、解说等相结合,带给观众愉悦的观看体验。
3. 严肃的报道态度作为新闻节目,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必须具备严谨的报道态度,避免不实、夸张和炒作,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同时,也要避免评判主题,让收视者自己去理性判断。
4. 结合当下社会热点电视新闻专题节目还要结合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密切关注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这不仅可以提高节目的观看度,还可以让观众对当今社会的状况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发展趋势1. 数字化内容创新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内容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需要具备数字化内容创新的能力,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便于受众在多个平台上使用。
2. 多屏联动互动体验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实现多屏联动互动体验。
通过多屏联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可以在电视屏幕、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多个媒体平台上得到展示,同时促进观众和媒体平台之间的互动。
3. 民众媒体影响力加强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也需要注重民众媒体的影响力加强。
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时代,民众已经成为影响力的主导者,因此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需要积极与民众进行互动和交流,增加收视者对节目的粘性和回头率。
4. 区域性与全球化结合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将区域性与全球化结合起来,既关注当地的事件和现象,又与全球话题密切联系。
电视节目的类型及其栏目形式概述
电视节目的类型及其栏目形式概述电视节目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和栏目形式。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电视节目类型及其栏目形式进行概述。
1. 新闻类节目:新闻类节目是电视台最常见的节目类型之一。
这类节目通常包括新闻报道、时事评论和专题报道等。
栏目形式可以是每天定时的新闻联播,也可以是晚间的新闻评论节目或深度报道节目。
2. 综艺类节目:综艺类节目是以娱乐为导向的节目类型,通常包括选秀类节目、真人秀、谈话节目、游戏节目和才艺展示等。
栏目形式可以是以明星为主角的综艺晚会,也可以是大型选秀节目或真人秀。
3. 文化类节目:文化类节目注重传播和展示各种文化形态,包括文化讲座、纪录片、文艺表演等。
栏目形式可以是以人物为主线的文化纪录片,也可以是在特定场地进行的文艺演出。
4. 体育类节目:体育类节目是关于各种体育比赛和运动的节目类型,包括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
栏目形式可以是直播体育比赛,也可以是对体育赛事进行解说和评论的节目。
5. 儿童类节目:儿童类节目是为儿童观众提供的节目类型,内容通常以启蒙教育、故事演绎和动画片为主。
栏目形式可以是儿童绘本故事时间、儿童歌曲唱跳节目等。
6. 教育类节目:教育类节目主要是有关教育和知识传播的节目类型,包括历史人物传记、科学知识普及、学术讲座等。
栏目形式可以是讲座式节目,也可以是解说科学实验的教育节目。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电视节目类型及其栏目形式的概述,实际上电视节目类型还有很多种。
每种类型的节目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目标观众群,通过多样化的节目类型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
继续写相关内容:7. 访谈类节目:访谈类节目主要以主持人与嘉宾进行对话和讨论为主,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栏目形式可以是名人访谈节目,也可以是专题研讨会或座谈会。
8. 动漫类节目:动漫类节目是以动画片或卡通片为主要内容的节目类型,主要面向年轻观众。
