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高一《函数概念及表示》精品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函数概念与性质》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教师活动1
(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对应学生活动,示范指导学科思想方法,关注课堂生成,纠正思维错漏,恰当运用评价方式与评价工具持续评价促进学习。下同)
学生活动1
(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围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系列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学生分析任务-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分享交流中学习并有实际收获。下同)
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电子邮箱
年级
高一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苏教版2020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单元名称
函数概念与性质
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函数概念,不仅把函数理解为刻画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数学语言和工具,也把函数理解为实数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能用代数运算和函数图像揭示函数的主要性质;在现实问题中,能利用函数构建模型,解决问题。
10.教学反思与改进(单节课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习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学改进设想。课后及时撰写,突出单元整体实施的改进策略,后续课时教学如何运用本课学习成果,如何持续促进学生发展)
1.教学内容分析
2.学习者分析
(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
3.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可分条表述)
活动意图说明:(简要说明教学环节、学习情境、学习活动等的组织与实施意图,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说明环节或活动对目标达成的意义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说出教与学活动的关联,如何在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
高中数学新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 2.1.1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0
函数套问题1
在函数表达式中套入新函数,形成或之类,以此构造产生的问题称为函数套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过程中讨论法受宠度急剧下降,通常采用由外及内一层层研究的方法进行替代,研究过程中通常结合函数的图像及根本性质.
⑥考点回眸
1.函数,那么.
2.函数〔且〕,假设,那么.
⑥典例精讲
例1.函数,那么函数的零点有个.
解析解法一:由题意,所以或,此题转化为上述方程有几解,
当时,或;当时,或.
所以共有四个解,因此零点个数为.
解法二:可以通过图像法逐层尝试,
图-01
由,得或,
再次作图右图所示,因此零点个数为.
变式1.函数,那么函数的零点有个.
例2.函数,设关于的方程有个不同的实数解,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设,那么,令,那么,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同理在上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
因此可得到函数的图像如下列图所示〔作图先趋势后逼值,很多图像都有渐近线问题〕,
图-02
方程化简为,解得或,
因有两个根与之对应,从而必有三个根对应,故得.
评注这种嵌入式的方程首先从二次方程的实数根入手,一般因式分解后能求实根的,得到和,然后再根据函数的图像与直线,的交点个数得到参数的取值范围.
假设无法因式分解的,可从根的分配的角度进行分类讨论〔即根的分布问题〕.
变式1.函数,关于的方程有个不同的实数解,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稳固强化
1.假设函数,那么方程的根的个数为.
2.〔选做题〕设函数,假设方程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那么的最大值为.。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优质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优质教案教材分析课本从引进函数概念开始就比较注重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能丰富对函数的认识,帮助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使函数在形与数两方面的结合得到更充分的表现,使学生通过函数的学习更好地体会数形结合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研究函数时,要充分发挥图象的直观作用.在研究图象时,又要注意代数刻画以求思考和表述的精确性.课本将映射作为函数的一种推广,这与传统的处理方式有了逻辑顺序上的变化.这样处理,主要是想较好地衔接初中的学习,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理解函数的概念,同时,也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教学目标与素养课程目标1、明确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函数解析法及能由条件求出解析式;2.逻辑推理:由条件求函数解析式;3.数学运算:由函数解析式求值及函数解析式的计算;4.数据分析:利用图像表示函数;5.数学建模:由实际问题构建合理的函数模型。
重难点重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分段函数的概念.难点: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什么才算“恰当”?分段函数的表示及其图象.课前准备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中已经学过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那么这三种表示法定义是?优缺点是?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
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阅读课本67-68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2.函数的各种表示法各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是一个还是几个函数?4.怎样求分段函数的值?如何画分段函数的图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高中数学教案《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教学计划:《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函数定义域和值域。
o学生能够识别函数关系,并用不同的方式(如解析式、表格、图像)表示函数。
o学生能够区分函数与非函数关系,理解函数关系的唯一对应性。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地理解函数概念。
o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
o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探究数学规律的精神。
o引导学生认识到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o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函数的基本概念及其三种表示方法(解析式、表格、图像)。
●难点:理解函数关系的唯一对应性,区分函数与非函数关系;灵活运用不同方式表示函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生活实例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气温随时间变化、汽车速度与行驶时间的关系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关系中是否存在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提出问题:这些关系中的两个变量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能否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关系?●明确目标:引出函数的概念,并说明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2. 概念讲解(15分钟)●函数定义:详细讲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函数关系以及定义域和值域的概念。
●实例分析: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哪些关系可以构成函数,哪些不能,强调函数关系的唯一对应性。
●表示方法:介绍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式、表格、图像),并举例说明每种方法的应用场景。
3. 案例分析(10分钟)●典型例题:选取几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通过分析题目中的变量关系,引导学生判断是否为函数关系,并尝试用不同方式表示该函数。
●师生互动:在例题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或提出疑问。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和图象教案四
2.1.2 函数的表示方法(1)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表示的多样性,能熟练掌握函数的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2.在理解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基础上,了解函数不同表示法的优缺点,针对具体问题能合理地选择表示方法;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函数的表示. 教学难点:针对具体问题合理选择表示方法.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 1. 情境.下表的对应关系能否表示一个函数:2.问题.如何表示一个函数呢? 二、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掌握函数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 2.比较三种表示法之间的优缺点. 3.完成练习 三、数学建构 1.函数的表示方法:2.三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列表法—用列表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 解析法—用等式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 图象法—用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3.三种不同方法的相互转化:能用解析式表示的,一般都能列出符合条件的表、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反之亦然;列表法也能通过图形来表示.四、数学运用 (一)例题例1 购买某种饮料x 听,所需钱数为y 元.若每听2元,试分别用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将y 表示成x (x ∈{1, 2,3,4})的函数,并指出该函数的值域.跟踪练习:某公司将进货单价为8元一个的商品按10元一个销售,每天可卖出100个,若这种商品的销售价每个上涨1元,则销售量就减少10个.(1)列表:(2)图象: (3)解析式:将条件变换成:“某公司将进货单价为8元一个 的商品按10元一个销售,每天可卖出110个”例2 如图,是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的一部分,试根据图象 中的有关数据,求出函数f (x )的解析式及其定义域.(二)练习:1.1 nmile(海里)约为1854m ,根据这一关系,写出米数y 关于海里数x 的函数解析式.2.用长为30cm 的铁丝围成矩形,试将矩形的面积S(cm 2)表示为矩形一边长x (cm)的函数,并画出函数的图象.3.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图象经过(1,0)和(-2,3)两点,求f(x)的解析式.4.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f(f(x))=9x-4,求f(x)的解析式.五、回顾小结1.函数表示的多样性;2.函数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联系性;3.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六、作业课堂作业:课本32页1,4,5.。
