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僚政治研究》3.1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主要内容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引言官僚政治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报告旨在总结中国官僚政治的研究内容,包括定义与特点、历史演变、现状与问题、改革与对策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
二、官僚政治的定义与特点1. 官僚政治的定义官僚政治是指政府官员在行使权力时,往往受到个人利益、官僚主义和制度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权力滥用、效率低下和腐败等问题。
2. 官僚政治的特点官僚政治具有以下特点:权力集中、等级森严、官僚主义盛行、腐败现象普遍等。
三、中国官僚政治的历史演变1. 古代官僚政治在古代中国,官僚政治主要表现为中央集权和等级制度。
官员选拔主要通过科举考试和推荐,而权力则集中在皇帝手中。
2. 近代官僚政治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
官僚政治在这一时期表现为权力的腐败和无能。
官员往往只关心个人利益,忽视了公共利益。
3. 现代官僚政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官僚政治逐渐形成。
政府开始强调依法行政和民主监督,以遏制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
四、中国官僚政治的现状与问题1. 现状概述目前,中国官僚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官员仍然存在腐败行为,政府决策效率有待提高等。
2. 主要问题中国官僚政治的主要问题包括:权力滥用、腐败现象、效率低下、公共服务不足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五、中国官僚政治的改革与对策1. 改革方向为了解决中国官僚政治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政府决策效率;加强监督机制,遏制腐败现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
2. 对策建议具体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反腐败体系;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决策效率;加强公共服务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六、中国官僚政治的社会影响1. 对经济的影响中国官僚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
一些官员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和经济发展失衡。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后感
10国营一班余鹭阳《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写于1948年,正是国共内战即将分出胜负,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
在这样不平静的时代,王亚南先生沉下心来对中国官僚政治进行了思考。
王先生在书中对中国的官僚主义提出了以下看法:
首先是对官僚主义的定义、分类,并对世界各国的官僚政治作了简单评述。
其次,中国官僚政治的形成的经济社会基础在于封建地主经济。
第三,中国官僚政治有两大杠杆,支撑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第四,官僚政治下,做官与发财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官僚政治的生活就体现为贪污生活。
第五,一切官僚政治,都是当作专制政体的配合物而产生的。
我个人认为,官僚政治的产生既是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又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官僚政治在中国持续两千多年,其关键在于商品经济不发达,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官僚政治能否算是一种社会形态。
今天,我们正值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时期。
虽然我们的民主政治在技术层面、具体的民主层面都还不成熟、不完善,但绝不能以民主发展的程度替代民主的性质,
绝不能以民主发展的程度代替民主的性质,绝不能鼓吹所谓西方民主政治的“自由、平等、博爱”,我们的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他有着法律、制度和物质的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的民主政治会取得历史性的跨越。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的名义,被支配着无论是被称为农民或满汉有农奴性质的荫客或部曲,或他们相互 间所结成的提供农业劳动剩余和占有农业劳动剩余的社会生产关系,没有何等本质 的改变,而所改变的,在被支配的农民方面,不过是每经历一度上述的转变,他们 的痛苦一度加深,而在支配者官僚贵族方面,那种转变内容,乃意味着全社会农业 劳动剩余在他们之间分配比例的变化,并意味着他们全支配阶层对于农民统治经验 和技术的增加”。
03
总结与评价
总结
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对官僚主义的论述是,“我们现在的官僚主义 现象,除了历史上的官僚主义有共同点以外,还有自己的特点,既 不同于旧中国的官僚主义,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官僚主义。它 同我们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 江泽民也曾指出,“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 成的“官本位'意识。”中国官僚政治扎根两千多年,曾涉及到社 会的每一个角落,要改变官僚政治不仅要肃清其政治经济基础,更 要漫长的过程和坚定的决心来清楚其对中国社会的侵蚀。王亚南先 生的这本书,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反思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是对于 防范官僚主义、进行制度革新的重要借鉴。
2 官僚政治在世界各国
官僚政治的 历史发展
英 法
德
俄 美
从英法德俄分别讲述其官僚政治的历史发展,指出 “官僚政治是由封建社会转向资本社会之过渡阶段的 产物,当一个国家的传统封建关系愈强固,它的自由 经济发展愈困难,它在此过渡阶段的官僚主义政治, 就愈加要混合着专制主义、封建主义,而表现得更持 续、更露骨”。并将此结论在美国做了推演论证。最 后,作者相信“一个私有财产制不存在的社会,一般 生产大众皆有政治发言权的社会,任何一种社会体制 看的官僚政治形态是决计无法生根的”。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书笔记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书笔记公共管理学院10级行政管理DX在准备讲课之前,我已把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认真读了两遍,该书写的很有特色,虽然是论述政治制度,但又有别于一般的政治制度的书。