栏目形式可以是播放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动画片,也可以是制作和推广原创动画作品。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含义与特征 1.1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含义 电视新闻借助于现代化电子技术, 通过声音、画面等传播手段,报道新近 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而专题节目则是以 集中性为主要特点,具有较为丰富的节 目表现形式,因而对题材的选择,以及 报道的深入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其含 义上来讲,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是对某一 重大新闻事件、新闻价值较高的社会现 象以及某一战线、地区新面貌等题材, 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 进行深入报道并独立播出的新闻节目。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主要包括两种情形,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视新闻专 题节目包括直播类、纪实类、评论类、 调查类与谈话类的新闻节目,而狭义的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则是指专题新闻、访 问、报道以及电视专题片 。 1.2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特征 新闻性、专题性与重要性,是电视 新闻专题节目的三大特征。新闻性作为 首要特征,表现为事实的真实性与事件 的时效性。专题类新闻节目围绕事实的 真相,对相关的故事背景与细节进行深 入挖掘,尽管在快捷程度方面不如消息 类新闻节目,但都是新近发生的事件。 而专题性特征则体现在所报道的对象只 能是一类人或一类事,在节目形态上属 于“一”的概念,在内容选题上属于“类” 的概念。以《焦点访谈》节目为例,每 期节目始终围绕一个新闻事件,对其进 行多角度、深层次的调查剖析,以此来 阐述某种理论或评论某种社会现象。专 题类新闻的选题,往往都是比较重大的 110
[1]
▲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英列娜
(作者单位:新疆电视台新疆卫视节目中心)
事件,因而表现出重要性特征。其报道 不仅篇幅大、 分量重, 且规格高、 规模大, 报道的内容也较为详尽 。 2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基本形式 2.1 电视专访 电视专访属于一种专题访问的节目 形式,其访问对象往往是新闻事件核心 当事人,或是权威知名人士,所访问的 内容是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一般来说, 如何获得所关注的新闻事实,一方面需 要对新闻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进行深入 挖掘;另一方面,则是专家学者的观点 看法进行引用。节目能否取得成功,采 访对象的选择是关键,在进行专访之前, 需要做大量准备工作。如搜集背景知识 资料与采访对象履历,是为了更充分地 了解访谈对象;而提问问题的设计,则 是为了实现对谈话的引导和把握,以便 深入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 2.2 电视新闻调查 电视新闻调查属于深入性调查的节 目形式,常常是就某一个新闻事件或是 针对某种重大社会现象和问题,广泛开 展深入性的调查研究,通过所做出的分 析判断,在大众之间引发共鸣和思考。 由于新闻采访难度较大,因而对记者的 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经过不 懈努力才能获取事实,进而得出最接近 事实的结论。由此而形成的正确舆论引 导,不仅能促成事件的解决,还能有效 引发社会思考 [3]。 2.3 新闻杂志 作为一种栏目化的电视节目,新闻 杂志一般会在节目中设置几个不同的附 属栏目,采用不同的题材和形式,从而
电视新闻节目的分类讲解
四、访谈类电视新闻
2、专题访问:对具体的某个新闻事件或 某个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进行的访问。前者 是事态性访问,目的是让观众了解新闻事件 的真相。后者是观念性访问,请有关人士就 社会现象,热点问题发表真知灼见,传播有 新意的观点见解。
五、新闻直播
调动一切手段,让观众及时、直接地接近事件, 并在事件发展中同步体验过程。直播以现场为主体, 综合背景资料,和相关知识介绍,演播室的串联、评 述,现场记者采访及多个现场之间的交流为一体的系 统化传播样式。
《饥饿的苏丹》
•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 • 《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王牌栏目,是 世界上观众最多的新闻节目。
二、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
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也称电视新闻杂志,是电 视运用杂志编排的方式,在主持人的统领下,将不同 内容形式的新闻报道整合在一起的新闻节目样式。
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前任副总 裁西尔维斯特·韦沃(Sylvester Weaver)提出,并创立了 世界上第一个杂志型新闻栏目《今天》(Today, 1952)。至 今,杂志型栏目已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 形态。
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组合方式
事件组合式:即在每期节目中播出几则报 道,通过记者或主持人的点评串联,而形成一 个有机统一体的杂志形态的新闻栏目。其典型 代表为:美国CBS的《60分钟》,被誉为新闻 杂志鼻祖。 板块组合式:即在一个统一的栏目名称下, 把形态不一、内容各异的多个小栏目经过精心 编排,组合而成的播出节目形态。代表:《东 方时空》。