苏教版高中数学函数教案
苏教版高中数学函数教案
授课班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函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 理解函数的定义及函数的自变量、因变量的概念。
2. 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
3. 能够运用函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函数的定义及函数图像的性质。
2.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
教学难点:
1. 函数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判断。
2. 函数图像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第一章相关内容。
2. 讲义、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函数的概念,并询问他们对函数的理解。
二、讲解函数的基本性质(15分钟)
1. 函数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2. 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及求法。
3. 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原则。
4. 函数的单调性和周期性的判断。
三、练习与讨论(20分钟)
1. 给出一些函数的表达式,让学生判断其奇偶性和周期性。
2. 给出几道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
四、课堂互动(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相检查答案,并就不懂的地方进行解释。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函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和练习,学生对函数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判断还存在一定困难。
下节课将重点讲解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并增加更多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江苏省高一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函数》全套教案
高一数学必修1教学案 第二单元函数 函数的概念和图像(1)班级 姓名目标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 2.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重点难点重点:函数的概念; 难点:对抽象符号()y f x 的理解.课前预习1.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回忆函数概念、函数模型. 2.初中学过的具体函数有哪些?图象特点是什么?初中学过常数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请写出这3. 下面观察实例:课本23P 中的三个问题,如何用集合语言....来简述三个问题的共同特点? 4.单值对应:具有 的特征的对应.5.函数的定义:设,A B 是两个_________数集,如果按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的__________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____________的元素y 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6.定义域:在)(x f 的对应中__________x 组成的集合A 叫做函数()y f x =的定义域.说明:7.值域:对于A 中的每一个x ,都有一个输出值y 与之对应,将y 组成的集合C 叫做函数()y f x =的值域,则C _____B .课堂互动例1 (1)下面各图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_____________(填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序号)(1)2x y =与2)(x y =;(2)||)(x x f =与2)(t t g =; (3)1)(2-=x x f 与11)(-+=x x x g ;思考:函数)(x f y =,A x ∈与函数)(t f z =,A t ∈是否为同一函数?变题: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x y =是同一个函数?(1)2)(x y =;(2)xx y 2=;(3)y=33x ;(4)y=2x ;(5),x y =x ∈Z .例2 (1)已知函数2()3x f x x =-.求(1)f , ()f a , (1)f a -, ()f f a [];yy(2)已知函数36(0)()5(0)x x f x x x -≥⎧=⎨+<⎩ 求(1)f 及(1)f f []的值.例3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 1()2f x x =-; (2) ()f x = (3) 1()2f x x=-.课堂练习1、从甲地到乙地的火车票价为80元,儿童乘火车时,按照身高选择免票、半1.0→ ,1.3→ ,1.5→ ; (2) 若购票钱款为输入值,儿童身高h 为输出值,则0→ , 40→ ;(3) 分别说明(1)、(2)中的对应是否为“单值对应”.2、某班级学号为1~6的学生参加数学测试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试将学号和成98807975654321(第1题)3、下列对应中,第________个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1)A 为正实数集, B R =, 对于任意的x A ∈, x x →的算术平方根; (2) A ={1,2,3,4,5}, B ={0,2,4,6,8}, 对于任意的x A ∈,2x x →. 4、下列各式中, y 与x 构成函数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①y x =± ② 2y x = ③ 2y = ④ y = 5、下列四组函数中, 表示同一函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f x x =||, ()g x = ②()f x =, 2()g x =③21()1x f x x -=+, ()1g x x =- ④()f x =, ()g x =6、若2()x f x x =-, 求(0)f , (1)f , 1()2f , (1)()f n f n +-.学习反思① 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上的一种对应,且是一个 对应。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教案完美版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教案完美版《函数的概念及其表⽰》教案第⼀课时: 1.2.1 函数的概念(⼀)教学要求:通过丰富实例,进⼀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集合与对应的语⾔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够正确使⽤“区间”的符号表⽰某些集合。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集合与对应的语⾔来刻画函数。
教学过程:⼀、复习准备:1. 讨论:放学后骑⾃⾏车回家,在此实例中存在哪些变量?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2 .回顾初中函数的定义:在⼀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对于x 的每⼀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的值与之对应,此时y 是x 的函数,x 是⾃变量,y 是因变量. 表⽰⽅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讲授新课:1.教学函数模型思想及函数概念:①给出三个实例:A .⼀枚炮弹发射,经26秒后落地击中⽬标,射⾼为845⽶,且炮弹距地⾯⾼度h (⽶)与时间t (秒)的变化规律是21305h t t =-.B .近⼏⼗年,⼤⽓层中臭氧迅速减少,因⽽出现臭氧层空洞问题,图中曲线是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积的变化情况.(见书P16页图)C .国际上常⽤恩格尔系数(⾷物⽀出⾦额÷总⽀出⾦额)反映⼀个国家⼈民⽣活质量的⾼低。
“⼋五”计划以来我们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如下表. (见书P17页表)②讨论:以上三个实例存在哪些变量?变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什么?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对应关系?三个实例有什么共同点?归纳:三个实例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描述为,对于数集A 中的每⼀个x ,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 ,在数集B 中都与唯⼀确定的y 和它对应,记作::f A B →③定义:设A 、B 是⾮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 f x x A =∈.其中,x 叫⾃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作定义域(domain ),与x 的值对应的y 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 x A ∈叫值域(range ).④讨论:值域与B 的关系?构成函数的三要素?⼀次函数(0)y ax b a =+≠、⼆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定义域与值域?⑤练习:2()23f x x x =-+,求f(0)、f(1)、f(2)、f(-1)的值。
苏教版数学高一《函数的表示方法》 精品学案
执笔人:夏文秀审核人:2011年9月日第二章 2.1.2函数的表示方法(2)第4课时
【教师活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函数的表示方法的多段函数的表示,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分段函数;
2.能较为准确地作出分段函数的图【教学重难点】
分段函数的图象、定义域和值域【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活动】
1 问题情境
2 师生互动
3 建构数学
4 数学应用
5 课堂练习
【教学反思】【学生活动】
【学习目标】
1.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
2.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符合题意的分段函数,能较为准确数的图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预习】
如何画函数的图像?
【课堂探究】
一.问题情境
函数f(x)=|x|与f(x)=x是同一函数么?区别在什么地方?二.师生互动
三.建构数学
1.分段函数的概念:
注意点:(1)
(2)
(3)
四.数学应用
例1.某市出租汽车收费标准如下:在3km以内(含3km)元收费,超过3km以外的路程按2.4元/km收费.试写出程的函数解析式.
例2.将函数f(x)=| x+1|+| x-2|表示成分段函数的形式象,根据图象指出函数f(x)的值域.
【当堂练习】
1.书本第31页练习2。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必修第一册)
