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综述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综述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综述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护理中的应用进展为了及时识别潜在急危重患者,以尽早进行高效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干预,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生理学评分,即“早期预警评分”(eraly warning score,EWS)。

经过改进后形成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raly warning score,MEWS)。

2001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将它正式规定为医疗机构评估病情的一种方法,随后英国重症监护协会和伦敦皇家医学院推荐其用于综合病房患者病情评估[1]。

该评分系统在英国急诊和ICU普遍使用,并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肯定。

我国引入后应用于院前急救、急诊、ICU等领域。

现将我国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良预警评分的报告综述如下。

1 MEWS的概念[2]MEWS是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5项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分。

该评分的最大特点为:对常用的生理指标进行评定并给与相应的分值(见表1),根据不同的分值制定出不同级别的医疗处理干预原则。

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触发”水平,必须尽快进行更积极的医疗处置。

国内外资料显示MEWS评分4~5分是鉴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当患者MEWS评分﹤5分时多不需要住院治疗;当患者MEWS评分≥5分时病情恶化的可能性大,多需要住院治疗;当患者MEWS评分≥9分时,死亡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表1英语诺福克与诺里奇大学医院使用EWS评分项目3 2 1 0 1 2 3心率(次/min)<40 41~50 51~100 101~110 111~129 ≥130收缩压(kPa) ≤9.339.33~10.66 10.80~13.33 13.43~26.47 ≥26.60呼吸频率(次/min)<99~14 15~20 21~29 ≥30体温(o C) <35.035.1~36.5 36.4~37.4 ≥37.5意识清楚对光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无反应表2 NEWS评分项目3 2 1 0 1 2 3心率(次/min)≤40 41~50 51~100 101~110 111~129 ≥130收缩压(kPa) ≤9.33 9.33~10.66 10.80~13.33 13.43~26.47 ≥26.60呼吸频率(次/min)<9 9~14 15~20 21~29 ≥30体温(o C) <35.0 35.0~38.4 ≥38.5意识清楚对光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无反应2 MEWS的护理临床应用情况及意义2.1 对划分护理级别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有指导意义目前我国的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划分的[3],缺乏有效的病情评估工具,凭经验或主观判断护理级别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英国早期预警评分评估急重症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修改后ppt演示课件

英国早期预警评分评估急重症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修改后ppt演示课件
•15
2 NEWS评分临床应用现状
在制定NEWS评分之前,英国研究人员在疾病早期预 警评估方面已经进行了长期大量的临床研究,因为没有统 一的评估标准,使疾病预警评估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于是 通过Bryan Willlams等的共同努力,NEWS评分应运而生 。我国疾病预警评估系统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学者对改良 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MEWS)的 研究较为普遍,而NEWS评分是在MEWS评分基础上增加 了对呼吸功能的监测内容,我国NEWS评分的使用尚处于 临床试验阶段,相关的实验研究成果正在探索中。
•7
1.1 NEWS评分的使用建议及注意事项
推荐将NEWS评分用于所有年龄≥16周岁的成人患者 的常规临床病情评估。不建议将NEWS评分用于儿童及妊 娠妇女。NEWS评分用于患有长期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COPD)这类疾病时,其敏感度可能会降低。 NEWS评分适用于急症患者的初步评估以及患者住院期间 的连续监测。通过规律地记录患者的各个时间点的NEWS 评分,可以得到患者对临床治疗反应的变化趋势,从而获 得病情可能发生潜在恶化的早期预警,从而及早地进行临 床治疗和护理升级。
•3
于是,皇家医师学院制定了英国早期预警评 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并 于2012年将这一评分作为国家标准开始应用于各 级医院。NEWS评分是一项预警评估病情变化的 工具,用来识别具有潜在危险的患者。本文就 NEWS评分在国内外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4
•8
同时通过NEWS评分趋势的变化也可以提示患 者的病情趋于平稳,从而可以降低患者的监护频率 及强度。NEWS评分也推荐用于急重症患者的院前 评估,如救护车、社区医院等,从而可以更好地就 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接受医院进行沟通交流。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前言急诊室是医院中最复杂、最忙碌、最危险的地方之一,往往需要医护人员在高压下迅速作出决策。