• (答案:20天。)
(3)南陵为何劳神费力调粮充库? (答案:南陵粮食局副局长杨赤峰的说法:既然来 看粮食,仓里的粮食应该是满的。因为南陵是个 产粮大县,如果没有粮食,觉得丢人。) • (4)仅仅为了顾全脸面吗?作为产粮大县,如果把该收
电视节目形态分析
《焦点访谈》节目形态分析及创意建议一、新闻类电视节目形态概述电视节目形态指的就是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它是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核心,提供着适用于不同内容的电视处理方法。
在各种电视节目充斥着观众眼球的今天,无论面对何种收视需求,无论以何种方式参与收视的竞争,都必须转化成相应的电视节目形态才能为观众所接受。
就目前国际电视市场节目形态而言,大致可分为,新闻信息形态、访谈对话形态、评论类节目形态、综艺娱乐节目形态、记录片节目形态、电视剧等不同的节目形态。
新闻是对正在发生的,或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在任何时代都没有变化,但在电视时代,新闻传播的载体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使得新闻传播从内涵到外延都产生了质的飞跃。
电视新闻节目以鲜活的现场、及时的报道与现实世界、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信息社会的活跃时空。
电视新闻的主要形态分为消息类新闻,包裹式新闻、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新闻访谈、新闻直播。
二、《焦点访谈》节目的形态分析《焦点访谈》于1994年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创办,节目定位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
它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多次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
栏目平均每天收到数千条来自观众通过电话、信件、传真、电子邮件、QQ等方式提供的收视意见和报道线索。
其结构模式: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
演播室主持人引入(1分钟左右)+ 新闻事实及陈述(10分钟左右)+ 演播室主持人评论(1分钟左右)。
我们小组分析:1.在新闻事实陈述部分,它往往通过主持人的同期声,采用设问的方式引出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围绕着这个主题,从多个侧面展开。
但是这些问题的局限性比较明显,都不够深入。
比如在12月23日的“快递为何夺人命”一期中,主持人的同期声配的问题是“何为氟乙酸甲酯”;“那么,既然国家有相关法律规定,氟乙酸甲酯这种剧毒液体又是如何得以流入快递路线呢?”“那么为什么化工公司明知违规,还要借用普通快递公司渠道呢?”“事实上,若是严格执行对快递物品实行开箱检查的程序,应该是可以避免危险品的流入。
电视新闻现场的四种形态
想不能完整的表现新闻主体的信息,甚至可能对新
闻的传递带来曲解。
• 如上分析,“亚新闻现场”具有信息的不完整性,需 要对新闻加以描述甚至解释;而从数量上来看,“亚 新闻现场”又是一个电视记者遇到的最多的新闻现场。 所以,学会如何处理“亚新闻现场”是至关重要的。 在“亚新闻现场”中,如何处理好“实况”,“同期 声”,“配音”,“现场主持”等之间的关系?其实 是一个如何安排信息表现形式的问题——“亚新闻现 场”本身可以传递的信息,应该坚持让“实况”自己 说话;新闻瞬间发生的事实已经无法用镜头记录,应 该安排“同期声”,“配音”;而记者发现的细节, 则可安排“现场主持”。
闻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但是,新闻的突发本性,
• 绝对现场
• 新闻发生的瞬间被完全记录,叫做新闻的“绝对现 场”。从获取的角度来看,“绝对现场”有两种, 一种是该新闻可以预知,记者在现场守侯,扑捉到 “绝对新闻现场”;还有一种是具有巧合性,无意 中拍摄到“绝对现场”,当然,这种巧合的机率十 分的小。 • “绝对现场”具有“现场就是新闻,新闻就是现场” 的本质特点。处理“绝对现场”的方法并不复杂— —“用镜头说话”,无须任何配音,只要加上做基 本解释用的字幕就很好了。 • 总之,“绝对现场”具有最鲜活的新闻表现力,但 是,常常“可遇不可求”。
• “现场”是电视新闻的至高武器
• 到今天,传媒已经发展到了四种基本形态—— 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传递资讯”是这 四种形态的本质相同之处,而他们之间形态迥 异的基本表现形式,又决定了它们之间各有各 的传播优势。报纸具有可保存性,长于解析新 闻;广播具有亲近性,长于与听众的交流;网 络具有大信息量性,长于快速发布。而电视, 具有视听多位一体性,长于让人身临其境。
• 亚新闻现场
浅析电视新闻的栏目定位和内容设置
摘要:电视新闻节目深受大众喜爱,以其独特的视觉解析社会新闻世界,并且其收视率领先于其它电视节目,但是随着各个电视台开设电视新闻节目的增加,结果造成电视新闻节目走向同质化道路,为避免出现节目的同质化现象,需要以独特的视角定位电视新闻节目,形成独特的节目风格,本文以《东方时空》电视新闻栏目为例,分析电视新闻栏目定位与内容设置。
关键词:电视新闻栏目定位内容设置栏目定位是电视采编人员根据电视节目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电视节目的思想内容、性质、功能、观众范围、文化品位、地方特色与结构形态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的选择,栏目定位是一个栏目发展的风向标,栏目定位决定着新闻节目的内容设置。