一般政治制度史的书主要在讲历史,平铺叙述,十分没味,而《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以历史贯穿始末,站在不同的角度加以思索,结论更令人信服,而作者独到的思想也使内容更加新颖。
一、作者研究动机该书作者王亚南曾是厦门大学校长,以《资本论》中文译者闻名于世。
他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而且以该本书跻身于杰出政治学家之列。
写这本书的动机在于1943年,英国李约瑟教授因为某种文化使命,到那时的国立中山大学做访问。
王亚南当时在一家宾馆内曾与李约瑟做了两度长谈。
临在分手时,李约瑟突然提出中国官僚政治这个话题,要王亚南从历史与社会方面作扼要解释。
李约瑟虽然是一位自然科学者,但他对一般经济史,特别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很有兴趣。
他提出这一问题到底是由于他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时对此困惑,还是由于他旅游中国各地临时引起的感触,王亚南陷入了思考,据书中记载,他的确被这个平时未留意的问题窘住了。
此后,这个难题一直逼着他去解答,从此开始收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
二、《中国官僚政治》主要内容阐述《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包括十七篇,我将各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第一篇“论所谓的官僚政治”,对全书所用官僚政治的概念进行明确;作者不限于从中国历史看问题,而将视野扩及全球。
那么,什么是官僚政治?王亚南曾援引英国政治学权威拉斯基教授的解释,不过,他在《中国官僚政治的前途》一文中,也给官僚政治作了界定,引述如下:“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
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民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来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
”第一篇对真正的官僚政治的产生背景也作了说明,即“只允许在社会的某一历史阶段存在,”例如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末的欧洲,在政治上说,封建贵族政治到资产者的民主政治这一过程不是贵族的也不是民主的,而是混合的,是由大小贵族和工商资产者彼此相互争权夺利场面下成立的专制政体,而官僚政治就是当作这种官僚政权的配合物和补充物而产生。
中国的官僚政治与封建社会——《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后感
中国的官僚政治与封建社会——《中国官僚政治研
究》读后感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后感: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剖析传统官僚政治的著作,是学术界研究中国官僚政治的奠基之作。
下面,我想结合这本著作来谈谈我国的腐败问题。
作者于亚楠先生提出,有些史学家说中国一部二一四中就是一部含污中。
有人用民族性解释贪污的根源,有人用风气说来说明贪污的盛行,都没找到根本,根本原因在制度上。
上述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人性贪婪而自私,当官员掌握公共权力以后,如果没有制约的话,他往往会以权谋私。
正如阿克顿勋爵的名言一样:权力容易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地腐败,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另外,从大的方面来说,制约腐败的政治制度建立起来以后,制度本身也是容易腐败变质的,比如说君主政体容易变异为僭主政体,贵族政体往往会腐败为寡头政体,共和政体则可能会变异为平民政体。
防止政治制度腐败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建立混合政体,因为单一的政体很容易变异为其他不好的政体。
在中国历史上,反腐倡廉往往是通过上级特别是皇帝以身作则或者严惩腐败官员来进行的,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制约腐败。
因此,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新的朝代建立以后,统治者往往会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清正廉洁,打击腐败:但时间一长,因
为没有相应的制度来制约腐败,统治者就变得腐败、荒浮无道,这又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干是,便出现了朝代频繁更禁的现象。
新中国建立以后,一套有效制约腐败的制度也相应建立起来。
只是,这套制度在后来没有完全贯彻执行,使得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没有充分行使,这是当今中国腐败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现在的反腐,应该在体制改革上多下功夫。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pdf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pdf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指的是运用各种批判的思维方式,以更深入地研
究中国官僚政治的发展与历史的综合。
研究中国官僚政治的主要目的,是透过分析政治的结构、政治参与者、政策工具、政策决策过程以及
政策效果,更深入地了解政治制度在官僚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
它首
先涉及官僚政治的研究体系,包括其内容、方法和地域特点。
其次,
它探讨了官僚政治体系在政治决策和政策实施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如行政协调方面的能力、参与政策决策的渠道、机构变更的操作
规则、政府的行政能力改革等。
最后,它涉及官僚政治的差异化,因
为一国内部的政治体系可能存在多元性,可能会在这一国家存在多种
形式的官僚政治,并可能有着不同的政策取向和行政方式。
研究中国官僚政治需要考虑官僚政治体系中政治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
作用。
研究者首先必须理解参与各种政治过程的主体,以及这些参与
者之间的关系,这主要依赖于政治研究者实质性地洞穿不同政策或体
制的背景,并以此建立一种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政治过程的理论框架。
此外,官僚政治研究者必须关注官僚体系在实施政策,制定战略计划,监管和调控经济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
的关系。
最后,研究者还要考虑官僚政治体系对结构性变化(如政府
变更、政策实施等)和政治行为表现(如选民支持、抗议行为等)的
反应,以及它如何改变这样的行为、决策和发展。
它还将探讨官僚政
治结构及其实施的政策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以及它们如何延续
或打破既定的政治格局。
读《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中国官僚政治的基础
第四篇 中国官僚政治的社会经济基础
第六篇 官僚政治与儒家思想 第八篇 支持官僚的第一大杠杆——两税制 第九篇 支持官僚的第二大杠杆——科举制
官僚、其他阶层
第十篇 仕宦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第十一篇 农民在官僚政治下的社会经济生活
官僚政治、社会发展及官僚政治的变化
第七篇 官僚贵族化与门阀
个人道德与政治事功分开 ?
