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高二生物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docx
高二生物:第六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教学设计)
( 生物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高二生物: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教学设计)Biology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species,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of the evolutionary system at all levels of biology.高二生物: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教学设计)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第1节遗传信息学习目标:a、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遗传信息的了解,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生命的本质,逐步形成生命世界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懂得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热爱生命的价值观。
b、知识要求:1、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2、dna的双螺旋结构3、生物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c、实验要求:1、核酸与蛋白质的分离方法2、核酸的化学鉴定d、过程能力与方法:培养自己向研究性学习转化,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培养自己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1.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发现之路中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2. dna的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原则)3. 基因的实质(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不同)学习难点:1、dna的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原则) 2、基因的实质(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不同)学习过程指导:知识精华:题例领悟:自我评价:1. 遗传物质dna在学习新课时,先复习旧知识(dna在哪里?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是和。
)再思考问题:遗传物质究竟是dna还是蛋白质,为什么?(用实验事实证明):s型肺炎球菌菌落特点是;而r型肺炎球菌菌落特点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说明:是遗传物质;2、dna的双螺旋结构在学习新课时,先复习旧知识:dna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它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它的化学成分是由一分子的()、一分子的()和一分子的()组成。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关键知识点总结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关键知识点总结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基因的传递、表达和遗传变异等方面内容。
本文将总结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关键知识点,从基本概念、遗传物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遗传变异和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基本概念1. 遗传信息:指在生物体内储存、传递和表达的遗传性信息,它决定了生物体的特征和功能。
2.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控制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DNA片段。
3. 染色体:基因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以线状结构呈现,称为染色体,它承载了生物体大部分遗传信息。
二、遗传物质1.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基因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具有双螺旋结构。
2. RNA:核糖核酸,包括信使RNA、核糖体RNA和转运RNA等,参与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三、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1. DNA复制:在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中,DNA通过复制过程将遗传信息传递给新生细胞。
2. 转录:DNA上的遗传信息被转录成RNA分子,主要是mRNA分子。
3. 翻译:mR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被翻译成蛋白质,从而实现基因的表达。
四、遗传变异1. 突变:是指在基因或染色体水平上发生的突发性、无规律的变化,是遗传变异的一种重要形式。
2. 基因重组:在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中,基因发生重组,产生新的遗传组合。
3. 遗传测变:遗传测变是一种确定个体染色体突变的方法,可通过核型分析、基因测序等技术实现。
五、遗传信息的表达方式1. 表型:指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2. 基因型:指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组合形式。
3. 基因表达:指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体现为蛋白质的合成和生物体特征的表现。
六、应用前景1. 遗传病:深入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可以帮助人们识别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为基因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2. 基因工程:基于对遗传信息的准确理解,可以进行基因组编辑和转基因技术等手段,用于改良农作物品质和疾病治疗。
第6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第6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第2节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这一节是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高中阶段《生命科学》第6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第2节内容。
是在学生已学习了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基础上,重点介绍DNA怎样复制,基因怎样控制蛋白质合成及生物性状的内容。
本节知识对于学生理解第7章中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复制和第8章中不同基因型的生物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基因型为什么可以决定表现型、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甚至对于学生理解第9章生物的进化、第10章生物多样性也都有积极的意义。