而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以在早期识别患者危险状况,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治疗方案,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

本文将介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EWS)系统是指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体温等)进行定量评估,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预警系统。

早期预警评分的目的在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事件,比如心脏骤停或呼吸衰竭等。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通常包括常规测量的生命体征,将这些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出一个得分,根据得分来确定患者病情的稳定性及危险性。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改良版,由英国杜伦大学医院神经科的Jones等人在1997年设计。

MEWS 评分的项目包括呼吸、心率、体温、收缩压、意识状况等五项,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得分分布在0~14分之间。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将常规的生命体征与患者意识状况结合起来,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急诊室是最常用到MEWS评分系统的地方之一。

由于急诊室的工作高度集中和复杂,常常需要急诊医生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

而MEWS评分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危险提醒,识别患者危险状况,从而启动早期干预。

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使用,医护人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

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早地发现患者的风险,尤其是在预测心脏骤停、呼吸衰竭以及休克等情况时。

此外,MEWS评分系统还可以为医生提供较好的患者筛查工具,帮助医生分离出需要更严密监护和治疗的高危及低危患者。

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

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

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MEWS)
注:MEWS评分5分:是鉴别患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
评分<5分,大多数不需住院治疗;
评分≥5分, 病情变化危险增大,有“潜在危重病”危险。

住专科病房甚至ICU的危险增大。

评分>9分, 死亡危险明显增加,需住ICU接受治疗。

急救通则
紧急评估: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情况(气道梗阻、呼吸心跳停止、神志丧失、快速大出血等)
采用“ABBCS方法”快速评估,利用5-20秒快速判断患者有无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A(Airway )气道是否通畅
B(Breathing)是否有呼吸
B(Blood)是否有体表可见大量出血
C(Circulation)是否有脉搏
S(Sensation)神志是否清醒。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全麻术后患者转运中的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全麻术后患者转运中的

3 0 8 6・
广东医学
2 0 1 5年 1 0月 第 3 6卷 第 l 9期
G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c t .2 0 1 5 ,V o 1 .3 6 ,N o .1 9
I 】 缶床
护 理
改 良早 期 预 警 评 分 与 校 正 改 良早 期 预 警 评 分 在 全 麻 术 后 患者 转 运 中 的应 用 比较 术
判断其 病情严 重程度 及确保 患者在转 运 中的安全性 ,

直 是 临 床 医护 人 员 所 关 注 的 重 要 课 题 。我 们 于
岁评 2分 , >7 I 0岁评 3分 。由专 人负 责追踪 观察 患者
的预后情 况 , 最后课题组人员将患者 的资料 进行统计 、 分析和总结 。 1 . 3 统计 学方 法 采用 S P S S 1 9 . 0统计 软件 。计量
图, 找到 8 5例患 者入 住 I C U的临界值 , 以临界值 分别
计算 两种评 分方法 的预测统计量 。计算 2 1 5例患者拔
1 9 5例 , 女 1 0 5例 , 年龄 1 5~9 5岁 , 平均 ( 5 7 . 7 0±
1 9 . 1 1 ) 岁, 麻醉复苏时 间( 7 2 . 3 0± 2 7 . 2 2 ) m i n 。 1 . 2 方法 所 有 患者 从 刚 进 入 复 苏室 开 始 即 进行 M E WS评分 和校正 ME WS 评分 , 并进行动态评分 , 直至
广西高等学校科研 项 目( 编号 : 2 0 1 2 0 4 L X 2 4 1 )
广 东医学
2 0 1 5年 1 0月 第 3 6卷 第 1 9期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

文献综述发现早期预警评分在患儿急诊中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采用了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急诊科患儿进行评分并记录相关数据。

结果分析显示实施改良后的预警评分能有效提高急诊科患儿的诊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讨论部分进一步分析了实施效果的可能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

实施效果评估表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科患儿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意义在于为急诊科提供更有效的诊疗手段,展望未来可进一步完善评分体系并推广到更多医疗领域。