《东方时空》作为我国第一批电视新闻栏目,其对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事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以《东方时空》为例,分析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与内容设置。
1《东方时空》栏目的定位随着我国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由被动获取新闻信息转为主动获取信息,人们可以选择的获取新闻途径渠道越来越多,新闻作为电视节目重要内容之一,电视新闻节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电视新闻节目的繁多,使得人们很难选择单一的电视节目,因此电视新闻节目要想存在并且领先与电视新闻市场就必须要具有独特的栏目定位。
《东方时空》栏目作为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先驱者,其经过不断地调整与优化,其在栏目定位上具有了自己独特的发展内涵:1.1《东方时空》栏目的收视人群定位:普通社会大众。
《东方时空》栏目在确定的时候就将栏目的收视人群订立为社会普遍大众都能够接受的,因此《东方时空》开始可对栏目的不断调整与优化,其目的就是为了将节目符合大众的“口味”,比如栏目播放时间的调整,由过去早间播放调整为晚上黄金时段播放,充分考虑满足不同人群的时间;栏目的内容要在不断地丰富,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的新闻信息需求。
1.2《东方时空》将栏目定位为:新闻类杂志节目。
《东方时空》栏目以“真诚面对观众”的视角,采取了“用事实说话”的创作方式,确立了“政府重视、百姓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原则,探寻“新闻背后的新闻”,真实而及时地记录了“大时代背景下”的脚步,成为名副其实的名牌新闻栏目。
(完整版)电视节目形态与类型
形式:事物的形态、结构等; 形态:事物的形态或表现; 模式:某种事件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2020/2/5
电视节目形态
当代剧
清末
建国
改革开放
• 一部电视剧往往包含着多种类型,定义一部剧的类型 往往是通过其主要内容的类型来决定的。
•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动,越来越多 的电视剧类型正在被开发。
古装剧
古装剧是指时代背景设定为古代的电视剧,亦包括架空历史但穿着古装并模仿古人习惯的电视剧。
2020/2/5
武侠剧
2020/2/5
电视节目形态
3 分类
北京广播学院朱羽君等教授提出另外一种分类,认为电 视节目形态主要有六种:
电视娱乐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电视新闻节目、 新闻现场直播、电视评论节目、电视纪录片。
在现实中,单一形态存在的节目并不多,实际上各种具 体的电视节目形态往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节目形 态所构成。所有的电视节目形态都可以由六种基本节目 形态组合、融合和变异而成。
《面对面》
《高端访问》
新闻脱口秀
《老梁故事汇》 (山西卫视)
2020/2/5
《锵锵三人行》
《暴走大事件》(网络)
读报类新闻
2020/2/5
《有报天天读》
《杂志天下》 (江西卫视)
电视时事辩论
2020/2/5
《一虎一席谈》
《时事辩论会》
知识社教类
1 定义
是利用电视媒体对观众进行 文化启蒙、社会教育的一种 节目样式,其宗旨是向受众 传授维系社会发展所需的社 会规范和知识。
电视新闻构成元素及表现形态解析
观 众 所 接 触 到 的 新 闻 很 多 都 发 生 在 陌 生 的 环 境 ,特别
表达出画面场景确切的含义。随着电视节目制作实践的深
是 国 际 新 闻 ,人 们 更 加 不 熟 悉 。 比 如 ,巴 以 冲 突 中 双 方 势 力
人 ,人 们 对 字 幕 在 电 视 新 闻 中 的 地 位 与 作 用 都 有 了 更 进 一
稿 内 容 、通 ,可 以 模 拟 、
的 内 容 ,也 能 增 强 电 视 新 闻 信 息 的 宣 传 和 传 播 效 果 。
不 足 ,增 强 电 视 新 闻 表 现 力 。具 体 说 来 ,字 幕 具 有 以 下 三 大
状况了解得一清二楚。
作用。
3.特 技 效 果
(1)
弥 补 画 面 和 声 音 的 不 足 ,起 辅 助 说 明 作 用 ,加 深 观 近 年 来 ,随 着 科 技 的 发 展 ,特 技 被 越 来 越 广 泛 地 应 用 到
传播方法
打 出 标 题 字 幕 。尽 管 电 视 新 闻 阃 面 能 够 再 现 事 实 场 景 ,并形
也 进 行 深 刻 地 思 考 ,达 到 很 好 的 新 闻 效 果 ,令 人 印 象 深 刻 。
成 声 画 结 合 的 双 通 道 传 播 ,但 我 们 仍 需 要 借 助 字 幕 来 充 分
使用形式 的 一 种 ,当下成为电视新闻中相当重要的叙事和
资 讯 量 。比 如 ,在 电 视 新 闻 中 ,目 前 广 泛 运 用 的 滚 动 字 幕 ,在 不 影 响 节 目 正 常 播 出 的 前 提 下 ,随时提供 相 关 节 目 的 最 新