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3.1.1函数的概念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出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数学概念中的作用.(重点、难点)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重点)3.能够正确使用区间表示数集.(易混点)1.通过学习函数的概念,培养数学抽象素养.2.借助函数定义域的求解,培养数学运算素养.3.借助f(x)与f(a)的关系,培养逻辑推理素养.1.函数的概念定义一般地,设A,B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三要素对应关系y=f(x),x∈A定义域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值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的函数值的集合{f(x)|x∈A}思考1:(1)有人认为“y=f(x)”表示的是“y等于f与x的乘积”,这种看法对吗?(2)f(x)与f(a)有何区别与联系?提示:(1)这种看法不对.符号y=f(x)是“y是x的函数”的数学表示,应理解为x是自变量,它是关系所施加的对象;f是对应关系,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解析式,可以是图象、表格,也可以是文字描述;y是自变量的函数,当x允许取某一具体值时,相应的y值为与该自变量值对应的函数值.y=f(x)仅仅是函数符号,不表示“y等于f 与x的乘积”.在研究函数时,除用符号f(x)外,还常用g(x),F(x),G(x)等来表示函数.(2)f(x)与f(a)的区别与联系:f(a)表示当x=a时,函数f(x)的值,是一个常量,而f(x)是自变量x的函数,一般情况下,它是一个变量,f(a)是f(x)的一个特殊值,如一次函数f(x)=3x+4,当x=8时,f(8)=3×8+4=28是一个常数.2.区间及有关概念(1)一般区间的表示设a,b∈R,且a<b,规定如下:定义名称符号数轴表示{x|a≤x≤b}闭区间[a,b]{x|a<x<b}开区间(a,b){x|a≤x<b}半开半闭区间[a,b){x|a<x≤b}半开半闭区间(a,b]定义R{x|x≥a}{x|x>a}{x|x≤a}{x|x<a}符号(-∞,+∞) [a,+∞)(a,+∞)(-∞,a](-∞,a)思考2:(1)区间是数集的另一种表示方法,那么任何数集都能用区间表示吗?(2)“∞”是数吗?如何正确使用“∞”?提示:(1)不是任何数集都能用区间表示,如集合{0}就不能用区间表示.(2)“∞”读作“无穷大”,是一个符号,不是数.以“-∞”或“+∞”作为区间一端时,这一端必须是小括号.1.函数y=1x+1的定义域是()A.[-1,+∞)B.[-1,0) C.(-1,+∞) D.(-1,0) C[由x+1>0得x>-1.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1,+∞).]2.若f(x)=11-x2,则f(3)=________.-18[f(3)=11-9=-18.]3.用区间表示下列集合:(1){x|10≤x≤100}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2){x|x>1}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1)[10,100](2)(1,+∞)[结合区间的定义可知(1)为[10,100],(2)为(1,+∞).]函数的概念【例1】(1)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①f(x)=-2x3与g(x)=x-2x;②f(x)=x与g(x)=x2;③f(x)=x0与g(x)=1x0;④f(x)=x2-2x-1与g(t)=t2-2t-1.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2)判断下列对应是不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①A=N,B=N*,对应法则f:对集合A中的元素取绝对值与B中元素对应;②A={-1,1,2,-2},B={1,4},对应法则f:x→y=x2,x∈A,y∈B;③A={-1,1,2,-2},B={1,2,4},对应法则f:x→y=x2,x∈A,y∈B;④A={三角形},B={x|x>0},对应法则f:对A中元素求面积与B中元素对应.(1)C[①f(x)=-2x3=|x|-2x与g(x)=x-2x的对应法则和值域不同,故不是同一函数.②g(x)=x2=|x|与f(x)=x的对应法则和值域不同,故不是同一函数.③f(x)=x0与g(x)=1x0都可化为y=1且定义域是{x|x≠0},故是同一函数.④f(x)=x2-2x-1与g(t)=t2-2t-1的定义域都是R,对应法则也相同,而与用什么字母表示无关,故是同一函数.由上可知是同一函数的是③④.故选C.](2)[解]①对于A中的元素0,在f的作用下得0,但0不属于B,即A中的元素0在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所以不是函数.②对于A中的元素±1,在f的作用下与B中的1对应,A中的元素±2,在f 的作用下与B中的4对应,所以满足A中的任一元素与B中唯一元素对应,是“多对一”的对应,故是函数.③对于A中的任一元素,在对应关系f的作用下,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如±1对应1,±2对应4,所以是函数.④集合A不是数集,故不是函数.]1.判断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的2个条件(1)A,B必须是非空实数集.(2)A中任意一元素在B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对应关系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是函数关系,“一对多”的不是函数关系.2.判断函数相等的方法(1)先看定义域,若定义域不同,则不相等;(2)若定义域相同,再化简函数的解析式,看对应关系是否相同.1.下列四个图象中,不是函数图象的是()A B C DB[根据函数的定义知:y是x的函数中,x确定一个值,y就随之确定一个值,体现在图象上,图象与平行于y轴的直线最多只能有一个交点,对照选项,可知只有B不符合此条件.故选B.]2.下列各组函数中是相等函数的是()A.y=x+1与y=x2-1 x-1B.y=x2+1与s=t2+1C.y=2x与y=2x(x≥0)D.y=(x+1)2与y=x2B[A,C选项中两函数的定义域不同,D选项中两函数的对应关系不同,故A,C,D错误,选B.]求函数值【例2】设f(x)=2x2+2,g(x)=1x+2,(1)求f(2),f(a+3),g(a)+g(0)(a≠-2),g(f(2)).(2)求g(f(x)).[思路点拨](1)直接把变量的取值代入相应函数解析式,求值即可;(2)把f(x)直接代入g(x)中便可得到g(f(x)).[解](1)因为f(x)=2x2+2,所以f(2)=2×22+2=10,f(a+3)=2(a+3)2+2=2a2+12a+20.因为g(x)=1x+2,所以g(a)+g(0)=1a+2+10+2=1a+2+12(a≠-2).g(f(2))=g(10)=110+2=112.(2)g(f(x))=1f(x)+2=12x2+2+2=12x2+4.函数求值的方法(1)已知f(x)的表达式时,只需用a替换表达式中的x即得f(a)的值.(2)求f(g(a))的值应遵循由里往外的原则.3.已知f(x)=x3+2x+3,求f(1),f(t),f(2a-1)和f(f(-1))的值.[解]f(1)=13+2×1+3=6;f(t)=t3+2t+3;f(2a-1)=(2a-1)3+2(2a-1)+3=8a3-12a2+10a;f(f(-1))=f((-1)3+2×(-1)+3)=f(0)=3.求函数的定义域[探究问题]1.已知函数的解析式,求其定义域时,能否可以对其先化简再求定义域?提示:不可以.如f(x)=x+1x2-1.倘若先化简,则f(x)=1x-1,从而定义域与原函数不等价.2.若函数y=f(x+1)的定义域是[1,2],这里的“[1,2]”是指谁的取值范围?函数y=f(x)的定义域是什么?提示:[1,2]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函数y=f(x)的定义域是x+1的范围[2,3].【例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f(x)=2+3x-2;(2)f(x)=(x-1)0+2x+1;(3)f(x)=3-x·x-1;(4)f(x)=(x+1)2x+1-1-x.[思路点拨]要求函数的定义域,只需分母不为0,偶次方根中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即可.[解](1)当且仅当x-2≠0,即x≠2时,函数f(x)=2+3x-2有意义,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x≠2}.(2)函数有意义,当且仅当⎩⎪⎨⎪⎧x -1≠0,2x +1≥0,x +1≠0,解得x >-1且x ≠1,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1且x ≠1}.(3)函数有意义,当且仅当⎩⎪⎨⎪⎧3-x ≥0,x -1≥0,解得1≤x ≤3,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 |1≤x ≤3}.(4)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x 的取值必须满足⎩⎪⎨⎪⎧x +1≠0,1-x ≥0,解得x ≤1且x ≠-1,即函数定义域为{x |x ≤1且x ≠-1}.(变结论)在本例(3)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求函数y =f (x +1)的定义域. [解] 由1≤x +1≤3得0≤x ≤2. 所以函数y =f (x +1)的定义域为[0,2].求函数定义域的常用方法(1)若f (x )是分式,则应考虑使分母不为零. (2)若f (x )是偶次根式,则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3)若f (x )是指数幂,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幂运算有意义的实数集合. (4)若f (x )是由几个式子构成的,则函数的定义域是几个部分定义域的交集. (5)若f (x )是实际问题的解析式,则应符合实际问题,使实际问题有意义.1.对于用关系式表示的函数.如果没有给出定义域,那么就认为函数的定义域是指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自变量取值的集合.这也是求某函数定义域的依据.2.函数的定义主要包括定义域和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因此,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同时,就看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否完全一致,完全一致的两个函数才算相同.3.函数符号y =f (x )是学习的难点,它是抽象符号之一.首先明确符号“y =f (x )”为y 是x 的函数,它仅仅是函数符号,不是表示“y 等于f 与x 的乘积”.1.思考辨析(1)区间表示数集,数集一定能用区间表示.( ) (2)数集{x |x ≥2}可用区间表示为[2,+∞].( )(3)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 (4)函数值域中每一个数在定义域中一定只有一个数与之对应.( ) (5)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无限集合.( ) [答案] (1)× (2)× (3)√ (4)× (5)× 2.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 =x 相等的是( ) A .y =(x )2 B .y =x 2 C .y =|x |D .y =3x 3D [函数y =x 的定义域为R ;y =(x )2的定义域为[0,+∞);y =x 2=|x |,对应关系不同;y =|x |对应关系不同;y =3x 3=x ,且定义域为R .故选D.]3.将函数y =31-1-x的定义域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0)∪(0,1] [由⎩⎪⎨⎪⎧1-x ≥0,1-1-x ≠0,解得x ≤1且x ≠0,用区间表示为(-∞,0)∪(0,1].]4.已知函数f(x)=x+1 x,(1)求f(x)的定义域;(2)求f(-1),f(2)的值;(3)当a≠-1时,求f(a+1)的值.[解](1)要使函数f(x)有意义,必须使x≠0,∴f(x)的定义域是(-∞,0)∪(0,+∞).(2)f(-1)=-1+1-1=-2,f(2)=2+12=52.(3)当a≠-1时,a+1≠0,∴f(a+1)=a+1+1a+1.。
苏教版数学高一《函数的概念和图象》精品教学设计 苏教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的函数的概念,Βιβλιοθήκη 一步理解函数的本质是数集之间的对应;
2.进一步熟悉与理解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定义,会利用函数的定义域与对应法则判定有关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3.通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由具体逐步过渡到符号化,代数式化,并能对以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理性化思考,对事物间的联系的一种数学化的思考.
三、数学建构
1.函数的值域:
(1)按照对应法则f,对于A中所有x的值的对应输出值组成的集合称之
为函数的值域;
(2)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2.xg(x)f(x)f(g(x)),其中g(x)的值域即为f(g(x))的定义域;
四、数学运用
(一)例题.
例1已知函数f(x)=x2+2x,求f(-2),f(-1),f(0),f(1).
教学重点:
用对应来进一步刻画函数;求基本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复述函数及函数的定义域的概念.
2.问题.
概念中集合A为函数的定义域,集合B的作用是什么呢?
二、学生活动
1.理解函数的值域的概念;
2.能利用观察法求简单函数的值域;
3.探求简单的复合函数f(f(x))的定义域与值域.
2
3
4
1
g(x)
2
1
4
3
分别求f(f(1)),f(g(2)),g(f(3)),g(g(4))的值.
(二)练习.
(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①y=2-x2;②y=3-|x|.
