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整理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水文学:研究地球上水的科学就是水文学(Hydrology)。具体来说,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和变化规律,以及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各种不同的水体是水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水文循环是水文学的核心容;
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是现代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容。
水文学体系
基础学科:研究的水体对象划分:(河流水文学、湖泊水文学、沼泽水文学、冰川水文学、地下水文学等)
应用学科:工程水文学、农业水文学、土壤水文学、森林水文学、城市水文学
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
(1)水文循环永无止境
(2)水文现象的周期性和随机性
(3)水文现象区域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第一章
水文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径流3个阶段和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5个环节。
水文循环概念: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等作用下,以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等方式进行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水循环类型:
海陆间水循环:是指从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后,其中一部分蒸发到空中,另一部分经过地表和地下径流又流到海洋,这种海陆间的水循环又称大循环。
海洋小循环:海上循环,就是海面上的水份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的过程。
陆地小循环:是指陆面水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在高空冷凝形成降水,仍落到陆地上,从而完成的水的循环过程。(可以再分为大陆外流区小
循环和流区小循环)
水文循环的作用与效应:表层结构、气候、地表形态、生态、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土壤蒸发:土壤蒸发是发生在土壤孔隙中的水的蒸发现象,它与水面蒸发相比较,不仅蒸发面的性质不同,更重要的是供水条件的差异。
土壤蒸发是土壤失去水分的干化过程,据土壤供水条件差别及蒸发率的变化,分三个阶段:(1)定常蒸发率阶段
(2)蒸发率下降阶段
(3)蒸发率微弱阶段
形象因素:土壤孔隙性、地下水位、温度梯度等
水汽输送(我国水汽输送4个通道)
降水四要素:降水(总)量、降水历时与降水时间、降水强度、降水面积。
降水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下垫面条件等
下垫面条件的影响:
地形:坡向与降水(迎风坡多雨)、高度与降水(地形的抬升增雨并非无限制的,当气流被抬升到一定的高度后,雨量达最大值。此后雨量就不再随地表高程的增加而继续增大,甚至反而减小。)
下渗
下渗动力:地表水沿岩土空隙下渗是在重力、分子力和毛管力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根据下渗过程作用力组合变化及运动特征可分成三个阶段:
①渗润阶段
②渗漏阶段
③渗透阶段
径流
据径流过程及途径不同,可将径流分为三种,即地面径流、地下径流及壤中流。
流域对降水的再分配作用表现
径流成分分配:它主要是在水分垂直运行中,通过下垫面而发生的,将降水分配成为不同的径流成分。有拦截、填洼、下渗
径流时程分配:它是通过水分侧向运行而体现出来的。形成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
第二章
(一)河流的分段(黄河)
每一条河流都有与河口,而较大河流的流程通常按地质━━地理特征分成上、中、下游三段,即河流共分成五段。
河流分段依据主要有:
a、按河槽的纵比降划分;
b、按河槽的形态与组成物质划分;
c、按地貌形态划分;
d、按支流的汇集和河道的弯曲状况及流向
(二)河流特征参数
①河流落差:指河流上、下游两地的高程差。与河口的高程差,即为河流的总落差。某一河段两端的高程差,称之为河段落差。
②过水断面:是指某一时刻水面线与河底线包围的面积。
弯曲系数
侵蚀基准点:侵蚀基准面可以是能控制河流出口水面高程的各种水面,如海面、湖面、河面等,也可以是能限制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抗冲岩层的相应水面。这些水面与河流水面的交点称为河流的侵蚀基点
(三)水力半径R(R=F / P)过水断面面积F,湿周P(即过水断面上被水浸湿的河槽部分)(四)径流的特征值及其计算(流量、年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径流系数)。
某闭合流域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12m3/s,多年平均蒸发量为380mm。求各径流的特征值?该流域位于干旱地区、湿润地区还是其它地区?
(五)洪水波的推移和变形
(1)展开变形:波长不断加大,波高不断减小,洪峰流量减小。
(2)扭曲变形:洪水波前段长度不断减小,比降不断增大;波后段长度逐渐增大,比降逐渐平缓。
(六)河水环流运动的类型4种
纵轴环流:旋转轴呈水平状并基本上与主流方向平行。它多与主流结合在一起,形成螺旋流。横轴环流:旋转轴呈水平状,但与纵向主流垂直
斜轴环流:旋转轴与河流流向有一个夹角,实际是横轴环流的特例。
竖轴环流:旋转轴成铅直方向,与主流及河底垂直。是相对封闭的回旋流。
(七)输沙模数、侵蚀模数。
侵蚀模数:地表每平方公里面积上,每年侵蚀下来的泥沙数量。
地表(主要指土壤层)被侵蚀的泥沙量,这部泥沙虽从土壤表层移动,但有相当部分没有进入河槽,没有流出出口断面。
输沙模数:河流某断面以上单位面积上所输移的泥沙量,(t/km2·年)
从河口(或过水断面)流走的泥沙量,远远小于侵蚀量,是通过河水中的含沙量来计算的。
第三章
(一)含水介质:指既能透水,又饱含水的多孔介质。
(二)含水层:指贮存有地下水,并在自然状态或人为条件下,能够流出地下水的岩土体,如砂层、砂砾石层等。
(三)隔水层:含水但几乎不透水或透水能力很弱的岩体。如致密的火成岩、变质岩以及孔隙细小的页岩和黏土岩等均是良好的隔水层。
(四)容水性
1、定义:指岩土体容纳水量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岩土体的空隙量。
2、容水度:岩土体完全饱和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土体体积的比值。容水度与孔隙度相当,但对膨胀性粘土,容水度大于孔隙度。
3、
相对含水量
4、影响因素:孔隙度
(五)持水性 1、定义: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体能自由排出一定水量的性能 2、给水度:饱水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排出的水的体积与岩土总体积之比。
3、影响因素:孔隙直径
(六)透水性
1、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岩土体允许水通过的能力。
用渗透系数“K ”表示,单位为(cm/h ,m/h ,或m/d )。
2、影响因素:首先与空隙的直径大小和连通性有关,其次才是空隙的多少。
(七)容水性、持水性和透水性的联系和区别
1、给水性与持水性的区别;
(水分子的型式不一样;空隙直径大小对二者的影响相反 )
2、容水性、给水性和持水性三者的关系; (容水度=给水度+持水度)
%100%100⨯=⨯=V
V W W n 岩石总体积容水体积%100%100⨯=⨯=n
W w V V K 总空隙体积实际含水体积%100%100⨯=⨯=V V V 岩石总体积排出水的体积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