表 现 手 段 ,催 生 了 电 视 新 闻 新 的 制 作 方 式 。特 技 在 电 视 新 闻 中的具体应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变迁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变迁定义: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一、从形式上看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变化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的诞生。
改革开放30年来大致呈现出四种形态:联播体形态、深度报道形态、娱乐化形态、民生新闻形态。
联播体形态——最具代表性:中央电视台综合性新闻栏目——《新闻联播》。
①时间:1978年元旦开播②风格:庄重、严肃和字正腔圆,为新闻栏目定了型,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③地位:中国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重要窗口,“中国国情的晴雨表”。
挑战: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政治的宣传式节目形态受到纸质媒体的挑战,出现了以《中国青年报》为代表的深度新闻报道,电视新闻收视率下降。
改变:深度报道形态1993年,由白岩松主持的《东方时空》横空出世。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栏目化”的观念趋于成熟。
21世纪初,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形态开始出现。
“讲”新闻与”说”新闻,如人民网《小六砖铺头》。
纠正了以往出于宣传和刻板的传播形式。
另外,有一种节目样式必须提及,即谈话节目:如《鲁豫有约》。
之所以把它归类于娱乐形态,是因为谈话节目可以在各种形态的电视节目中出现,“谈话”只是节目的一种表现形式。
21世纪以来,民生形态电视新闻节目也开始出现。
它使受众的草根情结得以释放,其定位就是以百姓视角、民本立场报道市井百姓生活的原生态,报道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
标志:2002年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的播出。
以电视新闻重大技术为标志,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年至1973年)黑白电视阶段,大多数节目都是采用现场直播或实况转播的方式播出第二阶段(1973年至1984年)彩色电视阶段,先进的电视新闻采制和传输技术和设备开始出现,电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传播媒介。
第三阶段(1984年至20世纪末)电视新闻立体传输阶段电视已经成为大众传播中位居首位的媒介,开始形成卫星、微波和有线电缆光缆相结合的立体传输覆盖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析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一种最能体现电视新闻节目生产和传播规律的可复制的“程序软件或设计模版”,进而把某些电视新闻节目元素固化到某种结构之中,使之任何其他电视传媒都可以据此复制出相同品质的电视新闻节目扫描当今国内和国际电视屏幕,所有的划分方法都显得捉襟见肘,各种元素在不同形态中互相渗透,元素嫁接和融合成为形态创新的本体策略。
一、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基本元素题材、叙事、新闻、视听题材元素是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具体的题目范围,政治,经济、文化等。
题材选择的三个范围:迅速的事实信息、丰富的情感信息、鲜明的个性信息叙事元素是电视新闻见证人的叙事,通过新闻播报和现场取景等方式为人们提供见证现实的感觉。
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属于基本叙事元素,原因、过程、结果、意义属于拓展叙事元素。
在以观众为核心的现代传播理念指导下,叙事元素的组合特点:1、主题事件化:精心选择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作为报道主题的载体。
勾勒、突出、深化报道主题。
2、事件故事化:用故事来结构新闻报道,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出事件,解释事件,以此来构造起伏和悬念,吸引观众。
《60分钟》3、故事人物化:用人物命运变迁和具体感来加深观众对新闻的印象。
以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切入来反映大主题。
4、人物个性化:对人物的刻画和描述中,注意细节的描述和拍摄,用细节突出人物个性,神态、表情、动作,加深观众印象。
新闻要素包括时效、真实、新鲜、形象四个基本元素和重要、接近、互动三个拓展。
视听元素包括视觉和听觉元素。
视觉元素有1、画面(再现、实证、表意)、2、字幕(功能:说明字幕、复述字幕、信息字幕)(形式:整屏字幕、滚动字幕、插入字幕、特效字幕)3、动画:通过动画语言报道和评论事实。
听觉元素有1、音响(实况、背景、环境)2、同期声3、解说4、音乐二、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从“内容为王”的时代到“元素为王”和“结构为王”时代。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有:模仿式:旧元素+旧结构借鉴式:新元素+旧结构嫁接式:旧元素+新结构孵化式:新元素+新结构(一)模仿式结构以市场率先尝试的创新者的思路和行为为标本。