结论总结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提高患儿急诊护理质量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诊科、患儿、实施效果、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分析、讨论、实施效果评估、研究意义、展望、结论总结、背景、研究目的1. 引言1.1 背景在急诊科患儿中,早期预警评分是评估患儿疾病严重性和预测病情发展趋势的重要工具。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资源的日益紧张,提高急诊科患儿的诊疗质量和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引入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体系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评估患儿的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对提升急诊科患儿的诊疗质量和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急诊科患儿中常见疾病复杂多样,有些疾病症状隐匿,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出现危急情况。

传统的早期预警评分体系存在一些局限性,无法完全适应急诊科患儿的特点。

有必要开展关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以探讨其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前景,为提升急诊科患儿的诊疗水平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

急诊科是医院中繁忙且人流量大的科室之一,患儿因为生理结构的不同以及疾病的特殊性,容易出现病情急剧恶化的情况。

早期预警评分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风险,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早期预警评分》课件

《早期预警评分》课件

企业B
由于未能及时识别到市场风险,导致市场份额大幅 下降,严重影响了企业盈利能力。
应用实例
企业风险评估
财务决策分析
组织绩效管理
帮助企业评估经营风险并制定相 应措施,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财务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优化企业资金运作。
通过早期预警评分,对团队绩效 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主要难点
1 数据获取
收集相关指标的数据,可以通过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
3
计算得分
根据权重值和指标数据,计算企业的预警评分。
对企业的意义
1 风险识别
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潜在风 险,避免经营危机。
2 战略决策
为企业提供科学的数据支 持,指导战略决策。
3 提高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 运营效率。
案例分析
企业A
通过早期预警评分发现市场需求下降趋势,并迅速 调整产品线,避免了巨大损失。
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外部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权重设定
需要权衡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并设定合理的权重值。
3 分析方法
需要掌握各种分析方法,将指标数据转化为有意义的预警评分。
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
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 流量表等财务数据。
业务指标
涵盖营收增长率、市场份额和客 户满意度等核心业务指标。
市场指标
包括市场趋势、竞争格局和消费 者行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市场数据。
风险指标
评估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如市 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得分方法
1
权重设定
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设定不同的权重值。
2
数据收集
《早期预警评分》PPT课 件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不健康的增加,急诊就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急诊预检分诊是医院急诊科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患者初步评估和分诊,可以实现对急诊患者的合理分流和优先处理,提高急诊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早期预警评分法是急诊预检分诊中常用的工具,用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预测,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但是传统的早期预警评分法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行校正和改良。

本文将探讨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一、传统早期预警评分法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早期预警评分法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生命体征等综合因素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和管理。

传统的早期预警评分法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 参考标准不够严谨:传统早期预警评分法中的评分标准多来自于国外研究或者临床经验,与国内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不够贴合,导致预测结果偏差较大。

2. 缺乏个性化评估:传统早期预警评分法缺乏对患者个体差异的考虑,对于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充分考虑,导致评估结果不够精准。

3. 治疗建议不够及时:传统早期预警评分法只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和预测,并不能提供具体的治疗建议和措施,对于急救和抢救性治疗的指导不够明确。

有必要对传统的早期预警评分法进行校正和改良,以提高其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

二、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设计和实施针对传统早期预警评分法存在的不足,我们团队进行了校正改良,设计了一套更加准确、全面和实用的早期预警评分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考虑国内患者情况:我们对国内急诊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统计,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国内患者的早期预警评分体系。

我们也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性别和疾病类型对于病情的影响,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

2. 引入多元指标评估:我们在早期预警评分法中引入了更多的评估指标,包括炎症指标、凝血功能、内分泌水平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指导ICU早期开展护理风险评估的效果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指导ICU早期开展护理风险评估的效果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指导ICU早期开展护理风险评估的效果目的:對ICU护理风险评估活动中落实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方案的意义进行分析。

方法:从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进入本院ICU治疗的患者中抽选126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A组有患者63例,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方案予以分级;B组有患者63例,以三级监测评估方案予以分级,再结合具体评分设计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并对护理资源合理分配,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63例A组内无24小时非计划拔管患者,63例B组有8例(12.70%)(P<0.05),同时两组24小时心肺复苏质量、24小时死亡率、重症监护住院期等指标对照,均有差异(P<0.05)。