儒家在专制官僚实践中的变化
• 陶希圣的七阶段发展说
“封建贵族的固定身份制度的实践伦理学说,一变为自由地主阶级向残余 贵族争取统治的民本政治学说与集团国家理论;再变为取得社会统治地位 地主阶级之帝王之学,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孔子遂由辞呈了神化的伟大 人格;三变而拥抱道教佛教孔子又变为真人至人及菩萨;四变而道士化; 五变而禅学化;六变而孔学之经世济民的探讨失败,所留存者,伟大的孔 子,为地主阶级与士大夫集团之保护神。” 《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
法国
“朕即国家”的王权、大权独揽的官僚体系、奢靡的贵族及大革命
德国
直到19世纪中叶,德国还处于“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混合 统治”(《资本论》、1963版,卷一、P808)
俄国
彼得大帝(1682~1725)始建的官僚统治,“管理沙皇鞋子的官吏,可 以为自己利益破坏政府命令”…“官僚主义本质上就是忽视现实,专讲形 式。….视人民如马,强夺…藐视国法…”“更换行政人员,不过是为使人民 产生政府反官僚的假相,实质是惧怕、监督人民。(《社会形式发展大 纲》) 东方化的专制、落后的生产关系及“十月革命”。
第十二篇 官僚政治对中国长期社会停滞的影响
第十三篇 中国官僚政治在现代的转型
第十四篇 传统的旧官僚政治的覆败
第十五篇 新官僚政治的推移与转化
最新《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后感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后感这本书写于1948年,正是国共内战即将分出胜负,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
在这样不平静的时代,王亚南先生沉下心来对中国官僚政治进行了思考。
王先生在自序中提到了对中国官僚政治的研究态度。
官僚政治“在历史上已经引起了不少的流弊和祸害。
过分渲染一种期待除去的东西的丑恶和过分渲染一种期待实现的东西的美好,也许在宣传上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样会妨碍科学上的认识。
……一切存在的东西,在它取得存在的一般社会条件还在发生作用的限内,我们是无法凭一己的好恶使它在历史上消失的。
”这不仅是一种做学问的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的认识论。
中国一向自由主义思想稀薄,近代以来在民族危机的压力下,救亡压倒启蒙,一切自由充分的讨论皆成奢望。
直到今天,当代中国社会的种种热点、难点问题,反日、反腐败、国学热、道德沦丧等等,全社会都很关注,聚讼纷纭,但讨论既不自由开放,相关资料不公开,要获得充实全面的认识自然不容易,何况科学细致的调研也少,统计数据失真,有时还被利益集团控制,形成少数人的专制。
由此不仅知识分子得不到思维能力的充分锻炼,民众也缺乏独立思想,人云亦云者多,且往往流于情绪,一旦形成舆论,极易出现多数人对少数人意见的压制,形成所谓“多数人的暴政”。
王先生理性的研究态度对学者是、对社会都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
王先生在书中对中国的官僚主义提出了以下看法:首先是对官僚主义的定义、分类,并对世界各国的官僚政治作了简单评述。
官僚政治是泊来的概念,“官僚政治一语,通常是应用在政府权力全把握于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侵夺普通公民自由的那种政治制度上。
那种政治制度的性质,惯把行政当作例行公事处理,谈不到机动,遇事拖延不决,不重实验。
在极端场合,官僚且会变成世袭阶级,把一切政治措施,作为自己图谋利益的勾当。
”其次,中国官僚政治的形成的经济社会基础在于封建地主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级稳定性,思想上靠儒家宗法观念,经济上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通过保持农民的愚昧无知状态维持社会的稳定。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课件
欢迎进入《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的课件!探索官僚政治的定义、特征、演变 和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什么是官僚政治?
官僚政治是指一种由官僚机构主导并掌控政权的政治制度。了解官僚政治的定义和特征能帮助我们深入研究中 国的政治体系。
官僚政治的历史演变
1
中国传统官僚制度
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官僚制度对现代官僚政治的影响。
2
新文化运动对官僚制度的影响
探索新文化运动如何改变了官僚制度,并对中国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官僚政治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官僚政治的发展变化。
当前中国官僚政治的形式
官员的选拔与考核机制
揭示当前中国官员选拔与考核的机制和流程。
官员与民众的关系
分析官员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民众参与政 治过程的现状。
结论
1 官僚政治是中国现代化问题的重要因素
官僚政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2 官僚政治的改革与完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条件
必须通过改革和完善官僚权力与利益
探讨当前中国官员的权力运作和利益诉求。
官僚体制改革的挑战
探索改革当前中国官僚体制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官僚政治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官僚政治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 响
分析官僚政治如何塑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以及其 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如何改善官僚政治对中国现代化 的影响
探讨如何改革官僚政治以促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并提 高政府的运行效率。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书报告
今天是明天的回忆,我们是谁的回忆?——《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书报告《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本书由王亚楠先生所著,作为一个左派学者,王亚楠先生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出发,来系统阐释对于官僚政治的看法的。
在前五章里,作者参照中西,叙述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社会基础,在第六章至第十六章,站在“新史学”的立场上,对肇自前秦以至民国的官僚政治的缘起、发展、衰败以至新旧官僚的更替都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而在第十七章,作者则开始借古讽今,褒贬时政,展望中国官僚政治的前途。
全书对于官僚政治整体是持以批判态度的,认为它是“但求形式”“一味应付”。
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则博采中外,贯通古今,力求论述得理,以一种极为难得的深刻和宽阔视野给我们深入剖析了官僚主义本身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和经过。
书中许多看法在今日看来已不再新鲜,如唐朝科举制的局限、宋朝以后田治不力导致的社会变革、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但这正说明了先生的论点是经受得住历史考验的,毕竟这本书成书于1948年,这些今日不新鲜的观点在当时也实属振聋发聩。