如《东方时空》对《60分钟》的模仿,《新闻会客厅》对《奥普拉·温弗瑞秀》的模仿。
在节目引进时没有进行本土化的二次改造,以本土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去提身升作品的可看性,节目没有根深蒂固的生存脉络。
(二)借鉴式结构主要表现在电视传媒对报刊、电影、广播网络等媒介形态的借鉴上。
大量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借鉴报刊、电影、广播、网络媒体的形态的。
如电视新闻评论中的本台评论借鉴报纸和广播的评论形态,电视民生新闻是报纸晚报版新闻的电视化表达,《南京零距离》的宣传语是“南京人的电视晚报”。
电视读报节目更是借鉴广播报纸摘要节目形态结构。
电视读报节目整合其他传媒的信息资源,将平面传媒的深度、广度的报道优势与电视传媒的大众化、形象化结合,为平面传媒的电视化传播开辟一条新路。
电视读报节目的优势是:形态较简单,制作成本不高。
对资讯的整合利用,拓宽了电视新闻的视野和信息含量,有助电视新闻弥补自身理性和深度不够的缺憾。
主持人解读实现对电视新闻内容解读和价值的判断。
主持人点评的价值化有助于对电视新闻的电视化传播。
缺点:我国绝大数媒体对话语权的表达自由空间是有限的。
解释不当,主观偏重,会引起信息传播偏差。
问题:电视读网节目的优劣。
(三)嫁接式结构旧有的不同新闻节目元素在新结构中的重组。
新闻、访谈、游戏元素的嫁接。
《传奇故事》把电视游戏节目、资讯节目、法制节目的各种元素嫁接。
(四)孵化式结构《每周质检报告》从《新闻30分》中孵化。
以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经过多年结构演变,固化为两种节目形态。
一种以《锵锵三人行》为代表的不带现场观众的圆桌会议式的电视新闻谈话节目,一种以《艺术人生》代表的,现场观众参与型的电视新闻谈话节目。
他们还在调整,如集体记忆类主题,加电话连线和乐队等。
三、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形态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图像、声音、文字为传播符号,围绕新闻事件和事态进行单篇访谈式深度报道的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形态。
电视新闻访谈是对电视新闻评论的继承和发展。
继承:1、事实性信息作为引发和佐证的依据。
2、意见性信息作为论点的组成部分和主要论点和分论点。
3、情感性信息作为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的黏合剂。
发展:1、加重了电视评论中的意见性信息,更多是再现而不是展现。
突出电视新闻评论中的意见性信息和情感性信息。
2、访谈中意见信息更多来自群众,扩大意见发出着的范围。
3、扩大主持人的作用,主持人更多与访谈对象交流,充满个性。
(一)电视新闻访谈分类按话题类型分:1、信息类新闻访谈:话题带有鲜明的新闻性,与新闻事件、人物、社会热点、公共事务相关。
嘉宾主要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新闻当事人。
往往发布第一手大信息量、具有导向性的信息。
2、民生类新闻访谈:涉及社会公众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涉及社会人际交往困惑,家庭内部调试,社会生活状况展示与道德伦理碰撞。
3、娱乐类新闻访谈:以愉悦身心,休闲逗乐为目的,以访谈为主,加上许多娱乐元素。
节目娱乐,嘉宾主要是演艺圈明星和体育明星。
容易与娱乐节目相混。
4、对象类新闻访谈:针对特定观众群和某一类观众进行的访谈。
话题专一、有品位内涵,对象性强。
按叙事方式分:1、聊天式新闻访谈:根据话题的特点,邀请不同社会身份的嘉宾进行现场交流。
2、访问式新闻访谈:主持人要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与嘉宾进行交流。
嘉宾相对专一。
3、论辩式新闻访谈:就某一问题,让不同观点的嘉宾在现场展开言语交锋。
紧张刺激,往往选取社会上的新思潮、新观点展开话题。
4、综合式新闻访谈:外景拍摄、三维动画、宣传片花与文艺游戏等元素融合,轻松生活情感话题。
按结构分:1、群言式结构: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三方参加的,一般作为一个单独节目播出。
2、对话式结构:主持人与嘉宾的一对一的新闻访谈。
可以独播也可放栏目中。
它与群言式结构在传播取向(前者记住话题和观点,后者记住故事和人物)、氛围(前者气氛活跃的现场,后者安静或封闭空间,调整情绪进入状态)、主持人作用(前者穿针引线,活跃现场,后者事件人物的挖掘者和采访者)等方面有区别。
(二)电视新闻访谈的差异元素1、访谈话题2、访谈者3、演播室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其他节目形态的融合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普遍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现象,就是许多以“新闻评论”为定位的电视节目在具体的形态上已经慢慢边缘化,与许多其他形态的电视节目比如深度报道、谈话节目等等融合在一起。