(2)已知函数f(x)=3x2-5x+2,求f(3)、f(-2)、f(a)、f(a+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教学设计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函数的概念.2.内容解析函数是现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描述客观世界中变量关系和规律的最为基本的数学语言和工具.在高中阶段,函数不仅贯穿数学课程的始终,而且是学习方程、不等式、数列、导数等内容的工具和基础,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他学科中也有广泛应用;在高等数学中,函数是基本数学对象;在实际应用中,函数是数学建模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函数概念,函数定义采用“变量说”.高中阶段要建立函数的“对应关系说”,它比“变量说”更具一般性.与初中的“变量说”相比,高中用集合语言与对应关系表述函数概念;明确了定义域、值域,引入抽象符号f x().函数概念的核心是“对应关系”:两个非空数集A,B间有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即对于数集A中每一个x ,数集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y和它对应.这里的关键词是“每一个”和“唯一确定”.集合A,B及对应关系f是一个整体,函数是两个集合的元素间的一种对应关系,这种“整体观”很重要.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用集合语言与对应关系建立函数概念.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建立“对应关系说”观点下用集合语言表述的函数概念.=() 的含义,能用函数的定义刻画简单具体的函数.(2)理解y f x(3)在由具体函数实例到一般函数概念的归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2.目标解析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1)学生从具体实例出发,能在初中“变量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对应关系、定义域与值域等三个要素,构建函数的一般概念.(2)学生能在确定变量变化范围的基础上,通过解析式、图象、表格等形式表示对应关系,理解函数对应关系的本质,体会引入符号 f 表示对应关系的必要性.(3)学生能在不同实例的比较、分析基础上,归纳共性进而抽象出函数概念,体验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发展数学抽象素养.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函数概念时,没有涉及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取值范围,也不知道为何要研究变量的取值范围,这是教学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教学中应结合教科书实例1与实例2的分析、比较,让学生认识到研究自变量、函数值取值范围的必要性.如何认识函数的对应关系,就成为了第二个教学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三个实例建立解析式、图象、表格与函数对应关系的联系,通过具体的解析式、图象与表格去体会变量之间如何对应,由此抽象出函数的对应关系f 的本质.在对三个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学生认识到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值的取值范围及对应关系对于函数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归纳、抽象出函数概念,并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成为第三个教学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学中可以将三个实例各自得到的三个要素表格化,让学生从表格中抽象出函数要素及其表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般的函数概念.在得出函数概念后,如何用新的函数概念重新认识已经学习过的函数,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是第四个教学问题.教学中,除让学生按函数定义,仿照三个实例的分析去具体表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外,还必须重视让学生采用教科书中的练习题与习题进行练习,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适当增加一些题目供练习.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函数要素并建立函数概念,会涉及函数值的计算、图象的运用及分析所得信息,因此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解决以上问题,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观察与思考函数的基本要素和抽象概念上.五、教学过程设计引导语: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函数的概念,知道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和工具.例如,正方形的周长l与边长x的对应关系是l=4x ,而且对于每一个确定的x 都有唯一的l与之对应,所以l是x的函数,这个函数与正比例函数y=4x相同吗?又如,你能用已有的函数知识判断y=x与2=xyx是否相同吗?要解决些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一)函数概念的抽象问题1:请同学们根据如下情境回答问题.某高速列车加速到350 km/h后保持匀速运行半小时.(1)这段时间内,列车行进的路程S(单位:km)与运行时间t(单位:h)的关系如何表示?这是一个函数吗?为什么?(2)如果有人说:“根据对应关系S=350t,这趟列车加速到350 km/h后,运行1 h就前进了350 km.”你认为这个说法正确吗?(3)你认为如何表述S与t的对应关系才能更精确?师生活动:教师给出问题后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写出回答要点,并提醒学生先不要看教科书.学生对问题(3)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出精确表述的示范.设计意图:问题(1)是为了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数概念,用“是否满足定义要求”来回答问题;问题(2)是要激发认知冲突,发现其中的不严谨;问题(3)是为了让学生关注到t 的变化范围,并尝试用精确的语言表述.问题2:某电气维修公司要求工人每周工作至少1天,至多不超过6天,如果公司确定的工资标准是每人每天350元,而且每周付一次工资,那么:(1)你认为该怎样确定一个工人的每周的工资?(2)一个工人的工资w(单位:元)是他工作天数d 的函数吗?(3)你能仿照问题1中对S与t 的对应关系的精确表述,给出这个问题中w与d的对应关系的精确表述吗?追问:问题1和2中函数的对应关系相同,你认为它们是同一个函数吗?为什么?师生活动:学生阅读题目后,自主回答.设计意图:问题(1)是引导学生使用不同表示方法,例如表1的形式:表1解析式w=350d ;等等.问题(3)是让学生模仿问题1的方法给出描述既让他们熟悉表述方法,又训练抽象概括能力.通过追问,使学生进一步关注到定义域、值域问题.问题3:图1是北京市2016年11月23日的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变化图.(1)如何根据该图确定这一天内任一时刻t h 的空气质量指数(AQI )的值I ?(2)你认为这里的I 是t 的函数吗?如果是,你能仿照前面的方法描述I 与t 的对应关系吗?图1师生活动:给学生适当时间阅读思考,有些学生可能认为 I 不是时间 t 的函数,对此可进行如下追问.追问:(1)你能根据图1找到中午12时的AQI 的值吗?这个值是否唯一存在?(2)对于数集3 024A t t ={|≤≤}中的任意一个值,你会用什么方法寻找此时对应的I 值?在追问的基础上,教师阐释:因为对于数集3 024A t t ={|≤≤}中的任意一个值t ,都有唯一确定的AQI 的值与之对应,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初中所学的函数定义,得出I 是t 的函数,而且还可以断定I 的取值范围也是确定的,不过从图中我们不能确定这个范围.如果我们设I 的取值范围是C ,那么从图中可以确定,33 0150C B I I ⊆={|<<}.这样,我们可以把I 与t 的对应关系描述为:对于数集3A 中的任一时刻t ,按照图1中曲线所给定的对应关系,在数集3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AQI 的值I 与之对应,因此I 是t 的函数.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图象描述对应关系有困难,特别是在值域不能完全确定时,通过引入一个较大范围的集合,使函数值“落入其中”,这是学生经验中不具备的.实际上,如果用映射的观点看,这时的映射就是非满射.为此,在问题(1)之后,先让学生认可图象表示一个函数,然后再通过教师讲解,给出对应关系的描述方法,从而化解难点.这里,只要学生能够理解I 是t 的函数,并能够接受这种描述方式就可以了.问题4:上述问题1到问题3中的函数有哪些共同特征?由此你概括出函数的本质特征吗?师生活动: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可以给出表2帮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重新回顾用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函数的过程.表2教师引导学生得出:(1)都包含两个非空数集,用A,B来表示;(2)都有一个对应关系;(3)尽管对应关系的表示方法不同,但它们都有如下特性:对于数集A中的任意一个数x,按照对应关系,在数集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在上述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先讲解:事实上,除解析式、图象、表格外,还有其他表示对应关系的方法,为了表示方便,我们引进符号f统一表示对应关系.然后给出函数的一般性定义,并解释函数的记号y f x∈.=(),x A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归纳三个实例中函数的共同特征,体会数学抽象过程,概括出用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的一般性函数概念.在此过程中,要突破“如何在三个实例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归纳、概括、抽象出函数概念,并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抽素养”这一难点,突出“在学生初中已有函数认识基础上,通过实例归纳概括出函数的基本特征(要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建立函数的概念”这一教学重点.(二)函数概念的初步应用问题5:如果让你用函数的定义重新认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那么你会怎样表述这些函数?师生活动:在学生思考后,教师用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进行示范,学生用反比例函数进行练习.设计意图:用函数定义重新认识已学函数,加深对函数定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定义域、对应关系与值域是函数的三要素.(三)区间的概念研究函数时常会用到区间的概念.设a,b 是两个实数,而且a<b.我们规定:(1)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2)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a,b);(3)满足不等式a≤x<b或a<x≤b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表示为[a,b),(a,b].这里的实数a 与 b 都叫做相应区间的端点.这些区间的几何表示如表3 所示.在数轴表示时,用实心点表示包括在区间内的端点,用空心点表示不包括在区间内的端点.表3实数集R可以用区间表示为(-∞,+∞),“∞”读作“无穷大”,“-∞”读作“负无穷大”,“+∞”读作“正无穷大”.如下表,我们可以把满足x≥a,x>a,x≤b,x<b的实数x的集合,用区间分别表示为[a,+∞),(a,+∞),(-∞,b],(-∞,b).(四)函数的三要素问题6:如何判断两个函数相等?问题1和问题2中函数的对应关系相同,你认为它们是同一函数吗?由函数的定义可知,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因为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相同的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也相同,那么这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两个函数如果仅有对应关系相同但定义域不相同,那么它们不是同一个函数.