但正是因为年代久远,限于历史时代,书中不乏今日看来有失偏颇之处,但瑕不掩瑜,作者对于官僚主义的深入分析,在近日仍是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的。
一、中西方官僚主义的产生原因在西方,官僚主义是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必然产物。
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专制君主统治的区域不断扩大,而要治理新的疆域,则需要委任君主信得过的亲信,所以作者说:“官僚政治是专制政治的副产品和补充物”。
而在中国,官僚政治也产生于先秦时期的诸侯争霸,专制王朝发轫的时期。
原先的贵族政治传统在大动荡的格局中土崩瓦解,以“士大夫”“策士”等为代表的新官僚在官僚政治格局下形成了。
二、中国官僚政治的社会基础作者指出,无论是秦以后的官僚机构或是周代的分封制度都是建立在“寄生于农奴生产型态”上的。
只不过是由离心的领主型向集中的地主型转变。
这种转变是随着逐渐发达的交换和交通以及战争推动的,也即生产力的进步。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节选)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节选)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Chinese Bureaucratic Politics ResearchRecently I read a book, 《Chinese Bureaucratic Politics Research》. This book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its main components, refinement of its basic theory and tasks, as well as its impact 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ts reforms.The book firstly introdu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struggle, ideological consensus and the path of reform in political science field, then explores the process from consensus externalization in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 It further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course of reform, some factors may become an obstruction to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such as alienation and problem shifting.The core of China's modern bureaucratic politics research is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and balance between the bureaucracy and other social forces, as well a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ight to speak power in the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 and reform.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system and other systems, the book concludes that the key of success or failure lies in the system's efficient functioning and its ability to innovate, and further suggests that how to exercise the function of the bureaucracy,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etc.The book also reveal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hinese bureaucratic system and Chinese style of policy-making. It says that, due to the lack of procedural guarantees, the Chinese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is `marked by a higher level of secrecy', that hinders the openness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causes decision makers to act opportunistically, and promotes `rent seeking' .To conclude, this book is instructive. In view of China's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e analysis of modern bureaucratic politics and its reform become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governance of a modern China.。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书笔记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书笔记初读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感觉王亚南先生开篇就介绍了何为官僚政治,对官僚政治的概念等进行了界定,之后就对世界的官僚政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接着就开始对中国官僚政治进行研究解释了。
其实王亚南先生在这本书中是为了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何为官僚政治?其如何产生、如何发展、如何消亡(或转型)?中国的官僚政治有何基本特点?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王亚南先生在本质上希望通过对官僚政治进行研究从而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而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提高借鉴。
论所谓的官僚政治王亚南先生在这一篇中界定了官僚政治这一概念。
王亚南在书中开篇便引用英国政治学家维拉斯基在《社会科学大词典》中对官僚政治的定义来为自己的讨论划定一个大致的范围。
“官僚政治一语,通常是应用在政府权力全把握于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侵夺普通公民自由的那种政治制度上。
那种政治制度的性质,惯把行政当作例行公事处理,谈不到动机,遇事拖延不决,不重实验。
在极端场合,官僚且会变成世袭阶级,把一切政治措施,作为自己某图利益的勾当。
”1以此为基础,王亚南进一步将官僚政治这一概念划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从技术的层面讲,是指“官僚主义的作风”,具体表现为讲形式、打官腔、遇事但求形式上能交代,一味被动的刻板的应付,一味把责任向上或向下推诿[2];另一个层面则是从社会体制的层面讲,指的是“官僚主义的政治制度”,即是政府权力全把握于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侵夺普通公民自由为自己图谋私利的政治制度。
王亚南在全书中重点讨论分析的对象则是后者,即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的官僚政治。