(一)电视新闻评论与深度报道的融合80年代以前中国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几乎没有什么评论,直到8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开播,才充分体现出新闻报道与评论的有机结合,但是由于电视传播自身的特点限制导致它在深度分析上的不足,那个时期的电视评论还未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有效形式,大多数的电视评论还是停留在模仿报纸风格、摘抄报纸文件的阶段,与报纸相比,电视评论的潜力显然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与此同时,从80年代中期开始,电视深度报道在我国悄悄崛起。
深度报道起源与西方,在美英等国也称“大标题后的报道”,在法国则被称为“大报道”。
是一种通过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形势解释和分析来延伸和拓展新闻领域的一种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的出现打破了过去一贯认为的电视不可以做“深”的观念,它透过新闻事实的表象深入地探究和阐明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同时它还可以追踪和探索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向。
当“深度报道”的概念被引入中国电视领域以后,它的记者现场采访和描述中蕴含观点的夹叙夹议报道方式与当时的电视评论极为相似,因而造就了电视新闻评论和深度报道在表现形态上的相互融合。
90年代以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开始日趋向“深度”努力,《焦点访谈》就是深度报道和电视评论融合之后的显著成绩。
作为一档电视述评节目的典型代表,《焦点访谈》的开播也为原本就争议颇大的新闻评论的归属问题带来了更大的混乱,而这种混乱一直延续到今天。
现在有些省级台在定位述评节目时,还是喜欢在前面缀上“深度报道”的名义。
比如,《新闻聚焦》就定位为深度调查类的评论性栏目,其实就这些定位表面上看,我们可以认为深度报道只不过是评论节目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电视述评是通过深度报道来表现的,这样的话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的混淆就好解释了。
可是业界却又经常将深度报道归入专题类新闻节目,认为它是一种独立的新闻体裁(深度报道,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以“深”见长的新闻体裁。
),调查性报道就是它的生力军,这个时候,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的界限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而电视述评作为电视评论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来是就已知的信息表达意见,它并没有严格规定“述”与“评”的比例,而是强调“述”“评”有机结合,开创了具有电视特色的评论形式。
而且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省级台述评节目开始重“述”轻“评”,忽视了评论该有的分量和地位,并且在经过一次次的改版之后,越来越近地向调查性报道靠拢。
(二)电视新闻评论与谈话节目的融合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出现的初期,它的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主持人引题→记者现场追踪采访→主持人总结,观点的表达多是通过主持人在节目头尾发表的评论来实现,评论也是不痛不痒的几句话,没有什么个性化的表现,随着电视媒介的发展和媒体间竞争的激烈,电视评论也在逐步发展,它的形式也在逐步成熟。
原来的如《焦点访谈》式的评论形式已经不能适应一些更有深度、更为繁杂的内容的要求,比如说对一些抽象的内容的评述,于是将谈话节目中常用的“脱口秀”的形式引入电视评论成为必然的趋势。
近几年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现象也日趋复杂,许多社会现象已经由过去较为简单化而向多元化转变,而一些原本就很复杂的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就更加难以理解,但是有时候主持人会因为身份的原因,对这些问题不便作出更为深刻的、一针见血的评论,于是又一种新型的电视评论形式出现了,这就是“多人谈话”。
在“多人谈话”式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各种观点在节目中争锋相对,增强了评论的客观性,更易为观众信服。
一直以来,广义的谈话节目侧重以“谈话”这一形式为界定标准,在节目形态上,除主持人、嘉宾之间的谈话外,有无受众,受众是否参与对话,均囊括在内。
而广义的评论节目则以“话题内容”为界定标准,从“新闻话题”出发,指对新闻事件发表的评述、议论。
众所周知,电视谈话体评论节目的评述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还是要靠“语言”,所以从谈话节目和谈话体评论节目的表现形态来看,两者都是以“语言”作为主要的建构手段。
曾经有学者把节目的节奏与结构以及节目的语言风格作为区分评论节目与谈话节目的一个标准,但是随着评论节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评论不再是坐在演播室的台子前面被主持人四平八稳的说出来,空乏单调的评论开始被摒弃,“用事实说话”,“客厅式谈话场”等定位被越来越多的评论节目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