2.本节教材内容分析本节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DNA复制:主要介绍DNA分子如何通过半保留复制,复制出与原来一样的DNA 分子,这个内容中可以进一步强调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让学生感受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准确性;其中“阅读与思考”中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顺利建构DNA是半保留复制的。
这是一个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较好的载体(2)遗传信息的转录:主要介绍遗传信息如何从DNA 传递到mRNA。
(3)遗传信息的翻译:主要介绍遗传信息如何从mRNA传递到蛋白质。
这里一定要介绍清密码子如何决定氨基酸,进而让学生理解基因是可以准确的控制某种蛋白质合成的,所以也就能控制生物的性状了。
(4)中心法则及其发展:主要是对前面三个部分的小结。
我准备用3课时,其中DNA复制1个课时,转录和翻译1个课时,中心法则和习题评讲一个课时。
受到高考压力,我校大部分高二学生对生物学科不想多花时间,故本节最后英文的“发现之路”不在课上处理。
对于个别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课后个别探讨。
分课教案第1课时 DNA复制本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第6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第2节的第1课时“DNA复制”。
其中DNA分子如何通过半保留复制,复制出与原来一样的DNA分子是本节课的重点。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解析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解析遗传信息的传递是指将父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的过程,其中遗传物质DNA起着重要的作用。
D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它通过遗传密码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本文将从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方面解析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一、DNA的复制DNA的复制是指将一个DNA分子复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细胞有丝分裂和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中发生。
复制的起点是DNA的特殊序列,称为起始子。
DNA复制过程中,双螺旋结构被解开,接着酶类开始合成新的DNA链。
其中,DNA聚合酶是复制过程中的关键酶,它能在DNA模板上合成新的互补链。
与此同时,DNA的两条链被分离,每条链被用作合成新的DNA链的模板。
最终,两个相同的DNA分子被合成出来。
二、DNA的转录DNA的转录是指将DNA基因信息转化为RNA信息的过程,通过模板链合成一个新的RNA链。
转录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其中的关键酶是RNA聚合酶。
转录的起点是DNA的启动子,转录速率由启动子的活性和转录因子的调节来决定。
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将RNA 核苷酸与DNA模板链上的DNA核苷酸互补配对,形成单链RNA。
RNA链长度的增加、RNA链的脱离和DNA的二级结构的复原是转录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最终,合成的RNA链脱离DNA模板,完成转录过程。
三、RNA的翻译RNA的翻译是指将RNA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借助转移RNA(tRNA)和核糖体。
首先,mRNA与小亚单位结合并找到起始密码子,然后大亚单位加入形成完整的核糖体。
接下来,tRNA与氨基酸结合,通过互补碱基配对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
每个tRNA携带特定的氨基酸,随着mRNA链的移动,氨基酸被逐个连接起来,形成多肽链。
最终,蛋白质合成完成,tRNA与肽链分离,释放出新合成的蛋白质。
总结: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解析涉及到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过程。
DNA的复制是将一个DNA分子复制成两个相同的DNA分子,转录是将DNA基因信息转化为RNA信息,而翻译是将RNA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知识梳理遗传信息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体内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T2噬菌体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构成的,在它的头部含有。
实验过程如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部分T2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然后,用被标记T2噬菌体侵染细菌。
当噬菌体在体内大量繁殖时,生物学家对标记的物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噬菌体的并未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的外部,噬菌体的却进入细菌的体内。
可见,T2噬菌体在细菌内的增殖是在的作用下完成的。
该实验结果表明:在T2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如果结合上述两实验过程,可以说明DNA是。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有些病毒只含有RNA和蛋白质,如烟草花叶病毒。
因此,在这些病毒中,是遗传物质。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所以说DNA是的遗传物质。
二、DNA分子的结构1.DNA分子的结构1953年,美国科学家和英国科学家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一分子和一分子。
由于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只有4种:(A)、(T)、(G)和(C),因此,脱氧核苷酸有4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
很多个脱氧核苷酸成为。
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叫做。
组成DNA分子的碱基只有4种,但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了。
若含有碱基2000个,则排列方式有种。
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一、DNA分子的复制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A A U
C U A
U A G
tRNA的一端运载着氨基酸
亮氨酸 天门 冬酰氨
异亮氨酸
A A U
C U A
反密码子
U A G
核糖体RNA(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
核糖体
U U A G A U A U C
mRNA 与核糖体结合.
亮氨酸
A A U U U A G A U A U C
tRNA 上的反密码子与 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
T
G
无论DNA分子来自哪 一种生物,其A和T、C和 G的数目总是相等的。 那么,请你推测在什么 情况下,最有可能使DNA 分子中A和T、C和G的数目 相等?