例如,前面的问题1和问题2中,尽管两个函数的对应关系都是 y = 350x ,但它们的定义域不相同,因此它们不是同一个函数;同时,它们的定义域都不是R ,而是R 的真子集,因此它们与正比例函数 y = 350x (x ∈R )也不是同一个函数.问题7:函数2u t =,()t -∞+∞∈,,2s r =,()r ∈-∞+∞,与2y x =,()x ∈-∞+∞,,是同一个函数吗?虽然表示它们的字母不同,但因为它们的对应关系和定义域相同,所以它们是同一个函数.例1 下列函数中哪个函数与函数 y = x 是同一个函数?(1)2y =;(2)u =(3)y =(4)2n m n=. 师生活动:先由学生思考,之后教师示范(1):2y x ==(|0x x x ∈{≥}),它与函数y = x (x ∈R )虽然对应关系相同,但是定义域不相同,所以这个函数与y = x (x ∈R )不是同一个函数.学生练习(2)~(4).设计意图:进一步强化学生明确函数的三要素,抓住函数的本质.例2 已知函数12f x x =+().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3f -(),23f ()的值. (3)当0a >时,求f a (),1f a -().分析: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 f x=() ,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解:(1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是| 3x x-{≥},使分式12x+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是| 2x x≠-{}.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 2|23 3|x xx x xxx≠-=--≠-{}≥,且{{≥}}.即322+---[,)(,∞).(2)将-3与23代入解析式,有1(3)132f+==---;2133238823f+==()=(3)因为0a>,所以f a(),1f a-()有意义.12f aa=+();111121f aa a-=-++().练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147f xx=+();(2)1f x=().解:使分式147x+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是74xx⎧≠-⎫⎨⎬⎩⎭.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74xx⎧≠-⎫⎨⎬⎩⎭,即77+44---(∞,)(,∞).(2x的集合是| 1x x{≤}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是| 3x x-{≥},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 1 | 3 31|x xx x x x--={≤}{≥}≤{≤}.即31-[,].练2 已知函数332f x x x =+(). (1)求2f (),2f -(),2+2f f -()()的值; (2)求f a (),f a -(),+f a f a -()()的值. 解:(1)将2代入解析式,有32322228f =⨯+⨯=(); 将-2代入解析式,有32322228f -=⨯-+⨯-=-()()(); 2+228+280f f -=-=()()().(2)333232f a a a a a =⨯+⨯=+(); 333232f a a a a a -=⨯-+⨯-=--()()();33+32+320f a f a a a a a -=+--=()()().练3判断下列各组中的函数是否为同一个函数,并说明理由:(1)表示炮弹飞行高度h 与时间t 关系的函数21305h t t =-和二次函数21305y x x =-;(2)1f x =()和0gx x =(). 解:(1)21305h t t =-(|026t t t ∈{≤≤}),它与函数21305y x x =-(x ∈R )虽然对应关系相同,但是定义域不相同,所以不是同一个函数;(2)1f x =()(x ∈R )和01g x x ==()(|0x x x ∈≠{})虽然对应关系相同,但是定义域不相同,所以不是同一个函数.(五)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师生活动:教师进行总结.要强调如下几点:(1)函数的定义是判断一个对应关系是不是函数的标准;(2)要通过具体例子理解函数的对应关系f 的特征,特别是对于“A 中任意一个数”“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等关键词的含义要认真体会;(3)对应关系f 的表示形式可以是解析式、图象、表格等多种形式,但它们的实质相同,在后续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函数的经验;等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函数概念的内涵、要素的归纳过程,关键词的理解等角度进行小结,进一步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六)布置作业教材72页——习题3.11.复习巩固1,2,4.2.综合应用10.六、目标检测设计1.近几十年来,大气层中的臭氧迅速减少,因而出现了臭氧层空洞问题.图中的曲线显示了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面积从1979~2001年的变化情况.(1)臭氧层空洞的面积是时间的函数,这个函数的对应关系是;(2)上述函数的定义域是;值域是.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函数三个要的认识,巩固函数概念.2.习题3.1第8题.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运用函数概念刻画实际问题的能力.。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第一课时参考教学方案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在初中用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描述函数的基础上,用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刻画函数,教学重点: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教学难点:函数概念及符号“y=f(x),x∈A”的理解.PPT课件.一、整体概览问题1:阅读课本第60页,回答下列问题:(1)本章将要研究哪类问题?(2)本章要研究的对象在高中的地位是怎样的?(3)本章研究的起点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师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老师指导学生概括总结章引言的内容.预设的答案:(1)本章将要研究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2)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3)起点是函数的概念,目标是通过研究函数的性质把握客观世界中各种各样的运动变化规律.设计意图:通过章引言的学习,让学生明晰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初步搭建学习内容的框架.二、问题导入问题2: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函数的概念,知道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和工具.例如,正方形的周长l与边长x的对应关系是l=4x.(1)l是x的函数吗?(2)这个函数与正比例函数y=4x是同一个函数吗?师生活动:学生先回忆初中所学的函数概念,分析: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l,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l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l是x的函数.预设的答案:问题(1)的答案是肯定的.问题(2)的争议较大,答案悬而未决.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例子导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于变量关系的函数定义,但是用初中的定义又不能清晰地解决问题(2),制造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激起学生的疑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语: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板书:函数的概念)三、新知探究1.分析实际问题,感知函数的共同特征,逐步发现构成函数的要素问题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复兴号”高速列车加速到350 km/h后保持匀速运行半小时.这段时间内,列车行进的路程S(单位:h)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350t.(1)S=350t是函数吗?为什么?(2)有人说:“根据对应关系S=350t,这趟列车加速到350 km/h后,运行1 h就前进了350 km.”你认为这个说法正确吗?师生活动:问题(1),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因为t和S是两个变量,而且对于t的每一个确定的值,S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所以S是t的函数;问题(2),学生可能会出错,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时间t的变化范围.追问1:能否根据现有条件回答“24h时对应的距离是多少?”为什么?(不能,因为半小时之后列车的运行状况未知.)追问2:这个说法犯了什么错误?(忽略了时间t的变化范围.)追问3:你认为如何描述才能准确反映实际问题?(在S=350t的基础上,给时间t备注上范围.)教师点拨: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够严谨,老师用精确的语言描述问题2中S与t的对应关系.为学生做示范:列车行进的路程S与运行时间t的对应关系是S=350t.①其中,t的变化范围是数集A1={t|0≤t≤0.5},S的变化范围是数集B1={S|0≤S≤175}.对于数集A1中的任一时刻t,按照对应关系①,在数集B1中都有唯一确定的路程S 和它对应.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意识到除了关注对应关系之外,还必须明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也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提升了对函数概念的认识.问题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电器维修公司要求工人每周工作至少1天,至多不超过6天.如果公司确定的工资标准是每人每天350元,而且每周付一次工资.(1)你认为该怎样确定一个工人每周的工资?一个工人的工资w(单位:元)是他工作天数d的函数吗?(2)问题3与问题4中函数有相同的对应关系,你认为它们是同一个函数吗?为什么?(3)请同学们模仿问题3给出的精确描述,准确地反映实际问题.师生活动:(1)学生直接回答:w=350d,w是工作天数d的函数.(2)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不是同一个函数.因为在函数S=350t中,0≤t≤0.5;在函数w=350d中,d∈{1,2,3,4,5,6},虽然两个函数的对应关系相同,但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同.(3)学生描述:工资w与一周工作天数d的对应关系:w=350d.②其中,d的变化范围是数集A2={1,2,3,4,5,6},w的变化范围是数集B2={350,700,1050,1400,1750,2100}.对于数集A2中的任一个工作天数d,按照对应关系②,在数集B2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工资w与它对应.设计意图:问题4与问题3的解析式相同但是定义域不同,是离散型函数.让学生模仿问题3给出描述,并且对两者进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关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重要性.问题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图1是北京市2016年11月23日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变化图.(1)I是t的函数吗?为什么?(2)模仿前两个问题,用精确的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描述这个实际问题.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教师通过追问帮助学生思考.追问1:①通过图形能确定唯一的I与之对应,怎么找?(在横轴上,过t0作垂线交曲线与点(t0,I0),I0就是与t0对应的值.)②从所给的图中确定11月24日12:00的AQI的值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时间不在图象覆盖的范围内.)预设的答案:从图1中的曲线可知,t的变化范围是数集A3={t|0≤t≤24},AQI的值都在数集B3={I|0<I<150}.