王亚南先生从政治史的角度开始论述:从欧洲最早出现的国家——希腊的奴隶国家,再到中世纪,接着又讲到中世纪末期。
说明了“在专制政治出现是瞬间,就必然会使政治权力把握在官僚手中,就必然会相伴带来官僚政治,官僚政治是政治的副产物和补充物”2在这里他表示不同意拉斯基教授关于的“官僚政治是贵族的产物”,然后他以英国和法国的相关历史证明他的观点。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书笔记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书笔记韦伯在其政治学对支配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中,对于法理型支配的最高形式也是最理性形式——官僚制,官僚制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也因韦伯的研究而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
而中国历史上,统治中国最久的政治制度是封建绝无仅有官僚政治,但是对于中国的封建官僚政治的批判性分析确实非常少的,本书即是以客观、理性的精神,以历史和经济分析为基础,对官僚政治这一官僚主义发展最成熟的形态本身的基本矛盾—官民对立关系作了慧眼独具的剖析,从而为探索官僚主义的根本克服办法提供了启示。
官僚政治或者说官僚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是引起了已引起不少的流弊和祸害的,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抑制住在一起非理性感情上的冲动,而以一种客观、科学理性习气的成见去进行研究。
“当做一种社会制度来看,官僚政治究竟如何存在,如何取得存在,最后,它将如何丧失其存在,那才是最终目标我们研究的真正目标。
”一、官僚政治的社会与技术意涵官僚政治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从两个层面来进行实施分析:技术层面的和社会体制层面的。
有时我们可以说,官僚政治在任何历史时代都能存在,比如说,将形式,打官腔,遇事但求形式上能供认,盲目被动地刻板地应付,管理职责一味把责任继续向上或向下推诿。
诸如此类,所有这些这些工作作风和流弊,通常是属于技术多方面的。
美国最开始的政党分肥制等就是近似于这个问题的类似于案例,而随后就通过文官制度建设的建立,从技术上予以改进。
编辑者而作者将官僚政治当做一种社会体制来进行分析,虽然也注意其半导体技术层面,尼奇基但是更重要的是注意官僚政治的的社会层面。
如前所述这样的基于社会条件的官僚政治,既依赖于其所存在价值观念的社会条件,同时也为这些社会约束条件所限制。
故而,官僚政治的技术性作风永远不可能单纯的从技术手段的角度去谋求根治。
技术性的官僚政治不仅仅可能在一切存在官僚的社会存在,更可能在政府部门一切大规模的机构、组织中存在。
但是,当我们把官僚政治当做一种社会体制来看待的话,虽然只能是存在于某一社会阶段。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书报告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书报告《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断断续续读了近三个月,可能是自己水平实在有限无法完全得其精髓,进程甚为艰难。
王先生的文笔可能还残余了他的译笔风格,严冷,学术,批判,需要沉下心去体会。
王先生对于中国官僚政治总体上还是持批判的态度,言辞间不乏鄙薄。
王先生毕竟翻译过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等人的著作,冲突论贯穿全书始终,且侧重经济学视角。
我觉得我今后必须得多读读经济学著作,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此书内核。
但对于此书观点,我仍有困惑之处。
首先是对中国官僚阶层之产生的阐释。
在第一篇,王亚南先是否定了拉斯基教授的观点:“官僚政治是贵族政治的副产物。
”他只承认“官僚政治下的官僚是贵族的转型物,封建的贵族政治是不能把官僚政治作为它的副产物的。
”和拉斯基观点的分歧主要在于“副产物”和“转型物”之分。
按我的理解,副产物是从一件事物衍生出来的另一事物,由一变二;但转型物的主体是不变的,是一个事物发展的结果。
所以,王亚南得出结论:“如是,所谓官僚,就至少在开始的时候,大抵是由贵族转化而来的。
”先不考虑这句话的历史时段性,贵族在其他历史时期与官僚阶级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王先生又在后文笔锋一转论述道:“中国的官僚阶层,或者换一个表现方式,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不代表贵族阶级利益,也不可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支配者阶级,自己就是一直同所谓…自由‟农民出于对立者地位。
”于是,官僚阶级的形成变得暧昧不清了。
如果按王先生的说法,官僚阶级等同于士大夫阶级,那么,一部分由贵族转化而来的官僚阶级又该怎么界定?我觉得王先生应该在官僚阶级、贵族、士大夫阶级三者间做一个历史时段较为清晰的论述,而不是以一种很跳跃的思路,让人造成历史的混乱。
其次是关于封建制度定义的存疑。
王先生和其他传统史家一样从西周的封邦建国讲起,但王先生更侧重的是对经济形态、剥削方式的分析,对政治的解析甚少。
对于封建制度的界定,他指出:“封建制度的存废,最基本的要看社会的统治阶层是否还是寄生在对于农奴或形式上自由农民的剩余劳动或剩余劳动生产物的剥削上。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书笔记
`笔者认为,可以将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5篇,主要是介绍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特征;第二部分包括6-9篇,介绍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发展的动力和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第三部分包括10、11、12三篇,主要是讲在古代官僚政治下,官民两个阶层的生活以及官僚政治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后,作者论述了新旧官僚政治的推移与转化以及对官僚政治前途的预测。
第一部分本部分第一篇对官僚政治进行了定义,作者认为官僚政治可以分为社会表现和技术表现,其社会体制上表现为,“官僚政治是政府权力全把握在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侵夺普通公民自由的那种政治制度”;其技术上表现为讲形式、打官腔,遇事但求形式上能交代,被动的刻板的应付,把责任向上或向下推诿,不负责任,不讲效率,假公济私等。
他认为,官僚政治是专制政治的副产物和补充物。
“在专制政治出现的瞬间,就必然会使政治权力把握在官僚手中,也就必然会相伴而带来官僚政治。
”为了与中国官僚政治相比较,作者在第二篇引出了西方国家的官僚政治,从世界经验来看,官僚政治是由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历史阶段的产物。
专制主义越长,官僚政治越长久,自由经济就越难发展。
本篇中作者提到了英法、德俄、美国等大国,并提出“一切现代化了的国家,显然都经历过这种政治形态”(美国除外)。
紧接着,作者开始把我们引入中国官僚政治的主题中,从“诸特殊表象”到深入的“社会经济基础”,并涉及到了官僚内部的利害关系和官制精神。
中国的官僚政治是一个历史的表象,作者认为这种特殊表象有三个特点:延续性、包容性和贯彻性。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自秦汉以来,政治形态几乎没什么大的变化,一直受着专制政体——官僚政治的支配,延续性不言而喻。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能适应、能运用同时并存的其他社会文化事象,并且在各方面造出与它相配合的社会体制来,它的作用和影响因其包容性而相应增大;官僚政治同中国各种文化现象如伦理、宗教、法律、财产、艺术等各方面发生密切关系,例如中国以父权为中心的家族之和宗法制,儒家学说就为官僚政治提供了一个可利用的传统和文化环境。
重读_中国官僚政治研究_李万生
2 0 0 5・7
社会科学论坛
!"
学术评论
! 剖析” 。 它虽然是论述政治制度, 但有