C
…
③ DNA是由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
…
…
A T T A G C C
G
…
…
DNA上的碱基对(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信息
(2)DNA的空间结构
信使RNA(mRNA):也叫信息RNA,分子结构一 般呈线形。其上面相邻的三个碱基(核糖核苷酸)构成 一个“密码”,决定蛋白质合成时一个特定的氨基酸。
密码子 密码子 密码子
U U A G A U A U C mRNA
密码子: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一个密 码子。(含起始码、终止码)
噬菌体实验 过程
1)、吸附 2)、注入 3)、合成 4)、组装 5)、释放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遗传物质除DNA外,还有RNA
如:烟草花叶病毒
是一种植物病毒
由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DNA是遗传物质
根据现代细胞学和遗传学的研 究得知,控制生物性状的主要遗传 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完整版)第六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一、遗传信息1.DNA是遗传物质1.1遗传物质的条件:1。
1.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1。
1.2能够精确地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1.1。
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性状。
1。
1.4 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1。
2实验证明:1.2。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A.噬菌体结构:是一类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由头部(外面是蛋白质衣壳和内部有DNA分子)和尾部组成。
B.侵染过程:吸附→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C.实验过程:见上图6-3(详见教科书P39)(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1)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进行侵染细菌实验,发现细菌内无放射性;(2)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进行侵染细菌实验,发现细菌内有放射性,子代噬菌体也有放射性。
D.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DNA能自我复制,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注意: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DNA元素来源)1.2.2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A。
肺炎双球菌类型:S型菌--—-有荚膜菌,具致病性;R型菌——-—无荚膜菌,无致病性;B。
实验过程:a。
活S型菌→小鼠死亡;b。
活R型菌→小鼠不死;c。
死S型菌→小鼠不死;d.死S型菌+活R型菌→小鼠死亡;f.从死S型菌中提取蛋白质、RNA、多糖、脂质、DNA等物质+活R型菌,只有加入DNA的可以使活的R型菌转变成活的S型菌。
(实验更具科学性时应再加一组:DNA+DNA水解酶+活的R型菌)C。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RNA、多糖、脂质等物质不是遗传物质.此外,还能证明DNA能够自我复制,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注意:1、有细胞结构生物体内核酸有两类,核苷酸8类,含氮碱基5类,遗传物质为DNA;2、教材48页阅读于思考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2.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1 DNA的化学组成2。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蛋白质的合成
控制
以RNA为媒介
DNA
通过转录、翻译的过程
3
2
1
4
5
6
四、密码子
实验验证: 1961年英国的克里克和同事用实验证明一个氨基酸是由mRNA的3个碱基决定,即三联体密码子
氨基酸和密码子具体是如何对应的呢?
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密码子:
U
C
A
U
G
A
U
U
A
mRNA
A
C
A
A
A
T
U
C
A
U
G
A
U
U
A
mRNA
细胞质
细胞核
U
C
A
U
G
A
U
U
A
mRNA!
转录解说:
转录小结
场所:
产物:
模板:
原料:
条件:
碱基互补配对:
细胞核
核糖核苷酸
DNA的一条链
mRNA
ATP、酶
G-C、C-G、T-A、A-U
遗传信息流动:
DNA mRNA
二、遗传信息的翻译
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叫做翻译。
密码子
密码子
密码子
1
第1个字母 第2个字母 第3个字母 密码子
2
苯丙氨酸 U U U UUU
3
精氨酸 A G G AGG
4
知道氨基酸能推知密码子,知道密码子能推知氨
5
基酸吗?
已知一段mRNA的碱基序列是AUGGAAGCAUGUCCGAGCAAGCCG,你能写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吗?