对于数集A3中的任一时刻t,按照图1中曲线所给的对应关系,在数集B3中都有唯一确定的AQI的值I与之对应.因此,这里的I是t的函数.设计意图:问题5是用图象表示的函数关系,通过这个例子强化学生对图象类型的对应关系的认识,并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函数都能用解析式表示,为引入抽象符号表示函数做铺垫.问题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 1 我国某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设计意图:用新的方式阐述熟悉的函数,使学生熟悉新的语言,进一步体会集合—对应说函数定义的精确性和普适性.例1函数的解析式是舍弃问题的实际背景而抽象出来的,它所反映的两个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广泛地用于刻画一类事物中的变量关系和规律.例如,正比例函数y=kx(k ≠0)可以用来刻画匀速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一定密度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等.试构建一个问题情境,使其中的变量关系可以用解析式y=x(10-x)来描述.师生活动:先让学生思考,展示其想到的不同情境.预设的答案:把y=x(10-x)看成二次函数,那么它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B={y|y≤25}.对应关系f把R中的任意一个数x,对应到B中唯一的数x(10-x).如果对x的取值范围作出限制,例如x∈{x|0<x<10},那么可以构建如下情境:长方形的周长为20,设其一边长为x,面积为y,那么y=x(10-x).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A={x|0<x<10},y的取值范围是B={y|0<y≤25}.对应关系f把每一个长方形的周长x,对应到唯一确定的面积x(10-x).设计意图:一个解析式对应多种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函数能解决一类问题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函数是刻画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问题8: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函数的概念,为什么要重新学习函数的概念?用“集合—对应说”下的函数概念分析一个函数要关注哪几个要素?这些要素的特点是什么?与初中的函数概念相比,要特别注意哪个要素?师生活动:学生尝试总结,老师适当补充.预设的答案:初中所学的函数概念主要关注的是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对自变量的变化范围缺乏约束,在应用中容易产生误判.采用“集合—对应说”之后,同时关注函数的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其中对应关系是核心,有如下特征:对于定义域中任意实数在值域中都能找到唯一的实数与之对应.但对应关系的形式多样,除了解析式,还可以是图象,表格,文字语言等.与初中的函数概念相比,要特别注意定义域必须符合题目要求.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本节课的内容,能让学生更加明确“集合—对应说”的意义,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函数的内涵.作业布置:教科书习题3.1第1,3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一枚炮弹发射后,经过26 s落到底面击中目标.炮弹的射高为845m,且炮弹距地面的高度h(单位:m)与时间t(单位:s)的关系为:h=130t-5t2.①求①所表示的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并用函数的定义描述.设计意图:考查函数的概念.2.2016年11月2日8时至次日8时(次日的时间前加0表示)北京的温度走势如图2所示.图2(1)函数的对应关系为图中曲线,求该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2)根据图象,求这一天12时所对应的温度.设计意图:考查对应关系是图象的函数的要素以及图象与解析式的互相转化.3.集合A,B与对应关系f如下图3所示:图3f:A→B是否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如果是,那么定义域、值域与对应关系各是什么?设计意图:考查对应关系是venn图的函数的要素,让学生明确函数的对应关系的多样性.4.构建一个问题情境,使其中的变量关系能用解析式y=x来描述.设计意图:考查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考答案:1.定义域为A={t|0≤t≤26},值域为B={h|0≤h≤845}.对应关系h=130t-5t2把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t,对应到集合B中唯一确定的数130t-5t2.2.(1)如果记2016年11月2日8时为0,依次下去,11月3日8时为24时,那么函数的定义域为A={t|0≤t≤24},值域为B={S|2≤S≤12}.(2)约9.33 ℃.3.是函数,定义域为{1,2,3,4,5},值域为{2,3,4,5},对应关系f为问题中给出的图.4.那么可以构建如下情境:例如设正方形的面积为x,边长为y,那么y=x.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A={x|0<x≤25},y的取值范围是B={y|0<y≤5}.对应关系f把每一个正方形的面积x,对应到唯一确定的边长y.。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教案完美版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教案第一课时: 1.2.1 函数的概念(一)教学要求: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集合。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讨论: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在此实例中存在哪些变量?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2 .回顾初中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此时y 是x 的函数,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表示方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二、讲授新课:1.教学函数模型思想及函数概念:①给出三个实例:A .一枚炮弹发射,经26秒后落地击中目标,射高为845米,且炮弹距地面高度h (米)与时间t (秒)的变化规律是21305h t t =-.B .近几十年,大气层中臭氧迅速减少,因而出现臭氧层空洞问题,图中曲线是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变化情况.(见书P16页图)C .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
“八五”计划以来我们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如下表. (见书P17页表)②讨论:以上三个实例存在哪些变量?变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什么?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对应关系? 三个实例有什么共同点?归纳:三个实例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描述为,对于数集A 中的每一个x ,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 ,在数集B 中都与唯一确定的y 和它对应,记作::f A B →③定义:设A 、B 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 f x x A =∈.其中,x 叫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作定义域(domain ),与x 的值对应的y 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 x A ∈叫值域(range ).④讨论:值域与B 的关系?构成函数的三要素?一次函数(0)y ax b a =+≠、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定义域与值域? ⑤练习:2()23f x x x =-+,求f(0)、f(1)、f(2)、f(-1)的值。
苏教版数学高一《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名师教案 江苏省横林
学科思想:分类讨论及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教学方法:启发式及讨论探究式.
四,教学过程:
㈠复习引入:、1,回忆二次函数的性质
开口
对称轴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2,画出二次函数 的图象,并在下列范围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 (2) (3)
归纳:
练习:1,已知函数y=-x2-2x+3且x [0,2],求函数的最值
2,求函数y=x2+2x-3在x∈[m,3]的最值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讲了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2. 同时也讲了含参数的二次函数最值的有关问题,特别要根据具体的问题结合图象来具体求解
六,作业:
1.函数 在区间 上有最小值是3.
求a的值
2.二次函数 ,当 时,函数的最大值为
求t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 ,在 时有最小值,表示为
2 ,求函数y=-x2+2x+3且x [0,2]的最值
㈡新课讲解:
含参变量的二次函数最值问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1:求函数y=x2+2ax+3在x [-2,2]时的最值
例2 求函数y=x2-2x-3在x∈[k,k+2]的函数的最值
例3 求函数y=x2-2x-3在x∈[-3,m]函数的最值
练习:1,求函数y=x2-2ax-3在x∈[0,3]的最值
求 的表达式
4.若函数 ,在 时有最大值,表示为 ,求 的表达式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第三课时
主备人 庄正宇
一,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求最值及简单的含参的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求最值的方法. ⑵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及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⑶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苏版高一上学期数学函数及其表示教学计划模板
苏版高一上学期数学函数及其表示教学计划模板关于老师制作好的教学打算,有利于新课的讲授,查字典数学网为大伙儿编辑了高一上学期数学函数及其表示教学打算模板,期望对大伙儿有所关心。
一、教材内容分析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函数的表示法是“函数及其表示”这一节的要紧内容之一。
学习函数的表示法,不仅是研究函数本身和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也是加深对函数概念明白得所必须的。
同时,基于高中时期所接触的许多函数均可用几种不同的方式表示,因而学习函数的表示也是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化归等)、学会依照问题需要选择表示方法的重要过程。
学生在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之前,比较适应于用解析式表示函数,但这是对函数专门不全面的认识。
在本节中,从引进函数概念开始,就比较注重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函数的不同表示法能丰富对函数的认识,关心明白得抽象的函数概念。
专门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够使函数在数形结合上得到更充分的表现,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在研究函数时,应充分发挥图象直观的作用;在研究图象时要注意代数刻画,以求摸索和表述的精确性。
二、教学目标分析依照《一般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新课改的理念,我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制订教学目标。