究》 主题即中国的官僚政治, 亦对其做 一鸟瞰, 因而有第三篇《 中国官 僚 政 治 的诸特殊表象》 。 至此, 《 研究》 的论述 全面展开。 因此, 此述三篇都是 序 幕 性 质的篇章。 序幕既开, 主题即现 。 作为经济学 家且有相当哲学思维的 王 氏 就 显 示 了 他卓异之处。他十分重 视 社 会 经 济 的 作用, 并以经济与历史分析为基 础 ( 第 、 以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手 法 ( 第 ! 页) , 既探讨官僚政治 的 历 史 过 程 , "#$ 页) 又发掘官僚政治的内在精神。 因而《 研 究》 有《 中国官僚政治的社会经济基 础》 的专篇( 第四篇) , 有《 官僚政治与 儒家思想》 专篇( 第六篇) 。 其他的几 篇, 即《 官僚、 官僚阶层内部利害关系 及一般官制的精神》 ( 第五篇) 、 《 官僚 贵族化与门阀》 ( 第七篇) 、 《 支持官僚 政治 高 度 发 展 的 第 一 大 杠 杆 —两 —— 税 制》 ( 第八篇) 、 《 支持官僚政治高度发 展 的 第 二 大 杠 杆 —科 —— 举 制 》 ( 第九 篇) 、 《 仕宦的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
%& 余年后人们发现 它 仍 有 重 大 的 学 术
价值和现 实 意 义 , 故 于 !"$! 年 又 出 新 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到 !"$’ 年 此外 , 在 新版共印了三次, 印量近 % 万。 台湾还有翻印本( 谷风出版社 !"$’ 年) 。 现在,市面上已经 很 难 见 到 此 书 的 踪 影。但它的重大价 值 仍 显 示 其 有 重 印 的必要,自然是每 个 关 心 中 国 政 治 建 设的读者应该细心阅读的。 从此书的学术价 值 说 , 不仅是“ 我 国第一部用马克思 主 义 科 学 方 法 系 统 地剖析传统官僚政治” 的书 , 而且是一
王亚南官僚政治思想研究
王亚南官僚政治思想研究摘要:王亚南先生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是经过历史甄选过的一本关于中国古代政治研究的好书。
他是中国近代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官僚政治进行剖析的第一人,在上世纪中国思想紊乱的时期,给大家指明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对现阶段我国的官僚主义的克服和治理有着启示性意义,有助于人们了解官僚主义和官本位问题的社会历史根源,对人们处理现实问题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官僚政治;研究方法;评价王亚南先生的研究内容涉及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特征、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发展的动力和维护统治地位的工具、官僚政治下官民两个阶层的生活以及官僚政治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新旧官僚政治的推移与转化以及对官僚政治前途的预测等问题,下文将从整体和部分两个方面对作者的研究内容进行评价。
一、《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被誉为官僚政治研究的开山之作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从夏商以来,与政治制度相关的文献,可谓是数量巨多,内容涉及极广,真是不胜枚举。
但是,历来专门著述政治制度的文献,大部分倾向于官制方面,而关于政治机制制度运转的材料,则是分散于其他的一些史料之中。
根据文献看来,历代关于政治制度方面的考量,大多是侧重于对官制的演变考察,在这些的官制的考察之中,只是对政治制度史的一些侧面做了一些相对静态的考证。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时间,鲜有人把中国传统政治作为一种独特的官僚政治形态来加以研究和考察。
在 1981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再版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的序言中,孙越生就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几千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的浩如烟海的著作里,专门系统地批判官僚政治的书籍,却寥若寒星。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专门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方面的论文文献,将近700篇,数量虽多,但是大部分的内容仍是以官制的研究为主线,运用历史的考证、评价、综述等方式来叙述政治制度的起源以及演变过程。
【doc】论官僚政治对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影响——读《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论官僚政治对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影响——读《中国官僚政治研究》2010年6月总第25卷第6期社科纵横SOIALSCIENCESREVIEWJun,2010VOL25N0.6社会学与伦理学研究?论官僚政治对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影响——读《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鹏(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内容摘要】王亚南先生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以经济结构作为研究中国官僚政治的切入点,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手法剖析中国的专制官僚政治形态.该书对官僚政治从技术性和社会性两方面进行定位,并且从政治形态,经济结构和文化意识三个维度来分析官僚政治对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影响及原因.《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对现阶段我国的官僚主义的克服和治理有着启示性意义.【关键词】官僚政治经济结构官僚主义中圈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0)06-0084--03官僚政治是一个持久而复杂的话题.官僚主义作为社会普遍存在的政治现象,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沉重而又深远.王亚南先生深刻分析社会的发展态势,敏锐的洞察到官僚政治对中国社会的深重影响,并借偶碰"李约瑟难题"【?1之机,写成名着《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它是中国第一部研究传统官僚政治的作品,也是中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系统地剖析传统官僚政治的着作. 王亚南先生以经济结构分析作为研究中国官僚政治的切入点,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手法,剖析官民对立关系,既探讨了官僚政治的历史过程,又发掘了官僚政治的内在精神.一,官僚政治的含义和性质什么是官僚政治?王亚南首先援引英国政治学权威拉斯基的解释,拉斯基认为:"官僚政治一语,通常是应用在政府权力全把握于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侵夺普通公民自由的那种政治制度上.那种政治制度的性质,惯把行政当作例行公事处理, 谈不到机动,遇事拖延不决,不重实验.在极端场合,官僚且会变成世袭阶级,把一切政治措施,作为自己图谋利益的勾当."t2~qz亚南基本同意这个解释,但是他对此又作了补充.他认为,拉斯基的定义着重是在技术层面上解释官僚政治,但如果把官僚政治当作一种社会体制来讨论,从社会的意义上理解官僚政治的话,那么官僚政治就具有社会性.这就从技术性官僚主义和社会性官僚主义两个方面来分析官僚政治,既要看到官僚政治的技术性,又要重视官僚政治的体制内的社会性. 