结论:当ICU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活动时,通过落实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方案,可降低死亡率,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标签:ICU病房;护理风险评估;三级监测评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效果对于ICU危重症患者,临床评估其病情状况时,选择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方案效果显著,除了能对患者意识形态、心率指数、体温变化情况等进行评估外,还能得到其呼吸状况、收缩压指数等,可对ICU中早期疾病患者的风险程度客观评定。

为分析该评分模式的应用价值,重点抽选126例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进入本院ICU治疗的患者,期待能有效降低其护理风险。

1对象和方法1.1临床资料从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进入本院ICU治疗的患者中抽选126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A组有患者63例,包括男性35例和女性28例;年龄18~90岁,平均年龄(61.7±13.65)岁。

B组有患者63例,包括男性34例和女性29例;年龄19~89岁,平均年龄(62.3±13.27)岁,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A组63例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方案予以分级,B组63例以三级监测评估方案予以分级,其中A组中,0~4分对应B组的三级;5~7分则对应B组的二级;8分以上对应B组的一级,于患者床头卡上详细标记其等级,再选择不同颜色代表等级,并结合评分设计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再对护理资源合理分配:1)对A组中评分超过8分的患者、B组中的一级患者进行护理时,病情监测工作由护理团队进行,护理团队成员包括主管护师(一位)、护理人员(一位),病情出现变化时及时通知医师后,需立即准备抢救所需器械以及药物,并监测患者血氧饱和情况、体温值、呼吸频率、动脉压指数以及心率指数等。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引言急诊室是医院医疗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医院门诊和住院的过渡和延伸,对于患者的急救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急诊室的医疗资源相对有限,且患者种类繁多,医疗情况也非常复杂,这就需要医院建立一个高效的预检分诊系统来对患者进行初步筛查,及时发现危急情况,优先治疗。

在急诊预检分诊中,早期预警评分法就是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级处理。

而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则是在现有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改进,使其更加准确、高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治疗。

本文将对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

一、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1.1 早期预警评分法的概念及意义早期预警评分法,是指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及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从而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分级处理,保证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

早期预警评分法不仅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估工具,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分配医疗资源,以保障每一位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和照顾。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将对急诊预检分诊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它能够提高预检分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帮助医生更客观地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处理,从而提高医疗的效率和质量。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还能够帮助医院更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对急救工作起到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其实施意义非常重大,将对医院的急救工作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2.1 实施前的基础调研和准备工作在实施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之前,首先需要对医院内部的急诊预检分诊工作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目前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所在,为后续的改进工作提供基础和依据。

还需要进行人员培训和设备更新工作,确保医护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够熟练运用相应的设备进行工作。

2.2 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和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医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对医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知识普及,更新相关设备和工具,建立相关制度和流程等。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急诊预检分诊是指在急诊患者到达医院后,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以
确定患者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从而为患者提供适时、准确的医疗护理服务。

校正改良早
期预警评分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用于对急诊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以确定患者
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

本文将讨论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实施效
果。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可以快速、简单地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

该评分法主
要考虑患者的血压、呼吸率、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通过将这些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得出一个得分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这种评估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以在短时间
内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帮助医护人员快速确定患者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可以提高急诊患者的诊疗效率。

通过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
分级,可以将危重患者和急需治疗的患者优先安排在前,同时减少对轻症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整体的急诊患者的诊疗效率。

这种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分配资源,合理
安排患者的就诊顺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就医体验。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可以提高急诊的管理效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可以为医院提供有关患者的信息和数据。

这些信息和数据可以归纳总结,用于医院的管理
和决策。

可以根据患者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来调整医疗资源的分配,优化医疗队伍的排班
和配备,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综述上课讲义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综述上课讲义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综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护理中的应用进展为了及时识别潜在急危重患者,以尽早进行高效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干预,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生理学评分,即“早期预警评分”(eraly warning score,EWS)。

经过改进后形成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raly warning score,MEWS)。

2001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将它正式规定为医疗机构评估病情的一种方法,随后英国重症监护协会和伦敦皇家医学院推荐其用于综合病房患者病情评估[1]。

该评分系统在英国急诊和ICU普遍使用,并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肯定。

我国引入后应用于院前急救、急诊、ICU等领域。

现将我国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良预警评分的报告综述如下。

1 MEWS的概念[2]MEWS是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5项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分。