1.明确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通过具体的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及其应用。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实际情境中能依照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进展学生思维能力。
3.通过一些实际生活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表示的必要性;通过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的结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初中差不多接触过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高中时期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三种表示法各自优点的基础上,使学生会依照实际情境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示方法。
因此,教学中应该多给出一些具体问题,让学生在比较、选择函数模型表示方式的过程中,加深对函数概念的整体明白得,而不再误以为函数差不多上能够写出解析式的。
《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必修第一册)
《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必修第一册)-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3.1.1函数的概念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出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数学概念中的作用.(重点、难点)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重点)3.能够正确使用区间表示数集.(易混点)1.通过学习函数的概念,培养数学抽象素养.2.借助函数定义域的求解,培养数学运算素养.3.借助f(x)与f(a)的关系,培养逻辑推理素养.1.函数的概念定义一般地,设A,B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三要素对应关系y=f(x),x∈A定义域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值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的函数值的集合{f(x)|x∈A}思考1:(1)有人认为“y=f(x)”表示的是“y等于f与x的乘积”,这种看法对吗?(2)f(x)与f(a)有何区别与联系?提示:(1)这种看法不对.符号y=f(x)是“y是x的函数”的数学表示,应理解为x是自变量,它是关系所施加的对象;f是对应关系,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解析式,可以是图象、表格,也可以是文字描述;y是自变量的函数,当x允许取某一具体值时,相应的y值为与该自变量值对应的函数值.y=f(x)仅仅是函数符号,不表示“y等于f 与x的乘积”.在研究函数时,除用符号f(x)外,还常用g(x),F(x),G(x)等来表示函数.(2)f(x)与f(a)的区别与联系:f(a)表示当x=a时,函数f(x)的值,是一个常量,而f(x)是自变量x的函数,一般情况下,它是一个变量,f(a)是f(x)的一个特殊值,如一次函数f(x)=3x+4,当x=8时,f(8)=3×8+4=28是一个常数.2.区间及有关概念(1)一般区间的表示设a,b∈R,且a<b,规定如下:定义名称符号数轴表示{x|a≤x≤b}闭区间[a,b]{x|a<x<b}开区间(a,b){x|a≤x<b}半开半闭区间[a,b){x|a<x≤b}半开半闭区间(a,b]定义R{x|x≥a}{x|x>a}{x|x≤a}{x|x<a}符号(-∞,+∞) [a,+∞)(a,+∞)(-∞,a](-∞,a)思考2:(1)区间是数集的另一种表示方法,那么任何数集都能用区间表示吗?(2)“∞”是数吗?如何正确使用“∞”提示:(1)不是任何数集都能用区间表示,如集合{0}就不能用区间表示.(2)“∞”读作“无穷大”,是一个符号,不是数.以“-∞”或“+∞”作为区间一端时,这一端必须是小括号.1.函数y=1x+1的定义域是()A.[-1,+∞)B.[-1,0) C.(-1,+∞) D.(-1,0) C[由x+1>0得x>-1.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1,+∞).]2.若f(x)=11-x2,则f(3)=________.-18[f(3)=11-9=-18.]3.用区间表示下列集合:(1){x|10≤x≤100}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2){x|x>1}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1)[10,100](2)(1,+∞)[结合区间的定义可知(1)为[10,100],(2)为(1,+∞).]函数的概念【例1】(1)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①f(x)=-2x3与g(x)=x-2x;②f(x)=x与g(x)=x2;③f(x)=x0与g(x)=1x0;④f(x)=x2-2x-1与g(t)=t2-2t-1.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2)判断下列对应是不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①A=N,B=N*,对应法则f:对集合A中的元素取绝对值与B中元素对应;②A={-1,1,2,-2},B={1,4},对应法则f:x→y=x2,x∈A,y∈B;③A={-1,1,2,-2},B={1,2,4},对应法则f:x→y=x2,x∈A,y∈B;④A={三角形},B={x|x>0},对应法则f:对A中元素求面积与B中元素对应.(1)C[①f(x)=-2x3=|x|-2x与g(x)=x-2x的对应法则和值域不同,故不是同一函数.②g(x)=x2=|x|与f(x)=x的对应法则和值域不同,故不是同一函数.③f(x)=x0与g(x)=1x0都可化为y=1且定义域是{x|x≠0},故是同一函数.④f(x)=x2-2x-1与g(t)=t2-2t-1的定义域都是R,对应法则也相同,而与用什么字母表示无关,故是同一函数.由上可知是同一函数的是③④.故选C.](2)[解]①对于A中的元素0,在f的作用下得0,但0不属于B,即A中的元素0在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所以不是函数.②对于A中的元素±1,在f的作用下与B中的1对应,A中的元素±2,在f的作用下与B中的4对应,所以满足A中的任一元素与B中唯一元素对应,是“多对一”的对应,故是函数.③对于A中的任一元素,在对应关系f的作用下,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如±1对应1,±2对应4,所以是函数.④集合A不是数集,故不是函数.]1.判断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的2个条件(1)A,B必须是非空实数集.(2)A中任意一元素在B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对应关系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是函数关系,“一对多”的不是函数关系.2.判断函数相等的方法(1)先看定义域,若定义域不同,则不相等;(2)若定义域相同,再化简函数的解析式,看对应关系是否相同.1.下列四个图象中,不是函数图象的是()A B C DB[根据函数的定义知:y是x的函数中,x确定一个值,y就随之确定一个值,体现在图象上,图象与平行于y轴的直线最多只能有一个交点,对照选项,可知只有B不符合此条件.故选B.]2.下列各组函数中是相等函数的是()A.y=x+1与y=x2-1 x-1B.y=x2+1与s=t2+1C.y=2x与y=2x(x≥0)D.y=(x+1)2与y=x2B[A,C选项中两函数的定义域不同,D选项中两函数的对应关系不同,故A,C,D错误,选B.]求函数值【例2】设f(x)=2x2+2,g(x)=1x+2,(1)求f(2),f(a+3),g(a)+g(0)(a≠-2),g(f(2)).(2)求g(f(x)).[思路点拨](1)直接把变量的取值代入相应函数解析式,求值即可;(2)把f(x)直接代入g(x)中便可得到g(f(x)).[解](1)因为f(x)=2x2+2,所以f(2)=2×22+2=10,f(a+3)=2(a+3)2+2=2a2+12a+20.因为g(x)=1x+2,所以g(a)+g(0)=1a+2+10+2=1a+2+12(a≠-2).g(f(2))=g(10)=110+2=112.(2)g(f(x))=1f(x)+2=12x2+2+2=12x2+4.函数求值的方法(1)已知f(x)的表达式时,只需用a替换表达式中的x即得f(a)的值.(2)求f(g(a))的值应遵循由里往外的原则.3.已知f(x)=x3+2x+3,求f(1),f(t),f(2a-1)和f(f(-1))的值.[解]f(1)=13+2×1+3=6;f(t)=t3+2t+3;f(2a-1)=(2a-1)3+2(2a-1)+3=8a3-12a2+10a;f(f(-1))=f((-1)3+2×(-1)+3)=f(0)=3.求函数的定义域[探究问题]1.已知函数的解析式,求其定义域时,能否可以对其先化简再求定义域?提示:不可以.如f(x)=x+1x2-1.倘若先化简,则f(x)=1x-1,从而定义域与原函数不等价.2.若函数y=f(x+1)的定义域是[1,2],这里的“[1,2]”是指谁的取值范围?函数y=f(x)的定义域是什么?提示:[1,2]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函数y=f(x)的定义域是x+1的范围[2,3].【例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f(x)=2+3x-2;(2)f(x)=(x-1)0+2x+1;(3)f(x)=3-x·x-1;(4)f (x )=(x+1)2x +1-1-x .[思路点拨] 要求函数的定义域,只需分母不为0,偶次方根中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即可.[解] (1)当且仅当x -2≠0,即x ≠2时, 函数f (x )=2+3x -2有意义, 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2}.(2)函数有意义,当且仅当⎩⎪⎨⎪⎧x -1≠0,2x +1≥0,x +1≠0,解得x >-1且x ≠1,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1且x ≠1}.(3)函数有意义,当且仅当⎩⎪⎨⎪⎧3-x ≥0,x -1≥0,解得1≤x ≤3,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 |1≤x ≤3}.(4)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x 的取值必须满足⎩⎪⎨⎪⎧x +1≠0,1-x ≥0,解得x ≤1且x ≠-1,即函数定义域为{x |x ≤1且x ≠-1}.(变结论)在本例(3)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求函数y =f (x +1)的定义域. [解] 由1≤x +1≤3得0≤x ≤2. 所以函数y =f (x +1)的定义域为[0,2].求函数定义域的常用方法(1)若f(x)是分式,则应考虑使分母不为零.(2)若f(x)是偶次根式,则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3)若f(x)是指数幂,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幂运算有意义的实数集合.(4)若f(x)是由几个式子构成的,则函数的定义域是几个部分定义域的交集.(5)若f(x)是实际问题的解析式,则应符合实际问题,使实际问题有意义.1.对于用关系式表示的函数.如果没有给出定义域,那么就认为函数的定义域是指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自变量取值的集合.这也是求某函数定义域的依据.2.函数的定义主要包括定义域和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因此,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同时,就看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否完全一致,完全一致的两个函数才算相同.3.函数符号y=f(x)是学习的难点,它是抽象符号之一.首先明确符号“y =f(x)”为y是x的函数,它仅仅是函数符号,不是表示“y等于f与x的乘积”.1.思考辨析(1)区间表示数集,数集一定能用区间表示.()(2)数集{x|x≥2}可用区间表示为[2,+∞].()(3)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4)函数值域中每一个数在定义域中一定只有一个数与之对应.()(5)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无限集合.()[答案](1)×(2)×(3)√(4)×(5)×2.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x相等的是()A.y=(x)2B.y=x211 C .y =|x | D .y =3x 3D [函数y =x 的定义域为R ;y =(x )2的定义域为[0,+∞);y =x 2=|x |,对应关系不同;y =|x |对应关系不同;y =3x 3=x ,且定义域为R .故选D.]3.将函数y =31-1-x的定义域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 (-∞,0)∪(0,1] [由⎩⎪⎨⎪⎧ 1-x ≥0,1-1-x ≠0,解得x ≤1且x ≠0,用区间表示为(-∞,0)∪(0,1].]4.已知函数f (x )=x +1x ,(1)求f (x )的定义域;(2)求f (-1),f (2)的值;(3)当a ≠-1时,求f (a +1)的值.[解] (1)要使函数f (x )有意义,必须使x ≠0,∴f (x )的定义域是(-∞,0)∪(0,+∞).(2)f (-1)=-1+1-1=-2,f (2)=2+12=52. (3)当a ≠-1时,a +1≠0,∴f (a +1)=a +1+1a +1.。