由此出发,王亚南认为官僚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政府权力全把握于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侵夺普通公民的自由,官僚把政府措施看作为自己图谋利益的勾当."啪这可以看出王亚南先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把问题从一个领域同时延伸到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尤其是社会史领域,并把它们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加以系统全面的考察.Ill在书的最后,王亚南又对官僚政治作了一个详细的定义:"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民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来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砷王亚南认为,作为社会体制内的典型的官僚政治,只存在于社会的某一个历史阶段.他得出结论,在欧洲,官僚政治存在于封建贵族政治转向资产者的民主政治的过渡阶段.这个过渡阶段就是专制主义政体.在专制主义社会中,封建贵族同工商资产者相互争权夺利,彼此不断斗争,在斗争的夹缝中,一些贵族逐渐转型为官僚,使政治权力不作者简介:王鹏(1983一),男,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政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84断地把握在官僚手中,官僚的不断壮大,就必然的产生了官僚政治.因此,官僚是贵族的转型物,官僚政治是贵族与工商资产者争权夺利的配合物,是专制政治的副产物和补充物.从这一点上,王亚南不同意拉斯基关于"官僚政治是贵族政治的副产物"的观点,他认为官僚政治会随着专制主义政治的没落而丧失存在,官僚政治也自然成为一种过渡性的政治.在中国,官僚政治同欧洲官僚政治的本质不同.中国官僚政治的出现比欧洲要早的多,它不是一种过渡的形态,而是替代旧有封建贵族政治的又一种封建组织.相对于欧洲贵族越来越官僚化而言,中国则是官僚越来越贵族化.因此,中国是以贵族支配的封建社会瓦解后,代之而起的是一个以官僚支配的又一个封建社会,其本质还是一种封建形态.二,官僚政治对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影响及原因英国着名学者李约瑟曾经提出这样的疑问:在第1至第l5世纪,中国的科技发明和发展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可是,中国的科学为什么持续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或中古型的理论?欧洲在l6世纪就产生了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未能在亚洲产生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是什么?个疑问被学术界称为"李约瑟难题".王亚南认为,破解这个难题仅仅从科学技术史来解释是远远不够的,这与中国的政治体制, 经济结构和文化思想等因素都密切相关,而研究中国的官僚政治是破解这个迷团韵关键性环节. 在王亚南看来,中国科技落后问题映射着中国社会的长期停滞问题,而中国社会的长期停滞问题无非是中国典型的或特殊的封建组织的长期存续问题,这又与专制官僚政治形态保持极其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国特殊的官僚政治形态对中国社会长期停滞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原因.王亚南用比较的手法对中国封建社会和西欧同时代进行了对比.王亚南首先指出:"在这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我们不能说它完全没有进步,只是它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上的改进速度过于缓慢,过于显得蹒跚不前;而其改进速度,且始终不会越出技术性的,量变的阶段,直到现在,还不能脱却半封建的状态."[21P1中国社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主要是由于中国在初期封建体制的崩溃中,并不像西欧一样紧接着出现一个现代资本制的社会,而是半转型为一个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集权的专制官僚的新型封建社会.中国和西欧社会转型对比:西周——一春秋战国——一清朝J中国:奴隶社会,类似于一地主经济为基础的落后欧洲的领主封建体制一集权专制的官僚封建社会西欧:封建领主体制———+现代资本制的社会进步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层次来解读:在政治形态上,中国官僚封建社会从秦汉到清朝灭亡的两千多年中,各王朝虽然经过多次的更迭,但总是走改朝换代的老路,中国社会的政治形态没有发生什么明显的变化.每次旧的王朝被推翻,出现的仍是换汤不换药的新的专制王朝,新的官僚系统亦粉墨登场,旧有的政治形态又随之复活.在此期间,官僚政治不断的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层面进行整合,使之符合自身的利益, 从而巩固其存续的基础.从经济角度分析,王亚南尖锐指出,封建的专制官僚统治是把统治者官绅与被统治者农民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作为其社会存在基础的限内,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始终不能够突破其生产关系的水准.中国的封建制经历了领主经济和地主经济两个阶段,自秦朝到清朝的两千多年间,地主经济一直占有支配地位,其基本结构要素是农工结合体. 中国王朝虽然经历了数次的更迭,但每次的更新换代都不仅没有对中国基本的经济结构形态发生任何根本性的变革,相反,每次的政治变动都在设法加强这种结构的顽强性.因此中国的地主经济始终未能在其胚胎内孕育出以个人私有财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和生产关系.这也是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深层原因.从文化意识上分析,以"天道观念","大一统观念"和"纲常教义"为内容的"三位一体"的儒家学说是"最便于专制"的儒术.这成为配合官僚政治和地主经济的支配意识形态,是维护封建官僚政治所缺一不可的.虽然儒学的演变在长期的专制官僚统治过程中有不同的姿态,每到一个新阶段,都会有新的思想,但本质仍是"儒学",万变不离其宗.同时,官僚政治的包容性和贯彻性使得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如儒术,伦理,宗法,艺术等都与封建官僚政治密切的联系在一起.这些文化作用都限于封建官僚政治的体制之内,成为官僚制度内部的一个机能,这种官僚政治的价值观念深深的嵌人了民族的文化和心理之中.正是这种思想85的麻醉减弱了民众的反抗力,也使中国的官僚政治虽在倾覆之中,也常可得苟延残喘.[41总结起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同构"的,它们紧紧扭结在一起,成为"三位一体"的"混合物".封建地主经济的支配地位,中国传统思想儒家学说的独占性,与专制主义官僚政治的独裁色彩三位合一,共同阻碍着中国社会的根本性长期发展.就像王亚南所说:"中国社会之所以长期停滞在地主经济的封建阶段,就因为在这种经济形态本身,已经存在着一些使它不易在胎内好好孕育出新生产方式的限制,而以这种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官僚政治组织和儒家学说,更从中作了许多缓和矛盾对立的措施."Ntr94)三,小结王亚南在文章的最后提到了中国官僚政治的前途问题,他认为现阶段官僚政治愈来愈不易存在,新的人民的时代正在加速成长形成,官僚政治将被消灭.王亚南过于乐观地回答了官僚政治的前途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直到今天,官僚政治的表现仍然存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官本位"现象随处可见.只是社会主义下的官僚主义同历史上的官僚主义有了本质的不同,但现阶段我们仍然需要研究如何同官僚主义做斗争,如何克服和避免官僚政治的种种恶习.改革开放后中共两代领导人都重点强调了官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对官僚主义就有深刻的论述.