该评分的最大特点为:对常用的生理指标进行评定并给与相应的分值(见表1),根据不同的分值制定出不同级别的医疗处理干预原则。

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触发”水平,必须尽快进行更积极的医疗处置。

国内外资料显示MEWS评分4~5分是鉴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当患者MEWS评分﹤5分时多不需要住院治疗;当患者MEWS评分≥5分时病情恶化的可能性大,多需要住院治疗;当患者MEWS评分≥9分时,死亡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表1英语诺福克与诺里奇大学医院使用EWS项目评分3 2 1 0 1 2 3心率(次/min)<40 41~50 51~100 101~110 111~129 ≥130 收缩压(kPa) ≤9.339.33~10.66 10.80~13.33 13.43~26.47 ≥26.60呼吸频率(次/min)<99~14 15~20 21~29 ≥30 体温(o C) <35.035.1~36.5 36.4~37.4 ≥37.5意识清楚对光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无反应表2 NEWS项目评分3 2 1 0 1 2 3心率(次/min)≤40 41~50 51~100 101~110 111~129 ≥130 收缩压(kPa) ≤9.33 9.33~10.66 10.80~13.33 13.43~26.47 ≥26.60呼吸频率(次/min)<9 9~14 15~20 21~29 ≥30体温(o C) <35.0 35.0~38.4 ≥38.5意识清楚对光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无反应2 MEWS的护理临床应用情况及意义2.1 对划分护理级别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有指导意义目前我国的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划分的[3],缺乏有效的病情评估工具,凭经验或主观判断护理级别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综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护理中的应用进展为了及时识别潜在急危重患者,以尽早进行高效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干预,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生理学评分,即“早期预警评分”(eraly warning score,EWS)。

经过改进后形成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raly warning score,MEWS)。

2001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将它正式规定为医疗机构评估病情的一种方法,随后英国重症监护协会和伦敦皇家医学院推荐其用于综合病房患者病情评估[1]。

该评分系统在英国急诊和ICU普遍使用,并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肯定。

我国引入后应用于院前急救、急诊、ICU等领域。

现将我国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良预警评分的报告综述如下。

1 MEWS的概念[2]MEWS是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5项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分。

该评分的最大特点为:对常用的生理指标进行评定并给与相应的分值(见表1),根据不同的分值制定出不同级别的医疗处理干预原则。

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触发”水平,必须尽快进行更积极的医疗处置。

国内外资料显示MEWS评分4~5分是鉴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当患者MEWS评分﹤5分时多不需要住院治疗;当患者MEWS评分≥5分时病情恶化的可能性大,多需要住院治疗;当患者MEWS评分≥9分时,死亡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表1英语诺福克与诺里奇大学医院使用EWS项目评分3 2 1 0 1 2 3心率(次/min)<40 41~50 51~100 101~110 111~129 ≥130 收缩压(kPa) ≤9.339.33~10.66 10.80~13.33 13.43~26.47 ≥26.60呼吸频率(次/min)<99~14 15~20 21~29 ≥30 体温(o C) <35.035.1~36.5 36.4~37.4 ≥37.5意识清楚对光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无反应表2 NEWS项目评分3 2 1 0 1 2 3心率(次/min)≤40 41~50 51~100 101~110 111~129 ≥130 收缩压(kPa) ≤9.33 9.33~10.66 10.80~13.33 13.43~26.47 ≥26.60呼吸频率(次/min)<9 9~14 15~20 21~29 ≥30体温(o C) <35.0 35.0~38.4 ≥38.5意识清楚对光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无反应2 MEWS的护理临床应用情况及意义2.1 对划分护理级别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有指导意义目前我国的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划分的[3],缺乏有效的病情评估工具,凭经验或主观判断护理级别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国内外资料显示[4 5],MEWS评分为5分是鉴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5分以下的急诊患者往往不需要住院治疗,留观治疗和普通护理(﹤Ⅱ级)即可;MEWS评分为5分以上时,预示着患者病情变化潜在危险性大,需收治专科病房,甚至ICU,护理等级在Ⅰ级以上;当评分≥8分时,其死亡危险性增加,必须给予特别护理。