人教版教学课件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模板 DNA
DNA复制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和原 料
DNA的转录
转录过程:DNA双链解开,RNA聚合酶结合,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 转录产物:mRNA,携带遗传信息 转录调控:转录因子、启动子、增强子等参与调控 转录后修饰:mRNA的加工、剪接、加帽、尾等过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基因表达的调控:从简单的转录调 控到复杂的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 逐渐精细化
基因表达的适应性:从适应环境到 适应自身,基因表达逐渐适应性化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相 互关系
第四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相互影响
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
遗传信息的表达:蛋白质合成、基因调控等过程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进化过程
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转录、翻译
遗传信息的表达:蛋白质合成、细胞分化、个体发育
进化过程: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相互关系:遗传信息的传递是表达的基础,表达 是传递的结果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遗传信息的传递: 从亲代到子代的 传递过程,包括 DNA复制、转录 和翻译等
遗传信息的表达: 基因在细胞中的 表达过程,包括 基因的激活、抑 制和调控等
遗传信息的传递 与表达的关系: 遗传信息的传递 是表达的基础, 表达是传递的结 果,两者相互影 响,共同决定生 物体的性状
遗传信息的传递 与表达的生物学 意义:遗传信息 的传递与表达是 生物体生长发育、 繁殖和进化的基 础,对生物体的 生存和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基因表达具有可调控性,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可以改变生物性状
基因表达具有多样性,同一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可能不同,同一细胞中不同基因 的表达也可能不同
高中新教材生物必修二教学课件遗传信息的表达
汇报人:XX
20XX-01-20
CONTENTS
• 遗传信息表达概述 • DNA复制与遗传信息传递 • RNA合成与转录调控 • 蛋白质合成与翻译后加工 •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 突变、重组与遗传信息改变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遗传信息表达概述
遗传信息定义与特点
蛋白质成熟
经过翻译后加工的多肽链逐渐转变为成熟的蛋白质,获得特 定的空间构象和生物活性。成熟的蛋白质可以执行各种生物 功能,如催化生化反应、参与细胞信号传导、构成细胞结构 等。
05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01
02
03
转录水平调控
通过特定转录因子与DNA 序列的结合,控制RNA聚 合酶的活性,从而调节基 因转录。
•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CRISPR-Cas9是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 术,可以精确地定位并编辑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它在遗传病治疗、农作物遗 传改良和动物模型制备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设计 和构建新的生物部件、设备和系统来实现对生命过程的精确控制和改造。它在 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医疗和环保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DNA重组在进化中意义
DNA重组类型
包括同源重组、非同源重组等。
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通过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现 型,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在育种中的应用
利用重组原理进行作物育种和动 物育种,培育优良品种。
人类对突变和重组利用
在医学中的应用
01
通过研究突变和重组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高中生物 第二册 第6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教案(1)沪科版(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教案(1)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教案(1)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教案(1)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6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1.本章核心概念(1)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分子结构为由众多脱氧核苷酸排列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DNA 分子可通过半保留复制使遗传信息能代代准确相传。
(2) DNA上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先转录成RNA,以RNA为摸板指导蛋质的合成,即遗传信息以蛋白质的形式得到表达。
(3)科学家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设计改造目标生物的遗传信息,以获得具有需要性状的目标生物,为人类服务.2. 学习过程(1)突出科学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他们巧妙的设计实验,运用不同的实验组合、同位素示踪方法,令人信服地揭示了遗传物质是DNA以及DNA的半保留复制特性,揭示了遗传密码。
科学家除了有精辟的思路外,他们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试想当年Watson和Crick如果不能动手制作双螺旋模型的话,DNA的分子结构又如何能阐明呢?(2)通过动手搭建DNA的模型,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而形象生动,改变死记硬背的习惯,牢固掌握基本知识.(3) 从基因的作用以及生物适应角度辩证分析“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这个涉及公众生活的问题,培养科学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3.教育价值(1) 在学习科学家的思路、设计、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充分理解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以及遗传信息在复制、传递、表达等方面的规律。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高考复习课件可编辑全文
如何寻找并确认这种物质——转化因子?
2、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1944年)
S型活细菌
多糖 脂类 蛋白质
DNA DNA水解物
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R
RR
RS
R
RS
结论:
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 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即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证据之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 实验
蛋 白 质
(TMV)
RNA
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遗 传物质是RNA
烟草花叶病毒
侵染烟草
RNA
得花叶病
蛋白质 侵染烟草 不得花叶病
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 质
思考:
1、动物和人体的遗传物质是什么?DNA
2、烟草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DNA
3、细菌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DNA
4、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核 酸
4、用噬菌体去侵染内含有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
A ,含32P的应是( )
A、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
5、用噬菌体去感染内含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
B 后,3H应( )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发现于噬菌体外壳和DNA中 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5、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DNA或RNA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分布
主要在染色体上
(所以说,染 色体是DNA的主 要载体)
细胞质内
例:线粒体 肌病
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
生物的遗传
_线_粒__体__和_叶__绿__体_中的DNA中的基因都称为细胞质基因 线粒体DNA的缺陷与数十种人类的遗传病有关,这
高中生物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PPT课件
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 侵染细菌
在细菌裂解后释放的噬 菌体中,可以查到这两 种元素的存在。
噬菌体的蛋白质未进入细菌体内
离心
离心
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
细菌体内 无放射性
细菌体内 有放射性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结论: DNA是噬菌体的遗 传物质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3)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 构成主链,排在外侧;
(4)内侧碱基以氢键连接成
对,碱基互补原则
(A—T , C—G)
2
3
DNA的(1)脱氧核糖与磷 Nhomakorabea交替排列
结构特点: 在外侧,内侧碱基互补配对,通过
氢键将两链固定。
--------------- 稳定性
(2)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 多样性
讨论题: 1、第④组实验鼠体内的S型
肺炎双球菌为什么会“复活” 呢?