高中数学新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 2.1 函数的概念》
课题一、考纲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2.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 二、基础训练1函数lg(1)y x 的定义域为 ,函数1y x 的定义域为2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1,则函数(21)f x 的定义域为 3已知2211f x x xx ,则()f x = 4已知函数22()1x f x x ,那么1(2)2f f = 5已知函数()f x 和()g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2()2f x x x ,则()g x = 6已知一个函数的解析式为()21f x x ,它的值域为1,2,5,8,则此函数的定义域为 7已知一次函数()f x 单调递增且满足(())2f f x x ,则(0)f =三、典型例题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⑴2112yx x ;⑵2054lg(43)x y x x ; ⑶12lg(1)(24)x y x例2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⑴(21)f x ;⑵2()f x例3⑴设二次函数()yf x 的最大值为13,且(3)(1)5f f ,求()f x 的解析式; ⑵已知221111x x f xx ,求()f x 的解析式和定义域四、随堂练习1已知函数1()1f x x 的定义域为,()ln(1)M g x x 的定义域为N ,则M N = 2已知2(31)23f xx x ,则(1)f x = 3若()(1)xx a f x a a a ,则()(1)f x f x = , 123910101010f f f f = 4已知(21)f x 的定义域为1,3,则()f x 的定义域为五、要点回顾1.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 对应法则 值域2.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六.自我测试1、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①0()1,()f x g x x ==; ①2(),()()f x x g x x ==;①24()2,()2x f x x g x x -=+=- ①33(),()f x x g x x == 2函数lg(4)3x y x 的定义域是 3如果正比例函数()f x 满足(())9f f x x ,则()f x = 4已知函数()yf x 的定义域为1,2,则(1)f x 的定义域为 5若2(2)log x f x ,则(16)f = 6已知函数()yf x 的图象与2y x x 的图象关于点(2,3)对称,则()f x = 7已知函数(3)f x 的定义域是4,5,则(23)f x 的定义域是8如图所示,在一张边长为10cm 的正方形铁皮的4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 cm 的小正方形,折成一个容积是y cm 3的无盖长方体铁盒,试写出用x 表示y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它的定义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1)设函数
(2)(2001上海理,1)设函数f(x)= ,则满足f(x)= 的x值为。
变式题:(2006山东文2)设 ()
A.0B.1C.2 D.3
例2.(2006安徽文理15)
(1)函数 对于任意实数 满足条件 ,若 则 __________;
(2)函数 对于任意实数 满足条件 ,若 则 __________。
④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转化为能求值域的函数,化归思想;
⑤三角有界法:转化为只含正弦、余弦的函数,运用三角函数有界性来求值域;
⑥基本不等式法:转化成型如: ,利用平均值不等式公式来求值域;
⑦单调性法:函数为单调函数,可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
⑧数形结合:根据函数的几何图形,利用数型结合的方法来求值域。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5.映射的概念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A B”。
函数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间的一种对应,若将其中的条件“非空数集”弱化为“任意两个非空集合”,按照某种法则可以建立起更为普通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的对应就叫映射。
(1)当每辆车的月租金定为3600元时,能租出多少辆车?
(2)当每辆车的月租金定为多少元时,租赁公司的月收益最大?最大月收益是多少?
例10.(2006湖南理20)对1个单位质量的含污物体进行清洗,清洗前其清洁度(含污物体的清洁度定义为: 为 ,要求清洗完后的清洁度为 。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甲:一次清洗;方案乙:分两次清洗。该物体初次清洗后受残留水等因素影响,其质量变为 。设用 单位质量的水初次清洗后的清洁度是 ,用 单位质量的水第二次清洗后的清洁度是 ,其中 是该物体初次清洗后的清洁度。
(2)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3)图象法:就是用函数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7.分段函数
若一个函数的定义域分成了若干个子区间,而每个子区间的解析式不同,这种函数又称分段函数;
8.复合函数
若y=f(u),u=g(x),x(a,b),u(m,n),那么y=f[g(x)]称为复合函数,u称为中间变量,它的取值范围是g(x)的值域。
3.两个函数的相等:
函数的定义含有三个要素,即定义域A、值域C和对应法则f。当函数的定义域及从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确定之后,函数的值域也就随之确定。因此,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为函数的两个基本条件,当且仅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个函数。
4.区间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学习函数的概念首先要掌握函数三要素的基本内容与方法。由给定函数解析式求其定义域这类问题的代表,实际上是求使给定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它依赖于对各种式的认识与解不等式技能的熟练。
思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
1.求函数解析式的题型有:
(1)已知函数类型,求函数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
(2)已知 求 或已知 求 :换元法、配凑法;
①直接法:利用常见函数的值域来求
一次函数y=ax+b(a 0)的定义域为R,值域为R;
反比例函数 的定义域为{x|x 0},值域为{y|y 0};
二次函数 的定义域为R,
当a>0时,值域为{ };
当a<0时,值域为{ }。
②配方法: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特征来求值;常转化为型如: 的形式;
③分式转化法(或改为“分离常数法”)
(3)已知函数图像,求函数解析式;
(4) 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 外还有其他未知量,需构造另个等式:解方程组法;
(5)应用题求函数解析式常用方法有待定系数法等。
2.求函数定义域一般有三类问题:
(1)给出函数解析式的:函数的定义域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集合;
(2)实际问题:函数的定义域的求解除要考虑解析式有意义外,还应考虑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例3.试判断以下各组函数是否表示同一函数?
(1)f(x)= ,g(x)= ;
(2)f(x)= ,g(x)=
(3)f(x)= ,g(x)=( )2n-1(n∈N*);
(4)f(x)= ,g(x)= ;
(5)f(x)=x2-2x-1,g(t)=t2-2t-1。
例4.求下述函数的定义域:
(1) ;
(2)
例5.已知函数 定义域为(0,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
例6.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 ;(2) ;(3) ;
(4) ;(5) ;(6) ;
(7) ;(8) ;(9) 。
例7.(1)已知 ,求 ;
(2)已知 ,求 ;
(3)已知 是一次函数,且满足 ,求 ;
(4)已知 满足 ,求 。
例8.(2006重庆理21)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f(x)满足f(f(x)-x2+x)=f(x)-x2+x。
第二讲函数概念与表示
一、知识要点
1..函数的概念: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1)这两个集合有先后顺序,A到B的射与B到A的映射是截然不同的.其中f表示具体的对应法则,可以用汉字叙述。
(2)“都有唯一”什么意思?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必有一个;二是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有且只有一个的意思。
6.常用的函数表示法
(1)解析法:就是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叫做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简称解析式;
注意:(1)“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2)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1)解决一切函数问题必须认真确定该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包含三种形式:
①自然型:指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如:分式函数的分母不为零,偶次根式函数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对数函数的真数为正数,等等);
②限制型:指命题的条件或人为对自变量x的限制,这是函数学习中重点,往往也是难点,因为有时这种限制比较隐蔽,容易犯错误;
③实际型:解决函数的综合问题与应用问题时,应认真考察自变量x的实际意义。
(2)求函数的值域是比较困难的数学问题,中学数学要求能用初等方法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值域问题。
①配方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②判别式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方程);③不等式法(运用不等式的各种性质);④函数法(运用基本函数性质,或抓住函数的单调性、函数图象等)。
(Ⅰ)分别求出方案甲以及 时方案乙的用水量,并比较哪一种方案用水量较少;
(Ⅱ)若采用方案乙, 当 为某固定值时, 如何安排初次与第二次清洗的用水量,使总用水量最小? 并讨论 取不同数值时对最少总用水量多少的影响。
例11.(1)设 ,其中a、b、c、d是常数。
如果 求 ;
(2)若不等式 对满足 的所有m都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3)已知 的定义域求 的定义域或已知 的定义域求 的定义域:
①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尤其是分式函数、无理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②若已知 的定义域 ,其复合函数 的定义域应由 解出。
3.求函数值域的各种方法
函数的值域是由其对应法则和定义域共同决定的。其类型依解析式的特点分可分三类:(1)求常见函数值域;(2)求由常见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的值域;(3)求由常见函数作某些“运算”而得函数的值域。
(Ⅰ)若f(2)=3,求f(1);又若f(0)=a,求f(a);
(Ⅱ)设有且仅有一个实数x0,使得f(x0)=x0。求函数f(x)的解析表达式。
例9.(2003北京春,理文21)某租赁公司拥有汽车100辆.当每辆车的月租金为3000元时,可全部租出。当每辆车的月租金每增加50元时,未租出的车将会增加一辆。租出的车每辆每月需要维护费150元,未租出的车每辆每月需要维护费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