谭雯等[6]人也对急诊留观的326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4分以下患者予一般急诊护理,按医嘱对症处置,建立护理计划,可选择普通静脉穿刺针建立输液通道,依据护理常规1~2小时巡视一次,注意观察病情和治疗情况,根据病情需要给与相应的护理。

5~7分患者急诊治疗期间实施一级护理,根据病情评分和医嘱制定详尽的护理计划,在急诊重症室治疗,监测生命体征,使用套管针建立静脉通道,经救护后有护士护送入专科病房。

8分以上患者实施特别护理,为方便抢救,使用22G以上规格的套管针同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相应的急救、监护等处置,对病情危重暂不宜搬动的患者,在抢救室实施急救,制定特别护理计划,24h专人护理,床边交接病情,记录特护记录单,急诊救护后绝大多数患者进入ICU监护,由医生和护士共同护送。

结果认为将患者病情分值化,使护士制定护理计划依据更充分,护理个性化更强,提升护理效果。

林小玲[7]将急诊内科患者根据评分客观分为轻、重、危3个等级,即轻病:评分0~4分,重病:评分5~8分,危重病:评分≥9分。

护理方法:对于评分为0~4分的患者,由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工作,鼓励其保持乐观心情,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按照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后部分病人专人普通专科病房;评分5~8分的患者,患者病情变化危险增大,有“潜在危重病”危险,护士主动与病人家属谈话,及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讲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危险性、病情观察要点和护理注意事项,由医护人员、家属共同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和鼓励,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和观察,根据不同病种,采取不同的专科护理措施,转入专科病房或ICU时由护士护送;对评分≥9分的患者严格按时完成治疗计划,持续对患者进行意识、瞳孔、心率、呼吸、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的监测,及时完成必要的检查如:血糖、血气分析、胸片、心电图等,随时做好抢救准备,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及时护送患者入ICU。

结果认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设计合理、使用简便及时、结果准确可靠,用于评估急诊内科患者病情可以更好的指导护理工作,合理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医疗质量。

2.2 使用MEWS判断病情快捷准确并动态监测患者病情MEWS所需的参数简单,应用收缩压、心率、呼吸、体温和意识5项指标综合评分,可以床旁进行,无需高精密仪器,将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分值化,具有快速、简洁、科学及对患者危险性进行预测等[8]优点,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利用MEWS评分能早期收集到患者病情变化信息,从而及早正确地判断病情,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护理措施,使护士对危重患者的判断由过去的经验型向应用客观指标进行评估的科学型转变,使医护人员对病情分析及转归的预测性更强。

周燕[9]等对进入急诊留观室的患者填写MEWS评分表,护士根据评分级别,进行动态监测并记录。

新患者评估1次/h,连续2次后若病情稳定,MEWS评分2分者1次/4h;MEWS评分3分者1次/2h;MEWS评分4分者1次/h。

MEWS评分动态升高,则病情可能会出现明显变化,要求急诊医生及时查看病人,做进一步处理。

谭雯等[10]的监测方法是对留观患者采用MEWS评分不同信息卡标记不同颜色并注明评分,4分以下在信息卡上做蓝色标记,5~7分做黄色标记,8分以上做红色标记,使护士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有重点、有层次地监护患者,及早发现问题。

其研究并统计了护士利用MEWS评分表以打√方式对1028例急诊内科患者从来到急诊科接受检查到病情评估结束所需3-10min/例,平均7min,认为MEWS系统操作简便,获取信息快捷。

2.3 预测病人去向及转归.严培玲等[11]在社区医院应用改良预警评分,对1194例住院患者在入院24h 内分别昨APACH EⅡ与MEWS(意识、体温、心率、呼吸、收缩压和尿量)分对所有患者均作终点观察,结果MEWS评分在3~6分及>6分自动出院/死亡、转上级医院抢救患者比例高,与<3分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ACHE Ⅱ评分15~20分及>20分自动出院/死亡、转上级医院抢救患者比例高,与<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评分方法分辨均有较高分辨力及鉴别能力,而MEWS具有快速、简便、费用低和便于操作等优点更适合基层医院。