被杀死的S型菌体内的某种物 质进入R型菌内,促使R型菌转 变为S型菌
2、这种S型活细菌的后代也 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又说明 了什么?
这种物质能产生稳定的遗传变 化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讨论题:
3、 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 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 活性物质是什么? 如何 验证呢?
母链:2条
含有母链 DNA分子的 比例:
2/2n
母链占多 核苷酸链 的比例:
2/2n .2
1.基因 的概念
基因:是指DNA双螺 旋链上携带着遗传信息 的一段脱氧核苷酸。是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 段 每个基因有特定的脱 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它代表着遗传信息。
基因、染色体、 DNA 三者有什么关系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高二生物教案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
表达
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第一节遗传信息
1教材分析
1.1内容与地位“遗传信息”一节,先联系学过的组成生命体的4种主要化合物,哪种是遗传物质?先通过米歇尔发现核质引出染色质,再根据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孚尔根染色法发现DNA在染色体中,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组织学生讨论遗传物质的特点,然后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DNA的结构是一个重点,它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以及遗传规律的理解都有重要的作用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
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DNA的双螺旋结构比较抽象,可以用模型搭建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
1.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DNA分子的化学组成、碱基配对原则(2)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3)知道DNA与基因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阅读实验证据,认识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事实(2)经历DNA模型搭建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感受科学探究过程,感悟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2)懂得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的重要价值1.3重点与难点《1》.重点(1)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2)DNA分子
的结构特点(3)基因的概念《2》.难点(1)DNA双螺旋结构(2)DNA和基因的关系2学情分析
2.1学生已经掌握了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病毒的结构等生物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2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可以让他们初步实验设计模拟科学探究过程。
3教学方法设计以“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 4教学过程概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裕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生物有遗传现象
设疑引入
问题:在已经学过的四种大分子物质哪种物质可能是遗传物质?
提出问题
阅读材料: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展示资料和图片和学生共同得出结论1.米歇尔发现核质(染色质)2.植
物、动物体细胞中都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展示细胞中染色体图片)3.科塞尔发现染色体成分:DNA、蛋白质4.孚尔根染色发现: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阅读材料,思考,与教师一起得出结论
染色体与遗传有关引出遗传物质是什么的思考
设疑
提出问题:是DNA还是蛋白质
思考
假设
当时科学家认为是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的结构可能更复杂
引出遗传物质的条件
总结
遗传物质的条件1.遗传物质必须能够自我复制2.含有大量遗传信息
3遗传物质结构相对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且变化可遗传
学生回答
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的初步判断
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1.实验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噬菌体
2.实验设计的思路如何知道DNA和蛋白质在遗传中的作用
3.结果观察(同位素标记)
4.结论描述
思考回答1选噬菌体的原因(结构简单,只有DNA和蛋白质)2.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3.观察子代中的放射性4.DNA是遗传物质
经典实验
经典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讲述过程,展示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1.噬菌体的结构 2.用什么元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3.实验结果说明什么?4.这个实验能不能说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5.如果要证明蛋白质不是该如何设计实验?
回答问题: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在遗传中起作用的是DNA.
得出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p45页,埃弗里实验
教师小结
其他科学家的实验表明,没有DNA的生物,RNA是遗传物质
结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知识介绍
1.DNA的发现(沃森和克里克在已知DNA中嘌呤碱基等与嘧啶碱基的前提下,又根据别的科学家拍摄的DNA的X衍射图片,建立了双螺旋模型)
2.DNA的结构(搭建模型加深理解)
3.DNA中的遗传信息
情感目标:合作、坚持、多学科综合理解什么叫遗传信息?理解DNA结构与遗传的关系
DNA特性:多样性,稳定性,特异性
基因与DNA的关系
展示图片,基因与DNA及遗传的关系
理解
5.探究活动
5.1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
●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
无论是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