他指出:"我们现在的官僚主义现象,除了同历史上的官僚主义有共同点以外,还有自己的特点,既不同于旧中国的官僚主义,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86官僚主义.它同我们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官僚主义还有思想作风问题的一面,但是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昭捌狂泽民同志也曾指出:"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t'r#vm)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对于克服和避免现阶段的官僚主义作风有着启示性意义.他对官僚政治定位时认为官僚政治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在整个社会的体制上来看,它更突出的显现社会性.因此要从技术性官僚主义和社会性官僚主义两方面来分析官僚政治.王亚南的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们治理官僚主义的方向,即现阶段治理官僚主义不仅要从技术层面上人手,更重要的是从社会制度的层面来治理,进行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根治官僚主义.参考文献:[1]张兴国,张兴祥."李约瑟难题"与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rj].广东社会科学,2003(2):121.[2]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4]张继文.半个世纪前的洞见—读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J].领导之友,2003:48.[5]王亚南.地主经济与中国社会长期停滞问题[MI.王亚南文集(第四卷)rA1.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E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摘要
在历史上,封建官僚政治自秦以来直至蒋家王朝一直统治着中国,可以说是统治中国最久的政治制度,王亚南先生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剖析了自秦以来直到蒋家王朝中国官僚政治的经济基础,刻画了中国官僚政治的种种劣迹、凶残、腐败的表象及其本质特征,“是批判官僚政治的锐利的理论武器”,并且被高度评价为“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系统地剖析传统官僚政治”的书。
细读完这本书后,如孙越生先生所言,读者感受到的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思想启蒙。
作者首先从“官僚政治”的概念入手,引入西方政治学著作,提出官僚政治可以从技术和社会两方面说,作为社会体制来说的官僚政治指的是它的社会方面,而“讲形势、打官腔、遇事但求形式上能交代,一味被动地刻板地应付,一味把责任向上或向下推诿”诸如此类的官僚作风则就是指它的技术方面了。
并且王亚南先生指出了“技术性的官僚作风,不但可能在一切设官而治的社会存在,在政府机关存在,且可能在一切大规模机构,如教会、公司,乃至学校中存在,可是,真正的官僚政治,当做一个社会体制看的典型的官僚政治,却只允许在社会的某一历史阶段存在,就欧洲说,却只允许在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乃至十九世纪初的那一个历史阶段存在。
”这样,在我们对“官僚政治”就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基础上,王亚南先生阐述在中国特定的背景下官僚政治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简言之,此种政治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而是过渡性的政治;此种政治是与专制政治相伴而生的,因而是专制主义的产物;此种政治是在任何历史时代都能存在的,因而有技术面和社会面。
本书最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地方就在于以历史和经济分析为基础,对官僚政治之一官僚主义发展最成熟的形式本身的基本矛盾——官民对立关系作了慧眼独具的剖析,从而为探索克服官僚主义的根本克服方法提供了启示。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全书由十七篇各自独立而又连贯的文章组成,指出,中国专制官僚政治被当做是一种社会体制来看,是作为专制政体的一种配合物或者补充物而产生的,帝王绝对支配权以及以家长为中心的家族制、宗法制、教育思想活动归根到底都是“建立在全社会基本生产手段——土地的全面控制上,建立在由控制土地所勒取的农业剩余劳动或其他劳动生产物的占有上的”,所以说“中国的专制政体是随着中国的封建的地主经济的产生而出现的“,“是建立在那种经济基础上的“。
“整个政治权力,结局也即是整个经济权力,如何分配于全体官僚之间始得保持全体官僚阶层内部的稳定,就成为官僚头目或最大地主们所苦心焦虑的问题了。
”
各级官僚与皇帝是相互依存的,他们自己“就好像围绕在鲨鱼周围的小鱼,靠着鲨鱼的分泌物而生活一
样,这绝对支配权力愈神圣、愈牢固,他们托庇它、依傍它而保持小皇帝的地位,也就愈不可侵犯和动摇了”。
“在这种形势下,官僚或官吏,就不是对国家或人民负责,而只是对国王负责。
国王的语言,变为他们的法律,国王的好恶,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官运和生命)、结局,他们只要把与国王的关系搞好了,或者就下级官吏而论,只要把他们对上级官吏的关系搞好了,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地不顾国家人民的利益,而一味图其私利了。
”
最后一章,即“中国官僚政治的前途”,是《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的最大的价值所在,明确的指出官僚政治(不管是旧的,还是新的)在中国现阶段是不可能继续存在的,“因为,为官僚政治所托命的绝对主义和专制主义正同紧密封闭的棺材里面的木乃伊一样,一经与外界新鲜空气接触,马上就要腐烂”。
并指出了官僚政治的根本实质和目的:官僚政治史一种特权政治。
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民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来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的现实意义,体现在作者对以下两个问题的回答上,这两个问题是:其一,“官僚的政治形态,在中国现阶段,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可能?”其二,“官僚要在如何的社会条件下,始能从根被清除掉?”关于第一个问题,作者的回答上面一经阐述过,“表明一个新的人民的时代已在加速形成与成长中,人民的时代绝不能容许任何特权性的任何名色的官僚政治的存在。
”关于第二个问题,作者说:“中国的官僚政治,必得在作为其社会基础的封建体制(买办的或官僚的经济组织,最后仍是依存于封建的剥削关系)清除了,必得在作为其与民对立的社会身分关系洗脱了,从而必得让人民,让一般工农大众,普遍地自觉自动起来,参加并主导着政治革新运动了,那才是它(官僚政治)真正寿终正寝的时候。
”不过,王亚南先生又指出:“中国是一个延续了二千余年之久的专制官僚统治国家,官僚政治既然是当做一个社会制度,当作一个延续了数千年之久而又极有包容性、贯彻性的社会制度客观地存在着,我们要改革它,要铲除它,就不能单凭自己一时的高兴,也不能单凭外面有力的推动,甚至也不能完全信赖任何伟大人物的大仁大智大勇或其决心与作为,而最先、最重要的是要依据正确的社会科学来诊断它的病源,并参证当前世界各国对于根绝那种病源所施行的最有效的内外科方术。
”
王亚南先生说到相信科学和人民的重要性:“在科学的时代不相信科学,在人民的时代不信赖人民,即使是真心想求政治民主化,真心想还政于“民”,那也将证明他或他们的‘好心’、‘善意’、‘真诚’以及‘伟大怀抱’与多方努力,会在历史的顽固性面前讨没趣,或导演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剧。
”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科学的、人民的时代,任何官僚政治的存在将是越来越难,直至被革除。