刘谦民等[12]对全院临床科室住院患者利用存放病人生命体征及检验结果的数据库提取相关数据进行改进后的MEWS评分,即临床早期预警评分软件(CEWS),评分项目包括意识、体温、心率、呼吸、收缩压、血氧饱和度、白细胞计数、年龄。

评分超过5分的予以警示。

一年里经CEWS筛选进入ICU的病人557人次,其中CEWS评分〈5分者86人次,6~8分者273人次,〉9分者161人次。

死亡病例32人,其中CEWS评分6分者2人,7分者5人,8分者8人,〉9分者17人。

CEWS能较好的识别普通病房中潜在危重病患者,可作为甄别进入ICU的工具,并能预测患者的死亡率。

阮海林等[13]对2625例院前急救患者进行现场MEWS评分,统计90d后患者的生存或病死率,并计算患者评分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的面积,找出截断点。

结果生存组2438例,MEWS评分(1.98±1.47)分;死亡组187例,MEWS评分(7.64±3.84)分。

判断院前急救患者危重程度的最佳截断点为≥4分。

李燕[14]对急诊就诊的19810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将MEWS评分与病情转归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认为MEWS分值5分是鉴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5分的患者病情恶化风险增大,有潜在危重风险和需入住专科病房甚至ICU的风险增大,MEWS分值≥9分者死亡风险明显增加,需送抢救室紧急救治,病情稳定后尽快收ICU监护治疗。

2.4 提高护士竞争力谢晓梅等[15]将MEWS评分引入危重患者抢救护理工作中,制定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流程,结果显示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满意度由实施前85%提高到96.95%。

并使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8.79%提高至97.98%。

周艳等[9]应用MEWS对急诊留观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分流患者,结果示实施组与未实施组比较患者就诊满意率及科室对护理质量满意率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谢晓梅[16]在急诊病人院内安全转运中应用MEWS评分,提高了转运的安全性,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率,也提高了科室间合作满意率。

综上所述,MEWS评分在我国已被应用到急诊、院前急救、普通病房、社区医院等领域,多侧重于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与监测、合理分流与预后预测等方面研究报道。

研究者根据需要对MEWS的观察项目进行改良,除收缩压、心率、呼吸、体温和意识5项常规生理指标外增加了血氧饱和度、年龄、尿量、白细胞计数等项目,而得分越高病情越严重已达成共识。

护理人员使用该表根据不同分值给予不同的护理级别与措施,提高了护理效果。

但实践中仍会有由于当班护士或医生经验不足,虽高分值患者已引起其注意,但处理措施不恰当,导致监护失效。

我国已实行护理分层级管理制度,当MEWS达到一定分值应向上级汇报甚至跨级汇报,以取得技术支持,这方面的报道尚未见,可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 Sbbbe CP,kruger M,Rutherford P,et al .Validation of modified eraly warning score in medical admissions[J].QJMED,2001,94:521-526.[2] 邓跃林.英国早期预警评分介绍[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6,32(1):24.[3] 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35.[4] 蔡国华,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应用的回顾性分析[J].陕西医药杂志,2007,36(3):173.[5] Pamer ing MEWS in a medical assessment unit Nurs Times,2004,100(48):34[6] 谭雯,侯丹,沈建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1B):50-51.[7] 林小玲,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09,37(5):619-620[8] 盂新科,杨径,吴华雄,等MEWS与APACH EⅡ评分在急诊潜在危重患者病情评价和预后预测中的对比研究[J].实用内临床医药杂志,2005,9(8):1-4.[9] 周艳,金丽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留观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4B):61-62[10]谭雯,袁媛,田华. 急诊护理中应用改良预警评分系统的探讨[J].370-372[11] 严培玲,刘海丰,柯纪定.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社区医院的应用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0,6(22)648-649.[12] 刘谦民,陈毓,杨立宇等.临床早期预警评分软件的开发及临床应用[J].147-148[13] 阮海林,杨春旭,黄福文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评估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1,51(21):97-98.[14] 李燕.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临床研究,2011,9:126-127[15] 谢晓梅,孔悦,杨大金.,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在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63-364.[16] 谢晓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病人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7(24):1954-19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